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卫生资源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程度,运用Malmquist指数纵向比较2008-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结果:2018年广州市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按常住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8、0.31、0.31;按地理空间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0.71、0.73。结论:广州市卫生资源总体上配置均衡且按人口分布处于合理状态;按地理分布的卫生资源配置处于相对不公平状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物力资源不均衡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主要问题。应通过加大对新城区和卫生资源匮乏地区的卫生资源投入,重点加强技术的提升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关键词】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综合评价;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
1、前言
1.1研究背景
我国卫生资源的配置主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规划,为了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人民XX关于印发广州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该报告指出卫生资源配置主要问题之一:区域之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资源较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等区域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针对儿童、老年人的专业性强的卫生资源相对不足,需要优化资源配置问题[2]。
本研究基于2018年广州市各区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与总结国内外研究情况,对卫生资源配置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广州市居民分布情况和卫生资源的发展现状,评价其空间分布公平性与合理性,通过与2008-2018年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纵向比较分析,再以广州市卫生资源分布主要矛盾因素为切入点,来探讨广州市卫生资源公平配置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广州卫生配置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提高广州市资源利用效率,匹配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1.2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2018年广州市人口统计数据和卫生资源数据背景下对广州市卫生资源空间布局进行深入测算研究,旨在为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发展路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市卫生服务的资源利用率,促进卫生资源的公平性与可获得性。
第一,理论意义
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国内外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拓展了后人进一步研究卫生资源配置及公平性测量的视野。本文选题能够有针对性的为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第二,实践意义
(1)对我市卫生资源公平性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以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数据为基础,利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的方法,从人口因素、年龄构成、地理因素三个角度来综合评价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对于如何提升我市卫生资源公平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对我市卫生资源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2008-2018年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广州卫生资源配置的发展重点,分析城市卫生资源开发规律,为我们提供全面提高卫生服务水平的实质性证据,促进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政策的调整,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3)对我市卫生资源配置合理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卫生资源配置是实现“全面健康,健康广州”目标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它反映的是人民获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获得性,关乎于民生问题和人民的满意度。我们需要研究最新的卫生资源配置数据,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科学指导意见。本文通过对2018年广州市各区人口年龄构成及卫生资源配置分析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卫生资源相关概念界定的研究综述
卫生资源是指投入到卫生服务中的资源的总称,卫生资源配置是指一个区域内卫生资源的分配和转移[3]。张华宇等人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仅选择了全科医生数量和配置[10]。刘冬梅等人在研究中选择了卫生机构数、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18]。
1.3.2卫生资源相关的文献综述
评价一个区域的医疗资源水平的高低,通用的评价标准是该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平均化等。
(1)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
何晓菲[1]、赵颖波[5]、张华宇[10]、杨晨[4]、王雅萱[11]、杨乐[12]、秦良玉[13]、冯珊珊[14]、彭安澜[15]、何宁[16]等运用了描述性分析、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等方法对全国、省、市不同层次进行各类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张楠[6]、林三汝[7]、高山[8]等采用泰尔指数法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阐述。张航选取投入、产出指标,依据统计学方法的要求,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进行评价与分析[20]。龚韩湘等从三个方面十个指标构建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特征评价指标体系[9]。徐双等测算基尼系数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卫生资源投入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分析[17]。李贝等运用RSR法和 TOPSIS两种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并且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19]。
(2)国际上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
Grosskopf[23]、Ferrier[25]、Shinjo[22]、Czypionka[24]等分别运用描述性分析、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DEA法等方法对X、日本、澳大利亚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研究。由于国外各国的医疗制度不同,各国分析和评价医疗资源的指标也有所不同。X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私营占主导地位,个人负担的医疗消费和私人保险负担医疗消费的占主要地位,XX只负担小部分[21]。卫生资源是靠市场运行来分配的,这种模式的效率较高但公平性差。一些国家福利型国家的XX直接指导和发展医疗保险和医疗事业。这种模式下效率虽然差但公平性好。
1.3.3国内外的研究小结
由于国外与国内卫生资源配置的指导不同,各国卫生资源配置的侧重方向也不同。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一般都是市场指导发展,造成效率高但公平性低的局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拥有卫生资源配置的主导权,这也就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来指导发展方向。在卫生资源配置研究方面,关于卫生资源的空间配置及评价的研究范围较大(如国、省、市),微观区域的研究较少。关于发达地区的研究较多,但欠发达地区的研究较少,较少研究会与居民年龄层次相关,一般以居住人数为参考。
2、数据来源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截至2018年,广州市有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等11个区,总面积743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90.44万人。广州市行政区的空间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在进行新的优化和整合。城市规划和发展将卫生资源列为的重点。本研究中,选取卫生机构数量、人力资源、床位数作为卫生资源,重点研究卫生机构数量、卫生人力资源、床位数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不仅仅只关注卫生医疗系统自身的发展,还需联系地区的人口数量、年龄构成、地理面积、经济情况等因素分析。
2.2数据来源
本文中,广州市行政区域面积、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年龄层分布、GDP等相关数据主要是从广州市统计局网站提取的;2016-2018年广州市医疗机构数量、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床位数等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各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2.3研究方法
2.3.1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览国内外相关研究,学习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寻找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对于卫生资源配置的评价分析,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广州市具体实际情况,对我市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评价。
2.3.2比较分析法
通过时间顺序纵向比较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的动态规律,从整体上找出广州市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广州市提高配置公平提供建议。
2.3.3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本文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分别从地理面积、常住人口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市卫生资源配置进行了评价。洛伦兹曲线越接近绝对公平线,表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越好。若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表明基尼系数越高[26]。具体公式为(公式1):
2.3.4Malmquist指数分析
Malmquist指数通常被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多产出投入的数据。全要素生产率(TFP)是通过对影响经济增长各种因素的分析来考察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所作贡献的一种理论[28]。
2.4研究内容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以广州市2016-2018年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按照上述的思路,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章:前言。描述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数据来源与方法。本章主要界定广州市各区域的面积数据、人口分布、和卫生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综合评价方向、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所涉及的相关文献及研究理论进行梳理,为后文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第三章: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本章依托于历史数据,将我市2016、2017、2018年份的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数据进行纵向比较,主要对我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基于基尼指数、洛伦兹曲线从区域面积、人口因素、年龄构成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我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发展现状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讨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前文的分析,讨论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发展现状。根据发现的问题,一一对应的提出推动我市卫生资源配置有效途径和对策。
第五章:结论。本章对上述研究分析进行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技术路线图
3、广州市基本情况分析
3.1广州市各区域人口密度差异明显
截止2018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490.44万人,按照人数降序依次为白云区(18.21%)、番禺区(11.92%)、天河区(11.72%)、海珠区(11.36%)、增城区(8.18%)、越秀区(7.91%)、黄埔区(7.47%)、花都区(7.33%)、荔湾区(6.51%)、南沙区(5.04%)、从化区(4.34%)。广州市土地面积为7434.4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005人/平方公里。越秀区的常住人口密度高达34879人/平方公里,而从化区仅为328人/平方公里。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等几个老城区和商业与经济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高,与其他行政区的人口密度相差较大,达到万人以上的密度;白云区和番禺区稍稍高于市平均密度,而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的密度不足千人每平方公里。广州市2018年GDP为22859.4亿,按照GDP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天河区(4608.8)、黄埔区(3465.2)、越秀区(3281.6)、番禺区(2079)、白云区(1962.4)、海珠区(1881.5)、南沙区(1458.4)、花都区(1358.4)、荔湾区(1223.3)、增城区(1124.1)、从化区(416.7)。(表1)
表12018年广州各区常住人口分布、行政区域面积情况
地 区 | 常住人口 (万人) | 人口所占百分比 | 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GDP(亿) |
荔湾区 | 97 | 6.51% | 59.1 | 16413 | 1223.3 |
越秀区 | 117.89 | 7.91% | 33.8 | 34879 | 3281.6 |
海珠区 | 169.36 | 11.36% | 90.4 | 18735 | 1881.5 |
天河区 | 174.66 | 11.72% | 96.33 | 18131 | 4608.8 |
白云区 | 271.43 | 18.21% | 795.79 | 3411 | 1962.4 |
黄埔区 | 111.41 | 7.47% | 484.17 | 2301 | 3465.2 |
番禺区 | 177.7 | 11.92% | 529.94 | 3343 | 2079 |
花都区 | 109.26 | 7.33% | 970.04 | 1126 | 1358.4 |
南沙区 | 75.17 | 5.04% | 783.86 | 959 | 1458.4 |
从化区 | 64.71 | 4.34% | 1974.5 | 328 | 416.7 |
增城区 | 121.85 | 8.18% | 1616.47 | 754 | 1124.1 |
总计 | 1490.44 | 7434.4 | 2005 | 22859.4 |
3.2广州市各区域人口年龄构成差异明显
《2019年广州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广州市户籍人口中18岁以下年龄段人口占19.99%,18-60岁的年龄段占61.76%,60岁以上年龄段占18.25%。儿童占比最高的区是黄埔区(24.37%),最低的是荔湾区(14.01%);青壮年占比最高的是天河区(65.75%),最低的是荔湾区(58.24%);老龄化最严重的区是荔湾区(27.75%),最轻的从化区(13.29%)。
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高(分别为27.75%、25.41%、25.02%),并且老年人口超过儿童人口,其他区皆为儿童人口较多。另外,这三个老城区的青壮年人口占比不到60%。天河区青壮年人口的占比最多,高达65.75%。黄浦区、从化区、番禺区儿童人口占比在广州市排名前三。结果表明,各区的人口年龄差距明显,有较强的年龄层次。
(表2)
表22018年广州各区户籍人口年龄构成
地区 | 人口数
(人) | 占总人口比重
(%) | ||||
18岁以下 | 18-60岁 | 60岁以上 | 18岁以下 | 18-60岁 | 60岁以上 | |
总 计 | 1854274 | 5729948 | 1692692 | 19.99 | 61.76 | 18.25 |
荔湾区 | 104409 | 434151 | 206886 | 14.01 | 58.24 | 27.75 |
越秀区 | 172083 | 706482 | 299338 | 14.61 | 59.98 | 25.41 |
海珠区 | 168029 | 623714 | 264180 | 15.91 | 59.07 | 25.02 |
天河区 | 190930 | 617497 | 130774 | 20.33 | 65.75 | 13.92 |
白云区 | 230006 | 630616 | 172791 | 22.26 | 61.02 | 16.72 |
黄埔区 | 128568 | 328030 | 71027 | 24.37 | 62.17 | 13.46 |
番禺区 | 228748 | 624923 | 135682 | 23.12 | 63.17 | 13.71 |
花都区 | 179036 | 482880 | 120435 | 22.89 | 61.72 | 15.39 |
南沙区 | 90347 | 276665 | 72253 | 20.57 | 62.98 | 16.45 |
从化区 | 146873 | 403624 | 84396 | 23.13 | 63.58 | 13.29 |
增城区 | 215245 | 601366 | 134930 | 22.62 | 63.20 | 14.18 |
4、广州市各区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4.1广州市各区域卫生资源基于绝对值分析
截止2018年末,广州市共有卫生机构数4598个,实有床位95134张,卫生技术人员156497人,广州市行政区之间卫生资源绝对值差异较大。每个区的情况不尽相同,荔湾区、番禺区的3类医疗配置水平都较低,但分配平均;越秀区的机构数与床位数和技术人员数相差较大,床位数和技术人员数都超过广州市的25%,机构数却不到10%,从中可以看出越秀区的医院基本是大型医院;海珠区的机构数还有待提升,但总体来看比较均衡,处于中等水平;天河区、白云区属于卫生资源较多并且平均的区域;从化区、黄浦区、南沙区的三类资源水平都较低,并且床位数与技术人员数特别少。增城区、花都区的卫生机构数能达到平均数,但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有待加强。
卫生机构占比最高的是天河区和白云区(15.42%),最低的是荔湾区(4.78%),相差10.64%;床位数占比最高的是越秀区(25.38%),最低的是南沙区仅为1.48%,相差高达23.89%;卫生技术人员占比最高的还是越秀区(27.23%),最低的是南沙区(1.82%),差距为25.41%。(表3)
表32018年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地 区 | 卫生机构数
(个) | 实有床位
(张) | 卫生技术人员(人) |
总 计 | 4598 | 95134 | 156497 |
荔湾区 | 220 | 6810 | 10286 |
越秀区 | 370 | 24141 | 42607 |
海珠区 | 307 | 10431 | 16721 |
天河区 | 709 | 12345 | 24282 |
白云区 | 709 | 19937 | 21808 |
黄埔区 | 323 | 4078 | 6351 |
番禺区 | 372 | 6421 | 11730 |
花都区 | 481 | 3755 | 8681 |
南沙区 | 222 | 1410 | 2841 |
从化区 | 351 | 2560 | 4051 |
增城区 | 534 | 3246 | 7139 |
图1 2018年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4.2广州市各区域卫生资源基于常住人口分析
截止2018年年末,广州市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3.08个,每万人拥有床位数63.83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5人。从区域空间层面分析,机构数没达到市平均值的有:荔湾区、海珠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床位数没达到市平均值的有:海珠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卫生技术人员没达到市平均值的有:海珠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可见,基于常住人口分布来分析卫生资源分配,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其中越秀区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可达到市平均值300%以上,而增城区、南沙区、黄埔区等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甚至达不到市平均值的一半。(表4)
表42018年广州市基于常住人口分析医疗卫生资源基本情况
地 区 | 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个/万人) | 每万人口拥有实有床位数(张/万人) | 每万人口拥有的技术人员数(人/万人) |
荔湾区 | 2.27 | 70.21 | 106.04 |
越秀区 | 3.14 | 204.78 | 361.41 |
海珠区 | 1.81 | 61.59 | 98.73 |
天河区 | 4.06 | 70.68 | 139.02 |
白云区 | 2.61 | 73.45 | 80.34 |
黄埔区 | 2.90 | 36.60 | 57.01 |
番禺区 | 2.09 | 36.13 | 66.01 |
花都区 | 4.40 | 34.37 | 79.45 |
南沙区 | 2.95 | 18.76 | 37.79 |
从化区 | 5.42 | 39.56 | 62.60 |
增城区 | 4.38 | 26.64 | 58.59 |
总 计 | 3.08 | 63.83 | 105.00 |
4.3广州市各区域卫生资源基于区域面积分析
截止2018年年末,广州市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卫生机构数0.62个,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2.8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05人。从每个行政区域分析,机构数没达到市平均值的有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从化区仅为0.18,而越秀区高达10.95;床位数没达到市平均值的有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这个几个区域每平方公里的床位数大多没超过10张/平方公里,而越秀区高达714.23张/平方公里;卫生技术人员没达到市平均值的有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而越秀区高达1260.56人每平方公里。可见,基于地理面积来分析卫生资源分配,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其中越秀区的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实有床位数、拥有的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市平均值的1700%、5500%、5900%以上,同样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区。(表5)
表52018年广州市基于行政区面积分析医疗卫生资源基本情况
地 区 | 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卫生机构数(个/平方公里) | 每平方公里拥有实有床位数(张/平方公里) | 每平方公里拥有的技术人员数(人/平方公里) |
荔湾区 | 3.72 | 115.23 | 174.04 |
越秀区 | 10.95 | 714.23 | 1260.56 |
海珠区 | 3.40 | 115.39 | 184.97 |
天河区 | 7.36 | 128.15 | 252.07 |
白云区 | 0.89 | 25.05 | 27.40 |
黄埔区 | 0.67 | 8.42 | 13.12 |
番禺区 | 0.70 | 12.12 | 22.13 |
花都区 | 0.50 | 3.87 | 8.95 |
南沙区 | 0.28 | 1.80 | 3.62 |
从化区 | 0.18 | 1.30 | 2.05 |
增城区 | 0.33 | 2.01 | 4.42 |
总 计 | 0.62 | 12.80 | 21.05 |
4.4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
根据以上所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各观测指标数据升序排列,带入公式测算可得2018年各观测指标的基尼系数,并画出洛伦兹曲线图。(表6、图2、图3)
4.4.1针对测量口径分析
2018年广州市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按常住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8、0.31、0.31;按地理面积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0.71、0.73。卫生机构数的公平性相较于其它指标较高,但其他指标都处于较为公平的合理状态。卫生机构数的公平性相较于其它指标较高,但都处于不公平的状态,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基尼系数处于0.6以上,则表示处于高度不公平状态。
从基尼系数的对比可以看出广州市卫生资源基于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远远大于基于地理性的公平性。从洛伦兹曲线中也能得到相同结论。对比图2、图3,可以看出图3的洛伦兹曲线明显比图2的洛伦兹曲线弯曲。
4.4.2针对卫生资源种类分析
根据表6的数据可知,卫生机构配置按两个口径测算的基尼系数都比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基尼系数小,且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基尼系数很相近。说明按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卫生机构配置的公平性都优于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由洛伦兹曲线分析也可以得到相同结论。
通过洛伦兹曲线可知按人口和地理分布的曲线均位于绝对公平线的下方,且各资源分布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图2、3中卫生机构数的洛伦兹曲线位于卫生技术人员、床位数的上方,离公平线更近,说明按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卫生机构配置的公平性都优于卫生技术人员、床位数。图2、3中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洛伦兹曲线交缠在一起,说明这两种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差不多。
表6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基尼系数测算表
基尼系数测算口径 | 卫生机构数 | 床位数 | 卫生技术人员数 |
按常住人口测算 | 0.18 | 0.31 | 0.31 |
按区域面积测算 | 0.48 | 0.71 | 0.73 |
图2 基于常住人口的洛伦兹曲线
图3 基于行政区域面积的洛伦兹曲线
4.52016-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发展情况
2016-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总体逐步上升,每万人口医生数从33.32人/万人增长到36.32人/万人,增长了9%。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从56.28张/万人增长到57.71张/万人。增长了2.54%。卫生资源的增加速度足够抵消常住人口增加的速度。以保持每万人口医生数和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的增加。以达到卫生资源的优化。(表7)
表72016-2018年广州市医疗卫生资源发展情况
年 份 | 常住人口(万人) | 医院床位数(张) | 医生数(人) | 每万人口医生数(人) | 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张) | |
2016 | 1404.35 | 79037 | 46791 | 33.32 | 56.28 | |
2017 | 1449.84 | 81747 | 49747 | 34.31 | 56.38 | |
2018 | 1490.44 | 86011 | 54134 | 36.32 | 57.71 |
注:在《2019年广州市统计年鉴》中2017年及以前年份,每万人口医生数和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用年末户籍人口计算,从2018年起用年末常住人口计算。为了实现可对比性,2016年与2017年每万人口医生数、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是以2018年更改的计算公式计算,与统计年鉴2016-2017年的数据不同。
4.6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收集2008-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Malmquist分析,启动DEAP软件进行生成。(表8)
表82008-2018年广州市Malmquist指数
年份 | 综合效率值 | 技术变化 | 纯技术效率 | 规模效率 | 全要素生产变化率 |
2009 | 1.000 | 1.073 | 1.000 | 1.000 | 1.073 |
2010 | 1.000 | 1.036 | 1.000 | 1.000 | 1.036 |
2011 | 1.000 | 0.906 | 1.000 | 1.000 | 0.906 |
2012 | 1.000 | 1.063 | 1.000 | 1.000 | 1.063 |
2013 | 1.000 | 0.988 | 1.000 | 1.000 | 0.988 |
2014 | 1.000 | 1.032 | 1.000 | 1.000 | 1.032 |
2015 | 1.000 | 0.997 | 1.000 | 1.000 | 0.997 |
2016 | 1.000 | 0.997 | 1.000 | 1.000 | 0.997 |
2017 | 1.000 | 1.014 | 1.000 | 1.000 | 1.014 |
2018 | 1.000 | 0.895 | 1.000 | 1.000 | 0.895 |
mean | 1.000 | 0.999 | 1.000 | 1.000 | 0.999 |
整体来看,2008-2018年广州市的Malmquist指数上下波动,2009年的生产率水平相对最高(TFP=1.073),2018年的生产率水平则相对较低(TFP=0.895),平均全要素生产率为0.999,效率平均降低了0.1%,这几年间卫生资源效率基本持平,略有下降。2008-2018年广州市全要素是随着技术变化而变化的。2009年的增长可能是由于2009年推出了新医改政策,调整了资源投入和利用;2018年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总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数皆有下降的引起的。
5、讨论
5.1卫生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
从绝对值角度分析,广州市卫生资源的空间布局表现为以老城区和经济中心空间集中,广州市主城区卫生资源配置较为充裕,大部分医疗资源都聚集在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四个区。讲卫生资源集中,能够形成集聚效应,集中优秀的资源,能够解决疑难杂症,同时也牺牲了边缘地区的利益,使得边缘地区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应对重大卫生事件。从卫生机构角度出发,占比最高的是天河区和白云区(15.42%),最低的是荔湾区(4.78%),相差10.64%;从床位数出发,占比最高的是越秀区(25.38%),最低的是南沙区仅为1.48%,相差高达23.89%;从卫生技术人员出发,占比最高的还是越秀区(27.23%),最低的是南沙区(1.82%),差距为25.41%。因此要加速改善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的卫生资源投入,XX要采取必要措施:改善边远区的卫生技术人员待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引导卫生人力资源向新城区转移,缩小区域卫生人力资源的差异。
5.2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较差
以地理面积为分析口径,广州市卫生资源的空间布局不均衡,大部分医疗资源都聚集在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四个区,这四个区面积占比共3.76%,拥有卫生机构共34.93%、床位数56.68%、卫生技术人员60%,按地理面积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0.71、0.73。说明广州市按地理分布的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公平,严重影响了卫生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相关部门在增加注重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平衡城区之间的卫生资源配置。使资源的投放向外围倾斜。
5.3广州市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区域间差距较大
2018年,广州市床位数和人力资源地理面积的基尼指数均高于0.7,并且常住人口的基尼系数也都比卫生机构的基尼系数高。因此,广州市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配置比卫生机构配置的公平性要低。所以XX在制定资源配置的计划时,不能拘于硬件配置,还需兼顾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公平,必要时还需要创建卫生资源配置相关的法律机制,强制保证公平性。
5.4广州市年龄结构区域间差距较大
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老龄化较严重,因此配备更多的床位数与卫生技术人员是合理的,但是在一定的限度下稍微的增加,目前越秀区的医疗资源过于庞大,会降低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黄埔区、番禺区、从化区的儿童群体较大,但卫生资源较为匮乏。2018年广州市老龄人以达18.25%,预计未来几年,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还会更近一步,因此,XX有关将老年人的卫生保健作为工作的重点,并采取有关措施:第一,完善养老金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目标。第二,发展养老院、老年护理院等专业产业,减轻综合医院的负担。第三,完善社区卫生体系,实现家庭病床等举措。
5.5广州市卫生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持平
2008-2018年广州市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性趋势,均值为0.999。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仅为0.895,可见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还有提升的空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由技术效率变化和效率变化因素共同决定,通过分析可知,2008-2018年广州市TFP的变化与技术变化一致。因此,以提升技术进步为重点规划卫生投入的方向,应该将有限的资源以补充使用不足的目的投入市场,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组织管理水平。
5.6广州市人均卫生资源发展势态良好
2016-2018年广州市卫生资源总体逐步上升,每万人口医生数从33.32人/万人增长到36.32人/万人,增长了9%。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从56.28张/万人增长到57.71张/万人。增长了2.54%。卫生资源的增加速度足够抵消常住人口增加的速度。以保持每万人口医生数和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的增加。以达到卫生资源的优化。
6、结论
6.1结论
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总体上均衡且按常住人口分布处于合理状态;按地理分布的卫生资源配置处于相对不公平状态。医学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物力资源不均衡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主要问题。应通过加大对新城区和卫生资源匮乏地区的卫生资源投入,重点加强技术的提升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6.2研究不足
由于本研究时间有限、经验不足、数据来源有限等方面的原因,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包括:1.没能收集到各区的总诊疗人次和病床使用率,不能对广州市从区域层面进行效率分析。2.由于广州市统计年鉴的计量标准的改良,医疗卫生资源发展情况只能对2016-2018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缺乏对各区的发展进行分析对比。3.医疗资源配置不是一项简单的分配问题,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十分交杂的,本文仅仅针对常住人口、地理面积、年龄结构等方面简单分析,没能全面的探讨如地理因素,消费水平与医疗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6.3研究展望
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运用更加全面和完善的数据,考虑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更全面的对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医疗卫生资源服务效率,期望能得到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为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何晓菲.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2]广州市人民XX.《广州市人民XX关于印发广州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 广州市人民XX
[3]程晓明.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杨晨,王静成,缪丽亚,蔡滨,仇星谕,车永茂.江苏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中国医院,2018,22(09):26-28.
[5]赵颖波,王建伟,尹畅,孙辉,张蕾,付强.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中国医院,2018,22(02):22-25.
[6]张楠,孙晓杰,李成,王欣,刘坤.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02):88-91.
[7]林三汝,张秋.基于泰尔指数的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经济师,2019(01):24-26.
[8]高山,吴晶晶.基于集聚度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5(05):33-40.
[9]龚韩湘,吴泽墉,伍宝玲,叶秋丽,罗桢妮.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集聚特征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05):52-55.
[10]张华宇,苗豫东,屈晓远,王留义,王菊珍,顾建钦.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中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OL].中国全科医学:1-5[2019-12-
[11]王雅萱,陈香桦.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01):13-16.
[12]杨乐,王红漫.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8,37(11):37-40.
[13]秦良玉. 广州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探析[D].广州医科大学,2018.
[14]冯珊珊,刘俊荣,王碧华.广州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06):7-9.
[15]彭安澜,李小华.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05):532-535.
[16]何宁,马蔚姝.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其公平性的比较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3(06):100-105.
[17]徐双,冯国忠.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卫生资源投入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35(06):809-813.
[18]刘冬梅,李净海,谌孙焕,李楠.基于基尼系数的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03):15-17.
[19]李贝,林金雄,张招椿,肖晓华.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9,32(11):18-22.
[20]张航. 基于DEA和SFA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与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6.
[21]王敏.争议中前行的X医疗卫生体系[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4(3):51-57.
[22]Shinjo D,Aramaki T.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healthcare service provision, and patient flow in Japan: a cross sectional study[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2,75(11):1954-1963.
[23]Grosskopf S,Valdmanis V. Measuring hospital performance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87,6(2):89-107.
[24]Czypionka T, Kraus M, Mayer S, Röhrling G.Efficiency, ownership, and financing of hospitals:the case of Austria[J].Health Care Management Science, 2013, Vol.17 (4), pp.331-347.
[25]Ferrier GD,Valdmanis V.Rural hospital perfoemance and its correlates[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6,7(1):63-80.
[26]杜荣川.洛伦兹曲线的模拟与基尼系数的测定 [J].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4(2):51-53.
[27]贺买宏,王林,贺加,峗怡.我国卫生资源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评价——基于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分析[J].西北人口,2013,34(02):27-31.
[28]糜泽花.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分析及需求预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