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少儿暑期游泳培训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少儿暑期游泳培训中的运用——以厦门潮庭健身会所为例

摘 要

本文探究目的:游戏教学法在少儿暑期游泳培训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结果:得出融入游戏教学法的训练方案要优于为融入游戏教学法的训练方案。讨论:发现在游泳培训教学的各阶段中融入游戏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对提高儿童对游泳兴趣,克服心里障碍,提高练习积极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游泳;培训;游戏;教学

1 引 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现阶段国家对于中小学生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游泳项目已经上升为和田径项目同等重要位置。游泳作为一门青少年必备的求生技能,在我国南方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要求,青少年应学会基本的游泳技能,并独立的完成 200M的游距,特别是福建省已经将游泳项目列入中考选考项目,用于代替长跑。游泳作为对力量、耐力、速度、协调灵敏等素质均有积极作用的项目,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与追捧,随之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游泳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近年来,游泳培训班学员逐步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1],因此如何合理地在游泳培训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少年儿童对游泳项目的兴趣以及提高游泳培训班的毕业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实验的方式在游泳教学中穿插新颖游戏,探究一些游戏组合对游泳培训的影响。

2 厦门潮庭健身会所游泳培训班现状

厦门潮庭健身会所游泳培训班,在教学中采用的是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即将游泳教学分为熟悉水性、腿部动作、手部动作、手脚配合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由一个教练负责。此模式优势在于效率高,在同一模块中,一名教练可以同时指导多名学生;劣势在于对于少年儿童学员(特别是恐水的学员)来说,其在学习过程中较难与教练建立信任感,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并且,厦门潮庭健身会所游泳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机械式教学,较少采取游戏教学法,使得学员对游泳项目兴趣骤减。

3 研究对象

本文以厦门潮庭健身会所暑期游泳培训班中儿童学员为研究对象。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CNKI)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蛙泳教学的研究进展,在总结前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中得到启发,提出研究设想,确定研究方向并撰写开题报告。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持。

4.2 问卷调查法

在教师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统计与分析。分发到厦门潮庭健身会所游泳培训学员手中,进行调查。

4.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系统对问卷调查和教学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归类与总结,并且根据体育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要求,采用excel对数据统计与处理。

4.4 对照实验法

使用控制变量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本实验只有单个变量,即教学过程中是否穿插游戏,所以除了实验组在原有教学方式上穿插游戏,对照组教学中没穿插游戏外,两组包括环境、教练、教学时间(每节课时长为一小时)、教学地点(厦门潮庭健身会所游泳池)等均为相同,且为了更好地控制变量,两组都采取流水线教学。

4.4.1 实验样本及分组

选取厦门潮庭健身会所游泳培训班第二期的20名学员,并进行分组,每10人为一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组时进行前期调查挑选,保证两组学员的年龄(根据身份证出身日期计算,均为十二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基础素质基本相当。两组内均为男生5人,女生5人。

经过实际测量学员身高、体重、臂展得出以下数据,并由spss进行T检验,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员身高(P=0.853)、体重(P=0.762)、臂展(P=0.804)三项素质差异性均大于0.05,说明不存在显著差异。

同时,通过50M跑来测试学员速度素质;通过800M跑测试学员耐力素质;通过20KG杠铃卧推来测试学员力量素质;通过坐位体前屈测试学员柔韧素质;通过15M折线跑10次测试学员灵敏素质得出以下素质。并且经由spss进行T检验得出速度(P=0.872)、力量(P=0.613)、耐力(P=0.598)、柔韧(P=0.532)、灵敏(P=0.562)五项项素质差异性均大于0.05,说明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1 学员分组身体数据 (N=20)

身高(CM) 体重(KG) 臂展

(CM)

速度

(S)

力量(次)耐力(S)柔韧(CM)灵敏(S)
实验组149±2.3345±1.19149±2.177.8±0.338±2240±1020±5.525±3.2
对照组150±2.2845±1.15150±2.157.8±0.298±2240±1120±625±4.1

4.4.2 游戏内容

在蛙泳教学中分为:(1)熟悉水性;(2)腿部动作;(3)手部动作;(4)手脚配合,这四个部分。相应的,实验者在对实验组教学中的这四个步骤分别采取四个不同的游戏。须要注意的是游戏过程中,教练必须保证精神集中,确保游戏过程安全。游戏内容如表4-2。

表4-2 游戏内容

序号 名称 目的 组织方式 规则与要求 奖惩
抓鱼[2] 学习头入水 并能在水中睁开眼睛 在池底放数件五颜 六色的玩具,让学员们一件一件从水中捞起来 让学员进行 比赛,看谁捞得多 除了抓到最多“鱼”的学员,其余学员须接受“泼水攻击”
推土机 使学员快速掌握水中蹬腿的技术动作,并提升水感 学员于泳池背向池壁,并抓住已经手持浮板的另一面学员的双腿 学员在口令发出后离开池壁。并作蛙泳腿将另一名学员往前顶,谁顶得最远为胜利 游戏最后一名须做十个深蹲跳
打水仗 使学员感受手臂在水中划水时得阻力,以及锻炼学员对抗水中阻力得能力。提升水感 学员在教练规定得一个范围内自由站位 学员通过划臂将水泼向其他学员。期间不得触碰其他学员
水中拔河 锻炼学员手脚配合得协调以及上、下肢力量。 两学员在池中背向相距3M而立。两者通过同一条绳子相连。绳子绑于腰部 在口令发出后,两者向己方面向得池壁游。先触及池壁者为胜 败方游一趟20M

4.4.3 实验内容

1.对照组

对照组每日学习内容如下表。

表4-3 对照组日常学习内容表

天数 学习模块 教学内容 时间/h
Day1 熟悉水性 水中行走 1
Day2 熟悉水性 头部入水练习 1
Day3 熟悉水性 水中漂浮 1
Day4 蛙泳腿动作 岸上蛙泳腿练习 1
Day5 蛙泳腿动作 半入水蛙泳腿练习 1
Day6 蛙泳腿动作 水中漂浮蛙泳腿练习 1
Day7 蛙泳手动作 岸上蛙泳手练习 1
Day8 蛙泳手动作 半入水蛙泳手练习 1
Day9 蛙泳手动作 水中漂浮蛙泳手练习 1
Day10 手脚配合 岸上手脚配合节奏练习 1
Day11 手脚配合 水中手脚配合节奏练习 1
Day12 手脚配合 自由游动 1

2.实验组

实验组每日学习内容如下表。

表4-4 实验组日常学习内容表

天数 学习模块 教学内容 时间/h
Day1 熟悉水性 水中行走 1
Day2 熟悉水性 “抓鱼”、头部入水练习 1
Day3 熟悉水性 “抓鱼”、水中漂浮 1
Day4 蛙泳腿动作 岸上蛙泳腿练习 1
Day5 蛙泳腿动作 半入水蛙泳腿练习 1
Day6 蛙泳腿动作 “推土机”、水中漂浮蛙泳腿练习 1

续表4-4

天数 学习模块 教学内容 时间/h
Day7 蛙泳手动作 “打水仗”、岸上蛙泳手练习 1
Day8 蛙泳手动作 “打水仗”、半入水蛙泳手练习 1
Day9 蛙泳手动作 “打水仗”、水中漂浮蛙泳手练习 1
Day10 手脚配合 “水中拔河”、岸上手脚配合节奏练习 1
Day11 手脚配合 “水中拔河”、水中手脚配合节奏练习 1
Day12 手脚配合 “水中拔河”、自由游动 1

实验未开始时,若学员出现身体不适等紧急情况,不能进行课程学习。将进行样本替换,替换后的样本将与原样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保持相似。实验开始后,若学员出现身体不适等紧急情况,不能进行课程学习。实验将暂停并进行适当延后,以控制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

4.4.4 评价标准

在学员毕业时,教练会发放问卷。由学员对教学方法进行满意度评价。并计算出相应的得分,具体评价方法如表4-5。

表4-5 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分值对应表

评价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不满意
分值(分) 5 4 3 2 1

最后教练需要对每名学生的技术动作做出评价,对其走水距离、换气节奏、泳姿标准(如蛙泳腿的收、翻、蹬、夹)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并给出分数。具体内容如表6。

表4-6 教练对学员技术动作评价分值对应表

评价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分值(分) 5 4 3 2 1

这样将两组所有学生的表2、表3、表4分值分别相加后,再分别取两组平均值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实验结果。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满意度调查

1.实验组

表5-1 实验组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表 (N=10)

评价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不满意 总数
分值(分) 5 4 3 2 1
人数(人) 7 2 1 0 0 10
总分(分) 35 8 3 0 0 46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总分为46分,经过计算其平均分为4.6分。除了一名学员感受较为一般外,其余学员对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评价均为比较满意及以上,满意度高达90%。

2.对照组

表5-2 对照组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表 (N=10)

评价 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不满意 总数
分值(分) 5 4 3 2 1
人数(人) 4 2 3 1 0 10
总分(分) 20 8 9 2 0 39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总分为39分,经过计算其平均分为3.9分。除了六名学员感受基本满意及以上外,其余学员对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评价均为比较一般及以下,满意度降至60%。

经spss进行T检验,两组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得分P=0.03,差异性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差异,即学员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5.2 学员技术动作评价调查

1.实验组

表5-3 教练对实验组学员技术动作评价表 (N=10)

评价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总数
分值(分) 5 4 3 2 1
人数(人) 5 3 2 0 0 10
总分(分) 25 12 6 0 0 43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总分为43分,经过计算其平均分为4.3分。技术动作为好的学员有5人占全组的50%;较好的有3人占全组的30%;一般的有2人占全组20%。

2.对照组

表5-4 教练对对照组学员技术动作评价表 (N=10)

评价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总数
分值(分) 5 4 3 2 1
人数(人) 3 3 3 1 0 10
总分(分) 15 12 9 2 0 38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总分为38分,经过计算其平均分为3.8分。技术动作为好的学员有3人占全组的30%;较好的有3人占全组的30%;一般的有3人占全组30%;不太好的有1人占全组10%。

经spss进行T检验,两组学员技术动作评价得分P=0.02,差异性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差异,即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教练对学员技术动作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5.3 结论

表5-5 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分对比表

学院满意度分值 学员技术动作分值
实验组 4.6 4.3
对照组 3.9 3.8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实验组在学员满意度、学员技术动作评价者两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经spss进行T检验,两组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得分P=0.03;技术动作评价得分P=0.02,二者差异性均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游戏教学法在游泳培训中产生的积极影响是要大于原有的教学方法的。说明游泳培训教学的各阶段融入游戏优于原有游泳教学,游戏教学法对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动作的效率以及动作的标准均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6 讨论

6.1 游泳教学中缺乏趣味性游戏的劣势

少年儿童处于一个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向有意注意占优势的阶段。由于年纪较小,他们现阶段来说还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能力不足[3]。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发育不完善,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难以持久地服从于当前的目标和任务[3]。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自我调节水平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稍有动静就会分散注意力[3]。所以他们无法像成年人一般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在面对枯燥的目标和任务时,往往提不起兴趣,甚至被一闪而过的其他事物所吸引。随着游泳培训的低龄化,游泳培训班入学儿童年纪越来越小,然而一堂完整的游泳课时长往往在一个小时左右,且要面对重复且枯燥的练习。这些练习很大程度上是吸引不住儿童的注意力的。

以此纯粹的传统训练模式对于现如今的游泳培训班来说是不合适的。这造成了。往往学员和教练往往付出成倍的时间,得到的结果却是预期效果的一般,甚至出现“学了忘”的现象。

6.2 游泳教学中采用趣味性游戏的优势

正是因为少年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的他们更加容易受到兴趣、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左右。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来制定教学模式。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使儿童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2)培养儿童的间接兴趣;(3)培养儿童抗干扰能力;(4)训练儿童的意志品质[3]。那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趣味性游戏,则可以满足以上几点。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儿童在游戏中明确学习目标;间接培养其对游泳项目的兴趣;由于处于游戏过程中,能够培养儿童的专注度,从而提升抗干扰能力;最后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比赛类的游戏,可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由于水环境区分于陆地环境,初学者在学习蛙泳技能时难免有一定的不适应感。所以,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水中游戏,可使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蛙泳技术,克服其对水环境的害怕心理[4]。

游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游泳的技术要领,自发的去学习。教练员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游泳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5]。

7 总结

厦门潮庭健身会所原有游泳教学枯燥且乏味,难以适应现如今越来越低龄化的游泳培训市场。通过实验发现在游泳培训教学的各阶段融入游戏优于传统游泳教学。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儿童对游泳兴趣,克服心里障碍,提高练习积极性,在儿童游泳培训中各教练员要有针对性地创编游戏,提高培训实效。

参 考 文 献

  1. 列铠玲.浅析幼儿游泳学习恐水心理造成因素及解决途径[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3):5+4.
  2. 慕永青,温宇红.游戏对儿童游泳教学作用的研究[J].游泳季刊,1997(04):7-9.
  3. 刘万伦, 田学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 张庆天.高校蛙泳教学中加入水中游戏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19+122
  5. 武默迪. 邯郸市青少年游泳教学“游戏手段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8.
  6. 徐海亮.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的实验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0):96+116.
  7. 卢勇绅.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及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3):27-28.
  8. 张庆天.高校蛙泳教学中加入水中游戏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19+122.
游戏教学法在少儿暑期游泳培训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少儿暑期游泳培训中的运用——以厦门潮庭健身会所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31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069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31日
Next 2022年12月3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