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的水平,产后抑郁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属于抑郁症的一种,这种患者的症状一般是:有很长时间的情绪不高涨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目的:通过调查产妇产后抑郁的现状,找出产后抑郁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防治措施,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婴儿的健康成长,维持家庭和谐、社会的稳定。方法 采用面对面的问卷形式调查河北某三甲医院278名产妇,产妇填写一般资料及产科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统计学分析使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43%为本次调查的产后抑郁率,统计学分析得出,对产后抑郁有影响的有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方式、居住地、性格类型、孕期焦虑抑郁情绪、孕期失眠、计划怀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职业、是否独生、分娩方式、分娩次数、新生儿性别、母乳喂养、产检次数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年龄<25岁、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和父母居住、居住在农村、性格内向、孕期有焦虑抑郁情绪、孕期失眠对产妇产后产生抑郁有关,分析影响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对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和危害,为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护航。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1引 言

产后抑郁是产妇产后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产后抑郁症是以情绪改变为基础的情感障碍,一般在产后6周内发病,产褥期产妇会出现烦躁、悲伤、情绪低落、沮丧、注意力下降、易激惹等表现,严重者会产生自杀倾向或杀害婴儿的行为[1]产后抑郁恢复的时间一般需要3-6个月,然而严重者可长达1-2年[2]。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女性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中,还可以到社会上工作,但是现代生活节凑非常的快,女性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孕产期其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变化,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增高[3],产妇作为社会上的特殊人群,近年来社会对产后抑郁的关注逐渐增加[4、5]。有报道[6]表示,国内产妇产后抑郁率差别比较大,为7.3%-37.14%。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被调查者的生活环境不同、当地的医疗保健条件不同、调查的样本量不同、调查的评价标准不同有关[7]。产后抑郁可造成产妇及婴儿的身心不健康发展,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成为了各学科的研究热点[8]。本研究通过对 278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找出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讨论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并找出应对影响产后抑郁因素的措施,为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护航。

2资料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在河北省某医院于2019年8月至 2020月 1 月分娩的278名产妇成为调查对象。进组标准:1、年龄大于18岁;2、自愿参加本次调查;3、没有意识不清;4、分娩后4天内;排除标准: 1、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者;2、产妇由于身体精神方面的原因不能参加本次调查者;3、躯体有严重疾病者;4、有精神障碍者。本次发放291份问卷进行调查,其中13份问卷中欠缺填写部分多于13.9%,不予入组。将符合入组条件的278名产妇中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大于或者等于13分分为抑郁组,小于13分为非抑郁组。

2.2调查方法

对产后4天内的产妇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经讲解填写方法后,产妇自行填写基本资料量表、产科资料量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

2.3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的基本资料及产科资料量表参照文献设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居住方式、孕期是否有焦虑抑郁情绪、孕期是否失眠等为基本资料调查表;产科资料量表包括是否计划怀孕、婴儿性别、是否母乳喂养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包括心境、兴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对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等,共10道题目。分0-3级,量表总分为各问题的得分之和,满分为30分。产后抑郁症的判断为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13分,产后抑郁水平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分数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产后抑郁程度越高。

2.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数据采用SPDD2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此次调查发现278名孕妇中,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13分的有29例,产后抑郁率为10.43%。经过统计学分析,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方式、居住地、性格、孕期焦虑抑郁情绪、孕期失眠、是否计划怀孕与产后抑郁有相关性,经过统计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职业、是否独生、分娩方式、分娩次数、新生儿性别、母乳喂养、产检次数对产妇产后抑郁无明显影响,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2。

  表1 产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表2产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产科因素比较 例(%)

  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4讨论

4.1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方面尤甚。抑郁症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9],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产妇作为一特殊人群,其身心健康的发展状况对整个家庭尤为重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对家庭和社会影响极大。产后抑郁症是以情绪改变为基础的情感障碍,一般在产后6周内发病,产褥期产妇会出现烦躁、悲伤、情绪低落、沮丧、注意力下降、易激惹等表现,严重者会产生自杀倾向或杀害婴儿的行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7.3%-37.14%,这可能与被调查者的生活环境不同、当地的医疗保健条件不同、调查的样本量不同、调查的评价标准不同有关[7]。本次研究结果为产后抑郁率为10.43%,在以往的研究范围内。

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很多,在生理、心理、社会各个方面中都有涉及,然而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绝大多数的危险因素基本上是可以干预的,并且干预后有明显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方式、居住地、性格、产前焦虑抑郁情绪、产前失眠、是否计划怀孕与产后抑郁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职业、是否独生、分娩方式、分娩次数、新生儿性别、是否母乳喂养、产检次数对产妇产后抑郁无明显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29岁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有报道[10]显示,产后抑郁与产妇年龄小有相关性,与本次研究一致,可能是产妇年龄小,心理接受能力较低,对妊娠及分娩产生心理压力,或者是育儿经验不足,对孕期和产褥期方面的知识缺乏,常因为担心怀孕期间出现问题无法适应或者是婴儿出生后,不会照顾婴儿,因此产后容易发生抑郁。本次研究中文化程度低的产妇相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产妇来说,产后更容易产生抑郁,与顾华研[12]等的研究相似,文化程度低的产妇可能因为知识缺乏,或者无专业人员予妊娠知识宣教,对妊娠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妊娠保健工作不到位,产检次数不足,无法及时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对怀孕期及产褥期出现的问题难以解决而担忧,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抑郁症的出现,影响身心健康。由于调查的地区、调查的样本量、评价标准不同,另有研究[30]表示:文化程度高的产妇产后抑郁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这可能与产妇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了解不全面过于担心胎儿的发育;另一方面可能是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重,担心妊娠会影响工作的及升职。李艺烨[3]研究发现家庭经济低的产妇产后抑郁率稍高,这可能是产妇认为妊娠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担心孩子以后的成长和教育得不到保障,又或者是因为家庭经济收入低,夫妻之间常因为矛盾而争吵,甚至冷战,从而增加产妇内心的负担,影响情绪,产生抑郁。本次研究中发现和父母居住的产妇产后抑郁率较高,与张凤凤[13]的研究相似,与父母居住的产妇,可能因为与父母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等方面有差异,父母会将其认为对产妇有益的思想强行加注在产妇身上,从而易在家庭中出现不和谐的事件,产妇因此产生负性情绪[14],或者是怀孕期间产妇受到家人的关怀较多,而新生命的到来,可能使家人的注意力从产妇身上转移到了婴儿身上,对产妇的照顾难免有疏漏,从而使产妇的心理产生落差、抑郁情绪。刘一迪[11]等调查发现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高的原因与产妇居住在农村有关,可能由于居住在农村的条件比居住在城市要差,产妇对孕期保健及产后护理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再加上由于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担心婴儿的性别不能满足家人期待,因此产生了心理负担。心情愉悦可以让人积极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本次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产妇的性格有相关,产后抑郁的产妇中,内向性格的产妇比例明显多于外向性格的产妇,与爨米荣、郭丹等[15]的研究一致,国内外有研究发现,性格内向的产妇产后抑郁更容易出现, 性格内向的产妇大多以自己为中心,当遇到问题时,不愿与他人透露心声,比较敏感和执着,情绪不稳定。而这类性格内向的产妇遇上问题时,容易采取极端的方法去处理,例如逃避、否认、愤怒等,这些方法不但难以解决问题的,而且抑郁情绪还会加重。据报道,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与孕期失眠和产前有焦虑抑郁情绪有相关,可能与居住环境差,产妇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或者是家庭对婴儿性别的期待给产妇造成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可能与产妇自身情绪不良有关,易产生紧张不安情绪,导致失眠和焦虑抑郁,因此增加了抑郁的发生。在产科因素中计划外怀孕与产后抑郁有相关性,与以往结论相符合。意外怀孕的孕妇在怀孕期及产褥期更易处于紧张、纠结的情绪状态,会对女性在整个孕产期都焦虑不安,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极大的危害若得不到良好的调适,容易出现产后抑郁。本次调查中,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分娩次数、母乳喂养、产检次数与产后抑郁无相关性,与多数研究相一致。可能被调查者的生活环境不同、当地的医疗保健条件不同、调查的样本量不同、调查的评价标准不同有关,另外有研究表示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分娩次数、母乳喂养、产检次数与产后抑郁有相关性。

4.2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的影响非常大,对产妇、婴儿甚至是家庭和社会都有影响。通过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十分重要。各个地区应该加强对怀孕期及产褥期的知识宣传,增强产妇对孕期及产褥期如何护理的知识;护理人员在产妇第一次产检时应向产妇普及关于围生期及产褥期保健要点,让其充分了解各时期出现的问题,有条不絮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并建议产妇按时进行产检,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缓解因担忧胎儿的发育异常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做好产妇围生期及产褥期的宣教是缓解产妇产后抑郁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可忽视其重要性。护理人员在向孕妇宣教之时,要尊重孕妇,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必要时可发放宣教卡,耐心向孕妇解答。另外,应呼吁重视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家属在护理产妇期间应尊重孕妇的生活习惯,遇到分歧时,要学会沟通,以减少家庭矛盾;家属要密切关注产妇在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变化,在产妇生产后应多关注产妇,避免因为婴儿的出生而忽视了产妇,另外,护理人员可鼓励产妇应将内心的想法告知家属以避免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28]。莫然[29]研究表示:家庭应给予产妇更多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因为有力的家庭支持可以给产妇足够的信心去对待分娩和产后育儿,减少对分娩和产后生活的焦虑和抑郁,从而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当患者产后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异常时,专业的护理人员理应及时通过心理咨询和交流等方式找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与家属及产妇共同研究,因人而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措施,以减少产后抑郁的所带来的危害。护理人员还应指导育龄妇女做好计划怀孕的准备,怀孕后要保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对减少抑郁的出现有积极意义[24]。另外,在产后,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要保持心情要开朗、愉悦,睡眠要充足,避免熬夜,适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防止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31]。

结 论

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人,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增加,大多女性都会经历分娩这一阶段,然而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率越来越高,产后抑郁对产妇和婴儿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者会使产妇产生自杀和杀婴的行为,为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产妇的健康和婴儿的正常成长,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干预,不仅仅是护理人员,家庭和社会也要参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三早”原则,采用有针对性、全方位的、多方面措施,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支持,加强医疗保健服务,对减少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对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58-259.

[2]崔少娟姜平.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农村卫生,2016,12(24):56.

[3]李艺烨.产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06,126-128.

[4]谷申森 钱娅 陈欢等.二胎孕妇产后抑郁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0):1177-1180

[5]致军.心理干预对传染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174-176.

[6]Tinkelman A, Hill EA, Deligiannidis KM.Management of Ne wonset Psychosis in the Postpartum Period [J]. Clin Psychiat ery,2017;11(8):13-16.

[7]李开秀.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02,99-101.

[8]Karakasi MV,Markopoulou M, Tentes PN, etal. Prepartum Psychsis and Neonaticide: Rare Case Study and Forensicpnthesis Synthesis of Literature [J].J Forensic Sci, 2017: 62(4):1097-1106.

[9]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5-591.

[10]朱春香.产后抑部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2):70-74.

[11]刘一迪 李晓宏 张洪涛 刘宇. 产后抑郁发生现状及其相关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22):36-38.

[12]顾华研 张海燕 邓雨峰等.重庆市2401例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8(11):4-4.

[13]张凤凤.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6):4404-4443.

[14]胡凤欣.对初产妇家庭实施护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6,v8(05):410-412.

[15]爨米荣 艳红.产妇心理特征、分娩情况与家庭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v32(11):1781-1783.

致 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从选题、开题报告、开始实验和论文的撰写都集聚了老师大量心血。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们影响深远,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在此我要感谢我们互帮互助过的同学、朋友以及室友们,感谢你们帮助我成长。

最后我要感谢在我的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家人。

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1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298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10日
Next 2022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