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首先爆发的是经济危机,其次是金融危机。接着是2008年的X金融危机,首先爆发的是金融危机,其次是实体经济冲击。这些危机使我们不禁对现代金融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因此,有必要研究经济和金融关系,本文将基于经济和金融理论研究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经验性分析,为上海的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建立一个严格的逻辑框架,并为上海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提供一个相关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上海市;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关系
引言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拥有良好的XX制度,经济环境,更有助经济的增长以及金融业生态的完善。经济的增长可以提高社会整体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又密切相关,金融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规模和GDP显著相关。良好的金融生态可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改善资本结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更有助我们把握经济形势,有着重大的指导性意义。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从高速度模式转变为高质量模式,经济稳步发展。而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中心,在这种经济形势之下,上海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进行了全方面的发展,收获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尤其是在经济金融领域。通过收集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上海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直到2019年底,上海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21960万亿元,比去年上升10.7%,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且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3.24万。在这方面,外国金融机构发展较快。可见,上海这些年来发展更加多元化。
1.2 研究目的、意义
上海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上海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又如何影响金融发展,这其中存在怎样的关系,并且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面对来自国内外城市的激烈角逐,上海为了保持经济优势的地位,必须要考虑金融深化发展的问题。然而上海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因此以上海市为对象进行具体研究就具有一定的新意。
1.2.1 理论意义
金融在社会经济占有着重要地位,它可以从多方面去调节社会经济,不仅可以调配资金,促进消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的反映出社会经济状况。因此,金融发展在社会经济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经济当中不可或缺社会成分研究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上海向国际化金融中心、深化金融改革、提高市场开放度等多方面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对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2 实际意义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针对上海目前发展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及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参考意义,让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更高。
1.3 研究现状
从国家层面来看,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目标。在这些目标中,其中实现经济增长这个目标一直是各个国家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领域。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产率,劳动量、投资量以及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贡献不一。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相关理论基础不断深化,分析方式也各有不同。从众多学者研究结论中大致可以得出一个总的概论,那就是金融发展是通过完善相关金融制度来协调运行的。但涉及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的方式,研究甚少,研究结论也各有不同,差异较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市场的开放程度的提高,相关理论基础的成熟,众多学者对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和分析都取得了迅速的进展,逐渐掀起了一股研究和分析、认识两者关系的新热潮,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目前,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认为金融发展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但其研究方法和方法、模型和变量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和应用之间的关系仍有待改进,特别是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来衡量和测试。
1.3.1 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国内外的经济数据及理论基础,我国学者提出了一些相关研究结论。在早期,张杰(1999年)主要以经济的内生发展情况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对金融发展的的影响提出了重要的分析框架。此外,经济学家谈儒勇也研究了中国的情况。他的研究结论如下:我国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由于存在金融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吴军、曹晓(2002)通过计量分析认为,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是通过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来实现的。因此,他们认为,未来金融制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怎样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对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我国地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早的学者有周立泽、贝多广、和唐旭等。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对我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描述了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的局限性,同时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两者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相应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现有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框架创新点不多,研究范围多停留省份层面,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分析较少。本文试图对上海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
在1960年以来,金融发展理论体系不断被完善,国外学者也加快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国外学者开始建立研究模型,以相关金融制度结构以及适应性政策为基础,研究了金融发展内生因素,这方面代表人物有格利和肖,他们的研究为理论研究打下了基础,并掀起各个学者对金融发展的研究热潮。但由于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成熟,计量模型的严谨性不够,因此研究结论也只是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简要叙述。直到1980年后,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理论体系的出现为金融发展研究提供了重大导向作用,同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和拓展。国外著名学者R.W. goldsmith(1969)利用国家间的发展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将几十个国家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金融结构和发展层面的指数化体系,为今后的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奠定作用。金和莱文(King和Levine,1993、1998)实现了在实证研究上的重大突破,他们把多个金融内生因数结合在研究模型之中,并在指标选取、研究方式等方面突飞猛进,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社会经济中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相关市场的有效性,此外,良好的金融制度会有较大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情绪,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助于资金的良性循环并提高经济增长。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本文通过整理相关研究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上海市近年来的相关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分析,试图从多个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更具体、更深入的研究。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第三部分通过搜集整理到的数据,对上海市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则根据第三部分的基础上,从相关历年数据为出发点去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这一章我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来分析两者关系。最后,基于第五部分的研究,本文将针对上海目前发展现状及上海金融行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本文根据相关计量模型,通过多个计量角度去检验论证两者的内在联系,并得出了相关结论。所以运用合理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资料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并利用相关模型分析方法作为整理数据时的突破,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是此次的创新点。
1.5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通过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收集各类公开数据等方式来为论文的整体框架奠定了基础。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实证分析。
1.5.2 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
本文根据前人对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吸取和借鉴相关学者的经验,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整合,分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及上海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文章从理论到现实,丰富了研究内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发展
金融的发展历程十分复杂,如果我们想学习金融,首先需要了解它的构成。将金融拆分开来,金融分为金融主体和金融主体活动的场所,金融主体即金融中介,金融主体的活动场所即金融市场。基于金融总量的增长,金融发展也对金融结构的改善和金融效率的提高提出了要求。金融发展不仅是金融质量的提高,更是金融总量的增长。本文将基于金融总量的增长对上海市金融结构进行分析。
2.1.2 经济增长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国家长期人均收入或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量比前一个时期有所增加。经济是某一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动态指标,是一国经济可持续性的一个基本指标。因此,XX和学术界对此非常感兴趣。为了与金融发展相一致,本文通过分析最近几年的数据,研究了上海的经济增长情况。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
2.2.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探究
为了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必须要了解金融是如何产生的。西方经济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市场具有充分的竞争力。反而,由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因此表明我们的市场是没有太大竞争力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和交易成本。金融中介机构的出现是社会客观要求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出现有助于将消费者的储蓄转化为对生产者的贷款,刺激了社会的大规模生产,并最终导致金融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1)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货物贸易的范围越来越广。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下降有助于提高社会专业化水平。按照分工的原则,我们可以知道这促进了经济增长,此外,便利的交易功能可以刺激储蓄的流动,促进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经济增长。
(2)鼓励储蓄。当人们富有时,就会有剩余。这些过剩的财富将试图保持和增加价值,因此,投资者将投资于各种项目。一个单一的投资者由于个人资本有限而难以进行投资,生产过程往往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来说,鼓励储蓄和资本流动将使投资者能够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如银行,投资于公司,最终产生利润。金融体系的这一作用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促进资源配置,使企业规模化生产,促进生产。
(3)资源分配。站在私人投资者的角度上,投资者需要掌握有关企业或市场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很难对某些企业和市场条件进行专业评估,而这些信息成本非常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金融中介机构来改变这一现状。如果每一个投资者都花费这些成本来获取项目信息,这将成为一种多余的花费。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一个机构承担这一费用,然后将其分配给每一个投资者时,它避免了收集和使用信息的高昂费用,并促进了资本的最佳分配。同时,金融中介机构可以通过其专门知识,查明最有希望的企业,并将资金流向这些潜在的企业。这使资本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刺激经济增长。
(4)有利于公司管理。公司经理人对公司的认知远远好于对股东的认知,因此很容易说服管理者违背股东的意愿,甚至损害股东的权益。虽然公司有章程可以管理经理,但实际上金融市场也可以控制公司。例如,在股市上,明智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投资业绩好的公司。如果大家都是理智的,被投资的企业,股价会上涨,这就促进投资公司的长期发展,市场情绪更稳定,最终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2.2.2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机制分析
劳动力的社会分配的发展有助于创造资金,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与实际经济发展相适应,尽管有时高于或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从根本上看,它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分配水平不高,导致所有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阻碍了资本的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影响到金融的发展水平。生产材料的种类增加和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商品贸易的种类和范围增加,内部需求的提高,另一方面,从金融供应的角度来看,专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社会产品的供应,降低了商品价格。上述研究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结合是通过社会分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发展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相反金融发展的速度又对经济有着吸引和制约作用。两者相互依存、互利不可分割。
3 上海市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概况
3.1 上海市金融业发展概况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上海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重要金融发展中心。经过这几十年的大力发展,上海的金融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业发展最好城市。这些年来,上海市一直在进行创新改革,经济增长以全方位驱动的形式蓬勃发展,取得令人引以为傲的发展成绩。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679.87亿元,其中上海市金融业的发展更令人瞩目。
由2018年上海统计年鉴整理数据得出(见表1):上海金融业国际化水平、资源配置能力、金融服务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具体表现为:上海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1112.33亿元,同比上涨8654.4亿元;贷款余额73272.35亿元,上涨5736.67亿元。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8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7%。直到2018年底,上海市各类金融机构达1124个,新增的金融机构136个,其中,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有3812个,其中乡镇营业网点1185个,合计从业人员13.24万人;在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有208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210个。同时,金融服务覆盖面也是名列前茅,全辖1702个行政村和110个乡镇均已覆盖,基础金融服务在上海辖内全覆盖的任务也已全面实现。2019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因为上海市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所以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我国最多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数量的城市。
表1 2018年中外金融机构境内外币存款和贷款 计量单位:亿元
指标 | 绝对值 | 比年初增减额 |
各项存款余额 | 121112.33 | 8654.40 |
住户存款 | 28569.24 | 2803.68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53643.49 | 4291.70 |
广义XX存款 | 15880.38 | 769.41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 17096.22 | -104.75 |
各项贷款余额 | 73272.35 | 5736.67 |
住户贷款 | 22274.95 | 2545.75 |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46673.17 | 3016.37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 342.84 | 56.14 |
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 | 19962.69 | 1803.43 |
住房贷款 | 13314.01 | 593.12 |
汽车消费贷款 | 4139.05 | 505.71 |
同时,2018全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45.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上交所总成交额264.62万亿元,同比下降13.6%。其中,股票交易总额40.32万亿元,同比下降21.1%;债券交易总额216.95万亿元,同比下降12.3%。2018年发行公司债17780.87亿元,同比上升19.0%;通过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6113.96亿元,同比下降19.3%。2018年底,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证券14069只,同比增加1850只,具体有:股票1494只,增加54只。
表2 2008-2018年上海市金融产业区位熵 计量单位:亿元
年份 | 上海市生产总值 | 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 | 国内生产总值 | 全国金融业增加值 | 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区位熵 |
2008 | 14069.87 | 1414.21 | 316030.34 | 14863.25 | 2.13716 |
2009 | 15046.45 | 1804.28 | 340319.95 | 17767.53 | 2.29683 |
2010 | 17165.98 | 1950.96 | 399759.54 | 20980.63 | 2.16550 |
2011 | 19195.69 | 2277.40 | 468562.38 | 24958.29 | 2.22734 |
2012 | 20181.72 | 2450.36 | 518214.75 | 28722.68 | 2.19056 |
2013 | 21602.12 | 2823.29 | 566130.18 | 33534.76 | 2.20637 |
2014 | 23560.94 | 3268.43 | 643563.10 | 46853.40 | 1.90544 |
2015 | 24964.99 | 4052.23 | 688858.23 | 56299.81 | 1.98602 |
2016 | 27466.15 | 4762.50 | 746395.12 | 59964.02 | 2.15831 |
2017 | 30133.86 | 5330.54 | 832035.93 | 64844.34 | 2.26979 |
2018 | 32679.87 | 5781.63 | 919281.14 | 70610.31 | 2.30329 |
由表2可得,2008年至2018年上海市金融产业增加值区位熵(LQ)都大于1,表明上海市存在着金融业集聚、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强,是一个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际化城市。
因此,毫无疑问,上海市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其金融业的加快发展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已经形成了金融机构齐全、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金融体系,并追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3.2 上海市经济增长概况
上海是我国长三角的经济中心,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他的经济发展速率一直处在我国其他城市的前列。上海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上海的经济增长速率逐步增加,年均增长率超过13%。随着新经济不断为上海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到2018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679.87亿元。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为上海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网络社会服务业发展也更加突飞猛进,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达5.2%,工业投资同比上涨17.7%;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8.69亿元,同比上涨7.9%。创历年新高,全年货物出口贸易为13666.85亿元,此外,互联网相关产业、科研和技术服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由图1可见,2018年,上海市第一产业增加104.37亿元,同比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9732.54亿元,同比上升1.8%;第三产业增加22842.96亿元,同比增长8.7%。全年上海市GDP达32679.87亿元,同比上涨6.6%,仍在合理区间。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十分迅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上海经济的强劲活力。
图1 2014-2018年上海市GDP及其增长速度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来,按照“三个地区、一个堡垒”的客观要求,进行投资、贸易体制创新,做出多个版本的总体规划,进行多元化发展,挖掘市场潜能,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金融、市场监管等领域制度革新,努力营造出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投资营商环境。相关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2018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经济指标及其增长速率 计量单位:亿元
指标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税收总额 | 2680.20 | 12.1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648.16 | 12.0 |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 | 67.70 | -3.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638.07 | -6.2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4965.00 | -0.7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1515.67 | 1.4 |
商品销售总额 | 40874.86 | 7.2 |
服务业营业收入 | 5723.97 | 11.8 |
外贸进出口总额 | 14600.00 | 4.1 |
出口额 | 4542.50 | 8.3 |
4 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4.1 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对经济发展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选取了几十个个国家的相关数据,通过计量研究建立了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相关联系,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开展了新的研究。采用新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例如,Adolf于2001年对巴西进行了测试,并将其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测试增长率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采用伪回归的回归问题的指标。第二阶段是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标准,评估这增长率和经济发展的利率和方向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巴西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且两者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因此,本文的实证研究采用与前人相同的方法,分两个阶段考察上海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如果模型是稳定的,则采用传统方法直接对模型参数进行评估。如果不是,则测试两个或多个非静态变量的线性组合,以查看其是否稳定。在第二阶段中,格兰杰因果检验用于评估两个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方向。
4.2 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4.2.1 变量的选取
上海经济金融关系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是可变指标的选择,而可变指标的选择一方面应参照各方认可的指标,另一方面应与获取相关指标的难度挂钩,因此根据上海市有关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本文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选取以下几项指标进行分析。
经济增长指标(GDP)。我们知道,GDP是反映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的指标。我们将消除通货膨胀影响之后的真实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指标来反映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也是如此,采用GDP表示经济增长情况。
金融相关率指数(FIR)。戈德史密斯将金融比率定义为“在给定阶段,可用金融资产与国民资产实物总资产和外部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因此,金融相关率指数就相当于金融资产总量与其的比率,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方法。另一位经济学家麦金农在他的研究中运用金融资产总量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由于数据收集困难,因此本文运用上海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来代替金融资产总量。本文所用的相关比率是以上海市人民币存贷款总额比例表示的。因此,为了反映上海相关金融关系的变化,用FIR来表示,并用金融系统的效率FE分析上海市金融机构的效率。
4.2.2 数据说明
本文中选择的各项指标和原始数据主要来自2008-2018年《上海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为了减少测试过程中的可变性并消除不精确性,对每个指标使用自然对数,并利用相关软件完成了实证分析过程。
4.2.3 实证检验与结果
Granger因果检验假设时间序列数据是稳定的,但如果时间序列数据不稳定,实验结果就会出现伪回归,Granger因果检验就不够严谨性。因此,在回归之前,我们需要测试时间序列数据的稳定性。如表4所示。
表4 ADF单位根检验
变量 | 检验类型(C,T,N) | ADF检验值 | 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1% 5% 10% | 结论 | 对应P值 |
LRGDP | (C,T,1) | -2.07334 | -4.32398 -3.58062 -3.22533 | 不平稳 | 0.5375 |
D(LRGDP) | (C,0,1) | -2.78505 | -3.69987 -2.97626 -2.62742 | 平稳 | 0.0737 |
DD(LRGDP) | (C,T,0) | -5.28998 | -4.33933 -3.58753 -3.22923 | 平稳 | 0.0011 |
LFIR | (C,T,4) | -4.56906 | -4.32398 -3.58062 -3.22533 | 平稳 | 0.0057 |
D(LFIR) | (C,T,0) | -5.21574 | -4.28458 -3.56288 -3.21527 | 平稳 | 0.001 |
DD(LFIR) | (C,T,2) | -5.99183 | -4.32398 -3.58062 -3.22533 | 平稳 | 0.0002 |
LFE | (0,0,2) | -1.54181 | -2.6443 -1.95247 -1.61021 | 不平稳 | 0.1138 |
D(LFE) | (C,0,0) | -4.31844 | -3.66166 -2.96041 -2.61916 | 平稳 | 0.0019 |
DD(LFE) | (C,T,0) | -9.73275 | -4.29673 -3.56838 -3.21838 | 平稳 | 0.0001 |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单位根控制模型中,控制类型C和T是具有时间趋势的固定对象,n是滞后项的个数,不包括0。LRGDP和LEF是静态序列上的n,在差分后趋于稳定,成为一次简单整数,LFIR本身也是是一个固定的序列。虽然有些经济变量不是固定的,但当多个变量可以与一个稳定的时间序列组合时,这些非固定变量或整数变量的线性组合可能是稳定的,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索引周期是一个一级单个整数,因此可以执行组合检验。第一个测试用于同一序列中单个整数的组合测试,第二个测试用于多个变量之间的组合测试。
表5 LGDP与LFIR、LFE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向量个数 | 特征值 | 迹统计量 | Prob |
没有* | 0.497 464 | 39.283 71 | 0.017 1 |
至多1个 | 0.358 060 | 19.329 15 | 0.068 8 |
至多2个 | 0.200 095 | 6.474 619 | 0.157 1 |
根据Johansen的联合研究,考虑到五个百分比的重要性,上海的生产总值与金融体系效率指数的金融比率之间存在长期平衡。在平行关系中存在一个组合向量和方程的长期平衡:
注:括号内是标准差。
由上式可知,从长期来看,上海金融发展比率、金融体系效率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
如表 6所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具体表现为综合检验仅仅可以测试经济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相关性,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分析的因果关系。
表6 LGDP与LFIR、LFE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原假设 | 样本数 | 滞后期 | F值 | P值 | 结果 |
LFIR不是LRGDP的格兰杰原因 | 32 | 1 | 1.888 28 | 0.179 9 | 接受 |
LRGDP不是LFIR的格兰杰原因 | 32 | 1 | 5.401 8 | 0.027 3 | 拒绝 |
LFE不是LRGDP的格兰杰原因 | 31 | 1 | 0.014 22 | 0.905 9 | 接受 |
LRGDP不是LFE的格兰杰原因 | 31 | 1 | 4.339 21 | 0.046 5 | 拒绝 |
根据表4中的测试结果,当延迟期为1时,SHFE和经济发展指数表明,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具体在5%的水平上。
4.3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联合集成检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分析了上海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分析得到:通过联合集成试验,建立了长期经济相关关系模型,金融体系的有效性Fe和经济增长RGDP是稳定和积极的。提高金融体系资金使用水平,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应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进而对经济增长进行刺激。
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得到,上海经济增长在短期是经济关系和单向格兰杰效应导致金融体系效率变化的单向原因,但经济关系和金融体系效率不会导致格兰杰经济增长,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可以增加金融体系的资源,提高金融机构使用资金的效率,上海金融业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从结论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上海的金融市场存在制度不完善,国际接轨性不够强,市场开放度尚待提高,应加强XX引导,同时相关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较低,高端人才尚有不足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短期。当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出现差异时,在长期内有一定的力量使其平衡。
5 对策建议
5.1 多管齐下,创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方面通过改善金融部门的微观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改善金融系统的运作机制,为金融部门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实现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健康发展。
5.2 发展自身优势行业,推动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
通过分析上海目前的行业状况,国家应该合理规划上海市金融部门的结构,要以期货、货币、证券、产权交易等比较优势行业为核心,进一步发展核心金融活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交易范围,加大开放市场力度,同时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管控,加快对相关期货市场制度的完善,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5.3进一步推动建立经济金融人才分配机制和管理机制
要建设国际化金融中心,就需要相关专业人才进行建设。因此必须招贤纳士,广招天下能人之士,实施相应人才战略。另外上海市应展现城市包容性,对人才的招纳不应局限于国界,应加快推进国际人才交流机制,探索国际金融人才流动,把握高端人才;同时,我国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开放金融市场,完善金融人才市场的制度。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现状,改变传统观念,培养现代化经济金融人才,引入竞争性的市场机制进行人才选拔。此外,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经营者应当建立以收入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创造劳动、资本、技术、行政等生产要素,参与按劳分配”的原则,以个人能力体现出自身价值为理念,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
5.4加强沪港多方面金融合作
尽管上海是内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但与香港相比还是存在着差异,要想从根本缩小与香港的差距,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上海银行与香港银行合作的时候,可以从港资银行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上海银行与港资银行合作,可以从中学习相关运营模式,吸收借鉴其优秀之处;上海银行进行联合贷款时,可以学习外资银行在海外企业经营以及做好信贷管理的方法策略,提高对外投资资金的管控能力。同时,北向资金的流入对上海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上海与香港金融业的持续合作对促进上海的金融发展越来越重要,上海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相关交流和合作,鼓励两地金融机构专业人员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水平。
5.5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2008年爆发的X次贷危机使我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自由化程度相对越高,给金融监管带来困难越大。因此,防范金融风险,首先要根据我国国情具体现状,稳步开放金融市场,防范国外游资的影响。银行风险管理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对于一些外国资本金融机构,必须加强监管,迅速发现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外部控制的同时进行自我管理。双管齐下,严格把控。同时,为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为上海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金融机构还应多方面在进行深化改革,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助于帮助解决上海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上海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坚男,朱海鹏,杨坚争.上海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 2018(1):4-4.
[2]陈宇先.2016年上海商业经济稳中有升,贡献增加[J].上海百货, 2017(3):2-2.
[3]杨飞.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4]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第10期
[5]杨德权,梁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外研究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5,(03).
[6]周健.经济全球化下经济特区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科学, 2012(08):188-190.
[7]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J].王晓鸿,程贵.开发研究.2008(01)
[8]胡玉芳.一季度上海电子商务 运行情况报告[J]. 商业企业, 2016(3):5-5.
[9]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近期国内文献综述[J].张旭军.嘉兴学院学报. 2007(01)
[10]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6)
[11]顾晓安,闫婧婧,王培振.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12(05):12-15.
[12]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J].范学俊.金融研究.2006(03)
[13]陈宇先 引领. 猴年开局上海商业销售总体趋好[J].上海百货, 2016(4):2-2.
[14]刘桂雷.河北省金融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经济论坛, 2014(3):3-3.
[15]智颖.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