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索罗金是后现代文学重要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虽饱受争议,但在国内外都备受欢迎。苏联解体后,其文学作品开始思考俄罗斯未来的发展。2010年出版中篇小说《暴风雪》,发表后便获得了俄罗斯“大书奖”和“鼻子奖”,也成为其首部被译成中文的作品。小说中出现了经典文学的影子,不时地夹杂着未来言语文化,因此通过研究其作品可以了解俄罗斯当代文学特点以及备受关注的俄罗斯社会现状。
本文以文学理论为基础,从作者和作品介绍入手,运用对比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小说主要人物加林医生和库奇马的传统形象及不完美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比;并对次要人物马尔科奇和马尔科夫娜的人物形象与异化形象进行了简单分析,小说塑造人物使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意象描写的写作手法,揭示人物性格特点与命运走向。本文的研究能够使读者更深入了解索罗金的创作风格,为学者研究索罗金和《暴风雪》中的人物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索罗金;《暴风雪》;形象分析
前 言
索罗金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文坛,当时他的作品在苏联时期属于非官方读物,但他的作品在国外非常受欢迎,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90年代正值苏联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松动,文学经历了改革,索罗金的作品得以进入人们的视野。索罗金的作品有了更多国内读者,但是其作品还是有很多的非议,一些人认为其作品是“诲淫诲盗”,乃至将他告上法庭。这些都没有影响他的创作,他依旧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2010年发表作品《暴风雪》(《Метель》),这部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因此获得了俄罗斯“大书奖”(俄罗斯最佳散文作品文学奖)和“鼻子奖”。由于这部作品出版较晚,国内外学者对其探讨研究的文章还很少。
2012年俄罗斯著名研究学者古奇娜(Т.Кучина)在《亚罗斯拉夫教育报》上发表了《冬之路:弗拉基米尔·索罗金中篇小说<暴风雪>中暴风雪元情节的个性化重构》,文中基于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以冬季之路为背景,对使用“暴风雪”为主题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与重构[1]。2015年扎维亚洛娃(Е.Е Завьялова)发表的博士论文《未来知识分子与神仆:关于索罗金小说<暴风雪>中主人公》中分析了加林医生与车夫库奇马的形象,主要从两位主人公的肖像描写、言语特点,情感经历以及行为动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突出知识分子与农民之间的矛盾[2]。
国内的一些学者、专家以及文学爱好者对《暴风雪》这部小说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发表了研究成果。2019年吕天威在《名作欣赏》上发表了《知识分子传统光环消失——论索罗金<暴风雪>中的加林医生》,他通过对加林医生的姓名、称呼以及欲望的控制进行分析,阐述了小说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传统知识分子光环的消失,而新的文学话语体系也在被建构。2017年孙佳宁在《俄语学习》上发表了《奇异的“鸟人”——简析索罗金<暴风雪>中的车夫库奇马形象》,把库奇马的“鸟”人形象与俄罗斯文化和东正教中“鸟”的象征意义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发现作者将自己投射到库奇马身上,把其人生感悟用文学传递给人们,完成救赎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2018年杨婕茹发表了硕士论文《索罗金<暴风雪>的主题和诗学研究》,从暴风雪的主题研究,阐释暴风雪在文学作品中的含义。文章从对暴风雪的主题探究和诗学特点进行分析,对后现代主义作家创作特点以及探索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知识分子与农民为题,对作家在作品中传递的价值观进行领悟,丰富了对后现代文学创作特点的了解。
本文以作品《暴风雪》为创作基点,运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暴风雪》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作者简介及作品《暴风雪》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话分析、境描写等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医生加林和车夫库奇马“传统形象”以及“不完美的形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次要人物磨坊主和其妻子,作者通过对这两人的描写,了解了“不谐式”婚姻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小说《暴风雪》在描写人物形象时所使用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了索罗金所要表达的思想。
通过对《暴风雪》中人物形象的研究,让我们对作者索罗金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以后研究其文学作品的俄语学习者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1章《暴风雪》作者简介及作品简介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基耶维奇·索罗金(Влади́мир Гео́ргиевич Соро́кин,1955-今)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剧作家,俄罗斯概念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种语言[3]。因其经历过苏联解体时期,他的大部分作品既有着传统文学语言特点,也有着后现代文学描写特色。《暴风雪》(《Метель》)是其重要的一本小说,在书中更多地表达了其思想。
1.1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1955年8月7日出生于莫斯科的贝科沃镇(Быково),因为经常搬家,而学校经常变动。1977年毕业于莫斯科库普金石油天然气院(Московском институте нефтяной и газов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мени Губкина.)机械工程专业。随后在《转变》(«Смена»)杂志社工作,第二年被开除后开始从事书籍绘画、概念艺术工作,他设计并绘制了约50本书籍。在20世纪80年代他正式进入写作领域,但因其大部分作品揭露当时社会黑暗一面,因此其作品很少成为官方出版物。
1985年,巴黎杂志《A-R》上刊登了索罗金的六篇短篇小说的汇编。同年,在法国他的长篇小说《排队》(《Очередь》)也在杂志 «Синтаксис»(句法)上发表,赢得了外国读者的注意。同时这也引起了由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新思维的苏联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1989年后他的短篇小说在《新文学通报》(Вестник нов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印刷地》(Место печати)、《电影艺术》(Искусство кино)、《第三次现代化》(Третья модернизация)等俄罗斯杂志和期刊上陆续发表。1991年《四人之心》(Сердца четырёх),还首次发表在俄罗斯《世纪之交》(Конец Века)的年鉴上。苏联解体后,其作品开始进入俄罗斯读者的视野。是年,短篇小说《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Первый субботник)与长篇小说《排队》在俄罗斯国内发表。之后他不断发表新作:1994年的«Роман»(罗曼),1995年的«Тридцатая любовь Марины»(玛丽娜的第30次爱情),1999年长篇小说《蓝色脂肪》(Голубое сало)发表,这部作品问世之后饱受争议,俄罗斯当代著名的批评家们也参与了《蓝色脂肪》的论争,索罗金还差点因为此作品卷入诉讼案件。但他的创作激情并没有因此消减,21世纪开始,他又不断推出新作:200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盛宴》(Пир)。2002年出版小说集《狙击手的一个早晨》( Утроснайпера),同年出版电影剧本《莫斯科》(Москва)。2005年出版剧本集《四》(Четыре),同年3月其创作的歌剧《罗塔森尔的孩子》(Дети Розенталя)在俄罗斯大剧院首次巡演。2002-2005年期间还出版了三部曲《冰》(Лёд)、《布洛之路》(Путь Бро)和《23000》,其中因为小说《冰》获得了“马克西姆·高尔基奖”。200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一个禁卫兵的一天》(День опричника)。2008年8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甜糖城堡》(Сахарный Кремль)。2010年出版中篇小说《暴风雪》。2017年完成了《紫天鹅》(Фиолетовые лебеди),第二年在ACT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白宫》(Белый квадрат)等。
虽然索罗金的许多作品出版后,伴随着巨大争议,但是其作品还是非常受欢迎的,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例如英语、日语、韩语等。他也被认为是俄罗斯后现代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2001荣获“人民布克奖”(Народный Букер),同年,因为在俄罗斯文学成就具有特殊贡献,被授予“安德烈·比利俄罗斯文学特别贡献奖”( премия Андрея Белого «За особые заслуги перед россий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ой»)。2005年被授予X“自由奖”(Либерти)。2010年获得“高尔基国际奖”(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премия Горького)。2011年因中篇小说《暴风雪》一书,获得了俄罗斯“大书奖”二等奖(вторая премия «Большой книги»),同年也因为《暴风雪》获得了俄罗斯“鼻子奖”(Нос,又称新文学奖Новаясловесность)。该书也是索罗金第一部被译为中文的小说,2012年,被评选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17年因为长篇小说《马拉加纳》(Манарага)再次获得了“鼻子奖”。2020年获得了“超级鼻子奖”(премия «Супер-НОС»)。
索罗金自步入文坛开始,发表了大量的作品,他以独特的创作技巧,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不断地闪耀于俄罗斯文坛。
1.2作品简介
苏联解体后,国家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俄罗斯未来充满着未知和巨大挑战,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当下与未来。索罗金的作品也开始关注俄罗斯的命运,《暴风雪》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虽然其篇幅短小,但是其内涵却非常深厚。《暴风雪》这部小说主要以乡村医生加林和车夫库奇马的旅程为线索,描写了两人一路的历程。
加林医生从列皮施纳亚出发,到达多尔别西诺驿站时没有了马车,作为一名医生的加林心急如焚想要赶去多尔戈耶村,因为那里正遭受着严重的疫情。只有尽快赶去多尔戈耶给那些没有感染的人送疫苗,才能让他们免受灾难。当驿站长说出可以去找运粮人库奇马载着医生去多尔戈耶。加林医生没有半丝犹豫地同意了,跟着瓦夏特卡去往库奇马家中。由于外面是暴风雪天气,库奇马原本是拒绝的,但是医生跟库奇马讲了此行的目的,库奇马身上便有了一种使命感,他同意了和医生一同前往多尔戈耶送疫苗。库奇马和加林乘着50匹袖珍马开始了在暴风雪中的旅行。
在路上,雪橇车因撞上了金字塔造型的物品,导致了雪橇车右部滑板前端断裂,库奇马想要原路返回,但是医生不同意,他用一种作者臆造的维什涅夫斯基牌软膏+PROTOGEN 17w粘住滑板,再用绷带绑住滑板,两人继续向前行驶,但是后来雪橇车滑板还是断裂了,他们只好去最近的磨坊主家。磨坊主脏话连篇,尖酸刻薄,而他的妻子却温柔善良、体贴关爱。这让加林医生无法控制自己对她的喜欢,便与马尔科夫娜发生了关系。第二天因为没有早一点起床,非常生气,责怪库奇马没有叫他。后来发现是自己错怪库奇马时,羞愧不已。吃过早饭后就马上与库奇马离开了,继续向前出发。
大雪盖住了前方的路,致使他们在暴风雪中迷了路,库奇马凭借经验走到了古镇,他们到了维他命人(Витаминдеры,流布致幻药物的一类人)家中,却发现一名维他命人受了伤,其他人要求医生为受伤的人医治,并且愿意给医生两个金字塔(一种致幻药物),医生答应了他们,还为受伤的人留了5片止痛药。做完这些医生开始吸食“金字塔”,整个人变得十分亢奋,也开始后悔在来的道路上遇到的金字塔没有捡起来。
夜幕降临,暴风雪更加的狂虐。继续向前的两人又再次遇险,袖珍马因遇到狼群止步不前,医生也因为“金字塔”效果退散,开始变的烦躁,甚至与车夫发生了争执。冷静下来后,握手言和,继续向前。但是马车因撞上巨人的鼻子,再一次损坏。库奇马出于自尊心只从磨坊主家拿了三个修滑板的钉子,但是却有一颗掉在了雪中找不到了,雪橇车也无法修好了。这让医生很崩溃,他自己去寻找路,却没有找到,他返回到了库奇马身边,与其一起呆在牵引箱中。加林医生很快地昏睡过去,而在这时库奇马发现自己后背的牵引箱裂了一道缝,而自己皮袄的左肩坏了一个洞,寒风从裂缝中吹到他的左肩胛骨上,但他不忍心叫醒已经睡熟的医生,于是就微微转了一个身,让自己的左肩远离裂缝,用后背对着裂缝,怀里抱着袖珍马,疲惫的他很快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早,暴风雪不再肆虐,阳光洒满大地。加林医生在两个中国人的说话声中醒来,旁边的车夫库奇马已经死去,而他怀里的袖珍马却安然无恙。加林医生用中文请求他们帮忙,中国人将医生抬上车并且抓走了袖珍马,将库奇马的尸体留在了白皑皑的雪地上,马儿嘶吼着为他送别……
小说以暴风雪归于平静和库奇马“未及终点人先逝”的结局,将这场“旅行”画上了句号,在这场暴风雪中的旅行中,将人性的善恶贪痴暴露无疑。
第2章《暴风雪》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加林医生和车夫库奇马是《暴风雪》中的主要人物,索罗金在塑造两个人物时,都描写了两个人物的传统形象,又描写了两个人的不足之处。
2.1医生加林人物形象
普拉东·伊里奇·加林是一名县城医生,留着寸头,四十二岁,身材魁梧高大,长着一副窄宽脸和一个大鼻子[4]。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他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迎难而上,予受难者以人文关怀。但面对种种诱惑时,他的意志却薄弱到不堪一击,性格中的缺陷让他在懊悔与羞愧中循环往复。
2.1.1传统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这一词来自拉丁语的“ìntellegentia”,知识分子有着崇高的道德伦理,富有同情心,俄语中的知识分子(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是音译而来的[5]。俄罗斯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弥赛亚”(Мессия)情结,亦称之为普世主义精神。它主要受俄罗斯东正教的影响,“弥赛亚”是古犹太语,有“油膏”之意,后指“受膏者”[6]。而知识分子认为他们是最具代表的优秀人才,拥有着神的祝福。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起源于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首位“多余人”奥涅金有了抗议现实社会的意识。其次是屠格涅夫等人笔下的“新人”平民知识分子,他们反传统,追求进步。《前夜》中主人英沙罗夫正直善良、富有责任感,立志将自己的国家从土耳其的统治中拯救出来。其三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笔下的优秀贵族知识分子,他们主张与人民结合、与上帝结合。其四是分子帕斯捷尔纳克等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开始注重精神探索,即使身体被毁灭,精神探索也会永存于世。最后是后苏联时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没有具体的指南,开始变得“虚无”[7]。
索罗金的《暴风雪》中加林医生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善良。他有着强烈的“弥撒亚”精神,富有坚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多尔戈耶村发生瘟疫时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与危险。而且他认为送疫苗是唯一可能且必要的任务,他会比所有人做的更好。
他同样向不同的人表露了他要去多尔戈耶决心。在小说开始,加林医生就对多尔西诺的驿站长说:Да поймите же вы, мне надо непременно ехать[8].(你可要知道,我必须上路[9]!)。Третий час! А там и смеркаться начнет, понимаешь ты?[10](都两点多了!那里天都快黑了,你明白吗[11]?)然而当时驿站并没有马,他心急如焚,时刻心系病人的病情有没有恶化。所以他一遍又一遍地向驿站长确认有没有马了。他告诉驿站长什么样的马他都无所谓,他需要的是马。因此他对驿站长说:“от что, батенька! Доставай мне лошадей хоть из-под земли! Если я туда сегодня не попаду, я тебя под суд подведу. За саботаж[12].”(你听着,老兄!你就从地底下也得给我弄几匹马来!如果我今天到不了那里,我就要把你告上法庭,告你消极怠工[13]。)具有威胁意味的“法庭”让驿站长慌了神,便让医生去找库奇马,坐他的雪橇车(самокат,作者臆造出的雪橇和雪地汽车的结合体),送他去多尔戈耶村,他果断地去寻找库奇马。他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就是要对病人的生命负责。
当他来到库奇马家时,库奇马告诉他:“Так ведь мятель, барин.[14](老爷,外面可是暴风雪天气啊[15]!)可是加林医生却告诉他:“Знаю, что метель! Там больные люди ждут![16]”(我知道,有暴风雪!但是病人在等着我[17]!)他明知外面的暴风雪天气使前进路变得危险。但是他却没有一丝恐惧,仍坚持前往多尔戈耶送疫苗,坚守着医生的责任。在去的路上,雪橇车撞上了坚硬的金字塔,导致雪橇车滑板前端被撞坏。车夫库奇马劝他回去,但是他没有。他积极想办法,用索罗金臆造的维什涅夫斯基牌软膏+PROTOGEN 17W(Мазь Вишневского + PROTOGEN 17W)粘紧滑板,再缠上绷带。他牢牢记得:“Там больные люди ждут![18]”(病人在等着我[19]!),一刻都不能停歇,他们继续向前行驶。
在他们寻找小镇时,偶然进入到维他命人的家,那里有一位维他命人受了伤,他仔细地为他检查,并为他留下五片梅塔利金—加号(索罗金臆想未来的一种止痛药)。
普拉东·加林作为一名医生,他无时无刻不履行着救死扶伤和心系病人的医生职责。他拥有丰富而牢固的专业知识,在面对病人时,他沉着冷静,不时地安慰病人:“Сейчас. Потерпи.[20]”(马上就好,忍一下。[21])“Сейчас полегчает.[22]”(马上就会好受些的[23]。)让病人变得不再害怕。
加林作为十九世纪一名知识分子,他既绅士又有涵养,同样彰显了对下层人的尊重。“—А почему тебя Перхушей кличут?[24]”(那你为什么有病痨鬼的绰号?[25])
“—усмехнулся возница. – ……В бараке жили. А меня чевой-то хворость грудная пристигла, стал перхать по ночам. Все спят, а я перхаю, спать им не даю. ……Так и пристало: Перхушка .[26]”(车夫微微一笑答道:……我们当时住在简易棚里。不知道为什么得了肺痨,每天夜里咳嗽。大家睡觉的时候,我却在咳嗽,让他们睡不着觉……就这样有了这个称号:病痨鬼[27]。)
“—ТебяКозьмою зовут?[28]”(你叫库奇马对吗[29]?)
“—А что, Козьма, теперь не перхаешь по ночам?[30]”(怎么,库奇马,现在夜里还咳嗽吗[31]?)
加林医生一直都称呼车夫为库奇马,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称呼他为病痨鬼,甚至是不悦。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医生,他对生活现实不满,但是他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他只能做到不与其他人一样,不叫他病痨鬼,而是称呼他库奇马,关心他的病情。虽然他能做到的是非常微弱的,但是他却给了库奇马应有的尊重,也给库奇马一丝心灵上的温暖。
2.1.2不完美的知识分子
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人也如此。“多余人”奥涅金虽然有了反抗的意识,但他无力改变现实,最后选择逃避。“新人”英沙罗夫虽然正义善良,但他却软弱无力,在被激怒时也会做出回应,却是没有实质性[32]。索罗金在描写加林医生时,对他不完美的形象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将传统知识分子的“丑”化形象作了细致叙述,正视知识分子的缺陷。
由于雪橇车被撞坏,加林医生和库奇马来到了磨坊主家中,他被磨坊主的妻子马尔科夫娜深深地吸引,对她产生了强烈的欲望。他完全变成了欲望的“奴隶”[33],为了与其发生关系,放弃了继续赶路的计划。发泄欲望后困倦的加林医生睡到中午才醒,他非常后悔,懊恼自己抵御不了欲望,心中的愤怒无法发泄,加林将怒火转移到库奇马身上,埋怨他不叫自己起床。
迷路时,他大骂库奇马“傻瓜”、“蠢蛋”、“下流坯”,甚至因为袖珍马害怕狼群不敢向前走,将库奇马一拳揍倒在地。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优良品质,他全部摒弃了,将丑陋的一面完全暴露了出来。
行至维他命人家中时,他发现有人被打受伤了,他有着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正义感,坚决地要把打人的维他命人告上法庭。然而当维他命人提出用毒品作为酬劳,他欣然接受。他会为自己的软弱而感到羞愧,却抵挡不住内心对毒品的渴望。当知道“金字塔”就是新型毒品时,他不断地后悔,自己应该把撞车的“金字塔”捡起来。享用毒品时,加林的内心无比欢快,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智人”,甚至是上帝所创造出人类的完美模板。当离开毒品所制造的幻境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他又会无比懊悔和羞愧。
加林医生虽然具备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但是也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缺陷,满腔热血救助他人,却难以实现自我救赎;依赖于毒品,却难以掩饰内心空虚的传统知识分子现状。
2.2车夫库奇马人物形象
车夫库奇马脸上有一种像鸟的一般的神情,浮肿的眯缝眼,长而尖的鼻子,一撮稀疏的淡红褐色小胡子。身材矮小、又干又瘦、肩膀很窄[34]。虽然没有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甚至是愚昧无知的,但勤劳勇敢的他总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珍惜生活,坦然无畏。
2.2.1传统农民形象
许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中赋予了农民很多优秀的品质:卡拉姆金在《苦命的丽莎》中描写了一个完美的农家少女,她心思澄明,心地善良[35];普希金在《上尉的女儿》中描写了普加乔夫的乐观善良、知恩图报,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36];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中农民形象具有着善良、质朴、有爱且勤劳的优秀品质。《暴风雪》中,作者索罗金笔下的车夫库奇马具有更多的是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传统农民形象的良好品质:他富有爱心,珍视身边伴其生活的生灵。对待自己的袖珍马像对家人和朋友那样细心照顾。从他自己的住所和他的马厩对比不难看出,库奇马对马厩的重视,对袖珍马的爱护:“Двор хлебовоза был так же неказист и стар, как и изба,зато маленькая, похожая на баньку конюшня была новорубленой, крытая широкой дранкой, с хорошо проконопаченными стенами, с двумя утепленными окошками.[37]”(运粮人家的院子就跟他的木屋一样,又破又旧,不过马厩却是新的,像小浴室一样,屋顶盖着宽板条,墙缝填的很严实,而且还有两个防寒的小窗子[38]。)自己住着破旧的房子,但给他的马住着又新又整洁的马厩,还安了防寒窗。在他的袖珍马受惊时,他会温柔地安抚它。他的幸福来源于这五十匹袖珍马,他对每一匹马的习性、由来都非常了解。
他富有同情心、关心他人,他顶着暴风雪带着医生赶往他迫切到达的多尔戈耶村,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去送医生,那么医生就不能给患有瘟疫的病人注射疫苗,村子里的人就会死去。于是,他不顾风雪、不惧危险地开始上路了。在途中,他会关心医生冷不冷;会祈祷上帝保佑医生;他甚至会因不忍叫醒医生而被冻死。这样的他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只要有他在便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雪橇车坏了,他会利用身边的工具想出各种办法将它修好。皑皑白雪,寒风呼啸,他会在恶劣的天气中找到温暖的地方避风,生火防寒,有他在身边医生也觉得心安。
他勤劳勇敢,就像每个传统的俄罗斯农民一样,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年轻时在林队工作,也曾在索落乌赫干活,现在在公家运粮,库奇马对运粮的路非常熟悉,因为他载着满满的粮走过一遍又一遍,用双手给自己创造财富;在雪橇车坏的时候,他会麻利地抽出斧头,去树林砍树;在到磨坊主家时,他独立且很好地将雪橇车修好。在面对暴风雪将路遮盖时他没有害怕,他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寻找前路;在雪橇车撞上巨人时,他没有恐惧,他冷静沉着地寻找办法;在面对死亡时,他漠然接受。
库奇马还有许多优良品质,他与医生讨论过“善”与“恶”的问题,其对恶深恶痛绝,他对医生说:“Я как со злыднем столкнуся — словно заболею. Рвать тянет, будто падали наелся.[39]”(我一碰到恶人——就像生病一样。就想吐,就像吃了动物的尸体一样……[40]);他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即使不喜欢磨坊主,为了继续向前还是在那里借住一晚;在雪橇车撞上巨人,即使不舒服,也将雪橇车从巨人脸上砍了出来;具有隐忍的品质,在他因为咳嗽,被唤作痨病鬼时,他没有表现出不高兴;在磨坊主对他满口脏话时,他不加理睬;在医生气急败坏骂他,他默默忍受。
面对金钱和诱惑时不为所动:“– Он с вас шибко много не возьмет, – бормотал смотритель, ежась на ветру. – Он мужик к барышу равнодушный. Лишь бы поехал[41].(“他不会问您要太多钱的,”驿站长在风中瑟缩着身子喃喃地说:“他这个乡下人对赚钱不感兴趣。只要去就行”。)他人眼中的库奇马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他对金钱的态度,而从驿站长这个对金钱趋之若鹜的人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对金钱的不在意,更加足以印证车夫库奇马对金钱不在乎。
库奇马作为传统农民的代表,他继承了农民的所有优秀品质:善良、勤劳、勇敢、富有同情心等等。同时他的金钱观是扁平的,必须是用滴滴汗水换来的,即便不多却一定是心安理得的财物。
2.2.2不完美的农民形象
传统意义上的俄罗斯农民信仰东正教,怀着对上帝的敬畏与崇拜,他们遵从着教义,过着看似平淡却平静祥和的生活。此去经年,他们内在的思想、外显的品质都与东正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东正教教义是忍耐与服从,因此在面对压迫和欺辱时,他们选择顺从和忍耐[42];东正教提倡鄙视肉身,认为肉体是一切罪恶的源泉,为了拯救灵魂,必须牺牲掉肉体[43]。因此面对疾病或灾难,他们没有救人的想法,责任感缺失。俄罗斯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捕捉到这样的形象:在契诃夫早期的创作中,许多农民形象都是轻描淡写,一闪而过,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笔《黑暗》中描绘的青年农民是愚昧无知的;小说《审判》中的农民不仅愚昧无知且消极麻木,漠视他人不幸;而在《阿加菲娅》中通过萨甫卡的感叹看得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苦楚,但面对生活他们却容易满足,缺乏远大理想[44]。车夫库奇马在本篇小说中代表着传统农民,他也同样有着传统农民的缺陷:在面对医生的请求时,他首先想到的是“Так ведь мятель, барин. Я вон нынче и за хлебом не поехал.[45]”(老爷,户外可是暴风雪天气。现在就是运粮我也不会去的[46]。)他缺乏救人的意识,面对医生送疫苗,他不去关心疫情对他人的影响,更多的是考虑个人的安危,他缺少医生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库奇马是孤独的,医生进入农舍时,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单个的:“на столе одиноко стояла деревянная солонка, лежала коврига хлеба , темнела одинокая икона и сиротливо висели вставшие .[47]”(桌子上一个木制盐瓶、一块大圆面包、一尊孤单发黑的圣像、一个简易挂钟[48]。)在库奇马家中的摆设,能看出他单独一人,无人在身边。因此他便安于现状,满足于现在的生活:“На что мне… Казенных денегхватаить.Хлеб вожу и вожу. И слава Богу…[49]”(干嘛要去呢……公家给的钱够了,现在运运粮食,也还不错……[50])。他没有过多的理想,够自己一个人用即可。他对未来没有长久打算,得过且过,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库奇马与医生第一见面时,就称呼医生为老爷(барин),他将自己定义为下层人,而医生为上层社会中的人。在医生因为服用致幻药物变得兴奋,打了库奇马一拳,他没有反抗,而是平静地接受。在传统农民固有的思想中受到压迫,他们并不敢反抗,对上层人所采取的不公平待遇,采取的是顺从和忍受的方式,不加以指正。
库奇马虽有着许多优秀品质,但却不能摆脱传统农民所具有的服从和忍耐的思想观念,对待不公也不能反抗的固有思维。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是重点关注的问题,正是通过对《暴风雪》中两位处于不同阶级的主人公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加林医生是受人尊敬的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而车夫库奇马则是下层农民的代言人,两位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主人公因为一场暴风雪有了交集。在一场旅途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形象,本应是“救人”的加林医生,却因为欲望而一次次止步不前,到最后成为了被需要“拯救”的人。库奇马在旅途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是去往多尔戈耶的“路标”,是人性旅途中“善”的集中体现,索罗金对库奇马给予的良好品质,正是他对未来人所表现的期待所在。
第3章《暴风雪》中次要人物形象分析
《暴风雪》中的次要人物有很多,主要选取两人,磨坊主和其妻子,两人的人物形象有着鲜明的对比。
3.1磨坊主马尔科奇
马尔科奇是一个袖珍人,长的没有茶炊高,长相也难看:眉毛很淡,脸色灰白;稀疏的浅发和小胡子[54]。其性格特征也是尖酸刻薄,出口成脏,甚至是将传统男性的优势也一并消除了。
3.1.1尖酸刻薄
当加林医生和车夫库奇马的雪橇车被撞坏后,不得已去了磨坊主家中。库奇马是非常不喜欢去磨坊主家中的,可以从库奇马的心理活动中看出来,“Перхуша, непрерывно поправляя сползающий вправо с дороги самокат, думал о ненавистном мельнике, о том, что дважды уже зарекся к нему ездить, и вот опять придется иметь с ним дело.[52]”(痨病鬼一边调整着不断向路右侧偏斜的雪橇车,一边想着那个可恶的磨坊主,想到自己曾两次发誓再不去他那儿了,可现在又不得不去与他打交道[53]。)在本篇小说中的库奇马是一切’“善”意的代表,他对“恶”深恶痛绝,一碰到恶就会很难受,他会离带有恶意的人远远的,他对磨坊主便是如此:“Как его увижу, как заслышу — тошнота такая подступит — два пальца в рот совать не надо.[54]”(就像那个磨坊主。一看到他,一听到他的声音,恶心劲就上来了,都不用把两个指头塞到嘴里去抠[55]。)索罗金在描写磨坊主时,使用库奇马的心理描写,侧面反映出磨坊主是全文“恶”的集中表现。
马尔科奇面对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完全是两种态度:面对加林医生时他是有礼貌的“Пью за вас, господин доктор! За дорогого гостя. [56]”(为您干一杯,医生老爷!为贵客干杯[57])。马尔科奇对医生的到来是非常欢迎,他会有基本的待客之道,他也会为医生点烟,而用力将火机举到最高“со своей стороны уважительно привстал, вытянул зажигалку вверх сильнее, словно держа факел.[58]”(后者也表示尊敬地欠了身,并把打火机向上举得更高了,就像举着一个火炬一样[59]。)然而他对库奇马的态度完全不同,他将尖酸刻薄的样子全都展示出来,他大骂库奇马“蠢蛋”“下流坯”等侮辱性词汇,磨坊主甚至与库奇马开起了文字性游戏,他大声喊道“ПередОхнут твои лошадки, а не передохну.[60]”(你袖珍马会咽气儿,而不是歇口儿[61])。由于两个单词“ПЕРЕДОХНУ́ТЬ”的“ПЕРЕДО́ХНУТЬ”书写方法完全相同,他故意将重音说错,就由“歇口气儿”变成了“咽气儿”。他用幽默的文字游戏,借此嘲笑侮辱库奇马,将他尖酸刻薄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3.1.2传统男性形象异化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高大威猛是男性的象征,而强壮、魁伟的身材是男性美的集中体现。然而索罗金在刻画磨坊主时,男性的传统形象不再具有。他身材矮小,没有丝毫的进取之心。
在描写磨坊主时,作者运用了“袖珍人”一词,但是我们对“袖珍人”完全没有概念,不了解“袖珍人”。作者用例子让我们对“袖珍人”有所了解。“На столике поблескивал наперсток, стояли стаканчики, тарелочки с той же самой закуской, что и на большом столе для обычных людей, только отрезанной по кусочку от большой закуски: кусочек ветчины, кусочек сала, кусочек соленого огурца, хлебный мякиш, соленый груздь, капуста.[62]”(微型桌上的顶针箍微微泛光,桌上还放着几个微型玻璃杯和微型碟子,里面盛的下酒菜与大桌上供普通人吃的一样,只不过都是从大盘里切下来的:小块火腿,小块脂油,小块酸黄瓜,面包瓤,腌渍的卷边乳菇和白菜[63]。)他的所有食物都是小块的,都是从大盘子中切下来的,从他所吃的食物侧面反映他的身高很矮。而后又描写了马尔科奇坐在妻子的胸脯上,给出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他大约如一个一两岁的婴儿般的身高。并且他的行为也似婴儿一般,可以从他的妻子马尔科夫娜与医生的对话中体现出来:“Без меня ему спать холодно. Замерзнет — проснется, заплачет.[64]”(离开我他睡觉会觉得冷。他一挨冻就醒— 醒来后还要哭[65]。)。索罗金在描写马尔科奇“袖珍人”时完全参照了婴儿,表现出未来男性心智与外表的退化,完全缺少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男性的雄性形象与高大形象。
传统文学作品中的男性还是坚强的,有进取心的,是家庭里的主心骨,而磨坊主完全缺少了这些品质:睡觉要找马尔科夫娜;家里、磨坊的所有事宜都交于妻子,而自己却只是在骂骂咧咧,少了男性宽阔的胸怀,也由传统男性的家庭主导地位转化为女性成为男性的依靠。
3.2磨坊主妻子马尔科夫娜
磨坊主妻子马尔可夫娜并不美丽,高大的身材,斜歪且粗大的下巴,脸部轮廓整体显得粗糙[66]。但她身上传统女性的包容与善良,却使人遗忘了她并不美丽的容貌,让人忍不住向她靠近。
3.2.1温柔包容
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塑造女性形象是必不可少的,赋予了她们许多优良品质:温柔、善良、纯洁、善于交际等女性气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雅娜单纯、高贵;《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纯洁、善良、正直。索罗金描写的马尔科夫娜是一位有知识的女性,也延续了传统女性的优秀品质,她有着传统女性所具有的包容温柔、善良的美好品质。
马尔科夫娜把她的“袖珍人”丈夫当成孩子一样的照顾,“Мельничиха качнув мужа, как младенца.[67]”(她会像“摇晃婴儿一样晃着丈夫[68]”),她会把睡着了的丈夫用双手托起送到床上,马尔科夫娜在细心照顾丈夫时,全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辉;面对满口脏话,没有礼貌的马尔科夫,她没有责怪他,而是大度地包容着有缺陷的丈夫。马尔科夫娜非常懂礼貌,她会为医生倒满茶,斟满酒。而且当了解医生去多尔戈耶送疫苗,知道那里有黑色传染病,死了很多人,她会担忧医生的安全,并为他祈祷,加林医生流露出喜欢这个并不漂亮的女人时,她尽力表现出体贴与关爱,让他感觉到了童年的温暖,不禁想:“Повезло этому пьянице.[69]”(这个酒鬼真幸运[70]。)。马尔科夫娜是第二个叫车夫为库奇马的人,她给了库奇马应有的尊重。在库奇马的眼中,马尔科夫娜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在磨坊主家过夜时他的内心是渴求睡在炉炕上的,当然马尔科夫娜也这样做了“а Козьму — на печку[71].”(而库奇马——就睡在炉炕上。),这让库奇马在寒冷的天气中感到了丝丝暖意,他也会为了她的不公向医生抱怨“Все дела Марковна ведет, а он токмо на всех покрикивае.[72]”(所有的事情都是马尔科夫娜做的,而他只会骂骂咧咧[73]。)从侧面可以看出马尔科夫娜是一个非常勤劳、聪明能干的人,是整个家庭的生活支柱。
3.2.2传统女性形象异化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女性,是“美”与“爱”的象征。“美”自然是人的外表之美,纤细的身材,如花似玉的容貌。“爱 ”是指爱情,它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达吉雅娜美丽淳朴,热情并且勇敢为爱表白;《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她优雅动人,外表迷人,有旺盛的生命力,她对爱有着强烈的追求,会为了爱情放弃一切。而索罗金在《暴风雪》中所描写的马尔科夫娜没有了传统女性中“美”与“爱”的特点。作者在描写的马尔科夫娜是不漂亮的,身材高大且肥胖,消除了她传统女性的娇柔与美丽,在外貌上与传统女性形成强烈的对比。
性欲在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性欲是人的本能,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女性的性爱是与爱情相联的,是与相爱的人自然而然产生的活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对丈夫以外的男人伏伦斯基发生肢体接触是出于对伏伦斯基强烈且狂热的爱,但她又有着传统女性的伦理道德,在神志不清时,一直进行着忏悔,乞求着丈夫的原谅。而马尔科夫娜颠覆了传统女性对性爱的理解,她在与医生发生性关系时,完全没有“爱”的存在,马尔科夫娜变成了一个仅为欲望发泄的性爱机械,并且事后对医生说:“Заезжайте к нам обратно.[74]”(回程时请再到我们这来吧[75]。),她还期待着医生的再次到来。她由传统女性的为“爱”追求变成了为“性”追求。在与医生发生关系的第二天,马尔科夫娜还是照常与医生聊天,像是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完全没有愧疚和尴尬,甚至是满脸的微笑与满足。她会微笑地叫医生“Вставать вам пора.[76]”(“您该起床了[77]。”),还会满足地回答医生的问题。伦理道德的缺失,让她传统女性的光辉消失殆尽。
《暴风雪》中的这两个次要人物—马尔科奇和妻子马尔科夫娜,在两人的婚姻中马尔科夫娜有着传统女性包容与温柔,他包容着丈夫的坏脾气,温柔地对待他人,并且为家事与磨坊的事操劳;然而他的丈夫却是一个“袖珍人”,性格尖酸刻薄,两人的婚姻完全是不和谐的,家庭中弱化的男性色彩使得马尔科夫娜对性欲的追求变得更加强烈,伦理道德在其面前完全没有任何的束缚。
第4章《暴风雪》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在《暴风雪》这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形象,主要有环境描写、心里描写和意象描写,运用这些描写手法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4.1环境描写
在小说中描写手法关键之一是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是环境描写的两大类,自然环境描写是指自然环境中的景物,如:山川、风雪等[78]。社会环境指围绕人物活动而展现的包含人际关系的各种社会生活实体状况[79]。可以通过环境描写了解小说情节发生的地点、时代特征等,对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很多处,但自然环境暴风雪一直贯穿于全文。文章的开始引用了博洛克的一首诗: “Покойник спать ложится,
На белую постель,
В окне легко кружится
Спокойная метель…[80]”
(逝者睡在白色的床榻上,窗中轻扬,平静的暴风雪。)
索罗金引用这首诗预示着,雪花轻扬,暴风雪停止了,而有人会死在由皑皑白雪铺成的白色床榻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暴风雪是死亡的象征。索罗金在小说中延续了俄罗斯传统文学中暴风雪的文化内涵——死亡,例如:茹科夫斯基的诗歌《斯维特兰娜》,在少女的梦中未婚夫死于暴风雪中。莱蒙拖夫的《暴风雪呼啸,雪花飘舞纷飞》中的“坟墓之音”使人想到有人殒命在暴风雪中[81]。死亡一直都是暴风雪的主题,不能预知且具有着不能与之抗衡的力量。而在暴风雪天气中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磨坊主脏话连篇;拥有着高贵身份的加林医生,抵御不住诱惑,事后只会埋怨自己和别人;而性爱也从纯洁的爱情变成了纯粹的欲望发泄。“审丑”模式成为了索罗金独特的写作特点,否定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否定崇高的理想,亵渎圣洁和神圣东西[82]。
暴风雪除了是死亡的象征,索罗金还认为它拥有着强大的破坏力量,不断阻碍着加林医生与车夫库奇马的前进道路。在驿站由于暴风雪天气,没有马车,不能继续前行,加林医生虽然不耐烦并且想骂人,但也不得已找了库奇马做车夫;库奇马虽然不想在暴风雪的天气中行驶,但他不忍心让多尔戈耶村的人受苦,便带着医生在暴风雪中“旅行”,这场暴风雪让他们从主动变为了被动接受。由于暴风雪的强大力量,大雪将道路覆盖,他们所乘坐的雪橇车撞上了坚硬的“金字塔”,将雪橇车撞坏。拥有着传统农民懦弱本性的库奇马,首先想到的便是后退;而作为知识分子的加林,其医生职责不允许他后退,只能继续向前;产生分歧的两个人最后继续向前是由于库奇马作为下层人的服从本性让他不能对医生的话进行反驳而屈服的结果。他们前往了磨坊主家进行修理,修理好之后继续前进,但暴风雪却改变了行进路程,将他们引向维他命人家中。从维他命人家中上路后,具有强大破坏力量的暴风雪将他们最后的希望磨灭了,雪橇车再一次断裂了,库奇马漠然的在牵引箱里等待死亡,医生不甘这样死去,去寻找出路,失去“路标”的医生终归是在做着无用功,只能原路返回与库奇马一同躲在牵引箱中,期待着暴风雪快一些过去,光明快一点的到来。
在小说中社会环境描写方式同样是重要的一部分。医生在驿站等待时,翻阅了杂志《领域》,这本杂志发行于19世纪,库奇马叫医生“老爷”,这也是19世纪的称呼。同样可以从库奇马家中的摆设也可以看出,屋角摆放一尊圣像,这是19世纪所特有的宗教习惯。然而却又时常冒出20世纪,甚至是21世纪话语:医生睡梦中听到猫王(20世纪中叶的一名歌手)的歌曲《温柔地爱我》,也有作者幻想的未来世界会有的物品,金字塔致幻剂、雪橇车等等。索罗金在社会环境描写时,运用时空交错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更加的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
4.2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在文章中非常常见,通过描写人物内心思想活动,展示其心里世界,来塑造所描写的人物,使其形象更加立体,也让整篇文章更加有灵魂。心理描写的方式有很多,最常使用的是直接描写、幻觉描写和梦境描写。直白表达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的便是直接描写。梦境描写是通过梦境描写集中表现人物心中所想。通过人物产生的幻觉,加深对人物心理刻画。小说中加林医生和车夫库奇马是心理描写的主要刻画人物。在描写加林医生时重点运用直接描写和幻觉描写,而对库奇马重点使用梦境描写,例如:“думал Платон Ильич, Черт дернул меня поехать напрямки через эту станцию, будь она неладна. Медвежий угол, да и только: Зарекался, ан – нет, поехал, dumkopf. И станция порядочная, и дорога широкая. Dumkopf[83]! ”(普拉东•伊里奇想“鬼使神差非要让我驶过这个驿站,那就让它见鬼去吧。真是一块穷乡僻壤,简直无话可说,发了誓不来,可仍旧——说了不算,还是来了,dummkopf。那边的驿站正常,路也宽阔。Dumkopf[84]!)这段心理描写将加林医生的内心活动直白地描绘出来,让人更加立体地看清加林医生的人物形象,在面对暴风雪天气时,加林医生没有忘记使命,即使是换一条路也是要去送疫苗的,他把这件事情看得非常重要。然而,他又是一个容易抱怨,面对困难喜欢逃避退缩的人,加林医生两次用德语说了骂人的话,无法改变的事实让他现在非常焦躁,在心里想要逃离这个驿站。
医生在服用过致幻药物后所产生的幻觉,作者用了大篇幅的描写。在幻境中,作为东正教徒的加林医生被绑在油锅里,开始用火烧。在东正教教义中用火焚烧灵魂是罪大恶极之人,而进行忏悔,还是可以改过自新的。幻觉本身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通过加林医生在幻境中看到的是自己被焚烧,表现作为知识分子的加林开始从自己本身找问题,进行反省,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进行改变。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忏悔,让自己的余生变得坦荡。他讲述着自己所犯下的错误:“Он вспоминает девушку,которая сделала от него аборт.она не смогла иметь детей.Он вспоминает, бросил из окна бутылку и попал прохожему по голове.Он иногда жалел денег для родителей.Он не очень хотел заводить детей. Во многом из-за этого они с женой и расстались. [85]”(他回忆起那个因他堕胎的姑娘。她以后不能再生孩子了。他想起,从窗户扔下了一个酒瓶子,砸在了路人的头上。他有时还舍不得为父母花钱。他非常不想要孩子。某种层次上是因为这个原因和妻子离了婚。)然而,这样的忏悔并没有使油温变凉,反而变得越来越热。从这段幻觉描写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只是进行反思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有采取实际行动才可以拯救国家的命运。加林医生“相信孩子,相信鸽子”会拯救他。索罗金认为“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不希望“孩子”再继续沉睡下去,未来是抓在年轻一辈人的手中。而“鸽子”原本就是希望与和平的代名词。医生幻想是飞来飞去的白鸽,鸽子累了终将回家,加林医生也不可能永远沉浸在幻境当中。药效过后,他又回到了真实的世界,加林没有得到灵魂的救赎,也没有实现道德的完善,这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未来的担忧。
梦境描写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与解读。在小说《暴风雪》中库奇马共有两次梦境描写:第一次是在磨坊主家中梦到了其父亲,父亲给他买了玩具象,那只象唱着:“Лов ми тетде лов ми суит Неве лет ми гоу Ю хэв мэйд май лайф комплит Энд ай лов ю соу[86].”(温柔地爱我,甜蜜地爱我,永远不要让我离开你。我的人生因你变得完整,我如此爱你[87]。)这首歌是猫王的“请温柔的爱我”,英语原文是由俄语字母拼出来的。梦境能够反应现实,他思念父亲,他渴望父亲能够那样地爱他。紧接着他便梦到了自己把马弄丢时,瓦维拉狠狠的打了他。他的内心与歌曲接轨,他也希望当时瓦维拉能够温柔对待他。第二次入梦是在牵引箱里,他再次梦到了父亲,而同时也阐明了他对父亲的愧疚,本应抢救的东西,可是被烧掉了,父亲没有原谅他。他一直都想要弥补当时的过错,所库奇马不想放开,就随着它一起进入了“烈火燃烧的窗口”。库奇马最终也没有挽回心中的遗憾,他的生命也随着蝶蛹一起消失了。梦中事或许不真实,但那蕴藏其中的情感却正是现实中无法向人倾诉的。借助于两次梦境的描写生动地道出了车夫对父亲的思念,对妻子的期望,同时表现出车夫面对死亡的淡然。
4.3意象描写
意象描写是索罗金在小说中的一个特色描写手法,他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渗透到客观事物当中,赋予库奇马“鸟人”形象,将其人物形象特征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在描写库奇马时,全文有15处用“鸟”这个词,4次用了“喜鹊”,一次用了“寒鸦”。“鸟”自古以来就与宗教信仰有关,与“神”性相联,在神话中的鸟是天与地的使者,美洲人认为鸟是灵魂的象征[88]。在中国道教文化中,鸟与灵魂的飞升有关,腐朽的肉身转化为灵魂[89]。加林医生第一眼看见库奇马时,认为他“鸟”一般神情是善良温和的;当雪橇车跑得顺畅时,他“鸟”一般的神情是高兴的;医生给库奇马烟时,他“鸟”一般的神情是疲倦的;他死后依旧带着第一次医生见到他时那“鸟”一般的神情。鸟一般的灵魂是安全可靠的,让人无条件地相信他。
他遇到不公时,是以鸟一般的微笑对待的:磨坊主醉醺醺地尖叫时;医生误会自己没有叫他起床而大喊时;在维他命人用得意的眼神看着他时;在医生问他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不知道如何回答时,用微笑代替等等。如果说“鸟”是神的使者,索罗金想要借助它表达的就是人类的智慧是以“微笑”来面对世界,不论是满足得意时,还是艰难困苦,甚至是不公时,都应该保持微笑[90]。
在描写库奇马时还使用了寒鸦和喜鹊进行描写:库奇马站在那里,如一只落汤的寒鸦;用喜鹊一般的嘴巴饮酒;喜鹊般的脑袋叫医生起床;晃动喜鹊般的脑袋。在西方文化中喜鹊与寒鸦都是污秽之物,是罪恶的象征。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库奇马便是带着罪恶来到人间经受磨难,有痨病,受人侮辱,孤单一人,被妻子抛弃等等,在宗教文化中,这都是他应该承受的,并且他还要肩负着拯救他人的使命,这样的他,才可以去往天堂。然而,作为“鸟人”的库奇马缺少了一双飞翔的翅膀,小说的最后索罗金为他插上了这双翅膀,在库奇马的梦境中有一只蓝色的蝴蝶,库奇马一起与它飞向了燃烧的窗口,他的骨头与蝴蝶重合,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且拯救了医生。库奇马便由“鸟人”升华成了“蝴蝶”,飞向了天堂。索罗金用库奇马的“鸟”人形象,表达自己的人生领悟:精神上的永恒,才能获取最后的成功。
索罗金在《暴风雪》中使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意象描写。环境描写中,延续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形象——暴风雪,揭露其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描写则重点抓住两位主人公梦境与幻境描写,表现了复杂的人性特征。而用“鸟”人意象描写更好地展现了库奇马的人物形象,也揭示了库奇马的命运走向。
结 论
《暴风雪》一书于2010年发表便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获得了很多的奖项,但是由于这部作品较新,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寥寥无几,而对其形象的描写更加少之又少。本论文在仔细阅读俄语原文和译文的基础上,对索罗金的《暴风雪》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作者和作品,其次研究了主要人物加林医生和库奇马、次要人物磨坊主及其妻子的形象特点。最后分析了《暴风雪》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人物的具体形象:加林医生和库奇马延续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形象。索罗金在小说中构建了知识分子加林与农民库奇马之间的矛盾。不仅描写了两个人所代表群体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正视两人的缺陷。让读者对当今俄罗斯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现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描写次要人物磨坊主和其妻子时,更多看到的是两人传统形象的“异化”,磨坊主没有了传统男性形象的“阳刚之气”,马尔科夫娜的传统女性形象被消除,让人不禁对未来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小说主要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意象描写来体现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在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直接描写、幻觉描写和梦境描写,阐述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最后的命运走向。环境描写主要描写暴风雪这一自然环境,揭示暴风雪的主题意义。意象描写选取库奇马“鸟人”形象,从宗教方面阐释其人物性格特征与命运。
本论文通过分析《暴风雪》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的人生观念与价值理念。但由于自身水平的缺陷,对《暴风雪》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以及索罗金观念的理解难免会出现误差与疏漏,欢迎专家与老师的指正。也希望本论文的撰写为其他研究索罗金的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