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一)背景和趋势
台灯是人们生活中用来照明的一种家用电器。它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立柱式的,一种是有夹子的。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把灯光集中在一小块区域内,集中光线,便于工作和学习。一般台灯用的灯泡是白炽灯或者节能灯泡。有的台灯还有应急功能,用于停电时无电照明已用来应急。触控式台灯的原理是内部安装电子触摸式ic与台灯触摸处之电极片形成一控制回路。当人体碰触到感应之电极片,触摸信号藉由脉动直流电产生一脉冲信号传送至触摸感应端,接着触摸感应端会发出一触发脉冲信号,就可控制开灯;如再触摸一次,触摸信号会再藉由脉动直流电产生一脉冲信号传送至触摸感应端,此时触摸感应端就会停止发出触发脉冲信号,当交流电过零时,灯自然熄灭。不过有时停电后或电压不稳也会有自行亮起情形,如果触摸接收信号敏感度极佳纸张或布也是可以控制的。(1)
(二)研究方法
随着电器的出现,台灯也孕育而生。笔者以毕业设计台灯为例研究了台灯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并通过实际的设计手法体现出台灯独有的实用性并以此作为依据对造型与色彩相结合做出了大胆的设想。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市场现有产品的考察,深入研究探讨了台灯的实用性。
一、提出问题:材料与工业设计
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也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现如今,设计材料已经由比较单一的木材、陶瓷、玻璃、金属发展的越来越丰富。塑料和复合材料等的出现,由于使用的便捷和自身的可塑性,为产品设计展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当代工业产品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它的功能与结构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新材料的运用和工艺水平的高低上。材料本身不仅制约着工业产品的结构形式和尺度大小,也体现了工业产品的生命力和美感,所以合理地、科学地运用材料是工为吉极为重要的环节。
(一)材料与造型设计
社会产品的同质化,使人们的生活平淡乏味,这要求设计师善于利用材料创造出新意,用创新和想象力刺激人们的感官,“真正具有革命特征的社会转变必须表现出对日常生活,对语言和空间具有创造性的影响力。
任何材料都有自己的属性,设计材料的特性包括:国学特性、热性能、电磁性能、防腐性能等,这其中牵涉到了材料的密度,强度、弹性、耐磨性、导电性、磁性等各个方面的多种特性。了解它们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前提和产品能够成功实现其功能的保证,很多成功的设计就是利用了材料的其中一些特性来进行的。
例如:早期的椅子大都以实木为材料,坚硬的实木使得精密的榫卯结构得以实现,使得椅子在线条造型上更加舒展、挺拔、秀丽、其严谨合理的结构、精致的制作工艺和天然靓丽的枝干,无疑成为明式家具的典范。而由马歇尔布劳耶设计的瓦西里椅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标准件构成的钢管椅,突破了木质椅子造型的范围,压弯成型机和管材弯曲技术的出现,使得钢管本身有弹性、强度高的特性得以发挥,一致的弯曲半径给人一种有序和统一的美感。还有威乐潘顿设计的S形的堆叠椅,采用一次成型技术,造型优美活泼,色彩艳丽多姿,技术的完善,让塑料制品拥有了更完美的品质。
(二)材料与色彩设计
远距离看一个产品,最吸引人眼球的不是造型和肌理,而是色彩,色彩的充分使用是获得眼球经济最便捷的途径。材料是色彩的载体,色彩是依附于材料而存在的。在产品设计中,材料的色彩是造型的重要元素,没有色彩的作品是缺乏生命力的。作为响亮的视觉语言,色彩包括固有色彩和人为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人们的视觉中有着先声夺人的效果。
在材料的固有色彩达不到使用需求时,人们可以根据产品装饰的需要,对材料进行色彩处理,调节其本色,强化并烘托材料的色彩美感。值得注意的是,孤立的材料色彩是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的,只有运用色彩规律进行组合和协调,才能产生有冷暖对比,色相呼应的效果。
现在的许多工业产品,从视觉上就能给使用者以归属感和安全感,其成功之一就在于材质色彩运用得当,把握住了顾客对色彩的心理感受,突出了当时的流行色彩和企业或公司的品牌特征。
(三)材料与加工工艺
基本功能相同的产品,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会有着巨大的形态变化,使用变化和精神功能的变化。木材是自然界中最富有感情的材料,性温和,纤巧修长而美丽,其纹理和顺有秩,光泽隐现;色彩自然丰富,含蓄、内敛。最重要的是具有柔和的结构性,即使加工成板材,其结构性也继续保持着,这是基本性。在使用这种材料的时候,应当保护其本性,发挥其内在风神,突出材料最本质的情趣韵味。
比如加工工艺的实施,在木材表面施加不透明的油漆,木构件之间的连接使用铁钉等,这些都是对木材本性最大的破坏。而透明的轻油、榫卯的连接则最明确地展示了木材的性能,这在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分析问题:材料在灯具设计中的表现
(一)材料的光泽美
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大都是依靠不同的角度的光线,光是造就材质感的先决条件,离开了光,材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本身的美感。人们通过视觉感受获得了视觉的冲击,心里的满足,引起或颓丧或明快的想象,从而形成特有的审美体验。根据材料的受光特征,可以分为透光材料和反光材料,透光材料给人明快开阔的感觉,反光材料给人生动质朴的感觉。
灯具设计师经常运用木材的天然光泽美,当要突出材料光泽的时候,通常采用一些表面的加工工艺来实现。
(二)材料的肌理美
肌理是物体的表面形式,是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具体入微地放映了不同材质的差异,体现材料的个性和特征。它与形态、色彩构成了物体在空间中存在的形式。
按照材料表面的构造特征,可以分为自然肌理和再造肌理。前者包括了天然材料的自然肌理,自然肌理突出的是材料本身的自然材质美,价值性强,以“自然”为贵。在很多设计中,特别是灯具的设计中,我们经常用到木材的自然纹理来增加产品的自然价值。
(三)材料的质地美
材料的质地美也是材料美感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美感是由材料本身的固有特征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综合感受,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质地是与任何材料都有关的造型要素,它具有材料自身的固有品格,一般分为天然质地和人工质地。天然质地的有动物毛皮、树皮、经过切割打磨刻画等加工的石木材等。
在灯具设计中,木材料质地特性及美感的表现力是在材料的选择和配置中实现的,通过把相似质地的材料配置在一起作为设计元素,也可以把质地对比强的材料配置在一起作为设计元素。
三、结合毕业设计的研究
(一)木制灯造型设计
我此次做的毕业设计是木制灯具的设计。结合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理念,本方案的外观造型形如一盏古代的宫灯。灯笼,乃是古时灯具的一种,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徵,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著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所以将本方案的结合宫灯的造型设计,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突出了本方案与现代灯具不同的特色,给人一种怀旧,追忆之感。(如:效果图01)
(二)木制灯色彩设计
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它只是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无论有彩色的色还是无彩色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和明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变化了。因此,要想说出各种颜色的表情特征,就想要说出世界上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那样困难,然而对典型的性格作些描述,总还是有趣并可能的。
灯光色彩是居室氛围营造的重要元素,也同时影响着主人的居住心情。冷光比较明亮洁净,一般用在卫生间、厨房、和办公环境中,主要是为了人们生活方便;暖光制造环境效果的功能较强,带着阳光的色调,显得温馨自然,看上去不刺眼,在餐厅中使用,使得菜的成色好,能刺激食欲。
本方案的灯光采用的是暖色调——黄色,由于灯具造型为宫灯式,所以在灯光上以黄色彰显宫廷的华贵,给人以华丽温馨、怀旧追忆之感(如:效果图02)

(三)木制灯材料应用
本方案以木材搭建灯罩的框架结构,辅以半透明的绸布围绕四周,再配合宫灯式造型联想,努力做到造型与材料的完美整合。卷曲的圆柱造型灯罩,采用不闭合设计,产生一种张力给人以无限延伸的视觉联想,随意、自然;采用木材的旨在回归自然,表现古朴、典雅的风格,努力将木材的材料特性发挥到极致。(如:效果图03)

结语
台灯主要针对便捷,美观,实用方面而设计。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台灯的发展根据台灯类型而定,比如台灯它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而台灯则受到了安全问题和用电的意识、质量等问题限制着,当然这可以用技术解决的,尤其需要重视使用方法和使用场合。而台灯则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台灯的主流,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安全、轻便、可靠等众多优点,另外从环保方面来说,台灯生产都能使用一些木材料作为原材料,那么将会更加环保。总之,一款好的台灯不仅外表美观,造型独特,更重要的是可视保护视力,让我们在照明的同时,有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此次设计使我收获颇丰,首先我了解到各种产品都要经过各个环节的合理进行,其中没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马虎。一件产品从构思——调研——分析——设计——生产——销售是有个艰难的过程,在设计前期,应对市场上有关产品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然后对其作了认真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设计做定位。接下来利用系统化设计方法对原理方案进行设计,需要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多个方案的对比和优选下,确定了一个最终的设计方案,然后对其进行深化设计。在设计中,从工作原理到模型设计、功能结构到整体造型都要作详细地规划与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8).
[2]严扬.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唐林涛.工业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4]于洋.色彩构成[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
[5]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1).
[6]张黔.艺术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
[7]杨德林.产品设计与开发[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5).
[8]高定国.灯具设计与人机工程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9]曹学会.产品设计学[M].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7,(4).
[10]杜十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2).
[11]全泉.三大构成[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6).
[12]魏嘉.工业设计表现技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13]余玉亮.产品设计与实现[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
[14]罗绍明.市场调查综合初衷[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15]李砚祖.设计美学[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16]阮宝湘.工业设计人机工程[J].机械工业出版煽动,2005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感谢这四年来所有的任课老师对我的栽培和关心,感谢父母经济上的帮助,感谢朋友们精神上的支持。特别要感谢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从敲定开题报告到最后的审阅;论文大纲的反复修改,并提供查找资料的渠道;从毕业设计一开始的构思到最后成品的制作完成,老师都给了我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厚的理论知识使我收益匪浅。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这几年来对我有所教导的老师,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不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让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教会了我做人处事的道理,在此表示感谢。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