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尤其是对饮食方面。合理的膳食结构不光有助于身体健康,更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就目前来看,日本膳食结构模式是最符合我们中国居民所学习和借鉴的的饮食结构。本文整理并编撰了日本饮食习惯的好处,希望我国可以借鉴,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身体。
[关键词]健康;饮食习惯;疾病预防;日本膳食结构
1.引言
中国与日本只有一海之隔,但却拥有千差万别的文化,尤其是在饮食文化上,中国喜爱吃米饭和西餐,日本则是喜欢吃新鲜蔬菜和生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娱乐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国人都开始高举“民以食为天”的大旗,但在追求食材美味好的同时却忽视了食材的健康,更是打破了原本的物种和谐。
在日本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早在盛唐时期日本就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直到后来的江户时期,日本的饮食才在原本的基础上将中国文化逐渐淡化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日本提倡清淡饮食,完全符合现代营养学所提倡的平衡膳食的科学观念,因此本文从日本饮食习惯出发,从中找出他们的饮食规律,探索低脂饮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启示。
2.日本饮食习惯
2.1生鲜
日本人崇尚生命,对拥有丰富营养的事物有着极致的追求,每个不同的生物都有它最新鲜的食用期限。日本人喜欢生吃很多食材,喜欢原生态的东西,不仅生吃鱼肉,还喜欢生吃鸡蛋和各类蔬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新鲜的食材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因此在食材最新鲜的时候有着旺盛的生长激素,同时也具有最高价值的营养。日本人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很早开始就以“时令”为饮食规则,一直到现代社会,日本人都提倡不加入过多的调料,始终以清淡为主,保持事物的原味。
2.2追求造型美
日本一直追求美学文化,饮食文化也不例外充满着艺术和优雅。在日本的饮食菜肴中和自然植物相关的菜名就超过了一般,例如松风、落雁和时雨等等,但凡是对日本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日本的菜肴并不是以饱腹为主,而是以赏心悦目为主对菜肴的色面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使用各种精致的盛器,还对事物的形状、排列方式都有着细腻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的文化受到了国家社会的影响,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各类不同的食材被引进日本市场,烹饪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从欧洲汉堡包到现代社会最快捷的方便面,从最初的麻婆豆腐到现在的通心粉,从十六世纪从葡萄牙引入的“天妇罗”到现在的“叉烧包”,从法式牛排到现在的韩国炸鸡、再到现在的东南亚小吃,各类食物涌入日本让日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食府”,象征着多元化民族文化的开始。
2.3杂食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绳纹时代,日本如同山顶洞人一样有了非常明确的两性分工:女性手指细长负责采摘果实,男子负责出海打渔。随着水稻技术流入日本以后,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原本杂食的基本特征上变得更加丰富。
但是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畜牧业并不能高效发展。同日本人很忌讳杀生,就算能用到牲畜也只是用来耕地而已,并不将牲畜用来食用,因此在日本的历史记载里,很长一段岁月日本人都无法摄入足够的肉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环境已经得到了改变,肉类已经成了日本饮食结构中的一部分,并与鱼类平起平坐,日本由于四面环岛拥有非常丰富的鱼类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鱼类,在日本可以品尝到三百多种的海鱼,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这也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与身高体重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按照肖尔的说法就是因此丰富多彩的食物,因此发展至今日本人都特别喜爱食用生育,在日本最流行的食物就是盖着生鱼片的寿司。
3.饮食结构对预防某些疾病的影响
3.1低脂、高膳食纤维可以防止肥胖
了解减肥知识的人都知道低脂、高膳食的事物能防止肥胖。过度肥胖与高脂饮食和新陈代谢有关,高脂肪饮食会引发高血压和高血糖水平、腰部脂肪过多和胆固醇水平异常等现象。
日本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导致蔬菜类食物十分昂贵,但这不能让日本人对其的喜爱减半,在他们的饮食观念中从麸皮、玉米皮、燕麦麸皮、大麦麸皮、谷壳中提取的膳食纤维可以对肥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这些膳食纤维当中包含非常多的营养物质,能够具有特殊的转换,并且转化为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通过进行转化,能够更好的防止肥胖现象的发生。
3.2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比例适宜对糖尿病病人友好
日本胖的人很少,胖了会造成许多的身体问题,而我们现在小孩子的体重比率也呈现出愈来愈高的态势,而中老年人的体重人口数量也还在持续增加,引起的睡眠问题,痛风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问题等都成为了危及身体健康的首要杀手。没病预防是所有日本人”预防医疗”理想实现的重要基础,既保证了日本国人身体健康,减轻了国人的病痛困扰,又不会过于耗费国家医疗资源与经济基础。
由于日本的地理环境,海产鱼类成为了他们餐桌上的主角,鱼类有着高蛋白和低脂肪的营养,对糖尿病患者十分友好,建议蛋白质的摄取为每天每千克体重一点五g,大约占身体总热能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应使用高品质鸡蛋,其中动物鸡蛋约占百分之四十一百分之五十。因其含有大量的必需氨基酸,故生物学价值高,利用率也高,如瘦肉类,畜禽类产品,鱼虾类,生鸡蛋,奶类等,尤其是鳗鱼,含有的鳝鱼素A和B等,有显着降血糖和恢复生物机能的功效。为了改善和防止低血糖的出现,在睡前食用牛奶,蛋等丰富蛋白质食品,以确保营养素的正常供应。一般依据体重,血脂,以及饮食习惯而定。每日摄食的脂肪所产热应占总产热能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每天大约40~60g。由于油脂的过多摄人,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一般不大于百分之五十,将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提高至百分之五十以上,从而使得以上二者的比值可以达到1比1的需求,而更多的去吃一些鱼类或者鱼油类的食物,能够降低在人们身体之内所含有的血清胆固醇,所以我们往往会通过食用植物油来代替哺乳动物,由来进行使用,避免可能会出现肥胖的现象,其中很多糖类食品当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谷物,而这些含糖量多的蔬菜,往往会导致在进行饮食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区。
3.3茶中含有的儿茶素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量种植和食用茶树的大国,因此红茶也是我国的”传统国饮”,随着盛唐时期被日本使者带回日本,成就了他们的茶文化。茶的重要成分,茶多酚有抗氧化物、抗癌症、防动脉粥样硬化、防龋护齿、抗氧化物等诸多药物功效。其中,茶多酚中最主要成份为儿茶素,它是茶树中的最重要次生代谢产物,也是决定茶树质量与生物活力的最重要功效成分之一。
儿茶素(CatEchin)又称名茶单宁,儿茶酚,是对茶树中黄烷醇类物质的统称,它也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活力的化学物质,它也是茶多酚中最主要的一类,大约是茶多酚浓度的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之间,它也是茶叶的苦涩味的主要源头所在。是纯天然的油脂抗氧化剂,抗氧化活力已经超过了维他命e还。而且能够消除人体产生的自由基,以稳定细菌膜。由于茶树中富含氟,所以能够让人牙齿对酸的腐蚀产生较强的抵抗力。青草茶对身体的抗衰老效果,青草茶的一些有效的化学物质与营养一起发挥了这个效果,尤其是茶多酚、咖啡因、维生素C、芳香族化合物及脂板栗多糖等,能够提高体内心脏活动和毛细血管韧性,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糖尿病高血压症状和慢性糖尿病的风险,提高抵抗力,进而发挥抗衰老的功效,延年益寿。
3.4低盐膳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这些高浓度的那英可能会具有一定渗透作用,而这些渗透作用可以杀灭在人体内所存在的病菌和各项细胞的增殖作用,会影响到体内细胞的各项防卫工作,但摄入量试验不足的情况之下,也会使得对应的荣军美进行降低,在呼吸道黏膜的发展中产生一定的问题,会明显降低或者丢失可能会存在的干扰素方面的问题,再进行病毒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积极找出来进行预防的方法,并且防止这些病毒细胞进入我们的体内。使咽部黏膜缺乏屏障作用,另外病毒、菌株亦会”趁虚而入”,从而常常可一并诱发咽部炎、扁桃体炎等上气道发炎。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在一项报告中指出,摄入量较少的食盐不但可以降低血压,而且可能还有利于全面减少心脏病危险性。他们还表明对于一个处在高血压临界线以上的人,如果膳食中钠的摄取减少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负三十五,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减少百分之二十五,并且这个降低风险将维持十-一五年。全国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饮食中每天盐在十克以上者高血压病人发生率更高,这或许是中国北方群体较南部群体中高血压病发生率更高的重要因素所在。每天限食盐三负五斤,可相应加大钾盐量的摄人,的一大部分的血压产生下降的趋势,并且人的味觉是在慢慢减淡的,所以我们一旦养成清淡的口味,就会更喜欢去实用一些原味的食品,再吃一些味道比较重的东西时,就会产生反胃的现象,而这些低盐食物在进行使用的过程当中含有天然的氯化钠,并且可以防治一定疾病,我们在进行使用的过程当中,应该进行注意,也应该多吃一些蔬菜和含钾类的食品,保持钠元素和钾元素能够得到有效的平衡。
4.日本饮食文化给中国的启示
去过日本国的人或者对日本食品有认识的人都清楚,日本国的传统食品(鱼、和牛、天妇罗、糕点等)不仅原料好、美味、而且也非常精美,尤其是日本料理的怀石料理,由于极其讲究精细,所以不管用具或者食品的摆放方式都要求非常高,被人当作工艺品,不过也只是分量很小,并且上菜的速度非常缓慢,这也是一个很多过去吃日料的朋友们往往不了解的地区,也形成了日语人都是习惯用眼睛吃的印象。
其实,这都是日本人在长时间的日常生活中传承了中国文化后所总结出来的养生行为习惯,少食多餐,吃个七分饱吧,这也是我们中华人文常讲的养生之道,但是日本料理量少呢,并不是让你吃得太多,而是上菜上的太慢,因为当人们在吃东西的时候,胃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当食品进胃里之后呢要经过一些时候才会消除饥饿感,所以在我们开始吃,到消除饥饿感中间要经过一段时间,时候到了之后我们也就不会感受到饥饿了,也就没有吃得那么多了。如果进食得太快的话,当饥饿感还没消失的时候,也许就已经食物的超量了,而长期进食东西超量人体也会出现健康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就是控量,还有一个就是控制时间,这样在对日本食物原材料的需要量小了之后就能够吃食材料的最精华,而这个也就是日本食物原材料质量最好的前提,而另外一个就是节省出来的时间就能够让最好的日本食物原材料制作的更加精美,让你看着就很享受,就是这样实现了我们食欲的均衡满足,而最后让你获得的是身体健康。
5.结语
虽说日本的饮食文化在最初形成的时候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随着后期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现已经成为了健康清淡饮食的一种代表文化,我国的饮食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何在创造极致美味的同时将美食变得营养健康,是一大难关,日本所崇尚的清淡低油的饮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疾病,这样的饮食文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因此我国在保证食品色香味俱全的同时,要将营养的合理搭配放在核心位置,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我国的疾病发作率。
参考文献
Collins,A. Brown,& J. S. Holum.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making thinking visible[J].American Educator, Vol 37, Issue 5(1991):pp 197-215.[1]张婕.浅谈饮食与健康[J].技术与市场,2009,16(07):80.
[2]苑翼楠,周威.“药食同源”类食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食品,2023(14):118-121.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3.14.035.
[3]强胜.从日本饮食文化看日本人的健康观念[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4):43-45.
[4]何婷超,薛勇,焦玮玉,张玉梅,王培玉.日本膳食模式与健康关系[J].营养学报,2016,38(04):318-321.DOI:10.13325/j.cnki.acta.nutr.sin.2016.04.010.
[5]李昆仑.饮食文化视角下的日本文化[J].青春岁月,2017(21):237-238.
[6]曾果. 营养与疾病[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710.544.
[7]李光霞.日本人的长寿秘诀——以日本饮食为中心[J].商,2014(13):88.
[8]Kanae Takaizumi,Kazuhiro Harada,Ai Shibata,Yoshio Nakamura. Impact of awareness of the Japanese Food Guide Spinning Top on eating behaviour[J]. Public Health Nutrition,2011,15(3):
[9]Kanae Takaizumi,Kazuhiro Harada,Ai Shibata,Yoshio Nakamura. Influence of Awareness of the Japanese Food Guide Spinning Top on Eating Behavior and Obesity[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1,20(1):
[10]Maruyama Koutatsu,Miyazaki Saori,MinatoInokawa Satomi. Does Mild-to-Moderate Salt-Restricted Diet Based on Japanese Cuisine Contribute to Hypertension Treatment for the Japanese Population?[J]. 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2023:
[11]倪燕红,刘喆,徐建芳.摄入限制盐分饮食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21(10):1104-1106.DOI:10.16506/j.1009-6639.2020.10.006.
[12]杨冰,马国斌.低脂饮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糖尿病肥胖老年患者能量消耗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1(20):4372-4375.
[13]Sangah Shin and Hyojee Joung. A dairy and fruit dietary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likelihood of osteoporosis in Korean postmenopausal women[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3, 110(10) : 1926-1933.
[14]餐桌上的生物化学(九) 防癌饮食[J].日本医学介绍,1998(10):47-48.
[15]李平.预防癌症的饮食方式[J].国外医学情报,1998(05):11-1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