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由于生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生活垃圾的产生。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的城市化脚步越来越快,农村生活水平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生活垃圾在数量、种类以及处理难度上都有了较大变化,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笔者查阅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报道及文献资料,结合南京、徐州等地的调查报告,总结出当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存在以下特点:
1.1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回收处理工作量巨大
据卫生部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平均每天每人产生生活垃圾量为0.86千克,该数字随着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最高可达每天1.07千克每人。目前我国农村每年产生多达3亿t的生活垃圾,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甚至堆积成山。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5576.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1.7%,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已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结合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两个区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村民普遍反映自家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呈现迅速递增趋势,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也由最初村民自己处理到后期村中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可见迅速增加的农村生活垃圾为回收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1.2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发生变化,垃圾分类难度加大
由于农村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导致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的种类不断增加,这一改变投射到生活垃圾的产生问题上就演变成为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变得复杂,许多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物品的垃圾混为一体。通常,生活垃圾可分为四类:一是有机垃圾(厨余、果皮等);二是无机垃圾(建筑垃圾、炉渣、草木灰、碎瓷器);三是可回收利用垃圾(塑料、玻璃、纸张、金属);四是有害垃圾(过期药品、油漆桶、废旧电池、日光灯、灯泡、废弃农药瓶)。[1]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剩余物,该类垃圾可以转化成为农村饲养牲畜的饲料,降解难度较低,然而近年来各种降解难度大且对生态环境破坏力较强的垃圾在整个农村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包括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建材、废电器、玻璃碎片、碎陶瓷、废纤维、有毒废旧金属等生活用品废弃物以及炉灰、草木灰、食品袋、废纸、水果腐烂品、废电池及妇幼等一次性用品等。[3]尤其是废旧电器电池、光盘、磁带、玩具及自行车废件比例逐年递增,另外,由于多种清洁便利的能源进入农村百姓家中,许多原本可以转化成燃料能源的有机垃圾如秸秆、果藤等也被随意丢弃,跟加剧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难度。

1.3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设备匮乏,资金技术缺口明显
农村居民较为分散,生产生活活动随意性大,有人就有产生垃圾的可能,于是田间村头、道路两旁、门前屋后、池塘河边等地都是农村生活垃圾的“绝好”的去处,一些低洼地形在村民眼里甚至变成了天然垃圾场。再生资源(塑料、金属等)的回收地更为严重,现在大都是以农村居户为单位进行收集的,其治理难度大。从《关于徐州市睢宁县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调查报告》[2]中可以看到,当地的村中无垃圾回收处理设备,没有垃圾中转站,就连路边应该密集存在的垃圾箱、垃圾桶都没有,当地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还停留在将垃圾集中后进行填埋或露天焚烧,地方XX部门对于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未能拨付有关款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严重的资金技术缺位。
1.4村名环保意识落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严重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堆放方式中随意堆放占63.28%,收集堆放占36.72%。由于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积,乱倒乱放,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几乎为零,没有得到应急处理,已侵占越来越多的土地,包括农田、菜地和沟塘坝、公路,既影响农村生产,妨碍卫生环境,也破坏生态植被。收集废旧资源日积月累,撒满遍地,一些废旧电器电池、药瓶、废金属及洗液污染已随之进入土壤、塘坝之中。难以处理。还有城市垃圾向郊区、农村等输送,数量多,类型复杂,处理危险度增大,其难度与日俱增。一些地膜的残留率达30%左右,造成土壤化学污染。[3]固体废弃物包括玻璃瓶、废旧塑料、废旧电池降解时期长,影响几代人生活环境。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破坏了土地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壤活力,进入河流水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质污染;由于垃圾长期堆放得不到妥善处理,腐烂发臭,污染大气,容易滋生蚊蝇,固体废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会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堆放于田间地头的垃圾渗入土壤、水源,给出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的健康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原因分析
2.1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农村生产生活发生的剧变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归根结底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极大满足,生活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不点增加的必然结果。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即使地方整个需要妥善解决的行政管理问题,也是伴随发展而来的环境保护治理问题。总管世界各国,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都曾遭遇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比如“雾都伦敦”、“德国莱茵河污染事件”等,其实质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相似,都是人类在追求更快的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未能合理解决附带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当下由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引发的垃圾处理问题有其历史必然性。
2.2地方XX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资金技术支持
尽管“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可取”这一发展理念为越来越多的执政者所接受,我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选择。”的科学发展观,但鉴于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建设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我国部分地方XX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解决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大型垃圾回收处理设备购置困难,先进的垃圾分类技术难以得到普及与推广,人员不到位,垃圾的收集准运工作不及时,致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缺乏“政策源头”方向上的动力。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