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砖五国走过了第一个“金色十年”,取得的成就受世界瞩目,本文主要目的是探索“金砖”在医药贸易行业的发展出路。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新闻报告等研究分析五国的内部医药行业现状、医疗体系和药物制度,并整理出各国比较优势的医药品和自身的医药行业局限性。通过提取从各成员国国家统计局、我国的各大驻外商务部网站以及中国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获得的关于医药品进出口的公开数据,分析近10年来各国医药进出口贸易情况及金砖体系医药行业在世界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最后结合所有的数据分析,针对文章中涉及的各种发展问题,提出了以下五个医药行业的发展策略:优先优化本土医药产业改革;利用金砖国家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和医药进出口合作,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加强金砖国家内部合作,发展金砖国家间的技术、人文交流以及服务贸易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确保金砖五国经济持续增长,继续提升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要开始考虑金砖体制的“扩容”。
【关键词】金砖五国;医药行业;进出口市场
1 前言
1.1选题目的
金砖国家这一组织由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组成,目标是建立独立于X的世界经济管理结构。金砖体系成员国都是新兴市场国家,它们具有完备的市场体制,且经济发展速度瞩目,是十分具有潜力的市场。自2009年金砖国家间的合作机制启动到现今,在这第一个“金色十年”,金砖五国合作成果丰硕,逐步形成了经贸财金、政治安全和人文交流齐头并进的“三轮驱动”格局[20]。金砖国家领导人于2019年在巴西首都举行了第十一次会晤,提出了要坚持贯彻“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金砖体系在世界市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8年,五国的名义GDP合计为40万亿美元,约占世界GDP的23.2%,在贸易方面占约16%的世界份额。以此背景下,本文的目的是探究“金砖”这一国家联合组织在医药进出口行业的现状和政策,并以此作为根据分析其发展前景和发展策略。
1.2选题意义
针对X在世界上实施的霸权主义政治,各国相对于在政治上的官方联合,会更倾向于经济上更富有灵活性的国家组织,其中金砖国家组织联合了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在抵制美方以美元的垄断地位而执行的一系列为了自己利益的外交手段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医药进出口行业方面,新兴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其中,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其他金砖国家成员紧跟其后。目前金砖国家在世界上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但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作用方面。
而近年来,中美的贸易战也是多方关注的重点,其中美方对医药物品的征税也是在逼迫中国在医药行业需要寻找更好的发展出路。加上金砖五国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国内医药进出口特色,通过研究金砖国家内部及对外的医药进出口贸易,可以更好的了解金砖国家这一组织所能够提供的医药行业的机遇以及加入这个组织在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这都是目前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发掘的道路与问题。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研究现状
据刘晓惠女士(2018)的成果得出,在金砖国家中,印度和中国的医药出口贸易合作最为密切;在进口方面,中国则和南非的贸易最为密切;对于中国来说,其优势在于原料药;仿制药行业是印度的支柱产业;巴西较出名的产品是疫苗类药品;俄罗斯目前的医药产品行业较为落后,竞争力不强;南非医药行业起点较低,目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加入WTO后,中俄的医药贸易合作迎来了蓬勃发展,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然而,据赵霞女士(2017)的研究,中俄的医药贸易存在很大的金额逆差和技术逆差问题。其中,中俄医药贸易的主要产品是西药,主要参与贸易的对象是民营药企。而目前来说我国是对俄罗斯医药贸易的净出口国,这种医药贸易实力上的不均衡,将阻碍两国医药贸易合作的长期发展。加上中俄两国医药领域研发技术水平低,会一定程度的阻碍中俄医药贸易进一步发展。
李扬,池慧(2012)研究指出,印度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其制药行业规模不可低估,在世界市场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后,印度的医药行业重心开始由工艺升级驱动转向产品创新驱动。其制药业的高速发展扩张,得益于《专利法》的把控与调整。且印度医药企业多年来一直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是我国乃至世界仿制药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1.3.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们对金砖国家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据统计,2016年金砖国家对外投资接近两千亿美元,而金砖内部之间的投资却只占了5.7%,这说明金砖五国之间合作潜力巨大。Liatile Putsoa(2012)的研究报告指出,金砖国家的核心重要性在于它们的经济规模,金砖国家之间最明显的不对称是贸易和市场准入失衡。中国和印度分别专注于制造业出口和服务业、而巴西和俄罗斯作为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出口国更为先进的地区,金砖四国的生产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巴西、俄罗斯和中国拥有相当稳定的贸易顺差,而印度和南非则存在贸易逆差,而且它们的增长率差异很大。
同时,Nickola Indira Brown(2014)提出,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费国,中国被视为金砖四国机制背后的经济驱动力。相比之下,南非被认为是低成本自然资源的供应国,也是通往非洲的直接通道,它为更强大的金砖国家成员提供了廉价的资源。与规模大得多的金砖国家相比,南非被称为“不对称轴心”。 由于印度在武器系统供应方面过度依赖俄罗斯,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中国的经济实力加上对自然资源的贪得无厌,导致了与其他金砖国家的不对称关系和巨额贸易逆差。如果金砖四国要继续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克服许多国内障碍;这些问题包括收入不平等加剧、缺乏金融透明度和基础设施不足。
面对金砖国家打造“第二个金色十年”的承诺,JIANG SHIXUE(2017)指出金砖国家不应将自身定位为一个纯粹的对话平台,而应铭记其肩负的责任,加强吸纳其他新兴市场,加强自身合作建设的同时,维护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的完整和权威。
1.3.3文献述评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的医药行业的研究不少,但关于金砖国家在医药进出口行业的研究甚少,发展缓慢。且在数据方面,俄罗斯、巴西、南非这几个医药行业并不发达的国家的相关贸易数据比较缺乏。而国外的学者们更多的关注点在于金砖五国的经济、政治方面,医药行业进出口方面的研究少之甚少。
而本文主要针对金砖五国国内的医药行业发展状况,结合近10年来的金砖国家医药行业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对五国的医药行业升级以及金砖体系如何扩大医药行业影响力提出建议,弥补一部分关于金砖五国医药体系的研究空缺。
1.4研究设计
本文针对未来金砖五国医药行业的建设前景,通过对近十年金砖五国的医药行业的进出口贸易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1.4.1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收集和查阅大量国内外学者关于金砖五国医药行业的研究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梳理目前的发展现状,包括对各国在医药进出口行业政策和发展力度的度量和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法:运用2015年来金砖五国医药进出口行业的相关数据,通过科学的统计和实证分析法来验证两者的关系。
理论研究法:将目前已有的理论成果,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理论假设、推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和指导意见。
1.4.2研究路线
第一步:确定研究方向,针对金砖五国的医药进出口行业进行研究;
第二步:搜集资料,对金砖五国有基本的概况认知,了解其国际背景、国内背景等;
第三步:根据已有的资料,结合相关的文献,得出金砖国家医药进出口贸易的优势和弱势所在;
第四步:在分析国内外环境和地理环境等条件下,探究分析金砖国家医药进出口贸易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五步:在以上的分析下结合社会现实,给出发展的建议。
2 金砖五国内部医药贸易现状
2.1成员国之间医药进出口现状
2.1.1各国优势医药产业
(1)巴西
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巴西资源丰饶,工业体系完备,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有着亮眼的表现,还曾创下“巴西奇迹”,是航空业强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巴西对药品进出口都有涉及。以下是关于巴西医药进出口行业的分析:
巴西在药品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在出口方面,主要以疫苗类药品、西药制剂类药品为主;而进口方面,国内医药市场中只有40%的份额属于国产药品,可以看出供给严重不足,原料、成品药方面需要通过进口来补足,其中成品药主要是止疼消炎药、维他命类、安非他命、保健品类药物[1]。巴西也是公认的世界上安非他命的消费大国。随着巴西中低阶级购买力的上升,以及巴西XX逐步开放医药市场的政策,巴西在医药行业进口大于出口的现状在一定时期内都不会改变,这值得各方医药跨国企业关注。
在金砖五国内部,巴西是我国在拉丁美洲的重要贸易伙伴,拉丁美洲市场也是我国在医药行业外贸上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同时,我国与巴西在经济上有同一性和互补性,巴西主要从我国进口医疗设备及零件等,向我国出口西药制剂和生物药等。
(2)俄罗斯
俄罗斯是农业、工业大国,在医药行业方面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国内的医药市场也不发达,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不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医药产品。在经济方面,俄罗斯一定程度的受到西方国家的战略封锁的影响,发展较缓。医药市场方面,俄国一直是交由国家商业部门把控,高价药品在市场内占比较高,但国内需求量最大的是低价位药品。加上俄罗斯人口众多,医药保健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这也吸引了许多国际制药公司的目光。
2018年俄罗斯医疗市场营业额达到30633亿卢布,对比2017年增长11.6%。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接诊的平均价格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9.8%[25]。
同年俄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1.682万亿卢布(约合269亿美元),同比增长2.6%;销量达到64亿个包装,同比增长1.5%,其中,按销售额计算,进口药占到俄药品市场的70.2%;按销售量计算,占比则为39.4%[25]。在医药市场规模方面,2018年-2019年都有持续增长的态势,这反应了俄罗斯医药市场的积极方面,但人口购买力的下降也导致了药品消费的下降。
俄国自身医药产业的这些弱势,使得跨国企业在俄国能蓬勃发展,并挤占了相当的市场比例,俄罗斯XX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如限制进口商品,给予本土产业补助等,但本土药企仍然缺乏竞争力。这也使得俄国在医药进出口方面都较为紧缩,但总的来说,按以上的情况推测,进口市场会仍比出口市场大。
关于俄罗斯与金砖五国的医药贸易方面:中俄医药贸易以中药类、医疗器械类、西药类产品为主,其中西药类占比较大[11],俄罗斯方面存在较大的逆差。
(3)印度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在医药贸易行业有着“世界大药房”之称。据RTADE MAP网站在2017年底的统计来看,印度药物和医疗产品出口量仅排在第十,似乎与“世界大药房”的名号不符,但实则,印度出名的是它的仿制药市场。
按201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印度仿制药的出口额就大于其原研药和医疗器械出口额的总和。印度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仿制药出口国。印度仿制药市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专利法》的成功。印度XX在大众药品方面推行强制许可制度:当发生“公众对于该专利发明的合理需求未得到满足”,或者“公众不能以合理的可支付价格获取该专利发明”等情况时,印度药厂在本土可以强行仿制尚在专利保护期的新药,并且可以出口到无相关生产能力的地区和国家[13]。二是本土药企的研发能力十分出色。根据X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数据分析,仅仅在17年的前半年,40%的印度公司生产的仿制药获得批准。印度能够做到在新药面世不到一年就将其引入自己的市场并开始生产。三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印度在英语熟练科技人员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并且巨大的人口数量也为药企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保障。
印度的仿制药主要是供国内消费以及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出口目的地遍及世界各国。
此外,印度也是原料药的进口大国,是我国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中国的取消28项药品关税的政策,对印度药企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扩大市场的契机。
(4)中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在中药领域有着重大的建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达20.19亿美元,其中以植物提取物为主,中成药次之,主要贸易地区为日本、X、中国香港,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市场的增幅较大,具有潜力;西药类产品出口额208.95亿美元,其中原料药为主力军,印度、X、德国是前三大市场,出口金额占比32.79%,三大市场除X市场因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量跌价升外,印度及德国市场均表现为量升价跌,由此看来我国西药类产品仍存在产能过剩、本身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需要借助价格优势,未来市场竞争仍将激烈;其他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俄罗斯、波兰是我国医疗器械的主要出口市场。
由上面数据来看,我国的医药贸易出口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原料药,这与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农业基础有关。
在医药进口方面,我国主要以进口西药制剂和生化药为主。而2018年中国的医改政策有效的降低了一些药物的进口价格,因此呈现出“量增价减”的医药行业进口现象,国内的需求仍然旺盛。
补充说明的一点是,中美贸易战中关于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的产品加税政策,总的来说对医药行业影响较小,但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可能的影响,中国目前也在大力推行国内仿制药行业的改革发展。
(5)南非
南非是世界最大的黄金产地和出口国,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大的医药贸易市场。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会员国,与欧盟、X等是传统的贸易伙伴,近年也开始加强与亚洲、中东等地区的贸易合作。
南非XX非常重视对本土医药产业的扶持,实行自由贸易制度,药物市场和监控机制都较成熟,有完善的税收政策。目前南非国内对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需求较大,主要是由于南非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引发的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上升,以及一定基数的艾滋病在疗病人。这也是南非目前进口的主要药物类型。而在南非国内的制药公司主要集中生产非专利药物,阿斯彭制药企业就是代表之一,它完成了对多个国家药企的大型并购,以性价比高的优势占据了多类仿制药市场[1]。
在出口方面,南非最大的药品出口市场仍是非洲大陆,许多跨国企业也以南非为平台接触、扩展在非洲的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南非计划升级医院的基础设施[12],这意味着医疗器械供应商有了发展的机会。中国是南非在金砖五国中医疗设备进口的主要货源地。
2.1.2近20年来进出口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1)巴西:人均消费水平提高,进口逆差逐步减缓
图12005-2014年巴西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单位:美元)
图22010-2015年巴西医药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由图1图2可以看出,巴西国内的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近年来更是开始注重维生素类营养品、保健品的补充,足以说明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普及。而巴西医药市场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即进口大于出口,国家XX有意扭转这一现状,加大对国内药企的扶持。但是对专利药品价格的“不放松”,将对消费市场产生消极影响,加上实行针对通用名药品的更严格的等效性标准,便宜的药品也面临着价格压力,因此巴西在医药行业仍会存在进口逆差。不过放眼巴西XX的政策和动向,未来巴西仍会努力降低这一逆差,进口市场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2)俄罗斯:医药行业出口方面有所发展,但仍为净进口国
2005年,是俄罗斯医药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从那开始,俄罗斯医药市场销售额呈大幅增长趋势。虽然医药市场有着明显的发展,但俄罗斯人民的人均药品消费额比较低,这也侧面反映当时的俄国医药市场的潜力巨大。俄国专攻生物医药市场营销研究的 RMBC公司总经理曾说过“如果我们说到市场的发展,现在俄罗斯与巴西、印度和中国一起是世界药品增长最快的国家。”
在进出口方面,苏联解体使得当时俄国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外国药物,本土药业由于缺乏竞争力,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当时的进口药占有了俄国70%-80%的市场,逆差可见一斑。直到2010年,进口药物仍占有俄国市场的60%,其中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来源于中国。在国内生产方面,俄国虽然继承了苏联先进的生物技术产业,但私有化后,面临着设备的老化和研发基地的无法延续,企业也只能生产最基本的药物,国内的药物原料供应也得不到保障。因此俄国甚至很多药物原料都是依靠进口。
当然俄国XX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2010年年底,俄罗斯颁布《2020年医药规划》,宣布国家将投入约370亿美元到生物制药生产行业中,包括引进新技术和160多项新设备。该政策的一个核心计划是要将俄罗斯国产药品的比重提高到50%,并推进主要治疗领域药品的国产化,于2020年实现90%的国产药品占有率[26]。
图32015-2018年俄罗斯医药品进口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图3显示,俄罗斯15-16年药品进口额度有大幅度的减少,其后进口额保持稳定的波动,18年进口额有小幅的增长,医药规划初见成效。
根据俄罗斯海关的数据表明,2018年上半年俄罗斯出口医药产品近1.9万吨,总值超过200亿卢布。受经济低迷影响,2017年的俄医药市场处于需求疲软状态,销量仅增长4.3%。18年与17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增长11%,出口值增长8%。其中贡献最突出的是制药行业。五年来国产药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增加3.6倍,但进口量仅增长2.3%。如此看来,俄罗斯在药品贸易市场上想要逆转净进口的局面,仍需长期的努力。
(3)印度:出口大国,疫情情况下减缓出口,以供应内需为主
印度的医药贸易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有着亮眼的表现。印度从2000年就着眼于发达国家市场,5到6年间在多个发达地区进行了跨国并购。2012年印度开始仿制药和特殊产品的研发生产,逐渐成为“世界大药房”。
2016年,印度医药市场排名上升到全球第11位,预计五年内将到达第9位。印度医药市场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2015至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12.89%,今年若是没有疫情的影响,预计市场规模能到550亿美元。
据印度《商业标准报》5月8日报道,印度在2018财年医药出口金额达157.55亿美元,同比增长9.9%(如图4)。在金砖国家中,主要出口到南非和俄罗斯。除此之外,XX将考虑发展中国家XX疫苗类药物的批量采购订单,如世界卫生组织65%-70%的疫苗是从印度购买的。2018-19财年,预计印度九大行业将拉动其出口增长达16%之多,制药行业在其列。
图42015-2018印度医药品出口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另外,印度XX担心疫情下的供应危机,表示将正式开始限制26种活性药物成分(API)和与之相关的药物出口,以优先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根据调查,由于印度大量的制药需求,印度每年都要通过进口大量的原料药来满足供给。而中国是原料药的出口大国。每年中印在原料药贸易方面都能达到约170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占印度原料药进口总额中的43%。不仅如此,印度有许多关键抗生素类原料药品种是完全依赖于中国的供应进口。
(4)中国: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医药出口量减价增,态势良好
2012-2018年,中国医药商业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张趋势,增速逐渐放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中国向巴西和印度出口的药物制品金额都在其进口商品的前十行列,金砖国家间的贸易蓬勃发展(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
表1 2017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品分类统计
按表1来看,2017年中药市场有小幅增长,主要是植物提取药和中成药的增长拉动,但在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市场是负增长,这与东南亚市场的低迷有关。
西药市场方面,出口有大幅的提升。原料药、制剂、生化药的出口额都有一定的涨幅。其中原料药对印度市场的出口增长了13.5%,制剂方面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对欧盟、北美规范市场的增长,对非洲市场也增长了11.2%,生化药的增长有一定程度是国内的血制品供应增加拉动的[15]。
图52017-2018医药行业进出口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由图5可以看出, 2017-2018年间,中国医药行业的进出口总的来看都有稳步提升。虽然国内需求依旧增长,但主要医药进口产品,如西药制剂、生化药的价格下降,进口额出现负增长[15]。而医疗器械方面依旧平稳增长。
2018年对中国贸易来说,是颇具挑战性的一年,中美贸易战对医药产品加税、印度和X对中国出口的药品的反倾销等等。但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缓和、进口博览会的积极作用,使得中国医药出口的增长态势仍稳步延续下去。
然而2020年新冠状肺炎病毒的爆发,导致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延迟复工复产,加上病毒爆发,国内需求的短期激增,这段时间我国在医药出口方面数量金额大幅度下降。但另一方面,此次疫情中,中药得到了相当的关注度和重视,是中药行业的一次发展机会。
(5)南非:进出口相对稳定
艾滋病一直是困扰南非国民的一大病症,如何解决关于艾滋病的医疗问题,是南非XX目前在医疗方面的工作重心。为此,南非并不排斥中医中药等传统医药方式,还鼓励其在本国发展。因此南非对医药贸易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放的,潜力很大。南非对境外输入药品征收进口税,并在税收方面保护本土药企的发展。出口以抗癌药品和免疫制剂为主,进口以原料药为主,南非医药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仍是非洲大陆,许多跨国公司也因此将南非看作是开拓非洲大陆市场的跳板。
2.2医疗体系及药物政策
2.2.1各国内部政策
(1)巴西
巴西建立了统一的卫生体系,建立大众药房,专门出售低价药品,以成本价供应一部分药品,且公立医院可免费获得一些药品。这使得巴西的基础医疗服务比较普及,人人都可以享受基础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负担。但巴西本质还是个发展中国家,高级的医疗福利和低的生活、经济水平之间产生的矛盾是巨大的,加上巴西货币的贬值,这就导致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有限,高端的医疗集中于私立医院。
(2)俄罗斯
俄国推行强制医疗保险制度,XX为人民免费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和少部分基础药物,大部分药物仍需自主购买。且俄罗斯实行的是“医药分离”制度,医院不能够“以药养医”,加上国家对药物价格的宏观调控,药物价格相对稳定和合适。但俄国自身的医药研发产业并不发达,许多高端疗效好的药品全靠进口,这些药物的价格相对昂贵,虽然俄国XX对于弱势消费群体购买这类药物时提供补贴,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仍需自费购买。
(3)印度
印度宪法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并建立一套公共的医疗服务体系[6]。其中,印度基本药物政策实施效果最好的为德里,德里模式也被WTO作为成功案例而推广。这些政策促进了本土医药制造技术发展,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与可支付性,建立起了具有竞争力的民族医药产业。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如图6),印度医疗自费比例高达60%。这说明,虽然印度有公共免费医疗制度,但免费的额度相对较小,只能用于应对日常的小病痛,而且印度高级的医疗资源都集中于私人医疗机构,收费较高,进口药无免费,加上印度只有私人保险,大病的花费对许多普通民众来说过重。
图6不同国家的自付住院费用比例
(4)中国
从1980年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医药政策方面也发生了大的变化,2011年7月底已实现基层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规定了在公立医疗机构使用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药品以省为单位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在公立医院实行零差率销售[6]。缓解了群众“看病难,治病贵”的困难,保障了人们基本的用药权利,一定程度把控药物的价格,但合理用药和高端要物可及性仍有待提高。
(5)南非
南非历史留存着种族隔离问题,也导致了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为此南非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分为公共和私营两级医疗保健系统。公共部门为绝大部分人口提供服务,由XX通过税收提供资金,主要目标是为人民提供负担得起的基本药物[12],这意味着民众可以在一些公共医疗机构免费获取基本药物。南非的药物信息管理、采购配送制度和卫生保健系统都比较完善,确保了药物的合理使用。但南非一样存在着经济环境的制约,过多的穷人导致公立医院的拥挤、医疗水平较低和私立医院的兴起,医疗保险在南非显得十分重要。
2.2.2金砖体系医药贸易政策及影响
人文技术交流是金砖国家重要合作方面。在医药贸易合作方面,金砖五国有以下的政策:
政策(1):2017年夏天,金砖五国的卫生部负责人聚集在中国,探讨关于传统医药合作的问题,并发布了合作宣言,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统一传统医药品生产规范,并在培训这一行业人才上共同努力、共享资源,取各国传统医药行业的长处,用科学的态度去将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结合起来,寻求机会[3]。会议还鼓励金砖五国加强各国国民在这一行业的互动性和合作度,这才能更深入的进行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促进更多传统医药研究项目的合作。这对推动传统医学的继承发展与现代医学的融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金砖国家传统医药高级别交流机制的形成也将进一步促进传统医药市场的开放和发展。
影响:这个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各国的传统医药行业的发展。目前来看,金砖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且俄罗斯、巴西、南非在本国的医药行业方面都有着很多自身的局限性,而如何突破这些局限,带动本土传统医药行业的发展是带动整个金砖五国提高在医药行业的竞争力的首要任务。这个政策的颁布,确定了金砖五国在共同建设传统医药行业上的联合合作,集中五国的力量,既能够共同弘扬本国的一些优势产业,如印度的仿制药和中国的原料药优势,也通过人才的相互交流,帮带其他国家克服自身的局限,实现医药行业的转型,带动金砖整体的医药产业升级发展。
政策(2):2017年8月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中国与巴西达成了服务贸易的双向交流合作计划,并签订了备忘录。声明贯彻金砖合作伙伴的立场和角色,在平等互利的出发点下去促进双方在各个领域特别是中医药行业的服务贸易合作。
影响:作为中国在拉丁美洲最有潜力的合作伙伴,巴西市场的开拓无疑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巴西自身的医药行业也十分依赖跨国企业和进出口,而这个政策的实施,无疑是给中巴的医药贸易创造了更好的平台,特别是对于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更能发挥巴西作为原料药进口大国的作用,加强中巴在中医药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以更好的平台和政策进行原料药、植物原料贸易,实现在医药行业的共同发展。
金砖五国在通信、贸易、外交上的多样合作,使得五国在市场流通、技术流通、人口流动方面更加的方便和自由,有利于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对各国的医药行业也有着长足的促进发展。
3金砖体系在世界市场的医药进出口贸易现状
3.1在世界市场地位以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的变化
至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团结合作,贯彻合作伙伴的宗旨,在世界经济方面大放光彩。金砖五国拥有超过世界五分之二的人口,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金砖五国GDP占世界总量的11.7%,2016年合计超过1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 的22.3%,净增107,953亿美元,贡献了同期世界GDP总量净增额的44.5%,2018年五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3.58%,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6.28%[2]。(具体变化趋势如图7)
图7中国和金砖国家GDP比重变化趋势(单位:%)
可以看出金砖组织的GDP占直接比重逐年升高,在09年南非加入后增幅明显,近几年趋于平稳。而在金砖五国里,中国占有超过一半比重的GDP,是金砖五国GDP的主要贡献者,且这个趋势也在逐年上涨。
医药进出口方面,如图8图9:
图82015-2018年中国和俄罗斯医药品进口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图92015-2018中国印度医药品出口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其中,2015年俄罗斯的医药品出口金额为9亿美元。巴西的医药行业在其国内的份额都较小,而印度是药品出口大国,进口方面占比较小,俄罗斯方面是药品净进口国,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优先,但进口金额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出口占比较小。从上面两图可以看出,中国近年来的医药进出口行业都有着不错的发展态势,进口和出口都逐年递增,且在17年开始医药品出口额赶超了印度。南非方面,国内有药品生产激励措施,完善的药物市场和有效的控制机制,开始自主生产原料药[12],国内药品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结合以上数据,金砖体系在医药贸易行业中总的来说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且占世界市场份额逐年递增。
除此之外,金砖五国在2010年得益于改革方案的成功,迎来了在世界银行地位的提升,投票权增至13.1%。同样的,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也达到14.81%,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经济增长额,这无疑是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升级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2原因及分析
(1)巴西的本土制药行业并不发达,虽然这几年XX也有在这一行业下功夫,但就销售金额来讲,巴西仍然是医药的净进口国。且巴西是工业大国,特别是在航空业上面,所以医药行业在巴西占比并不高,在进出口方面也不在前十的行列。因此,巴西的医药行业发展并不突出,但经济的增长十分明显,这带来的是糖尿病和高血压之类的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率增加[1],对进口药物的依赖增加。因此许多跨国药企都有着“巴西梦”,巴西也确实是他们发展壮大的好市场。
(2)俄罗斯与巴西的市场情况有些相类似的地方,这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经济增长快,药品进口率高,“现代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仍存在一大部分未接受过用药教育的人口,xx腐败(特别是在俄罗斯),以及购买力不足。这都是制约俄国本土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导致的内部供应不足,吸引了许多外向型制药营销商的注意。俄国的医药改革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医疗资源方面也有瞩目的提高,但还要继续深入落实,继续完善医疗药品制度。
(3)印度本身作为人口大国和仿制药的大国,在医药行业本就有不俗的表现,加入金砖组织后,更是有了更好的贸易条件和合作伙伴,近年来出口额都在稳步上升,“世界药厂”毫不逊色。但在医疗资源方面仍十分落后,像在每一千人平均拥有的病床数的统计中,在世界排名163(共197个国家),指数为0.7,几乎垫底。
(4)中国2000年-2016年医疗水平进步巨大,各种医疗资源、医疗水平评估都在世界中上水平。近年来,中国充分发挥在金砖国家中的优势,发展自身的医药贸易行业,在世界医药进出口以及与金砖四国的医药贸易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现。在出口方面,于18年赶超印度成为又一个药物贸易出口大国。但中国的医药行业也有着自身的局限:中国各地区医疗水平分布不均匀,以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发达,西部内陆地区发展较为落后,且人口基数大,医生占比小,缺少被世界所认可的医学专业突出的大学。
(5)南非主要经济来源是矿产,近年来医药进出口行业也没有大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在于南非自身结构的局限性:种族歧视的遗留问题,医药行业高端人才流失,基础医疗设施作用局限且服务大多数民众,效率低下。但南非作为非洲最有潜力的经济体,它把握了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在撒哈拉以南的“统领”地位,目前约有276家公司获准在南非生产、进口、出口或分销药品,市场规模约有28亿美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大的医药市场[12]。
世界经济趋于多元化,新兴市场崭露头角。相反的是,某些发达国家却逐渐展现了民粹主义,阻碍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的发展。因此金砖五国的诞生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黄金十年”也给金砖五国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
4金砖五国的医药进出口贸易发展前景
4.1金砖五国内部发展前景
金砖五国在世界医药贸易市场上有着以下的重大优势:
①2014-2016年,中国对金砖成员国出口的医药总额上涨了2.7%,达到4.78亿美元,而进口的医药总额从2.5亿美元减少到1.73亿美元,减少了31%[1]。
②中国在医药方面,大力开拓金砖国家市场,特别是俄罗斯、南非和巴西,虽然贸易总额还是较低,但增速很快,可以预见未来金砖国家间医药行业合作的潜力。
③南非的非专利药生产市场、印度的仿制药生产市场、中国的中成药生产市场,都将成为推进金砖五国医药进出口行业贸易的重大力量。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不断的优化改革,我们可以预见金砖五国在医药贸易行业以下的发展前景:
①金砖五国医药进出口合作加强,各国利用金砖国家成员的优势,补足自己国家自身在医药进出口行业发展上的劣势,形成协同化的区域发展。
②中国积极开拓俄罗斯、南非和巴西这三个国家的医药市场,根据国内需求增加原研药和仿制药产品,出口稳中求进,进口量增价减。
③金砖五国间医药贸易逆差减小,逐渐建成健康的多边医药贸易体系。
④在世界医药进出口市场上,金砖五国的影响力将会扩大,巴西能够较好的行使独立于X霸权的医药市场政策,更好参与到金砖国家的贸易中来。
4.2金砖体系在世界市场的发展前景
金砖五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联合组织,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着新兴市场的冒头,若是能把握好金砖这一平台原有的基础,并在其基础上吸纳更多的成员国,建立“金砖+”的国际经济生态链,坚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国家间对于医药进出口行业取长补短,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取各国医药政策的精华为己用,未来一定可以在国际社会中,作为新兴国家的平台,在世界医药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中美的贸易战是多方关注的重点,其中美方对医药物品的征税也是在逼迫中国在医药行业需要寻找更好的发展出路。金砖五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联合,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瞩目,这个体系本身也是五国发展医药贸易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各国把握机会,加强五国的多边贸易联动性,必定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5政策建议
5.1金砖五国医药行业发展建议
一、根据国内现状,优先优化本土医药产业的改革。
根据上面分析的金砖五国的医药产业现状,发现各个国家都存在着自身的一些因素局限了行业的发展,而想要提升金砖整体在医药产业上的竞争力,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优先考虑如何突破各国的不利因素。
二、利用金砖国家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和医药进出口合作,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金砖国家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其潜力不可小觑。像俄罗斯、巴西正在着力于本国医药产业转型的国家,且都是医药贸易进口逆差国,利用好金砖国家的合作市场,增大世界市场份额的占有量,对逐步扭转逆差局面十分重要。
三、加强金砖国家内部合作,巩固和发展金砖国家间的贸易、技术、工业、投资等人文交流以及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金砖体系与其他多国联盟的不同之处在于金砖只专注于经济上的合作,不是政治等方面的捆绑,这使得金砖之间的合作更为纯粹,在经济上的合作也更为深入。这是发展医药贸易行业的好机会,应加强医药高新技术和医药高技术人才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金砖国家平台,加大金砖五国在医药进出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确保金砖五国经济持续增长,继续提升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在这一方面,俄罗斯和巴西经历了两年的负增长,虽然目前就业已经回到正轨,增长也开始趋于正常,但速度仍然缓慢,要保持持续增长略显困难。南非的增速也低于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平均增长率。但考虑到上面分析到的各国的自身资源与发展潜力,这些经济困难也只会是暂时的,三国应该借助金砖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尽快扭转国内经济困难的局面,建立以高端技术为基础的,强大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五、要开始考虑金砖体制的“扩容”。
如今在国际上,无论是地区合作组织还是贸易合作组织,都有着相当的规模,并且不放弃寻求新的成员。金砖五国是由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目前世界上的新兴市场国家也逐渐增加,可以考虑有序增加新的有实力的经济体,扩大金砖机制的基本力量。更多的合作伙伴对于医药贸易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能够取长补短。利用多边合作的机制,促进医药服务贸易和人才交流,参考更多种的医疗体系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升级医疗体系,促进医改,对于金砖整体的医药贸易都是有很大裨益的。值得考虑的国家有墨西哥、泰国、阿根廷等,他们也都是新兴市场国家,其中墨西哥在医改后,医疗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甚至许多X人都会去墨西哥看病,这是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地方。
5.2中国对此的态度与策略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金砖五国的多边贸易,是金砖五国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世界上瞩目的新兴市场国家。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劳动力因素、对本国企业的扶持政策,中国与金砖五国方面一直存在有贸易逆差。
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14%-17%速度增长着。医药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医疗体系的逐渐健全,我国的药品消费增长速度将处于世界前列。此外,根据目前中国的医药贸易渠道来看,近年来,线上药品贸易的规模逐年增高(如图10),且关于网上销售药物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2018年,我国药品零售渠道实现销售额3919亿元,在终端药品销售中占比为22.9%。其中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22%,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1%。可以合理推测在未来,线上贸易渠道将占有相当的一部分贸易份额。
图102011-2018年(中国)网上药店市场规模及增速
对于日后中国作为金砖国家的一员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还有以下方面值得关注:①根据自身国情继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完善基本药物目录;②深化医改,关注“以药养医”问题,把控好处方药的价格。
5.3疫情下的机会和挑战
此外,这次疫情的突发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对金砖五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次考验,但也带来了机会。疫情的爆发带来的是药物需求的增长和医疗物品需求的激增,特别是免疫类药物制剂和抗生素类药物,口罩和防护服也在急需物资之列。但在面对需求的激增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疫情的扩散性,把握贸易机会的同时也要兼顾国内的硬性需求。另一方面,疫情的影响必不可免的会造成人员流动的降低,人员的相对稳定代表了国际贸易的消极,因此进出口在这一时期都会骤减。机遇的一面是对新病毒特效药的研制,有效而及时的疫苗必定会率先抢占市场。
对中国来说,新冠疫情导致的将近3个月的停工停产,大大拉低了制造行业和生产行业的增长速度,这也影响到了医药的生产行业。但另一方面,这次疫情中,由于此次爆发的是新病毒,中药行业也被寄予期望,短期内需求上升,是发展的机会。保守估计,疫情后会有爆发性的复工复产,将会一定时期内拉高生产行业的增长速度,但总的来说,今年全年医药行业的增速将会趋于缓和,或有小程度的增长,医药行业销售收入或将突破3万亿元,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超过5.3万亿元。
6总结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学者关于金砖五国贸易和医药进出口方面的论文,加上对从金砖五国的国家统计局收集到的数据,以及国家商务部和国家驻外商务部的公示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到金砖五国的医药行业进出口现状:巴西、俄罗斯由于内部的体制矛盾,一直以来是医药贸易的净进口国,两国都有在扭转这一局面,俄罗斯的改革更为有成效,但短期内仍然会保持净进口国的地位。中国和印度都是医药行业的出口大国,中国以原料药和中药材出口为主,印度以仿制药出口为主,是金砖五国在医药行业的主要带动者。南非的医药进出口相对平衡,国内药物生产与监管制度完善,作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最大的医药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近五年的金砖各国医药行业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对金砖各国的出口增长潜力巨大,南非的非专利药生产市场、印度的仿制药生产市场、中国的中成药生产市场,都将成为推进金砖五国医药进出口行业贸易的重大力量。金砖体系本身也是五国发展医药贸易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各国把握机会,加强五国的多边贸易联动性,必定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而为了更好的发展金砖五国的医药行业以及提升金砖体系的医药竞争力,本文通过结合各国的本身情况、发展态势和国际市场的状况,总结出一些发展建议:首要任务是确保金砖五国的经济增长和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比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加强金砖+的合作,取长补短,增强各国的医药行业实力。除此以外,建议考虑金砖组织的扩容,吸收更多有实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学习其在医药行业的优势,如墨西哥、阿根廷等。
参考文献
[1]刘晓惠. 金砖国家医药贸易竞争力分析[J]. 时代经贸,2018(25):37-38.
[2]陈威华 赵焱. 金砖第二个“金色十年”值得期待[N]. 中华工商时报,2019-11-26(001).
[3]《金砖国家加强传统医药合作联合宣言》发布[J]. 中医药导报,2017,23(14):33.
[4]张海峰.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
[5]陈昱方. “金砖四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6]沈倩,张涛,武丽娜,等. 金砖五国药物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10):11-15.
[7]肖化.“金砖四国”原料药市场机遇多[N].中 国化工报,2009-03-25.
[8]李振吉,黄建银,邱珺,等. 金砖国家中医药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3,8(08):887-890.
[9]韩家彬,张振,李豫新. 进出口贸易、FDI对金砖5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12(11):66-73.
[10]蓝庆新,姜峰. 中国是否挤占了BRICS其他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基于BRICS成员国对173个国家出口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18,34(04):4-22.
[11]赵霞. 中国与俄罗斯医药贸易发展障碍及升级途径[J]. 对外经贸实务,2017(12):53-55.
[12]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大医药市场[N]. 中国医药报,2019-06-06(004).
[13]李扬,池慧. 印度医药专利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药事,2012,26(05):529-533.
[14]张弛. 中医药如何在金砖国家“掘金”?[J]. 中国对外贸易,2013(08):92-93.
[15]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出口稳中求进,进口量增价减[N]. 中国医药报,2019-05-06.
[16]JIANG SHIXUE.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HE BRICS IN GLOBAL GOVERNANCE[J]. Contemporary World,2017(04):38-40.
[17]Durokifa Anuoluwapo,Ijeoma Edwin,Moshood B. Abdul-Wasi. South Africa’s Inclusion in BRIC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n Afric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Renaissance Studies – Multi-, Inter- and Transdisciplinarity,2018,13(2).
[18]Azam Muhammad.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investment, human capit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our BRICS countri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9,26(33).
[19]Javeria Maryam,Ashok Mittal.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dia’s trade in goods with BRIC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2019,66(4).
[20]Xi Jinping.Stronger BRICS Partnership for a Brighter Future[J].和平,2017(03):9-11.
[21]Javeria Maryam,Umer Jeelanie Banday,Ashok Mittal. Trade intensity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 analysis of Intra-BRICS trad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2018,13(5).
[22]Nobantu Madikizela,Dr Rosemary Sibanda,Dr Ankit Katrodia. A study of South African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exports within the BRICS.[J]. Afric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Tourism and Leisure,2019,8(2).
[23]Nickola Indira Browne(尼克拉). The Impact of the Brics on the Future of Global Governance[D].山东大学,2014.
[24]Liatile Putsoa(普索托). The BRICS:the Influence of Emerging Nations on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D].山东大学,2012.
[25]Hyve. 2019年俄罗斯药品市场:趋势与创新[J] .: http://www.hyve-china.com.cn/, 2019-10-15.
[26]盛海燕,崔小西. 俄罗斯医药市场分析[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3(01):115-120.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