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水平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日益加速,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生活废物排放量的持续上升。生活废物一旦处置得不好,不仅会带来巨大的资源耗费,而且还会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危害。罗坑镇作为一座有着四万人的乡镇,农村生活废弃物产生率高,生活废弃物资源化效率低下,农村垃圾处理的压力也比较大。在文中通过对罗坑镇的农村生活垃圾状况分析认为,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关设备设施等,并给出了在罗坑镇实施农村生活废弃物分类管理,需要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主要管理权责范围、配备相关硬件设备等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 对策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速,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和人民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1]。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农业家庭化饲养的萎缩、农业规模化饲养的发展,使得农业生活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加,农业生活废弃物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而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活废弃物总量的与日俱增,成份也越来越复杂,处置困难也明显增多。由于传统的农业生活废弃物中大多是以烂菜帮,稻草杆等可降解性的成份居多,一般农户通过传统沤肥的方法就基本可以把农业生活废弃物全部处理掉。但随着现在的农业生活废弃物中食品打包袋、快餐包等难以降解作用的成份也越来越多,传统沤肥方法也已很难发挥功效。大多数的农业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仍以就地消纳、进行燃烧和混合填埋等方法,但这些单一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不仅无法减轻因农业生活垃圾处理量剧增产生的垃圾填埋压力,反而对大气环境、土地、饮用水等都产生了巨大环境污染,并直接影响危害着农户的生存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但是,因为地方XX部门在农村生活垃圾方面的监督管理重点长期倾斜在了城区这块地方,对农村的生活垃圾管理及其环境污染治理关注程度不足,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起步相比较晚,设备与技术手段也较为滞后,从而未能建立高效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制。再加上中国乡村地理范围广、农民住房分散,加之中国农村居民的总体素质相对而言不高、环境卫生意识不够,导致中国乡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更加艰苦。

罗坑镇目前共有户籍人口4万,外来常住人口1万,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但近年来,罗坑镇投资近千万元,根据“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统筹收运原则的要求,基本完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全量收集。但是农村垃圾处理的后续处置方法仍然以送往垃圾填埋场填埋为主,然而垃圾填埋场填埋量有限,但农村生活垃圾产生数量却与日俱增,双方的矛盾冲突也愈演愈烈,由于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急需减量,而分类处置又是农村生活垃圾减量的关键举措,所以对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

 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论文主要以乡村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对罗坑镇的农业生活垃圾分类现象、问题及其相互关联因素展开了剖析,进而总结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方法,进而给出了罗坑镇农业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措施,从而为XX进一步推动农业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填补了目前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

(2)实践意义

对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问题和措施的调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对农村居民来说,也有助于其自身环境的改变;对于基层XX部门来说,有助于其节省公共费用;对于整个社区来说,有助于公共资源的可继续使用[3]。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指人类在生活中和为生活进行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作为生活废弃物的固体废物。通常把生活废弃物分成四个类别:可回收废弃物、厨房废弃物、有害废物以及其它废弃物。

可利用废物,是指能够再造循环系统的废物。包含了纸类、硬纸面、机械、金属材料、塑胶、人造合成化建筑材料等,如果经过综合处理后收回再使用,就能够降低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

厨房垃圾中含有大量余菜剩饭、残骨、菜根菜叶等食物类垃圾,经生态技术就地处置后堆肥,平均每万吨可产出约0.3万吨的有机肥料。

危害废弃物是指产生对人类健康不利的重金属、毒性化合物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废弃物,包含废动力电池、废旧日光灯管、废水银高温计、过期药物等,此类废弃物必须特殊安全处置。

其余垃圾堆还包含除以上几类垃圾堆以外的砖瓦瓷器、渣土、厕所废纸以及无法处理的废物[4]。

 2.2 垃圾分类处理

(1)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是指把曾经利用过的废料,再利用物理化学或加工的方法,转换成能够重新利用的产物,比如废弃报纸可以回收制作硬纸板、废金属可回炉加工冶炼成新的型料等。对垃圾的回收使用能够避免或浪费潜在的使用材料,从而节约资源与成本,并且还能够降低废物存量,减少空气与水体污染物,以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

(2)焚烧处理

垃圾焚烧处理法是指利用焚化炉等燃烧装置,将废物中的易燃部分在850-1100℃的高温下完全焚毁,并转变为残渣和废气。废弃物在通过焚烧处理后的容积相比原先可以减小约50%-80%,通过分类收集的高可燃性废物甚至可以减小约90%。而焚烧处理后由于面积较小,可以有效克服海量废物与填埋场饱和之间的冲突问题,同时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热量也可用来水力发电或供热。

(3)堆肥处理

垃圾堆肥处理是指把生活废弃物聚集成堆,并保温在50-70℃贮存、发酵,再利用生活废弃物中各类细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矿质化、腐殖化和无毒化,将各类繁杂的有机态的营养物质,逐步转变为与土壤易接触的有机肥料。废弃物中有机质浓度达到15%时,利用垃圾堆肥处理技术可以达到化废为料的功效,而农村生活废弃物有机质成分基本都达到40%以上,因而利用垃圾堆肥处理可以高效实现废弃物资源性质、减少能源利用[5]。

2.3 邻避理论

邻避理论是由成本效益分担不平衡的邻避基础设施的建立与运作而产生的社会利益冲突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公众权利意识进一步发展、社会政治空间环境默许和促进、现代科技知识进一步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发展等作用的结果。邻避基础设施是尽管履行了主要的社会服务职责,但却对周围市民的生存环境、生活健康或经济财产等带来重大影响的公共设施。邻避基础设施是一个典型的公众商品,带有非竞争力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因为邻避基础设施尽管在总体上提高了社会福利服务水准,但周围市民却也因此承受了生产成本,所以受到相关市民的激烈反感,是一个极不实用的公众物品。出于对邻避设备的负面效应和成本分配的不公,住户们在强大的自利动机下坚决反对将它建在自己周围,这一抵触与反抗的情绪后来被叫做“邻避情节”,即“不能建在我家后院”。

3 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上升

由于罗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存水准的日渐改善,再加上外来人口的日渐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递增。从 2018年到 2020年,罗坑镇的垃圾产生量持续上升,基本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的垃圾产生量尚在处理能力之内,处理率均达到100%(见表1)[6]。但由于生活垃圾的产生和镇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不可分,随着镇域范围的扩大以及招商引资的持续进行,预计到2023年,罗坑镇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16000吨/年,处理压力将越来越大。

表1:XX镇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情况统计表

年份 GDP(亿元) 常住人口(万) 生活垃圾产生量(吨) 生活垃圾处理量(吨) 生活垃圾处理率
2018 2.83 2.51 9636 9636 100%
2019 2.64 2.63 12549 12549 100%
2020 2.35 2.46 14429 14429 100%

(2)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分析

回收利用:对占比20.8%以上的可回收废弃物,一般市民要么是自行收藏起来去垃圾回收站再变卖,或者是丢在垃圾箱里让拾荒者捡走再变卖,总之,这些在当前市场上很有经济效益的废弃物都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变废为宝。

填埋处理:对于占比 2%的有害垃圾,目前罗坑镇针对其没有特别的处理方法,和占比77.2%的其他垃圾一样,均采取压缩填埋的方式。这部分垃圾处理都实行了“组保洁、村接收、镇运输、市处置”的垃圾处理收运制度,运转模式是:由第一村组保洁员负责将垃圾处理从住户家中接收至集中式桶箱房,其次由垃圾清运公司根据清理线路,将桶箱房的垃圾收集至镇压缩中转站,最后再由市里统一将压缩处置过的垃圾运输至江门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3)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设置生活垃圾种类接收容器:近年来,罗坑镇加强对环保设施投入,尤其是种类接收生活垃圾容器的投放,在中心路、迎宾路以及育才路等重要干道上均设有了漂亮新奇、经济合理的新式种类接收果壳箱,并明确了可利用、不可利用的有害标识,为生活垃圾种类接收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宣讲指导与教育:经过采取贴海报、挂横幅、派发宣讲小册子等方法,积极地开展生活废弃物分类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工作,使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可回收与不处理生活废弃物的不同之处,从而提高了广大市民群众自觉参加对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工作的热情意识[7]。在调查过程中也看到了不少市民开始把可以利用的生活废弃物,比如废旧报刊期刊、纸盒纸箱、塑胶桶、易拉罐,甚至还有废弃家用电器等贩卖给了废旧收购人,而部分无法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中大多数也进行了塑料袋化,以及部分遗漏的可回收废弃物也被与拾荒者进行了交易,这都为将生活废弃物分类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面临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责任主体缺乏约束

目前,中国的生活废弃物类别管理有关法规,主要有《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目前的立法内容上一般性的提法还很多,没有具体的配套规定和实施细则,也缺乏具体的和详细,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居民把握。而且立法系统没有健全,具体内容大多是生活废弃物的清理、收集、运送、处置和监督管理活动,废弃物分类相关内容极少,专门关于农业生活废弃物管理的有关立法更少,对于农业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送与处置,没有形成规划。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有关责任方没有作出明文规定,缺乏制定长效约束惩戒制度。

罗坑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推广实施主要是镇XX内的城市管理办公室在负责,在实施过程中,镇级层面下派任务,各村(社区)负责配合,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各责任主体之间容易互相推诿,影响成效。目前在生活垃圾收集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采取属地管理模式,各乡镇(社区)XX负责辖区内所有住户生活垃圾的处理,各物业负责各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的处理,各公司则负责管理自身企业的内部垃圾,在乡镇结合部、村庄结合部之间极易产生生活垃圾“三不管”的死角,影响周边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2)缺乏配套设备设施,分类处理起点较低

罗坑镇目前从硬件配置来看,尚不具备分类处理条件。罗坑镇对生活垃圾分类配套的设备设施也比较欠缺,首先就源头的收集设备来说,目前罗坑镇已经在中心路、迎宾路以及育才路等一些重点路面上设置了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处理废水、危害废水的果壳箱,但因为市民还没有区分意识,在投放垃圾堆时基本都是随便一丢,无毒无害的垃圾桶内往往掺杂着树皮、果壳等不能处理的废水,在不可处理垃圾桶里也可以轻松找到塑料瓶、废纸等可处理废水。除去这些主要道路上的果壳箱,其余居民小区、乡村道路以及农村宅基内都是采用240L的塑料垃圾桶进行收集,没有进行分类投放。

就末端的处理设备来说,目前在罗坑镇并没有分散的资源化处置站,而只是一座四台套的压缩中转站,将所有的废物接收起来之后经过混合压缩,之后再运输至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加以燃烧处置。

(3)居民分类意识不足,推广分类难度较大

由于文明卫生意识的缺乏,目前罗坑镇还有部分居民做不到“垃圾入桶”,存在乱扔垃圾的陋习,特别在一些外地租户集聚的宅基内,方便袋、快餐盒等白色垃圾随地乱扔,很不卫生,而且农村还是有不少老人还是习惯把厨余垃圾倒入河里。“不随地乱扔垃圾”尚且做不到,可以想象在即将开始推广的垃圾分类过程中,在群众自觉上势必会遇到很大的麻烦,推广面临很大的困难[8]。

4 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研究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理清责任主体权责范围

(1)国家层面

一是考虑制定类似于德国的《废弃物限制处理法》这样的综合性法律。二是建立类似于日本的《容器的包装物再利用法》、《食品回收法》这样具备现实操作性的相关法律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对每各类别的产品回收使用标准进行了细化规定[9]。三是研究制定对生活垃圾的经营优惠政策,并明确运用各项经营手段促进生活垃圾产业化的发展。

(2)镇级层面

罗坑镇XX要明确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理过程中应当履行的职责以及承担的义务,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要落到实处,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各乡镇、社区都要建立了垃圾分类管理领导小组,与保洁员签订了垃圾收集管理责任书,由保洁员负责根据垃圾分类收集方法进行具体的垃圾收集管理工作和合格盖章管理等工作。

 4.2 购置配套硬件设施,加快分类处理推进步伐

(1)分类收集容器

分类收集容器宜按照垃圾类别采用不同颜色予以区分,并且正面印刷回收类别的图标和字样。同时根据各个地点的废弃物特性设置合理的类别收集容器,在居民小区及宅基内设置无毒无害废弃物、危险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其他废弃物四类收集容器,在饭店、酒楼、小吃店、企事业单位食堂等用餐地点设置无毒无害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其他废弃物三类收集容器,在地铁站、商店、大型超市等公共场合设置无毒无害废弃物、其他垃圾二类收集容器。在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设有可回收废弃物、餐厨废物、其他废弃物等三类收集容器。

(2)分类收运车辆分类收运车辆应按照清运类别在车身喷涂跟收集容器一致的颜色,并印刷相应的图标和字样。数量与种类要按照生活废弃物种类、垃圾数量和收运频次加以分配,运输废电池、废旧灯管等危险废弃物的车辆要格外小心做好防治污染的安全措施,根据规范办理危险废弃物转移登记手续,遵守我国交通部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4.3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使居民主动配合参与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工作基本都是由地方XX部门在负责,市民参与度还不够,同时市民的环保意志和公益精神也非常薄弱,主要是由于XX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很缺乏,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大XX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并发动社会群众投入,以激发他们心中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心。提高市民的生活垃圾处理分类收集基本意识,不但要让市民了解生活垃圾处理种类收集的基本方法,更要让市民明白生活垃圾处理分类收集的重要性和环保意志与自己生活的直接关系,并指导和促使市民自觉地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分类收集,从而形成保护环境、减少生活废弃物的良好习惯。可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液晶屏、出租车、公交、居民区和村内的宣传橱窗等渠道开展宣传,并定时开展生活垃圾处理种类的宣教活动,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10]。

 5 结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也得到各级XX的重视。着力构建经济旺、百姓生活富、自然环境美、社会影响程度高的广东省,是指xxxxxxxx对广东省发展作出的最新规定。要想实现环境美,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是重中之重。分类处置,作为农业活动垃圾减定量、无毒化、物资化的主要举措,将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垃圾问题,改善农业人居环境。罗坑镇通过实施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经过分级收集、减量处置、合理资源使用,将能够从根源上降低日常生活废弃物数量,降低处置生产成本,高效推动土地循环利用,促进农村可持续性建设。同时也能够降低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继承.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2]夏明,朱化军.江苏省城乡统筹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

2019(10):66-69.

[3]何品晶,章骅,吕凡.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路线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5):125-127.

[4]李再兴,秦学,李贵霞.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置、分类处理方法研究[J].环境工程,2020(8):20-22.

[5]顾霖,吴德礼,樊金红.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路线探讨[J].环境工程,2019(10):99-101.

[6]闫骏,王则武,周雨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现状及处理模式[J].中国环保产业,2019(12):85-88.

[7]张益.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发展[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3):158-159.

[8]刘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20(14):99-101.

[9]郑凤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7-79.

[10]谭和平,胡建平,吴冰思.上海村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与配套设施设置初探[J].环境卫生工程,2020(10):49-52.

致 谢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论文在此刻已经圆满完成,同时也意味着我的本科学习期间也接近尾声,通过学习,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感谢在此期间陪我走过的所有人。

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感谢老师在论文写作中给我的指导和建议,在这里对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其次,还有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这里感谢所有给过我指导的老师,感谢他们的关怀和教育。同时也感谢百忙之后评阅本论文的专家和学者。

最后,感谢坚持走下去的自己,希望在下一个新阶段仍然努力前行,不负韶光!

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罗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636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2年12月17日
Next 2022年12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