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字体演变同样可以说是一种字体设计过程,他在人们的设计思维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巩固。在国内任何视觉设计中,汉字、图形和色彩都是其三大构成元素。汉字排列组合的形式、字体的选择,以及字体大小色配置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其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现代汉字是继宋版书后的印刷字体中发展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与实用需求的变化,汉字在传递中不断简化,并形成高度符号的艺术特色。而文字发展到今天,它固然还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但已经超越了这一局限,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表现力。因此,汉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因素。
关键词:版式设计;字体;元素;排列

引言
汉字设计的形式在版式中首先要确定一个总的设计基调。注意汉字组合产生的黑、白、灰在明度上的版面视觉空间,用现代设计思想来处理各种视觉元素,注重对汉字、图像、色彩、留白的合理运用。版式设计上的汉字要有统一的视觉风格,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来选择相适应的字体和字号,不同的字体和字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力和气质。字体的设计和选用是版式编排的基础,汉字设计的重要一点在于服从表达主题内容的要求,更有效地传达信息。选用正确的字体及文字排列组合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出版物中所用的印刷字体各有特色,宋体字形方整,结构严谨,端庄秀丽,刚柔相济,利于阅读,一般多用于排文章的内文;仿宋体清秀活泼,精致细腻;楷书柔和秀丽,文化气质浓厚;黑体是一种现代字体,粗壮雄健,刚强稳重,非常醒目;等线体、圆黑体、琥珀、综艺等各种字体各有特色,这些字体都可用于标题或文章的附属部分。从风格、大小、方向、明暗度等方面将汉字技巧化,加强汉字的造型力度,可以设计出效果很好的版面。
第一章、文字造型设计的特点
1.1.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字型设计良好,组合巧妙的文字能使人感到愉快,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反之,则使人看后心里不愉快,视觉上难以产生美感,甚至会让观众拒而不看,这样势必难以传达出作者想表现出的意图和构想。
1.2.可塑性。
文字的表现形式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既有规律又有极大的自由。文字的自身结构具有视觉图形意义,字体的造型变化可以构成各种形状,表现不同性格。文字的形态和组合方式的变化,使它以点、线、面的形式构成了设计的基本元素。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工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通过“形”的方式传达“音”、“义”,完成信息的最终传递《。汉书·艺文志》中指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六书”,是汉字造字之本。在形的方面,汉字具有既是文字又是图画的特征。汉字无论在形态上、排列上、结构上、结合上,都是人类社会及生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不仅有深远的渊源可鉴,而且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1.3.可识性。
文字的基本形态是千百年来造就的范本,不宜随意改变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无论内容传达得多么准确,字形多么富于美感,如果失去了字体的可识性,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无疑是失败的。因此,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使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变体构造的装饰要适度,须符合人们的认读习惯,不可随意增减笔画,避免因猎奇而走样。
1.4.艺术性。
文字的字体诠释着自身的特征,对于字体的选择要服从于作品的风格特征。字体设计和其他艺术品一样,以其自身的艺术性去吸引和感染读者。文字的设计不能和整个作品的风格特征相脱离,更不能相冲突,否则,就会破坏文字的诉求效果。在文字设计中,这种艺术性不仅仅体现在局部,而且体现在包括对结构、笔形以及整个设计的把握:通过协调字体与字体、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强调韵律与节奏,创造出更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字体设计,把内容生动、鲜明、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例如:结构饱满,横平竖直的宋体,给人以大方、肃穆、典雅的感觉,适合人们阅读。版面的标题大多用中宋、大宋,长篇正文适合报宋、书宋排印;正文、标题大多用笔画粗细一致的黑体,富现代感并显得庄重醒目,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且能够传递一种力量感;饱满圆润的圆体,具有独特的亲和力,适合表现以女性、儿童为主题的内容;英文字体也是如此,如横细竖粗的罗马体,对比很强烈,常用于招贴标题;优美典雅的草书体,具有很强的个性风格,适合动感、活跃较强的版面。总之,在选择字体时,应细细体会字体的特征,把握版面风格,协调各环节因素,合理的编排版面视觉要素。
1.5.准确性。
文字作为内容的载体,其首要的任务和目的,是将宣传的内容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大众,否则将失去设计的功能。虽然抽象的笔画没有明显属性,但通过创意设计后所形成的字形,就会具有明确的含义,这一含义应与传达的内容相一致。
第二章、文字在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性
大家都有体会,一个好的版式设计,能够清晰地展现稿件的性质、体例、结构、层次,起到方便实用、美观悦目的作用。但在大多数人眼里,给人深刻印象的一般是图形,文字元素往往在其光辉下那然失色。人们在这样的视觉感受下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所有的文字的重要愈义大概其过于它所包含的内容,文字在版式设计中作为视觉元素的作用则被忽视。所以,我们对文字进行设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传达这种意图,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构想意念。
文字的版式设计注重的是文字的传达性,但其字体本身的结构特征也可成为版式的素材。作为一个符号元素,现代设计师将字体进行设计,将文字图形化、意象化,只是为了建立一种图案符号,以更富创意的形式表达出深层的设计思想,更简便的传递信息。
字体造型富有明确的内容叙述性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在版式设计中要保持字体独特个性,以增强版式的整体效果。在我们的视觉空间中,各种标题、内容文字的大小不等、字体多样,看似复杂,其实不难操作。在排版过程中统一字体、字号、字间距以及行间距等使其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具体细节可以调整,以使其成为给读者美好视觉享受的一个整体。例如,注意文本和其他元素间的对比度等。注意太多的字体、拥挤不堪、过多的框、边和隔线的分隔使页面看起来碎且杂乱。其次,要讲究留白之美,空白不仅仅是作为背景存在,而是参与设计,巧妙利用空间分割的重要手段,应使文字之间大小、远近、疏密井然有序。如今人们已经被紧张的生存压力所累,读书也成为一种忙碌之余的一种精神释放,在排版中将文字与留白巧妙结合,可使版面布局清晰,疏密有致,给读者留出视觉休息和自由想象的空间。
字体的设计、选用是排版设计的基础。字体的设计、选用是排版设计的基础。字体主要反映出文字的相貌和形态特征。字体元素当中,对于字体和字型的选择和搭配的好坏是非常有讲究的。中文常用的字体主要有宋体、仿宋体、黑体、楷体四种。不同字体给人以高矮、胖瘦、方圆等多样化形态个性特征。同时形态气质特征表现为:字体修饰得当、比例适中而显得端庄俊秀;字体肥胖臃肿而显得滑稽可爱;字体笔画纤细匀称而显得精致秀美;字体粗壮匀称显得稳重大方。字体编排的主要目的是:协调、搭配组合、处理文字,使其有效地向读者传达版面的信息。在标题上为了达到醒目的效果,又出现了综艺体、琥珀体、粗圆体、细圆体、粗黑体以及手绘创意美术字等。在排版设计中,选择两到三种字体为最佳视觉结果。在选用的这三种字体中,可考虑加粗、变细、拉长、压扁或调整行距来变化字体大小,同样能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字体选择是一种感性、直观的行为。有经验的设计师在字体的选用时,都会对文字意义和功能进行分析与理解,然后再确定使用何种字体。但是,无论选择什么字体,都要依据平面设计的总体设想和阅读者的需要,关键是如何根据平面内容来掌握这个比例关系。视觉元素如何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里显示最恰当的视觉张力及良好的视觉效果,与空间关系上对不同字体负形空间的运用有直接关系。版面中除了字体这些实体造型元素以外,编排后剩余的空间即为“负形”,包括字间距及其周围空白版面,也会影响文字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负形与字体实形相互依存,使实形在视觉上产生动态获得张力,有效运用负形空间的特点,可以协调书籍的文字版式编排。在安排文字的位置、结构变化与字体组合时,应充分考虑负形的位置与大小。如方形字体空间占有率相对较大,比较适合横向编排,长字体适合竖向的编排。同时由于字体本身笔画的多少、结构的不同、方向的不同也会制造出多样的视觉效果。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觉媒体中.文字组织的好坏,直接形响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文字设计肩负着增强视觉传达效果的大任,它是提高作品诉求力,斌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技术.随着计算机在设计领城中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作品通过计算机来表达,计算机可以使设计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文字圈形信息,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版式设计对文字的需求,文字设计呈现出来的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也向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要求。
第三章、字体在版面中的编排
对于版式中的视觉主体文字构成的表现设计,就是要通过创意思维,去组织、经营字体的形象表达空间,形成版面结构样式和“空间对话”的关系。字体形象的形状、动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版面空间构成的重要情感的“对话”因素,我们可以从方向、位置、大小、虚实、集中与扩散等表现手法中找寻到其表现的灵感。
3.1.线性排列
文字排列成线是平面设计中比较常见的编排方式,有曲线排列和直线排列等。直线排列包括垂直式、斜线式、折线式和水平式;曲线排列有波浪式、自由曲线式和弧线式。也可以根据需要排列成虚线形式,还可以采用多种的线形排列和单一线形组合编排等。可以用文字的线性排列作为版面的主要设计元素的例子。
3.2.面化排列
如果把单个的文字看作“点”,那么就可以把“点”排成“线”,把“线”排成“面”,这就称之为文字的“面化”排列。面化排列的文字具有很好的图形效果和整体性。畏面化排列由竖向排列、自由排列、横向排列所构成。在平面中常把文字面积化,就是把画面中的文字根据方案单元的内容和数量,进行面积的编排。通过文字的面积大小变化,使文字形成大小面积不相等的组合,使画面中的文字部分出现弹性的线、面、点布局,从而为版面的编排创造舒畅、紧凑等不同的效果。可以使读者阅读负担减轻,并增加阅读兴趣,同时可以使平面的版式产生韵律、节奏和视觉冲击力。通过调整字距、行距、字体等,调整整个文字面块的特性,使之时而疏朗,时而紧密。文字的编排还要注意文字本身的格式的效果。文图画面构成中,不同重点的文字内容,用不同的字体来表现,是设计中常用手法,如引文的强调、行首的强调等。但字体过多整体画面就显得字体过少又缺乏必要的生气。
3.2.1横向排列
目前,市面上出版社出版的大多数书籍都采用横向排列方式,因为这种排列方式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王友江在《平面设计基础》一书谈到:“实验证明,每行字若用4号字超过100–110mm,或者用小于5号字超过80–90mm字,阅读时眼睛就会感觉疲惫。从阅读的方便和舒适度来说,字行的长度以80–105mm为宜。如果开本是16开的书籍,并且文字较多,版心的宽度过大,阅读起来就感觉不太舒服,这时,可以把版心分成两栏或三栏,这样就会减少阅读时的疲惫感”。
3.2.2竖向排列
我国古代的书籍版面中,文字多是纵向排列。现代社会中,在平面设计的编排设计中,采用纵向排列文字的方式多用于标题性的广告语、文字,或试图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设计。文字的纵向排列可以打破视觉常规,吸引读者的视线,但人们己经习惯了文字的水平排列的阅读方式,所以正文的编排最好还是采用横向排列。
3.2.3自由排列
在平面设计领域,自由排列的方式多见于海报、封面、手提袋、广告等设计。自由排列方式即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又可以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会给读者都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3.3.左对齐排列
左对齐排列就是每一行文字的开头对齐,不必考虑行尾是否对齐。这种排列方法在英文中较为多见,让人感觉轻松活泼并方便阅读。
3.4.右对齐排列
右对齐排列就是每一行文字的结尾对齐。这种排列方式可以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体现出前卫、时尚和个性。
3.5.居中排列
文字居中排列,使之刻意以中轴线对齐,首尾产生凹凸的变化。放松的四周,紧凑的中心空间富有变化,这种排列方式是一种高雅的对称形式,能使版面产生优雅的效果。文字左右对齐的编排是最整齐的编排方式,即版面文字的左右两端都形成垂直线。汉字由于方形的结构特点决定,无论是直排还是横排都相对整齐:而英文字母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间距,以达到整齐的视觉效果。这种编排方式干净、严谨、整齐,但缺乏动感和灵活性。
3.6.左右两端对齐排列
文字左右对齐的编排是最整齐的编排方式,即版面文字的左右两端都形成垂直线。汉字由于方形的结构特点决定,无论是直排还是横排都相对整齐:而英文字母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间距,以达到整齐的视觉效果。这种编排方式整齐、干净、严谨,但缺乏灵活性和动感。
3.7.错位编排
错位编排是采用错位的方法,以此来区分或强调版面中文字所传达的不同的内容。这种排列方式通常通过改变字号、位置和字体,或者将个别需要强调的文字放大、压扁、图形替换、加粗等,从而使主题思想脱颖而出,达到设计的表现效果。
3.8.绕图排列
绕图排列是一种很自由的编排方式。当版面中出现图形时,文字可以顺着图形的外轮廓进行排列,使文字与图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融合、相互衬托的效果。另外,还有另一种排列方式就是文字在图形内,随着图形的变化而编排,这种排列的方式很有趣味性。
文字的编排,不但要注意版面的形式美感,而且更要考虑设计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版面中文字的编排方式是由设计的主题思想和版面整体的氛围所决定的。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设计的主题思想,然后再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字体和字号及编排列方式。
版式设计的方向,是将编排的群组字体图形元素,依据主题语意的表达,或水平曲直;或倾斜曲动等视线方位的变化。同时,也可用图形字体自身的视觉朝向所产生的方向感来表达。这类具有视觉流程方向的线形字体表达,可使整个版面传递出不同的情态因素,如垂直与平衡文字的编排应用,将会体现出版面设计的稳固、安逸感。倾斜、自由、曲动的线形字体编排,又会体现出跳动、韵律、活跃的版面语义视觉,同时,还会带来视线或空间上引导。
第四章、版式设计字体运用的原则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进入了艺术设计领域,各种设计已不再是纯手工制作。计算机中字库的丰富,一方面使设计和宣传变得简单,但另一方面也使许多设计者养成了惰性和依赖性,忽略了对各种字体的审美特性、情感因素、艺术规律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把握,忽略了徒手书写各种字体的能力培养,使艺术创作变成了一种电脑图像和数据处理的加工与合成,忽略了人才是设计的主体。文字设计是否具有创意,既是设计者思维水准的体现,又是评价一件设计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4.1可读性原则
版面设计属于“瞬间艺术”。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好的作品既要做到让人一目了然,又要让人一见倾心。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能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就需要做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眼一次性瞬间定位时,仅能注意到4—12个文字。因此,在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注意文字在浏览时的视觉顺序和方向,把需要突出的字、词进行特殊处理。对于可读性较差的字体可以增大其
面积,使其更加清晰。在杂志四封设计中特别是广告中字不宜太多,以免造成纷乱的感觉,失去其应有的“注目性”。设计过程要经过缜密的构思,在选择字体时,不但要注意不同字体的大小、轻重、繁简、种类等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还要注意字体的视觉距离,使人易懂、易认。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忘记了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意图,表达设计的主题和构想意念。
4.2审美性原则
每一件平面作品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在视觉传达过程中,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不仅有传达作品主题的诉求功能,更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文字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正确选择字体的基础上,有时也需要对主要文字作“文字图形化”处理,即将文字笔画作合理的变形搭配,强调字体本身的结构美和笔画美。设计良好的字形、组合巧妙的文字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生硬、呆板的文字组合则会使人不舒服,甚至会让观众拒而不看。一件作品版面上的各种不同字体的组合,一定要具有一种符合整个作品风格的风格倾向,形成总体的情调和感情倾向,不能各种文字自成一种风格,各行其是。一般说来,端庄秀丽的字体显得优美清新,格调高雅;坚固挺拔的字体显得简洁爽朗,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深沉厚重的字体显得庄严雄伟,具有重量感;欢快轻盈的字体显得生动活泼。这样,作者的意图和构想就难以表现和传达。
4.3个性原则
在版面设计中,文字的设计要服从于作品的风格,设计者应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传达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没有创意的设计是苍白的,随心所欲的设计是无序的,只有有激情有技艺的设计才能达到震撼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者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使作品的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都
能唤起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比如,一个普通的文字版面,设计者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色彩,或者根据画面和作品的要求,把一些图形化的文字即文字笔画合理地变形搭配,或将手写体与印刷体有机结合,使之产生类似有机或无机图形的趣味,突出字体本身的结构美和笔画美。经过人性化的创作加工,会做出电脑字体所无法替代的效果。汉字的魅力就会更加凸显,使观者的感受更加强烈。
4.4整体原则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在视觉上有大小、轻重、强弱的感觉,它们在画面上的位置安排会直接影响整体效果。要处理好文字与文字之间的位置关系,文字与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有图片的版面中,文字的组合应相对较为集中。如果是以图片为主要的诉求要素,则文字应该紧凑地排列在适当的位置上,不可过分变化分散,以免因主题不明而造成视线流动的混乱。
总结
文字是版式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版式设计的应用形式、传播媒介、使用价值、服务对象、创作方法等有了更多层次的拓展,文字在版面设计中也必将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任何版式设计中,文字和图片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文字排列组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在版式设计中,文字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中要解决好文字的字体、大小、位置、间距等问题,也要处理好文字的图形风格,视觉流程,以及在版面中的各种层次关系。
参考文献:
[1]韩焱.文字在平面版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J].艺术教育,2007,(10).
[2]孙春燕,张铁骊.文字设计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J].硅谷,2008,(13).
[3]马宁.追求现代版式设计的“气韵生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1).
[4]樊珊珊.浅谈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J].新西部(下半月),2008,(11)
[5]王辉.书籍中的文字版式设计[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07).
[6]王端.浅谈版式设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1).
[7]薛虹.谈版式设计中的文字编排[J].发展,2008,(09).
[8]方珂.文字在版式设计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07,(09)
[9]赵强.汉字设计在版式中的运用浅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10]王海钦.浅谈文字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J].才智,2010,(27)
[11]韩焱.文字在平面版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J].艺术教育,2007,(10).
[12]侯小锋.现代平面版式艺术中的文字编排设计[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13]孙春燕,张铁骊.文字设计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J].硅谷,2008,(13).
[14]王靓,董继先.论版式设计的艺术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05)
[15]何莉萍.浅谈版式设计中文字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5)
[16]杨卓,邓伟.文字版式设计初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