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摘要

XXXxxxx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建立健全的民生服务网络已成为当务之急。邮政业作为我国基础的服务业务,是民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冲击,邮政业公共服务在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着来自市场的严峻考验,各种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快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是邮政业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客观需求,也是当前邮政工作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临沂邮政业在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内容和种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临沂邮政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不平衡的问题导致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实地研究等方法,对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全面研究,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围绕如何强化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升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满意度方面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邮政公共服务主动意识建设;二是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推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三是探索服务公共资源整合,助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度建设;四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因素,创新特色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通过文章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对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有所助益。

关键词: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XXXxxxx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里程碑,重申了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XXXxxxx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需求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XXXxxxx报告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那就是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途径,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进共同发展的人民利益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行业之一,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服务行业。首先,它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18年,全年预计完成邮政业业务总量12300亿元,同比增长26%;业务收入7870亿元(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增长18.81%。其次,它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元高效的邮政服务,对保护公民的基本通信权和承担普遍的民生服务义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在当今新形势下,邮政业的公共服务范畴已超越了较早时期的普遍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冲击,邮政业公共服务在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着来自市场的严峻考验,各种悬而未决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如邮政业普遍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系统的理论架构,这就导致邮政业很难主动地优化服务理念以便提升自身竞争力;邮政业服务内容不够具体,业务的针对性较差,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邮政业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这导致不论是自身服务出现问题还是利益受到损害,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监管。以上问题的存在深刻的影响了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的发挥,同时也导致邮政业在实现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目前的情况看,就邮政业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来说,邮政业在各区域、各行业方面的表现基本上是平等的,但与目前的新情况、新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例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存在偏差、农村地区规范运营能力差、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而如何运用新思路,改进新机制,实施新战略,更好地实现邮政业均等化并努力探讨建立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模式,对发挥邮政业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对于基层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邮政业为例,梳理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笔者旨在通过对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研究找出问题所在的根源,并试图针对性的提出相对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以及现实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在当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提出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对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是对当前邮政服务理论研究的一个较为细致的补充,可以促进邮政企业公共服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从新的角度深化公共服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得出完善的研究结论既为其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了指导,也为XX实现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支持。

(2)现实意义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高邮政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促进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对促进和谐现代社会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原因,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存在巨大差异,到目前仍然存在,这也导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邮政行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所以,研究解决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强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促进邮政业改革转型,是帮助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的重大举措,同时健全完善邮政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对推动邮政业务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使临沂邮政产业真正为人民,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益。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1)基于邮政业公共服务合法性的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邮政服务业越来越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关注。关于外国邮政改革的原因,何元明讨论了内外因素的两个方面。首先,从岗位内部来看,邮政改革在发展过程中进展缓慢,导致制度僵化。第二,从外部看,第四次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对世界各国邮政国家的研究,学者们得出结论认为,世界邮政改革的源泉是权力的来源,也就是说,“过度纵向一体化是传统邮政企业通病,传统邮政企业缺乏管理技能,整体效率低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自由化,传统的邮政业很难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1】。

自出现邮政业务起,其就被赋予了公共服务的义务,但邮政行业本身的改革相对缓慢。它具有普遍服务功能,同时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其属性而言,它具有公共利益属性、XX属性和企业属性的混合属性。由于这种其属性不清楚、责任不明确,就使得效益最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无法实现。长期以来,邮政产业体制改革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全球邮政业改革来看,已经形成了四种非常典型的模式。法国代表的国有企业公司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XX机构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国有股份公司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模式。西方国家的邮政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深化邮政业改革,必须在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借鉴西方邮政改革的有效经验,逐步深化邮政体制改革。

朱伯明和邓建华等一批学者认为,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邮政普遍存在服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严重不足。反观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邮政企业特许经营,一些“开放”国家在特许经营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开放;同时,通过政策补偿,提高邮政普遍服务的管理效率【2】。

(2)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制度研究

傅旭明(2005)认为,邮政服务是由现行邮政特许经营制度引起的,应予以补偿。张毅和李力在《关于邮政普遍服务的含义及其补偿机制》一文中指出,大多数国家都免除了全部或部分邮政业务的增值税等税收;同时还提出了免除邮政业务活动的一些税收和行政费用的想法。

赵英华(2011)强调,邮政网络是中国邮政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的财产,在过去100年的发展历史中,其已形成了无可比拟的独特网络资源。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水平的提高、邮政主导业务的质量和竞争性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邮政网络。

陈世法,夏翠荣(2011)则创造性地提出了“6+ X”的概念,即充分利用当前中国邮政业现有各类网点以及渠道资源,全面加强邮政业公共服务服务的触角和深度,以便整合邮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提供公共业邮政普遍服务等平等服务重要内容。公共服务,如农村分销和日常消费品物流零售分销,报纸和期刊订阅零售和农民的书店和其他公共文化的服务,水电等公共支付服务功能,以及机票,彩票,演出门票等各种公共票务服务,邮政业财务管理,保险产品等六项基本服务【3】。

(3)基于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

陈旭(2012)认为,中国邮政应以农村邮政自营网点,“三农”服务站,村邮局,农产品商店和农家店为依托,重点建设综合管理集约化、网络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农村邮政综合邮政服务平台,向农村提供“一站式”服务。

包玉杰(2011)认为,应加强邮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坚持邮政公共财产的明确定位,结合目前邮政业公共服务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达到邮政业公共普遍服务为目标,打造“全民服务+公共服务”的现代邮政公共服务综合型平台。

张玉虎提出了“完善服务,提高效率,促进邮政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龙头,对提高甘肃省邮政服务能力提出了具体建议【4】。

胡中原(2007)认为,邮政改革后,中国邮政业过度推向市场经营化,国家原有的带有支持公共政策的部分出现丧失。邮政公司被迫为适应市场生存而战,一般服务能力下降。与此同时,胡中原(2007)认为,中国邮政基础薄弱,债务大,市场混乱,应该吸取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潘建伟(2012)认为,中国的邮政服务应该坚持农村“基地”,农村邮政是“中国特色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邮政应该是邮政企业的战略发展和转型方向之一。杨文捷(2010)提出,目前中国建设乡镇邮局存在资金苦难、规划难、费用高、施工条件恶劣、经营困难、监管困难等实际问题,邮政基础设施一直进展缓慢。肇虹岩(2017)认为,邮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从人员、思想、体制、机制几个方面点明了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5】。

1.2.2总体评价

首先,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时,国内外目前的观点是平等主义,公平正义是均等化的基本点。同时也都承认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低目标是保障个人的生存权,而其是否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则主要通过是否需要XX干预来实现。

第二,在具体内容方面,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对人们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学者观点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基本的公共服务内容上:一些学者认为,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服务内容不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类别,如消费者安全和国防。另外一些学者的观点是公共服务的内容是动态的,公民的实际需求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第三,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上,学者们不约而同的把握了两个重点:制度建设和财政支持。在制度建设方面,消除区域间差距,尤其是城乡间差距是主要方向,多位学者提到了建立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问题,但在具体标准制定上,尚没有系统的研究结果。在财政支持方面,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是普遍共识。此外,优化财政补贴制度也引起相当比例的关注,但在XX补贴形式和补贴途径上,相关研究仍停留在理论阶段。

第四,关于邮政合法性的问题上,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目前邮政业的特性不适合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所以改革是必然的,但在改革方向上严重分歧在。不仅国外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邮政业管理模式,在国内关于邮政业的行业地位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论。在政企分离的背景下,邮政享有的专营权到底是国家调控的结果还是市场垄断的结果仍存在不同的观点【6】。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等。第二部分阐述了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概念、邮政业历史演变及内涵、邮政业公共服务的基本概况。第三部分阐述了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将本文的研究对象具体化,对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背景、主要问题及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临沂邮政公共服务的对策。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其中,第四、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核心。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首先,分析了当前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研究背景,梳理了国内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临沂市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了相关的理论问题。分析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情况。基于这些理论和实际情况,通过分析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改进策略,还对常规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并为类似领域提供了参考。

1.4.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的深入研究,系统地了解相关理论研究的方向。对研究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思路结合起来,为整体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7】。

(2)系统分析法。以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工作作为系统的工程,以便更好的系统分析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和原因。根据当地情况运用各种相关理论,提出全面系统的建议。

(3)实地调研法。采取对临沂邮政网点、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资源建设进行实地的考察研究,通过实践找出具体的问题,从而提出建议。

1.4.3创新点

创新点一: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着重研究对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对教育、医疗、就业、公共卫生等重点方面的推进举措亦多有赘述。然而大多研究只针对邮政业该如何应对愈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却忽略了邮政业本身所存有的公共服务性质。关于邮政行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相关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全行业整体的公共服务职能的提升方面。本文以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并以临沂市地区为核心案例,就临沂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整体提升进行相应的研究。

创新点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更具针对性与可操行的研究。一些学者对邮政行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部分实际研究也是针对邮政业整体的研究,本文以市为研究单位,针对临沂地区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提升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笔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相关理论的理解尚不深刻,并且对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细节研究还不够深入,实际调查过程中的调查数据不够全面,因此本文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会加以完善与丰富。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在邮政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领域,通过学者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文献研究方法,对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细化,为整体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概念

2.1.1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对于公共服务的内涵,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见解。首先对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清晰界定的是德国的阿道夫瓦格纳,他认为,公共服务应该作为XX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20世纪初,法国学者莱昂狄骥从公法研究的角度将“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为“任何因其与社会团结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XX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活动,就是一项公共服务,只要它具有除非通过XX干预,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此后,萨缪尔森、布坎南等学者从公共产品供给的角度对公共服务进行解读。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是措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类商品“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因而也无法排除他人共享。”20世纪中期后,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学界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涵义理解发生变化,逐步从技术层面的理解转变为从价值层面的分析,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就是由人民建立起来的,为公民提供服务、维护集体利益,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相关活动。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XX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的基本的、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契合的、社会成员能够自主选择的、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并且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满足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

可以从从三个方面可以理解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

第一,所有公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中所享受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

第二,所有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应该相对平等。相对平等不是平等主义,应该大致相等或相对平等。但是,并非所有公共服务都在这里提及,但提供了基本的公共服务。

第三,在对整个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要尊重社会成员的自主选择权。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尊重这些社会成员的选择权,尊重社会成员的选择自由权利和尊重社会成员享有平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之间不存在矛盾。平衡公共服务是不可能的,但要充分尊重人民的选择【8】。

2.1.2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

xxxxxxxxxxx批准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规划》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规划”强调,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按照“兜住底线、引导预期,统筹资源、促进均等,XX主责、共享发展,完善制度、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稳步提高均等化水平,全面建立标准体系,巩固健全保障机制,衔接完善制度规范,力争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在学有所教、劳有所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9】

2.1.3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途径

(1)加快建立服务型XX。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体是XX,XX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能以及所遵循的原则,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实现。服务型XX是以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XX经过专制型XX以及管理型XX不断探索所确定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相应服务职责的现代XX治理模式。建设服务型XX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要加快推进XX转型升级,要推动大部制改革以及服务型XX建设,要不断加强XX的主体地位,强化XX引领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

(2)健全公共服务均衡化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强财政主体责任: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入。在教育方面,医疗方面,就业和社会建设方面、生活环境保护方面、自然美生态环境方面以及法律司法能力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去建设。第二,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特别是对基本公共服务权利的管理权限;三是加大一般转移支付规模,加强转移支付管理和效果评估,增加特殊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四是要全面系统的完善财政公共服务激励补贴政策,进一步增强基层XX所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能力;第五是要逐步扩大国家金融投资规模,不断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3)建立建设公共服务的多供应机制体系。一方面,在不断强调XX提供基础公共服务主导作用的同时,同时有必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参与。XX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体,并不表示所有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都应该完全由XX来提供,XX还可以在一些公共部门引入私人生产。而实践证明,许多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由XX提供是完全没有效率的,交给私人或是社会组织,更能够实现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供给。而在这一过程中XX将支付、协调和监督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生产者,作为主要的和最终的供应来源;并且,XX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鼓励和吸引私人和社会组织,例如提供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等。

(4)实施城乡协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中示弱的环节即是乡村,并且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实现城乡协调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不真实的

也是不被认可的。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而其中基础教育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则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点内容。所以要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加大中央以及省级财政向最基层农村乡镇的转移,以便逐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投入,更好的增强XX在公共服务中的主导责任。

2.2邮政业历史演变及内涵

2.2.1历史演变

邮政服务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古代邮驿和近代邮政。邮政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邮政服务的兴起和发展已成为目前主要的研究对象。

在清朝,邮政除了积极扩展服务外,还不断扩展其网络,并在全国各地增设邮局,并逐渐开始与世界邮政组织建立一定的联系。大清XX派出代表参加第五届“万国邮联大会”。

在激烈的历史竞争中,封闭和自卫的清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接下来是“中华邮报”和“革命时代邮报”的产生和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邮政法颁布,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中华邮政在法律管理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并开始参与国际邮政服务,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土地革命运动开始,在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邮政通信组织也应运而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邮政业务开始了崭新的一页。同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朱学范被任命为部长。一个月后“第一次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举办并确定了新中国邮政的发展框架。在扩大网络和增加办事处的同时,20世纪50年代初的邮政服务形成了四个基本业务 : 信件包裹,汇款,报纸和期刊。1952年,提出了“快速,准确,安全,便捷”的八字服务政策,并一直沿用至今【11】。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其的合法席位后,1972年4月13日,万国邮政联盟恢复了在中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邮政已回归世界邮政的大家庭,邮政业务蓬勃发展。

1980年初,中国邮政发行了历史上第一枚十二生肖邮票,即“耿申年”邮票(我们常说的金猴票),开启了中国十二生肖邮票系列的序幕。

1998年,邮政和电信分设,国家邮政局成立,标志着过去50年来“后电集成”制度的终结,这为邮政进入市场,振兴业务,发展壮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1999年,中国邮政举办了第一届世界邮票展。同年,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意味着中国邮政在国际邮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增强。

2007年,XX和企业的邮政管理分开了。逐步建立了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的现代邮政企业。

2.2.2现代邮政业的内涵

xxx邮政体制改革计划中规定:“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共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这种定位明确界定了邮政业的公共服务属性。

我国邮政业经历了古代邮政服务,人民信息局,旅客邮政,中国邮政,战时邮政和人民邮政的不同阶段。经过曲折的发展道路,1949年终于迎来了人民邮政的春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邮政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在各级社会生活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建设有XXX的过程中,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邮政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公共事业和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长期以来一直在促进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保护公民的基本交往权利以及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邮政业是与传统邮政业相对的概念,是指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顺应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变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方式和经营理念,集物品递送、信息交流、文化传播和资金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行业。我们可以发现现代邮政业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公司经营的业务同样非常多元。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业务;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业务;邮票发行业务;邮政汇兑业务;机要通信业务;邮政金融业务;邮政速递业务;邮政物流业务;电子商务业务;各类邮政代理业务。

现代邮政业与传统邮政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寄递对象平民化。传统邮政时期,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实现全民平等的邮政服务是不可能做到的,价格亦是非常昂贵的。而现代邮政不仅实现了所有民众都可以寄递,而且价格也属于在所有民众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使用邮政服务。(2)服务内容多元化。传统邮政只有信息传递与包裹邮寄等服务,服务内容单一且简单。现代邮政提供的服务非常多元,不仅包括寄递业务,并将其扩大范围至全球,还包括邮票、图书、杂志、报纸等的发行业务、金融业务、电子商务业务、文化传媒业务等等,提供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元化。(3)运营方式公司化。传统邮政由XX控制,政企不分,在运行的过程中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低。而现代邮政采用公司化的运营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公司制度,在市场竞争以及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公司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在运营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也不断革故鼎新,在竞争中实现成长,在创新中实现发展。(4)应用技术现代化。传统邮政多以手工为主,效率低下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现代邮政通过与现代信息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更为便捷、快速的邮政服务,大型分拣设备的引用大大提高了包裹分拣、投递的速度,网点现代信息设备的配备,大大节约了网点的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办理业务的效率。(5)网络运营全球化。传统邮政为XX控制,一般不会走出国门,现代邮政的产生即是全球化、信息化的产物,现代邮政公司会吸纳外资也会采纳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邮政公司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邮政服务涵盖广泛的服务,基本服务包括信件,印刷品,包裹,汇票等,并按照国家规定处理保密通信,以及发行国家规定的报纸和期刊。特殊服务,如强制性士兵信件,盲读和免费提供革命烈士遗物。中国的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很高,它体现在更全面的服务范围,统一的服务费,全国各地的服务网点以及数千户家庭的网络中。不仅满足了我国所有居民的基本通信需求,还在确保国家法令的顺利流动,政策和政策的传播以及各种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国邮政业的发展。在1940年,周恩来xxxx在延安就曾提出:“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在1948年的时候,XXXxxx也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华北邮电管理局题词:“人民邮电”。在2008年,胡锦涛xxx视察广西自治区邮政服务工作时,他指出:“邮政业务涉及数千户家庭,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相关联系。我们必须更好地发展邮政服务,为人民提供优质的邮政服务。”国家将邮政业公共服务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目录中,XXXxxxx明确“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要得到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必须要得到了平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13】。

2.2.3邮政行业定位

(1)对接XX需求,彰显国企担当

邮政普遍服务是指按照国家所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服务标准,严格按照合理的关税标准,向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主体用户提供的邮政基础的服务。同时国家XX主体要求邮政部门承担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即推广邮政服务网点,降低关税,优先考虑文化和社会福利性质的邮件,并努力实现全国每个公民的邮政公共服务权利。同时,邮政所提供公共服务普遍服务,是XX所推行行政命令的非常重要渠道之一。

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公共事业和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中国邮政长期以来在推动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保护公民的基本交往权利及承担普遍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经济发展形势,在经济增长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邮政作为国有企业,应当承担央企责任,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承担起践行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履行好普遍服务义务。以便提高综合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实行包容性金融,增加金融扶贫

包容性金融(inclusive finance),即希望给所有的群体和个人提供平等、丰富、可承担的金融服务,从而推动包容性增长。包容性金融非常重视消除贫困和维护社会公平,而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亦是显而易见的。金融包容性不足,会导致大量人口难以分享发展的成果。要实现包容性金融最主要的即是实现XX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包容性金融是低收入人群的慈善活动。中银协党委XX潘光伟指出,包容性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帮助受益人改善造血功能。包容性金融应坚持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支持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3)包容性融资需要关注可销售性原则

近年来,中国邮政一直致力于改变贫困地区包容性金融需求的难题。最初建立了适用于贫困地区的低风险、高安全性、覆盖面广、多层次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了“退村,贷款上门,财务管理下乡,资金走向世界,服务一整天”的普惠金融服务新格局。

XXXxxxx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财务能力”。这为新时期XXX市场经济的金融建设指明了方向。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源泉,但如何充分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和效率,是微观层面金融机构主观能动性的焦点。

(4)发挥邮政系统优势 助力国家精准扶贫

xxxxxxxx指出 :“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中共中央xxx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落实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责任,通过发展产业、对接市场、安置就业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该指导意见关于“邮政系统”方面,强调:“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贫困村”,“推动邮政与快递、交通运输企业在农村地区扩展合作范围、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xxxxxxxx的重要论述与中共中央、xxx的指导意见,为包括邮政在内的国有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以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作为央企,中国邮政牢记初心和使命,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全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行农产品进入城市等新举措,将自身变成XX解决贫困,服务农村,扶农,富农的命运共同体,从而更进一步树立邮政业电子商务业务和扶贫的品牌形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14】。

2.3邮政业公共服务的基本概况

2.3.1邮政业公共服务的内容

邮政业公共服务类型大体分为两类:邮政普遍服务类型和其他一般公共服务类型。邮政网点建设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履行被赋予的普遍服务义务。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以后,由于服务产业的内容逐步自由化,传统邮政服务业务内容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单纯谈论邮政的普遍服务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在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中考虑邮政网点和邮政服务。

提供邮政普遍服务是国家法定的义务,这就要求邮政企业必须不断为中国的所有用户提供的普遍服务业务内容包括信函业务,包裹服务,印刷业务和特殊政策行业务等等其他基本邮政服务。公民基本通信权的实现其主要依靠的是邮政企业担负的普遍服务义务;同时也受到我国宪法和国际公约的绝对认可,是我国公共服务内容文明与进步的表现。

2.3.2邮政业公共服务的特点

从普遍邮政服务的含义不难看出,邮政普遍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邮政公共服务是涉及国家主权及安全的国家行为,同时涉及人权、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等。我国邮政公共服务最重要内容邮政普遍服务,同时也肩负着我国邮政公共服务主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邮政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第二,全体公民都拥有邮政公共服务使用权利。邮政普遍服务应当辐射到一国的所有地域,包括经济不发达和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以保障本国境内所有用户无论居住于何处都能享受到基本的邮政服务。在一国境内,无论是自然人还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无国籍人,也无论其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收入和社会地位如何,都应当能够不受歧视地享受到邮政普遍服务。第三,在我国,邮政公共服务中的普遍服务的价格资费低,并且全国统一标准,具体费用由XX规定。资费标准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承受能力,这样做为的是能够使得绝大数普通人能够负担得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标准必须为合理的,主要资费实行中央XX定价,以保障广大群众享受到资费合理的邮政普遍服务。第四,邮政普遍服务稳定可靠、具有可持续性。邮政普遍服务的服务水平、服务频率及服务时限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去执行。邮政营业场所和其他邮政设施的设置、营业时间、投递频次、邮件的寄递时限、服务规范等,都应当符合普遍服务标准。 第五,我国邮政公共服务主要内容即普遍服务提供给公民是永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对撤销提供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作出了严格管理的规定,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擅自撤销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擅自停办或者限办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属于严重违规行为。 这也是我国XX始终满足社会和公民的需求的重要表现。

邮政企业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主力军,但实现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邮政企业和XX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在我国邮政企业除了提供邮政普遍服务以外,还提供其他一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为服务农村地区提供的农业物资销售、代缴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交纳的公用服务费(水电费)、电子商务业务、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等内容。通过利用邮政的网络优势,提供公共服务,不断提高邮政基层网点的运营能力;同时强化便捷服务站和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邮政普遍服务相比,邮政承担的其他一般公共服务也是公共和政治服务,所以我们将以低成本扩大邮政服务网点,扩大邮政普遍服务的覆盖面,更好地保护人们的沟通权,通过邮局、网点,社区服务点和“三农”服务站“四位一体建设,将邮政服务渗透到千家万户,以满足群众不同的物质和文化需求【15】。

2.3.3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律依据

在2001年3月举办的万国邮政国际会议中,各国就邮政服务问题达成一致共识。北京邮政战略规定,所有会员国都应注意所有邮政用户享有普遍服务的权利。万国邮政联盟一半以上的成员在该国提供普遍服务。通过保留一系列特许经营和提供财政补贴,制定了法律和普遍服务。通过设立补偿资金、免税等政策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在中国《邮政通用服务标准(试行)》《国友〔2005〕355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邮政通用业务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服务规范;同时规定了,本标准适用于按照国家规定提供邮政通用服务的邮政企业和其他与邮政通用服务有关的组织和人员;也适用于特殊服务,如邮政企业提供的普通志愿者邮件,免费的盲文图书,免费的革命烈士遗物。”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国家保障中国人民共和国的邮政服务一般服务,邮政企业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提供普遍邮政服务。”xxx和地方各级人民XX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明确邮政业务保障制度和措施,明确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范围,提高普遍服务质量和能力。这是邮政法第一次在立法层面澄清了邮政普遍服务的概念,并明确规定了提供普遍公共服务的邮政补偿方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补贴,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督。”第17条规定,“国家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基金的收缴,使用和监督的具体办法,由xxx财政部门会同xxx有关部门制定,经xxx批准后公布实施。”目前该项基金尚未开始征收【16】。

国家邮政局颁布的《通用邮政服务标准》和05年出台的试点标准存在着不同,尤其是提高万国邮政服务的及时性这一点。函件、印刷包裹和邮政汇兑的期限分别设定。万国邮政在各国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硬性的要求。据资料显示:大约有113个国家在全国各处明确了提供万国邮政服务的标准,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国内法中明确了万国邮政服务的概念。例如,德国在邮政法中第4节第一段明确规定了普遍服务的含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用相对合适的价格提供高质量服装所提到的最小范围内的邮政服务。并且德国还颁布了《德国万国邮政服务法》。在英国法中,规定了,“提供普遍服务的意义” 和“职位提供相关邮件”向其他地点交付的服务,其中有有关的收集、分类和交付。俄罗斯规定,邮政一般服务指的是“为邮政用户提供邮政服务,以便在该国以相当大的价格交换信件”。意大利规定,“普遍服务旨在实现某种质量的业务,应采用所有人员都接受的价格长期经营。X法中没有明确普遍服务的概念,但在法律中规定,X邮政总局SIPO必须向所有地区的客户提供快速、可靠和高效的服务,并向所有地区寄送邮件。政治服务类似于万国邮政公约的表达。

2.3.4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1)坚持有效保障、依法监督

充分发挥普遍服务保障,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坚持权责统一,科学优化普遍服务保障和监督政策的机制设计。要把保护和监督结合起来,实现科学和科学的支持,监督和规范。

(2)坚持企业承担、XX支持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激发企业主观能动性,增强责任感,更好地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加强各级XX的职责,更好地发挥规划,支持,协调的作用,完善政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潜力。

(3)坚持提高质量、创新发展

增加资源投入,改善流程管理和控制,缩短时间限制,扩展服务深度,提高基础服务质量。加快供给改革,促进技术,产品,网络,模式创新,改善服务功能,提高邮政普遍服务供给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4)坚持优化提升、融合共享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邮政基础网络,与运输网络顺畅连接,提高邮政网络整体运营效率。充分发挥邮政网络基础平台的作用,坚持邮政服务及相关服务的整合与共享,提高网络利用效率【17】。

2.3.5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意义

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保障全体公民交往自由的基本途径,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证国家法律通畅,推动社会发展,保证民生的重要意义。在当前邮政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不断加强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深渊意义。在保护公民的沟通权利和实现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以上意义的重要体现。

(1)完善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需要

人民群众的公共管理活动实质上是公共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在公共行政部门通过制作、使用过程中,发布和传播公共信息,是实现社会管理各方面的功能,保障公共管理的正常运行,也是公共行政部门正在收集信息和制定政策过程。

在实施的方面,依靠具有通用网络的邮政服务具有必要性。通过上述论述得知,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与公共管理活动密不可分。邮政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直是最广泛使用和最受欢迎的交流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一向发挥着不能替代的作用。邮政

部门一直是各级XX部门的组成部分之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宗旨。“传邮万里、国脉所系”重任已成为当前邮政业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在党,XX,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层面传递国家机关的官方文件,信件,党报和期刊。它不仅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且在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以及文化传播方面,社会力量进步、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信息的交流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对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邮政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体现了XX的形象,体现了XX的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了顺利的XX命令,上传和下载。因此,加强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无论是党政机关的正式文件传递,保密通讯的传递,党报的发布,强制沟通,盲人免费送货,它对于诸如信件,包裹,邮寄和邮政交换等许多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2)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类别

确保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部门制定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和“后公共服务均等化监督管理办法”。根据这些规定,邮政企业应当公布其邮件和汇款的服务类型,营业时间,资费标准,查询和损害赔偿以及投诉;并平衡邮政公共服务,如营业时间,交货频率,交货期限和服务规格等。这不仅体现了邮政企业所负有的社会责任,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信箱作为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终端,对于确保城市居民享有基本的邮政服务,保护公民的沟通自由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民生工程,这就要求城市住宅建设单位要承担起为城市居民设立信箱的责任。

(3)现实需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XXXxxxx明确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了平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邮政业务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共事业,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每个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目前,我国许多邮政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问题相当突出,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缩小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体系,促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一般公共服务产品。加强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这无疑将有助于公民享受邮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18】。

通过论述得知,要实现邮政服务均等化,要着眼于加强邮政基层网络化建设,健全服务体系。重点加强邮政服务的覆盖面,建立覆盖城乡的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同时,XX相关部门要提高对邮政公共服务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的历史进程,高度重视邮政对民生的重要作用,努力使邮政公共服务均等。

2.4理论支持

2.4.1新公共管理理论

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其主要内涵是“利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主要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追求最大收益为目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XX应将公共管理的重点从注重公共管理的程序、标准转移到更加注重公共管理产生的收益上。XX要及时了解公共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需求和环境的变化。第二,建立企业式XX。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XX与社会是平等关系,同时,XX不能独立于社会,更不能成为坐享权利的官僚机构,XX应学习企业管理模式,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按照市场反应进行公共服务工作。公司参与市场运作,为人民提供更多选择,使人民成为XX评估的主体,促进XX改善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第三,开放市场运营。XX应该认识到自身不能掌控所有的服务,并且不能强迫公众被动的接受XX的服务;同时,XX应采取措施避免公共服务垄断,引入多样性的企业参与到服务竞争,通过竞争机制来促进服务的提升【19】。

2.4.2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公民为中心。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服务是XX的主要任务。XX应当竭尽全力帮助公民实现最大的公共利益。第二,公共行政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公共利益。所有参与人员都应该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第三,实现公共行政目标是一种集体行为。公共行政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必

须是有公众的参与,而不是个人行为,需要集体的参与。第四,公共行政责任受到一定限制。公共行政必须要在法律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是没有受限的追求。

2.4.3公平理论

公平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是我国XX公共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世纪70年代,X学者约翰 “罗尔斯”在他的著作“正义论”中解释了公平与正义的问题。罗尔斯基于公平的正义观念是在自由主义框架内阐发的一种正义理论。但同时,它也将社会主义的实质平等观念的某些要素纳入了公平的正义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核心的概念是平等的自由。正义原则包括两个原则。(1)自由优先原则。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主张,享有一完备体系下的各项平等自由权。每个人所享有的自由与其他人在同体系下所享有的各项自由权兼容,即这个体系中的平等政治自由权,唯此项权利的公平价值必须确保。(2)平等的原则即公平机会平等原则以及差异原则。公平机会平等原则即各项职位及地位,必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下,对所有人开放。差异原则即要使社会中处境最不利的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20】。

要认清个体的差异,不要深陷不公平的现实,要深刻理解其存在的有益方面,为能力差的人提供利益的补偿,这样才能维持社会发展的良性态势。[23]一些学者认为,考虑问题的首要事项是优先选项,这是自由原则的体现;其次,由于差异导致的原因,绝对公平的社会发展不会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良好循环。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或方法来弥补或帮助起点较低的人。

平等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既能在入学时受到平等待遇,也能享受到其他一次平等待遇。其次,这个过程是平等的。第三是要反映在结果的平等性上。热心的中国211和985所大学,其他大学生受到歧视待遇,不能保证他们的平等权利。平等的三个含义与公平,效率和自我实现这三个社会价值观一一对应,效率的出发点是优先考虑的。在公平和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注意过程教育的平等,也要注重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平等。胡森认为,让学龄儿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平等,必须注重个体差异的存在。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帮助弱势群体的教育,实现平等【21】。

小结

邮政公共服务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这就包括公共服务的相对客观性,宣传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相关性和互利性。以及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创新和身份。要研究邮政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首先就是要深刻理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实质,只有理解其内涵,才能真正将理论用于工作的实践。另外,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来看,它强调一下几点:第一,注重XX与市场的和谐发展。认为XX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进行公共管理,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第二,XX应以服务为中心。强调XX应该鼓励公众参与,以服务大众为目标。公共管理服务环境更关注服务环境对公共管理主体及其活动的影响从而服务环境适应的角度促进社会管理。

第3章 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3.1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背景

作为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个革命根据地,临沂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同时也是山东战邮的发源地。山东战邮诞生于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年代。自诞生那天起,山东战邮同志们就遵守XXX安排,听取了时代的号召,积极融入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大业。努力工作,勇于牺牲,他们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新中国邮政业的成立奠定了不朽的纪念碑。山东战后邮政作为新中国人民邮电的前身,为中国邮电和邮政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山东邮政继承了战邮时期革命传统,弘扬战邮精神,努力奋斗,勤恳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公共普遍服务,业务运营方面,维护人民的享有权利,在配合各部门,政治,军事部门和社会的沟通需求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3.2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

3.2.1指标选取原则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邮政业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是邮政业公共服务研究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和保证。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选择的原则是:

(1)科学性原则。制定邮政业公共服务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评估各地区邮政业公共服务状况及差距,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邮政业公共服务规划、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指标体系设计应科学合理。在设计基本指标体系时要充分反映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反映邮政业公共服务的全貌。

(2)系统性原则。邮政业公共服务内容丰富,其评价体系包括了一级、二级指标,有的还有三级指标,每一项指标又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用定量指标加以确定。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系统性原则,把反映邮政业公共服务的各项内容都要考虑到,同时注意指标之间、指标内部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之间的相互衔接和补充关系。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目的在于应用,它既对邮政业公共服务提供现状及效果进行评估,又可以对邮政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指导,因此指标的选取要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了该指标的时空特点,尽量选取概念清晰、数据易得、计算简便的指标,这样才能够达到应用的目的。

3.2.2指标体系建立

由于针对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的研究文献数量不多,因此本文借鉴了邮政行业、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下的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表3-1 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邮政服务基础设施 邮路条数X1
投递路线条数X2
邮局所数X3
邮政服务人员构成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比例X4 %
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X5 %
每千人技术人员数X6 %
邮政服务量 邮件直投户(点)数X7
每周平均投递频次X8

3.2.3因子分析

在各个研究领域往往需要对研究对象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数据观测,以便进行深入分析内在关系。因子分析法就是用尽可能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之间的关系,用较少的因子反映统计数据中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方法。

3.2.3.1描述性统计

本文根据临沂邮政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剔除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中不完整的样本数据和极端样本数据,对剔除后的样本数据做一般性描述分析。首先在整体水平上对业务总收入样本数据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结果如图3-1和表3-2所示。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图3-1 业务总收入

表3-2 报告
业务总收入
地区 平均值 个案数 标准 偏差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临沂市分公司 15779.1550 4 4464.89846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蒙阴县分公司 4031.2250 4 628.83886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兰陵县分公司 10054.2200 4 1627.61001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沂水县分公司 7975.5375 4 1254.88456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沂南县分公司 7942.9475 4 1631.94900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郯城县分公司 7736.2775 4 1467.70767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临沭县分公司 5868.5350 4 1121.20171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莒南县分公司 5949.6325 4 1161.61019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费县分公司 8397.0400 4 1108.47741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平邑县分公司 6819.4325 4 859.73947
总计 8055.4002 40 3453.53390
3-3 报告
业务总收入
年份 平均值 个案数 标准偏差
2015 6274.3160 10 2024.11578
2016 7517.5000 10 2693.51134
2017 8617.9100 10 3930.69155
2018 9811.8750 10 4153.91807
总计 8055.4002 40 3453.53390

表4-2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临沂邮政的业务总收入逐年增长,同时市区邮政业务总收入要明显高于农村业务总收入,这说明市区邮政业务总收入和农村业务总收入确实存在着差异,市区邮政业务总收入要高于农村业务总收入,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

3.2.3.2因子分析过程

(1)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运用spss18.0对8个变量的临沂市3个市区、9个县域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表3-4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检验 .713
Baetlett球形检验 近似卡方 261.210
df 30
sig .000

数据来源:SPSS18.0软件计算结果

该表给出了 KMO 检验和 Bartlett 球度检验的结果。其中,KMO 的值为 0.713,根据标准,KMO 值大于 0.7,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 球度检验表明相伴概率为 0.000,小于显著水平 0.05,故拒绝 Bartlett 球度检验的零假设,适合使用因子分析。

(2)提取公共因子

本节以2018年实证结果为例进行描述,其他年份同样操作(权重结果见附录)。在评价因子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提取的n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之和达到的百分比,从而确定提取的公共因子个数。根据解释总方差表可以得出,前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136%,22.742%,16.165%,前四个因子累计方差之和为77.043%,代表了基本公共服务大部分的信息,具有较强显著性。并且前四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综合考虑方差贡献率和特征值标准,本文提取3个公共因子比较合适。

表3-5 解释的总方差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因子 合计 方差的% 累计% 合计 方差的% 累计%
1 4.072 38.136 38.136 4.072 38.136 38.136
2 2.073 22.742 60.878 2.073 22.742 60.878
3 1.328 16.165 77.043 1.328 16.165 77.043
4 0.936 9.806 86.849
5 0.628 6.718 93.567
6 0.402 3.647 97.214
7 0.237 2.145 99.359
8 0.061 0.641 100.000

数据来源:SPSS18.0软件计算结果

表3-6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因子
C1 C2 C3
邮路条数X1 .655 .107 .277
投递路线条数X2 .744 .115 .194
邮局所数X3 .567 .028 .342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比例X4 .103 .724 .016
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X5 .257 .613 .134
每千人技术人员数X6 .114 .335 .527
邮件直投户(点)数X7 .121 .215 .639
每周平均投递频次X8 .088 .520 .283

数据来源:SPSS软件计算结果

采用最大方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第一个因子在X1、X2、X3(0.655、0.744、0.567)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因子在X4、X5、X8(0.724、0.613、0.520)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三个因子在X6、X7(0.527、0.639)上有较高的载荷。选用刘翔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通过因子载荷值和主要因子贡献率进行,主因子贡献率WCi的计算公式为: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Wci示因子 Ci 在三个主要因子中所占的比重,BCi表示因子Ci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得出WC1为49.50%,WC2为29.52%,WC3为20.98%。由三个主要因子在8项二级指标上的载荷值和各主要因子在三个主要因子中的权重,得二级指标在所有二级指标中的权重: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WXi为指标Xi在所有二级指标中的权重,MXiCj为因子Cj在指标Xi上载荷的绝对值(i=1、2…19,j=1、2…4)。由其可得各二级指标在相应的一级指标中的权重和各一级指标在总指标中的权重: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WXi*表示二级指标Xi在相应的一级指标中的权重,WYj*表示一级指标Yj在总指标中的权重(i=1、2…8,j=1、2、3)。将具体数据代入公式后,我们得到了如表2所示的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3-7 2018年临沂市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指标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 邮政服务基础设施 49.50% 邮路条数X1 33.32%
投递路线条数X2 37.84%
邮局所数X3 28.84%
邮政服务人员构成 30.74%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比例X4 37.44%
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X5 31.70%
每千人技术人员数X6 30.85%
邮政服务量 19.76% 邮件直投户(点)数X7 58.18%
每周平均投递频次X8 41.82%

3.3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分析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我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有权利享受公共服务的主体都应当能够得到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这里,均等化并非是平均化,只是相对的概念,不是“均贫富”、“大锅饭”而是有区别的均等,是在不同制约因素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大致均等。下面就山东省三个市、九个县邮政公共服务的差异状况进行分析。

3.3.1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无量纲化主要是指运用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指标量纲的影响。无量纲化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在选取极差标准化法的基础上进行处理,部分指标与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正相关,我们称之为正指标,部分指标与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负相关,我们称之为逆指标。

对于正指标, 本文按照下列公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其中表示第p个正指标,t表示年度(取值为2015-2018),Xp(t)取第P个指标第t年各市、县的实际值,Xp(min)和Xp(max)取第P个指标2015—2018年期间在3个市、9个县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对于逆指标,本文按照下列公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其中表示第q个负指标,t表示年度(取值为2015-2018),Xq(t)取第q个指标第t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实际值,Xq(min)和Xq(max)取第q个指标2015—2018年期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上述无量纲化处理过程有三点优势:一是无论正指标还是逆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对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均是正相关关系,并且能保持不同指标间的可加性。二是各个指标反映的是某一方面的相对得分,无量纲化处理便于下一步得出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综合得分,有利于比较不同省份之间的比较。三是经过极差标准化处理后,将指标得分扩大10倍,取值在1~10之间,更方面观察比较。

3.3.2区域及城乡差异分析

(1)区域差异分析

根据上文中SPSS因子分析法得出2015-2018年3个市区及9个县8项指标的具体权重,根据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分析各项指标在区域以及城乡间情况,最终得分如下表。

表3-8 2015-2018年临沂市邮政业公共服务得分表

2015 2016 2017 2018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兰山区分公司 5.11 5.04 5.96 6.02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罗庄区分公司 2.70 3.75 4.68 5.11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河东区分公司 4.61 5.02 5.26 5.45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费县分公司 2.62 2.81 2.66 2.84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莒南县分公司 2.71 2.95 2.77 2.86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沂水县分公司 2.63 2.96 3.04 2.88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郯城县分公司 3.06 3.33 3.01 3.38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兰陵县分公司 3.40 3.51 3.23 3.45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临沭县分公司 3.17 3.12 3.00 2.76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平邑县分公司 2.56 2.78 2.28 2.22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沂南县分公司 2.81 2.51 2.78 3.08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东省蒙阴县分公司 2.28 2.22 2.35 2.5
平均分 3.14 3.33 3.42 3.55

总体来说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一方面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邮政服务市场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对邮政公共服务需求呈现较大差异。在客观上要求拥有完善的邮政服务系统、设备和网络。另一方面区位因素是影响邮政公共服务的基础因素。对邮政服务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和距离,自然因素条件差的地区其邮政业收入低,发展慢,而自然区位好的地方,邮政收入较高,发展快。同时邮政公共服务以网点为依托,而邮政支局的布局、建设和运营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土状况等等。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费县、莒南等县,邮政公共服务受自然条件限制表现尤为突出。由表 4-5 可知,2015年综合得分高于3.14(代表平均水平)有2个市区,2个县;2016年综合得分高于3.33(代表平均水平)有3个失去,2个县;2017年省综合得分高于3.42(代表平均水平)有3个市区;2018年省综合得分高于3.55(代表平均水平)有3个市区;能够发现,市区的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综合得分远超县域,所以只有缩小城乡差距才能提高我国区域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了更准确的衡量均等化水平,下图3-2总体以及三个市区、九个县域的邮政业公共服务服务水平的变异系数趋势图能更好阐释。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图3-2 2015-2018年临沂市总体、3个市区、9个县域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变异系数趋势图

  从总体来看,临沂市各市区、县域之间的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除了2017年变异系数有所降低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变异系数从2015年的0.235增加到2018的0.276,可见临沂市各市区、县域的邮政业公共服务差距明显增大,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趋势需有所改善。

(2)城乡差异分析

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差距。城乡之间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资源、布局、能力提供和服务质量上,所以我们说公共服务仍然是乡村发展的明显的短板。城市与乡村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缺少同步性,

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产业汇集、商业繁荣、人气旺盛,但县域乡村经济发展始终是短板。相比之下,乡村建设相对薄弱,乡村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区。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以及长久以来行成的城市优先发展理念,地方财政对于城市的发展都给与巨大的支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收到财政资金的制约无法实现实质性的进步。

因此城乡之间邮政公共服务也存在巨大差异。由于县区、城乡地理位置特殊性,不同区域居民对邮政服务的需求不一样。邮政企业服务环境存在极大差别。一个地区邮政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两者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一方面,邮政公共服务受到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对邮政公共服务的需求量比较大,邮政行业发展也较为迅速。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导致对邮政公共服务的需求较少。

分别分析市区、县域可以发现,经济较为发展的市的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系数与总体相对最接近,2017年有所降低,呈缩小态势。由于样本中选择了罗庄区,其经济较兰山区、河东区并不够发达,即使其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综合得分不断的上升,从2015年的2.70至2018年的5.11,但是与基数本就大的兰山区(2015年的5.11至2018年的6.02)、河东区(2015年的4.61至2018年的5.45)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市区的变异系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市区邮政业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水平较高。县域的变异系数均微幅上调,变异系数从0.132到0.146,其内部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也有差距,结合上述综合得分分析,县域中的郯城县、兰陵县、沂水县、平邑县的邮政业公共服务得分高于其他县域。

3.4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临沂邮政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明显,但距离制度完善,底线均等,配置均衡的公共服务要求还存在差距还存在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3.3.1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仍存偏差

目前,临沂邮政业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因为邮政业企业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服务理念无法跟上用户的需求。同时在邮政企业提供的均等化服务过程中,固守观念和陈旧思维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思想没有得到足够的解放,同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信息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不足,与此同时在接受新事物,新变化和新技术的速度很缓慢。仍然存在固守旧的邮政均等化服务模式,没有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和进取的兴趣及精神,从而导致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发展相对缓慢。

第二个方面,因为临沂邮政业的目标收入利润导致对公共服务理解概念出现偏差,对邮政普遍服务的性质和质量有所影响。邮政公司负责邮政服务的普遍服务,必须明确邮政普遍服务的服务理念。邮政企业在承担一般公共服务义务和责任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自身业务的经营和发展,以便有足够的资金应用于公共服务。例如,临沂的一些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市场发展受到限制【27】。

3.3.2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区域环境差异

临沂邮政业城乡之间的邮政公共服务市场仍存在巨大差异。

一方面,由于县域和城乡的特殊性,不同地区居民对邮政公共服务的需求不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临沂乡镇的邮政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但市场需求潜力较大,邮政普遍服务需求旺盛。临沂地区农村和偏远地区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存在十分突出的矛盾,农村邮政服务场所令人担忧。例如,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一些农村地区的邮政局数量减少了。临沂市乡镇大规模撤离,大规模撤乡并镇,是导致邮政服务半径增加,服务人口增加直接增加的原因。同时也是间接导致降低农村邮政普遍服务质量水平。

二是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存在差异。近年来,临沂邮政产业一直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并不断增加投资,但总投入的绝对值仍然不足。除了普遍服务义务外,邮政企业的其他公共服务内容尚未纳入制度化和合法化的制度,没有严格的约束。进入市场经济后,邮政企业的各项服务业务也开始根据市场因素转变。从广义上讲,邮政公共服务越来越少得到XX的财政支持。邮政企业在承担一般公共服务义务和责任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自身业务的经营和发展,以便有足够的资金应用于公共服务。部分纯邮政乡镇网点收入亏损。原有的信件,包裹和其他服务受到现有现代通信方式的影响,大多数乡镇纯邮政营业网点的收入普遍不高。维持纯邮政局运营的人员,房地产和网络的成本已成为广泛服务损失的重要原因。造成部分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基础能相对薄弱【28】。

3.3.3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均等化公共服务手段欠丰富

目前,邮政公共服务的发展遇到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所带来的瓶颈。邮政公共服务紧紧依附于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发展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多年来,临沂的贸易和物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工业发展不力的情况并没有逆转。临沂工业传统产业薄弱。粗钢,陶瓷等初级加工和能耗企业占60%以上。

临沂市经济比较发达,产业集中,经济繁荣,人气旺盛。在整个城市中,九个县拥有该市85%的土地。72%的人口,仅完成59%的GDP/46%的财政和44%的税收。在全省,我市9个县的平均GDP仅占全省的62%,大部分指标均在全省排名。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县进入全国前100名。只有寿光和高密县级城市的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0亿元,超过了我们9个县的总和。乡镇建设明显滞后。相比之下,农村建设相对薄弱,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进展缓慢,道路,供水,供暖,污染治理等配套设施相对滞后,无法跟上群众的需求【29】。

邮政公共服务也面临着临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文化产业兴起,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信替代等方面带来的明显挑战。它对邮政的普遍服务也有一定的影响。邮政普遍服务量的下降,对邮政公共服务的需求正在下降。但是其反映实质是人民群众对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2016年临沂邮政业综合服务服务评价数据,用户对传统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的关注度逐年下降。对低质量和低速邮政服务的需求正在下降,方便快捷的新需求正在迅速增加。电子商务不仅是快递业发展的契机,也是为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提供了难得机遇。新兴业务对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明显影响。市场竞争的压力使许多邮政业务经理意识到这一点传统产品,服务形式,服务功能和服务标准已不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对于这些现代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我们应该正确而清楚地了解其意义,这将为邮政普遍服务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所以,我们将抓住机遇,迎接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领域的挑战【30】。

小结

围绕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临沂邮政业转变工作思路,丰富工作手段,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呈现良好局面。但同时,在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由于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理念偏差,公共服务区域环境差异,现代发展中的许多新情况带来的挑战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邮政服务供给水平的区域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基础设施利用率低,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不够健全。这些都有待解决。

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原因

本章主要进行对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环境城乡差异的实证分析以及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一部分,对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环境城乡差异的实证分析,主要是对被解释变量业务总收入与解释变量邮路条数、投递路线条数、邮政局所数、函件数量、包裹数量进行一般性的描述统计,得出整体水平上业务总收入在邮路条数、投递路线条数、邮政局所数、函件数量、包裹数量方面的主要差异,对业务总收入影响因素的不同有初步认识,第二部分利用灰度分析方法,选取了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口数、主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地方财政收入情况、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情况、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情况这十二大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希望通过对这些宏观因素来分析他们对邮政公共服务的影响。

4.1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4.1.1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本节分析影响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因变量是上文2015-2018年临沂市三个市区、九个县域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得分。自变量方面考虑财政投入、经济发展等,考虑到具体影响因素指标的可获得性和重要性,在总结分析以往学者的研究的基础下,本文将促进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作为一个函数,而决定这个函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经济发展(pgdp):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区域的人均GDP水平也就越高,相应的财投入邮政业公共服务的经费也会越充裕,选取人均GDP(pgdp)作为衡量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指标,从而对我国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

财政自给率(fssr):财政自给率高的区域可能除参与XX竞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有充裕的资金用于邮政业公共服务上;而财政自给率低的区域更倾向于发展地方生产总值,对回报慢的邮政业公共服务投入相对较少。财政自给率低的区域入不敷出时可受到中央的转移支付补助,但相应的分配使用资金权限也会受到限制。本文用地区自身财政收入占地区自身财政支出的比例表示。数据来源于 2015-2018年《中国财政年鉴》。

本文利用Eviews8.0对2015-2018年临沂市3个市区、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所选用的面板数据时间跨度为4年,可以降低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多重共线造成的误差概率。

4.1.2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

分析2015年至2018年临沂市3个市区、9个县域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涉及到横截面、时期和变量三维信息,因此需要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本节将以各地区的邮政业公共服务得分情况为被解释变量,考察以、财政分权、经济发展、城乡收入比为代表的因素对各区域邮政业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以便研究如何促进临沂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案。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上式是面板模型的通用形式。本节采用的是省级面板数据(panel data),其中,:面板模型的截距项,用以表示模型中被忽视个体差异的影响;:是待估系数;:随机误差项,反映模型中忽略的随个体和时间变化因素的影响;i=1,2,3……12,即临沂市3个市区、9个县域,t=1,2,3,4,即2015-2018年4年。

(1)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由于面板数据也是由一个个的时间序列组成的,因此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时,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其是否为平稳序列。只有序列平稳了才能进行回归,否则容易出现伪回归。一般可以使用 LLC、IPS、Breintung、ADF-Fisher、PP-Fisher这几种方法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

H0:存在单位根 H1:不存在单位根

本文利用 Eviews8.0 进行具体操作时,发现各变量在使用原始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时并不是所有方法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的,也即面板数据是非平稳的。为进行协整检验,还需知道数据是否为同阶单整。再对面板数据一阶差分后,如表 4-1所示,各变量均在 95%以上的水平证明同阶平稳,可以做进一步协整检验。

表4-1 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Im,Pesarn and Shin W-stat(P) ADF-Fisher Chi-square(P) PP-FisherChi-square(P) 平稳结果
Postal -3.12037

(0.0005)

103.557

(0.0006)

96.6711

(0.0021)

一阶差分平稳
Pgdp-4.47046

(0.0000)

133.507

(0.0000)

176.410

(0.0000)

一阶差分平稳
Fssr-5.488888

(0.0000)

147.433

(0.0000)

150.030

(0.0000)

一阶差分平稳

面板数据的协整是指同阶单整的变量的线性组合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H0:不存在协整关系 H1:存在协整关系

利用 Eviews 中的协整 Kao 检验结果如下表 4-7 所示,P 值为 0,拒绝原假设,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面板协整检验可以作为检验回归分析是否为伪回归的方法,可以对其样本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表 4-2协整 Kao 检验结果

ADF t-Statistic Prob
-6.058242 0.0000
ResidualVariance 0.077045
HACvanriance 0.081561

(2)模型检验和估计

1)确定面板模型

面板数据的模型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形式一:变系数模型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形式二:变截距模型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形式三:不变参数模型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根据 F 检验确定上述三种形式之一:

H1:β1=β2=……βN

H2:α1=α2=……αN

β1=β2=……βN

可见如果接受假设H2,则可认为样本符合不变系数模型,若拒绝假设H2,则需检验假设H1。若计算得到的F1值不小于给定置信度的相应临界值,则拒绝H1。

构建变参数模型得残差平方和S1,构建变截距模型得残差平方和S2,构建不变参数模型得残差平方和S3,N是地区个数,k是解释变量个数,T是时间跨度。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利用Eviews8.0每个模型中回归统计量里得到相应的残差平方和查阅F 分布临界值表,在给定 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为:

表 4-3三种模型残差平方和

变系数模型 S1 变截距模型 S2 不变系数模型 S3
残差平方和 8.54053 13.0107 68.2853

查表得F0.05(33,12)=2.45,F0.05(22,12)=2.52

F2=2.54>F0.05(33,12)=2.45,所以拒绝 H2;

F1=0.29<F0.05(22,12)=2.52,所以接受 H1。则该模型最适合变截距模型,由下表4-4的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也可看出变截距模型的拟合度和显著性均比不变系数系数模型好。

表 4-4不变系数模型和变截距模型回归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Prob Coefficient Prob
C 2.210708 0.0000 4.115488 0.0000
Pgdp 0.344157 0.0000 0.307264 0.0000
Fssr 0.810416 0.0013 2.253588 0.0000
R-squared 0.778365 R-squared 0.904353
Adjusted R-squared 0.775002 Adjusted R-squared 0.882277
F-statistic 227.1136 F-statistic 74.87107

2)Hausman 检验

Hausman于1978年提出用于面板截距模型中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选择的Hausman检验,简称H检验。

在确定变截距模型后,利用Hausman检验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得出如下结果:

H0: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H1: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表 4-5Hausman 检验结果

Test Summary Chi-Sq.Statistic Chi-Sq.d.f. Prob
Period Random 15.322218 2 0.0047

由表4-5中构造的 Hausman Test 统计量是15.322218,P值是0.0047,拒绝原假设H0中建立随机效应模型,所以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所以分析对区域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研究最适合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由表4-6中可以看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的F-statistic值为74.87107,说明模型效果较好,R-squared为0.904353,说明拟合度较高,即所选取的各解释变量能在90%的水平上解释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3)面板回归结果

如下表4-6所示分别列出总体和市区、县域的面板回归结果,描述影响我国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的方程。

表 4-6总体、市区以及县域面板回归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total) Coefficient (city) Coefficient (coountryside)
C 4.115488

(0.0000)

3.011050

(0.0010)

4.130453

(0.0000)

Pgdp0.307264

(0.0000)

0.367401

(0.0000)

0.182162

(0.0007)

Fssr2.253588

(0.0000)

3.708868

(0.2248)

1.470823

(0.0002)

R-squared0.9043530.8016420.860001
Adjusted R-squared0.8822770.8026400.841082
F-statistic74.8710780.1718643.40804

4.2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因分析

针对临沂市3个市区、9个县域构成的总体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影响因素,由于文章采用的综合得分反映的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在下列模型回归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是正向关系则说明能够促进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证回归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人均 GDP 对邮政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正效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越好,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越高,但是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正效应不高,相关系数仅为 0.3,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分区域观测,GDP对市区的均等效应超过县域。在无中央XX转移支付的条件下,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往往有着较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而且相对水准要高,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存量的积累,即地方XX长期不断投入的基本公共服务总量,改革开放后,市区的优先发展,经济实力迅速拔高财政实力,每年投入到邮政公共服务的资金远超过县域,这样日记月累的差异形成了邮政业公共服务存量上的差异。二是增量的投入,即每年各个地方投入到邮政业公共服务领域的新增供给量,在支出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发达地区每年投入的增加量高于欠发达地区。存量和增量的叠加会造成经济发达的市区地区邮政业公共服务服务水平高,而经济欠发达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并不能更好的缩小地区邮政业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第二,财政自给率对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正效应。财政自给率的提高,地方XX具有充足的财政资源,财政自给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非均等化效应就下降 2.25个百分点,除参与XX间的竞争,增加基础公共设施的支出外,还有充足的实力提供本地区的邮政业公共服务服务。财政自给率对县域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系数是1.47,说明县域财政自给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邮政业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效应下降1.47个百分点。相对于市区区域的回归系数,县域回归系数不高,说明我国县域应该加大对邮政业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第5章 提升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根据上述内容来看,该行业在公共服务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尤其是群众需求变化极快,与行业现有服务模式产生冲突。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笔者认为以下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5.1 增强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主动意识建设

5.1.1增强主动适应形势要求的主动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与此同时,群众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在此基础上,邮政应积极响应XX号召,制定详细的服务质量改进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及时优化工作环境的同时,提高服务水平以及工作标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提升顾客忠诚度,又能赢得更多新客户的认可。

在改革过程中,邮政业要以实际行动支持XX工作,推进公共服务改革的进程。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深化改革等任务,必须达到齐头并进的效果。因此,邮政业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逐步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带动包裹投递、印刷品以及明信片等业务。与此同时,上述业务的收费模式发生变化。简单来说,由市场调节替代了传统的XX定价。通过这种方式,使邮政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除此之外,XX还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邮政业压缩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具体包括新旧税制的交替以及税收标准变动等措施【31】。

(2)在XX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后,邮政业要及时进行了解,并迅速适应市场需求。从实际情况来看,XX对监管体系的优化,极大的增强了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该行业的法律基础更加稳固,地方立法的范围也大幅度上升。不仅如此,其行业标准也得到了明确,具体包括文件处理标准以及行业术语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规范行业服务流程,提高了用户的服务体验。

(3)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群众更倾向于获得均等化服务。简单来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群众需求逐渐呈现出差异性。尤其是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需求,使原有服务模式逐渐被淘汰。从实际情况来看,群众对于该行业的要求,逐渐趋向于高层次以及多样性。究其原因,社会阶层贫富差距较大,导致民众经济收入水平出现差距。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状况较好的群众拥有更多选择。除此之外,群众对于行业服务标准也有了不同要求。因此,邮政业要想争取更多客户,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逐步优化自身服务模式,提升用户的购买体验【32】。

综上所述,邮政业要积极响应XX号召,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带动下,尽快完成内部服务模式的改良与升级。通过这种方式,该行业应尽可能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

5.1.2加强平衡公共服务质量的责任意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才能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效率,丰富企业内涵。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常态学习制度,建立与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协调的人力资源体系是提高邮政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

邮政业公共服务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科学技术、设施建设支持,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主体成员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加强提升。建立一个现代行业离不开现代员工。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企业就不会有较为全面的进步;没有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企业综合实力也就不会增加。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实施不仅是为了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也是为了有效促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邮政均等化服务能力的关键是建立一支具有卓越能力以及优质服务的队伍。对于邮政公共服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组织,明确人员分工和岗位分工。保证每位员工到合适的岗位、拥有合理的工作量,这样才能优化人员配置,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阶段,邮政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整激励措施,让公共服务被评估为薪酬奖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以感受到公司认可他们的劳动价值。同样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其他激励措施,如情绪激励,学习动机等。然后将这种员工需求与公共服务联系起来,并将行业的服务理念,管理机制,战略目标等全面传达给员工。才能使其充分的认识和认同邮政公共服务【33】。

建立完备的学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邮政公共服务能力。要根据邮政业管理和发展的需求,结合企业文化和服务范围,建立健全学习培训体系,制定完善的培训目标,计划和培训管理评估方法。同时要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领导能力、专业技术能力,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和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及新的管理模式,这些都是在公共服务决策中发挥指导作用的途径。

5.1.3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意识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做好工作的不竭动力。邮政公共服务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服务,同时也是现代公共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沟通权,服务“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交付市场竞争的加剧,邮政服务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完善社会相适应的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推动邮政业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加快普惠邮政,智能邮政,安全邮政,信贷建设发挥邮政服务对人民生活,服务经济和服务社会的基础性作用【34】。

临沂邮政业企业要适应小商品电子商务地方特色发展的需要,加快邮政包裹等新业务的发展,实现邮政服务和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有必要适应新业务和新格式(如邮政包裹)的发展,并将各种新公共服务业务纳入日常监管和行业统计。邮政行业单位应加强互联网思维,通过新业务发展提升传统业务的整体服务水平。要加强对新业务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不断优化运营流程,实现快捷方便的邮政服务。要稳步推进交通运输方式改革,,保持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走出去”步伐。

5.2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优势,推动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邮政社会综合服务是指利用邮政的网络和网点资源与众多的外联单位携手,为社会提供非邮政基本业务,通过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邮政特有的综合优势,使邮政成为社会服务的企业载体,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而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为公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种类,用以满足公民生存、生活、发展的某种直接需求,使其受益或享受。

邮政综合服务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层级自下而上、不断递进提升的五大部分。

代理收益。邮政要开放为“代理平台”,赚取各类代理收入——承接XX公共服务,如“邮善促民生”“交通安全服务”“信息进村入户”、交通ETC等;商旅代办,如推广邮生活APP或引入主流旅行服务;政务代办,如代办交通违章、车驾管及出入境证照等;生活缴费,除代收水电、通信、有线电视费外,增加公共服务中的代收各类税费等;民生服务,如居民健康卡、预约挂号等;公益事业,如代售体彩;代理金融,如代销理财、保险、基金等。价差收益(含邮政业务)。邮政要大力发挥三大板块资源优势,为平台用户提供“开店创业、物流配送、资金结算、理财增值、宣传推广、信息支撑”等一揽子服务,在促进平台交易环境优化、改善用户体验的同时,带动电商分销、寄递、金融、文化传媒等业务增长,产生业务收益。渠道/广告收益。根据具体合作模式收取进场费(可以是实际的货币,也可采取赞助或转换为营销支撑的形式),如商品或企业形象进驻金融网点VIP室,商家在邮政设专柜或形象墙并免费提供客户回馈礼品等。沉淀资金收益。包括平台交易在途资金、邮储银行代为归集的货款等,还可利用邮储银行“邮益宝”吸引小额流动、闲散资金,形成各类常驻资金和交易资金的沉淀收益。第五,数据增值服务收益。如为用户提供消费行为分析服务,既帮助上游商户精准营销、迅速扩大市场,又引导下游用户科学理性消费。作为开放平台,要积极引入第三方信息支撑服务机构,如信息技术承揽机构,努力营造便捷友好的交易环境。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临沂邮政公共服务的重点是加强行政村和社区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建设,所以为满足邮政普遍服务,我们要大力开展行政村和社区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建设。要积极利用乡镇邮政网点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节点,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并根据当地情况推进便民服务站建设。服务站将成为确保农村邮政服务,服务农村电子商务,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平台。临沂邮政企业要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做好农村电子商务,做到不断提高农村服务水平。要丰富服务措施,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邮

件投递速度,邮件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新要求。要发挥邮政业公共服务品牌和网点的优势,开展农村农产品,快速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配送和分配。帮助电子商务公司发展农村市场,使邮政服务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渠道。要加快邮政汇兑服务创新,结合临沂邮政业特点和服务优势,从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入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开展电子商务和扶贫,服务“三农”发挥邮政服务的作用,为邮政力量做出贡献【35】。

5.3探索服务公共资源整合,助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度建设

5.3.1整合资源,品牌运营效益,打造邮政公共服务“名片”

为进一步保障和提升邮政公共服务水平,临沂邮政业企业要积极和市XX相关部门沟通,探索社会资源整合,尽量利用乡镇邮政网络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协调电子商务,客运,物流,便民服务等。“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融合综合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谐化的目标。为响应上级的要求,邮政企业和运输业企业开展“邮政合作”,促进资源互补,互利互惠。同时,邮政企业根据网络能力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邮政企业应积极开展XX公共服务项目,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好便利服务站,三农服务站等便利服务设施的整合和利用,加强终端服务网点建设。加强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高邮政网络资源利用效率【36】。

企业的品牌形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品牌竞争不仅更趋热烈,同时也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品牌战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017年5月26日在京举办的“为中国品牌点赞”——2017中国品牌高峰论坛上,中国邮政集团入选2017年中国品牌100强,名列第七位。中国邮政紧密贴合“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以“一体平台创新,两翼板块协同联动和塑造三大增长极业务精品品牌”为工作要点,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工作,打造优质企业品牌。

邮政企业因为兼顾普遍服务经营,普遍服务作为兜底服务决定了邮政企业不可能参照“顺丰模式”走“高大上”的路子,必须高中低兼顾。建议在现有品牌基础上,对外树立三类品牌形象。一是寄递类的高端品牌,可在 EMS 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 二是中端品牌,可在邮政小包的基础上创立; 三是低端品牌,即邮政普遍服务寄递。三个品牌采用高、中、低三种定价模式,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同时在寄递过程中针对消费者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覆盖消费群体,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国家保障、品种齐全的国营企业形象

5.3.2强化邮政信息化建设,以科技支撑助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随着邮政市场竞争加剧,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日益复杂动荡的市场环境,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而企业信息化作为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技术新业态为临沂邮政公共服务创新发展带来契机, 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完美相结合能促进邮政公共服务高效发展。由于新技术和新格式的替代,传统信件和邮政交换业务的持续下降已变得不可逆转。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信息技术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已成为全球邮政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传统的邮政企业加快了向多元化和市场化的转变,对邮政服务的需求更加广泛,为普遍服务带来了新的意义。邮政业迫切需要将挑战转化为创新和争夺市场的机会,并将创新作为整合和包容作邮政普遍服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不断加强创新,加快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步伐【37】。

临沂邮政公司信息网络的骨干网已经建成,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对计算机的认识以及具体应用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临沂邮政公司信息化发展水平并没有紧跟时代的潮流,地区之间发展亦不平衡。当建设银行已经推出无人银行、工商银行已经推出机器人柜员的时候,临沂邮政依旧离不开具体的人员配备。

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实现“互联网+”邮政服务,不但能够节省人力,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给予客户更高水平更加快捷的服务。临沂邮政企业应该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引用新兴科技,努力创新。

5.4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因素,创新特色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

5.4.1邮政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文化相结合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内容,自身带有强烈的文化产业交流属性。这是邮政企业文化事业的特征。在国家振兴公共服务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邮政业同样要为文化特色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独有贡献,要使邮政公共服务管理渠道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要把这个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特色行业。作为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在邮政业提供公共服务业务中,有许多公共服务内容属于文化产品或文化产业链的范畴。包括报报纸和期刊杂志以及明信片,商务信函广告和文化消费者服务。其中,报刊是直接文化传播,集邮品,信件,明信片,商务信函广告的重要渠道,他们都是公共文化传播媒体。都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使命。至于文化消费公共服务,可以说它为公共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并提供了服务。因此,邮政业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明确界定他的作用,并且具有使其通过文化传播明确表征【38】。

5.4.2提高宣传意识,发挥文化服务的优势

打造邮政业公共服务文化传播品牌,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资源为依托,构建具有邮政业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公共服务文化提供文化理论支撑。“情系万家、信达天下”是邮政企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其他企业和渠道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邮政业文化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39】。目前,邮政产业的发展要注重文化传播,明确邮政特色文化产业的定位,明确发展公共服务特色文化产业的目标。突出公共文化传播是文化产业体系中邮政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如果邮政公共文化服务要发展,就必须参与国家文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明确其重要目标和定位【40】。邮政服务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载体,这就需要邮政有着更广阔的思维和宽泛的视野,增强产业服务的包容性;发挥邮政业作为较大较密集网络平台的优势,促进公共文化产品的传播,带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41】。

小结

本章重点关注当前临沂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改进途径。一是加强邮政公共服务的主动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内容,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的作用,服务三农惠万家庭,确保公共服务均等

化。三是探索资源整合,创建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推进资源互补保障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四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因素,创新邮政公共服务体系,确保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邮政业公共服务内容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之一,为了能更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所以要更进一步高邮政业普遍服务水平,加强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建设。作为公共服务服务均等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邮政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促进社会成员的公共权利使用。加强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对适应经当前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要,同时加强邮政公共服务深度、广度的延伸。在近几年以来,临沂邮政业围绕邮政普遍服务的深度建设,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作了大量工作,在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网络,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都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可是现在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然与临沂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人民对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存在差距。这也是很多原因诸如临沂邮政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理念方面,公共服务环境差异和现代发展中诸多新情况带来的挑战和冲击造成的

本文运用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和研究工具,研究分析了临沂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措施、问题和成因。从提升邮政自身公共服务主动意识,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探索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以及融入公共服务文化因素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这对于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具体工作开展有建设意义。但由于自己写作分析能力有限,很多问题分析存在不足的地方。我将在下一步学习工作中,紧紧围绕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研究中,更加深入系统的加大数据分析力度,加大调查研究深度与广度,探讨挖掘更多实际性、科学有效的建议措施形成更家科学全面的解决路径对策。

参考文献

[1]Paul A, Grout, Margaret Stevens, The Assessment: Financing and Managing Public Services[M].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 19,No, 2,Summer2003.

[2]Leon Duguit .Les Transformations Du Droit Public[M].Nabu Press.2010.16.

[3]Richard W.Tresch,Public Finance:A Normative Theory[M],New York:Acdemic Press,2002.

[4]Robert B.Denhardt,Janet Vinzant 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Steering[J],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2000,60(6):549-559.

[5]Rather than Steering[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60(6):549-559.

[6]P.Egger,M.Koethenbuerger,M.Smart,Do Fiscal Transfers Alleviate Business Tax Competition?Evidence from German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0,94 (3):235-246.

[7]Guttman,D.Public Purpose and Private Servi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Culture of Contracting out and the Evolving Law of Diffused Sovereignty[J].Administrative LawReview,2010,(3):859-926.

[8]Hood C.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J].Public Administration,1991,(69):3-19

[9]Radin,B.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ontrasting the Experience of Australia,New Zealandand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3,(12):55-76.

[10]Devin Leonard.A Postmaster Goes to War Against His General: Employees take aim at a plan to close thousands of post offices[J].Bloomberg Business Week,2011,(TN.4248):35-36.

[11]Mitchel Langford,Gary Higgs.Accessibility and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the Post Office Network Change ProgrammeintheUK[J].TransactionsoftheinstituteofBritish geographers,2010,35(4):585-601.

[12]顾联瑜.对邮政法修改的建议[J].财经界.2011 年 11 月.

[13]王雅莉,毕乐强主编.公共规制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年6月第三版.

[14]潘建伟. 坚守农村邮政的“根据地”[J]. 中国邮政,2012,(1).

[15]陈徐. 为农村搭建邮政公共服务平台[J]. 中国邮政,2012,(1).

[16]包赟捷. 关于邮政服务转型途径的思考[J]. 邮政研究,2011(5).

[17]顾联瑜. 中国邮政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思路[J]. 邮电商情. 2000(15)

[18]邱霖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民均等受益、共享发展成果[J].红旗文稿. 2010(3).

[19]张世贤,陈恒钧.公共政策:XX与市场的观点[M].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216.

[20]陈海威,田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5).

[21]刘尚希,杨元杰,张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制度[J]. 经济研究参考.2008(40)

[22]金人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 求是. 2006(22).

[23]步艳红,李志磊. 邮储银行如何服务“三农”.银行家[J]. 2007(8).

[24]俞晓帆,王宇捷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及其小额信贷业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年 10 月第一版

[25]杨文捷. 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J].运输经理世界,2010,(12).

[26]赵颖华.网络优势是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关键[J].中国邮政,2011(4).

[27]陈世法,夏翠荣.以战略眼光建设邮政公共服务平台[J].中国邮政,2011(5).

[28]包赟捷. 关于邮政服务转型途径的思考[J].邮政研究,2011,(5).

[29]张玉虎.提升服务 提高效能 促进我省邮政业科学发展[J].发展,2010,(3).

[30]胡仲元.我国邮政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J].中国经济周刊,2007,(46).

[31]胡仲元.邮政改革呼唤XX职能到位[J].中国经济周刊,2005,(47).

[32]傅道忠.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7(05):12-14.

[33]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08):48-53+129.

[34]常修泽.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 人民日报,2007-01-31(009).

[35]丁元竹.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建立标准[N]. 中国经济导报,2009-07-23(B01).

[36]丁元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与对策[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04):5-12.

[37]迟福林.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J].东南学术,2009(06):4-9.

[38]俞雅乖.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及均等化的财政机制[J].经济体制改革,2009(01):120-123.

[39]张毅,李莉.试论邮政普遍服务的涵义及补偿机制[J].邮政研究,2002(03):36-37.

[40]傅旭明,东方愚等.中国邮政“变身手术”难在何处[N]. 黑龙江经济报,2005-08-09(003).

[41]肇虹岩,许刚,杨翔云,王德山,雷武,石杰.邮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邮政,2017(06):22-24.

附录

表1 2018年临沂市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指标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 邮政服务基础设施 49.50% 邮路条数X1 33.32%
投递路线条数X2 37.84%
邮局所数X3 28.84%
邮政服务人员构成 30.74%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比例X4 37.44%
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X5 31.70%
每千人技术人员数X6 30.85%
邮政服务量 19.76% 邮件直投户(点)数X7 58.18%
每周平均投递频次X8 41.82%

表2 2017年临沂市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指标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 邮政服务基础设施 46.82% 邮路条数X1 31.21%
投递路线条数X2 38.07%
邮局所数X3 30.72%
邮政服务人员构成 30.78%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比例X4 30.66%
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X5 35.02%
每千人技术人员数X6 34.32%
邮政服务量 22.40% 邮件直投户(点)数X7 62.24%
每周平均投递频次X8 37.76%

表32016年临沂市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指标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 邮政服务基础设施 48.55% 邮路条数X1 42.71%
投递路线条数X2 31.00%
邮局所数X3 26.29%
邮政服务人员构成 30.18%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比例X4 31.70%
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X5 35.78%
每千人技术人员数X6 32.52%
邮政服务量 21.27% 邮件直投户(点)数X7 54.36%
每周平均投递频次X8 45.64%

表4 2015年临沂市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指标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邮政业公共服务能力 邮政服务基础设施 48.88% 邮路条数X1 31.29%
投递路线条数X2 40.40%
邮局所数X3 28.32%
邮政服务人员构成 31.00%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技术人员比例X4 37.14%
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X5 32.67%
每千人技术人员数X6 30.19%
邮政服务量 20.12% 邮件直投户(点)数X7 52.39%
每周平均投递频次X8 47.61%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临沂邮政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166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8日
Next 2022年12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