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自2013年12月中央首次在北京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之后,广东省的新型城镇化工作就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并将把珠三角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但是综合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在新型城镇化探索发展过程中提供后方支援的金融系统服务还不到位。所以研究如何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便成了一个需研究、解决的大课题。

首先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简要的说明了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的概念,以及金融支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必要性,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其次,总结分析了广东省的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金融供给主体以及目前金融支持的现状和缺陷。再次,为了研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里的金融支持作用,本文选取2005年到2017年的相关指标,构建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率、产业结构优化率、基础设施建设指标都与金融支持在长期存在协整关系。金融支持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升级,且主要表现为金融规模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金融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最后,总结了金融业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计量经济学方法的结果,提出了改进和加强乡镇金融服务和信贷建设,增强乡镇金融服务实力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VAR模型,新型城镇化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产业集聚和农村人口集聚为产业金融提供了机遇,如区域产业金融模式的构建和产业集聚带来的大规模发展效应,同时也为农村创新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机遇和创新,如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储蓄业务等金融服务。不断提高的城镇化率将带来技术改革和效率提升,带动生产和消费服务业的强劲增长,更容易实现包容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战略。

近些年,金融系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加快了我们推进城镇化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区域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才能够有效的完成。尽管我国现在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并不缓慢,但长期来看,传统的金融投资融资体制和资金短缺限制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以及质量,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城镇化缺乏所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就自然显得不足了。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人口转移也在不断增加,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和全面的金融服务来支持城镇化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城镇化的财政支持问题,金融行业应在资源配置和融资中发挥充分作用。

1.1.2 研究意义

自2013年12月中央首次在北京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之后,广东省的新型城镇化工作就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并将把珠三角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传统金融机构和非传统金融机构的全力帮助。但是,在新的城镇化探索和发展过程中,要全面了解我国的发展状况,加快金融体系服务建设。研究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增加财政支持已经成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理论意义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型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影响着民生、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各个方面。本文在简述了各名词的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选取广东省2005年至2017年的数据,建立了相关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了现有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作用,为我国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新型城镇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现实意义

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正是由于资金的原因受到了许多外在条件的限制,许多的项目都无法顺利推进。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就是为了突破来自城乡外在条件的限制,消除原有城镇化进程中的缺陷问题,最大限度上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从广东省的金融支持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入手,建立模型,分析各项指标对支持新型城镇发展的影响作用,为今后解决新型城镇化推动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作用提出相应的建议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是希望金融机构能够认识到金融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能够制定针对服务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相关政策,从而能够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刘慧、汝刚学者(2016)基于VAR模型研究得出金融发展规模推动了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他们实证检验出金融效率对城镇化有阻碍效果。[7]谢金楼(2017)从金融发展的结构和效率出发,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模型估计结果得出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但否认金融效率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4]丁作霞(2017)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人口城镇化存在单向关系,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较大,对金融规模的影响有限。[5]

1.2.2 国外研究

Shahbaz学者(2012)研究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14]Racki Jeffrey学者(2014)研究得出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有效实现发展的目标。[15]Sharif Saqib学者(2014)研究得出金融部门要合理运用其资金融通功能来满足城镇化发展中的多元化需求。[16]

1.3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支持,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期刊等,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借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综合了麻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喇金融支持的现有他研究成果,总结了新型城镇化理论,金融发展哈理论以及金融支持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方法。本文选择了合哈适的你指标,建立了发相关的指标让体系。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喇析了金融支持在广东省麻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1.3.2 研究内容

新型他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本文主要研究金融支持在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广东金融支持新喇型城镇化建设的目的以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并阐述了本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是简述概论。从理论概念这方面梳理了关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的概念以及关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呢支持的必要性概述;第三部分是关于广东省的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分析,分析了广东省的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并从金融供应方面寻找缺陷。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使用Eviews软件执行必要的检验,并进一步解释了先前的理论。第五部分是对策。基于实证和爸理论分析的结果,本文针对金融支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理论概述

2.1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1.1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农乡格局进一步提高综合配套设施,个体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现代化进程,主要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12]

2.1.2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以城乡一体化、产业互动、经济集约化、生态宜居、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河镇和新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保护农民利益为中心,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的城镇化不仅是增加城市人口比例和扩大规模,而且还强调在工业支持、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3]

2.2金融支持的概念

金融机构执行特定且有针对性的工作和政策。其最终目标是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各金融机构创新其金融工具、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和充分利用金融手段等。金融支持是为了产业和区域的发展。

2.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国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财政支持则是最重要的的来源之一。但仅凭国家所给予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足以支持城镇化的建设,还需要地方金融机构的资金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项目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先进性。但同样周期长、投入大、成本高这些特征则决定了以营利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通常是不愿意参与其中的。除了商业融资外,一般还有两种融资模式:一种是X模式,即地方XX发行由信用担保公司担保的市政债券,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另一种模式是中央XX通过干预和补贴地方财政直接参与各地区的发展计划,称之为日本模式。[13]但是,对于我国而言,这两种来减轻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财务困难的模式都必须具备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金融支持的创新方式和模式。

第3章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3.1广东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1)起步发展时期(1949-1957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获得了逐步的规复。在1949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5.7%,到1952年该比率达到17.6%。随后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也进一步发展。到1957年,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率为18.1%。以这一数值的变化来衡量当时的城镇化进程,这时的城镇化发展是保持着稳步上升。

(2)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6年)

1958年的“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左”的指导思想作用下,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口号,一时间全国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大量农村劳动力被组织进城,促使城市人口加速增长。从1958年到1960年,广东非农业人口平均增长11.8%,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22%。但是到了1965年,不仅人口的城镇化率没有提高,还下降到17.6%,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衡。

(3)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年)

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十年动荡,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已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阶段。到1978年底城镇化比率仅为16.33%。

(4)健康发展时期(1978-至今)

1978年,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由于率先进行改革开放,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进入健康发展轨道。到2017年城镇化人口比率达到了69.85%。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城镇人口数量急剧扩张,人口城镇化取得非常显著的进展。

3.2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概况

3.2.1广东省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概况

产业总投资和比重见表1。一方面,从各产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角度看,2008年至2017年,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总投资稳步增长。2008年总投资仅11165.06亿元。经过十年的积累,2017年达到37477.96亿元,增长了接近3.4倍。产业方面,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6倍,居三大产业首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倍;第三产业增长3.5倍。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另一方面,就各产业的投资占比来看,第一产业占比较小,但也有略微的上涨幅度;第二产业占比相对第一产业而言比较高,2008年到2009年有小幅度下降,2009年至2017年九年间呈现波动状态;第三产业的占比是最高的,但十年间的波动幅度不算太强,其中峰值出现在2017年,占比为66.58%。总体而言,各行业波动幅度较小,发展相对稳定。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通过表2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广东省固定资产行业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占比最高,已经达到一半以上;二是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微幅波动,相对稳定,说明广东省产业结构稳步发展;三是产业也将参与新型城镇化产业投资建设,可以粗略判断,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金融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产业结构起到促进作用。

3.2.2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情况

具体构成由表3所示: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从表3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广东省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在逐年增加,国家预算资金、自筹和其他资金的总额也是稳步增长;国内贷款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是稍有下跌,其他年份都是稳步增长状态;在外资的利用方面,总额不断减少,由2008年的779.48亿元下降到2017年的259.69亿元。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由表4不难看出,2008年至2017年间,国家预算资金的占比情况有起有落,自2012年起一直维持在4%以上,甚至在2017年达到了5.7%;国内贷款从2016年的12.6%至2017年的16.1%,波动幅度较大,其他年份幅度较为稳定;在利用外资方面,占比是在逐年下降的,从2008年的6.4%下降至2017年的0.6%;自筹和其他资金的占比则是在历年都占首位,甚至在2015年占比达到了82.1%。

上述数据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中的资金主要是来自自筹和其他资金,而国内贷款占比则是位居第二,故金融机构的支持对固定资产投资新型城镇化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3广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供给分析

3.3.1金融供给主体

金融供给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正规金融机构,另一种是非正规金融组织。

正规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从设立之初到运营管理都收受到XX部门的监管的官方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经济运行体系中,主要包括:(1)农业银行。最初,中国农业银行是一家致力于农业生产烦服务的专业银行,现在则是重点拓展有关城市的金融业务;(2)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喇发展银行对我国农村嘛发展与农业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3)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以农民权益为主体,并民主管理权益组织的成员,为权益组织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4)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并开始商业运作,他持续探索服务农村地区的有效形式;(5)其他新型正规金融机构。以农村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本质上是农村商业金融机构之一,但他们在业务特征、风险偏好、客户对象等方面又有别于传统商业性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是指农村地区的非法定金融组织。他们主要通过私人贷款提供融资。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灵活、自筹资金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村金融贷款的需求。但外部妈制度环境一直不利于民间融资的发展。即使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融资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

3.2.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供给缺陷

(1)一些地区的良好金融发展使其他地区的资金缺口更大。

广东省某些地区的金融发展相对较好,经济增长也很快。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与其他周边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更多的外资,经济发展水平也就更高。再加上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优势,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自然资源的外部环境也就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也就致使其他地区所能够吸引外资经济的各方面条件都不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吸引来的投资也就不多了。从金融资源的角度来看,广东大部分金融资源也已长期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且流入的趋势越来越强,使得其他乡镇地区的资金缺口就变得越来越大。

(2)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的融资相对较难。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融资的主要渠道则是商业银行。由于受到政策的影响,银行出于对风险收益的考虑,他们在对企业贷款的审批上都十分谨慎,他们更倾向于向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开展业务。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就致使银行对于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的信用状况无法了解,在贷款的审批上也就尤为谨慎。这也就是说对于广东省大量的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来说,他们所获得的财政资源和财政支持都是严重不足的。

(3)农村金融服务落后。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相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经济发展中运行机制的落后,加上资金的缺乏,以及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放缓,从而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

第4章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4.1模型以及相关方法介绍

本文以各项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广东省金融支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为了避免错误的回归,在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之前进行ADF检验;然后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指标之间的协整和因果关系;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或多个固定时间序列之间存在线性组合,则可以认为这些时间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6]

4.2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4.2.1指标选取

1.金融发展指标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4.2.2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从《广东年鉴》中选取2005年至2017年广东省金融市场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数据。

4.3实证分析过程

4.3.1模型建立

为了消除异方差等因素的影响,首先,对每个变量进行自然对数的处理,分别得到人口城镇化率LNPU、产业结构优化率LNIS、基础设施建设指标LNIC、金融规模LNFIR、金融效率LNFE。由此所建立的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型分别为: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4.3.2单位根检验

由于样本数据是时间序列,我们需要首先测试每个变量的稳定性,以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利用Eviews软件和ADF检验方法,对每个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结果总结如下。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由表5可以看出,假设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为单位根时,试验的ADF统计值为-3.145837,在10%的水平上,其绝对值小于临界值3.388330。原假设被接受,这也就表明了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具有单位根。同样,变量lnis、lnic、lnfir和lnfe也有单位根,它们都是非平稳的。对其一阶差分序列的进一步测试表明,假设一阶差△lnpu存在单位根时,测试的ADF统计值为-5.130946,其绝对值大于1%水平下的临界绝对值4.200056,因此,原假设在1%的水平上可以被否定,这表明△lnpu没有单位根,是稳定的。同样地,一阶差分△lnis,△lnic,△lnfir,△lnfe都是稳定的。

由于lnpu、lnis、lnic、lnfir和lnfe是非平稳的,对应的一阶差分△lnpu、△lnis、△lnic、△lnfir和△lnfe都是稳定的,所以这五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数,与合同阶单整数一致。接下来,可以进行协整测试。

4.3.3协整检验

由于本文所建立的三个模型都包含三个变量,他们属于多变量的情况,因此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进行检验。该检验的原假设是变量间没有协整关系,若拒绝原假设,则表明存在协整关系。

表6是对模型1变量的协整检验结果: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由于LNFIR的估计系数为1.475513,LNFE的估计系数为-2.948950,这说明,在样本期内,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与金融规模表现为正相关性,与金融效率表现为负相关性。

4.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以上协整检验表明,人口城镇化率、产业结构优化率、基础设施建设指标都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存在协整关系,但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究竟是否能够引起城镇化的变化则需要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利用EVIEWS软件进行检验的结果如下分别如下。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4.4实证结论分析

以上通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人口城镇化率、产业结构优化率、基础设施建设指标都与金融支持在长期存在协整关系,金融支持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升级,且主要表现为金融规模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金融效率的作用则不明显。具体来看,当金融规模提高1%时,可以促进人口城镇化率提高0.039528%,产业结构优化率提高0.090603%,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提高1.475513%。

第5章 金融支持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分析

5.1建立完善的银行服务体系

应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重点支持金融发展较弱的城乡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复杂,而且融合了公益性和社会性。建设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巨大,由于商业银行的本质是追求利润,这使得大量的城镇建设项目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金融机构亦是在寻求利润,因此这些机构更愿意在金融发展较发达的地区设立组织以追求高利润,这使得一些需要资金的欠发达地区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即使许多地区都有相应的金融服务机构,但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乡村的闲置资金。许多存款没有投资于当地建设,而是流入了发达的城市地区。因此,银行应围绕政策,积极开发与城镇建设接近的产品和服务。在XX政策的指导下,银行机构和产品设置的服务目标都应适当地向不发达地区倾斜,并力争在财政支持方面做到无地域歧视。

5.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信用氛围。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许多银行花很长时间审批贷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贷方或企业的信用,并且害怕风险,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也就使得农村乡镇地区的中小企业难以在资金需求方面获得资金支持,也就降低了城镇化的发展效率。因此,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减少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用信息的来源逐渐多样化,这使这项庞大的项目变得更加容易。信用体系的健全建设不仅是完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更应该加强诚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优化信用社会环境。随着信用体系的不断的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也将逐步提高,乡镇地区投入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必将得到更快的利用。

5.3加大乡村金融支持力度

我们必须首先系统地解决信贷管理机构造成的贷款问题,培育地方金融供给。在开放私人资本市场的过程中,适当地放权信贷权利和放宽批准条件,简化获得资金的程序,缩短需要资金的人获得资金的时间,并积极推动乡镇体制的改革,增强乡镇的资金实力,促进民间资本的广泛使用积极参与城市化建设,使资金转化为当场开发项目的动力,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熟悉当地发展状况的金融机构发挥当地优势。

我们可以大力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民分散农业风险,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相关农业,尽可能的给予政策性的优待。以防知识水平较为低下的农民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在城乡结合的地区,由于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这也就使得农民可以放心发展大力相关农业,所以我们应当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相关农业并尽可能的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在政策上尽可能的向能够支持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项目倾斜;鼓励农民发展产业,制定鼓励工商企业向农村延伸的政策,使农民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职业。

第6章 结 论

本文从总结相关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知作用的研究成果出发,在理论上分析和总结了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的有关概念,同时从广东省的城镇化现状出发,分析了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作用以及现有的缺陷问题。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相关指标建立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金融体系及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问题。最后,结果显示人口城镇化率、产业结构优化率、基础设施建设指标都与金融支持在长期存在协整关系,金融支持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升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金融服务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本文在研究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是选取了广东省从2005年到2017年这十三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指标,数据面略微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效果。况且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意义十重大,包含19个指标,本文选取的几个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光举.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3):28-33

[2]郑星,刘明显.金融支持贵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8(10):87-90

[3]肖湘霖.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优化的研究[J].商,2016(04):26-27.

[4]谢金楼.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7(03):45-49.

[5]丁佐霞.我国金融支持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6]斯琴,樊铁英,泰超.内蒙古金融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用实证分析[J].内蒙古统计,2015(02):17-20.

[7]刘慧,汝刚.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发展对推动城镇化发展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02):48-54.

[8]刘静. 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8.

[9]张敏.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8.

[10]张吉吉. 内蒙古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7

[11]代祥月.广东省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金融约束及对策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1):80-82

[12]唐志能.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

[13]班允浩,杨智璇.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3(36):173-174.

[14]M.Shahbaz,H.H.Lean.Does finance development increase energy consumption?The rol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unisia[J].Energy Policy,2012,(40):473-479

[15]Racki jeffrey, Patel Praful, Degroot David Africa 2050 Urbanization.Global Journal of Emerging,2014,6(1):15-34

[16]Sharif Saqib.Municipal Finance:A Short at SSRN 2381878,2014

致谢

时间如梭,转眼毕业在即。回想在大学求学的时光,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在此专心学习,陶冶情操。谨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师恩重于山,师恩难报。我只有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做出点成绩。

另外,我必须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思,无以回报。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秉承了他们朴实、坚初的性格,也因此我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也因为他们的日夜辛劳,我才有机会如愿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进而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最后,向审阅论文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广东省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271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2月8日
Next 2023年2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