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平凡的世界》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描写了各个阶层的女性,他们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人生旅途和不同的归宿。有的出身农村,是传统文化中的典型妇女,勤劳忠贞却命运多舛,嫁给了农民子弟安心踏实地把光景过好;有的出身于官僚家庭,拥有广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是XXX的知识女性,拥有强大活力却得到悲壮的结局;还有的出身于农村,但是却跳出了农村阶层,处于时代发展的新与旧之间,是生存在新旧时代的夹缝中的矛盾体。她们都是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人物,然而她们又都与众不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女性形象;爱情观;性格;命运;《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当代作家路遥先生写的一部长篇著作,描写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们的人生经历以及追求,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路遥早就说过,“小说创作中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人物,情节、主题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如果人物没有完成,那么它纵然有许多长处,也不能成为好作品。”[1]诚如路遥所言,他在书中用大量笔墨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除了被公认为主人公的孙氏两兄弟孙少安孙少平以外,围绕着两兄弟而展开的三类女性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她们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也有着女性特有的魅力;她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既传统又进步;她们是鲜活的人物,令人为之动容。
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妇女形象
(一)传统美的传承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贺秀莲是一个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典型的传统妇女。她出生在山西一个小村庄,选择了黄土高原的农村子弟孙少安作为丈夫。从一而终的农村生活环境使她拥有传统妇女都具备的许多优势与美德。
1.外在美
贺秀莲是庄稼汉理想的妻子,少安第一眼看见她,就认定了她是他理想的妻子。“她身体好,人样不错,看起来也还懂事;因为从小没娘,磨练得门里门外的活都能干。”[2]在那个传统的年代,农村娶媳妇非常看重女子的身材体型,他们认为丰满才是完美的身材,一来具备体力优势,可以帮助庄稼汉务农,成为田地里的一把手,还能操持家务,忙里忙外,是得力的贤内助;二来可以传宗接代,受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的束缚,生儿育女对于传统的农村子弟来说是人生第一大事,因此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女子是庄稼汉梦寐以求的事情。
2.内在美
除了外在优势,更重要的是秀莲身上所具备的美好品质。这样的女子虽然文化不高, 但她却懂得如何去爱护这个家。她勤劳、朴实、有气度、有见解, 在孙少安的创业路上, 她不仅是他心灵的港湾, 也是他事业上的“总参谋长”。作者在他的笔下寄予了这位转型女性很高的期望。[3]
作为一名农村女子,勤劳是她身上最突出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任劳任怨、主动承担农活;她嫁给少安,吃不饱穿不暖,忙农活、操持家务,还要家里砖厂两边跑,常常忙得晕头转向。作为一名女子,秀莲的体力已经超乎常人,但是她从没有半句抱怨,而是任劳任怨。二是操持家务、做好丈夫的“贤内助”;因为舍不得让少安太辛苦,她默默抗起了家务的重任,为亲爱的丈夫分担责任。三是有坚定的勤劳致富的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她一直相信劳动致富,相信凭借她和少安的勤劳,日后的生活一定不会太差。勤老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品德,这一品德尤其体现在农民身上,古往今来歌颂劳动妇女的作品数不胜数,而贺秀莲就是这一形象的象征。
一直以来存在很多偏见,许多人认为农村妇女没文化、不明事理甚至愚昧无知,凡事都只管无理取闹,嘴上的功夫完全不输给别人。然而,即使没有受过很高的文化教育,秀莲却是一个在生活中拥有很高智慧的人。其一,她明事理、有见解。秀莲懂得相处之道,她得知润叶结婚,慷慨地拿出父亲留给她的五十块钱给少安买礼物,待人处事一点也不含糊,既不斤斤计较,还拥有一份不可多得的阔达。其二,她还是少安的参谋长。在少安每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主动给他出主意。有气度、有见解、明事理是她性格的一大亮点,她知道丈夫需要什么,知道什么对他而言最重要,知道如何维护他们之间的感情。所以他们之间的夫妻感情比起一般的爱情与责任,有更多心灵与灵魂的契合。
从古至今,孝顺都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关键因素。多了孝顺,得到赞赏与歌颂;少了,则被万人唾骂。光景不好的时候,她任劳任怨,光景好了之后,她总是怕家里人缺吃的少穿的,样样都替他们准备好。秀莲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这些美好的品质深深刻进她的骨子里,是她身上不可抹去的美德。
虽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大,没离开过家,见识少,也没见过大世面,秀莲却有着一般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没有的果敢和眼界。首先,她很果断、有远见。即使不被看好,她还是无条件地支持丈夫开办砖厂。其次,她十分乐观。生活的沉重以及年幼丧母的伤痛并没有击垮她,面对困难和挫折,她哭过、绝望过,但是一直相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她对生活的信心是常人都不及的,这份乐观与信心支撑她跨过重重障碍,在她往后的人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是照亮他们黑暗生活的那道光,让他们燃起重生的希望。
(二)传统思想熏染下的婚姻观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贯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婚恋观,尤其在封建时代。这一观念形成的有着复杂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好女不伺二夫”的封建思想的束缚,还受封建迷信的宿命论的影响。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例如人际交往圈子的限制,来自外力的阻隔等等。秀莲之于少安亦是如此。即使日子再穷再累,秀莲从未想过离开少安。她知道无法改变少安的生存困境,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他们的现状,便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其实这一思想对她而言未必不好,如此能让秀莲更心甘情愿地跟着少安过苦日子。
“择一人终老”也是秀莲在传统文化渲染下的爱情观。她从见少安第一眼就爱上了他,毅然决然地跟着他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并且坚定如初,从一而终。她有着对少安满满的爱以及满腔的热情,她觉得,只要拥有这份爱便足够了。她用这份爱弥补了物质上的欠缺,热情使得她的情感十分饱满,这给了她莫大的慰藉,至少她在感情上是富裕的。
然而,也正是这份爱支撑了他们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夫妻生活。从烂包的光景到发家致富,这一路,他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少安创业遇到挫折,跌入人生的低谷,一夜间老了几十岁,再不见从前的刚毅和坚强。两人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抱在一起哭,整夜整夜地失眠,生活好像一下子就失去了所有的色彩,日子也变得非黑即白。即使遭遇了这样的磨难和打击,秀莲从未动过一丝一毫离开的念头。她爱这个男人,既然选择了他,尽管路途坎坷、命运多舛,也要陪着他走下去,这一世,也只能是他。不希望看到少安颓败消极,她便用爱鼓励他振作起来,用自己的力量给了少安重新出发的勇气。她的信任与支持是少安最大的财富。在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他们是彼此的精神慰藉,一起熬过了人生的低谷,也更加见证了彼此的真挚与坚定。生活的磨难不会击垮他们的感情,因为他们之间有爱,这份爱随着岁月的沉淀以及经历过的风风雨雨而更加深刻,已经不同于一般的爱情,他们是彼此的精神慰藉、灵魂伴侣。
(三)一生劳苦的悲剧命运
没有母亲的庇护、嫁给贫穷的农民、生活一波三折,贺秀莲这一生,似乎从生下来,就注定了她的劳碌命。她从来没有停下操劳的心,为了亲人,为了爱人,为了儿女,却从来没有真正为过自己。辛勤付出了一辈子,却没有享福的命运,本以为可以用大半辈子的辛劳换来幸福舒适的生活,命运却并不仁慈。因劳成疾,这对于少安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然而对于秀莲何尝不是?她的性格如此,注定了操劳。她还有很多的放不下,放不下少安,放不下猫蛋和虎子,担心没有了她以后,他们的xxxx是怎样一副情形。哪怕离开了这个世界,她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去关注他们,依旧操着疲惫的心。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给了贺秀莲这样的结局,相比于大团圆结局更能打动人心。人世间本就有许多事不尽如人意,才会让人们对美满如此向往,因为缺失,所以珍贵。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妇女形象,秀莲是美好的象征,她与古今中外所歌颂的劳动妇女一样,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美德。因此,她的幻灭更加深了人们对她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的敬佩以及对她不幸命运的同情,也让作品留下更多的悲剧意味。
二、新旧结合的矛盾体形象
(一)新旧交织的复杂性格
在时代的巨大变革中,有很多处于夹缝中的青年。他们既无法完全从传统中走出来,也无法真正适应新的时代;他们身上有着明显的新与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努力跳出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渴望平等和自由,渴望打破门第观念,追求自由恋爱,另一方面却又受着封建思想的影响,带有某种宿命观,相信鬼神和命运的捉弄,却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世界》中,田润叶就是这一形象的代表。
田润叶是从农村走出去的XXX知识女性,虽然接受了现代城市与文明的熏陶,但是传统文化在她身上同样占据一席之地。在这样的思想与环境的混杂之下,她的性格也体现出更多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既有传统农村妇女的朴实善良,又有着XXX女性的反抗意识。她独立、自强、忍辱负重、热情并敢于追求幸福生活,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她的思想实际上还不够成熟,她固执、懦弱,有一定的狭隘性。[4]
1.善良而懦弱的矛盾性格
朴实善良是农村妇女身上的闪光点。田润叶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良,而她人生中的很多选择其实都离不开这一性格的影响。善良在田润叶身上似乎是一把双刃剑,这是她的美好品质,使她放下等级偏见和门第观念,不断向少安表达热烈而真挚的情感;但是善良也成为了她的软肋,让她变得懦弱,妥协。这位从双水村里走出去的少女,从来没有忘记双水村里可敬可爱的人们。给少安的奶奶带一些吃食, 还提着点心看望傻瓜叔叔田二, 这些举动无不体现出田润叶心地善良、孝顺、朴实的品行。[5]爱上少安更从侧面更凸显了她的善良。人往往都格外珍惜与自己有相同特性的人,因为相似,所以相惜。田润叶深深爱着少安身上的农民气质,尤其爱慕他身上的那份善良和朴实。然而,也因着善良,她做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重大决定——嫁给李向前,也许只需用自己的妥协,就可以换得二爸工作的顺利,也可以让家里人不再为她操心。她是懦弱的,她没有办法反抗众多站在她对立面的亲人们,也不忍心伤害他们。田润叶一直都在为别人想,她知道这么做对于她的家人而言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她妥协了,也呈现出矛盾性格中的另一面——懦弱。
2.反抗与狭隘的矛盾性格
作为从农村出走、接受教育的知识分子、时代新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反抗的一面。小学毕业后的润叶在县城读了中学, 并留在县城工作, 这时的润叶在接受现代知识教育后, 拥有了现代知识女性的思想意识, 她有自己的主见、人生价值观以及与传统观念相悖的爱情观。而这种现代意识与传统思想的相互碰撞, 对润叶日后的爱情婚姻产生了至关重要甚至不幸的影响。[5]她受到新思想的洗礼,丝毫没有将传统文化中的门第观念放在心上,明白爱情并不等同于物质,也清楚地知道她爱的是少安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家庭和身份地位。田润叶家的光景是不错的,她在城里也有体面的工作,而孙少安家里穷得响叮当,现实不允许他改变自己的身份,他只能一直都是农民,最多也只是个优秀的农民。然而,田润叶并不在乎,她在乎的只是少安本性的纯真与善良、是他们共度的时光、是少安是否对她有着同样热烈的感情。她勇敢地抛开了那些繁文缛节,追求纯粹的感情,甚至不顾女子的矜持,主动、大胆又热烈地追求孙少安。然而,那个改变田润叶命运的重大决定充分体现出她性格的狭隘之处,她的反抗是不彻底的,带着妥协与懦弱;她没有自己想象的坚定与决绝,在受到压力以及家人的影响后无法坚定立场,放弃反抗,最终落入封建势力的大网之中。
(二)双重思想矛盾下的爱情抉择
新思想让她选择了自己的所爱,她独立、勇敢,反抗世俗,主动、热情地追求自由恋爱,但是旧思想让她的眼光和思维受到了局限,目光短浅、只看到了眼前的选择,使得她所有的坚持和执着在现实面前都不堪一击,最终选择向命运屈服。
田润叶身上有明显的传统的烙印,体现在她的婚姻爱情的选择上。她一直深爱着青梅竹马的孙少安,跳出封建思想的束缚和世俗的眼光,努力争取、反抗,这是新思想使然。她是独立而执着的,但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少安的妥协。他的妥协把她推向了另一条决然相反的路。她在现实面前退缩了,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嫁给自己不爱但可以给她二爸带来前途的李向前,却没有为这段婚姻付出任何感情。这一选择充分体现出田润叶思想上的“旧”,暴露出她眼光和思想的局限性。田润叶似乎未曾明白,其实没有少安,也还可以有其他选择,或许日后还能遇见另外一个爱人,她还年轻,人生还很长,世界也很大,还有很多可能的选择。可是她却为了现实的利益而放弃了其他的可能。
不管婚姻生活有多痛苦,田润叶始终没有放弃这段婚姻,在这一点上,她的封建传统的旧的一面暴露无遗。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她抱着一种宿命论的观念,觉得既然少安已经不属于她了,那么现在这个男人就是命运硬塞给她的,她无法反抗命运,便只能接受命运的这份给予;另一方面,周遭的目光以及封建时代“好女不侍二夫”的思想也在毒害她,即使她从未与李向前有过婚姻生活,但名义上他们还是夫妻,她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是一名有夫之妇,若选择离婚,她恐怕无法承受离异的头衔,也无法坦然面对周遭的目光与舆论,便只有默默忍受生活的“馈赠”。她的反抗精神也因为这一选择而大打折扣。
李向前的车祸唤起了田润叶内心的善良与柔软,她终于觉悟了,明白了在这场婚姻中,就算没有爱情,可是还有情义和责任,李向前对她有情有义,她不能无情。婚姻不就是这样吗?当爱情的新鲜感褪去以后,维持婚姻的更多是情义和责任,再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会有归于平淡的一天,而彼此相伴走过的岁月,那些幸福与磨难,点点滴滴,慢慢汇聚成了同甘共苦的情义。婚姻是一份承诺,要对家庭负责,对彼此的人生负责。接纳李向前,是田润叶的又一次妥协,只是这次的妥协与此前不同,她是心甘情愿的,不再是受命运所迫。
田润叶是矛盾的,她无法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但是凭她的一己之力不足以抵抗周围强大的势力,只能向命运低头。第二次的妥协是回归“旧”的选择,受伤的丈夫唤起她的母性,女性还是要有家庭的思想束缚着她,她没有勇气出走,也承担不起孤独终老的重量,因此,她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成为一名XXX女性,只能是一个新旧交织的矛盾体。
(三)摆脱自我困境后的新生
世间很多事情本就无法圆满,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很多时候命运的改变往往也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我们不能改变客观现实,但是可以改变心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生活的“馈赠”,切莫封闭自我,局限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还可以转换思维,不要被眼前的黑暗蒙蔽了双眼,看到黑暗背后的光,坚信尽头一定是光明。
1.改变心态,学会接纳
就像田润叶一样,在得不到理想的爱情时便把自己封闭起来,陷入自己无法走出去、别人也进不来的困境中,在心中筑起围墙。此时的她是痛苦的,她无法说服自己,别人也无法劝慰她。但是在生活的一次次考验中,她慢慢学会了改变、接纳,经历过反抗、挣扎,最终还是选择放下,以全新的心态去接纳另一个人。从前的冷漠和封锁不仅让自己处于痛苦当中,还让整个家变得无爱、无望,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深深爱着她的丈夫和家人;不愿意付出感情,也隔绝了获得爱的可能。在田润叶打开心结决定接纳李向前的时候,她终于不再是从前那个冷若冰霜的人,她慢慢融化甚至可以带给别人温暖和希望。这个被悲伤笼罩的家终于走出阴霾,再加上儿子的出生,不仅给了自己重生的机会,也让全家人看到希望,这个家变得欢快圆满起来,慢慢拨开乌云,再没有从前的黯淡。
2.转换思维,尝试去爱
田润叶的命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是那个时代众多处在时代夹缝中的矛盾青年婚姻爱情的真实写照。他们爱而不得,反抗无果,屈从于现实。若能如润叶一般,转换思想,自我拯救,也能获得另一种新生;若是无法改变心态,也只能抑郁而终。田润叶的爱情悲剧是基于现实的,通过田润叶的曲折爱情,说明爱情本身的五味杂陈,也说明一个人可以选择隐忍“无爱”,但更好的做法是主动地尝试去“爱”。爱可以修复创伤,让失望变成希望,让抗拒得到和解,使生活归于美好。[6]使自我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三、焕发时代光彩的“新”生命形象
(一)热情与责任的象征
在那个时代中有许多活力青年,他们满腔热情,把所有的激情投身于时代的变革中,把国家命运与终身事业联系在一起,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命运与人民生活;他们眼界开阔,志向远大,敢于牺牲和奉献,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他们有着超出同龄人的责任与当担,拥有家国情怀,深明大义,是时代的有为青年。在众多的女性形象中,最受读者喜爱、也是作者最为偏爱的,要数XXX的知识女性——田晓霞,她似乎有着一颗激烈跳动的、热情的心,有着永不枯竭的活力,还有处于这个时代中必不可少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
首先,小小的年纪却拥有深重的国家社会责任感,这是XXX青年的过人之处。出身于干部家庭,父亲是黄原县的得力人物,从小耳濡目染时代与政治的变化,使田晓霞拥有比同龄人更为远大的志向与责任意识,这一点从她的职业选择中可以看出。她不满足于做一名人民教师,虽然教师也是为人民做奉献,但是成为一名记者带给她的成就感更高,也是她的人生理想。成为记者后,更是靠着自己坚强的性格和优秀的才华去克服困难,走在新闻的最前线,为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不辞劳苦。[7]她敬畏生命,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奋不顾身、舍己救人。
其次,自信、独立、果敢、有思想、敢于追求是XXX女性身上显著的标签。田晓霞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使她拥有不可磨灭的光芒,也增添了她的活力,使她热情满满。在每一次的重大选择面前,她都独立勇敢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因为她清楚自己的志向,所以才会那么地果敢、坚决;她有自己的思想,不会轻易受别人左右,也不会阿谀奉承,随意附庸别人的想法。
即使时代正处于变革中,四处笼罩着迷茫的色彩,人民生活陷入馄饨,黑恶势力漫延,但是却有很多像田晓霞一样的青年,他们勇敢地走在时代前沿,无所畏惧、坚定地往前走着,他们宣传新思想,试图掀起思想革命,拯救人们;他们敢于牺牲,敢于奉献,敢于抵抗恶势力。是他们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新生活的来临,看到国家的未来。
(二)XXX思想洗礼下的爱情观
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是建立在志同道合之上的。在田晓霞与孙少平交流和对话的故事情节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田晓霞的理想抱负与壮志豪情。当田晓霞步入大学的殿堂之后,便成为了孙少平的人生导师,在孙少平历经困境时给予鼓舞,她具有良好的教养、出众的才华、浪漫的情怀,这些性格特征和品质都极大地吸引了孙少平,并并给予了孙少平无穷的信心和力量,激发孙少平闯荡世界的想法和信心。当孙少平由县城走向城市的过程中,田晓霞更是对其进行了人生引领,不断引领和指导孙少平走向成熟。[8]
在现实与世俗面前,田晓霞坚定地选择了孙少平。虽然两人身份地位差距较大,但是田晓霞对于孙少平,从来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仅体现在身份地位,更体现在思想上。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摩擦,思想观念高度契合。田晓霞爱的是孙少平的上进心和执着奋斗的精神,而她身上的天真浪漫、重情重义、聪慧灵敏、独立坚强也深深地吸引和打动孙少平,他们之间的吸引靠的是彼此的优秀品质、靠的是理解与尊重。没有城里人的身份,也没有体面的工作,但是每一个靠双手努力劳动换取新生活的人都值得尊敬,孙少平就是如此,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双手在外面闯出一片新天地。田晓霞曾深入过孙少平工作的地方,环境的不如人意以及工作的艰辛并没有让她心生鄙夷和不懈,相反,她看到了少平身上的坚毅和伟大,也因此更加敬佩这个她爱的男人。
不同于一般的爱情,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有共同的话题、同样远大的志向和一颗年轻热情的心。在孙少平的成长路上,田晓霞一直在用书本不断鼓励他,慢慢改变他的思想,给他贫困的生活带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带他打开新的世界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爱情最好的模样是目标一致,步伐相同,彼此鼓励,共同进步,是田晓霞让孙少平成为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人,
他们的纯洁、高尚的爱情实在令人敬佩。爱情本来就时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没有任何一方是高高在上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相爱的人更要尊重对方人格的独立,这是相处之道。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让我们看到精神契合的感情是多么美好,令众多读者为之动容,也成为大家向往的爱情。
(三)敢于奉献和牺牲的悲壮美
贺秀莲与田晓霞的悲剧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建立在奉献与牺牲之上,但是前者的牺牲只局限于“小家”,她是为了家庭、为了丈夫牺牲和奉献自己,虽然也赢得了很多称赞,但收获更多的却是同情;而田晓霞在危难面前毫无畏惧,不顾自己的安危,勇于到救灾前线报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体现出舍己救人的大无畏精神,后者的牺牲更体现出“大家”的责任意识,更具有悲壮美,值得敬佩。
田晓霞之死的悲剧性结局是对主人公人格的健全和深化,表现出主人公热爱自己的生活,不仅仅沉溺于自身的爱情小圈子里,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女主人公对职业的责任、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9]在国家社会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自我,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无法抵挡时代的洪流,但是我们可以培养责任意识,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生活的安稳,还应在灾难面前贡献尽微薄之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家国天下的情怀似乎过于虚幻,我们只关注自己的一方天地,沉浸在自身的日常琐碎之中,民生与国家命运似乎只是位高权重的人物的责任。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田晓霞的,正是这点足以彰显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之处,主人公人格的伟大是值得读者学习和反思的。
田晓霞牺牲了,可是她留下的精神永不磨灭,她身上的家国情怀、对职业的负责等等都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也刻进时代的记忆之中,融入到民族精神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一个田晓霞,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是值得学习和歌颂的榜样,我们应该铭记于心,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四、结语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人物,作者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各色各样的平凡人生,还有同而不同的女性形象,他们都是这个时代中的一抹绚丽的色彩。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初步认识了路遥《平凡的世界》里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女性人物。她们是那个时代的不同象征,具有启示作用,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身上的很多优点,有勤劳艰辛的传统光辉,有善良纯洁的美好品质,有独立果敢的生命活力,她们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同时也带给我们反思:在时代的巨大变革面前,我们能成为怎样的人,是勇敢还是退缩?是否也能拥有她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01] 路遥.东拉西扯谈创作[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35
[02]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369
[03] 应冬梅.浅析《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及其命运[J].传承,2011(31)
[04] 邓雪强.温柔的女性,凄美的命运——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田润叶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05] 乔艳琴.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女性形象分析研究[J].语文学刊, 2010 (8)
[06] 黄晓娟、武建树.论《平凡的世界》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文化构成[J].江汉论坛,2018(1)
[07] 王季路.《平凡的世界》中的三大女性角色研究[J].科教导刊(上刊),2016(04)
[08] 沙彤、穆阳.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三大女性角色赏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3)
[09] 李然.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双重影响——从《平凡的世界》贺秀莲之死解读路遥的内心世界[J].文教资料,2018(33)
致谢
本论文在李玫莹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从课题选择、框架结构、中心主旨等方面,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我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地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