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霍达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描写了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起伏与变迁,小说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生动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中梁君璧作为梁家长女,其矛盾的性格特点最为典型和突出。梁君璧的性格既光明善良又阴暗可怕,既勇敢果断又冷酷无情,矛盾的性格形成与她特殊的长女身份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也有社会文化原因和家庭原因,综合以上原因对梁君璧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可以揭示出以其为代表的长女形象的性格特点,折射长女群体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传达出作者对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的反思,给当代女性以启示,引导女性角色重新定位。
关键词: 《穆斯林的葬礼》 梁君璧 长女形象 矛盾性格 意义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首“月”“玉”的歌,整部作品以“月”“玉”为主线,从月梦到月魂,从玉魔到玉别,写出了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写出了一个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的命运各不相同,却又同样充满着悲剧色彩。小说为读者展示了华夏文明与伊斯兰文化的矛盾冲击和交融的历程,在整部作品当中,作者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充满矛盾性格的梁君璧、具有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并拥有高学历的妹妹梁冰玉、性格分裂的韩子奇、痴情的楚雁潮、“林妹妹”式的韩新月、被现实束缚住的长子韩天星等等。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人物不一样的命运。作者不仅单纯地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而且这些形象都十分典型,其中作为家中长女的梁君璧便是穆斯林中的代表,其人物形象和矛盾性格有着深刻的社会寓意和极大的研究价值。
一、《穆斯林的葬礼》中长女梁君璧矛盾的性格特点
(一)光明善良与阴暗可怕
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以书写悲剧的爱情、悲剧的命运、悲剧的人物性格而闻名。尤其在人物塑造上,霍达也是精心设计,尽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塑造出不一样的人物性格。在整部小说中,作为家中长女的梁君璧的性格特点最为突出,也最具有代表性。相比具有先进思想的妹妹梁冰玉,梁君璧的人物性格更加的传统和复杂。从小,梁君璧像母亲一样,每天模仿着母亲,传承着穆斯林忠贞善良品格,做一个虔诚的穆斯林。童年时期,因为父母健在,梁君璧早期的成长道路是顺利的,像正常的回回女孩一样长大,在家里当贤内助,当一个小助手,帮助父亲经营家中的玉器事业。
人之初,性本善,梁君璧与所有的人一样,身上有与生俱来的善性。在战乱时,无助的妇女带着孩子在她家门口逗留请求帮助的时候,她看到妇女手中弱小无助、嗷嗷待哺的小孩,一把把小孩抱过来,并用自己的乳汁去喂养他,动了恻隐之心,这是天生的善性。在战乱时刻,大家都想着自保,想着自己如何生存下去,哪里顾得了外来的陌生人。可梁君璧却收留了他们,这也正是她善良本性的表现,是她对穆斯林的良好品质的继承与传承,是融入在骨子里的真善良。梁君璧不仅为人光明,性格鲜明,而且做事理性,对未来充满希望。父亲梁亦清积劳成疾,最终吐血而亡,面对这场景,连身为男人的韩子奇也愣住了,乱了阵脚。而这时作为长女的梁君璧见状,先照顾好母亲白氏和妹妹冰玉,以出奇冷静理性的思维,安排办理好了父亲的后事,全程毫无慌乱,做得井井有条,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所做的事。在父亲去世之后,韩子奇“投靠”蒲老板,成为了蒲老板的门徒,梁君璧并没有因为韩子奇的“背叛”而失去了方向,相反,她振作起来,靠在家卖大碗茶养活自己和家人,心中自有光明,并未对世界失去信心,想靠自己的努力重振家门,绝不低头丧失自尊地做人。
然而光明善良的梁君璧也有阴暗可怕的一面,阴暗是指人性的黑暗面,但是不等同于邪恶,用来形容违背社会道德、人的道德价值观,展现非理性的行为。战乱后,梁君璧无法接受丈夫和妹妹有染,背叛自己的现实,对韩子奇和妹妹的态度发生大转变。她为了保持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为了让自己在家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为了让自己的家显得不那么支离破碎,为了遵循穆斯林的教义,她用尖酸刻薄的话逼走了自己的妹妹,并对韩子奇和冰玉的爱情结晶——“新月”冷嘲热讽,她不把新月当女儿,在新月的成长道路上不仅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更是在她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设阻。连新月报考大学,也是要跟韩子奇交换条件才肯答应,这是个长期的阴谋,自私又自利,阴暗中带点险毒。梁君璧看到新月,就像看到韩子奇和冰玉对自己的背叛,眼里容不得韩新月。加之韩新月出生的时代较天星要好,很多好事都自然而然落在了新月的头上,如新月可以顺利地考上高中,考上大学,而天星成长的时代由于家庭条件差,对他的培养较少,导致天星初中未读完就出去工作,未能顺利完成其学业。命运的不公,让梁君璧更是滋长出阴暗之心,越发不能用平等的心态来培养这两兄妹。在韩新月病危时,梁君璧不顾新月的病情,恶语相对,骂新月是犯贱,宁可让她死了,也不要丢人现眼,处处留心机,表现得自私冷酷又无情,十分的阴冷恶毒。与梁君璧相似的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当中的曹七巧,曹七巧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女性,被迫嫁给了一个残废的丈夫,生活得很不如意,长期的心灵扭曲使她对自己最亲近的孩子们“下手”,她限制儿子女儿的生活,一方面为孩子们的婚事操心,另一方面,自己又亲手毁掉孩子们的未来。曹七巧限制自己的子女上学和社交,限制他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是个守财奴,处处防着他人,对人的防范心只增不减,她被男人深深地伤害过,本以为对孩子的限制是爱,却不料是对他们的毁灭,性格越来越阴暗险毒。梁君璧在这一点与曹七巧非常相似,因为自己曾经遭受过背叛,始终无法走出阴霾,她们都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实则破坏着下一代的幸福和人生,她们都是受传统思想束缚的女人,她们对儿女的控制,只能加剧人生的毁灭,并不能帮助孩子们走向她们所希望的未来,这种可怕的思想加剧了两代人一系列的悲剧产生。
(二)勇敢果断与冷酷无情
勇敢果断是梁君璧的独特之处,也是她作为梁家长女又一鲜明的性格特点,梁君璧与妹妹冰玉身上的责任不一样,在家庭发生巨变的时候,她作为比妹妹大八岁的姐姐,自然是要果断地担当起家里的重任。一个人的成长和巨变往往是在遇到大事之后发生的,一个人的性格也是,梁君璧在家里的这一次巨变当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成长。梁君璧是家里的长女,父亲梁亦清积劳而亡,按说家庭的重任自然就是落在母亲白氏身上,但是母亲年纪大身体跟不上大的消耗,妹妹还小,不谙世事,这时作为长女的梁君璧只能果敢的担起家庭的重任,为母分忧。梁君璧不负众望,不仅果断冷静的承担起家中的重任,妥当安排父亲的后事,还坚强地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养活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试问有多少女性遇到自己的至亲去世能保持如此冷静,能担起如此大的责任,由此可见梁君璧性格中具有果断勇敢的一面,她深爱并保护着自己的家人,是一个坚强、负责任、有担当的女子。
然而在经历了战争、生活的暴击和一次次的背叛、一次次的不顺利之后,梁君璧勇敢果断的一面以及对家人的无尽爱意逐渐被现实消磨掉,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梁君璧对丈夫韩子奇变得冷酷无情,自从丈夫避难回来之后,她对丈夫的态度大改,丈夫已经不是她原来的依靠,她对丈夫的关心和忏悔都不给予理睬,认为丈夫就是个背叛者,违反了教义。虽然在孩子面前两人还是要保持正常的夫妻关系,但是在私下里两个人根本是没有沟通的,四十岁之后两个人就分房睡,平日梁君璧也没给韩子奇好脸色看。梁君璧的冷酷无情还体现在面对女儿韩新月高考填报志愿这件大事上,丈夫与她商量新月报考大学的事情,希望她能给予支持和鼓励,而她却拿韩子奇的“心尖儿”作为条件,要求韩子奇拿出最心爱的藏物,并将天星的婚事提上日程,才答应让新月去填报志愿。凡事讲条件,不愿付出,只想索取,梁君璧逐渐变得尖酸刻薄,心机深重。梁君璧对女儿韩新月亦是如此,韩新月不是她亲生的,但作为韩家的女儿,韩新月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韩新月自己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上一辈的人,而新月却要背负着上一辈的错误而活,在成长的路上得不到梁君璧的关爱,名义上的母亲梁君璧看她就像看仇人一样,从不给予关心和爱,梁君璧对这个女儿冷酷无情至极,甚至还在韩新月生病危难之际,不顾新月的病情,骂新月是贱人,跟汉族人来往,跟汉人谈恋爱,过分地说她还不如死掉,免得给家族丢人现眼了,很难想象一个母亲是如何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的。于情于理,即使不是亲生母亲,也是共同生活多年的家人,看到病危的人,也会产生恻隐之心,保持一颗怜爱之心。此时,梁君璧已经被生活和仇恨蒙蔽了双眼,磨灭了原有的善性,已经“变性”了,逐渐走向“变态”。
二、造成梁君璧性格的原因分析
(一)特殊身份:“拟长子”与女性身份
霍达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塑造人物丰满、真实、立体,能够激发大众的共鸣。梁君璧矛盾的性格特点和她特殊的身份有着很大关系,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父亲梁亦清与母亲白氏膝下无子,梁君璧是家中的长女,梁家只有两个女儿,大小女儿还相差八岁,在家中无子的情况之下,白氏还想能生就生一个,但是最终事与愿违。由于家中无子,长女梁君璧就充当着长子的角色,即是“拟长子”,虽然身为女性,但她要做着长子该做的事情。最典型的是父亲死后,母亲和妹妹可以伤心,但梁君璧来不及伤心,她必须要考虑父亲的后事和将来的生计,面对伤心的母亲和妹妹,她必须保持冷静,像个大人一样妥善的处理好父亲后事,让父亲一路走好。在葬礼中梁君璧冷静沉着,即使内心痛苦她也要保持冷静,此时的她承担着一般年龄女孩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和责任。家中老父去世之后,她必须像男人一样,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必须冷静,压抑住自己的情感,应对奸诈的蒲老板。在韩子奇“背叛”梁家投靠蒲老板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挑起家庭重任,带着母亲和妹妹一起买大碗茶维持生活。与此同时,梁君璧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以至于蒲老板对韩子奇说“你这师妹将来是个没人要的主,是嫁不出去的”。她不能再选择像普通的穆斯林女人那样,做一个贤内助式的乖巧女孩,也不能一心只想着嫁人相夫教子,在她身上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责任,作为“拟长子”的责任。
“拟长子”的心境与普通的女孩的心境有所不同,“拟长子”的身份对梁君璧的成长造成深刻的影响,“拟长子”身份对梁君璧造成的影响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来。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的环境塑造出不一样的人,也塑造出不一样的人物性格。“拟长子”的身份加速梁君璧勇敢果断性格的形成,梁君璧与妹妹不同,父亲去世时妹妹还小,还不能与她共同承担家里的责任,不能挑起家中重任,所以即使同在一个家庭,同发生一件事,妹妹身上的责任并没有梁君璧的大,也没能体会“拟长子”的责任,形成不了其性格中果敢的一面。“拟长子”的身份将几个角色重叠在梁君璧的身上,对内,她要替父亲承担家庭重任,帮母亲照顾好家里,当个贤内助;对外,她要做好家里大碗茶的生意,在韩子奇“背叛”梁家投靠蒲老板的三年期间,梁君璧靠卖大碗茶来养活家里,供妹妹读书。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之下,梁君璧内外一肩挑,在“拟长子”的身份之下,锻炼出她果断勇敢的性格,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撑起这个没有男子的家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的生活基础决定个人的行为和意识。“拟长子”的社会角色还让梁君璧形成了极强的控制欲,欲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对韩子奇是如此,对自己的儿女也是如此。她想要一个人占有韩子奇,所以当妹妹与韩子奇的事情传来的时候,她极力的反对,用恶语将自己的妹妹逼走,用“玉”和自己的权威将韩子奇“绑在”自己身边,留住了韩子奇。一个人的不幸变成了一家人的不幸,在她身上,尖酸刻薄慢慢的显现出来,她用自己这些年受的委屈作为筹码,作为自己要得到幸福的筹码,然而换的的却是家人的不理解和不和谐的家庭关系。特殊的身份在她身上压下了太多的责任,以至于当家中有男人当顶梁柱的时候,她还是无法放下身上的责任,她习惯强势,习惯说一不二,也习惯独自承受,造成性格渐变,被社会磨平了原本贤淑温柔的棱角,一步步走向阴暗复杂,与穆斯林所倡导的贤妻良母的形象相背离,格局小了,气度小了。“拟长子”的身份不仅给她带来男性气息和性格中果断勇敢的一面,还让她善于利用“拟长子”这个特殊的身份,利用她的特权控制家人,想尽办法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日渐黑暗却浑然不知。
“拟长子”的身份让梁君璧勇于承担责任,也让她强势地想要掌控着这个家庭。她一方面遭受着思想上的束缚,一方面又想要继续去束缚着家中其他人的思想,她将自己受过的委屈和遭遇当做筹码,加之自己长期以来的掌控欲和掌控权,使她成为果断勇敢和黑暗刻薄矛盾性格的共同体。
(二)社会文化: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社会道德,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也被深深烙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伊斯兰教要求信仰者遵从其社会道德,必须皈依于伊斯兰教规,伊斯兰教对于通婚格外的要求严格,要求伊斯兰信徒只能与本族人通婚,只能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婚,而不能与外族人通婚,他们认为外族人跟回回信仰上不一样,即使是两情相悦,两人真心的相爱,也是违反教义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穆斯林信徒也必须遵守教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如吃东西只能吃清真食品,不然就被视为违反教义。这对一个真正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来说,不仅仅是精神的寄托,也是行为规范。
梁君璧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精神上有落差的时候,她试图在宗教信仰上找求精神上的寄托,这时候她是幸运的,她找到一个能够排解情绪的地方,能缓解心中的不良情绪。韩子奇与梁冰玉在外国避难时相依为命,在经历战争之后,互相萌生爱意,并诞下一个女孩,他们的婚姻是违背穆斯林的教义的,他们是不被穆斯承认的。梁君璧在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妹妹已经诞下小女儿的时候,心中便产生恨意。当然在穆斯林当中他们的婚姻是不会被承认的,梁君璧根据穆斯林的教义对妹妹恶语相对,逼走了梁冰玉,当梁冰玉与姐姐的关系破裂,她叫韩子奇与自己一起远走高飞,韩子奇却无法抛弃心中的教义,也无法抛弃他心爱的玉,留在了奇珍斋,选择与梁君璧生活。正是这种教义使得他做出与自己内心相反的选择,这选择也正是梁君璧所想要的。这一切都是由宗教信仰带来的果,梁君璧抓住韩子奇的弱点,也利用他心中的教义和信仰,把韩子奇绑在自己身边,韩子奇的留下,也就让梁君璧更加相信自己的信仰,希望在信仰中寻找寄托。然而韩子奇的留下,只是因为教义,而非出于爱意,不仅加剧了故事的悲剧走向,也使得梁君璧性格越发的走向极端。
伊斯兰教当中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义,让完全遵循教义的梁君璧变得尖酸刻薄无情。面对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她极力地反对和破坏,用让人难接受的手段,来拆散这对有情人,在这件事上梁君璧也变得越发的恶毒和阴暗。楚雁潮是汉族人,在穆斯林的教义中,穆斯林是不能与外族人通婚的,尤其是穆斯林的女子是不能嫁给外族人,即使他们的爱情使人动容,让人感动,但是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被接受,是违反穆斯林的教规的,真主是不会同意的。在新月病危的时候,梁君璧不顾新月的病情,眼睛里只有自己的教义,努力地维护自己心中的信仰,开口就骂新月是贱人,说新月犯贱,让新月早点死,死了还好点,免得丢人现眼。这样的话字字扎心,扎进新月的心中。梁君璧用对待妹妹的那一套来对待新月,教义似乎成了她的武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顾一切,在这过程中,梁君璧也变得越来越恶毒刻薄,成为破坏自己家庭的利器,让家中的每一个人都遍体鳞伤。
宗教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点点深入到人们的骨髓当中,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品质,伴随人的一生,穆斯林认为真主就是最大的,所有的人都不能违背真主,他们遵循着伊斯兰教的每一条教义,即使这些教义对穆斯林信仰者来说不是最好的,甚至是伤害穆斯林信仰者的身心健康的,他们也愿意去遵循,因为不遵循就会与教义相违背,是有罪的。过于极端的教义容易造成信众极端的性格,梁君璧后期的性格形成除了个人经历,也不乏宗教信仰的原因。
(三)家庭关系:格格不入
穆斯林当中是允许一夫多妻制的,而且必须都是穆斯林,不然在三观上是不和的,即使在一起也是同床异梦,很难生活在一起,但是不允许的是两姐妹共伺一夫。当韩子奇跟冰玉带着思乡之情回到国内的时候,其实韩子奇的心里是希望自己的妻子梁君璧能够接受冰玉,接受这个一夫二妻制的生活的。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梁君璧是个非常传统的穆斯林,知识文化较低,思想不开放,对这件事是很难释怀的,无论是在信仰上还是情感上都无法接受丈夫和妹妹的“背叛”,不能接受这样的一夫二妻制。梁冰玉与韩子奇是真心相爱的,而梁君璧与韩子奇之间的夫妻关系更多是因为责任,是韩子奇为了报恩,在梁家贫困潦倒,无助绝望的时候,为了重振梁家家业,为了报答师傅梁亦清的养育和培养之恩而答应跟梁君璧成为夫妻,两人之间更多的是兄妹之情而非真正的爱情,他们在一起是责任大于感情,所以这段感情注定是摇摇欲坠的,是经不起外力的冲击的。当冰玉和韩子奇带着他们的爱情结晶新月来到梁君璧眼前的时候,梁君璧就开始与这个家庭的成员们格格不入了。梁君璧不能接受与妹妹“共享”一个丈夫,而且丈夫与妹妹是真心相爱的,相爱的程度大于她,造成她心中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使得她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韩子奇只是人在身边,但是心早已不在她身上了。作为家中的长女,她身上的控制欲是与生俱来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用冷酷无情的手段逼走了妹妹,力排异议,让自己跟这个家庭显得没那么格格不入。
纵使妹妹走了,丈夫出于教义留在自己身边,梁君璧的家庭关系依然是不和谐的,造成梁君璧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的,是两人的思想层面和认知不同,她不再是丈夫唯一心爱的女人,两个人的思想三观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是同床异梦。感受到格格不入的梁君璧试图通过自己的威势和强硬手段来改变这一切,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梁君璧的手段越来越冷酷,使她越来越阴暗,与这个家庭越来越格格不入,背而行其道,事与愿违。她对儿女生活干涉越来越多,在对待儿子天星与容桂芳的爱情上,她看不起容桂芳的家境,不惜用各种手段使得容桂芳和天星之间产生误会,最终他们不欢而散,天星也就遵循母亲的意愿娶了新月的好朋友陈淑彦,梁君璧拆散了一对相爱之人,也就为天星的悲剧人生打下了基础。看似是为天星的考虑,实际是为了自己能够继续掌控这个家庭,保证自己的权威,希望通过这个举动来拉小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的现状。爱子心切,干涉过多,只会造成更多的悲剧,造成更多的隔阂和性格的扭曲。家庭的不和谐,残酷的现实,心中不良情绪无法排解,心理逐渐变得扭曲,这些都造成了梁君璧矛盾的人物性格。
三、梁君璧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折射长女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
做为家中长女的梁君璧,在其身上折射出许多长女身上所特有的气质和特点。家中无长子,家中也无子,生长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当中,她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就很重大。在她的身上能看到许多长女所共有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特点:控制欲强。作为一个长女,自然是要帮助家人管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自然是要扶持家中,甚至是要担起养家的责任,在这个过程当中,长女的性格特征就慢慢培养出来了。作为传统的女性,梁君璧本来是一个温柔大方,贤淑的长女,是个典型的贤内助。但是在家遭受巨变之后,她不得不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生活的磨炼是她身上不服输,坚强不屈,精明能干的精神被激发出来。她不服气蒲老板的“压榨”,无论如何都要直起腰杆子做人,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还清债,也要在活得有尊严。在管理家事的过程当中,长女必须要有足够的理智和气场,才能控制和安排全家人的生活。当韩子奇到国外避难的时候,作为家中的长女,也作为一名母亲,她操办起她并不熟悉的玉器事业,正是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让她能够担起这个责任,带领家庭成员走出困境。长女不同于次女,长女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更多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大局,整个大局的掌控会让她比较安心,所以长女一般会有较强的控制欲,也有较强的占有欲,长子角色的缺失,长女就是一种“大家长”式的存在,这也形成了一种长女的社会文化心理。这个形成过程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长女自己心中当然也有很多的无奈和矛盾,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当然也会有很多的矛盾,但是充当家长角色的长女,其社会角色提前化,她们过早地担当起了原本不属于她的那份责任,相比于其他的女性,她们会显得略微早熟且较为强势。
长女这一群体为了担负家庭责任而不得不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独特的家庭成长环境、社会的限制、传统思想的束缚都会导致长女加速成长,勇担重任。遇到事情她们必须要懂得权衡利弊,做出决策,不能优柔寡断,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的态度使得她们成为矛盾体。一方面长女也是女性,身上有着普通女子与生俱来的的善良贤淑、温柔处事的一面;可另一方面长女往往又是一家之长,要坚韧强悍,能够为家人遮风挡雨,必须具备坚硬的一面。长女看似矛盾的双重性格,在家庭长子缺失的情况下是无法避免的,她们必须代替长子,奋不顾身地撑起这个家庭,甚至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牺牲自己的青春,牺牲自己的生活。在社会心理上有着不同于普通女孩的定位,承担着特殊的家族重任和社会责任。
(二)引导女性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
长女的特殊身份,使她们身上承担着重大而特殊的家庭责任,同时社会历史的急速变迁又使得她们所接受的传统思想远落后于先进思想,她们深深地陷入到自我矛盾当中,她们是传统思想的卫道士和坚决的捍卫者,这必然会与向前发展的社会相矛盾,不思求变,便会产生一系列的悲剧。长女形象的塑造和书写,不仅给予我们深刻的反思和启发,也引导着现代女性探讨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女性都有深刻的启发,引导女性在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中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学会反省,敢于抛弃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糟粕,用现代文化和思想为自己的社会定位做参考。作为一名现代独立女性,女性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权利,才不会将自己附庸在男人和家庭身上。梁君璧身上的传统宗教思想束缚了她一生,她的信仰将她与穆斯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这正是造成她一生悲剧的原因之一,她的一生被传统束缚,将自己绑在丈夫和家庭上,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独立的人格,一切都听从于真主,听从于教义,无爱也要继续顺从到底。其次,当我们渴求爱情的时候,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压制自己的情感,应该平等大胆地去追求爱情,敢于追求,也懂得适时放手,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卑不亢,不畏传统思想,敢于打破传统思想,当然,在我们执着于爱情的时候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人格,表达爱是正常的,但是女性不能在爱中迷失自我,女性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有正确的爱情观。
有一些传统的教义和思想故步自封,束缚人的思想,特别是对女性的制约,女性要善于思考,重新审视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在当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不仅是在爱情上,还要在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中好好反省。梁君璧的悲剧人生,给现代女性很大的反思和启发。现代女性不不能屈服于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文化,不要甘于平凡平庸,要有学习的心态,不断地进步,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地找准自己的定位,不为他人所控制。长女角色的研究不仅是一类人物形象的认识,更是对一个社会的反映。文化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女性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定位好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做一名XXX的女性。
四、结语
霍达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塑造的梁君璧这一长女形象,性格矛盾,耐人寻味,究其原因,与特殊的宗教信仰、特殊的社会文化、特殊的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的巨变有关。宗教给予了梁君璧精神上的寄托,同时也束缚住她的思想,造成其悲剧的命运。她出生在一个原本幸福,而后遭遇不幸的家庭,这些经历造就了她果敢的性格,同时也强化了她的控制欲。小说以梁君璧为基点发散并写出了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悲剧命运,梁君璧那光明善良与阴暗可怕、勇敢果断与冷酷无情的矛盾性格,折射出长女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在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梁君璧背负着家庭重任负重前行,最后以悲剧告终,一个家庭的悲剧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的悲剧,梁君璧的悲剧不仅给女性以深刻的启发,更能引导女性对自己重新进行正确的社会定位。
参考文献
[1]曾宪林,顾晨旭.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性形象[J].语文学刊,2018,38(01):74-79.
[2] 兰奂铮.《穆斯林的葬礼》中长女梁君璧形象透视[J].文化学刊,2016(08):66-68.
[3] 孟庆彩. 破碎的美丽[D].吉林大学,2008.
[4] 张季蕾.《穆斯林的葬礼》中梁君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探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8):79-80.
[5] 刘玉凤.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性形象[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05):65-66.
[6]姚亚妮.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梁君璧形象的悲剧意蕴[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8):206-209.
[7]谭逊.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女性意识——以《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性形象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07):24-26.
[8]邢方方,华燕.宗教视角下《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01):46-50.中的爱情之比较[J].上海理工
致 谢
时光荏苒,大学四年美好的时光一晃而过,四年大学生活让我在思想和学识上有了质的提升。
在本次论文即将完结之际,谨向给予我关心的指导老师、院系领导、家人以及同学们。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为人谦逊,学识渊博,对人友好,对学生耐心指导,我们感受深刻。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来感染我们,心中有学生,治学严谨,在她身上我看到教书育人的光芒。很幸运能成为老师的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我看到老师身上崇高的师德,很庆幸能成为老师的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我在老师悉心指导我的毕业论文过程中,我受益匪浅,这段经历将为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
同时,我要感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老师。是老师们带给我专业知识,使得我学的专业知识,是老师们的监督和教导是我拥有扎实的功底,为个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感谢帮助和关爱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大学四年与你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获得一段段真诚的友谊,有你们的陪伴,使我的大学生活充满色彩,充满激情。肩并肩一起向前走,我的大学生活也因你们充满温暖。
最后,我要感谢参与答辩的评审和各位老师,感谢你们给予我审视我四年学习成果的机会,让我能正确的看到自己的优缺点,正确的审视自己。很幸运遇见你们,清晰明了的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让我更明确我未来的道路。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拉下帷幕,学习还在继续,我会带着各位老师教给我的专业知识,带着老师们崇高的师德,带着美好的祝愿步入社会,参与工作奉献和回馈社会。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