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信仰与闽台社会

保生大帝作为闽台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精神信仰形式,是福建闽台地区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种颇为引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生大帝由神医而演变为医神,在闽台社会,特别是在下层民众中有巨大的影响,其信仰在促进民族融合和团结及社会教化、民间

  一、引论

  保生大帝信仰是广泛流传于闽台社会的一种精神信仰,得到闽台社会的普遍认可。在闽台地区,人们对保生大帝十分崇拜,因此保生大帝庙宇的香火也十分旺盛。在闽台地区,保生大帝信仰已经成为一种民间的传统文化习俗,被划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中。在闽台社会,保生大帝信仰成为闽台地区的一道独特精神文化大餐,在历史传承发展中不断汲取着闽台社会历史文化精髓,并在发展进程中实现进一步延展和创新。
  保生大帝信仰作为民俗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以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世代沿承。在闽台地区,由于人们对传统医学医神的崇拜,也催生了保生大帝文化信仰的诞生。所以保生大帝信仰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文化崇拜现象,而是在长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所积淀的一种文化发展和精神传承。这也是保生大帝现象能够在闽台地区得以存在并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在闽台地区对保生大帝信仰现象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闽台社会对保生大帝的敬重和崇拜,同时也可以看到在闽台精神文化传承中所独有的历史文化渊源于社会现象发展之间的根与叶、源与流的密切关系。

  二、保生大帝的来源与神化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厦门、泉州、漳州与隔海相望的X岛,以及东南亚一带,保生大帝信仰十分盛行[李春兴.保生大帝吴夲生平及民间纪念考略[J].中华医史杂志,2011,(4).]。在当地座落着许多金碧辉煌的保生大帝的庙宇。每逢节假期间,这里就会迎来许多虔诚的膜拜者,乞求保生大帝能够赐予平安和健康。这种现象在闽台社会十分盛行。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引得游客纷纷前往。保生大帝究竟有何神力,竟引得人们如此敬仰?保生大帝信仰其实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传承中所塑造出的一个具有指代意义的神化形象。事实上,保生大帝最初的原型是来自于古代福建地区的神医吴夲。在特定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吴夲的医术十分崇拜,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也渐渐的将他的个人形象加以神化,从而塑造出保生大帝的精神信仰。

  (一)由神医到医神

  福建素以民间信仰的繁盛而闻名。而在福建民间的信仰中,人们的信仰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福建地区的精神信仰中,保生大帝信仰是沿承至今的独特精神文化现象,至今在闽台地区的许多保生大帝庙宇中,仍然香火旺盛,引得不少虔诚信徒顶礼膜拜。保生大帝已经成为信徒们心目中一个神化的形象,人们以虔诚之心向保生大帝祈祷,以求安康。
  保生大帝的信仰起源于漳、泉交界的青、白礁一带[范正义.保生大帝信仰起源辨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5,(4).]。而保生大帝并非我们传统思想中所认为的由人们虚构出来的神化形象,保生大帝的原型实际上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实实在在的人。唐宋以前闽人的习俗是信巫不信医,有病请巫觋做法事,其死无悔。迨至元明清时期,福建的建宁、延平、邵武、汀州诸府仍有不少地方保留着这种习俗;福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诸府却时兴舁神取药的习俗。将下游舁神取药的习俗与唐宋时期闽人信巫不信医的习俗相比,闽人的习俗有所变化,唐宋闽人信巫不信医,生病不请医生而是请巫师做法事,这些巫师以求神为主,辅之以药物;明清时期的闽人则以吃药为主,但吃什么药,要问神灵。这一变化表明医学的进步毕竟改变了闽人的习俗,至少人们开始相信药物能治病了。但是,这种进步又是十分缓慢的,人们不是请医生开药。而是抬着神像寻药,通过神的暗示寻找药物,这又使这种习俗带有浓厚的迷信味道。由于这种习俗流行,福建诸府都创造了不少神灵,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神医大道公,又被奉为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原名吴夲,是生活在距今千年以前北宋民间的一名民间神医。吴夲(公元979—1036年),字华基,北宋福建同安白礁乡人。曾任宋御医,后悬壶济世,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北宋时期,福建地区的医术十分发达,民间也涌现出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其中尤以大道公吴夲的传播范围最广,信奉他的人最多[林国平、范正义.闽台家族移民与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J].宗教与世界,2010,(12):51.]。吴夲死后,由于他高明的艺术和在民间的广受赞誉,因此被朝廷追封为保生真人、保生大帝。

  (二)元明清闽台地区医神崇拜发展的背景

  元明清时代,福建的信巫不信医的习俗仍然很盛。但这并没有阻碍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多地区出现了“巫医并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恰好证明了在元明清时代的闽台社会,闽人古老的信巫不信医的传统有变化的迹象。在福建方志的“方伎传”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清时期闽中有不少著名的医生,他们完全用药物治病,不用巫术[李祖基.早期X省移垦之环境与保生大帝信仰[J].X研究,2006,(6):56-59.]。
  明清时期以后,由于吴夲高超医术在民间的影响作用,闽南民间流传着许多吴夲医术通神的故事,因此百姓对吴夲的医术仍然津津乐道十分敬仰。这也使得吴夲作为医神崇拜的对象在元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中的得到进一步的认可。而又由于在古代闽台地区,人们根深蒂固的信巫不信医思想的影响,因此创造了吴夲这类巫医崇拜。在元明清时期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是,闽南的百姓在慈济宫里求签选药,把医学与算命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风俗习惯。所有这些都促使元明清时代闽台地区民间对医神崇拜的现象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此外,在元明清时代,人们对吴夲医术的崇拜更多开始转移到对保生大帝敬仰和崇拜上来。而随着明清时期闽台地区商人与东南亚地区间商贸往来的频繁,也将保生大帝的影响力量超出漳泉地域的界线,进一步传播到海外。

  三、保生大帝的相关记载与考证

  (一)保生大帝的文献记载

  关于保生大帝记载的资料十分丰富。在许多文献中也对保生大帝的个人生平以及其个人生前的行为事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和探讨。这些文献资料中的记载也基本证实了保生大帝的原型就是吴夲[尹士偎.X志略[M].九州出版社,2003.]。

  1、关于保生大帝的文献记载阐述

  李祖基在《早期X省移垦之环境与保生大帝信仰》中对保生大帝其人详细生平资料进行了记载。在李祖基的描述中,其对保生大帝就是吴夲本人进行了证实,李祖基在文中称保生大帝天资聪颖,精通医术,“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疴奇怪,亦就痊愈。是以疠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远近以为神医”。(出自李祖基《早期X省移垦之环境与保生大帝信仰》)同时李祖基还对保生大帝的死因进行了证实,根据李祖基的记载,保生大帝是因上山采药,坠崖伤重而逝。保生大帝过世后,百姓对十分伤心,故有“民有疮疡疾疚,不谒诸医,惟侯是求。撮盐盂水,横剑其前,焚香默祷而沉疴已脱矣。乡之父老私谥为医灵真人”。(出自李祖基《早期X省移垦之环境与保生大帝信仰》)
  吴夲过世后,他的口碑不但没有得到削弱,反而在百姓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百姓纷纷对吴夲的传奇医术赞不绝口。而吴夲也由神医的形象开始了向医神形象的迈步。随着人们对吴夲医神形象的不断神化,在福建闽台地区也开始出现大量为纪念吴夲而兴建的庙宇。明末清初,随着闽南百姓大规模移居X,保生大帝信仰也在此时被正式传入X[胡迌.X医神——保生大帝吴夲[J].台声,2007,(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X各地共有保生大帝的庙宇约270座左右,与妈祖、观音、关帝等同属X10大民间信仰之列[黄金洪.民间信仰文化产业化开发探析——以保生大帝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1,(3).]。其实在早期的移垦社会时代,保生大帝信仰在X就已经相当盛行。刊行于乾隆三年的尹士偎《X志略》记道:“开山宫,祀吴真君也。台邑之新街、东安坊、镇北坊、北线尾、安平镇及凤、诸各邑皆有之。或称开山宫、或称大道公庙、或称保生大帝庙、或称慈济宫、或称真君庙,皆斯神也。……祀宇之多,埒于关帝、妈祖”。这也充分证实了保生大帝信仰在X地区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文献记载中,胡迌在《X医神——保生大帝吴夲》指出:X诸多的民间信仰中,保生大帝吴真人占有重要地位。早年福建移民开发X之初,瘟疫等疾病经常流行,移民倍受其害,特别崇拜医神。X的医神有数十位,其中保生大帝影响最大。(出自尹士偎的《X志略》)

  2、文献记载中关于保生大帝的要素分析

  在众多的文献记载中,对保生大帝的个人资料及其生平事迹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几乎在所有的文献记载中,关于保生大帝的记载都涵盖了其个人的生平资料、主要事迹以及其它一些共同特点。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总结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观点:
  首先,保生大帝就是吴夲。保生大帝是吴夲辞世后为表彰他的医术造诣,皇帝追封的名号[苏文军、肖林榕.保生大帝的医学人文精神[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1).]。所以保生大帝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
  其次,保生大帝信仰是由于闽台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情况造成的[范正义.民间信仰与历史记忆的形成——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的祖宫记忆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因此保生大帝信仰事实上的基于闽台地区文化发展形成的独特精神崇拜现象,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色。
  再次,保生大帝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产物,其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而呈现出日益强大的生产力。因此在保生大帝信仰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保生大帝信仰过程中也推动着这种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保生大帝事迹行为的考证

  保生大帝作为宋代时期在民间颇具影响力的一代名医,其事迹被广为传诵。孙瑀在《西宫檀越记》里为我们研究吴夲事迹行为提供了一切详实的资料。在吴孙瑀的资料记载中,吴夲外表不同凡俗,谈吐到位,“知为超世人”。这也证实了吴夲作为一代神医的真实形象。在孙瑀的记载中,吴夲为其父把脉治病,“三日而见效,半月而平复,阅三月而肢体强壮,颜色如故”,其医术可见一斑。但当其父要以重金酬谢之时,吴夲却笑而不纳,这也足以见得吴夲的医术之高超。(出自孙瑀的《西宫檀越记》)
  宋仁宗天圣九年,宋仁宗的母后患疾,朝里太医多次诊治均无效,太后病情日益加重,奄奄一息危在旦夕。随后宋仁宗张贴招贤榜,为太后寻医。吴夲看到张贴的告示后,揭榜为太后诊治。初见吴夲,宋仁宗见他一副寒酸打扮不相信他可以只好太后的病。但吴夲在经过悉心诊脉后为太后隔幔灸艾柱,钢针刺背脊,又用丹药内服,经过一番调治,太后的病终于药到病除。而吴夲的高超艺术也得到了宋仁宗的认可。宋仁宗要封吴夲为御史太医被吴夲婉拒,他辞谢道“吾志在修真,拯救众生,荣华富贵,非我所愿”。短短几句话中,足见吴夲其人可圈可点的优秀品质。这作为佳话在历史上被广为传诵。
  吴夲为人真诚大气,他经常凭借自身高超的医术济世救人。所以民间对吴夲的评价颇高。在吴夲辞世后,民间将吴夲的事迹口口相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吴夲本人的事迹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传播。但是随着保生大帝信仰的发展与传播,吴夲生前往后事迹也开始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信徒加以刻意的渲染和不断的神化。因此,在文献记载中吴夲模糊的形象,逐渐变得生动活泼与鲜明起来。
保生大帝信仰与闽台社会

  四、保生大帝信仰在闽台地区的影响

  在闽台地区,保生大帝信仰是在民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百姓在保生大帝信仰崇拜的过程中,对保生大帝的信仰已经升华到一种精神文化领域中,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意义,闽台社会中对医神的崇拜自古以来就存在,延承至今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保生大帝崇拜在闽台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闽台地区百姓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闽台地区,百姓对医生的崇拜事实上是宗法制度对宗教文化渗透的一种表现,是广泛流传于福建地区的一种民间精神崇拜和精神信仰,其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现象,而是在长久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积淀与传承,更是人们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神化形象崇拜的结合,对闽台地区具有重要影响。

  (一)保生大帝的慈济宫庙宇

  慈济祖宫为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宫,也是X保生大帝宫庙的开基祖宫,从某种意义上说是“X人的根”[黄新宪.X保生大帝崇拜的发端及信众的原乡认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8):55-59.]。它位于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简称“白礁宫”[范正义.闽南“故宫”——白礁慈济宫[J].世界宗教文化,2006,(1):44-45.]。首先是在闽台地区的庙宇建筑方面,保生大帝的慈济宫庙宇成为闽台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建筑风格巍峨华丽,其中供奉了保生大帝的雕像。在闽台地区,慈济宫[程莎莎.青礁慈济宫闽台慈济第一宫[J].两岸关系,2010,(3).]作为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代表,其在弘扬闽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前往慈济宫庙宇进行祭拜的信徒不仅可以感受到保生大帝庙宇的庄严,同时也能感受到源自闽台地区独特精神文化的熏陶。
  通过保生大帝的慈济宫庙宇建筑,对闽台地区的建筑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指导借鉴作用。慈济宫庙宇建筑恢弘大气,在建筑风格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特色[一彤.白礁慈济宫与青礁慈济宫[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2).]。其建筑风格在当地也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当地建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二)保生大帝在闽台的民间信仰

  在闽台社会民间,保生大帝的民间信仰成为该地区的一种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在进行保生大帝信仰的过程中,人们在不断践行自己对保生大帝虔诚礼拜的同时,也促使保生大帝信仰精神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1、促进民族间的融合和团结

  由于保生大帝信仰是存在于闽台社会的一种精神信仰,因此在地区的覆盖上涵盖了X地区和福建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加强了民族间的融合。在闽台地区,人们对保生大帝的信仰事实上是以“人”为主体,以“天地”和“鬼神”为客体而进行的[晨明、高正国.青、白礁慈济宫[J].中医药文化,2011,(5).]。所以在民间保生大帝信仰中,其从一定程度上对更好的维持自然和谐,实现不同民族间的团结融合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闽台社会,民间团结正日益体现出一种丰富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体现着一种团结凝聚的民族力量。这种民族的团结,形成了民族共有的精神,这种精神感情是建立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共同的民俗心里的基础上的。
  在闽台地区,由于对保生大帝的信仰,促使不同地区的百姓在进行祭祀的过程中,能够与各民族的百姓在合作过程中实现有序的协调一致,促使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沟通与交流的进一步加深。源于对保生大帝的信仰,促使不同民族的居民在进行保生大帝祭祀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致的祭祀习惯,有助于不同民族间沟通和交流的实现。

  2、闽台社会保生大帝信仰的教化影响

  闽台社会对保生大帝的信仰,事实上也是一种基于精神层面上而展开的思想宣传和思想教化的过程。在闽台社会对保生大帝信仰的同时,这种保生大帝的信仰力量也在精神上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促使人们在信仰的过程中也不断是闲着对保生大帝精神的再塑造。所以在闽台社会,保生大帝信仰事实上也是一种思想文化领域的意识引导[范正义.民间神信仰与道教的互动——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2005,(4):38-43.]。所以通过保生大帝信仰的教化影响,事实上也是对人们后天行为的规范化,即按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感化和培养人的过程。
  通过保生大帝的信仰,使人们在精神层面上对保生大帝形成了一种信仰和依赖,有助于提升人们在精神交流过程中以保生大帝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引。比如在福建的许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对保生大帝的信仰和崇拜切实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博爱思想的影响方面。促使人们在进行保生大帝信仰的过程中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运用这种精神层面的信仰来指引自己的行为。

  3、保生大帝信仰的民间娱乐影响

  在每年的祭祀期间,人们总是要举行盛大的仪式来表示对祭祀活动的重视[范正义.祀典抑或淫祀:正统标签的边陲解读——以明清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J].史学月刊,2005,(11):76-83.]。其中,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纪念保生大帝的圣诞庆典进香等活动,规模十分盛大。随着发展,人们还专门开办了以弘扬保生大帝精神为目标的“保生慈济文化节”[范正义.区域信仰网络中的民间组织——当代X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的个案解读[J].X研究集刊,2005,(2):66-74.]。在每年的文化节期间,人们通过举行盛大的仪式来表达对保生大帝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涵盖了诸如舞龙舞狮等传统的民族娱乐节目,同时也吸纳了来自民间的花灯、焰火等多种文化艺术表演形式的加入[郭志荣.晋江深沪宝泉庵与台南学甲慈济宫[J].台声,2000,(2):46-47.]。所以,保生大帝信仰对于闽台社会社会娱乐生活的丰富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高熔.闽台的医药之神信仰[[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3):40-44.]。

  五、结论

  在闽台地区,崇拜保生大帝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体现着传统文化中而这也促使保生大帝信仰成为闽台地区精神文化领域的一道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引发人们对闽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寻[苏文军,肖林榕.保生大帝的医学人文精神[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1).]。事实上,保生大帝信仰在闽台信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在每年的祭神期间,闽台保生大帝的信众往往是一呼百应,积极响应着关于保生大帝祭拜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孙孝忠.吴夲人名讳考辩[J].光明中医,2011,(6).]。因此通过对保生大帝信仰和闽台社会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闽台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可以实现人们对闽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习惯的认识,从而为实现在深层上把握地域社会的运作模式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春兴.保生大帝吴夲生平及民间纪念考略[J].中华医史杂志,2011,(4).
  [2]范正义.保生大帝信仰起源辨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5,(4).
  [3]林国平、范正义.闽台家族移民与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J].宗教与世界,2010,(12):51.
  [4]李祖基.早期X省移垦之环境与保生大帝信仰[J].X研究,2006,(6):56-59..
  [5]尹士偎.X志略[M].九州出版社,2003.
  [6]胡迌.X医神——保生大帝吴夲[J].台声,2007,(5).
  [7]黄金洪.民间信仰文化产业化开发探析——以保生大帝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1,(3).
  [8]苏文军、肖林榕.保生大帝的医学人文精神[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1).
  [9]范正义.民间信仰与历史记忆的形成——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的祖宫记忆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0]黄新宪.X保生大帝崇拜的发端及信众的原乡认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8):55-59.
  [11]范正义.闽南“故宫”——白礁慈济宫[J].世界宗教文化,2006,(1):44-45.
  [12]程莎莎.青礁慈济宫闽台慈济第一宫[J].两岸关系,2010,(3).
  [13]一彤.白礁慈济宫与青礁慈济宫[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2).
  [14]晨明、高正国.青、白礁慈济宫[J].中医药文化,2011,(5).
  [15]范正义.民间神信仰与道教的互动——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2005,(4):38-43.
  [16]范正义.祀典抑或淫祀:正统标签的边陲解读——以明清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J].史学月刊,2005,(11):76-83.
  [17]范正义.区域信仰网络中的民间组织——当代X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的个案解读[J].X研究集刊,2005,(2):66-74.
  [18]郭志荣.晋江深沪宝泉庵与台南学甲慈济宫[J].台声,2000,(2):46-47.
  [19]高熔.闽台的医药之神信仰[[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3):40-44.
  [20]苏文军,肖林榕.保生大帝的医学人文精神[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1).
  [21]孙孝忠.吴夲人名讳考辩[J].光明中医,2011,(6).

  致谢

  在我论文的选题、开题到成文全过程,得到导师张晓松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感谢。在我论文成稿过程中,我的导师始终以耐心的指导和严谨的学术精神感染着我,使我在完成论文撰写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来自导师人性魅力上的熏陶。
  我也非常感谢学院里全体任课教师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所有的老师在我大学四年生活中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我还要感谢我的辅导员老师和我的同学们,感谢辅导员老师在我大学期间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我的同学在我论文成稿过程中给予我的鼓励和建议。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910.html,

Like (1)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11月23日
Next 2020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