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大电商平台从各个地区快速崛起。据统计,我国的电商市场早已突破百亿大关。拼多多作为唯一一个从互联网崛起的电商巨头,以“社交+电商”这一强大的策略只花费三年就成功的在中国电商平台占据了一个有利的位置。本文从市场营销视角出发,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拼多多的品牌知名度营销模式,进一步的分析拼多多品牌营销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针对其现存问题和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拼多多;营销策略;社交电商;社交关系链
1、前言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各方共同的努力,我国互联网规模日渐庞大,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成熟阶段。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4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普及率达61.2%。同时报告中还指出我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均超过5%,电子商务与社交关系的相结合,拓展了新的社交电商市场的潜能。社交电商就是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是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种最新模式,它通过社交互动产生社交信任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行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现象。苏落(2014)对于社交电商的总结则是从AIDMA模式买卖关系转变为AISAS模式的过程。她指出,在整合电子商务和垂直电子商务的激烈竞争下,需要激活创新的营销模式,社交化是必不可少的趋势。随着我国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已经迅速出现了主要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社会电子商务的营销分析主要是基于案例, 大多数分析是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且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研究,虽然对于社交电商品牌营销如何创造营销价值还不够深入,但这些案例也充满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拥有3.5亿活跃用户的电商黑马“拼多多”为研究对象,深度研究分析“拼多多”的品牌营销策略,总结出其他企业可借鉴的优势和可反省的劣势。
1.2研究的内容
本文探讨的是基于社交关系链的电商平台拼多多的品牌营销策略。通过用户分析、营销分析、功能分析、等数据来多方面的对拼多多品牌营销方式和营销价值创造过程进行阐述。研究分析中所涉及的数据和资料主要来源于拼多多企业年报、媒体的报道数据、相关文献以及拼多多APP和官网。
1.3研究的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它是为了对研究课题有更全面和准确的了解,通过调查文献获取已知研究目的或课题信息的方法。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和数据,了解了拼多多的历史和现状,从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研究、观察和访问文献,获得真实数据的比较数据并有助于了解事物的整体情况。
(2)调查研究法:这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目的或课题现状或历史的显示信息的方法。本文使用科学的问卷调查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网上发放问卷来得到相关信息,分析,综合,比较和汇总由调查收集的大量数据来为人们提供知识。
(3)定性分析法:它是对研究对象的定性分析。具体来说,它使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泛化方法来处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以便可以对其进行粗化和精炼,伪造和保留真相,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本质。本文通过定性分析法来分析拼多多背景及营销策略、分析拼多多目前的营销特点和可借鉴之处以及分析拼多多营销模式的弊端并提出合理建议。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社交化电商的概念
将社交活动,例如互动、交流、分享等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现象,就是社交化电商。具体来说,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社交电子商务,在购物发生前后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电商公司的角度而言,社交工具与电子商务交易的结合,对公司的营销、销售以及售后等方面都注入了强劲的力量。
社交电商出现的一大亮点,即可以使消费者在社交中产生购物需求并解决需求。这可以精准的了解用户的需求,并进行营销。同时社交关系存在于买卖双方,产生社交信任,很好的提升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和粘性。社交电商改善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且很好的适应了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差异。
2.1.2品牌营销的概念
品牌营销,就是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建立品牌形象和创造品牌价值的过程。 品牌营销的最主要任务即通过强化品牌形象,使得自身品牌在消费者的认知结构中要优于同类产品。在目标客户的心目中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并与同类产品形成隔离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
2.2相关理论概述
2.2.1品牌定位理论
品牌定位理论是营销学科的一个专门术语,它是X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在1969年提出的一项营销的新观念,后被大众认可。该理论认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定位本质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在消费者心中构建产品或品牌差异化,建立消费者与产品或品牌之间的情感共鸣,使消费者在产生与产品相关的购买需求时,会主动的联想到产品并产生购买行为。
2.2.2 4P营销理论
1960 年,X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教授提出了闻名的 4P 营销理论,4P是指产品、定价、渠道、促销。
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存在的,它是4P里最重要的核心产物。。定价看似简单,但这其中暗含许多学问。一直以来我们学习的知识告诉我们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可以发现实际上除供求关系外,很多因素都在影响着价格。渠道是同产品及定价息息相关的,对于不同产品,没有一成不变的渠道,定价和渠道必须要面向消费者,合适的渠道以及合适的定价加上产品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促销在了解企业做促销的最终营销目标的前提下服务用户。
市场营销中的营销4P理论中的产品、定价、渠道、促销每一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少了其中任意一环都无法发挥最好的营销效果。企业需要在变动的营销环境中利用营销4P理论实现最终的营销目标。
3、拼多多品牌营销策略的优势
3.1低价爆款,拼多多开启“货找人”
3.1.1拼团模式,主打低价爆款
与主流电商平台不同,拼多多有两种购物方式,分别是“拼单”和“单独购买”,主要的交易方式为“拼单”。“低价爆款”的“拼单”策略是拼多多主打的社交电商模式,“低价爆款”与“拼单”和“物流免费”合作,实现了商品的大规模销售。 拼多多APP主页上的大多数热门产品以及销售额超10万的产品主要为低价商品。拼多多平台有着各种品类的商品,但主推“低价爆款”商品,商店中的SKU较少,大多为低价清仓品牌商品和非品牌商品,。 拼多多通过有限的SKU和免费物流,可以实现有效汇总的需求,以实现单种产品的大规模销售,并弥补商家单一产品的低利润。
3.1.2“货找人”模式,弱化搜索功能
拼多多创始人黄铮说:“拼多多是货找人而京东淘宝是人找货”。这也是十分形象的。拼多多背靠微信十亿活跃用户,通过“低价爆款”受众广泛再结合基于微信分享链接的“拼单”模式从而实现“货找人”。与京东、淘宝买家主动搜索需求商品不同,拼多多的APP首页会随时更新“拼单”消息,促使正在浏览首页的用户加入“拼单”购买,同时拼多多最下方的功能区取代了常用的搜索栏。同此外,当“拼单”成功后,APP将对用户今日的“拼单”金额做出统计并提示继续“拼单”从而赢得返利,以激发用户的进一步购物需求,同时系统还会根据后台大数据分析及用户游览记录提供了进一步的精选推荐等,在“拼单”与单件商品购买价格差异大,以及低廉的商品和广泛的受众的特性下,能够扩大消费群体并且增强买家冲动消费的机率。
3.2主攻低线城市,逆消费升级的典型
拼多多低价“拼单”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构成其用户群体主要为消费水平不高、价格敏感且时间充裕的低线城市中的已婚女性人群。拼多多60%以上的用户位于三四线城市,比京东高出14.5%. 从性别和年龄的角度来看,女性占大多数,约占70%,而30-39 岁年龄段的人则占近50%。在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多为已婚妇女,日常时间充裕且过着精打细算的生活。拼多多主推的“低价爆款”商品受众广泛,容易吸引收入较低、消费水平较低的低线城市人群的正是这类受众广泛的:低价爆款“的拼多多商品。
近年来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低线城市的大基数人群,为拼多多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助力。国家统计局与2019中国网民规模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三年时间,中国网购用户人数增长了2万人左右,网购使用率从63.1%提升至74.8%。淘宝表示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欠发达地区的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占比70%;而京东也提出2019年下半年两个季度的来自低线城市的新用户同样占比70%左右。拼多多则没有公布低线城市的新增消费者的占比,但也可以看出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已成为主力购买人群来源。低线城市的人群网购习惯已逐渐成熟,拼多多作为拥有移动APP入口和方便快捷的微信小程序入口的电商平台,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低线及农村地区拥有巨大的网购市场空间。
3.3背靠微信、社交打法实现低成本裂变
拼多多独创基于微信好友、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的“拼单”的商业模式实际是结合了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新型电商模式,打破了传统搜索式电商在购买前先有需求再进行购物的状态,利用社交信任主动刺激消费需求,增加了用户冲动消费和意外购买的机会。
传统电商商家需要在购买关键词、广告位等营销上花费大量成本来大幅增进流量,换来的仅是处于等待搜索、购买和成交的被动状态。拼多多主攻“熟人经济”,建立在基于社交信任的基础,从而利用社交媒体很好的在微信上造就了私域流通渠道。微信更容易触达下沉市场的人群,有了私域流通渠道,拼多多在微信上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用户在购买到低价质优的商品后,会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病毒效应来获取私域流量,这就是拼多多的社交裂变方式。“拼单”模式更是加速获取私域流量和裂变的强力推手,私域流量可以通过病毒效应来大幅降低获客成本,相比于淘宝、京东最近几年高昂的获客成本,拼多多在较低的成本下继续着新用户的增长,同时拼多多也成为了社交裂变的代名词。
2017年1月,微信上线了第一批小程序,这其中就包含了拼多多小程序。它的快速发展与微信( 月活超过10 亿). QQ的流量支持密不可分。通过微信进行分享一个商品时,拼多多小程序的链接相对于微店商品的分享要更加吸引眼球,在微信这个距离用户更近的场景下,实现了营销效率最大化。
拼多多利用微信用户的微信好友、微信群以及微信朋友圈分享“拼单”链接来以大幅降低获客成本,当新用户再次分析链接时,实现病毒效应,新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呈指数增长。凭借腾讯庞大的用户数量优势以及“拼单”模式中“货找人”的优势,拼多多实现了低成本的用户获取。
3.4营销手段、功能多元化
借助社交电商和“低价爆款”的市场定位,拼多多在电商平台有了个不错的开始,但如何吸引用户注意力和更多流量以及进行市场推广是拼多多想要继续走下去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是拼多多为发展做出的又一品牌策略。
3.4.1各种APP功能按照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直接打折型:包含品牌清仓、9块9特卖、限时秒杀、名品折扣。这种直接打折型的模式,是商家自身做出折扣和让利,用户无需付出其他行为即可直接享受。
(2)助力打折型:包含帮帮免费团、助力享免费、砍价免费拿。这种助力打折的模式,需要用户邀请好友助力,成功后享受打折。不同的商品需要的助力好友数不同,仅有自己参加的用户或者助力不成功的用户享受不了打折。
(3)现金领取型:包含转盘领现金、现金签到和天天领现金。这种现金领取型的模式,现金领取与购买商品并不是捆绑的,用户可以通过此类方式领取现金或者现金券,现金满10元可兑换成等额无门槛券,现金券则只有领取后2小时的有效期。
(4)抽奖型:抽奖型的模式中奖机率全凭运气,奖品大小不一,多为现金券或小额红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拼多多的各种各样优惠模式,邀请好友助力免费拿商品是为了拉取新用户,首页各大功能使得用户主动或被动参加活动获得好处,从而推送消息。拼多多商品便宜,加上获得的各种优惠券和现金券可以使用户留存。每个活动都通过利益驱使,引导用户分享链接给微信好友、微信群或者微信朋友圈,让商品能够在更多用户面前获得更多的曝光,吸引帮忙助力的用户转变为参与用户、传播用户、购买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参加任何一个活动,都不会消耗自身利益,还能获得收益,间接的促进了用户购买商品的决策和速度。
3.4.2市场营销费用高增长,广告营销投入占比加大
用户获取方面,拼多多除了依赖于微信提供的免费流量,其自身也在广告宣传等方面做了诸多的投入。拼多多在各大一线城市的地铁和公交站都投放广告;同时根据界面新闻,拼多多在过去几年赞助了至少六档热门综艺,包括《我是大侦探》、《欢乐喜剧人4》、《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极限挑战第四季》、和《奔跑吧第二季》,单一节目的赞助费少则千万,多则上亿元人民币,前四个综艺皆为独家冠名,《奔跑吧第二季》为网络总冠名,而《极限挑战第四季》为特与赞助的形式。以《极限挑战第四季》为例,拼多多在《极限挑战第四季》节目中插播由MC们出演的广告,其中最让人无法忘却的就是它的广告主题曲,一首改编马来西亚歌手的歌《好想你》,把原版歌词中高频率的歌词“好想你”改为“拼多多”,加上洗脑魔性难过的音乐,节奏欢快、歌词简单,短短十几秒就轻易的观众的脑海里留下印记,让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拼多多。
除了朗朗上口的洗脑广告主题曲,拼多多还与《极限挑战第四季》一起做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活动营销。例如有一期是距离春节还有五天,《极限挑战第四季》以“致敬唤醒城市的人”为主题,MC们体验了各种各样在凌晨就开始劳动唤醒城市的工作,在晚上还为这些劳动者举办晚宴,并送上了拼多多提供的年货大礼包。许多网友都表示,拼多多与《极限挑战第四季》一起关注、致敬平凡且伟大的劳动者的这种行为充满正能量,在寒冷的冬日里给大家带来一股涌入心间的暖流。拼多多将品牌营销与广告营销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娱乐化、温情化,对企业和消费者而言,都是有利无害的。
4、拼多多品牌营销策略的现存问题
4.1商品质量问题
商品质量一直是企业店铺运营的关键,拼多多目前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众多用户所反映和投诉的商品质量不过关和存在虚假销售。拼多多在2017年也受到了中国消费协会在报告中的批评,报告中指出拼多多存在部分商品虚假销售、仿冒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不良现象。商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平台和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长久以往必定会造成用户的流失。
4.2诱导式拉新方式
除了“拼单”模式购物之外,拼多多还发起了很多类似“助力砍价免费拿”、“助力提现100元”等助力活动,当好友点击用户分享的链接,下载拼多多、打开APP并注册成为新用户之后,才会发现并非所有助力砍价的用户都能成功拿到免费商品,助力所提现的100元也并非现金可直接无门槛使用,大部分为100元抵扣券,需要购买更大额的商品才能使用,这其中能真正拿到免费商品和领到现金100元的用户为极少数。拼多多通过这种诱导式拉新的方式确实获得了不少新用户,引进了私域流量,但这种没有明确告知用户活动规则的拉新方式,实际上没有达到用户期望值,容易使用户对平台失去好感。
4.3售后服务不完善
售后服务作为用户消费过程的有可能参与的最后一道过程,售后服务不完善则会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自上市以来,拼多多商品质量问题层出不断的同时,售后服务不完善也成为了拼多多令人失望的一大问题。在众多电商平台中,拼多多的用户所反映的售后问题总是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投诉解决率远远低于业界其他电商平台。在这种使消费者购物体验大打折扣的状态,必然会导致用户逐渐放弃使用拼多多进行购物。
5、关于拼多多的问卷调查分析
5.1问卷设计、发放、回收
拼多多作为近年来电商界的“黑马”,其发展之路必然有突出之处以及不足之处。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对快速发展的拼多多平台具有怎样的使用感和熟悉感,来分析拼多多在人们眼中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为网上问卷调查法,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100个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本问卷共有9道题,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8日至2月15日一周时间,采用定量分析,报告数据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以及回收问卷。
5.2统计分析及结果分析
图1受访者的性别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您的性别”进行调查(单选),20%的为男性,80%的为女性。说明女性对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影响会占比绝大多数。
图1受访者的性别
图2受访者的年龄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您的年龄”进行调查(单选),5%的年龄段在18岁以下,83%的年龄段在18-29岁,6%的年龄段在30-39岁,6%以上的在39岁以上。说明接受本次调查的受访者绝大多数为有购物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成年人。
图2受访者的年龄
图3受访者是否使用过拼多多购物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您是否曾使用过拼多多购买商品”进行调查(单选),57%的使用过拼多多APP进行购物,43%的没有用过拼多多APP进行购物。此数据相差不大,对后续的调查影响不大。
图3受访者是否使用过拼多多购物
图4受访者了解拼多多的途径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您从什么渠道了解到拼多多的”进行调查(多选),受访者主要了解拼多多的渠道主要为微信分享、网络广告,均超过50%,其次为朋友推荐和电视广播,分别占比40%和30%。在所有了解渠道中,通过微信分享而了解拼多多的占比最高,为69%,其次为网络广告,占51%,说明除在背靠微信的流量下,拼多多的广告营销还是做的很成功的。
图4受访者了解拼多多的途径
图5拼多多的竞争优势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您认为拼多多品牌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进行调查(多选),占比90%的价格水平是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拼多多品牌所具有的价格优势。与其他电商巨头相比,价格低廉是拼多多的一大优势,但产品质量、物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都不具备与其他电商平台竞争的优势。
图5拼多多的竞争优势
图6受访者选择拼多多的理由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您选择拼多多的理由”进行调查(多选),有78%的受访者认为拼多多的第一吸引力为团购优惠,“拼单”模式的优惠显然已成为用户选择使用拼多多的第一要素。而口碑信誉、产品种类、售后服务这些占比皆低于20%的因素,并未成为用户选择拼多多的竞争优势。
图6受访者选择拼多多的理由
图7受访者对拼多多存在不足问题的反映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与其他平台相比,您认为拼多多存在哪些不足”进行调查(多选),受访者认为拼多多存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不高、货不对板、活动含糊不清,各占比均超40%。
图7受访者对拼多多存在不足问题的反映
图8受访者对帮忙“砍价”、“100提现”行为的态度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您对于“砍价”、“100提现”行为的态度”进行调查(单选),受访者中仅有18%持“乐意”和“非常乐意”态度,持“无所谓”态度占比39%,而持“不乐意”态度达43%。
图8受访者对帮忙“砍价”、“100提现”行为的态度
图9受访者是否愿意继续在拼多多上购物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位受访者中,对“您是否愿意继续在拼多多上购物”进行调查(单选),结果显示,有51%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再继续使用拼多多购物,仍有4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使用拼多多进行购物。
图9受访者是否愿意继续在拼多多上购物
5.3小结
通过对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分析,可以总结出拼多多的发展优势和现存问题。
拼多多的发展优势为社交裂变式深度推广和“拼单”是特色,价廉是优势。
社交裂变式深度推广认识并了解拼多多这个电商平台是用户使用其进行购物的前提。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主要了解拼多多的渠道主要为微信分享、网络广告。大多数的人们都是通过好友微信分享而了解认识到拼多多平台的,在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都下载或使用过拼多多,也有半数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使用拼多多进行购物。
(2)“拼单”是特色,价廉是优势。
调查人群中有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拼多多最大的竞争优势为价格水平,团购“拼单“、价格低廉已然成为用户选择拼多多平台的主要驱动因素。
本次问卷调查中已凸显的现存问题为产品质量不高,商品存在货不对板、商家服务态度差以及频繁的分享助力链接损害用户人际关系等。
(1)产品质量不高,商品存在货不对板。商品质量是企业能否强壮发展的关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拼多多存在的不足在于产品质量不高、货不对板以及商家服务态度差,虽然价格低廉,但拼多多的商品质量问题无疑给消费者留下了“便宜没好货”的印象。
(2)频繁的分享助力链接损害用户人际关系。拼多多凭借“社交+电商”背靠微信以及“质优价廉”的招牌吸引了大量的流量,用户和商家呈指数增长。但从问卷调查结果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不愿意助力好友的各种链接可以得出,拼多多这种频繁的分享助力链接的营销实际会损害用户的人际关系,造成社交的过度开发。社交的过度开发很可能会导致:当好友频繁收到你的请求助力的链接,会拒绝甚至厌恶,造成社交关系恶化。
对拼多多品牌营销策略的建议6.1提高入驻门槛,保证价廉质优
如果拼多多想提高客户价值,就必须不断改进自身产品与服务,使消费者在享受“价廉”的同时获得“质优”。拼多多“低价爆款”和“拼单”模式为其带来了大量地流量和用户增长,拼多多如果想要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想要在吸引新客流的同时提高客户粘性,就十分有必要提高商家的入驻门槛,,以规模化销售叠加商家直供保持其低价优势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跟踪商家后续的商品上新等行为,严禁在拼多多上再出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虚假销售的不良现象。
6.2将私域流量从微信转入拼多多,减少对微信引流的过度依赖
在微信上“拼单”模式、“砍价”模式、“提现“模式看起来非常动人,其背后则是无数微信用户的疯狂转发,这使得十倍甚至百倍的人被动无奈的接受这种信息轰炸。最后,助力发起者或许会成功获得免费商品、免费提现,但更多的用户只是在免费转发、免费宣传,同时不断被视觉污染,许多用户在经历过“助力砍价”、“助力提现”的浪潮后,对拼多多的助力链接已感到厌倦和厌恶。微信对拼多多的制约表现在微信可对拼多多的引流成本自由定价以及微信对拼多多用户的诱导分享,短期“拼单”、“砍价”乐趣多,长期保持这种模式则会降低微信用户的体验感,微信到拼多多的私域流量也会减少。因此,拼多多需要将微信流量导入其APP,以减少对微信引流的过度依赖。
6.3加强平台建设,强化平台监管力度
目前,外界对拼多多平台的评价褒贬不一,产品“价廉”的同时却很难保持“质优”,容易被贴上“便宜没好货”的标签。拼多多不仅要维持商品价廉质优,严厉打击虚假销售行为,同时着眼于平台建设和平台监管,打造一个良好的购物平台。拼多多加强平台的建设,可以对售后管理、商家服务等进行更好的完善和管理,提高拼多多整体的服务质量。强化拼多多的平台监管力度,可以更好的监控商品质量问题、减少货不对板等虚假销售问题,给用户一个可信赖的健康的消费环境。
结论与展望电商“黑马”拼多多的出现,见证着社交电商市场的迅速崛起。2015年9月拼多多成立,短短四年,拼多多的用户量突破3.5亿,月成交额超过30亿,进驻了众多百万级的商家。从商业角度来看,发展如此迅速的拼多多无疑是成功的,而这些成功背后的原因也各有千秋。从拼多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拼多多目前存在的阻碍其发展的平台自身问题也不少。拼多多若想保持现在的快速增长或者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平台建设和强化平台监管力度,将企业的命脉——商品质量做好做强。
企业只有在增强创新的同时提高商品质量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社交电商企业仍在探索一条长远发展的道路,在道路前进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问题和挑战。比如用于在社交平台分享的购物页面缺少正确的说明给其他用户造成误导,以及产品质量问题、货不对板等问题都会减少用户的购物体验感,导致用户的流失等,这些问题与社交电商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交“与“电商”是当前许多电商企业走出困境的一大利器,有助于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和给客户带来更高级的购物享受。
拼多多的竞争优势微信引流和价格低廉带来的用户高增长率,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相比,拼多多的竞争短板在于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质量水平。因此,加强平台建设和监管,尽快解决商品质量问题和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是拼多多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未来是否能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或是否能在夹缝中生存,取决于它能否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丁毓.拼多多 弯道超车的社交电商[J].上海信息化,2018(03):72-74.
[2]张凯.“电商黑马”拼多多崛起之路[J].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8(5): 80-83.
[3]梁巧文.市场营销视角下“电商黑马”拼多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现代商业,2018(34):31-33.
[4]苏落.解剖“社交电商”[J].成功营销,2014(01):82-87.
[5]韩国兰.共享经济背景下社交化电商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01):71-73.
[6]朱小娟.拼多多“砍价免费拿”的营销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6):97.
[7]汪婕.对拼多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未来展望[J].营销界,2019(19):13+15.
[8]王宝义.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产业演进、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4):25-34.
[9]刘湘蓉.我国移动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一个多案例的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8):51-60.
[10] FalchM,HentenA,TadayoniR,etal.Business Models in Social Networking[C].CMI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cial Networking and Commuunities. Denmark: Copenhagen,2019:1-23.
[11]ZhangLBusinessmodelAnalysis for Online Social ShoppingCompanies – Case study.RunToShopOy[D].Helsinki:Helsinki School ofEconomics,2009.
[12]韩馨凝,于谦龙.“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模式——以拼多多为例[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9(04):209-211+215.
[13]冼桐.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社会化营销策略研究——以电商平台拼多多为例[J].中国商论,2019
[14]Hanssens,D.M.,Pauwek,KH.,2016,“DemonstratingtheVahue of Marketing”,Journal ofMarketing,80(6)p173-190.
[15]史新艳.电子商务时代市场营销新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9):51-52.
[16]潘玉梅.拼多多营销策略创新[J].中国市场,2020(05):130+145.
[17]张倩丽.拼多多营销模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5):100-101.
[18]王崇锋,赵潇雨.下沉市场的社交电商商业模式研究——拼多多之胜与淘集集之败[J].财务管理研究,2020(03):43-49.
附录1调查问卷
关于拼多多的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
○男 |
○女 |
2. 您的年龄 [单选题] *
○18岁以下 |
○18-29 |
○30-39 |
○39以上 |
3. 您是否曾使用拼多多购买过商品 [单选题] *
○是 |
○否 |
4. 您是从什么渠道了解到拼多多的 [多选题]*
□微信分享 |
□网络广告 |
□朋友推荐 |
□电视广播 |
□其他 |
5. 您认为拼多多品牌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多选题]*
□价格水平 |
□售后服务 |
□物流服务 |
□产品种类 |
□产品质量 |
□其他 |
6. 您选择拼多多的理由 [多选题]*
□团购优惠 |
□使用便捷 |
□口碑信誉 |
□产品种类 |
□售后服务 |
□其他 |
7. 与其他平台相比,您认为拼多多存在哪些不足 [多选题]*
□产品质量不高 |
□货不对板 |
□服务质量差 |
□活动含糊不清 |
□物流速度慢 |
□其他 |
8. 您对于“砍价”、“100提现”行为的态度 [单选题]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