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基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城市圈的背景下,对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状况和公平性进行研究,分析广州市的发展定位,为我市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布局、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方法:本文以2013-2018年广州市统计数据为对象,宏微观层面描述广州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并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我市2018年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 结果:广州市XX对卫生事业投入强度不断加大,卫生资源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并且其人均拥有卫生资源量已经高于全国的水平,但是人口数量大并且很密集,资源分布高度集中。在公平性方面,广州市卫生资源人口公平性的优势大于按地理配置公平性。在人口配置上,除了执业(助理)医师高度不公平外,其他处于较为公平状态,公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医疗机构资源、医院资源、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床位资源;在地理配置上,除了医疗卫生机构达到高度公平,其他卫生资源均不公平。 结论:(1)加强市民身体素质,关注人口卫生问题;(2)合理调整卫生资源的地理布局;(3)扩大卫生人员队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4)加大XX投入,促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卫生资源 资源配置 公平性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背景,广州被定位为带动发展的领头羊,优化我市卫生资源配置是一项重要保障[1]。据报道,在2019年广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表示,鼓励市民要深入学习XXX健康广州的思想路线[2]。在会议上,广州市黎明副市长表示:着眼解决“看病难”问题,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3]。
近年来,广州市卫生事业呈现迅速地发展,但在配置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卫生资源总体的不足,人均卫生资源偏少;卫生资源区域分布不合理;城乡之间的药物供给不平衡[4]。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5]。在2019年广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列入主要突出做好的“四大方面、26项工作”中[6]。 本研究在以上背景下,基于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各项卫生指标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广州市的卫生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宏观层面对比分析全国、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相应指标,分析广州市目前的发展地位,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健康广州背景下广州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为完成健康卫生工作使命“让医疗卫生服务的各个福利辐射到人民群众中去”贡献一份力量。
1.1.2 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卫生资源总量很大,并且种类很多,分析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是一个繁琐过程,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本研究以公平理论、均衡配置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我市卫生资源配置的状况提供理论基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不仅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重要项目,更是广州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的选题能够有针对性的为广州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实践意义第一,对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以2018年广州市各类卫生资源为对象进行数据整理,纵向分析广州市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同时横向对比全国以及其他省、市,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研究优化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二,为广州成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不管是从经济和地理位置上,广州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问题上发挥着辐射带动的作用。其中实现卫生资源在社会上的最大化效益,是实现我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的重要保障。
第三,对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宏微观层面的研究去发现广州市卫生资源在数量与分配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并与全国、广东、深圳、北京、上海进行比较,找出我市近年卫生资源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为我市XX制定更好的优化配置政策,提升全市卫生资源质量水平提供针对性的依据,从而促进相关政策的调整,深化卫生体制的改革。
第四,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看病难、看病贵”是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虽然XX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问题依然严重,根源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居民享有的卫生资源依旧得不到满足,城乡之间差距永远也不会改善[7]。本文针对我市各类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有一定参考意见。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卫生资源
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卫生资源,包括卫生人力、物力、财力、和卫生信息[8]。有限性、多样性和选择性是卫生资源的三个表现,即每个人所能享受的卫生资源是有限制的,并不能无限地拥有,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卫生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卫生资源应该有选择地分配,以免导致资源的过度分配,这也是卫生资源达到社会最大效益的根本[9]。
(2)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配置是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10]。卫生资源配置一般先考虑新添卫生资源配置问题,比如每年新添的各类医疗设备、新一批护理人员等,接着再考虑对现有的卫生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优化各个不合理的部分[11]。广州日报中关于卫生资源配置的报道文章中写道:“卫生资源结构和供给与需求的配置是卫生资源配置的具体理念”[12]。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于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研究都很深入,研究表明,我国高阶级的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多于中阶级,而中阶级的多于基层的卫生资源数量,也就是说卫生资源配置城乡差距很大[13]。卫生资源匮乏会严重影响公众得到公平的卫生服务,城乡的卫生资源需求并不能去区别哪一方量的大小,其实都很需要[14]。卫生资源的需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是相关联的,乡镇经济相对落后,分配的卫生资源就没有那么前卫,所以乡镇就出现了更缺少卫生资源的现象[15]。
(3)公平性
所谓公平指的是公正和平等,其实公平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与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均有交集但又不尽相同。公平作为一种衡量标准,其概念会随着历史条件而改变,即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观念下有着不同的公平标准[16]。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指将各种卫生资源在不同的人群和地区中公平合理分配,从而实现卫生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17]。
1.2.2 相关理论依据
(1)社会公平理论
卫生资源属于社会公共品,实现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8]。X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于提出人的积极性与劳动报酬和他人的评价密切相关[19]。亚当斯的社会公平理论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和鼓励公平竞争的分析方法[20]。
关于公平正义理论罗尔斯哲学家则在《正义论》中提出两个观点:一是每个人都平等享有各种权利;二是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由最差的人的福利水平决定的,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应牺牲社会情况最差的人群的利益,应尽可能使最少获益者的利益最大化[21]。罗尔斯的社会公平理论对于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在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问题中,注意区分社会不同人群的社会情况,并且应该优先考虑卫生资源稀缺的弱势群体,保证卫生资源稀缺的弱势群体的基本卫生医疗服务不受影响[22]。
(2)均等配置理论
十九世纪70年代末,瓦尔拉斯提出当整个经济体系处于一个均衡的状态,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产出和供给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均衡值,他强调在经济处于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下,生产要素的总价值投入与消费品的总价值产出必将相等,一旦市场均衡状态被打破,这种均等值就会不均衡[23]。19世纪末,瓦尔拉斯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不仅受它自身供求的影响,还要受到其他商品和供求与价格的影响[24]。
卫生资源配置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需求分配,即卫生资源的供给应该做到工资满足需求,对需要的人群针对性地供给;二是做到公平公正,即社会中人人均能享用到同样的卫生服务;三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目标[25]。
(3)公共产品理论
照萨缪尔森提出,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产品的需求不会因为该产品的影响减少对其的需求[26]。不可分割、非竞争、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的三大特征,即公共产品是大家共同享有的物品,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改变他的数量,并且每个人在公共产品中得到的利益是不相冲突的,没有谁能够独自拥有公共产品[27]。
卫生资源也属于公共产品,其通过卫生服务的形式分配的。对于纯属公共产品,纯属公共产品容易供不应求,一般由XX直接提供;对于个人产品类的卫生服务,比如整形手术和器官移植,一般由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对于准公共产品类的卫生服务,比如乙肝接种和麻疹接种,具有外部性,一个范围内有一人接种该疫苗就会减少该范围内患病的概率,一般由XX资助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28]。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找中国知网上查阅相关国内研究文献,参考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方法,总结国内外优化卫生资源分配的经验,为本文研究开展奠定基础。
(2)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是指将某一区域的人口按收入的多少,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横坐标代表人口累积百分比,纵坐标代表收入累积的百分比,通过绘制得到的实际分配曲线即为洛伦兹曲线,如图 2[29]。本研究以2018年广州市数据为基准,按人口和地理的百分比分别累计计算,横轴表示人口或地理累计比例,纵轴表示卫生资源累计比例。其中对角线为绝对平等线,曲线越靠近绝对平等线,表示卫生资源配置越公平。
图 1
(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评价一个区域内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分析指标,是直线Y=X与洛伦兹曲线所卫生图形的面积占Y=X直线与X轴、X=1所谓生的图形面积的比值,即,如图 2[30]。按照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2警戒线属于高度平均;0.2~0.3之间属于相对平均水平;0.3~0.4之间属于比较合理状态;高于0.4的警戒线属于不平均状态。
1.3.2 技术路线图
图 2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和公平性评价采用的指标有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集中指数、泰尔指数、差异系数等。
徐双,冯国忠采用1996-2017年的数据计算基尼系数并建立回归模型对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卫生资源投入的动态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医疗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对于改善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存在有限的正面影响,但是资源合理配置对于提高公平性的影响力度更大,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提高也会对改善资源投入形成有力支持[31]。
周明华,冯毅从人口和地理两个维度对黔北地区各类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其中按人口分布的曲线较接近绝对公平线,而按地理分布的曲线偏离绝对公平线,可见黔北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地区上不够理想[32]。
王雅萱,陈香桦对2008-2012年广东省卫生资源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结果广东省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要优于按地理配置,并且人口和地理配置都没有超过0.5的警戒线;广东省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处于正常状态,按地理分布公平此案差,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是面临的主要难题[33]。
对卫生资源的整体状况的分析可以从宏微观层面去研究,郭塨通过机构调研整理机构的各类卫生资源数据,采用描述分析法对长沙市的人力、设备的数量、卫生机构、和质量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微观层面的描述[34]。刘玥从微观层面对江苏省卫生资源情况进行描述总结,同时宏观对比与江苏省发展情况相同的省内城市和省外城市的相关数据[35]。
1.4.2 国外研究现状
公平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可持续追求的目标。发达国家学术界对于卫生资源的研究较早,对于如何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的研究也做了不少尝试。Philip Musgrove等通过对比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的差距,分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的均等性,比较直观地衡量基本医疗资源配置的均等状况[36]。Sherman,H.David均采用基尼系数等指标来衡量基本医疗资源配置的均等性[37]。Adam Wagstaff从健康状况公平、筹资公平和卫生服务利用公平三个方面对卫生资源的配置进行了研究[38]。P.Musgrove最先用基尼系数研究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出了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39]。Collerton则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评价卫生资源的公平性[40]。
德国通过设置医疗保障来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其卫生资源的规划与卫生机构分工、医疗资源与疫情相对、卫生服务体系的业务范围分工非常明确,卫生资源的配置和效率都比较好[41]。
英国是最早研究卫生资源配置的国家,其配置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计划配置、需求配置、RAWP配置和利用配置[42]。二战之后,英国卫生资源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卫生资源由国家按主观标准同一分配,没有考虑居民的实际现实需求;九十年代后,按你要用进行分配,引入市场的内部机制,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卫生资源配置更公平和有效[43]。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调节是X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管理居民的健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这种配置方法对于弱势的贫困群体来说不能保障其享有相等的医疗服务,公平性较差[44]。
1.4.3 国内外研究小结
从以上对相关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开拓了很多卫生资源配置研究道路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外的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情况,但是很多细节方面可以参考借鉴。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以2018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为基准,先从微观层面对广州市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宏观层面对比分析全国、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的相应指标,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我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为广州市在XXX下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更全面的精准定位参考。
2 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概况
2.1 广州市基本社会经济情况
2.1.1 人口状况
截至2018年,广州市常住人口共1490.44万人、户籍人口有927.69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2005人/Km2。常住人口最多的是白云区,有271.43万人,其次是天河区,有174.66万人;越秀区的常住人口密度最大,达到了34879人/Km2,其次是海珠区,18735人/Km2,与天河区的常住人口密度差不多。
表 12018年广州市及各区域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情况
地区 | 常住人口
(万人) | 户籍人口
(万人) | 常住人口密度
(人/Km2) |
白云区 | 271.43 | 103.34 | 3411 |
从化区 | 121.85 | 95.15 | 754 |
天河区 | 174.66 | 93.92 | 18131 |
海珠区 | 169.36 | 105.59 | 18735 |
黄浦区 | 111.41 | 52.76 | 2301 |
番禺区 | 177.70 | 98.94 | 3353 |
增城区 | 121.85 | 95.15 | 754 |
荔湾区 | 97.00 | 74.54 | 16413 |
花都区 | 109.26 | 78.24 | 1126 |
南沙区 | 75.17 | 43.93 | 959 |
越秀区 | 117.89 | 117.79 | 34879 |
广州 | 1490.44 | 927.69 | 2005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表 22018年广州市及各区域出生人数情况
地区 | 出生人数
(人) | 出生率
(%) | 死亡人数
(人) | 死亡率
(%) |
白云区 | 21806 | 21.56 | 5222 | 5.16 |
从化区 | 12503 | 19.83 | 3675 | 5.83 |
天河区 | 16151 | 17.54 | 3180 | 3.45 |
海珠区 | 12748 | 12.16 | 7486 | 7.14 |
黄浦区 | 14385 | 28.29 | 2202 | 4.33 |
番禺区 | 22483 | 23.37 | 4269 | 4.44 |
增城区 | 22292 | 23.85 | 4991 | 5.34 |
荔湾区 | 8539 | 11.53 | 6484 | 8.75 |
花都区 | 18547 | 24.22 | 3470 | 4.53 |
南沙区 | 9335 | 21.84 | 2537 | 5.94 |
越秀区 | 12208 | 10.53 | 8777 | 7.45 |
广州 | 170997 | 18.73 | 52293 | 5.73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2.1.2 地理状况
广州市管辖区域总面积为7434.4平方千米,其中海珠、荔湾、天河、越秀、黄埔、南沙、白云称为“老七区”,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称为“新四区”。
表 32018年广州市及各区域地理面积和行政划分情况
地区 | 土地面积
(Km2) | 街道办事处(个) | 镇
(个) | 社区居委会
(个) | 村民委员会
(个) |
白云区 | 795.79 | 18 | 4 | 277 | 118 |
从化区 | 1974.5 | 3 | 5 | 51 | 221 |
天河区 | 96.33 | 21 | 0 | 219 | 0 |
海珠区 | 90.04 | 18 | 0 | 265 | 0 |
黄浦区 | 484.17 | 14 | 1 | 102 | 28 |
番禺区 | 529.94 | 11 | 5 | 97 | 177 |
增城区 | 1616.47 | 4 | 7 | 57 | 284 |
荔湾区 | 59.1 | 22 | 0 | 186 | 0 |
花都区 | 970.04 | 4 | 6 | 64 | 188 |
南沙区 | 783.86 | 3 | 6 | 64 | 128 |
越秀区 | 33.8 | 18 | 0 | 222 | 0 |
广州 | 7434.4 | 136 | 34 | 1568 | 1144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2,1.2 经济发展状况
由表 4可见,近年来,广州市经济呈现出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2013至2018年间,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94%,人均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47%。但是广州市的同比增长幅度呈现方向发展趋势,从图 4可以看出,广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比率由2013的14.35%下降到2018年的6,31%,人均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比例由13.57%下降到3.19%。2018年天河区以4608.82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其次是黄浦区,生产总值为3645.18亿元,依次是越秀区3281.61亿元,但从化区的生产总值很不理想,仅有416.68亿元,可见老城区经济发展占有优势,周边偏远城区的经济相对落后。
同时宏观对比分析全国、广东、深圳、北京和上海的生产总值(见表 6),2018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55491万元,超过北京、上海的人均生产总值,可见我市的居民生活水平会比其他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生产总值体现着经济实力,广州市的经济一直处于快速、稳定的发展状态,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城市群提供重要的支持。
表 42013-2014年广州市生产总值发展情况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
2013 | 15663.48 | 121584 |
2014 | 16896.62 | 129938 |
2015 | 18313.80 | 137793 |
2016 | 19782.19 | 143638 |
2017 | 21503.15 | 150678 |
2018 | 22859.35 | 155491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图 42013-2018年广州市生产总值增长比例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表 52018年广州市各地区生成总值情况
地区 | 生产总值(亿元) |
白云区 | 1962.39 |
从化区 | 416.68 |
天河区 | 4608.82 |
海珠区 | 1881.48 |
黄浦区 | 3465.18 |
番禺区 | 2078.96 |
增城区 | 1124.11 |
荔湾区 | 1223.34 |
花都区 | 1358.37 |
南沙区 | 1458.41 |
越秀区 | 3281.61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表 6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生产总值情况
地区 |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 人均生产总值 |
全国 | 900309.5 | 64644元 |
广东 | 97277.77 | 86412元 |
广州 | 22859.35 | 155491万元 |
深圳 | 24221.98 | 189568万元 |
北京 | 30319.98 | 140211元 |
上海 | 32679.87 | 134982元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2.2 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2.2.1 卫生机构配置情况
(1)医院
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卫生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载体,在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卫生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微观层面上,由表 7可见,医疗卫生机构数在广州市各行政区域的分布情况,其中白云区、天河区的医疗机构位居第一,均为709个;其次是增城区,534个,荔湾区最少,220个;白云区的医院最多,46间,天河区位居第二,44间,花都区最少,只有10间医院。由表 9可见,我市卫生医疗机构由2013年的3729增加到2018年的3498,增长了0.94倍;医院由2013年的222增加到2018年的255间,增长了1.15倍,总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同时宏观对比全国、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的相应指标(见表 8),2018年广州医疗卫生机构为1598个,医院为255间,分别占全省的8.92%、16.43%,且两项指标均超过深圳的数量。数据显示,广东省三甲医院以122数量占全国第一,其中38家医院位于广州,也是全省数量最多,可见广州市的卫生机构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广东省医疗机构数量为51527个,医院为1552间,远高于北京和上海的数据,并且广州的医疗机构数据跟上海市的数据相差不大。在广东68家最强医院科室榜单中,我市以39家的数量占据最多,可见我市的医疗实力是有目共睹的。
表 72018年广州市各地区卫生医疗机构数情况
地区 | 医疗卫生机构
(个) | 医院数
(间) |
白云区 | 709 | 46 |
从化区 | 351 | 8 |
天河区 | 709 | 44 |
海珠区 | 307 | 19 |
黄浦区 | 323 | 21 |
番禺区 | 372 | 24 |
增城区 | 534 | 11 |
荔湾区 | 220 | 26 |
花都区 | 481 | 10 |
南沙区 | 222 | 12 |
越秀区 | 370 | 34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表 8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卫生医疗机构情况
地区 | 医疗卫生机构(个) | 医院数
(间) |
全国 | 997433 | 33009 |
广东 | 51527 | 1552 |
广州 | 4598 | 255 |
深圳 | 4380 | 140 |
北京 | 10058 | 648 |
上海 | 5293 | 358 |
数据来源:《2019广东统计年鉴》、《2019全国统计年鉴》
表 92013-2018年广州市各类卫生机构数情况
年份 | 卫生机构数(个) | 医院数
(间)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个) |
2013 | 3729 | 222 | 3234 | 200 |
2014 | 3749 | 224 | 3245 | 202 |
2015 | 3724 | 229 | 3219 | 203 |
2016 | 3806 | 243 | 3309 | 223 |
2017 | 4058 | 243 | 3602 | 180 |
2018 | 4598 | 255 | 4162 | 143 |
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年鉴》(2013-2019)
(2)基层医疗机构
近年来,基层医疗机构占了医疗卫生机构数的大部分,其在医疗服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数量也逐年增加。由表 9可见,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由2013年的3234增加到2018年的4162个,增长了1.29倍;2018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卫生机构的比例约91%,平均占比在88%左右。
同时宏观对比全国、广东、深圳、北京和上海的基层医疗机构数(见表 10),广州的基层医疗机构数比深圳多,与上海和北京拥有的基层医疗机构数量相差不远。医疗服务的短板在基层,然而人口数量大、人口流动性复杂是我省乃至全国共有的突出问题,所以医疗服务的问题也随之体现。虽然广州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广东省乃至全国数量上优势不明显,但是广州集聚全省约31%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三甲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帮助市民解决看病能在基层解决的问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越来越有成果,其成功的实践经验成了全国各省市学习的榜样。
表 10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各类卫生医疗机构情况
地区 | 基层医疗机构
(个)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个) |
全国 | 943639 | 18033 |
广东 | 48684 | 1058 |
广州 | 4162 | 143 |
深圳 | 3545 | 122 |
北京 | 9172 | 110 |
上海 | 4729 | 108 |
数据来源:《2019全国统计年鉴》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由表 9可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从2013年的200个减少至2018年的143个,但2014年开始有在增加,到了2017年才开始减少。其原因是2014年全国省市都增加了原来由计划生育部门管理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2016年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后开始减少,从而导致全国很多省市专业卫生机构数量的减少。虽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广州仍以14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超过了深圳,甚至超过了北京、上海(见表 10)。2019年年底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的疫情,我省的疫情也是非常严重,广州作为各地人群交织的地点并且拥有的公共场所达两万多间。疫情当下,广州卫生监督迅速发动防控指令,落实各大公共场所消毒工作、体温检测、人群流动控制等。据报道,广州某科研小组发布研究称:“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中间宿主为穿山甲”,这一研究对于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研究药物有了进一步的帮助。
2.2.2 卫生床位资源配置情况
(1)医疗机构床位
微观层面上,虽然卫生床位资源的数量总体上在增加,但是我市各区域床位资源的分布差距较大,且集中在经济较好的地区。越秀区的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医院数位居第一,分别为24141张、22255张;其次是白云区,分别是19937张、18475张;天河区位居第三,分别是12345张、11916张;南沙区、花都区、增城区、黄浦区的床位数都比较少,见表 11。由图 5可见,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床位数呈增加的趋势发展,由2013年的73301张增加到2018年的95134张,增长了1.3倍。
同时宏观对比全国、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的相应指标(见表 12),发现在整个广东省,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有95134张,占比18.40%,远多于深圳的医疗机构床位数,说明我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的总量在全省市里占有一定优势。北京和上海的医疗机构床位数分别为123600张、199000张,但这却远不及我省医疗机构床位的数量,说明广东省的医疗机构床位数明显占有优势,其中广州的具有很大的突出贡献。广州三甲医院的床位处于长期紧张状态,基层医疗机构的床位优势却弥补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实力,一些需要长期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在病情控制稳定后会被劝导出院或者转入基层医院。去年首张家庭养老床位在广州越秀诞生,打开了XXX5G互联网+医疗的大门,打造了我省新型家庭养老床位的养老模式。
表 112018年广州市各地区床位数情况
地区 | 医疗机构床位数
(张) | 医院床位数
(张) |
白云区 | 19937 | 18475 |
从化区 | 2560 | 1984 |
天河区 | 12345 | 11916 |
海珠区 | 10431 | 9757 |
黄浦区 | 4078 | 3726 |
番禺区 | 6421 | 5585 |
增城区 | 3246 | 1746 |
荔湾区 | 6810 | 6618 |
花都区 | 3755 | 2653 |
南沙区 | 1410 | 1296 |
越秀区 | 24141 | 22255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表 12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床位数情况
地区 | 医疗机构床位数
(张) | 医院床位数
(张) | |||
全国 | 8404100 | 6519700 | |||
广东 | 516973 | 416282 | |||
广州 | 95134 | 86011 | |||
深圳 | 43215 | 39837 | |||
北京 | 123600 | 116400 | |||
上海 | 199000 | 120800 |
数据来源:《2019全国统计年鉴》、《2019广东统计年鉴》
图 52013-2018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年鉴》(2013-2019)
(2)医院床位
医院床位资源数是各类医疗机构床位资源数的主体部分,由图 6可见,我市医院床位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平稳发展,由2013年的64864增加到2018年的86011张,增长了1.33倍。由表 12可以得知,我市医院床位数为86011张,占了全省的20.7%;全省医院床位数416282张,超过了北京和上海的医院床位数,其中广州市的医院床位资源是全省医院床位资源的主体,医院综合实力名列前茅,是我省优质卫生资源的典型代表。广州的床位资源量每年都在增加,并且床位紧张带动的住院患者流动性很大,在大医院,一般术后一星期都会劝导出院,下一位患者就接着使用床位,床位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但是跨省跨市就医选择广州的人越来越多,三甲医院床位长期紧缺,先不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今人们对于自身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医院床位要提前预约甚至预约不到问题频频发生。广州床位紧张的现象同时也激励着新兴医疗服务模式的开启,创新医疗技术水平。
图 62013-2018年广州市医院床位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年鉴》(2013-2019)
2.2.3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保障着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由表 13可见,我市各行政区域的卫生技术人员拥有数量差距很大,特别是像南沙、从化等比较偏的地区分布很少,其中越秀区的卫生人力资源仍然具有同样的优势,其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的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分别是42622人、13404人,其次是白云区的卫生技术人员26885人,南沙区的卫生技术人员最少,才3383人;天河区的执业助理医师有8743人,是最少者白云区的27倍。卫生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而周边偏远城市卫生人力资源比较薄弱。从表 15观察广州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变化情况,2013至2018年期间,广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分别增长了1.36倍、1.46倍、1.37倍、1.48倍。综上所述,我市近年来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整体上平稳增加的趋势发展。
由表 14可见,广州市卫生技术人员165200人,占全省的21.80%,执业助理医师277360人,占全省的16.05%,超过深圳占比,所以广州市的卫生人力资源在全省中占有明显的数量优点。2018年广东省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为757840人,执业助理医师为277360人,远远超过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数据显示,广州有351个科室入选全市最强科室榜单中,有25个科室是并列全市第一。疫情当下,由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广医医疗团队奔走在一线,承担了大部分危重症的救治任务,钟南山院士对疫情的每一分报道都关系着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此外广州先后派出医疗团队14批次,医务人员148人前往疫情前线抗战。广州作为粤港澳世界级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其医疗优势对疫情的防控是不容小觑的。
表 132018年广州市各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地区 | 卫生技术人员
(人) | 执业助理医师
(人) |
白云区 | 26885 | 654 |
从化区 | 4051 | 1412 |
天河区 | 23976 | 8743 |
海珠区 | 20055 | 5619 |
黄浦区 | 6391 | 2232 |
番禺区 | 11730 | 4466 |
增城区 | 7139 | 2651 |
荔湾区 | 10286 | 3751 |
花都区 | 8682 | 325 |
南沙区 | 3383 | 1267 |
越秀区 | 42622 | 13404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表 14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地区 | 卫生技术人员
(人) | 执业助理医师
(人) |
全国 | 9529179 | 3607156 |
广东 | 757840 | 277360 |
广州 | 165200 | 44524 |
深圳 | 93643 | 1574 |
北京 | 255930 | 99807 |
上海 | 195640 | 71580 |
数据来源:《201全国统计年鉴》、《2019广东统计年鉴》
表 152013-2018年广州市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年份 | 卫生技术人员(人) | 执业(助理)医师(人) | 执业医师
(人) | 注册护士(人) |
2013 | 114802 | 39694 | 37011 | 48531 |
2014 | 120915 | 40715 | 38050 | 52355 |
2015 | 126681 | 42499 | 39750 | 55003 |
2016 | 137953 | 46791 | 43737 | 62327 |
2017 | 145045 | 49747 | 46529 | 65615 |
2018 | 156479 | 54134 | 50584 | 71740 |
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年鉴》(2013-2019)
2.2.4 卫生经费配置情况
(1)卫生收入
截止2018年,我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1203.40亿元。由图 7可见,医疗收入占比80.09%、财政的补助占比才12.28%,可见医疗机构总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医疗收入,而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还不够。
由表 16可见,2018年我市卫生总收入有1203.40亿元,其中医疗卫生事业收入是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占了1035.83亿元。对比深圳市的卫生收入数据,除了财政补助收入比我市多了一点,其卫生总收入和卫生事业收入都不及我市的一半。我市的卫生收入是全省卫生收入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收入成绩非常可观,达上千亿元的概念,由此可见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收入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省卫生事业的进步。就全国而言,北京和上海的卫生收入要落后于广东省的卫生收入,并且我省XX对于卫生事业的补助收入远多于其他城市,可见我省XX更加注重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广州作为领头羊,不仅充分地代表着全省的卫生经济的实力,而且也是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学习的榜样。
图 72018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表 16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情况
地区 | 总收入
(亿元) | 财政补助收入
(亿元) | 医疗卫生事业收入
(亿元) |
全国 | 41111.72 | 6064.85 | 33442.78 |
广东 | 4026.11 | 678.08 | 3196.52 |
广州 | 1203.40 | 167.57 | 1035.83 |
深圳 | 560.96 | 174.90 | 386.06 |
北京 | 2413.23 | 396.32 | 1907.85 |
上海 | 1982.58 | 284.48 | 1585.75 |
数据来源:《2019全国统计年鉴》、《2019广东统计年鉴》
(2)卫生支出
由表 17可见,2018年广州市地方财政支出中为3946.67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占比5.68%,医疗卫生支出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随着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医疗卫生支出也随着增加,说明XX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不断地加大对卫生费用的投入。医疗卫生在财政支出的占比也在逐年的上升,但是增长比例最大才达到5.68%,与其他高收入国家平均10%以上的比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看病贵”的现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为1161.17亿元,其中人员经费占比35.79%;全市医院总支出为957.79亿元,其中人员经费占比为34.37%。
同时宏观对比全国、广东、深圳、北京和上海的卫生支出(见表 18),2018年我市卫生总费用为1161.15亿元,其中医疗卫生事业支出906.02亿元是主要的卫生支出来源。我省的卫生总费用为3907.09亿元,XX财政补助支出为2982.24亿元,可见省XX对卫生费用的投入程度很强大。北京和上海的卫生总费用水平分别为2479.19亿元、1943.99亿元,但是均没有达到我省的卫生总费用水平,两市XX对卫生费用的补助都是卫生总费用的来源,然而我省有着一大亮点,即XX对于卫生费用的补助已经超过了全国的水平,可见广东省通过加大XX投入以减少居民个人卫生支,从而缓解群众看病难的方法作用非常明显。为了减少群众看病的负担,广州市XX加大了财政卫生支出,将基本医保报销比例稳定在75%,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到25%,而北京市XX将报销比例提高至60%,从而进一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上海市XX则注重互联网+医疗模式,鼓励网上就医、网上报销,减少群众医疗负担。广州市XX医保报销比例要求比较高,可见我市财政在医疗卫生支出的投入要更加重视一些。
表 172013-2018年广州市卫生支出情况
年份 | 地方财政支出(亿元)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亿元)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 |
2013 | 228.35 | 8.69 | 3.81% |
2014 | 242.54 | 11.64 | 4.80% |
2015 | 264.10 | 13.49 | 5.11% |
2016 | 284.57 | 17.39 | 6.11% |
2017 | 348.47 | 20.23 | 5.81% |
2018 | 394.67 | 22.43 | 5.68% |
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年鉴》(2013-2019)
表 18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医疗卫生支出情况
全国 | 广东 | 广州 | 深圳 | 北京 | 上海 | |
卫生总费用(亿元) | 40006.67 | 3907.09 | 1161.15 | 339.23 | 2479.19 | 1943.99 |
财政补助支出(亿元) | 2372.71 | 2982.24 | 255.13 | 57.73 | 1883.36 | 1560.82 |
医疗卫生事业支出(亿元) | 31440.49 | 307.10 | 906.02 | 281.50 | 187.94 | 123.91 |
数据来源:《2019全国统计年鉴》、《2019广东统计年鉴》
2.2.5 医疗服务情况
(1)医疗服务量
由图可见,近年来,我市医疗机构服务量逐年增加,总诊疗人次一年最高已经达到1.53亿人,预测医疗服务需求的趋势会持续地高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了。由表 20可见,全省总诊疗人次共有84474.4万、出院人数1708.8万人,其中广州市的总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数占了将近20%,可见我市的医疗服务量较大。相对比北京和上海的医疗服务,广州总诊疗人次与北京、上海分别相差8251万、11751万;出院人数与这两个城市差距不大,可见我市的医疗服务与其他经济发展较好的一线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图 92013-2018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情况
数据来源:《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情况简报》
图 102013-2018年广州市卫生机构出院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情况简报》
表 20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医疗服务情况
地区 | 总诊疗人次
(万人) | 出院人数
(万人) | 平均住院日(日) | 病床使用率(%) |
全国 | 830800 | 25384.7 | 9.3 | 84.2 |
广东 | 84474.4 | 1708.8 | 8.9 | 83.0 |
广州 | 15249.0 | 320.6 | 10.1 | 86.4 |
深圳 | 9982.0 | 161.9 | 7.9 | 83.4 |
北京 | 23500 | 353.1 | 10.1 | 83.4 |
上海 | 27000 | 418.1 | 10.2 | 95.9 |
数据来源:《2019全国统计年鉴》、《2019广东统计年鉴》
(2)医疗服务效率
医疗服务的效率一方面反映着卫生工作人员效率,另一方面体现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情况。2018年,我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85.70%,其中: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6.36%,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为74.0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为76.05%。全市平均住院日为9.83日,住院日从多到少依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乡镇医院,具体见图 14。
由表 20可见,2018年广州市的平均住院日为10.1日,与北京平均住院日10.1日、上海平均住院日10.2日有着一样的医院利用水平,并且我市的平均住院日水平超过了全省以及全国的平均住院日水平。2018年广州市的病床使用率为86.4%,超过了全省以及全国的病床使用率水平,但是与上海的病床使用率相比,还差了9.5%的距离。
图 112018年广州市医疗服务效率情况
数据来源:《2018年广州统计年鉴》
2.2.6 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拥有情况
由可见,近年来,广州市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发展,其中每万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3年的56.70张增加到2018年的63.38张增长了1.1倍;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2013年的88.81人增加到2018年的105人,增长了1.18倍;每万人口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每万人口注册护士分别增长了1.18倍、1.28倍,具体见表 21。
同时宏观对比分析全国、广东、深圳、北京和上海的相应指标(见表 22),2018年,广州市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38张,超过了广东、深圳、北京和上海的指标,甚至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6.03张。我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10.50,稍低于北京的数据11.88人,但是均超过的深圳、广东、上海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市的各项人均卫生资源拥有情况指标都存在着很明显的优势,其优势彰显于我市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基于这一定位,我市在卫生资源配置问题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有研究表明,我市的居民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家标准水平,很显然各项人均卫生资源水平已经超北京、上海等的水平,也就意味着我市居民的健康需求在不断满足,医疗服务能力也不断地提升。
表 212013-2018年广州市人均卫生资源拥有情况
年份 | 每万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 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 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每万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
2013 | 56.70 | 88.81 | 30.71 | 37.54 |
2014 | 58.87 | 92.44 | 31.13 | 40.03 |
2015 | 60.75 | 93.83 | 31.48 | 40.74 |
2016 | 62.34 | 98.23 | 33.32 | 43.67 |
2017 | 62.23 | 100.04 | 34.31 | 45.26 |
2018 | 63.38 | 105 | 36.32 | 48.13 |
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年鉴》(2013-2019)
表 222018年广州市及全国、其他省、市每千常住人口卫生资源拥有情况
地区 |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
全国 | 6.03 | 6.83 | 2.59 | 2.94 |
广东 | 4.56 | 6.66 | 2.44 | 2.95 |
广州 | 6.38 | 10.50 | 3.63 | 4.81 |
深圳 | 3.32 | 7.19 | 2.79 | 3.09 |
北京 | 5.74 | 11.88 | 4.63 | 4.98 |
上海 | 5.74 | 8.07 | 2.95 | 3.63 |
数据来源:《2019全国统计年鉴》、《2019广东统计年鉴》
3 卫生资源公平配置状况
本文从人口公平性和地理公平性两个角度,根据洛伦兹曲线含义,计算各个地区的人口或土地面积累计百分比以及卫生资源所占的累积百分比。本文以2018年为基准,具体见附录1和附录2。在Excel图表工具中的X、Y散点图绘制洛伦兹曲线,其中横坐标表示人口或地理面积所占的累积百分比,纵坐标分别表示各类卫生资源所占的累积百分比,具体见图 15、图 16。
3.1 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分析
由图 15可知,2018年广州市按人口配置公平的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较小,接近绝对公平线,其中曲线弯曲程度最小是医疗卫生机构,弯曲程度最大是执业(助理)医师。各类卫生资源公平性从大到小依次是卫生机构、医院、医疗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
图 122018年广州市各卫生资源按人口累积洛伦兹分布
3.1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公平性分析
由图 16可以看出,2018年广州市按地理配置公平的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较大,并偏离绝对公平线。各类卫生资源中,除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曲线接近绝对公平线外,其他卫生资源均处于高度不公平的状态,不公平性从小到大依次是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床位、执业(助理)医师。
3.1 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基尼系数分析
在洛伦兹曲线基础上添加趋势线,通过得出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类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和地理累积的基尼系数,结果如下表:
表 232018年广州市各类卫生资源的Gini系数
资源类别 | 卫生医疗机构 | 医院资源 | 医疗机构床位资源 | 卫生技术人员 | 执业(助理)医师 |
人口累积Gini系数 | 0.3098 | 0.2575 | 0.3536 | 0.3147 | 0.6385 |
地理累积Gini系数 | 0.1315 | 0.5993 | 0.7207 | 0.6752 | 0.7884 |
由上表可知,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按人口公平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2575、0.3098、0.3147、0.3536、0.6385。除了执业助理医师的基尼系数高于0.6警戒线,处于高度不公平外,其他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在0.2~0.4的范围内,说明广州市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比较合理。
按地理面积配置,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基尼系数分别是0.1315、0.5993、0.6752、0.7207、0.7884。根据基尼系数的界定值,医疗机构基尼系数在低于0.2,处于高度公平的状态,但是其他的卫生资源配置基尼系数均超过了0.6的警戒线,广州市配置处于两种极端的公平性状态,且差距很悬殊,可见卫生资源地理布局不均衡是目前我市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重大问题。
4 讨论
4.1 卫生资源总量多,但主要集中于医院
2018年广州市共有4598个医疗卫生机构,255间医院,95134张床位,165200名卫生技术人员,18万台万元以上设备,1203.40亿元的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3946.67亿元的总支出。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是6.38张、10.50名、3.63名、4.81名。从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来看,这四项指标均高于全省(4.56、6.66、2.44、2.95)和全国(6.03、6.83、2.59、2.94)的平均水平,所以我市卫生资源在总量上是满足的。但是,医疗卫生资源内部机构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医院,特别是位于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2018年广州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598个,其中有医院255间,医院数量仅占全市的0.06%,但是有70%以上的卫生资源来自于医院,全省约31%的三甲医院资源集聚与广州市。
4.2 卫生资源地理布局不合理,区域差距悬殊
广州市卫生资源地理分布上不合理,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市,经济落后周边城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很大。天河、越秀、海珠、白云是广州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市,2018年其地区生产总值共11734.3亿元,卫生机构共有2315个,床位66854张,卫生技术人员113538名,分别占全省比例的51.3%、50.3%、70.3%、68.7%。可见广州市中心城市卫生资源占有量已经超过全市一半的平均水平,然而剩下的7个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卫生资源配置差距也很悬殊。
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更高,对自身卫生健康的需求也会更大,无论是大病还是日常中的小病都会首选级别较高、质量较好的医院去就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周边城市居民到大医院就医看病难的问题。
4.3 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增长,但质量有待提升
近年来,广州市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不断逐年上升,2018年的卫生技术人员已经增加到了156479名,人均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也已经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居民的卫生技术人员拥有量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其护理人员的水平不够。2018年我市注册护士共有71740人,卫生技术人员共有165200人,前者占比仅有43.43%。根据我国护理人员数量标准,临床护理人员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数的50%,说明护理人员在卫生技术人员中的比例离国家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4.4 卫生收入总量提高,但XX投入仍然偏低
2018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为1203.40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了12.34%,并且我市卫生收入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XX对卫生支出的占比较低,远远低于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2018年,广州市财政补助支出为255.13亿元,仅占卫生总费用的23%。“看病难,看病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XX投入是减轻居民医疗负担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医院维持医疗收入的依靠,可见我市XX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
5 对策分析
5.1 加强身体健康素质,关注流动人口的卫生问题
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居民的工作和经济压力、留守老人增加、卫生资源的大幅度消耗等,针对老年卫生的各种突出问题,XX应该引导卫生资源向老年群众转移。首先,完善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其次,社区医疗机构应该多普及老年人强身健体的生理知识,建设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心,积极鼓励老年人多锻炼,提供方便、实用、价廉的家庭医疗服务。
多关注外来流动人口的卫生问题,发挥红十字会的医疗救助功能,组织社会志愿者,自觉地参加我市公共卫生监督活动。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给与一定的保障。
5.2 合理调整卫生资源的地理布局
我市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处于高度不公平的状态,此时,XX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地对卫生资源的地理布局进行调整。首先,XX应该根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对卫生资源的现状进行合理地调整,减少卫生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实现卫生资源达到最大化效益。其次。XX应该引导优质的卫生资源向边远区、郊区配置、向基层下沉,逐步改善卫生资源地理布局结构。最后,XX应该多鼓励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带动经济较落后的区域,比如加强各区域企业之间资金的流动、各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数据资源共享等。
5.3 扩大卫生人员队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卫生人员是医疗服务的实施者和传递者,是市民治病、维护健康的重要保障,一个人的能力再好都抵不过一群人的综合实力,同样卫生人员不能单枪匹马的作战,医疗团队的强大是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基础。目前我市的护理人员在卫生技术人员的占比离国家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应该加强卫生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合理地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降低护士录用的学历标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适当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和护理待遇,创造良好的执业发展空间,医院人才多向周边城市转移。
5.4 加大XX投入,促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日益严重的问题,其根源还是在于XX的投入远远不足人们利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居民承受不了巨大的医疗费用,从而“看病难”问题加剧,耽误看病最佳时间,加重了病人负担,这也就导致了“看病贵”。
为了减缓这一问题加重,首先,XX应该记住加强卫生资源的投入,尤其是对各类医疗机构的投入,落实各项财政对卫生机构的投入、补助政策,比如XX建设基础医疗设施和高级设备建设的补助,各类疑难杂症病患的费用报销。其次,XX应该均衡各区域的财政卫生支出的比例,保障广大的群众都能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最后,财政支出也要扩大对基层、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规模,保证基层、乡镇的群众能够公平享有城市居民也有基本医疗服务。
6 结论与展望
以上是我对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情况的分析,结论是我市卫生事业正在不断地往上发展,医疗卫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总量总体上在不断增加;按人口配置的卫生资源比较理想,但是卫生资源区域分布不合理,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卫生资源差距悬殊。XX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合理调整卫生资源地理布局方面加强卫生资源导向的措施,针对各项卫生资源配置的问题去合理地安排解决的措施,努力实现我市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并且提升我市医疗服务的能力。
广州作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辐射带动泛珠地区合作的龙头城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保障工作。我市卫生资源配置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希望我市卫生事业能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林金雄,龚静,申树群.“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6):1048-1051.
[2]吴秋萍.以开放促活力的开发区案例研究——以广州开发区发展为例[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02):3-5+8.
[3]姚雪松,黄雯,杨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互补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20(04):26-29.
[4]王晨光,张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功能与主要内容[J].中国卫生法制,2020,28(02):1-8.
[5]2020: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N]. 鹤壁日报,2020-05-12(004).
[6]汤耀平,李金亮.广州市构建“精准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20(01):88-94.
[7]市医疗保障局. 提高医疗救助保障能力 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N]. 惠州日报,2019-11-15(001).
[8]何晓菲. 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9]卓凯星,颜丙约,杨启佑,郭秀卿,邓茂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1999(03):5-7.
[10]冯珊珊,刘俊荣,王碧华.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06):7-9.
[11]吕国营,潘常刚.逆向选择与城乡医疗资源整合[J].长江论坛,2009(06):71-74.
[12]刘俊荣,王碧华,冯珊珊.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审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优化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12):9-12.
[13]韩宗保,韩建.优化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财政政策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7):33-37.
[14]韦译婷,闵晓阳,朱平华,陈丹丹.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探讨及对策[J].卫生软科学,2019,33(04):53-56+60.
[15]祁华金,黄利华,郭寿南,陈务兵,谢雪彦.经济增长与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7):6-8+11.
[16]陈俊.论公共医疗资源的分配正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12):84-89.
[17]李杰.公平分配医疗资源:让人民共享医疗发展的成果[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1):47-51.
[18]张娜娜.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7.
[19]张娜娜.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0]陈善国. 企业员工公平观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
[21]梅祥. 罗尔斯正义理论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2]高琪. 基于罗尔斯正义论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伦理思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23]谢志平,黄少安.交易成本对易货经济的影响——瓦尔拉斯均衡“不成立”的一种情形[J].经济研究,2004(07):97-106.
[24]费方域.宏微观经济学的统一和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评贝纳西的《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J].经济学动态,1991(06):57-61.
[25]罗宁,杨玉萍,杨蕴芝,刘敏.1978-2017年云南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趋势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0,33(02):26-30.
[26]裴圣军.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27]张晋武,齐守印.公共物品概念定义的缺陷及其重新建构[J].财政研究,2016(08):2-13.
[28]浦科学,周洋.基于公平性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分析[J].当代经济,2020(03):10-13.
29]王在翔,范俊杰.基于人口和地理二维分布公平性的山东省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04):693-695.
[30]刘冬梅,李净海,谌孙焕,李楠.基于基尼系数的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03):15-17.
[31]徐双,冯国忠.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卫生资源投入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35(06):809-813.
[32]周明华,冯毅.黔北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9,17(03):1-4.
[33]王雅萱,陈香桦.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01):13-16.
[34]郭塨.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
[35]刘玥. 江苏省某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与公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
[36]Vijayaraghavan Maya,Martin Rebecca M,Sangrujee Nalinee,Kimani Geoffrey N,Oyombe Sammy,Kalu Akpaka,Runyago Alfred,Wanjau George,Cairns Lisa,Muchiri Steven N. Measles supplemental immunization activities improve measles vaccine coverage and equity: Evidence from Kenya, 2002.[J]. Pubmed,2007,83(1).
[37]Sherman H D. Hospital efficienc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echnique.[J]. Pubmed,1984,22(10).
[38]Adam Wagstaff,Eddy van Doorslaer. Measuring and Testing for Inequity in the Delivery of Health Care[J].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2000,35(4).
[39]P Musgrove.Mersurement of equity in health[J].Word Health Statistics Quarterly Rapport Trimestriel De Statistiquess Sanitaires Mondiales,1986,39(4):325-35.
[40]Di Giorgio Laura,Giorgio Laura Di,Flaxman Abraham D,Moses Mark W,Fullman Nancy,Hanlon Michael,Conner Ruben O,Wollum Alexandra,Murray Christopher J L. Efficiency of Health Care Production in Low-Resource Settings: A Monte-Carlo Simulation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Data Envelopmeguifannt Analysis, Stochastic Distance Functions, and an Ensemble Model.[J]. Pubmed,2016,11(1).
[41]郝寿昌.民主德国卫生资源状况[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89(04):48.
[42]安建民,丁晓沧,许汉年.英国卫生资源配置方法进展和评价[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03):107-109.
[43]雷海潮.英国卫生资源管理改革的特点与资源配置状况[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7(03):125-127.
[44]俞卫,陈玉倩.医疗服务预算管理与卫生资源公平分配——XVERA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06):57-60.
附录A
表1 201年广州市各区域各类卫生资源按人口累积情况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户籍人口(万人) | 103.34 | 95.15 | 93.92 | 105.59 | 52.76 | 98.94 | 95.15 | 74.54 | 78.24 | 43.93 | 117.79 |
人口所占比例 | 0.1077 | 0.0992 | 0.0979 | 0.1101 | 0.055 | 0.1031 | 0.0992 | 0.0777 | 0.0816 | 0.0458 | 0.1228 |
医疗卫生机构(个) | 709 | 351 | 709 | 307 | 323 | 372 | 534 | 220 | 481 | 222 | 370 |
医疗机构所占比例 | 0.1542 | 0.0763 | 0.1542 | 0.0668 | 0.0702 | 0.0809 | 0.1161 | 0.0478 | 0.1046 | 0.0483 | 0.0805 |
人口累积比例 | 0.0777 | 0.1235 | 0.2336 | 0.2886 | 0.3877 | 0.5105 | 0.6136 | 0.6952 | 0.7944 | 0.8923 | 1 |
医疗机构累积比例 | 0.0478 | 0.0961 | 0.1629 | 0.2331 | 0.3094 | 0.3899 | 0.4708 | 0.5754 | 0.6916 | 0.8458 | 1 |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户籍人口(万人) | 103.34 | 95.15 | 93.92 | 105.59 | 52.76 | 98.94 | 95.15 | 74.54 | 78.24 | 43.93 | 117.79 |
人口所占比例 | 0.1077 | 0.0992 | 0.0979 | 0.1101 | 0.055 | 0.1031 | 0.0992 | 0.0777 | 0.0816 | 0.0458 | 0.1228 |
医院(间) | 46 | 8 | 44 | 19 | 21 | 24 | 11 | 26 | 10 | 12 | 34 |
医院所占比例 | 0.1804 | 0.0314 | 0.1725 | 0.0745 | 0.0824 | 0.0941 | 0.0431 | 0.102 | 0.0392 | 0.0471 | 0.1333 |
人口累积比例 | 0.0992 | 0.1808 | 0.2799 | 0.3257 | 0.4358 | 0.4908 | 0.5939 | 0.6716 | 0.7944 | 0.8923 | 1 |
医院累积比例 | 0.0314 | 0.0706 | 0.1138 | 0.1608 | 0.2353 | 0.3177 | 0.4118 | 0.5138 | 0.6471 | 0.8196 | 1 |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户籍人口(万人) | 103.34 | 95.15 | 93.92 | 105.59 | 52.76 | 98.94 | 95.15 | 74.54 | 78.24 | 43.93 | 117.79 |
人口所占比例(%) | 0.1077 | 0.0992 | 0.0979 | 0.1101 | 0.055 | 0.1031 | 0.0992 | 0.0777 | 0.0816 | 0.0458 | 0.1228 |
床位(张) | 19937 | 2560 | 12345 | 10431 | 4078 | 6421 | 3246 | 6810 | 3755 | 1410 | 24141 |
床位所占比例(%) | 0.2096 | 0.0269 | 0.1298 | 0.1096 | 0.0429 | 0.0675 | 0.0341 | 0.0716 | 0.0395 | 0.0148 | 0.2538 |
人口累积比例(%) | 0.0458 | 0.145 | 0.2442 | 0.3257 | 0.3807 | 0.4838 | 0.5615 | 0.6716 | 0.7695 | 0.8772 | 1 |
床位累积比例(%) | 0.0148 | 0.0417 | 0.0758 | 0.1153 | 0.1582 | 0.2257 | 0.2972 | 0.4069 | 0.5367 | 0.7462 | 1 |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户籍人口(万人) | 103.34 | 95.15 | 93.92 | 105.59 | 52.76 | 98.94 | 95.15 | 74.54 | 78.24 | 43.93 | 117.79 |
人口所占比例(%) | 0.1077 | 0.0992 | 0.0979 | 0.1101 | 0.055 | 0.1031 | 0.0992 | 0.0777 | 0.0816 | 0.0458 | 0.1228 |
床位(张) | 19937 | 2560 | 12345 | 10431 | 4078 | 6421 | 3246 | 6810 | 3755 | 1410 | 24141 |
床位所占比例(%) | 0.2096 | 0.0269 | 0.1298 | 0.1096 | 0.0429 | 0.0675 | 0.0341 | 0.0716 | 0.0395 | 0.0148 | 0.2538 |
人口累积比例(%) | 0.0458 | 0.145 | 0.2442 | 0.3257 | 0.3807 | 0.4838 | 0.5615 | 0.6716 | 0.7695 | 0.8772 | 1 |
床位累积比例(%) | 0.0148 | 0.0417 | 0.0758 | 0.1153 | 0.1582 | 0.2257 | 0.2972 | 0.4069 | 0.5367 | 0.7462 | 1 |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户籍人口(万人) | 103.34 | 95.15 | 93.92 | 105.59 | 52.76 | 98.94 | 95.15 | 74.54 | 78.24 | 43.93 | 117.79 |
人口所占比例(%) | 0.1077 | 0.0992 | 0.0979 | 0.1101 | 0.055 | 0.1031 | 0.0992 | 0.0777 | 0.0816 | 0.0458 | 0.1228 |
卫生技术人员(人) | 26885 | 4051 | 23976 | 20055 | 6391 | 11730 | 7139 | 10286 | 8682 | 3383 | 42622 |
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 | 0.1627 | 0.0245 | 0.1451 | 0.1214 | 0.0387 | 0.071 | 0.0432 | 0.0623 | 0.0526 | 0.0205 | 0.258 |
人口累积比例(%) | 0.0458 | 0.145 | 0.2 | 0.2992 | 0.3807 | 0.4584 | 0.5615 | 0.6716 | 0.7695 | 0.8772 | 1 |
卫生技术人员累积比例(%) | 0.0205 | 0.045 | 0.0837 | 0.1269 | 0.1795 | 0.2417 | 0.3127 | 0.4341 | 0.5793 | 0.742 | 1 |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户籍人口(万人) | 103.34 | 95.15 | 93.92 | 105.59 | 52.76 | 98.94 | 95.15 | 74.54 | 78.24 | 43.93 | 117.79 |
人口所占比例(%) | 0.1077 | 0.0992 | 0.0979 | 0.1101 | 0.055 | 0.1031 | 0.0992 | 0.0777 | 0.0816 | 0.0458 | 0.1228 |
执业助理医师(人) | 654 | 1412 | 8743 | 5619 | 2232 | 4466 | 2651 | 3751 | 325 | 1267 | 13404 |
执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 | 0.0147 | 0.0317 | 0.1964 | 0.1262 | 0.0501 | 0.1003 | 0.0595 | 0.0842 | 0.0073 | 0.0285 | 0.3011 |
人口累积比例(%) | 0.0816 | 0.1893 | 0.2351 | 0.3343 | 0.3893 | 0.4885 | 0.5662 | 0.6693 | 0.7794 | 0.8773 | 1 |
执业助理医师累积比例(%) | 0.0073 | 0.022 | 0.0504 | 0.0822 | 0.1323 | 0.1918 | 0.2761 | 0.3764 | 0.5026 | 0.6989 | 1 |
数据来源:《2019广州统计年鉴》
附录B
表2 2018年广州市各区域各类卫生资源按地理累积情况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 795.79 | 1974.5 | 96.33 | 90.04 | 484.17 | 529.94 | 1616.47 | 59.1 | 970.04 | 783.86 | 33.8 |
土地所占比例(%) | 0.1070 | 0.2656 | 0.0130 | 0.0121 | 0.0651 | 0.0713 | 0.2174 | 0.0079 | 0.1305 | 0.1054 | 0.0045 |
医院(间) | 46 | 8 | 44 | 19 | 21 | 24 | 11 | 26 | 10 | 12 | 34 |
医院所占比例(%) | 0.1804 | 0.0314 | 0.1725 | 0.0745 | 0.0824 | 0.0941 | 0.0431 | 0.1020 | 0.0392 | 0.0471 | 0.1333 |
土地面积累积比例(%) | 0.2656 | 0.3961 | 0.6135 | 0.7190 | 0.7311 | 0.7962 | 0.8675 | 0.8754 | 0.8800 | 0.8930 | 1.0000 |
医院累积比例(%) | 0.0314 | 0.0760 | 0.1138 | 0.1608 | 0.2353 | 0.3177 | 0.4118 | 0.5138 | 0.6471 | 0.8196 | 1.0000 |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 795.79 | 1974.5 | 96.33 | 90.04 | 484.17 | 529.94 | 1616.47 | 59.1 | 970.04 | 783.86 | 33.8 |
土地所占比例(%) | 0.1070 | 0.2656 | 0.0130 | 0.0121 | 0.0651 | 0.0713 | 0.2174 | 0.0079 | 0.1305 | 0.1054 | 0.0045 |
医疗机构(个) | 709 | 351 | 709 | 307 | 323 | 372 | 534 | 220 | 481 | 222 | 370 |
医疗机构所占比例(%) | 0.1542 | 0.0763 | 0.1542 | 0.0668 | 0.0702 | 0.0809 | 0.1161 | 0.0478 | 0.1046 | 0.0483 | 0.0805 |
土地面积累积比例(%) | 0.0079 | 0.1133 | 0.1255 | 0.1906 | 0.4562 | 0.4607 | 0.5320 | 0.6625 | 0.8799 | 0.8929 | 1.0000 |
医疗机构累积比例(%) | 0.0478 | 0.0961 | 0.1629 | 0.2331 | 0.3094 | 0.3899 | 0.4708 | 0.5754 | 0.6916 | 0.8458 | 1.0000 |
区域 | 白云区 | 从化区 | 天河区 | 海珠区 | 黄浦区 | 番禺区 | 增城区 | 荔湾区 | 花都区 | 南沙区 | 越秀区 |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 795.79 | 1974.5 | 96.33 | 90.04 | 484.17 | 529.94 | 1616.47 | 59.1 | 970.04 | 783.86 | 33.8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