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摘要:京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京剧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沉淀,已成为古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浓郁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无时不散发着古人智慧的光芒。而京剧作为我们的国粹,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早在几十年前,教育部就已经认识到了京剧传承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小学音乐课堂中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但在在当前,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京剧的发展方向也出现了窘境,为了让京剧文化能够继续在历史长河继续滚滚向前,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勇于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到京剧中的独特魅力,让京剧艺术在未来展现出更加辉煌的光芒。

 关键词:京剧;小学音乐;传承;传统文化

  一、京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1.传承传统民族艺术文化

中国京剧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民族精深的化身,是无数列祖先辈智慧的结晶,但是据调查,当前的京剧发展举步艰难,已有了日暮途穷之势,流行音乐、摇滚乐等快餐音乐以强烈的冲击力冲撞着我们的传统京剧艺术文化,挽救京剧艺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因此,让京剧艺术走进校园,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承给一代代后人,是弘扬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

京剧中国影响最大的剧,现代人将中国京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成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如果把京剧引入学校,学生便能了解并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魅力,由衷的散发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但这份民族自信心并不能因为一时一刻的感触便能扎根心底,植入骨血的,需要学生在校园中长期的接受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熏陶而形成,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欣赏,不断的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形成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

3.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养

京剧是一门融合歌唱、表演、舞蹈、文学等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能给观众呈现一场的奇妙绝伦视听盛宴,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不断的提高各方面的艺术文化素养,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京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1.京剧艺术普及不深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小学音乐人音版的教材中有关京剧的内容只有少许部分,孩子只能在这仅有的的几个部分中接触都有关京剧的欣赏与学习,因此,一些对中国民族音乐感兴趣的孩子,常常在学完几个有关京剧的课程后仍然意犹未尽,但由于京剧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学生即使有着想继续深入了解京剧的冲动,也会因为缺少机会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当前大部分学校更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和文化课成绩,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课显得举足轻重,更不用说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重视,虽然一些学校会开设相关的京剧小社团,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学校京剧教学的效率低,也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加上流行音乐中的娱乐性更吸引孩子的兴趣,参加京剧校社团的人数寥寥无几,京剧在校园中的传播现状也因此变得不容乐观。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是流行音乐作为主流的时代,传统京剧的浓厚、深沉的历史韵味与流行音乐轻便、快捷的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流行音乐的歌词、旋律有着简单易懂、简单易学的特点,而传统京剧在唱腔、表演、神态等都有讲究,学起来相对复杂,因此,很多学生对传统京剧并不感冒。

同时,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有关京剧课程的部分十分少有,学生只能浅尝辄止,在还没有感受到京剧的真正古韵,激发出对京剧的兴趣爱好时,有关京剧的课程也学完了。

此外,京剧的篇幅较长,表演节奏也相对缓慢,一句话,一场戏的演绎要拖拍较长的时间,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学生很难花时间、静下心去好好学习,好好了解京剧。

3.京剧师资力量匮乏

许多学校在京剧教学方面都存在师资力量问题,首先,音乐教学课堂的老师通常都不是京剧的科班出生,他们对京剧的了解也仅仅是一些皮毛,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不能将京剧中的唱段、动作等亲自表演示范给学生看,只通过视频给学生欣赏,但这远远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导致了京剧的教学课堂不仅没有正确的方向引导,也显得十分枯燥乏味,虽然很多学校认识到了这一不足,请了专业的京剧表演者来进行课堂表演,但是这些表演者长时间混迹于各大舞蹈,对教学没有十足的经验,在课堂上便不能把握好教学节奏,学生只会在不懂得情况下学的晕头转向,教学成效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三、改变小学音乐课堂京剧教学现状的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探知求学的源动力,在课堂教学中,相比较坐在座位上张嘴唱,肢体动作更能让学生激发起学习兴趣,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好玩、好动是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于是我选择了一首易于演唱,演绎动作,的京剧作品,让学生在唱、演中,提高对京剧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的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这段剧曲用简单的四句歌词,“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表现了战争时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曲调充满斗志昂扬的英雄气势,歌词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教授同学们简单的京剧基本动作,如兰花掌、踏步等等,同学们经过一天的学习,感受十分疲劳,一听可以站起来学习京剧动作,顿时来了兴趣,在练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同学们明显积极性高了很多,一些同学不断的模仿着京剧字正腔圆的唱腔,连平时上课坐在后排不怎么听课的同学,也主动思考着如何让自己的动作看起来更加一名京剧演员,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引导,以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一次次实践过后,大部分学生都循序渐进的进入到歌曲角色中,最后,我点评这大家在表演京剧时的表现,给予同学们充分的鼓励和赞美,保留了学生们的对京剧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从京剧的的伴奏乐器入手,例如京剧、乐琴等等,让学生欣赏相关的纯音乐演奏,激发学生美的体验,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上对京剧产生兴趣,例如京胡,中国传统拉弦乐器,音色醇厚优美,富有古韵,在京剧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选择了京胡演奏曲《小开门》、《夜深沉》,让学生感受传统中国音乐的独特风格,从京剧伴奏乐器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

2.精选京剧教学内容

在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中,编撰者编选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京剧选段,而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当代年轻人的音乐审美特点,选择孩子们喜欢的京剧作品,例如《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讲述了人们在遇到磨难时,要像泰山上的一颗青松一样,屹立不倒,相对与传统京剧的特点来说,这首京剧作品混入了些许现代元素,节奏较快,情绪积极向上,语气慷锵有力,比起传统京剧的节奏、拖长音,《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更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我选择这部京剧作为我的教学内容,这首作品中顽强不屈的精神,非常适合男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让班上的男生回想,这首作品的风格内容,更适合京剧的哪些动作,由于之前学过相对应的京剧动作内容,班上的一个男生七嘴八舌的踊跃回答,这时一个男生向我示范着:“老师,应该是这样。”这位说话的男生从位置上站起来,他双手端起,用力握拳,眼神坚肯,就像一颗屹立不倒的青松,班上的同学一下就被这自由欢快的气氛带动,不少男生打趣着鼓掌:“好!”随着课程的顺利开展,在课堂的最后,我精选了教材之外的其它京剧唱段,拓展上课的内容,如根据京剧唱腔改编的《新贵妃醉酒》,这首作品是流行元素和京剧元素的相互碰撞,是中国风流行作品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同学们一听是自己耳熟的流行歌曲,顿时来了兴致,不少同学跟着轻轻哼唱,在层层助波推浪后,班级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看到同学们在京剧的熏陶下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3.更换传统教学模式

除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之外,老师应当不断的改革创新,更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让京剧艺术在校园里绽放光芒,例如实践活动、户外活动、京剧比赛等等。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京剧艺术的魅力,我组织了一次京剧演唱小比赛,鼓励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踊跃参加,共同评比,起初同学们并没有表现出比赛的积极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多数同学们并不会演唱京剧曲目,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对兴趣并不感兴趣。

我挑选了几个跃跃欲试,但又不敢参加的学生主动报名这场比赛,当有了几个同学带头做示范之后,其他一些感兴趣的同学也加入到了京剧演唱比赛中来,为了让这次演出取得胜利成功,引发同学们和在校各位老师对京剧的关注,在放学之后,我主动为这些参加比赛的同学开设了一个京剧兴趣班,加强学生们的对京剧的了解和演唱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在最后的京剧比赛中,参加比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绽放出了自我的风采,最终,我们不仅收获到了在校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反响,大家也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增强京剧师资力量

当前纵观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的京剧教学。一直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是因为许多音乐老师并没有专业的京剧知识,只能在网上寻找视频资料,让同学们通过欣赏来了解京剧,这不仅是对我国京剧文化的极度不重视,也是让京剧艺术传播有日暮途穷之势的重要原因,因此,老师应当不断的增强自我专业知识,承担起传播京剧的历史使命,学校也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筛选,让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四、总结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优秀一部分,不应该在历史的演变中消亡,而教育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作为老师,应当重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的责任和使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我,更换传统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教学创新,让京剧艺术在校园里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李冰.浅谈京剧艺术进入音乐课堂的意义[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24.

[2]梅映.音乐课堂中戏歌与京剧相结合的教学艺术[J].音乐天地,2015(6):11-14.

[3]华星兰.如何引领学生欣赏音乐课堂中的京剧艺术之美[J].考试周刊,2010(57):238.

[4]成盛.”唱念做打”传承文化,还看今朝——论传统京剧与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0):38.

[5]贺军玲.高师音乐教育中京剧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参花,2018(9):106-10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069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26日
Next 2022年7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