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摘要

畲族,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区特点。闽东畲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尤其在图腾、纹饰和符号三个方面独具特色,充分表达畲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其中,刺绣与银饰文化最为突出。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以畲族元素为核心的旅游纪念品创新为研究主体。通过结合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和畲族元素在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来分析推动畲族旅游纪念品良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建议,期望能够为具有畲族元素的旅游纪念品,以及富有地域与时代内涵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新有所帮助。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畲族;地域特色

引 言

从旅游经济学角度而言,旅游消费作为精神性消费,具有不可重复性。旅游商品承载了满足旅游者物质、精神及附属服务的消费需求和传播旅游地区文化的双重价值。一件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能长期保存或赠送亲友,通过旅游者亲自去旅游产品地区消费,这种不可转移的快乐,能够唤醒旅游者对一座城市的美好记忆。不但有助于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闽东畲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当今社会,无论国内外,旅游纪念品作为文化产业输出的重要一环,民族元素已经成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仍十分少见。并且旅游纪念品创新应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篇论文拟从旅游纪念品发展现状、地方特有文化的创新与纪念品发展的建议三方面论述。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学科交叉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综合运用,对畲族元素、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应用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分析良性发展的因素并给出合适的建议。

一、旅游纪念品市场与产业现状

(一)旅游纪念品现状与设计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改变了许多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居民可支配的人均财产转移的收入提高并伴随着交通、互联网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发展以及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游来满足自身的精神与物质的需要。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旅游业总收入达6.0万亿元,对中国GDP的综合贡献为9.9万亿元,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我国GDP的综合贡献占比达11.15%(表1-1),旅游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高回报衍生产品,旅游纪念品越来越受欢迎。但我国旅游纪念品创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笔者通过查阅近几年的资料发现,购买工艺美术品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占比逐年递减,但仍是许多人的选择。而生活类的纪念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人们喜爱造型独特,别具审美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更喜欢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纪念品。但是越来越多的地区为了利益片面追求的“文化”,忽略了旅游纪念品本身的实用性与真正的文化内涵。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表1- 1 2014-2018年旅游总收入对GDP综合贡献


(二)纪念品开发现状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该充分地了解与挖掘一个地区文化的内涵。总的来说,就是以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为基础进行设计,在满足纪念品审美性、实用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避免旅游纪念品的同质化。

文化相关产业欣欣向荣,互联网技术与文化交融,相互促进,使从事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创新的人数,涉及此产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从而推动着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

随着旅游纪念品行业的扩大,在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四点:

1.缺乏创新,抄袭成风

旅游纪念品产业中有一个风气越来越明显,便是创意的缺乏及模仿。使得不同地区推出的旅游纪念品有着类似造型模样,而不具有当地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很多纪念品加工的工厂对于创意这个概念没有核心版权意识,看到一个地区的纪念品销量良好便照搬它的造型进行稍加改良,这使得纪念品不但侵犯了权益而且使纪念品乏善可陈、造型雷同。

2.质量差,价钱高

作为一个旅游纪念品,许多地区只顾一味的赚钱,粗制滥造,好坏不一,没有合格的质量。有些纪念品或许只有一个精美的包装,但是败絮其中;有些纪念品只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水平不一。而且市场也没有对纪念品的质量标准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旅游纪念品的质量监管不足,这也使得游客对纪念品与旅游地区的印象下滑。旅游纪念品的定价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或许只是很普通的物件,通过旅游景区的包装,价格也便水涨船高。期刊《商场现代化》中写到,56%的消费者受纪念品的价值与质量影响很大。价格直接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旅游纪念品的频率。

3.缺乏实用性和文化性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张心一认为:“在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旅游纪念品要实现艺术的深加工与实用性相结合,就必须依赖于创意及设计的引领。”对于许多地方的旅游纪念品而言,过于追求它的审美美观而忽视了它的使用价值与文化属性。一个优秀的旅游纪念品根植于自身地区的深厚文化,再与现实的实用性结合。纪念品之所以有着自身独特的意义,是因为“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不可重复性,购买旅游纪念品这种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更是一种“仪式感”,是令人一眼望去便知是何地的独特性。

4. 文化宣传不到位

对于一个城市,它与众不同之处或许并不被人所熟知,这便是文化宣传的缺少。中国土地广袤,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塑造出了不同的人文精神;56个民族,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民族特性与文化内涵。纵然是同一类型的物件在不同地区也有其独特的锻造技术、织布技艺。对于文化传达的准确性是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拿陶瓷来说,哥窑“金丝铁线”般铁黑色纹理釉面碎裂的开片很小,而官窑的开片很大。让游客了解准确的地域文化并产生购买纪念品的欲望的方式之一便是通过文化宣传。

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8.6%。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各个地区的文化,互联网宣传也愈加常见,文化宣传除了线下的宣传外,也要通过网络视频、新闻等方式进行宣传。

二、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创新应用讨论

(一)畲族文化的内涵

畲族,或称为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先来为主,后来为客,早在此处定居的汉人把后来迁徙而来的畲族人民当做客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

畲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通过几何纹饰来表达情感,“以纹代文”是畲族文化极具代表性的一点。畲族元素的图案是他们在长期迁徙、演变过程中,对生活的喜爱与文化信仰寄予的载体。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重要的婚丧嫁娶再到以此传承的文化、歌曲等,特别是在服饰和银饰的设计与运用上更为突出的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喜好。

总之,畲族富有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与人文内涵作为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的基础,将会是一个旅游纪念品创新的巨大潜力。

(二)畲族旅游纪念品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交流,畲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两个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汉化严重,另一个便是传承人的断层。在畲族千年发展进程中,可以从许多生活用品中看出,畲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民族杂糅的迹象,畲族逐渐失去了部分本民族的特点。

纵使现在XX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许多传统技艺进行了立项保护,但由于传统手工业的从业者减少,传承人老龄化,手工业造价高,制品造型不符合市场等诸多问题,传统技艺保护仍困难重重。并且,在文化宣传方面,大众对畲族特有的文化并不了解,并且出现各民族服饰、装饰混淆的情况。

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中也有不少纪念品的销售,如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业大获成功,北京脸谱、陕西唐妞、南京云锦服饰等地域代表性纪念品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宣传、贩售。而笔者在几大主流的电商媒体上进行关于畲族元素产品的搜索时,只有少量的畲族服饰与银饰在列,并缺少地域特色,出现同质化问题。

笔者走访了畲族古镇,发现关于畲族文化的手工制作品在古镇商业区仍处于小作坊式的销售,处在合乎游客眼缘则购的随意阶段。畲族旅游景区所出售的旅游纪念品,或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或做工粗糙质量不佳,尤其是缺少畲族地区文化特色。

畲族元素在服饰、日常用品上具有自身的文化价值与工艺价值,但由于技术、设计水平限制,旅游纪念品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以霍童古镇为例,在古镇的街区,笔者只看见了零散的竹编与食品的售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霍童线狮,博物馆经常关闭,街上也没有看见纪念品的销售。在福州的大学生创业园区与创业商业街中,除了与漆艺相关的创业人员选择了以畲族纹样作为绘画图案外,鲜少见到畲族元素在产品创新中有所运用。畲族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三)现状问题讨论

笔者在此之前通过问卷星软件,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样本为300人。虽然样本数据规模有限,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问题。

调查问卷主要想要了解大众购买旅游纪念品的情况如种类、价钱、目的等。此问卷调查,调查样本年龄跨度从二十岁以下到60岁以上,20-40岁人数居多,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均衡,有一定的参照价值。从数据统计看,对于购买旅游纪念品是否必要这一问题,有61%的女性选择必须购买纪念品这一选项。由此可见,在购买旅游纪念品市场中,女性群体的市场较大。20-40岁这个年龄区间也成为购买旅游纪念品的主要年龄层次,因此在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开发创新因更加关注青壮年一代的喜好,创造出更符合他们审美、兴趣的旅游纪念品。

此外,对于旅游纪念品的价格而言,大部分游客选择了50-100元这个区间。这可以看出,价格对于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环节。某些旅游景区对于纪念品的价格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也导致了游客购买行为的偶然性。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购买旅游纪念品的目的是留作纪念或作为旅游的证明,占比达41%与30%,因此旅游纪念品应当有利于储存,纪念品体积、质量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还了解到,在旅游纪念品种类的选择上(表2-1),土特产是最受欢迎的,有43%的人选择;工艺美术品有31%的人选择; 17%的人选择了生活用品纪念品;只有9%的人选择了景区明信片类旅游纪念品。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300人对于旅游纪念品所看中的方面大多为它的质量、价格、实用性与创新性。

由此可见,如果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缺乏创意,质量与价格不符合市场,那就会使购买旅游纪念品的行为成为偶然性,变得可买可不买。但如果充分了解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与区域特色,将旅游纪念品进行改进或创新,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便会使这一产业更快速也更稳定地发展。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表2- 1 旅游纪念品类型选择饼状图

  三、格物致知:旅游纪念品的创新与设计

(一)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原则

优秀的旅游纪念品离不开设计的创新,只有根植于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不断地创新,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旅游纪念品。笔者将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创新原则概括为以下三点:

1.以地区文化建构旅游纪念品创新的主心骨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以地区民族文化作为创新的前提。在旅游纪念品开发过程中,需要问道于器,充分了解与挖掘地区的地域文化与物质、非物质遗产的文化内涵,让文化与纪念品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地域民族文化的有灵魂的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它起到了宣传一个地区地域文化与令游客回味悠长的作用。好的旅游纪念品要根植于本土文化,富有深厚的地域特色。以日本为例,它们的旅游纪念品中,各个神社出售的限定款式的纪念品颇受游客喜爱,绘画着地方守护神形象的御守与神社传统的娃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比如伏见稻荷神社的狐狸御守(图3-1)。又例如素有“木鞋王国”之称的荷兰,拥有无数样式各异的木鞋。在荷兰的文化里,婴孩出身,婚嫁等喜庆节日都会收到亲朋好友赠送的木鞋,代表了他们无限的祝福。在阿姆斯特丹大大小小的精品店,都会挂满一墙的木鞋任游客挑选(图3-2)。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图3- 1 伏见稻荷神社的狐狸御守      图3- 2 荷兰木鞋


2.以新型科技打造高质量旅游纪念品

畲族地区在地理环境上,处在山水相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既包括了海洋文化又有山林传统,也促使这个民族有着和而不同的特色,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创新上具有得天独厚的选择。

产品质量问题也成为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阻碍。

在生产环节,现代科技可以通过精准的原料分析,掌控产品的细节质量问题,使旅游纪念品的粗制滥造问题得到改善。以银器制作的焊接技术为例,笔者通过查阅云南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的作品,发现许多利用科技力量来完成的高质量纪念品。如该茶滤(图3-3)以银杏叶为设计基础,叶尾微微翘起,宛如银杏叶在风中飘扬。该作品双面錾刻叶脉的技术异常复杂,不但消耗工时,而且容易在大量生产过程中造成印刻潦草应对的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旅游纪念品拥有美好的设计,便会令人心生想要购买、收藏的想法。但如果质量不合格,再美好的外表也不能弥补质量带来的缺陷。借助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能使得接缝处看不见焊接痕迹并让錾刻水平保持在同一水准。科技的力量不仅仅应用于工艺美术品,也可以广泛运用于现在更受游客喜爱的服饰、家具等生活日常品类旅游纪念品。

另外,当今社会,微电子科技发展已到一个相当成熟阶段,有自己一套完备的体系。数字印刷将不再仅仅运用于品牌产品的私人订制而将市场导向了更大、更有潜力的旅游纪念品包装上。利用先进的数字印刷技术,与商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审美情趣又一目了然的包装,会加大游客的购买欲(图3-4)。并且作为实体更能传递地区文化。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图3- 3 银器:银杏叶茶滤   图3- 4 数字印刷旅游纪念品包装


3.将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于旅游纪念品开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气候、环境差异造成了中华绚丽多彩的文化。畲族地区山水交响,有着大海般澎湃的激情,也有大山的含蓄内敛。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并利用不同材料来创造它的美好。畲族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讲究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利用最朴素、最日常的材料来传达对生活的热爱。

不少畲族人民傍水而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娴熟利用海边良多的贝类,珊瑚等天然材料进行贝雕、珊瑚雕等工艺制作并能与根雕完美的结合。这是一个简单的因地制宜例子,只要善于发现,便会找到更多畲族地区擅长的技艺。

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上,适当地运用天然植物如草、根茎、花卉、竹子等,利用烘干法将其制成可长期保存的装饰品。不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也令旅游纪念品富有浓郁的地方意蕴。

轻巧、观赏性、实用性、独特性、时代性与绿色,这是笔者结合文献材料与自己的总结得出的旅游纪念品发展大方向。在设计旅游纪念品时也要考虑社会现状,反映社会发展的影子。通过一个纪念品,让人们对某一个时代流行的文化、成熟的技术的有所了解。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言:“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不断推动人类前进。”如果只把纪念品局限在一个名为传统的框架内,他将不易有所发展,仍然会重蹈覆辙;如果一味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过于自信也将错过发展的好时机。现如今是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在各种文化激荡的情况下,正是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产业学习的好时机。作为起步较晚的中国旅游产业链,应向外国学习成熟的运行机制,但在学习的过程不可丢失中国所特有的,每个地域所独有的内蕴。

与此同时应该加大政策的扶持与市场的监管,一放一严,让文化产品的创新有着自由宽泛的良好竞争环境,又加大对版权意识、质量问题等方面的监管与监察,让旅游纪念品在创意上、在文化内涵上、在质量上对得起它的意义。

(二)畲族刺绣元素与旅游纪念品创新

通过文献与田野调查两种形式,笔者对畲族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这个问题,在畲族刺绣与银饰这两个分科上在工艺品、生活用品等方向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1.国内外刺绣元素的运用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转向传统手工技艺。民族刺绣与服装的结合在诸多服装设计上得到广泛运用。随着文化的输出,刺绣元素在许多外国设计师眼中是一个非常良的元素,例如在Gucci 2016秋季时装展、Carven Resort 2017早春度假系列等时装展览会上大量运用。越来越多海内外设计师将此元素应用于日常服饰当中,刺绣与服饰最广泛的结合是将刺绣图案绣在外套上,虎头、狮子头应用的颇多。

国内许多民族与地区将刺绣元素融入到服饰、生活用品中,创造出旅游纪念品发展的一条新思路。有一句哈萨克谚语说道:“歌谣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刺绣是哈萨克人心中放飞的理想。”刺绣对于哈萨克族而言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哈萨克族轻巧的刺绣绣品走出了“毡房”,来到了广大的市场,令全国各地的游客神往。通过展销会、旅游节等形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个民族独特的纹样、图案与绣法。

少数民族地区对于自己的刺绣工艺在旅游纪念品创新上有着不同的方式,但对于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是不变的。

2.畲族刺绣元素

我国的刺绣派别繁多,少数民族的刺绣也十分精巧,各具特色。而畲族的刺绣是畲族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

畲族的刺绣是从绣香袋开始的,在《南越笔记》中说道:“女初嫁,垂一绣袋。”这些刺绣工艺世代相传,浸润在畲族人民日常生活之中。

《礼记·玉藻》中记载“衣正色,裳闲色”,简单来说,就是低饱和色系的颜色。《论语》中也提到“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畲族的服饰喜用这五种颜色,在刺绣方面图案大胆、选线对比色强烈(图3-5)。并且刺绣的元素不仅仅用在服饰上,《赤雅》中记载:“刘禹锡诗,时节祀盘瓠是也,其乐五合,其旗五方,其衣五彩,是谓五参。”畲族人民在孩提满月之时、辞旧迎新之际、农作新收,乔迁宴饮、金榜题名、婚丧嫁娶,诗酒迎春等日子,都会用刺绣的形式来美化环境,使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图3- 5 民族服饰改良版    图3- 6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片

  3.畲族刺绣与旅游纪念品创新

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发展趋势,日常生活用品越来越受游客的喜爱,服饰、钱包、被褥、美妆等生活用品成为旅游纪念品销售的热门。笔者将畲族刺绣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创新应用简单地分为三类。

其一,在服饰领域,除了繁复的民族传统服饰的推广,也可以创新出如今非常流行简约的民族风格服饰。可以在各个旅游景区与电子商务平台上看出,简化版的民族服饰已经悄然走进市场。改良版民族服装,可以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选择。

在服饰设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畲族传统服饰在颜色、图案上的喜好(图3-6)。使用畲族喜爱的玄、青色做服饰的底色,并将畲族日常所用的棉麻作为衣服的面料,不但舒服透气,而且有质感。利用精巧的刺绣技术将神话传说,如“盘瓠变身”、“鹤溪结庐”等神话故事作为服饰的图案呈现,也可以使用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牡丹花、梅花等图案点缀领口,袖口甚至排扣,让繁杂的民族服饰变得日常起来,但又不失传统。

其二,将刺绣元素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装饰领域上。畲族有用刺绣点缀生活的传统,并且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根植于传统,在创新的同时也要传承,枕头套、头巾、餐桌垫、布袋、儿童鞋等日常用品是传统刺绣元素与生活结合最常见的形式。

除此之外,对于日常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对于体验经济的灵活运用的案例。如今是体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打造一个民族品牌文化的手工作坊,将动手体验的乐趣与购买纪念品的喜悦合二为一。从板蓝根、蓼蓝开始提炼颜色,再到制成美丽的头巾并绣上凤凰、花卉的图案;也可以学习编织畲族传统餐桌垫、篓子等逐渐在生活舞台淡出的用品,并与刺绣结合,既美观又特殊。

从一块普通的麻布,一根根其貌不扬的竹子;亲自动手染上颜色,绣上图案,制作成型。这也是一种新型的纪念品开发方向,让游客自己动手体验到当地的民族特色。

其三,将刺绣元素与产品包装结合。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胶带,陕西《丝路辉煌》系列手账,无数文化IP作为活页本封面设计,这些鲜活的例子都说明越来越多的产品包装与民族、传统文化走的愈来愈近。

畲族刺绣图案与服饰类别的结合,除了可以运用于普通生活用品的装饰,也可以与现代科技产物、美妆外壳相结合。畲族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有所不同,如“西路式”是右衽大襟式,襟角是斜的,并且刺绣的图案偏窄,绣法细腻;“飞鸾式”是右衽的领口交叉在胸前,领口呈四角开叉形,类似于汉服中的“交领”。同样的畲族传统民族服饰,有着不同的样式,也就是多样的设计灵感。手机壳、Pad保护套、电脑保护膜等现代科技保护套的设计,可以用服装样式为设计底稿,融入不同的地区服饰特色,加上丰富的刺绣图案,不但独有创意,而且代表着畲族传统的美好寓意。这不但使旅游纪念品独具匠心,而且使游客能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积淀。

同样,美妆产品中的口红、眼影盘、散粉盒等盒状产品,可以利用民族服饰样式进行装饰。各大博物馆的手账胶带、封皮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给旅游纪念品开发积累了经验。但通过回忆以前参观的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国内博物馆文化创业商店与街区精品店的胶带,检索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笔者还未发现在和纸胶带、电子产品保护套上,有过以民族服饰作为设计稿的旅游纪念品。这或许是一大创新点。

因此,笔者认为以刺绣元素作为创新的基础,对于简化的服饰、日常用品的点缀与纪念品包装这三大方向所创造的旅游纪念品,有所创新意义。

(三)畲族银器与创新设计

1.畲族纹样与银器创新

在法国,2019年9月,巴黎凡尔赛门举办了银饰配件展览会;在开罗哈利里市场,许多刻有古代及象形文字的精美银器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在呼和浩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闻名遐迩,斩获多个奖项,更是旅游纪念品中大热的选择。

畲族的银器艺术同样彰显了畲族人民对生活的感悟与人文审美意识。畲族银器锻造技术包含繁复的操作步骤,要经过锤击、拔丝、切削、抛光、錾刻、镂空、镏金等十几个工艺才能制成(图3-8)。

畲族这个民族其实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拥有的“文字”是本民族独有的意符符号,是属于畲族人民的“甲骨文”(图3-9),是畲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的。在内蒙古与开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完美的融合了自身区域的传统手工制作与独特的民族文字,畲族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也可以借鉴这样的一种模式。

在畲族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笔者认为,银器是一大重要项目。不但因为畲族自有的精巧锻造技术与自有的工艺品开发的经验,而且国内外对于银器的旅游纪念品创新有很大的市场与开发模式的经验。

制作精巧的银质碗具、杯具中,添加畲族特有的文字符号作为游客与旅游纪念品之间别样的默契。其中,游客可以选择镌刻简单的纹样图案、文字符号,代表畲族元素纪念品的个性。也可以是满足游客的想法,刻上游客想要的字或者话语,但这一切都是基于畲族的符号来创造的。

  同样,这种独特的纹样还能用于不同的银器中。高贵的凤凰头饰;优雅的玉兰花眉心坠、耳环;淳朴的乌米叶造型的手镯、项链。利用畲族精湛的银饰打造技术,将民族造型元素融入创意之中,再刻上“小惊喜”的文字符号。一个独一无二有富有畲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就诞生了。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图3- 7 田野调查拍摄照片    图3- 8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片

  2.畲族银器的创新设计案例

笔者通过网络搜索与实地走访两个方式,看过一些畲族银饰,其外观缺乏审美意义与民族造型特点。许多银饰造型简单并且千篇一律。无论是哪一个地区的银饰,造型都是差不多的。在设计旅游纪念品时,应该有更多的造型想象与审美价值融入民族特色。

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旅游纪念品,需要拥有的一大特质就是美丽又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通过查阅畲族传统造型的资料与博物馆参观、田野调查的形式,笔者对畲族造型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基于这些了解,做出了几个还有待改善的设计案例。如图3-10,是一幅发簪的设计稿。银饰的设计理念是参考了畲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凤凰与玉兰花形象,玉兰花象征着独立精神、忠贞不渝的爱情与凤凰所代表的典雅相结合,诠释了一种优美、浪漫的形象。凤凰的翎毛用畲族一种传统编制技术的丝绳作为点缀,使银饰单一的色彩与增强设计感。

此设计虽然不够成熟,但它以畲族代表造型为基础,既有民族元素的装饰,又有现代的设计感。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创新只有民族性是不够的,“表”的艺术设计可以使传统的文化穿上新衣,无论是工艺造型还是生活用品的包装。畲族文化中有许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元素,它们可以更加的灿烂,这需要民族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创新,这需要XX的大力支持与保护,也需要文化的宣传。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图3-9 银饰设计稿图

  (四)旅游纪念品创新建议

1.扩大文化宣传,增强文化产业链发展

当今社会是新媒体的社会,应利用飞速发展的媒体为城市名片、旅游纪念品的宣传添砖加瓦。或许在不经意间,通过新媒体,用手机游戏,微信公众号,宣传小短片等方式,令潜在消费者了解城市,引发消费者旅游的冲动。并在销售宣传效益提高时,由于营销的效果能够及时广泛的得到反馈,对于纪念品的生产是否符合市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否传达了地域的文化,是否令人有着深刻的映像,这些评价有了清晰的认知,对于设计发展和产品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旅游IP,城市名片的打造也很重要。比如日本动漫中参照的实景,会成为动漫迷圣地巡礼的地方。以《排球少年》为例,许多粉丝前往日本仙台体育馆、东北高校、主人公出现的街道等地,将动漫照片与实景重合。在旅游的同时购买了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同样,影视作品的热播也会带来同样的效果。合适的影片宣传也对城市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效应。

城市名片对于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尤为重要。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是当地最有特色的也最著名的,对旅游产业有促进作用,会使人记忆深刻。同样,可以利用优美的风景来宣传城市,以期能够吸引游客。畲族地区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区,如霞浦沙江S湾,它是里约奥运会宣传片的取景地之一。当宣传片播放时,海内外人士惊讶于美丽的风景,若是就此机会,宣传美丽的畲乡,让很多的人了解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将会是旅游纪念品贩售的一个机遇。通过文化宣传传统畲乡名片,将旅游纪念品与影视、城市名片、设计知识产权三大方面融合,有利于延伸旅游纪念品的附加价值,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畲族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过程中有个问题就是宣传不到位,没有市场的强大动力,优秀的人才与产业链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因此文化宣传十分重要。

2.倚靠高校资源,开展设计创新大赛

每个城市的高校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当中有着设计、营销等优秀人才,这些都是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过程的种子,他们在大环境的滋养下不断生根发芽,不断成长,高校是各位人才的聚集地,为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与奇思妙想。并且他们是最接近新鲜市场也最能紧跟时代步伐的人。

同时,定期举行设计创新大赛,获得优秀的创意与设计人才,才能使旅游纪念品的创新的幼苗拥有充足的养料。并将创新设计结果付诸于实践,才能真正促进旅游纪念品的发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xxxx以来,在文化强国建设的促进下,畲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应乘着非遗的东风,伴随着众多优秀人才的集思广益;非遗文化系统化的精炼;传承人的创意设想,不断进步。富有传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创新会越来越丰富。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聘请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在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地方授课。同时进行宣传活动,创造文化节来宣传地区文化,让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畲族地区传统节日“三月三”将是打造成文化活动品牌一个良好选择,这样有利推动畲族文化的繁荣与潜在旅游者的生成。让更多的人了解地方文化、活动,能促进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旅游纪念品的发展。

4.立法保障设计创新的知识产权与市场健康

由于法律的实行、民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有些薄弱,导致了设计师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应当通过立法的手段来保证设计师的权利与保护他们的创作热情。并且加强XX的市场监管,制定合适的准入范围,让市场更加活力与健康地进行。

总结

本文对畲族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创新做出了一些初探性的论述,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畲族元素、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应用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再结合实际的国内外文化创意产品与民族元素的融合情况进行整合,分析良性发展的因素并给出合适的建议。以期使得畲族元素旅游设计创新中的应用的发展有所帮助。

论文主要叙述内容:一、旅游纪念品发展现状;二、畲族元素的内容与亮点;畲族元素与纪念品的有机结合;通过材料分析如今市场、时代所需要的纪念品应该是什么样子并提出相关意见。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黄金产业”,随之带来的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旅游纪念品便是其中之一。中国作为拥有丰厚历史底蕴与各具特色的广袤土地,孕育着许多传统文化并延绵至今。畲族文化是我国的重要文化之一,传统的图腾、符号、纹饰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有着促进的作用。应在深化自身内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赋予传统的内容新的生命力,让它插上翅膀,唱着“道”与“器”的赞歌,带着各个地区的特色,宣传文化。

在论文的课题研究和调查写作中,我通过分析旅游纪念品开发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学科交叉等方法进行整合资料,围绕主题进行分析与阐述。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某些方面的研究有些不尽如人意,如:问卷调查问题设计与调查对象范围有限;个人经历不足导致对畲族文化内蕴的了解有限以及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措施探讨方向不足。但关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创新的拓展是不断进步的,本人希望能为畲族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 考 文 献

[1]人民日报. 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2019-05-20).

[2]第一旅游网.如何让旅游纪念品走出三大怪圈.(2011-03-25).

[3]澎湃新闻.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去年我国网民达8.29亿.(2019-02-18).

[4]蒲婷,张洁.浙西南畲族传统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Z1)

[5]童俊华.畲族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青岛:青岛大学,2017

[6]雷慧珍.畲族传统图案元素在龙泉青瓷上的装饰应用[J].艺术评论,2013

[7]于炜,潘登,季禾,倪瑜.浅析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J],2013

[8]庄青.承载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以南京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17

[9]黄磊晶.少数民族刺绣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探索—以福建畲族刺绣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8

[11]陈文福,王萍.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以裕固族陶瓷旅游纪念品为例[J].西北美术,2019

[12]袁元.蜀绣、蜀锦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探索[J].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

[13]戎霞.畲乡民族元素在旅游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

致 谢

本人在论文导师马宏儒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在写论文时遇到了许多问题,老师都耐心指导。本论文从选题到资料收集、撰写再到定稿,倾注了导师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特别是论文撰写阶段,老师的诸多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向我导师老师表示深切的谢意。

在大学学习生涯中,不管是学业还是经验都得到了发展与锻炼,也得到了许多老师与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附 录

旅游纪念品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

○男 ○女

2. 您的年龄? [单选题] *

○20岁以下○20―40岁

○40―60岁○60岁以上

3. 您认为购买旅游纪念品是否必要? [单选题] *

○必要 ○一般不会买 ○看情况

4. 您认为旅游纪念品的价位多少合适? [单选题] *

○50元以下○50―100元○100元以上

5. 您购买旅游纪念品的目的? [单选题] *

○留做纪念 ○赠送亲友

○使用价值 ○旅游证明

6. 您对旅游纪念品的看法? [单选题] *

○价格定位不合适 ○质量问题

○针对性不强 ○还不够

7. 您更喜欢哪种类别的纪念品? [单选题] *

○生活用品 ○手工艺品

○土特产 ○景区明信片

8. 您希望旅游纪念品的体积大小? [单选题] *

○迷你 ○中等 ○大型

9. 您认为哪种材料更适合做旅游纪念品? [单选题] *

○金属 ○高分子塑料类

○天然材料 ○材料不限

10. 您挑选旅游纪念品看中什么方面? [多选题] *

□价格 □质量 □包装

□实用性 □创新性 □独特性

□服务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畲族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321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1月6日
Next 2023年1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