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方法以前在许多国家进行过试验。20世纪80年代,X在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时,运用了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一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时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该方法在各国中广为借鉴。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发展的重点是经济发展,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在现代的商业银行中,存在着数量较多的不良资产,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再加上中国已进入WTO组织,使得商业银行如何才能科学合理的处理不良资产已成为现阶段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建元2008-1”为例,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探讨,并对证券化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案例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建议。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为未来商业银行在处理这一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绪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GDP的迅速增长,我国与经济相关的产业逐渐扩大起来,伴随着证券,投行等新兴行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银行作为当代不可或缺的“必须品”对我国在提高国民经济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较为迅速,大量向外获取资金,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逐渐暴露,引进资金的不良资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和迅速发展。我国曾利用设立一些资产管理机构,认为在经过有关部门参与以及监控后能够为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贷款时起到一定正面影响,显然短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此期间有效且迅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始终处在一个不完善并且不够成熟的状态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又开始持续上升。新兴行业以及日益上涨的GDP,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出现在人们眼前,使得贷款次数不断提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贷款余额不断增多。在2012-2016年时,这一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以往的1%增长至1.74%,不良贷款余额与之一致。由此可见,商业银行贷款次数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并不能够衡量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速率,可能还会有其他潜在的危机和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本文主要以建设银行在2008年发行的“建元2008-1”为例,通过分析此政策的利与弊,为今后银行面对不良资产的处理办法作出大致的规划。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不良贷款(NPL)、准履约贷款(SPL)、抵债资产、不良债券以及重组贷款是不良资产证券化(NPAS)的主要内容。曾经X,韩国以及日本都对此问题做出了一定的研究用于解决这些深受银行体系坏账的困扰。
由于我国银行业近年来经历了重组上市,使得不良贷款率逐渐降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导致国内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急速上升,并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分别是集团式暴露、暴露量大且暴露面积广以及传播速度较快。所以,不良贷款这一问题如何能得到有效解决,必须在回收不良贷款时做到高效率。人们在评判一个银行好与坏时,通常情况下以这一银行的资产质量作为标准。倘若将银行资比作“端口”,那么风险管理则是“入口”,科学合理的处理不良贷款是“出口”,若想保证银行资产质量,就必须合理科学地处理好不良贷款。当银行在出现不良问题大面积暴露时,这项问题导致银行无法做到有效规避,因此,银行应侧重于如何将这一问题进行妥善解决,从而减小银行损失。为了寻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本文中我选择了中国建设银行在2008年为了解决不良资产贷款率的问题,从而推出了“建元2008-1”,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了中国建设银行,这一银行在该领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信贷管理这一方面,与其余银行进行相比较占据较大优势,该银行在有效处理不良贷款这方面也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并且该银行具备较高程度的把控能力。所以笔者将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确保研究成果能对同行业其余银行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时,以国内商业银行所产生的不良贷款率作为本文研究背景,结合之前国家的经验,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介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以及后果,结合其应对手段,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理解评价该处置方法的利与弊。最后根据不良贷款处置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大趋势以及从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积累怎样的经验。
1.1.2研究意义
第一,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可借助不良资产证券化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商业银行若想降低由于不良资产给银行所带来的损失,必须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方法得到妥善解决。
第三,商业银行在使用资产证券化,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该银行的经营绩效以及调整与优化以往传统的结构。
第四,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及时完善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管理体制。
第五,资产证券化能促进商业银行改革,预防不良资产生成。
1.2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研究目的
本文采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法,以中国建设银行“建元2008-1”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现有案例的分析和判断,吸取经验教训,找出不足之处。在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展开深入研究与分析后,加大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监控力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跟踪商业银行在类似问题发生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和纠正措施。
1.2.2主要内容
本文借鉴了以往众多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再结合金融领域与之相关的大量书籍以及概念,以建设银行“建元2008-1”不良资产证券化为例,深入分析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理念以及银行自身目前所存在的缺陷,针对该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及建议。
在本文中,笔者将研究内容划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以及意义与背景,介绍商业银行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不良资产证券化概念及相关理论。包括什么是不良资产,如何合理科学地妥善解决不良资产以及该资产的动态问题。
第三部分:“建元2008-1”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案例介绍。先介绍案例发起的背景,再介绍和“建元2008-1”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大体状况,包括参与主体、基础资产、证券发售情况、信用评级、证券信托账户和现金流管理等。
第四部分:“建元2008-1”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功效分析。从资产重组、信用增级、风险分析对定价量增还是量减分析。
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总结“建元2008-1”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优缺点,借鉴其优势,规避其风险,并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1.3商业银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曾经有很多歌国家尝试对不良资产提出一个有效的方法,在这之中,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的结论具有一定权威性国家是波兰、韩国以及X,这三个国家在面对当时的不良贷款率,根据不同的需求与国情,针对性的运用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处理模式,所运用的模式分别是:“RTC模式”,“资产管理公司模式”以及“国有企业与银行重组模式”。
1.3.1X“RTC”模式
X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在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上可谓是历尽了“磨难”。全世界规模较大的临时性金融机构是X资产重组托管公司(ResolutionTrustCorporation,RTC),其创立于1998年8月,它的形成必定离不开《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FIRREA)这一方案,创立该机构的主要目的是将面临破产或是已经破产的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有效处理。该机构通过六年来的经营,RTC基本完成了其使命,并已于1995年底自行关闭,但它的实践确为其后全球金融机构重整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该机构的经营方式如下:第一,在1989年时,X国会对RTC进行了投资,其资金为500亿美元,使得该机构全权管制储贷机构的不良资产,并且将该机构的资产进行科学划分;加下来X“RTC”接管所有不良资产,并进行相应的处置。为了将处理不良资产所消耗的财力减少,并且使得银行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RTC所采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方式主要包括资产管理合同、暗盘竞标、合伙经营以及公开拍卖等多种方式。在短期内,4026亿美元的不良资产已被RTC妥善解决,使得X在1990年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3.2韩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韩国在处理不良资产时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该国家为了有效以及妥善的解决该问题,在1992年时,该国家的首个资产管理公司形成。同时运作不同的金融机构来处理这部分不良贷款。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同时又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于是被迫资产管理公司在1997年再次进行重组,其中韩国XX持股38%,KDB持股31%,还有一部分被其他金融机构所持,占31%。如此韩国资产管理公司担任起了韩国不良资产处理的重要角色,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对不同贷款进行处理,有些有担保的不良贷款按照其面值的75%购买,反之没有担保的按照25%购买。该国家在解决不良资产时运用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分别是对数量较多的不良资产进行公开拍卖以及采用资产证券化这一方式,后者是韩国在处理不良资产时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研究表明,在韩国高达33%的不良资产均是采用资产证券化这一方式得到有效解决的。
1.3.3波兰实施“重组计划”
在轻轨国家中,在处理不良资产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则是波兰。由于该国家的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导致该国家负债水平不断提高;该国家在进行转轨时,缺乏一定的体系管理,导致该国家的银行负债资产不断增多。波兰为有效将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解决,加快该国家银行的改革步伐,在波兰各大行业均同意对银行业进行调整与优化,即“重组计划”。该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第一,当银行控股已经大于50%时,XX将会对这一银行进行注资,确保在今后处理不良资产时能够较为顺利;第二,运用多种手段,有效解决银行不良资产,例如调解协议、债转股以及司法程序等多种手段,并在这一基础上将不良资产进行调整与优化;第三,针对性地建立起工业发展局,其目的是能够较为有效的解决不良资产问题。“重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债权人以及债务人之间的冲突,银行若想有效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必定离不开波兰XX的相关支持。
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不良资产的界定
不良资产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从会计的角度来说它属于会计科目里坏账的部分,不良资产出现在很多机构,不仅仅是银行,在XX机关,证券。其中最早形成不良资产的机构是金融企业。
在银行里所存在的不良资产,我们称之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向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借款,但是却不能按时按量的归还本息。为了处理这样一部风客群,在1998年之后,国内不断学习国外的风控机制,将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划分,分别为,“损失”、“正常”、“次级”、“关注”、“可疑”,银行的存量资产是"正常"以及"关注",剩余三类将被划分为银行的不良资产。银行的不良资产所涉及范围较广,其所涉及范围包括不良债券以及不良贷款等。
可采用统一会计准则有效解决各个领域所产生的不良资产,这里所述的不良资产指的是企业以及机构未及时进行处置的潜亏挂账以及资产净损失,以及各项不符合财务会计这一制度标准的金额。
2.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重组贷款、准履约贷款(SPL)、不良债券、抵债资产以及不良贷款(NPL)是不良资产证券化(NPAS)的证券化。其概念是指利用资产所有者对一些不良资产进行组合与优化,确保这组资产得到较为有效的解决,拥有相对平稳的资金流,通过提升信用,将这组资金不断转换成为能够在市场上进行合理运用的证券。
2.3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
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国际金融这一领域最主要的金融创新是资产证券化(assetseeuritization),由X首次提出,这一手段在形成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于金融实践之中。尤其是在住房抵押贷款这一市场被广泛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余领域也频繁的运用该手段。在东南亚国家以及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都相继运用了这一手段,从而有效地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这项技术在不断实践中得到了调整与完善。
T·Frankel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解为:“金融资产这一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不断降低不良资产,从而使得这组资产得到重组与再分配,不断提升这组资产的信用基础,并采取其余有效手段,使得这组资产能够在市场中进行发行,通过对投资人进行筹资,将这组资产转变成为经济市场上具备一定合理性的金融商品”。
安德鲁·戴维森针对这一技术做出了以下定义:“当个体或者企业执行付款承诺时,就代表着金融资产就此形成,在进行承诺时,可采取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其所涉及范围较广。将以上金融承诺进行转换,使其能够在各个投资者之间进行自由转让,这一形式被称之为证券化”。
X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该技术的理解是:“创立指的是,通过一组并不相关的应收款项以及其余资产进行再分配,或者重组之后形成的现金流支撑,这组证券流动形式多样,结合相关标准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变现,与此同时,采取其余有效手段确保对持券人进行合理分配并使其得到较高收益”。
3“建元2008-1”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介绍
3.1“建元2008-1”背景介绍
在2016年时,债券市场传出xxxx已经决定在商业银行进行有效处理不良资产证券试点这一说法,该消息一经发布后,人们都认为国家将会针对银行不良贷款以及证券市场不良证券这一难题进行有效解决,但在实际情况中,不良资产证券化在2006年时就已出现,所以说其并不是新型产品,在2008年时,国内首个不良资产证券化商品由中国建设银行进行发行,即“建元2008-1”,该产品一经发行后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成功。在这之后,不良资产证券化就已暂停,目前我国想要重新使用不良资产证券化,必须对中国建设银行所发行的首个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实践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3.2“建元2008-1”证券发行交易概要
本次进行发行的证券,并不是由发起机构直接进行发行,而是由发起机构授予受托机构后,将证券转至受托机构。在今后所形成的现金流将会成为这一证券的资金支撑。将所发行的证券进行划分,分别为“次级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三类,并对其进行记录登记。“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再通过“人民银行”的审批后,便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将发行“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发起机构”将会获得证券在进行上市交易后所收益的资金。在“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偿还后,“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才可以进行偿还,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得到提升。当“信托财产”完成所有的费用支付后,便会首先进行支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金与利息,以此类推,确保将所有本金与利息偿还完毕;所有“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固定资金成本”全部得以清偿;剩余资金按比例分别用于支付“资产服务商”的“超额奖励服务费”和“次级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详见本发行说明书“交易现金流分配”部分内容)在支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的资金时,其周期为半年,在还款时采取方式也不同,在特定的时期内,按照“受托机构”的相关标准,对各项资产支持债券的利息以及本金进行转换,本息由“中债登”通过与之相匹配的“支付日”发出,以此类推,直至偿还金额为零,其支付周期同样为半年。在对本金进行偿还时,与以上方式均为一致,按照分类的顺序进行偿还,直到“信托终止”。
3.3“建元2008-1”证券参与方及其权利义务
发起机构/资产服务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行”)
在我国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为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服务。截至2006年底,建行的总资产达人民币54,485.11亿元,贷款总额达人民币28,736.09亿元,存款总额达人民币47,212.56亿元。建行经营业务涉及范围较广,分别为资金业务、个人银行业务以及银行业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多种新型产品,例如银行卡业务、住房按揭贷款以及建设贷款等多项业务对客户进行针对性服务。受托机构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诚信托”)
在1995年11月,中诚信托就已创立,其注册资本金达到12亿元人民币,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审批后,在2001年9月30日中诚信托成为国内首个再次登记的企业,该企业属于银监会。中诚信托的主要经营业务涉及十分广泛,分别有不动产信托、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以及其余多项财产信托的业务;该公司的发起人不断拓宽业务,扩大业务经营范围,财务顾问、项目融资、资产重组以及公司理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资金保管机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在2006年时,通过多个国家以及机构的代理(16997家境内机构、1326家代理行、98家境外分支机构)为1.7亿客户以及241万公司银行提供了高品质的金融服务以及产品。
资产服务顾问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公司”)
在1999年4月20日信达公司就已创立。该公司是国内首家具备不良资产的企业,注册资本金达到10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的主要功能是对不良资产进行收购;收回外币所形成的债务金额;对在收购过程中产生的不良资产以及贷款进行重组后通过其余方式进行分配与转让;将股权进行转换。
登记机构/支付代理机构中国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登”)
在1996年12月2日时中债登正式创立。其功能是为金融市场提供企业债券、国债、其余固定收益证券的托管、记录、交易、结算以及金融债券等多项业务,该机构是首家持有全国国债托管以及主持建立托管系统的唯一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对其授予了一定权利,在登记债券以及托管债券时,必须通过该机构进行保管,该机构是进行国债交易的一级托管人。
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资信”)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是一家全国性专业资信评估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该公司是通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审批后,从而建立起的首家企业债券评级机构,该机构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度认可。截至2006年,联合资信已为40家企业提供46次企业债券项目评级,累计市场占有率29.46%;已为103家企业提供146期企业短期融资券评级,累计市场占有率22.12%;已为29家企业提供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累计市场占有率17.78%;已为13家金融机构提供18期债券的评级,累计市场占有率为34.62%。在国内银行业2007年以及2016年这两年间所举办的各项评级活动中,该公司连续两年获得第2名的成绩。
3.4“建元2008-1”证券发行风险因素
具备较高风险的是A“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文下半部分将会针对以上所述的各项资产支持证券所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思考。资金流若无法再规定时间内偿还本金将会导致该机构信誉度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今后所形成的金额是“受托机构”偿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金以及利息的主要资金,如果在今后所获得的资金流无法偿还本金时,那么“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将行使自身所拥有的追索权。只有“信托财产”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该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该权利的内在价值。当偿还完所有的“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金以及利息后,将会对“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偿还,该证券的持有人并不想有较高程度的追索权。“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并不具备一定的义务以及相关责任,在其发生风险时,没有任何实体或是个人对其承担风险以及担保。“发起机构”/“资产服务商”、“受托机构”、当出现无法定期偿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金和利息的情况时,以上所阐述道的主体,将不承担任何担保以及责任。
3.5“建元2008-1”证券信用评级
1.基本评级观点以建行所提供的与信托财产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信息作为基础,对在这项交易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现金流压力测试以及分析、资产池收现估值、相关参与机构、交易结构特征等)展开分析与探究的基础上,明确“建元2008-1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项下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这项证券的评级为AAA。2.跟踪评级安排根据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与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签署的协议,此次评级结果将在“2008-1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项下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本期证券”)存续期到期后失效。在评级结果有效期内对资料进行再审核,确保延长该结果的有效期限。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要求,联合资信必须在该评级结果的有效期限内,也就是在每一年的7月25日之前,对评级的资料进行再次审核后将审核结果汇报至发行人。当发行人发生转变时,联合资信将会不定期的对评级资料进行再次审核,在发行人汇报的十个工作日之内,联合资信必须根据汇报内容进行再次评级。在此基础上,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对信托财产以及发行人展开不定期的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对信用评级的结果进行公布。当发行人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对联合资信提供较为有效的评级资料时,联合资信需按照现场调查的情况,对评级结果进行调整后进行公布;特殊情况下,可宣布此次评级结果失效,当发行人对联合资信提供较为有效的评级资料时,方可进行再次评定。
4“建元2008-1”不良资产证券化功效分析
4.1回顾中国金融发展史
对以往国内的金融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可发现,2000年前后,是我国在处理不良资产时最重要的一次。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并且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多种多样。导致我国在处理不良贷款以及资产时,必须通过建立起较为有效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有效解决,通过建立起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分割,这些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时,主要采用了债转股这一方式。在2000年之前,也就是在1994年时,中央将银行的业务进行了划分,分别为商业性业务以及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中央所发行的特别国债在1998年时金额达到2700亿元,这笔资金投入了商业银行中。即便我国在采取一系列模式解决不良资产时,并未得到与之相匹配的预期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建立起了资产管理公司,这为今后我国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奠定了良好基础。华融、东方、信达以及长城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均是在1999年时正式创立,其功能是处理我国四大银行分割从而形成的不良资产。处理不良资产以及将不良资产进行分离时,可划分为以下几阶段:第一,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接收,银行政策性剥离,依据“两率”承包经营这一阶段;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接收,银行政策性剥离,自负盈亏这一阶段;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购买,银行商业化剥离,自负盈亏这一阶段。
银行在第一以及第二阶段时采用了政策性剥离,其功能主要是有效地解决银行所形成的呆坏账。与此相反的是,在1999年-2000年时(第一阶段),对不同帐面值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后,其账面值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接收,承包经营了现金回收率以及资产回收率的各项指标考核,当发生一系列损失时,均由国家进行全方位承担。在第一阶段时高达14322亿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分配至4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有效处理。在2004年-2005年时(第二阶段),银行在剥离不良资产时只剥离了一半的帐面值,按照市场规定的标准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接收,当发生损失时,其结果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一并承担。在第二阶段中,高达7790亿元的政策性不良资产由四大国有银行进行剥离。2005年以后,(第三阶段)在对不良资产进行剥离时,主要采取了商业化剥离,该模式主要针对在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呆坏账。依据市场要求以及标准进行购买,当发生损失时,其损失由银行一并承担。在第三阶段中,高达1008亿元不良资产,通过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而得到妥善解决。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所接收、剥离以及收购的不良资产在2009年时达到了34038亿元。
4.2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利与弊
虽然中国在早期不良资产处置中付出了巨额成本,但是其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第一,由于XX的干预,大部分的不良资产已经受到XX的处理,在2001年时,我国的不良贷款已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当这部分资产转移至市场进行交易后,具备较高程度的盈利能力,从而使得股权不断增值,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二,当成功剥离了不良资产后,银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阶段,我国银行业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银行业的较强盈利能力以及经营效率,不断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公司可在一定程度上将不良资产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将不良资产进行剥离是至今为止最为合理的解决模式。
截止至2000年,我国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后的第十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不断上升,这就使得我国必须再次正确的处理银行业所形成的不良资产,从而确保我国在不良资产急速上升的阶段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发展。如今,经济增速已经无法超越中国信贷增速,目前经济增速呈现急速下降趋势,与此相反的是信贷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学者张军提到,产生这一因素的原因是,我国信贷在2008年时受到XX4万亿元财政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信贷不断增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的信贷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即便我国目前有较高的储存率作为支撑,但是信贷效率过于低下,将会导致我国银行业信贷成本不断提高。
4.3吸取实践中经验,展望未来实行成效
倘若我国目前无法有效解决这类不良贷款的难题,长此以往下去,我国银行业在发展上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到那个时候,银行的贷款业务将会无法得到发展甚至暂停,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银行若想得到稳定发展其债务成本不宜过高。所以,目前我国必须及时解决银行业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良资产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一大热点,如今我国在处理不良资产这项问题上是否还能继续沿用以往较为传统的方式?在没有得到任何结果之前,笔者对目前所形成的不良资产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后得知,两次不良资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第一,形成不良资产的背景不一致。以往不良资产的形成背景是在经济较为发展的情况下,XX大部分财政是通过银行来获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在发展时有较为充裕的资金作为保障,这也在无形中形成了数量较多的不良资产;第二,两次不良资产的结构不一致,此次不良资产的形成因素是由于银行无法制定出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从而形成的不良资产。与以往不良资产进行相比较,此次不良资产的形成背景与以往形成背景也具有一定差异性,此次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是调整结构所产生的;第三,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今,我国五大商业银行已经顺利的进入市场,在经营时必须依照市场所规定的要求进行运营。即便国家在这五大商业银行中占据数量较多的股份,两者之间的关联与以往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在不断进行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导致目前所产生的不良贷款问题无法采取以往的处理模式进行有效解决。
5结论与建议
5.1总结“建元2008-1”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优点和不足
这一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运营是因为这一项目的监管部门对其十分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以及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与此同时,这一项目在选择机构时,均是抽选了在银行业较为优质的机构进行参与,这些机构在这一项目中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为这一项目能够顺利运营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项目的交易结构是促成此次项目顺利完成的主要因素,在项目交易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双方之间所存在的作用以及市场力量。信达公司作为次级资产证券的投资者,全程参与了对于评级机构的估值以及调查,建设银行作为此次谈判的资产服务商,应与发起机构进行及时谈判后,将基础资产现金流明确,通过“超额奖励服务费”这一模式,将各大发起机构以及产品的投资者利益相整合,确保在对产品进行定价时能够做到公平合理,并且在资产服务这一过程中必须发挥其职能。即便“建元2008-1”这一项目在运营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但是在对这一项目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仍然有着诸多问题以及疑惑并未得到解决,最大的问题则是X“次贷”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投资者进行合理解释。在以往,众多投资者将X次贷危机与不良资产证券业务两者进行相关联,一些投资者提到不良资产债券以及X次贷危机均是将以系列资产问题进行证券化包装后从而引进金融市场,将两者所产生的风险不断进行转移,这一问题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X次级贷款证券化与中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两者有着本质上的根本区别,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国在设计交易这一流程时,对基础资产池的估值进行了有效保障,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于X次级贷款证券化的区别,国内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设计上,争取达到投资者利益与资产服务商利益共赢的目标,努力推进双方共赢。综上所述,种种特征都说明了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并非是将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其目的是能够与投资者共享不良资产在进行上市交易后所收获的利益。
5.2借鉴其优势,规避其风险
2016年我国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与以往较为传统的业务进行相比,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有着以下走势:第一,我国商业银行若想有效处理不良资产,必须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一手段,与以往进行相比这一模式是必要手段。如今,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以及不良贷款率已经呈现急速上升趋势(17个季度持续上升),不良资产率已经高达85%,不良额与以往进行相比较增长了两倍,拔备覆盖率持续下滑,从以往的295%,下降至181%,已经快接近监管的标准。这就明确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快速且有效的处理不良资产这一问题,但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是由于没有充裕的资金作为支撑从而无法将其进行转让;第二,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时的模式不断改善,其在处理不良资产时手段多种多样,如今已经开放了贷款减免以及批量转让这两种方式,使得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这一方面时能够选取的手段较多,选择空间较广。商业银行可结合自身发展状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及模式;第三,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价格以及经济不断下降,由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服务商是商业银行,这就很大程度的加大了该银行的资产回收压力。商业银行若想尽快实现不良快速出表,必须通过证券化这一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后,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收压力并未得到缓解。这就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运用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一模式时受到了较大阻碍。
参考文献
[1]张艳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2]陈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3]马肇诤.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思考——基于建设银行的“建元2008-1”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J].中国银行业,2016(04):101-104.
[4]张明.不良资产处置与不良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A]..《IMI研究动态》2018年第二季度合辑[C].: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2018:18.
[5]杨文婧.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6]李芳馨.中国建设银行L分行不良贷款处置分析[D].辽宁大学,2018.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