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效应分析–以58同城并购赶集网为例

摘要

企业并购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事情,而对于并购行为产生的效应国内外的学者一直都有在研究。本论文是选取了互联网行业的生活服务信息分类网站58同城并购赶集网这一案例来进行并购效应分析。本文是从并购前后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去分析并购的经营协同效应。对于并购之后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主要是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人力资源整合这三方面去进行分析。而财务协同效应则是从短期偿债能力和节税方面来分析。流量效应则是从网站的浏览人数去进行分析。市场份额效应则具体表现在并购之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大的提高了。

关键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流量效应;市场份额效应

一.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我国各大企业在互联网市场的驱动下已经开始了企业并购的快速发展历史,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互联网企业并购相比仍然还尚在一定的起步期,且在各大企业并购的经验、并购的金额、并购的数量等各个方面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互联网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融合和发展,我国各大企业在互联网并购的规模等方面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互联网和各行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而如今更是广泛的渗透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随着我国互联网和各行业之间的相互牵连和羁绊越来越深,在我国互联网和各行业之间发生的互联网企业并购的事件也越来越频繁随处可见。据目前的相关互联网数据统计资料显示,自2012年优酷与土豆两大视频直播网站的集体合并正式开创了目前中国企业进行互联网并购的行业先河之后,在2015年和2017年更是成功的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的规模和数量的历史新高,虽在2016年和2018年有所下降,但总体上并购依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XX在针对企业并购方面制定了众多政策,而我们也可以从政策的制定上得出结论,对于企业的并购行为XX表明的态度是支持,且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XX都会抱有支持态度。而从一定的角度来讲,本文对于我国企业并购效应的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依据社会现实状况,能够了解到在企业实施并购之前以及在并购的整个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据此及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来应对会对并购产生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对于风险的管控水平和企业的并购效率,进而实现最终的战略目的。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本文是在阅读了互联网企业大规模并购的动机、企业大规模并购的必要性和协同效应以及与横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等企业并购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后,结合了互联网行业的横向并购信息服务网站58同城并购赶集网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以及并购后所产生的效应。刘晓(2017)在我国互联网传统企业大规模并购的动机和策略效应的研究中通过分析结果得出我国互联网企业大规模并购的动机是追求规模经济、发挥协同效应和取得核心技术以及扩大市场份额。朱锦月(2019)在互联网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中通过对腾讯并购58同城前后在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来分析腾讯并购58同城之后所产生的效应,且该效应带给了腾讯良好的长期绩效。王娜(2017)在啤酒企业并购效应研究中通过进行X公司并购Y公司的案例分析,得出并购行为所带来的效应有资源配置上的、规模经济上的和企业协同的结论。李思思(2017)在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经济绩效研究中通过企业并购后的整体营业收入、成本和并购费用增长趋势的分析以及并购后的市场占有率来分析,表现出来的是企业进行并购成功之后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蒋楠(2014)在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优酷集团横向互联网并购动因与协同效应分析研究-以优酷集团并购土豆集团为例中从公司财务的角度出发,分别用其成长的能力、盈利的能力和对市场效应的分析能力来进行公司经营能力和协同效应的综合分析;用公司资产的管理效率、费用风险控制的水平能力来分别进行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协同效应的综合分析;用短期节税的效应和中长期偿债的能力来分别进行公司财务能力和协同效应的综合分析。张倩(2018)在横向互联网外卖服务行业三强并购的动因与协同效应分析研究-以饿了么并购百度外卖为例中通过并购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前期美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国互联网外卖服务行业三强并立的激烈竞争局面,但由于百度外卖服务平台后续的发展创新动力的不足,三强并立的激烈竞争局面被彻底瓦解。而饿了么在并购了百度外卖之后用户的比重已经超过半数,领先于其他的外卖服务平台。在此次并购案例中可以分析出一些大型企业的并购之后会给其带来的市场份额和经济的效应。且说明饿了么在此次并购之后已经获取了大量来自百度的资源和技术,提升了这些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是为了抢占市场的份额,通过各种资源整合方式来获得市场规模和经济。而一些大型的企业进行并购后产生的效应主要是从大型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两个角度对一些大型企业并购进行了综合分析,财务指标主要综合反映的是大型企业偿债的风险控制能力、盈利的风险控制能力、营运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可持续的成长能力和经营的管理能力,非财务指标主要是反映的因素就是并购后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工作效率等方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充分认同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达到其并购企业双方所产生的超乎自身企业价值的效应。

二.企业并购效应概述

(一) 企业并购效应的内涵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并购是一种经济行为,有兼并与收购双重含义。公司兼并与公司收购有着基本的共同目标,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整合公司资源、谋求公司更好的发展。兼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合并成一家公司,被并购的一方不再保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而收购是指在并购行为中占优势的一方支付货币现金如现金、股票而等价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企业通过并购后产生的效应主要是指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实现企业并购的双方以及企业内部资源之间的共享和优势互补,达到了并购后的企业双方整体的资产价值远远大于并购前企业各自独立经营时企业整体价值的简单计算总和,也是反映了并购后的企业双方在并购中的市场份额,技术,经验导致成本的变化。

(二)企业并购效应的相关理论

1.并购的动因理论

并购的动因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发生并购行为的主要原因,前人在通过大量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践中获取经验进行总结,逐渐形成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并购动因理论。本文将从诸多的并购动因理论中选择以下两个动因理论进行介绍。

(1)效率理论

这个效率增进理论被经济学家称为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核心,”现代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管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亚当斯密就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管理和效率增进问题,而后从资本主义微观经济和市场结构的角度首先去解释促使企业产生并购动因的理论是新古典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学派,他们的观点认为现代企业如果还想要继续追求更大规模市场经济、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可以通过进行企业并购这一主要途径。詹森和鲁巴克在20世纪80年代的这个时候第一次提出管理效率的增进、实现企业资源分配优化是促进现代企业管理和并购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企业之间的管理和效率增进差异具体的包括企业管理经验的效率、技术的效率、市场的效率和企业投入产品的效率等各方面。这个效率理论就很好的诠释了管理效率高的企业和并购的一方对效率低的被并购的一方进行并购行为是为了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

(2)市场势力理论

企业对市场的势力控制理论又可以称为企业对市场的力量控制理论和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力理论,是一种市场理论。最早由comanor在1967年的论文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之间产生并购行为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是企业可以通过借助企业并购其他大型企业的方式来有效减少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一步帮助企业抢占市场的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2.并购效应理论

并购效应是指企业发生并购行为后企业双方获得的并购匹配的理想状态。

(1)协同效应

最先提出协同概念的是德国的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20世纪60年代X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将协同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协同就是指企业并购后的整体效益大于企业并购前单个企业的效益之和,简单的说也可以表达为一加一大于二,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

①经营协同效应

经营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在完成并购行为后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得到提高,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基本理论方面得到表现:一是发展大规模市场经济,横向理论认为并购后的企业资源有可能大量在外提供、产、销的任何一个环节和人、财、物任何一个方面通过减少单位生产成本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二是市场力,企业发生并购行为后,减少了其竞争对手,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其市场份额。三是实现了资源的互补,优化了资源配置。作为并购企业的双方都可以取长补短,进行了资源整合,进而从根本上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②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活动协同效应理论又称较大差别效率协同理论,主要含义是指并购企业双方完成了并购后并购企业的双方在经营管理和活动协同方面的能力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作为并购协同企业的双方在经营管理活动和效率协同方面的比重是存在着较大差别的,一般来说,并购行为中占优势的一方的管理效率要高于劣势一方的管理效率。但通过并购整合,并购双方在管理活动上的效率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管理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减少管理费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充分利用过剩的资源。

③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后,并购企业双方在财务方面的收益有所增长。一般包括财务能力的提高、利用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避税和预期效应。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有更加充足和自由的现金流,在时间配置上更为恰当。企业双方发生并购行为后,可以获取并购企业的闲置资金,避免了因资金周转不过来而错失了资金再创造的机会;二是企业的内部资金能够流向收益良好的投资项目。企业并购发生后,并购企业获得了充足的现金流,有了资金链的保驾护航,企业可以从中选取给公司带来良好收益的项目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和资金利用率;三是企业资本扩大,资本结构得以改善,融资成本费用降低,资本使用成本降低;四是给企业带来预期效应,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实力和信用等级,降低企业破产的风险。

(2)市场份额效应

市场份额比重是指并购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比重,简单来说,是并购企业对市场的活动控制能力。并购企业与竞争者发生了并购协同行为后,竞争者的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相对来说比较高,而直接并购后企业对市场的占有份额得以进一步扩大,从而也增强了并购企业对市场的活动控制力。在三种的并购协同类型中,横向的并购协同所产生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效应最为明显,其次体现的是大型企业纵向的并购,而大型企业混合并购所产生带来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效应则主要体现特别是在间接并购方面。

(3)经验成本曲线效应

由于企业双方所累积的经验有所不同,无法复制。企业并购双方之间发生了并购的行为后,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和学习各自企业的的发展经验。这样大大减少了并购企业双方为学习和积累经验所要花费和付出的时间学习和成本,一定的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培训学习的成本费用,提高了并购企业双方的利润。这里所需要提及的并购经验具体含义包括并购企业双方的发展运营经验和企业在信息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和服务以及企业品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和特长。

三.58同城与赶集网的发展历程及并购背景分析

本文选取的并购案例包括两个企业,一个是在并购行为中占优势的并购方58同城,另一个是在并购行为中稍劣势的被并购方赶集网。

(一)58同城与赶集网的发展历程

1.58同城的发展历程

58同城公司正式成立于2005年,创始人兼董事长是姚劲波,它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信息发布和分类服务网站。58同城网站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所有生活服务领域的一个全方位的互联网生活信息服务平台,业务覆盖范围涉及当地房屋的租赁、求职招聘、汽车的买卖、二手物品的买卖等当地的生活服务。58同城的形象代言人是杨幂,凭借着高流量明星的知名度,也让58同城的口号“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深入广大民众的脑中。2018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统计显示,58同城在目前全国的范围内共在当地设立30余家的分公司,并在500余个主要城市和地区建立了网络平台。这一季度的数据统计充分凸显了58同城公司更本地化、覆盖广、更专业的本地商业服务优势,活跃本地商户的数量目前已超1000万,进一步获得了客户和用户的认可。

表3-1 58同城发展历程

时间 发展历程
2005.12 58同城成立,总部设在广州
2012.2 启用“日租”双拼域名rizu.com推出新平台
2013.10 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WUBA”
2014.6 获得腾讯投资7.36亿美元
2014.10 斥资2000万美元投资e代驾
2015.3 收购安居客,构建面向新房、二手房,租房等全领域业务
2015.4 战略入股赶集网,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
2015.12 与哈尔滨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汽车金融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016.3 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完成2.04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58同城为其不控股股东之一
2018.5 残疾人招聘专区正式上线
2019.4 推出“到家精选”服务,打通58同城与搬家、保洁、月嫂等15大品类的生活服务商户合作;推出面试产品–58直面(视频面试)

2.赶集网的发展历程

赶集网和58同城就有点像一对看似双胞胎的兄弟,同在2005年成立,经营范围也大致相同,是目前中国第二大的信息发布和分类服务网站。目前赶集网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是杨浩涌,主要的经营业务范围包括有销售房产、求职招聘、二手车和其他二手物品、宠物电影票务、同城活动及交友等众多本地生活金融服务及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类型的信息。赶集网在成立发展的十年内,荣获了非常多的互联网信息网站奖项。这就表明了赶集网是获得了客户群体的肯定以及发展势头是良好的。但赶集网后续的疯狂扩张也带来了管理人员不到位,营销费用过量的投入等风险。

表3-2 赶集网发展历程

时间 发展历程
2005.3 赶集网网站正式上线
2006.1 成为谷歌在亚太地区的首家战略合作伙伴
2010.1 收购分类信息网站263在线
2010.4 与大众点评网达成战略合作
2010.5 获得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与蓝驰创投近2000万美元联合投资
2010.9 推出覆盖全平台的手机客户端
2011.5 获得今日资本和红杉投资的7000万美元投资
2011.8 蚂蚁短租业务正式上线
2014.8 赶集网新一轮融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
2015.4 被58同城并购
2016.5 赶集网成为58集团旗下子品牌

(二)58同城并购赶集网的背景分析

根据2015年公布的数据,世界市值排行前十的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占了3个,其中是排行第五的阿里巴巴,排行第七的腾讯和紧跟其后的百度。在互联网行业的战略扩张中,并购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强强联手更是常见。例如2012年8月23日优酷和土豆以100%换股方式合并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联合宣布合并。在2015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3757起交易中,互联网并购占10.3%,显示的交易金额更是达到了128.48亿美金,与制造业、IT业能源及矿业共同带领中国并购市场繁荣发展。

经过一次次的考验与重新洗牌,58同城与赶集网两家公司在生活信息分类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生活信息分类网站的数一数二的企业巨头,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2014年末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58同城在同行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是40.6%,赶集网在同行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是33.4%。在这种形式下,如果选择合并的话,企业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会大幅度提升,形成行业内强有力的竞争者,从而占据主导地位,稳定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地位。其二,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都是体现在生活服务领域,采取的商业模式也及其的相似,涉及的业务范围也是高度重合,所以在并购之前两家一直都是处在激烈的竞争中。由于竞争带来了过度的损耗,从而导致了出现新的商机无法抓住,错失了许多发展的良机。再者双方每年花在广告营销的费用也是一直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58同城在2014年全年投入的广告费为7340万美元,赶集网同样表示2014年全年投入的广告费上亿元。此时选择合并不仅可以减少营运成本,还可以节省一定程度的机会成本。而58同城与赶集网之间的并购又是横向并购,在实现资源渠道共享的同时还能发挥协同效应。最后投资者也是推动58同城并购赶集网的一个大因素,对投资者来讲最重要的是投资利益最大化,而58同城和赶集网作为同行业的佼佼者,免不了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过多的投入竞争成本则损失了投资者的利益,在此背景下,基于投资者的诉求,赶集网不得不接受58同城并购的请求。在多种情况综合下,显然选择结束竞争而采取合并对公司来讲是更有利的发展。

四.58同城并购赶集网的并购效应分析

58同城并购赶集网之后产生了诸多效应,本文着重从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以及流量效应和市场份额效应去进行分析。

(一)经营协同效应

并购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是在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而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可以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去看,本文主要是从58同城的营业收入、毛利率以及研发费用增长率和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这些财务指标来进行分析。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企业销售毛利率是销售净收入减去产品成本的差除以销售净收入的商,指毛利占销售净值的百分比。销售数量和单价、市场供求变动和成本管理水平都是影响毛利率的因素。

表4-1营业毛利变动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营业收入 88860 162140 464186 759213 1006878
营业成本 5165 8471 33291 70724 92550
毛利 83695 153669 430895 688489 914328
毛利率 94.19% 94.78% 92.83% 90.68% 90.18%

数据来源:58同城2013-2017年年度报告

从表4-1和图4-1中可以看出,58同城并购赶集网之后营业收入和毛利都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2015到2017年的跨度。同时也可以看出毛利率在并购之后是稍稍下降的,但基本上都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平。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和稳定的,充分发挥了并购之后的经营协同效应。

表4-2 研发费用变动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研发费用 2514 26830 76080 110800 136800
研发费用增长率 36.19% 967.22% 183.56% 45.64% 23.47%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 2.83% 16.55% 16.39% 14.59% 13.5%

数据来源:58同城2013-2017年年度报告

研发费用是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分析并购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也可以从研发费用增长率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入手。58同城作为生活服务信息分类网站,产品和服务的改进跟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研发费用的投入是检验互联网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之一。由表4-2和图4-2中可以看出,58同城对研发方面的投入是逐年增加的。特别是2014年和2015年的研发费用增长率更是百分百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58同城在2013年成功上市,上市之后利用获得的资本大量投入研发,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58同城在并购赶集网之后,研发费用也是呈增加趋势,但研发费用增长率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下降的。这说明并购之后,58同城吸收了赶集网的用户群体,也学习借鉴了赶集网的其他业务,使其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更加深化和细致。并购之后对赶集网的技术整合,减少了因竞争带来的过多的研发投入,让企业的研发投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二)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是指并购之后企业在管理活动上的效率得到提高。本文将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人力资源整合去分析58同城并购赶集网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

表4-3 期间费用变动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营业收入 88860 162140 464186 759213 1006878
管理费用 1298 12670 65930 60190 76600
销售费用 8453 110700 431600 491400 521200
管理费用占营收比 1.46% 7.81% 14.2% 7.92% 7.6%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 9.51% 7.8% 92.9% 67.75% 51.76%

数据来源:58同城2013-2017年年度报告

结合表4-3和图4-3可以看出58同城的管理费用跟销售费用在并购当年上升的幅度是最大的,而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更是达到了92.9%。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并购之前58同城和赶集网打了一场“广告战”,58同城为了达到快速收购赶集网的目的,在营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压制赶集网。而在并购之后,58同城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虽说还是有所增长,但它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下降的。这主要也是因为58同城和赶集网都是生活生活服务信息分类网站,其业务范围也极度的相似。而并购之后,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者便不存在。也无需花费大量的营销费用去抢占市场。由于并购之后企业规模扩大,且需整合赶集网的资源,所需的管理费用自然增加。综上看出,58同城费用增加但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下降的,充分说明了此次的并购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控制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管理协同效应。

58同城并购赶集网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还体现在人力资源整合这一方面。并购之后,58同城保留了赶集网的原先团队,将赶集网的核心管理层和技术人才转化成了自己的员工。双方还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并购的当年年末,赶集网还开发了新项目—-瓜子二手车。因此并购之后可以很好的进行人事整合,保留优秀的人才,扩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财务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中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不与经营、管理协同效应一样是在效率方面的提高,而是资金或资产的增益。本文将从58同城并购前后的流动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以及节税方面去分析58同城并购之后所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

表4-4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流动资产 197843 392082 428755 406319 638106
流动负债 68930 120309 753299 688008 56009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36883 68151 313839 120046 152498
流动比率 2.87% 3.26% 0.57% 0.59% 1.14%
现金比率 0.54% 0.57% 0.42% 0.17% 0.27%

数据来源:58同城2013-2017年年度报告

流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之间是呈同向变化关系的。现金比率是在企业因大量赊销而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时,考察企业的变现能力指标。现金比率跟变现能力之间呈现的也是同向变化关系。由表4-4结合可知,58同城并购赶集网之后流动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都有所增长,流动负债也有所下降。从图4-4可看出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在2015年有所下降,观其原因背后是58同城在并购时是用了现金加股票的支付方式,所以导致了流动资金的大量流失。但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在并购后是有所回升的,这就表明了并购后是发挥了财务协同效应。

表4-5 所得税税额变动表

单位:亿元

项目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所得税税额 0.37 0.49 0.51 -1.47

数据来源:58同城2013-2017年年度报告

要实现合理避税也可以通过并购这种方式,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可用当年的利润去弥补五年内的亏损。如表4-5所示,58同城并购赶集网之后所交的所得税额虽然在并购的当年和并购的第一年之间没有很大的变化,但在2017年却是-1.47亿元。但据前文的数据显示,并购之后的净利润是增长的。在企业净利润增长的情况下而所得税税额却是负数,这说明58同城并购赶集网之后是实现了一定的节税效应。

(四)流量效应

58同城并购赶集网还带来了流量效应。由表4-6可知,并购之后58同城和赶集网的网站浏览次数都有明显的增长,尤其是在并购当年更是达到了顶峰。58同城的浏览人数为654728,赶集网的浏览人数为537442。之后的浏览人数也比没并购的浏览人数多一两倍以上,基本每周的浏览人数为50万。由此可见,并购之后,网站流量增多。

表4-6 网站浏览人数变动表

单位:次

项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58同城 221463 258294 328858 654728 433159
赶集网 138899 155666 350003 537442 195244

数据来源:wind数据

(五)市场份额效应

市场份额效应主要是指并购之后企业规模变大,所占的市场份额提高。如图4-7所示,58同城所占的市场份额为40.6%,赶集网所占的市场份额为33.4%。而并购之后,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就超过了70%,对其他的竞争对手来说是有胁迫感的。百分之七十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上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58同城并购赶集网是充分发挥了市场份额效应的。

数据来源:速涂研究院公开研究数据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综合前面章节所提到的关于并购的相关理论,再结合58同城并购赶集网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在这一分析下得出结论。企业的并购动机有提高市场份额、减少竞争成本以及资源优势互补和发挥协同效应。而并购后所产生的效应有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和流量效应。

对58同城而言,本文是从并购前后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去分析并购的经营协同效应。在并购之后,58同城的毛利率增长了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下降了。对于并购之后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主要是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人力资源整合这三方面去进行分析。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在人力资源方面保留了赶集网原先的技术团队和核心管理人才,避免了人才的流失。而财务协同效应则是从短期偿债能力和节税方面来分析。并购行为发生后,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都有一定的提高,证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增强的而弥补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税效应。流量效应则是并购之后获得了双倍的流量,网站浏览人数增多。58同城的市场占有率为40.6%,赶集网为33.4%,并购之后所占市场份额扩大,实现了市场份额效应。所以综合以上对58同城并购赶集网这一案例的分析,得出以下的启示。

(二)启示

1.明确并购动因,根据并购目标选择并购战略

选择不同的并购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并购效应,并购带来的不一定全是正效应,也可能产生负效应。在此次58同城并购赶集网的案例中,它们之间的并购类型是横向并购。58同城在2013年上市之后,就有并购赶集网的意图。在并购的前期做了大量准备,且据此制定了许多发展战略,最终在2015年正式并购成功。从目前来看,并购之后带来的效应对58同城来说是有利的而且市场反应是良好的。所以在企业并购前,要明确并购动因,要对企业进行科学分析,做好充足的准备,再选择符合的并购战略。

2.合适的支付方式有利于防范流动性财务风险

在前文的数据中有显示并购当年58同城的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较前两年来说是下滑幅度特别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58同城在并购赶集网的时候采取的支付方式是股票加现金。企业大量的流动资产被占用,自然是降低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企业的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不在正常的指标范围内,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应该采取合适的支付方式以防范产生财务风险。

3.整合资源,防范整合风险

由于58同城和赶集网是相似度极高的生活服务信息分类网站,在并购之后对业务进行了整合,使其业务更细致更深化。而且还进行资源整合,开拓了瓜子二手车这个新业务。在人力资源方面,保留了赶集网原先的技术团队和核心管理人员,避免了技术人才的流失和拥有了对方的核心技术。所以企业并购之后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过剩的资源,防范因整合不到位而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晓.互联网企业并购动机和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7,05.

[2]朱锦月.互联网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9,05.

[3]李思思.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经济绩效研究[J].时代金融,2017.

[4]蒋楠.基于财务视角的横向并购协同效应研究-以优酷并购土豆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4.

[5]王依雯.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05.

[6]王珍珍.“携程”并购“去哪儿网”的财务绩效研究[J].山西农经,2018.

[7]王娜.啤酒企业并购效应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06.

[8]王诺婷.协同效应在企业并购的应用研究[J].北方经贸,2018.

[9]陈昱含.58同城并购赶集网财务风险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06.

[10]曾瑞兰.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J].时代经贸.2018

[11]张倩.互联网外卖行业并购动因与效应研究–以饿了么并购百度外卖[D].暨南大学,2018,04.

[12]企业并购中的协同效应分析—基于投资价值估值案例的研究[J]. 刘灿灿,徐明瑜,岳修奎,翁羽丰.中国资产评估.2018

[13]通信制造业战略并购与财务协同效应—基于紫光股份收购华三通信的案例分析[J]. 章煜,何卫红.经济研究导刊.2018

[14]创业公司横向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以滴滴出行并购优步中国为例[J]. 李文星,宁薛平.经贸实践.2018

[15]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以浦发银行并购上海信托为例[J].康乐.经济研究导刊.2020

[16]Jeremiah Green,Errors and questionable judgments in analysts’DCF model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6.

[17]Debtor-in-possession financing and bankruptcy resolution: Empirical evidence[J]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3

[18]Value creation in information-based industries through convergence: A study of U.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etween 1993 and 2005[J] . Louis Rhéaume,Harjeet S. Bhabra.Information & Management . 2008

[19]Gap analysis for innovative firm acquisition – acquirer and acquired party perspectives[J] . Christina ?berg,Seppo Lemine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 2017

[20]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 Efficiency Evaluation[J] . Paulo Rotela Junior,Paulo Rotela Junior,Edson de Oliveira Pamplona,Aneirson Francisco da Silva.Applied Mathematics . 2013

致 谢

历时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完成,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苦无头绪或者缺乏材料,但是都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悉心帮助下,最终圆满解决。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洪冬青老师,每当有疑问的时候老师总不厌其烦的给我耐心解答,同时多谢几个月来诸位老师朋友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另外感谢校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解决了我反复冗杂的问题,而互联网的丰富搜索手段对论文的完成大有裨益。对参加帮助过我的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再一次说声感谢。最后,由于本人的专业水平甚是有限,论文之中一定存在着一些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出并进行批评和改正。

企业并购效应分析--以58同城并购赶集网为例

企业并购效应分析--以58同城并购赶集网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1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524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11日
Next 2023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