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中文摘要

医药行业是“未七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医药行业扶持,从而带动医药行业发展迅速,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家医药行业的发展还不完全,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市场较广泛,发展前景良好。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的发展环境错综复杂,面对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企业想在大的经济环境下生存,需要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维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医药行业作为关系国民生计的特殊产业,其盈利能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极其重要。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我国医药行业的状况和发展进行描述分析,了解医药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然后筛选46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杜邦体系,将2015-2018年期间的财务数据分析整理分析后,得出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状况,从中发现医药类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医药行业、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杜邦分析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医药产业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国际化技术密集型产业之一,相比其他国家的医药产业,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XX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同时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XX通过在医药行业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促进有限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医疗改革不断前行。作为我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产业,医药行业对多方面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医药行业是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好坏影响的行业,在相对较稳定的经济环境中,波动也较平稳,根据我们的分析,大环境对市场的影响可以被排除,从而使我们的分析相对可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化加快和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加上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与XX医疗投入的不断加大,医药需求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此外,医药行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潜在需求的增加,对其而言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2.研究意义

盈利能力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动力,反映企业长期发展的稳定性,保障企业持续可经营发展。盈利能力的分析对于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主要是分析和判断企业主要的经营状况,其在企业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一个企业想要盈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要想获取更大的利润则需要保证企业在发展中持续平稳运行。有收入,企业才不会倒闭;能盈利,企业才不会落后;盈利多,企业才会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尤为重要。

医药类上市公司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又是一个高利润、高风险行业,而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可以反映的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因此,盈利能力的研究对医药类上市公司而言是非重要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盈利能力的研究,和国外相比,国内研究开始较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主要以获利为主要目的。对于盈利能力,有许多学者作过研究。

刘淼(2015)以16家大型商业银行为例,利用计量模型,对选取的净息差、净利差、ROE和ROA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资本充分率与盈利能力成反比,资本充分率越低,盈利能力越高;反之则越低[1]。

朱欢(2015)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69家上市公司的公开报表数据开展盈利能力分析,并根据各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并对企业进行排行[2]。

张蕾(2016)在本文针对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从财务视角全面分析了该类公司的成长性。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成长性强的医药上市公司表现为: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表现出众。各项财务指标均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拥有的现金流量比较有保障,有较合理的资本资产结构,能够适度负债经营和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并不断地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量与质的不断发展[3]。

章笑欢、陈宏(2016)表示利润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盈利指标能够帮助企业判断利润质量的高低。并以华润三九为样本,数据来源于2011年-2015年的报表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盈利水平分析,从中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其自身情况,以此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4]。

徐嘉蔚(2017)盈利能力对于上市公司是非常至关重要的意义,选取苏宁集团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其2015-2016年对外公布的报表数据,运用办公软件计算分析,得出与盈利能力相关的比率,并对整体盈利能力做出评价[5]。

吴艳敏(2017)表示我国的商业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以40个地产上市公司为例,收集2016年盈利能力相关指标, 采用因子分析,建立盈利评价模型,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用4个公共因子从4个方面反映商业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结果可为商业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6]。

葛勇(2017)以国有上市公司S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依据该其2014年-2016年相关财务数据,运用杜邦分析体系,将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权益利润率,利用指标的内在联系,分析各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并运用因素分析法,做出财务分析结论和提高盈利能力的建议[7]。

郑治平(2018)以20家化肥上市公司为研究例子,选取了反映其盈利能力的相关变量。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化肥上市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的建立评价模型,提出可通过适降低化公司的负债,提高化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企业管理措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8]。

2.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盈利能力的研究,国外起步比国内早,盈利能力的影响指标已经被许多研究学者进行分析研究,专门研究医药类上市司盈利能力的较少,其研究也对研究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Ramezani、Cyrus A、Soenen 和Alan(2002)利用多变量分析法探讨了企业成长性、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东价值的关系。认为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会随着带来股东价值的提高,企业成长性越好,企业盈利能力越高,从而股东价值越大[9]。

Gamba与Triantis(2008)认为在研究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时,应该考虑企业的财务弹性因素,财务弹性指标可以有效考察企业是否能够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实现交易,以及企业是否能够重新构建起良好资本结构,因此研究企业的财务弹性即研究企业的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能力是研究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10]。

Ajibolade、Solabomi O和Oboh Collins Sankay(2013)根据ANOVA估计技术来建立经济模型,探讨营运资本管理与融资决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的资金运营情况与债务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出企业应保持良好的资金流动性和合理安排债务融资来优化企业的盈利能力[11]。

VNarenhra(2013)本文通过对2007-2011年整个医药制造行业的流动性进行诊断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良好的流动性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的结论认为企业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保持适当的现金和银行账款来维护企业的流动性[12]。

国外学者除了对一些的企业或公司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研究,虽然医药类上市公司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有较大的不同,但仍然有可以借鉴之处。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Andreas Dietrich、Gabrielle Wanzenried(2014)运用大量的银行评级数据和广义矩阵估计的方法,分析了118个国家的10165家银行,在1998年-2012年期间,银行自身特点、微观经济环境和行业自身特点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通过依据收入高低将银行所在国分在低中高三个组别,文章可以显著的解释模型中所包含的决定因素对银行间盈利能力差异的影响[13]。

Sarfaraz、Ahmad、KouroushBowkerAndrew(2015)探讨了盈利能力受企业职工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法,得出企业盈利能力的结论,不仅和职工的技术水平相关,还和职工的自身职业规划密切联系[14]。

3.小结

国外学者对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对某一些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展开分析,而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盈利模式角度,研究如何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只有少数几篇运用因子分析发对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各类指标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主要的文献都是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医药行业状况进行分析,这是该行业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然后将选取出的的46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其2014-2018年财务报表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运用杜邦分析体系找出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医药类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比较针对其自身情况的建议与对策。

2.研究方法

本文先通过阅读大量的期刊、书籍,将采取杜邦模型、比分析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在收集的现有资料上和数据基础上,对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定性研究;为后文的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将医药类上市公司2014-2018近五年期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权益利润率主要财务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其加以改进,并且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将会稳步提高。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1.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为导论。简单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框架以及特色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概述。简单介绍了盈利能力的相关理论、指标。

第三部分为医药行业的状况分析。医药行业的概念、规模和壁垒等作简介,医药行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为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杜邦体系分析。首先从专业数据数据库或数据库如巨潮资讯、上海证券交易所等,获取医药类上市公司2014-2018年度财务报表;以医药板块的46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数据计算和图表分析,得出医药上市公司五年的盈利状况,然后分析总结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

第五部分为提升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若干建议。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结果提出提高医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对全文做一个概括和总结,并对医药类上市公司发展作了展望。

2.研究框架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五)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以往学者的盈利能力分析很少针对某个行业,基本只选择了一家企业,对其几年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虽然也有少数几篇关于行业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但是选择医药行业的较少。并且以往盈利能力研究中所选取指标都比较重复,没有真实客观的反映财务信息。本文选取了46家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结合行业背景情况,立足医药类上市公司自身环境,提出解决其盈利能力的具体措施。

本文在对医药类上市盈利能力研究中存在局限,比如:数据选取上有限,不能代表长期研究成果。除了自身研究的缺陷,企业财务数据会计舞弊的存在也会对盈利能力研究探讨产生影响,降低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二、盈利能力的相关概述

(一)盈利能力相关概念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即资本增值,体现了企业获利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经营的的根本保证,盈利能力的强弱关系着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营绩效的好坏,反映着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劣和潜在经营风险的大小。

(二)盈利能力相关指标

上市公司通常用来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般有(图1)

图1 盈利能力的指标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三、医药行业状况整体分析

(一)我国医药行业现状

医药行业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殊产业,也是融合了多种学科和生产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军事、防疫救灾和人口增长,小到生病就医,强身保健和提高生活质量都需要医药行业的支撑,所以医药行业在国家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增长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医药行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行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是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寻求发展的动力,我国医药行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医药行业规模

截止到2018年底,国内医药行业公司个数达到1018家,较上年同比增加3.43%。随企业个数的不断增加,行业的规模也不断壮大。2017年,同比增长3.57%。随着医药行业回暖,新标推进、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数额提升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营业业绩的增长速度较2016年全年均进一步提升,处在今近5年的高位水平。除了2018年,收入和费用整体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下面是行业相关情况图。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2 12-18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32014-2018年医药行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亿元)

  2.行业的壁垒

资金壁垒:新产品研究开发周期长、研究资金投入大,对时间和资金消耗大。一般而言,一种新产品从开始研发到投入市场,大约需要7-8年时间,研发过程复杂,不仅需要反复地测试,还需要多个级别审批。新药研发费用较大,研发风险较高。因此,新产品研究的资金障碍使得国内行业中财务实力薄弱的医药研发企业难以进入行业竞争。

技术壁垒:新药研发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有一定的垄断性,主要体现在新药临床前的研究、临床批件材料的申报、大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虽然我国化学新药的研究开发水平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绝大多数新药只是通过对国外现成外物进行结构加工修饰直接进行新药申报。因此我国化学药品的发展仍需要大量借鉴国外的技术和经验。

专利壁垒:我国发明专利的期限为20年,根据其类型的差别的3-5年不等。在我国只要新药获取了生产批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再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年限内将不再受理同类新药产品的申报,因此专利保护是进入医药行业的壁垒。

3.行业的特定风险

周期风险: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盈利周期较长。由于研发技术、审批时间和市场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医药行业产品研发周期较长。一般来说,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发前研究到投入市场,一般需要5~10年时间,同时在这段研发且没有盈利的阶段,产品研发风险大。

技术风险:和一般产品相比,医药产品的研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新技术、临床试验、市场反馈等方面。新药研发从立项到临床前研究,经过长时间的各种测试和临床实验后,最终才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在整个过程中还可能面临选题方向错误、技术难题难以攻克、人才流失和先进设备不可获取等问题。甚至可能因为竞争对手研发的产品更加先进、成本优势和时间等原因而被迫放弃。

(二)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1.XX的监管和支持力度增强

这些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改革的稳步前行和XX的大力推进,各类与行业相关的政策不断出台。

2015年《中国药典》的颁布,为提高药品质量安全,药品价格变革,医保费用将被加大力度控制以及推动我国药品质量提高和企业技术的进步[10]。

2016年4月,xxx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鼓励试点城市实施“两票制”[11];倡导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3 XX对医药行业的预算资金(亿元)

  2.国际合作逐渐深入

医药企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集合各方面的资源,例如:人才、技术、管理、资本和市场等,然而一个国家在特定方面的资源必定是有限的,医药企业如果仅仅依赖本国有限的资源,将很难取得良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医药企业应该面向全球,利用各个国家、企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展开各方面的国际合作,才能在市场竞争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国医药企业和国外企业合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以实现区域竞争优势。当然,在国际医药产业链中,将实现由下游逐渐过渡到上游,我国医药企业将不仅充当加工场,还在其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产业园区不断增多

医药上市公司是多科学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技术和原料方面往往存在共性或者互补性,利用产业园区,可以利用地域上的优势,使这些类似企业可以很方便的开展合作,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用。如有利于技术人员的互动交流、降低企业间交易的成本。而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一直处于规模不大且零散的状态,通过产业园区的整合,可以为我国医药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虽然这些年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多国家级制药基地,但是不能满足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随着医药产品的需求,我国的医药产业园将不断增加。

4.风险投资逐渐发展

医药上市公司是技术型密集型产业,需要不断地投入研发和产品创新。在此过程中,如果仅靠自身资金实力,是远远不能满足产品研发需求的,所以需要从社会各个方面吸收资金,如银行金融机构、XX财政补助等。如果新产品能够成功推广,那企业将取得丰厚的报酬,则投入的成本可以高效收回;如果研发失败或者不能成功推广,那企业将遭受损失,投资者和借贷者也将面临风险。

面对投资风险,发达国家是一般是借助市场机制这个东风,建成一个可以对国内外的融资体系,通过市场这个媒介,将新药开发引入地区风险资本。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和交流,我国也将不断地汲取发达国家的生产经验。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发展风险资本市场,从而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活力。

四、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分析医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杜邦模型与数据选取

1.杜邦分析

通常分析盈利能力就单个财务指标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虽然了反映了企业不同方面财务信息,但是不能反映指标之间的联系。企业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沃尔评价法、EVA评价法等。杜邦分析模型是其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杜邦分析是把企业权益净利率作为关注的中心,将影响其的因素逐级分解,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且完整的指标体系,综合的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对其财务进行综合分析。由于上市公司财务资料的可得性,成为研究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对象。

因此本文选用杜邦分析法研究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可识别医药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在杜邦分体系中,其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如下(基本框架见图1):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2.数据选取

首先本文对医药类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选取,主要是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网易财经网和上市公司官网对外公布的年报。由于医药类上市公司数量居多,全都纳入分析范围显然不可能,本文只选取出了46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其次,本文相关数据来源于这些公司2014年-2018年的财务报表内的数据,主要利用计算机工具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本文选取的医药类上市公司来自于上海证券、深圳证券交易所。(具体研究样本公司见表1-1)

表1-1 样本公司

公司名称 公司名称
1 中国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4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 华润双鹤股份有限公司 25 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 人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6 天士力股份有限公司
4 金花股份股份有限公司 27 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28 济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 太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9 中珠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7 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0 康恩贝股份有限公司
8 生物股份股份有限公司 31 益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2 神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0 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3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4 哈药股份股份有限公司
12 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5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3 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6 天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4 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7 广誉远股份有限公司
15 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8 辅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6 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 39 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7 亚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0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8 华润三九股份有限公司 41 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
19 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42 通化东宝股份有限公司
20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3 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1 片仔癀股份有限公司 44 贵州百灵股份有限公司
22 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5 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3 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6 东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二)净资产收益率

权益净利率是一个反映公司盈利速度的指标,也是杜邦分析体系内最被关注的指标,充分考虑了公司获利能力受筹资方式的影响。通常地,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首先下图表是连续五年间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情况(见图1-1和表1-1)。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1-1 医药上市公司权益净利率变化趋势图

  表1-2 权益净利率变化表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净资产收益率均值 9.8116 9.0337 11.9466 10.8736 9.5741
净值产收益率标准差 10.4328 9.7316 12.9074 6.3844 7.0621
最大值 44.73 25.73 66.43 28.88 30.7
最小值 -27.30 -37.67 -1.40 2 -8.30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从上图表中可以得出,在2014-2018这五年期间,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波动较大。在2016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最高点11.93%,在2016年之后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了拐点,逐年下降,降幅为2.71%。因此总的一个走势是在前两年呈下降趋势,而后大幅度增长,再大幅度减少。这五年净资产收益率很平均,都在9%以上,盈利状况不算太好,在2014、2015、2016和2018年出现负数,说明在这四年中国多数医药上市公司财务效益状况较差。

其次从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值最小值中我们可以得出在2014年到2018年这五年期间有负净资产收益率存在,即有公司出现亏损。其中2014年有三家公司亏损,2015年有两家亏损,2016年只有一家亏损,2018年也有两家亏损,但2016年的最大值又在这几年之中遥遥领先。而且这一年的标准差也是其中最大的。只有2017年没出现亏损,说明这个行业的总体业绩还是有待提高。再次从标准差这个方面分析,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发展是十分不均衡的,两极分化严重,这段时期内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的波动趋势较大。

从净资产收益率均值来看,医药类上市公司应提高权益利润率来确保收益。根据杜邦模型,该指标的高低受总资产周转率和股本乘数的影响。那么接下来一一对股本乘数、总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

(三)总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

1.权益乘数

股本乘数即总资产除是股东权益的倍数。该指标被用来评价公司资本结构的是否具有合理性。即资金来源如何被定夺,如何运用财务杠杆来提高公司价值,降低公司财务风险。从杜邦分析体系中,我们可以知道到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公司的全部资产中属于负债的比率,权益乘数越大,表明企业负债较多,对债权人的保障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反之亦然。适当的资产负债率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也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企业带来优惠(财务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 (见图1-2和表1-2)。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1-2 医药类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趋势图

  表1-3 销售净利率变化表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资产负债率均值 43.88% 40.64% 38.85% 40.69% 41.13%
资产负债率标准差 0.1759 0.1835 0.1869 0.1872 0.172
最大值 0.8091 0.8996 0.8645 0.8858 0.7345
最小值 0.0877 0.0991 0.1016 0.0453 0.1104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从上图表中看来,从2014到2018年5年间,医药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变化趋势并不是很大,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2016年近半数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有下降,7家医药类上市公司的降幅大于15%,因此平均资产负债率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保持在一个下相对稳定的范围波动,在同其他年份相比,2016年除了均值,其他只都比较高,在2016年过后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到了2017年,由于大部分的公司提了高筹集的资金,因此,其均值才会出现与之对应的上涨趋势,相对上涨了1.84%。大体上来说,这5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浮动还是相对比较平稳的。

2.总资产净收益

总资产净利率是公司净利润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是一个衡量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要指标,它的高低反映了投资回报情况。(见图1-2和表1-2)。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1-3医药类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走势图

  表1-4 总资产收益率变化表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总资产收益率均值 0.0716 0.0633 0.0691 0.0749 0.0598
总资产产收益率标准差 0.0693 0.0558 0.0494 0.0494 0.0486
最大值 0.353 0.2161 0.218 0.2441 0.201
最小值 -0.0335 -0.0795 0.0031 0.0009 -0.0409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从上图表可以得出,在2014年后开始出现下降,2015-2017年3年间呈良好的上升趋势,在2017年达到最高峰7.49%。而在之后的两年开始小幅下降。我们通过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趋势图中可以发现,其趋势线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趋势线十分相似。一些公司在个别年份股本乘数波动较大,可以先被排除对总资产收益率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股本乘数均值变动幅度较小,保持一个稳定范围内,表明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情况,不是由前者引起的,而是由后者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总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时由上述的比率变动引起的,该比率越高,说明资金利用效率越高,投资回报越强。根据杜邦分析模型,该指标的高低受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指标的影响。接下来将一一对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计算分析,了解它们是怎样引起总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四)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它体现了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见图1-4和表1-4)。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1-4 医药类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趋势图

  表1-5 销售净利率变化表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销售净利率均值 9.71% 11.26% 11.18% 11.17% 10.25%
销售净利率标准差 0.1071 0.1555 0.9910 0.9380 0.9620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从以上整个图中可以分析得出,销售净利率近五年变化不算很明显,2014年在5年内最低,2016到2017年无明显变化,保持在一个稳定范围,到了2018年有明显的降低,下降幅度为2.09%。

就目前而言,医药类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有待提高,由于每个公司发展速度不一致,公司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很大,所以公司要想提高它,第一可以扩大市场,增加其收入,第二可以降低损耗,节约资金。净利润主要受到收入和各项成本费用的影响(见图1-5)。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1-5 医药类上市公司净利润率趋势图

  如图1-5所示在连续五年的期间里,净利润均值每年逐步提高,增长趋势良好。而且与销售净利率的总体趋势大致相同。营业利润是净利润的主要构成部分。而营业务利润又主要受到业务收入、成本和三项费用三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这几年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情况(见图1-6)。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1-6 医药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趋势图

  如图1-6所示在这五年时间里,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都呈上升趋势。从每年来看,将这两者相比较,前者的增长速度比较快,虽然后者也在不断上涨,但占其的比重在缓慢下降,公司的净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接着我们再来分析三种费用的变动情况。

三种费用分别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这几种费用也是只增不降,增长率大概分别为百分之十八、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十六。在这几项费用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的金额比较大。销售费用的增加其归因于“两票制”政策,公司加大了销售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管理费用的增加说明公司加强了对公司的管理和建设,随着业务的扩大,公司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各项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最终综合反映在净利润这个指标上。

净利润每年在增长,但总资产收益率却有升有降。特别是在2017年跌幅超过5%。说明在个别年份净利润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公司在增加销售的同时要注意定价,成本,费用之间的协调控制,这样公司的获利水平才能被提高。

2.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数度越快,代表了这部分资产在一定期间内所获得的收入(见图1-8和表1-6)。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1-7 医药类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趋势图

  表1-6 销售净利率变化表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总资产周转率均值 0.718 0.7084 0.6761 0.6668 0.5943
总资产周转率标准差 0.3202 0.4018 0.3539 0.3181 0.3168
最大值 1.53 2.37 1.99 1.66 1.52
最小值 0.16 0.19 0.19 0.14 0.07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这连续的五年来总资产周转率每年都在下降,但下降的速度比较缓慢,从2014开始一路呈下降趋势。每年的跌幅分别是8.23%,8.43%和 8.96%。医药类上市公司整体的总资产周转率是不够理想的,公司对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在其经营过程中占用了过多资金,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的总资产分解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部分。对于公司来说,存货又是流动资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见图8和表6)。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图1-8 医药上市公司存货、流动资产和总资产趋势图

  表1-7 存货、流动资产和总资产变化表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 27.65% 27.49% 24.19% 23.07% 23.99%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 57.89% 58.23% 59.37% 59.54% 61.58%
存货占总资产比重 16.00% 16.00% 12.09% 13.74% 14.78%
存货均值增长率 14.35% 8.21% 13.60% 26.00%
流动资产均值增长率 15.03% 22.97% 19.11% 21.13%
总资产均值增长率 14.36% 20.61% 18.76% 17.11%

数据整理:作者整理

从图表中看在出医药类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每年都在55%以上。在2018年达到61.58%,而存货更是占据了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流动资产,公司的存货占了总资产的半数以上。在这期间无论是存货还是流动资产和总资产,各项资产的走势都是一致的,都保持每年增长,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在20%以上。但流动资产和存货的增长率基本上都高于总资产的增长率,在这段时期内,需求增长较快,企业在增加存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五、提高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

(一)针对公司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改进

医药类上市公司近五年总体业绩有待提高,而且公司之间差距大。因此,医药类上市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盈利实力。对于医药类上市公司而言,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商品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此,医药类上市公司就必须不断地专注市场的真实需求,找准自己的优劣势,促进自己产品的不断升级,不断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还需时刻注重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既要加大品牌效益和销售力度,提升竞争力,又要加强成本的控制,减少开支,减少因盲目扩张带来的影响。

(二)提高营运能力、控制成本费用

医药类上市公司希望以最小的资金占用,最短的时间周转,从而提高自身的盈利能,提高营运能力,有利于医药类上市公司获取更多收入,有效地对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引导,进而使企业不断地增强资产的管理结构,提高效益。通过对其盈利能力相关指标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公司历年的经营业绩和资金运营情况,其结果可以对公司未来规划作参考,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成本费用控制,降低期间费用的比重,增加营业利润。

(三)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研发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尤其是高新产业,研发创新能力铸就了产品的高壁垒,有壁垒的企业必然会获得较高的盈利能力。它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行业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医药类上市公司应建立全面的相关机制,大力引进科学技术人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

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特殊使命就注定了企业不能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第一目标,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如果只重视自身利益而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必定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会颠覆自身形象和声誉,甚至会导致企业无法继续生存,更不用谈盈利了。所以,只有医药类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发展网络交易平台

由于实体经营店的租金压力和人力成本负担,加上电子商务的发展,药品的互联网销售也越来越受追捧。但是我国的药品网络化存在很大的漏洞,并且规模和销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医药类上市公司,要对线上售药严格管控,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开发电子商务,后续物流跟进和相应咨询服务,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渠道,开创药品销售新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更能以低价的优势,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增加企业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运作效 率有小幅度提升,资金周转速度相对较慢,资产利用效果不 理想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医药类上市公司2014-2018年5年间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医药类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权益利润率起伏明显,而销售净利率波动不大,但略有下降;说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待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股本乘数变化幅度小,资产负债率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变动,可以推测,不同公司的负债程度还是差别较大,就目前而言,虽能实现收益,但也是少数公司。医药类上市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自身的内外部环境,推测以后的盈利水平,将负债保持在适当的范围,调整资本结构,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二)展望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动力,企业应该抓住机遇,重视人才引进,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有效地进行纳税筹划,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网络交易平台,加快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合理估计债务融资规模和提高营运能力,加快资本运转速度。只有不断审视自身缺陷并做出改善和突破,企业才能蒸蒸日上,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上述建议仅为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参考,帮助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改进自身不足,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综合经营水平,使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下保持不断进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淼、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05.6

[2]朱欢. 河南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11):45-45.

[3]张蕾.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6(11).

[4]章笑欢、陈宏.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16(20):75-77.

[5]徐嘉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盈利能力分析以苏宁云商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山西农经,2017(9):83-83.

[6]吴艳敏.基于因子分析的商业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J].中国商论,2017(31): 160-161.

[7]葛勇. 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国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以S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交通财会,2017(11)

[8]郑治平. 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会计, 2018.

[9]张伟、兰奋、洪小栩. 2015年版《中国药典》编制概况[J]. 中国药品标准,2015, 50 (5):323-32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xxx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6 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EB/OL].

[11]Adrian J, Slywotzky. The Art of Profitability”, Times Books Press, 2002.andforeign

[12]Ganet Spitz,Mark Wickham,Pharmaceutical High Profits: The Value of R&D, or Oligopolistic

R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ology,2012(71):l-36.

[13]Ajibolade,Solabomi o and Oboh Collins Sankay,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Financing Decision: Synergetic Effect on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agement,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s,2013(4):233-251.

[14]V.Narenhra,Liquidity ,profitablity and efficiency analysi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dianpharmaceutical industry[J].ISSN,2013(2):367-373.

[15]Andreas Dietrich,Gabrielle Wanzenried. The determinants of commercial banking

profitability in low-,middle, and high-income countries [J].The Quarterly Review of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4(54): 337-354.

[16]Sarfaraz ,Ahmad,Kouroush and Bowker Andrew. A view of development in management for

increasing profitability in the corporate landscape[J]. Benchmarking,2015(1):120-134.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关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5646.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14日
Next 2022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