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中文版)》、《UCLA孤独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31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 (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为安全

  摘要:本文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中文版)》、《UCLA孤独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31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
  (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为安全型占总人数的45.3%,恐惧型占总人数的18.0%,专注型占总人数的30.2%,冷漠型占总人数的6.4%;大学生成人依恋维度中的依恋回避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依恋焦虑在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
  (2)大学生孤独感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
  (3)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各维度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情感表达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知识性在年级在不同的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4)大学生成人依恋各个维度与孤独感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成人依恋中依恋回避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家庭环境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现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样也带来了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旦我们放慢脚步,就意味着我们会被社会淘汰。而日新月异的变化,无法避免的竞争,愈发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没办法逃避的东西。压力无法缓解,也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负性的情绪体验。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处于特别阶段的社会群体,绝大部分大学生年龄为18-22岁,刚从象牙塔中踏出一步,还没正式踏入成年人的世界,也还没有正式进入社会。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们,对社会的感悟认识,对自我的认知都不成熟,非常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从而陷入自我矛盾,不能用理智而正确的态度去处理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或是恋爱关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而在这些困扰大学生的难题中,恋爱与人际交往问题应该是困扰大学生难题中比例最高的。不论是大一的学生还是大四的学生,都会无可避免的遇到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恋爱关系或是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的人能够从中体验到幸福与满足,但是有的人却为此感受到了焦虑、无助,甚至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像是这种情况就可以用心理学中的“依恋”来解释。依恋对一个人的人格,个性发展,以及在人际交往方面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它存在于人的一生当中,一直都在对我们产生着影响。依恋理论认为,早期的依恋经验决定了每个人未来的为人处世方式。同样早期的依恋质量会对个体人格与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所形成的依恋类型也会在人际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作用。而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则会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婚恋中起作用。
  大学生正处在Erikson论中的成年早期,也就是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发展阶段。如果人际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个体将会从人际关系之中获得亲密感和满足感受;反之,就容易产生孤独感。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样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与社会的认可,希望有亲密的恋人,有信赖的伙伴,并且可以人际关系与恋爱关系中寻求到归属感,寻求到自信心。然而这些需求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大学生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孤独感就会显得较强烈。
  家庭环境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每一个人在这里接受第一次教育,学习第一个生活相关的技能。同样,家庭是每个人获取物质与精神支持的港湾。我们这一生都不会离开的环境就是家庭环境。因此,家庭环境的质量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健康心理的培养不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发展影响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1.2概念界定

  1.2.1成人依恋
  Bowlby是一位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提出“依恋(Attachment)”这个概念的学者。Bowlby认为,依恋是一种特别的情感联结,是一种由本能产生反应的结果。他认为依恋在人生的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认为依恋存在于抚育者与孩子之间[1]。Berman&Sperling认为成人依恋是一种成年个体向其依恋对象寻求一种能让其生理以及心理上产生稳定与安全的倾向[2]。在国内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中,吴薇莉对于成人依恋的定义是,成年个体对于其童年早期依恋关系下产生的依恋经历的一种回忆与再现,并且对于童年依恋经历的一种评价。但是,在吴薇莉看来,成人依恋与早期依恋是不一样的。因为它不仅仅基于童年依恋的事实之上,更是成年个体对自己当前的依恋经历的一种评价[3]。还有一些研究认为,成人依恋是以成年个体早期的依恋经历为主,但其并不是这些早期依恋经历的客观、完整的反映,而是个体现有经历下产生的个人感受和当前预期的一种整合,更强调的是成年个体对其早期依恋经历的一种态度和评价。[4][5]。
  本文研究使用的大学生成人依恋是一种基于依恋经验上的评价以及体验,在个体与其依恋的对象形成能为个体提供安全感的情感联结后,个体会对依恋对象产生依赖性,获取安全感,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1.2.2孤独感
  X的学者Robert在受到Bowlby依恋学说的影响后于1973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提到,孤独感是个体在感受到缺少令自己满足的人际交往的关系时以及自己与他人交流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时候的产生的一种主观的体验以及感受[6]。
  我国关于孤独感的研究中,朱自贤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上的意识,一种因为与社会产生隔离而感受到孤立的心理状态。而孤独感则是在某种陌生、封闭和特别的环境当中由此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的情感[7]。王健则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把孤独认为是一种人类专有的精神现象。其重要表现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主客体异化造成的精神上的空虚感[8]。而李传银等人在对国内外多种关于孤独的文献进行整合后提出:孤独是当个体在感受到缺少了自己满意的人际交往的关系时,自己与他人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的产生的一种主观的体验以及感受,这其中往往伴随着寂寞、孤立、无助、沮丧等消极情绪的反应以及精神上的一种空虚感[9]。
  本文研究使用的孤独感是在个体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候的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以及感受。
  1.2.3家庭环境
  不同的家庭构成了社会,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凭借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作为连接,以婚姻关系作为奠基,把人与人之间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社会组织关系。国外最早开始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并且研究的学者是X心理学家R.Moss和B.Moss,两人共同编制了家庭环境量表。而国内研究则是对家庭环境有3种划分:(1)硬环境和软环境(2)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3)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0]。
  本文研究使用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所处的情况以及条件,还有家庭成员之间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某种关系以及家庭氛围会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与影响。

  1.3研究现状

  1.3.1成人依恋的研究现状
  国外在成人依恋上的研究相对于国内起步较早,而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大多涉及到人格、婚恋、自尊以及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例如Carl等人研究并且探讨了依恋与焦虑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个体为迷恋型和恐惧型时焦虑敏感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安全型个体[11]。而Bowlby则从研究中发现,高自尊的个体更少的担心关于自我需要的满足感,并且其中大部分人会表现出对他人的无私以及慷慨。[12]。
  与国外成人依恋的研究相比,国内成人依恋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少。其中,吴薇莉、张伟等人修订了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修订版),并报告了其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13];北京大学的李同归也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修订了ECR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同时也研究了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的关系[14][15]。杨红君选择卫校女生作为被试,研究了成人依恋、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成人依恋和父母教养方式大部分因子显著相关[16]。
  1.3.2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孤独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一种情感体验,具有普遍性,并且与人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国外研究中,Jones.Hansson和Cutrona通过研究发现,孤独普遍存在于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和治疗的来访者当中[17]。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偶尔情况下的孤独并不奇怪,但是长期的孤独却会给人带来很多问题。国内很多研究就是有关这方面的,如马蔚蔚的调查研究显示长时间或严重的孤独有可能引发某些情绪上的障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导致疾病[18]。
  1.3.3家庭环境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的研究中,对家庭环境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和社会息息相关的问题上,如家庭暴力和家庭氛围等。而在国内,对家庭环境的研究重心则是大多数放在运用家庭环境量表,研究家庭环境对人格,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影响。付海荣,陈学彬等人通过研究家庭环境对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应对方式的影响,得出了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家庭环境上有显著差异,并且表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19]。
  1.3.4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现状
  在成人依恋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中,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依恋方式与孤独感显著相关。许丽华研究发现大学生恐惧型依恋、人际关系总分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恐惧型依恋、专注型依恋和人际关系总分、孤独感呈两两正相关[20]。李同归,秦和平等人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孤独量表的得分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安全型的个体孤独感显著低于非安全型的个体。孤独感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21]
  在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中,大部分关于孤独感与家庭相关的研究都偏向于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孤独感和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资料并不是很多。陈宏伟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是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各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关联[22]。
  在成人依恋和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中,对于成人依恋和家庭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都较少。家庭环境对于依恋的影响作用,相关的实际研究在国内外都并不多,所以研究家庭环境各维度对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非常有必要。杨冬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成人依恋类型在家庭因素中的亲密度、娱乐性和控制性上有显著性差异;成人依恋回避维度与家庭环境亲密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成人依恋焦虑维度与成功性有显著的负相关[23]。
  综上所述,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三者之间有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国内尚未有具体研究对三者整体关系进行研究。

  2研究设计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方式三者的调查分析研究,大致了解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的现状与特点。从不同的方向来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研究现状,在此研究基础上进行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之间的相关研究,并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意见。

  2.2研究方法

  2.2.1研究对象
  以盐城师范学院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对3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1份,有效回收率为94.2%。具体被试结构为:男生138人,女生173人;城镇户口150人,农村户口161人;独生子女170人,非独生子女141人;文科专业有167人,理科专业为144人;单亲家庭33人,非单亲家庭278人;有恋爱经历的为193人,无恋爱经历的有118人;大一71人,大二85人,大三86人,大四69人。
  2.2.2测量工具
  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中文版)[24]由36道题组成,36道题中又分为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两个分量表,各18题。单题数为依恋回避分量表,双题数为依恋焦虑分量表。本量表从“非常不赞成”到“非常赞成”,采用7级记分方式。该量表回避维度的α系数为0.94,焦虑维度的α系数为0.91。ECR主要研究的是恋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不过同样也适用于同伴之间。
  家庭环境量表[25]是X心理学家Moss编写而成。该量表有90个是非题。本研究中采用的是家庭环境量表的中文第3版。家庭环境量表中的4个分量表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和组织性的内部一致性都很好,分别为0.75,0.67,0.64,0.63;成功性、娱乐性、控制性和感情表达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别0.61,0.57,0.62,0.51,也可以应用;所以,由于独立性、道德宗教观2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差,所以本研究不选择采用独立性和道德宗教观两个分量表,而是选择采用其余8个分量表,共72个题目。
  UCLA孤独量表[26]由Russell等人编制。量表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程度评分:(1)从未如此;(2)很少如此;(3)有时如此;(4)常常如此。我国王登峰教授对该量表的第三版进行了修订,使量表更适合中国人使用。适合用于大学生群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94,重测信度为0.62。

  2.3施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主试在得到同意之后进入班级发放问卷,被试在理解问卷意图的基础上完成问卷,再由主试当场回收。将整理出的有效问卷数据通过SPSS16.0进行分析,主要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3结果

  3.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结果

  3.1.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总体状况
  将成人依恋的各个维度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
  表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成人依恋的的各维度中,依恋回避的平均数为2.69,标准差为0.54,依恋焦虑的平均数为3.43,标准差为0.91。
  3.1.2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情况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如表2:
  表2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的人数为141人,占总人数的45.3%;而不安全型依恋的总人数为170人,占总人数的56.7%,在不安全依恋中,专注型依恋的人数最多,冷漠型依恋的人数最少。
  3.1.3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差异检验
  3.1.3.1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性别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各维度与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3:
  表3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性别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在性别上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1.3.2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生源地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各维度与生源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4:
  表4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生源地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人依恋维度中的依恋回避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生源地为农村大学生依恋回避显著高于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而依恋焦虑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1.3.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是否独生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是否独生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5:
  表5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是否独生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各个维度在是否独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1.3.4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专业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专业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分析,结果如表6:
  表6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专业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6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1.3.5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是否单亲家庭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是否单亲家庭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7:
  表7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是否单亲家庭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7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是否单亲家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1.3.6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年级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年级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如表8:
  表8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年级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8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在不同的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1.3.7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有过恋爱经历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9:
  表9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的差异检验(M±SD)
 
  从表9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中的依恋回避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依恋焦虑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存在显著差异,且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依恋回避得分高于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p<0.05)

  3.2大学生孤独感的结果

  3.2.1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状况
  将大学生孤独感的总分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0:
  表10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0可看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为43.50,说明大学生经常体验到孤独。
  3.2.2大学生孤独感的差异检验
  3.2.2.1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性别差异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1:
  表11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1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上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
  3.2.2.2大学生孤独感的生源地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生源地差异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2:
  表12大学生孤独感的生源地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2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上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3.2.2.3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独生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独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3:
  表13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独生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3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生源地差异(p>0.05)。
  3.2.2.4大学生孤独感与专业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与专业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4:
  表14大学生孤独感与专业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4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与专业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2.2.5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单亲家庭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单亲家庭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5:
  表15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单亲家庭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5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与是否单亲家庭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2.2.6大学生孤独感与年级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与年级进行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6:
  表16大学生孤独感与年级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6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与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2.2.7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7:
  表17大学生孤独感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7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3.1大学生家庭环境的总体状况
  将家庭环境的各维度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8:
  表18大学生家庭环境的总体情况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8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得分中,矛盾性和控制性高于常模,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组织性都低于常模。
  3.3.2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差异检验
  3.3.2.1大学生家庭环境的性别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环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性别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9:
  表19大学生家庭环境性别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19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环境各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
  3.3.2.2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生源地差异
  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环境进行生源地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20:
  表20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生源地差异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20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各维度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在生源地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家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均低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在家庭环境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3.2.3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独生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1:
  表21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家庭环境的各个维度中,情感表达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p<0.05),独生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的得分;而在亲密度、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在是否独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3.2.4大学生家庭环境在专业上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环境在专业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22:
  表22大学生家庭环境在专业上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22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3.2.5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单亲家庭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单亲家庭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23:
  表23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单亲家庭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23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在是否单亲家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3.2.6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年级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环境在年级上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表24:
  表24大学生家庭环境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24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中的知识性与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与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后检验如下表:
  表25不同年级大学生家庭环境知识性维度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25可以看出,经过事后检验,在知识性方面,大二与大一、大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学生得分高于大一、大四学生得分。
  3.3.2.7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有过恋爱经历的差异检验
  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有过恋爱经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26:
  表26大学生家庭环境在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上的差异检验(M±SD)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26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在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4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3.4.1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7:
  表27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r)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注:*表示0.05水平,**表示0.01水平,下表同
  从表27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成人依恋各个维度与孤独感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3.4.2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孤独感和家庭环境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8:
  表28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r)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28中可以看,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感、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3.4.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和家庭环境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9:
  表29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r)
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从表29中可以看,大学生成人依恋维度中的依恋回避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感、情感表达与成功性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中的依恋焦虑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感、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4讨论

  4.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讨论

  本研究成人依恋维度中的依恋回避得分为2.69±0.54,依恋焦虑得分为3.43±0.91。国内有许多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我国也有很多学者选择了大学生作为被试,如上海师范大学王仕芬在2006年对384名大学生进行的研究中[27],所得到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得分分别为3.14±0.83、3.60±0.88,本研究的依恋焦虑得分与国内研究相比,无明显差异;依恋回避得分与国内研究相比,明显低于国内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更类似于国外的研究结果,如Lozpe在2002年的研究中,依恋回避维度为2.68±1.01、3.512±0.901[28]。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除了接受我国传统文化之外,越来越多的接触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主张将自己的内心的情感用外在的行动或者言语表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这样的文化熏陶,而且社会越来越进步,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在精神情感的需求上还是物质生活的满足上都有了更多的满足,所以当代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安全型的依恋,依恋回避得分也有所降低。
  本研究中大学生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国内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如杨冬通过对辽宁省四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施测,得出的结论为大学男生的成人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成人依恋的焦虑得分中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性别差异[29]。而国外的研究也都没有性别差异。如Lopze等人在02年中采用ECR问卷研究发现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都没有显著性差异[30]。这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性别对人们带来的一系列束缚也越来越少。按照固有思维,人们认为女性情感细腻,更倾向于依赖他人,对亲密关系的建立的需求更高,也就更倾向于在与人交往中获得他人的肯定;而男性在亲密关系中更倾向于自我独立,自我依赖,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因此大学男生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现在,女性对亲密感的建立的需求越来越少,越来越不愿意将自己的情绪透露出来,因此导致依恋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成人依恋回避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生源地为农村大学生的依恋回避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而生源地在依恋焦虑维度得分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如田瑞琪[31]等人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的研究结果一致。因为地域的不同,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从小生活与学习的环境就需要他们和他人更多的沟通交流,同样也需要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更为主动,更加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依恋回避的得分会比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低。
  本研究发现,是否独生或者是否单亲在成人依恋回避维度上或是依恋焦虑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依恋的影响因素不仅仅是养育方式,还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等。而且每个家庭对待子女的关注度都是不一样的,父母对待子女越重视越关心,则子女越可能形成安全型的依恋。
  本研究发现,理科生与文科生在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在大学中,同样面对着学业、恋爱以及交友的问题,接受到的教育也更多的偏向于全面发展,除了专业课程以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课程。而且大学生此时的心理成熟水平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成人依恋受到的专业差异影响较小。
  本研究发现,在成人依恋回避维度,焦虑维度中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这个结论与田瑞琪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因为依恋是内在情感反应模式,依恋从婴儿期到成年早期是具有稳定性的,很难随意发现变化。所以,大学四年的依恋状态一般都是稳定的,不会出现较大差异的。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中的依恋回避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依恋焦虑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存在显著差异,且无恋爱经历的依恋焦虑得分高于有恋爱经历的。这与国内的研究有一定的不同,如王金奎2007的研究结果为,大学生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与是否有过恋爱关系均有显著差异[32]。这可能是因为在恋爱的过程中,能从对方身上获取更多的心理支持,更容易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当个体面临应激时候,可以向对方寻求帮助和安慰。而正处于没有恋爱经历的个体在面临应激时又没有合适的依恋对象时候,则更多的选择消极的依恋应对方式,并为此感到焦虑。
  本研究中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分布如下:安全型依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3%,不安全型依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6.7%。其中,不安全依恋中,恐惧型依恋占18.0%,专注型占32.8%,冷漠型占6.4%。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相比,如金艳通过对江西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发现,恐惧型比例最高[33]。而国外研究大部分的结果大都是安全型的比例最高,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本研究中,安全型是四种类型中比例最高的。这表明对自己和他人持肯定态度,并且能够信任自己和他人,对人际关系感到舒服的个体比例占总人数的45.3%;18.0%的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持有否定态度,认为自己和他人都是不值得信赖的,对人际关系的亲密感会感觉到不舒服,但是对拒绝和抛弃又相当敏感和害怕;32.8%的大学生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但是对别人持有肯定态度,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分离时会表现出焦虑;6.4%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肯定态度,却对他人持否定态度,想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却又不能很好认识自己,对他人不信任。

  4.2大学生孤独感的讨论

  本研究中使用了UCLA孤独量表调查发现,大学生孤独感得分为43.50,标准差为8.02,高于常模40.1±9.5。根据黄海的孤独感总分划分,为中等孤独,说明大学生经常感到孤独。大学正是一个转折的时期,大学生心理发育逐渐成熟,他们需要多种社会人际关系和情感来满足心理的需求。大学生可能因为性格,社交能力不足或者是面对的越来越多的压力使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引发孤独感或者增加孤独感的程度。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与专业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一方面是现在大学的教育更加偏向全面教育,已经弱化了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女生性格更加外向,勇敢,敢于进行人际交往和追求情感需要的满足,也就弱化了性别之间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孤单感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现在不论是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还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面对都是相同的问题,无非是学业以及人际交往,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很容易陷入孤独中。
  本研究发现孤独感在是否独生上以及是否单亲家庭上不存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现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获取情感上的需求与支持更多的是来自于朋友,而不是家庭。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有可能引发孤独感。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到大二四个年级中孤独感总分最高的是大四,大一到大三孤独感总分差异不大。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普及的网络以及移动电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与家人的沟通以及老朋友的联系,都可以帮助新生降低孤独感。同时,大四的学生马上将要毕业,更多的大四学生更加关注着自身的发展以及就业,人际关系与思想的复杂性导致其孤独感增加。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在是否恋爱上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恋爱似乎只是因为身边的朋友都在谈恋爱所以自己也要谈的一种从众心理或是因为身边朋友太少,但是并未从恋爱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这也会是否有恋爱经历在孤独上不存在差异的原因。

  4.3大学生家庭环境的讨论

  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常模相比,矛盾性和控制性高于常模,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组织性都低于常模。这一结果与已有的家庭环境的调查研究结果相符,说明我国的家庭环境存在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低,娱乐性低,知识性低,组织性低,而矛盾性和控制性高。本研究中与常模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的构成,以及所处的背景不同导致。
  本研究中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各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这与刘芳得出研究有差异,刘芳的研究中家庭环境维度中的情感表达、成功性在性别中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成功性、情感表达显著高于男性[34]。与他人研究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只是女生更具有情绪的表达性,善于言语表达,也有越来越多的男生更倾向于将情绪表露出来。在大学中,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多样性的,并不是只单用学习来证明,所以男女之间的成功性的差异也不显著。
  本研究中,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各维度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在生源地存在显著差异。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家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均低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城乡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差异,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导致大学生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在生源地上出现显著差异。由于城市生活压力大,父母工作相对较忙,与子女接触的时间少,也会导致亲密度与农村大学生相比较低的情况。
  本研究中,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各维度中,情感表达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的得分。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为亲密,和父母沟通的时候可能更为容易,同样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本研究中,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大学阶段面临的问题大致是相同的,专业之间的界限也原来越小。目前有关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的研究还比较少,可供比较的结果也比较少。
  本研究中,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在是否单亲家庭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问题。不论是单亲家庭还是非单亲家庭,最重要的还是家人之间的沟通与经营,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本研究中,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中的知识性与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二的得分最高,大四的得分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需要面临毕业,更多的将时间花在了就业等方面,对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的兴趣不高。而大二学生刚度过了不适应的大一,还没进入学业比较繁重的大三,有很多时间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活动。
  本研究中,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家庭环境会对恋爱观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除了家庭环境之外,还有各种其他因素制约,这可能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

  4.4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的相关讨论

  4.4.1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的相关讨论
  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关系中,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即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与孤独感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即依恋回避越高,孤独感越高;依恋焦虑越高;孤独感越高。与李同归,秦和平等人研究结论相同,即孤独感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34]。这也和我们平常的认知一致,当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为不安全依恋的时候,在亲密关系中认为他人是不可信赖的,就会感觉到焦虑,同时会选择回避亲密关系以达到某种内心的平衡,来使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被压制和缓解。当大学生产生依恋回避的时候,就会对他人产生一种不信赖的情感,害怕被他人抛弃和拒绝,觉得在亲密关系中会受到伤害,这时候就会选择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来防止可能会受到的伤害。当大学生产生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时候,就会产生孤独感。所以要想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从成人依恋角度入手也是一个选择。
  4.4.2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的相关讨论
  在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关系中,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各个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越好,孤独感也就会越低;家庭环境中矛盾性越高,孤独感也就越高。本文研究结果与陈宏伟[35]得到的结论有部分一致,其研究中大学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因素中的低亲密度、情感表达不良,与矛盾性和控制性差关系密切。而家庭成员之间经常进行交流,相互包容、理解和支持,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分工和定位,家庭成员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家庭中经常有聚会以及活动,这样的家庭情况下,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是冲突会大大减少,同样,在这样的和谐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孤独感会降低,在人际关系中也会更容易被他人接纳与认可,同样也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4.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环境的相关讨论
  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环境关系中,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成人依恋维度中的依恋回避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中的依恋焦虑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高,依恋回避程度就低;情感表达越高,依恋回避程度就越低;成功性越高,回避程度也就越低;亲密度越高,依恋焦虑越低;情感表达越高,依恋焦虑越低。这与现有的成人依恋维度与家庭环境维度的关系结果研究一致。如果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将自己的情感勇敢表达出来,那么个体在亲近或者依赖他人的时候就不会表现出回避,焦虑;如果个体的成功性高,在从事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时,对自己有信心,那么这样的个体在于他人交往时,回避他人的程度也会降低。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得分低的个体类型是属于安全依恋型的,这样的个体在与人交往中会表现出更多爱与信任,通过本研究发现,成人依恋确实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关系。因此,家庭生活是应该更多的注重成员之间的亲密性以及良性的沟通,这样对个体的安全依恋的形成也会更加有利。

  5结论

  5.1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结论

  (1)大学生成人依恋维度中的依恋回避得分低于国内其他研究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与其他研究差别不大;
  (2)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为安全型占总人数的45.3%,恐惧型占总人数的18.0%,专注型占总人数的30.2%,冷漠型占总人数的6.4%;
  (3)大学生成人依恋维度中的依恋回避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依恋回避的得分高于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依恋回避的得分。
  (4)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中的依恋焦虑与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无恋爱经历的依恋焦虑得分高于有恋爱经历的。
  5.2大学生孤独感的结论
  大学生孤独感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大部分大学生经常感受到孤独。

  5.3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结论

  (1)大学生家庭环境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常模相比,矛盾性和控制性高于常模,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知识性、组织性都低于常模;
  (2)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各维度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家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均低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
  (3)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各个维度中,情感表达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独生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的得分;
  (4)大学生家庭环境各维度中的知识性与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5.4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家庭环境的关系结论

  (1)对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各个维度与孤独感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2)对大学生孤独感和家庭环境进行相关分析,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感、情感表达、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
  (3)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和家庭环境进行相关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维度中的依恋回避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与成功性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中的依恋焦虑与家庭环境维度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1]Bowlby.AttachmentandLoss[M].Basicbooks:NewYork.1969:1.
  [2]李培红,刘志龙,李丹萍.成人依恋的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178.
  [3]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17-219.
  [4]李菲茗,傅根耀.成人依恋问卷(AAQ3.1)的初步使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3):190-192.
  [5]周寿燕,黄希庭.成人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215-222.
  [6]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7-168.
  [7][17]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4:214,27-28.
  [8]王健.孤独意识产生的根源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1997,1:62-66.
  [9]李传银,王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J].社会心理研究.1999,1:35-44.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34-142.
  [11]CarlFW,StevenLB,WendyKS.TheRelationBetweenAnxietySensitivityandAttachmentStyleinAdolescenceandEarlyAdulthood[J].JournalofPsychologyandBehavioralAssessment.2002,24(3):159-168.
  [12]Bowlby.AttachmentandLoss[M].NewYork:BasicBooks,1973,2.
  [13]吴薇莉,张伟,刘协和.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修订版)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4):536–538.
  [14][24]李同归,加藤和生.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15]李同归,李嘉,秦和平等.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校心理卫生,2008,22(10):740-743.
  [16]杨红君,周世杰.卫校女生成人依恋及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89-191.
  [18]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5.
  [19]付海荣,陈学彬,秦晓民等.家庭环境对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84-88.
  [20]许丽华.大学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21][34]李同归,李嘉,秦和平等.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校心理卫生,2008,22(10):740-743.
  [22][35]陈宏伟.大学生孤独感与其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关系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3.
  [23][29]杨冬.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和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9.
  [25][2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17-123,252-254.
  [27]王仕芬,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8][30]FrededrickG.Lopez,BarbaraGormIey.StabilityandChangeinAdultAttachmentStyleOvertheFirst-YearCollegeTransition:RelationstoSelf-Confidence,Coping,andDistressPatterns[J].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2002,49(4):355一364.
  [31]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3.
  [32]王金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调查及与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33]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7-18.
  [34]刘芳.大学生家庭环境特征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7,24(3):86-8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644.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8月26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