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黎族民歌是海南省黎族少数民族地方之一,具有地方独特性语言,代表性。于2008年6月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结合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等,受到当地XX的重视和保护,也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和传承。目前国内有少量关于黎族民歌理论和研究。本文从其黎族民歌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形式的问题,途径以及相关资料来分析。认为地方民歌就要呈现地方音乐文化,反映地方人民情感和文化,关于其的发展以及传承是及其重要的。
关键词:黎族民歌;原生态;特点与舞台表演形式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地方与地方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广泛的音乐融入了国内的个个地方,地方的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的一部分,其特点以及舞台表演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黎族民歌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形式来进行探索分析,阐述海南黎族民歌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形式的重要意义。为黎族民歌音乐发展和传承的问题得到解决,得到地方人民重视,本人认为地方民歌音乐的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形式也极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黎族民歌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形式的问题来进行探索和分析其发展和传承的途径来呈现地方的音乐文化。
1 分析作者简历以及民歌特点与海南黎族起源历史
1.1 分析作者简历以及黎族民歌特点
海南黎族音乐歌手非常多,什么样的音乐风格特点我都看见和听过,但在我的记忆里有非常深刻的一个组合,就是“哈鹰组合”。他们是海南省乐东黎族人,在海南黎族音乐圈里也是受到很多黎族人民的尊敬和喜爱他们的音乐。每到节日或有喜事时,黎族人民都唱着他们的音乐作品,甚至还邀请他们过来唱歌助兴。因为他们的作品风格和特点是非常接地气,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海南黎族民歌。“哈鹰组合”是三人组合演唱歌曲,他们是:邢日清,韦泽荣,符政高。邢日清老师在2010年参加央视“非常6+1”“五一特别节目”夺得最高奖项——非常明星奖。刘安是男高音,声音非常干净辽阔,而且在他们三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位,很帅气的小伙。,另一位是韦泽荣,男低音,声音非常柔美和温和,之前是当主持人,口才也非常流利。他们三个都是海南乐东黎族人。
“哈鹰组合”的民歌声部分为:主旋律为邢日清、高声部为刘安、低声部韦泽荣,以传唱黎族原生态为主。黎族民歌很优美,因为祖辈没有文字传承,所以传承也面临一些难题和问题。“哈鹰组合”通过自己以及团队的精神和才能,多年坚持黎族音乐的信念,付出总会有回报的,现在他们不但把黎族民歌影响到当地的黎族人,而且把黎族民歌带到祖国的个个地方,让全国人民都知道黎族的音乐。歌声唱起来朗朗上口,音乐风格和舞台魅力也更加独特,受到观众们的的喜爱和认可。作品有《赶鸟歌》、《围猎歌》、《犁田谣》、《大家都好吗?》、《袍隆扣》等。本文以《围猎歌》的特点来分析。
1.2 海南黎族起源历史
黎族民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民族,它的起源历史目前有很多说法,其一是从百越民族迁移来的。秦朝统一岭南各部民族后,在岭南地带建立了南越国,因为生活所迫,人们开始一路南下,寻找一个能安居乐业的家园。被逼无奈,他们漂洋过海登上海南岛并且在岛上繁衍生息,至今还生活在岛上,而且人口越来越众多,大部分分布在中南地区比较密集。所以越民族是早期族群的黎族人。其二是马来人种迁移来的。因为主要的证据都来自于语言和习俗等方面来证明的,大多数的学者研究和考察的结果。其三是从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这一带迁移来的。在炎帝时代里,分别分为东部,南部各种部落,他们是南蛮、九黎、百越、三苗这些部落,由于经常叛乱被黄帝驱赶、屠杀,逐渐南下躲藏,被逼无奈时,踏着竹架和木架漂洋过海来到了海南岛,成为了海南岛最早居住的黎族祖先,直到现在已经有3000多年的文化历史。黎族的起源现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黎族民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民族。
2 分析海南黎族民歌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形6式
2.1 海南黎族民歌演唱特点
海南黎族民歌歌曲演唱特点与民族习俗、演唱情绪、生活环境都具有紧密相关的,演唱方式都是用黎族方言来演唱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爱情歌曲,一小部分是围猎歌、劳动歌、礼仪歌和丧歌等来进行演唱的。黎族本身就没有没有文字,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下去的。真想把黎族民歌演唱特点了解清楚,得要从黎族的方言和走进他们的生活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的歌曲内容。
黎族民歌歌曲演唱节奏和旋律都非常简单,在世界范围内, 声乐基础和唱法中, “a”、“ei”、“yi”、“ao”、“wu”是认为歌曲演唱的基础,,文字语言和发声, 它们分为五个母音。五个母音中, 又有“ei”、“yi”、“ao”三个均为半开口的母音非常优美、明亮。海南黎族民歌大部分的唱法和发音,都是以这三个母音为基础的。这就是黎族音乐的演唱方法。
2.2海南黎族舞台表演形式
舞台表演是每个演员都要必须具备的,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完成的。以前我们有可能在电视或节日演出都会看到传统音乐,比如:舞蹈表演、音乐、戏剧等等,都是经常看到的。他们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技术给观众带来了欢呼声和掌声。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非常优秀的歌手通过把演唱方法同时也把歌声唱好时,也决定他们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每一首歌曲唱出优美,明亮和动听,台下的观众也会完美的享受。歌曲都是以情打动人的,这样才是广大民众追求的音乐。
现代音乐分别为:歌剧、舞剧、音乐剧等等。歌剧是把音乐、戏剧、舞蹈的综合性来表演的,在表演过程的情节对话都比较少,音乐的节奏和变化都是带动音乐的发展,通常在表演过程中都能看到不同的特征。一般规模比较大的舞台才能有所感受。
舞剧是表演人员通过肢体语言来完成的。舞剧的情节比较弱 ,但是在表演中不一定强烈。表演者是非常多样性的,背景也是相当重要的。艺术就像似太阳,若没有太阳,我们永远看不到光明和温暖,眼前都是一片漆黑,所以舞台表演形式是最根本的特征之一。
音乐剧种类比较多,它的表演形式是比较多样性的。具有现实夸张诗意化的情境和具体化的情境,比较多的抽象。音乐剧风格和元素的特征都是共同存在的。是比较相对自由的。
黎族民歌舞台表演形式大部分都是以清唱、群唱、和对唱等等的表演形式来进行的。本文主要是以“哈鹰组合”的《围猎歌》来分析舞台表演形式。《围猎歌》他们是以清唱和合唱来表演的,通常在舞台上他们都穿着黎族以前的服装,主要是通过树皮、棉、麻、木棉等来做服装的。
图1–1舞台服装
在舞台表演中单单服装是不行的,他们还是有道具的来表演的,舞台就像战场一样,你没有武器你还敢中锋吗?需要道具还有乐器都要具备的。《围猎歌》是狩猎为主,主要武器是土枪、弓箭、木棍、匕首,竹筒等等来进行追捕的。在舞台上他们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语音,眼神交流和歌声来展现在舞台上,加上丰富的舞台经验和舞台的背景展现给观众。
一般《围猎歌》适合在小舞台表演比较适合,因为小舞台能看清楚他们的独特的服装和肢体语言交流。
图1-2 服装与道具
舞台表演形式主要以原生态来展示的,他们以三人组合合唱形式来进行表演围猎的场景,歌词不长,就五句歌词,每句歌词不到十个字,但他们以三个段落来演唱,慢版、渐快、快版这三个段落重复来回,每个段落的情趣都不一样,慢版和渐快是很畅快的,快版是爆发追踪猎物的情景的。拿起土枪、弓箭打射,一边敲打着竹筒场景非常激烈。因为主要是以表演形式来表演的。他们只是表演艺术不是表演技术,是靠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所,以肢体语言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图3舞台表演形式
3 分析现代音乐对当地民间音乐发展和影响
3.1 现代音乐与当地民间音乐的发展
我国最早发展现代音乐是在上海,现代音乐一路以来都在不断的发展都在不断的在进步。我国最近的音乐文化都在属于多元化阶段,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改编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把中国音乐文化和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相互融合,然后现在才有中国现代音乐。因为现代音乐是西方的音乐,好的东西就要学,这就是中国。我们都是通常我们所看到的乐队,摇滚、爵士音乐啊等等都是从西方音乐所学的。靠西方现代音乐的发展我国现代音乐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发展也比较快。所以,中国的现代音乐需要得到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21世纪来临前,我国的音乐创作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创作音乐的材料以及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有写作的内容及创作技法,都作出了很多细节的变化和改动。好的音乐创作就突显出好的音乐特点,展现出现了新音乐的特点和风格。还有想象力和音乐思维的空间,在各个中国全国当中扩展延伸。
我国现代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流行乐,这个流行乐的意思是内容简单、结构非常通俗的、类型很活泼、情感触发比较好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所偏爱,并流行至今。这些歌曲根种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听的到。又被称为”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起源于X的黑人爵士音乐。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弹奏方法多种多样,声音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的特点是:充满着大众的生活气息、舒服、自然、欢快,手法通俗、郎朗上口、容易上口;很多歌词都是在生活中启发的歌词,容易让观众接受和传唱;歌手也都是能够轻松的驾驭歌曲,歌手的音色不同所以演唱出来的歌曲的味道也不近相同,没有受到声乐水平的约束,
3.2 现代音乐对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
中国现在的现代的音乐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是特点受欢迎的,广为流传郎朗上口,轻松的音乐氛围让广大观众深受喜爱。我国民间的特点也是同于现代音乐随着现代音的快速发展民间音乐也不断的受到冲击作出改变,同时民间音乐也随着变化而进步。也可以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现代音乐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所谓的“新潮流音乐”中国风啊等,可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流行音乐是很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但是在精神特征本质的缺陷方面却显得比较极端和盲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流行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自身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它的繁华是普通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总之,我们的流行音乐应该具有中国特色,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只有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积极拓展各自的生存空间,我们的音乐才能在世界乐坛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4 通过研究海南黎族民歌音乐的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的想法
黎族民歌是地方音乐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地方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体现。发展与传承地方民歌不仅能够提高地方人民的情感还能凝聚其团结力,还能保留与发扬地方音乐。同时黎族民歌也是属与民族音乐的一部分,由此就牵出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系列问题。现今我们愈加的注重民间音乐,为此也出现了各种保护措施和手段,有传承人、有专门的传习所等等,越来越对的民族音乐被发现了得到重视,但是还有许多及其偏僻的地区也有这优秀的民族音乐没有被发现,面临着消失的境地。所有的一切关于民族音乐的保护及传承等措施是否如实的进行,这些我们都鲜少得知。经过思索我认为,民间音乐的特点与表演形式,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只放在对于少,传承和发展更为重要。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更多的音乐文化也随之进入我国各个地区。地方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的一部分,其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形式也显得尤为重要。黎族民歌演唱特点与舞台表演形式不仅是对地方音乐文化,更重要的是对民间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其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也是为地方音乐更多的了解黎族民歌演唱风格和类型。寻求创新。同时也为民间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做出相应的付出。
参考文献:
[1]包国民.舞台技术与舞台美术创造关系[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03).
[2]海南省志·民族志.海南史志网 [引用日期2016-03-28]
[3]刘长瑜:海南黎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初探,黄钟,2001.3.
[4]黎旺.刍议海南黎族民歌的分类及演唱特点
[j]岭南音乐.2015(03)
[5]樊祖荫.舞台下是民歌的唯一[j]广播选歌.2011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