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民族文化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的不同价值观和审美观。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当地人的精神面貌与心理结构,使设计的作品能更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歌曲、民族服装,民族文字,民族色彩等等众多风格独特的民族元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包装设计这门建立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基础上的学科,随着民族风潮流的涌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在包装设计中创新民族文化应用?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艺术在包装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包装设计课程的核心要求,已成为是当前包装设计教学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二章教育资源现状和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让壮族民族艺术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更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觉的将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和视觉设计更好的结合起来,设计出更具鲜明和富有生命力的本土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笔者立足于广西本土的民族文化,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教学情况。就如何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实施民族艺术文化创意教学?如何确立民族艺术文化创意的内容?如何有针对性的设立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关于民族文化艺术课题项目?怎样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和研究课程考核方法等展开探索与研究。
我们主要方式为秉承“模块”教学方法不动。把“传承、融合、创新”贯穿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发挥创新在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研究,提高包装设计教学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为社会提供更多有实战力的设计人才。
(一)、传承
包装设计的进步和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传承民族文化是包装设计一项很重要的功能。运用于生活中的包装设计不仅传递商品信息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
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包装设计作品成功的关键。没有了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品就会失去生命力和感染力。加入了民族文化信息包装设计作品,能引起人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好感。因此在包装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化民族文化的信息传递功能,让民族文化更好的服务于包装设计。
(二)、融合
民族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范围则更小。民族文化有区域的限制,他服务于特定的人群。它呈现出来的是部分人,部分地区的观念和喜好。而包装设计是一项面向社会的,服务于大众的行业。包装设计作品必须以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为基点,力求满足大众需要,着眼于适用于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如果在包装设计当中单单只是传承民族文化,无形中就框定了设计作品艺术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包装设计产品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是包装设计专业必须学会的一堂课程。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除了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外,还需要兼容并蓄与多种文化潮流融合发展,在彰显民族特色的同时携带丰富的时代的气息。与时俱进不断除旧布新,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经济潮流的作品。才能使作品更具活力,赢得更多人的喜欢喝赞叹。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作为重要过程,找寻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切合点。找到适当的方法赋予传统民族文化以时代和国际特色,让我们的包装设计产品以民族的特性和风格走向世界。
(三)、创新
艺术设计与其他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的独特性决定了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艺术是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惯用的教学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在扼杀艺术的灵性。创新是事物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对艺术设计课程而言,教学方法的创新尤为重要。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校各种资源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三章包装设计教学中创新的表现
如果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包装设计教学的是基础,文化融合是包装设计教学提升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少数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学中的创新应用则是课程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广西民族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包装设计课程中,构建起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和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相契合的教学模式新框架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对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缺乏系统的学习,无法深入研究传统民族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方式没有自己独有的特色。这要求我们把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带入学科基础课程;把深层次创意带入艺术设计项目和毕业创作当中;并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能主动把文化融合应用到设计实践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解决方案为第一,在课程初期,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带领学生从博物馆的参观开始加深对壮族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针对每一件作品从其纹样造型、色彩、材质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步掌握壮族艺术元素和现代视觉元素之间的构成关系。
第二、在而后的包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不断重复强化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风、以及到各高校和民间艺术团体进行交流,或参加展览赛事活动,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民族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其包装课程设计作品中。
第三、把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带进设计项目实践和包装设计毕业创作。进一步锻炼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少数民族艺术与产品品牌包装设计兼收并蓄,使设计作品能基本符合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
(2)课程成果、教学评价与国内外设计比赛相结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包装设计是一门要运用到生活中的技术。针对包装设计专业开展的教学工作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用行动阐释,彻底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学校带领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国内过举办的各项设计比赛。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给学生一个广阔的专业的汇聚多种文化的舞台来展示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对课程成果的鉴定,教学质量的评估,将不仅仅局限于一张简单的试卷,几项简单的作业。而是侧重让学生在实战中去得到历练,开拓眼界,对行业的时代趋势有更深的了解。帮助学生走出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以便取长补短。
艺术设计比赛是一场不同观念,不同立场,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不同创意交相争锋的盛宴。在这个赛场上,思想得到解放,创意相互碰撞,理念相互沟通,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艺术的灵性。
(3)具有广大的市场研发潜能,与本土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参与教学成果
发挥企业市场研发潜能,与本土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是在教育革新的浪潮中发展而来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校企结合是一种把教育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学校的教育和校外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工作需求去改良教育,以教育的完善去促使更好的工作。把这种教育模式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不仅能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还能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实现校企生的共赢。
企业尤其是广西本土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市场,对消费者心理,对行业动态有着比学校更深刻更精确的认知,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与本土企业共同展开课题的研发,有助于及时研发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能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对口的人才培训,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和创业难的问题,把经济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灵活多变,基础建设完善,这些条件都适于各类课程教学改革。相思湖学院在面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东盟贸易背景下,一直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使学院课程体系更具新颖性、前沿性。而对于艺术系的视觉传达专业,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四章结论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包装设计的进步,对包装设计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为响应知识经济这一时代的号召,包装设计需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展现更强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用更独特的创意形式凸显民族文化独特性与感染力。
包装设计专业课程,在这样大背景下,更应该寻求一种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民族本土特色的教育创新,并进行多方面的调研、改制等等。在遵循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制定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创意精品课程和专业。其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体现社会效益的经济成果。
第五章参考文献
[1]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6.
[2]王章旺.包装分类设计-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4-31.
[4]拉兹罗•鲁斯,乔治•L•威本佳;赵黎明译.包装设计图形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4.
[6]张大鲁,吴钰.包装设计基础与创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52-59.
[7]尹章伟等.包装色彩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林振扬.包装设计[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9]xxxx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10]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Z】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