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既非炎症,亦非肿瘤,又称为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间质和实质复旧不全或者不同程度的增生导致的,主要表现为乳腺结构在形态和数量上的异常。乳腺增生的发生主要与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失调有关,由于雌激素浓度相对增高或雌激素浓度升高,孕激素分泌降低,导致性腺激素出现紊乱,进而导致如乳腺增生的发生。但是另一部分人认为乳腺增生主要是因为乳腺组织对性激素的敏感性增高,进而导致雌激素受体增加和局部雌激素浓度升高所致,如果乳腺长时间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就会造成复旧紊乱和乳腺增生,进而导致乳腺增生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人们的运动量降低,生活压力增大,造成了很多女性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乳腺癌、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为了对乳腺疾病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乳腺疾病的发病原因,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进行乳腺疾病筛查的育龄妇女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以期分析乳腺疾病的发病规律,更好的预防和研究乳腺疾病。
一、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筛选的对象为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进行乳腺疾病筛查的育龄妇女150人,人群较为固定,并对这些妇女的乳腺疾病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追踪,形成数据库。
(二)检查方法
专科医生首先安排患者采取坐位,询问患者的病史,然后以手法按常规检查腋下淋巴结和双侧乳房,另外,在辅之以高频B超乳腺检查的情况下,结合近红外线乳腺扫描仪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同时还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特点、职业和流产次数进行记录[1]。
二、发病现状分析
被调查的患者的年龄构成分方面,21-30岁的患者33人,31-40岁的患者45名,41-50岁的患者27人,51-60岁的患者35人,60岁以上的患者有10名;初潮年龄方面,初潮年龄大于≥14岁的患者59人,初潮年龄<14岁者有91人;性格方面,内向型患者78人,中间型患者22人,外向型患者50人;产次和流产次数方面,本组普查大部分患者都为汉族人,农村妇女大部分都是2或以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一般那都是1次居多,企业职工大部分在1-2次之间;学历和职业因素方面:农民供给66人,企业职工29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5名。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乳腺疾病的发生和性格、年龄、职业、初潮年龄和流产次数都有很大的关系。运用统计方法对各种乳腺病检查情况进行排列,并对上述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不同年龄段的检出率,另外还对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从而实现对数据的考察,找出其中有价值的规律,寻找乳腺疾病的治疗方法[2]。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年龄因素和初潮年龄因素
年龄方面,乳腺疾病的发病和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从上面的统计可以发现,不论是农民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病率最高的是31-40岁组,其次是21-30岁组和41-50岁组。青春期的女性雌性激素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其卵巢功能发育不够成熟,31-40岁组的女性患病几率较高,主要是因为此组妇女的习性激素水平较高,女性生育功能旺盛,而41-50岁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故而孕酮减少,激素分泌不平衡,雌性激素水平较高,这些都会对乳腺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几率也较高,50岁以上的妇女乳腺受激素的刺激减少,这个事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故而相关的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3]。但是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受环等因素的影响,乳腺疾病的发生年龄有逐渐提前的趋势[4]。
初潮年龄方面,月经周期短、初潮年龄早、行经年限长、自然停经年龄晚都会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病几率。一般来说,如果女孩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早,就意味着这些女性乳腺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更长,从而诱发各种乳腺疾病的发生;初潮年龄反映了体内雌激素的变化,从乳腺疾病发病的机理上去看,标志着乳腺组织较早的暴露于雌激素,增加了乳腺疾病的发病几率[5]。另外,因为代谢过程异常致使的月经期过长或过短,以及月经不规则和生殖系统疾患等因素也会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生概率[6]。
(二)性格因素
在性格因素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性格外向者患乳腺疾病的概率较低,性格内向者患乳腺疾病的几率加高。性格外向者心情豁达,一般不容易发生乳腺疾病[6]。与此相反,性格内向者日常情绪始终得不到放松,表现为焦虑、紧张、压抑,导致内分泌紊乱,故而发生乳腺疾病的几率增高,根据临床观察,性生活压抑,不幸生活事件,性格抑郁、孤独,婚姻治疗差等都会引起一个人爱生闷气,易激怒,情绪不稳定等,而这些因素优惠导致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的发生几率,这是因为不良心态惠氏内分泌和内神经免疫发生紊乱,这些因素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可以增高雌性激素水平,使黄体激素水平降低,而这些都是导致乳腺增生的重要原因[7]。
(三)产次和流产次数因素
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会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生几率,而多产次、生育年龄早、初婚是乳腺增生病的保护因素,所以乳腺增生症与孕产次数是正相关的关系。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干部的产次低于农民,干部流产比例要远远高于农民,所以干部发生乳腺疾病的概率更高[8]。还有些职业女性虽成家但未要孩子,或者迫于工作压力一直单身未婚,这些也会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病几率。还有一些女性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为了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应尽量采取长期有效的避孕措施,进而减少意外妊娠[9]。
(四)职业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缺乏锻炼,大多数女性由于工作需要,大部分时间都要紧箍乳罩,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升高,长期久坐,情绪不稳定,阳光接触也有限,精神压力也较大,这些生活习惯和精神因素结合起来,会对乳房造成较大伤害[10]。另外,乳腺疾病的发生和学历也有很大关系,学历高的人群多大从事脑力劳动,由于脑力劳动容易出现紧张状态,内分泌容易发生紊乱,乳腺增生的发生几率升高[11]。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乳腺疾病的发生与职业、性格、年龄、预产次数和初潮年龄关系密切,31-40岁女性的乳腺疾病发生几率最高,初潮年龄早、性格内向、人工流产等都会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生。现阶段要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群体患病率
参考文献
[1]白云,刘艳.太原市城区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症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2011(02)
[2]张河川,郭思智,朱练.乳腺增生症与焦虑抑郁及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3(04)
[3]刘文良.乳腺疾病与乳房和性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06)
[4]晋雅仙.5486例妇女乳房疾病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02)
[5]楼丽华,陈英,沃兴德,李万里,何一中.乳腺纤维囊性病性激素周期节律的变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04)
[6]Toth J,De Sombre ER,Greene GJ.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inbenign breast disease.Zentralblatt fur Pathologie.2011
[7]姬霞,冯亚莉.高校女教职工乳腺增生症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2(03)
[8]白云,刘艳.太原市城区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症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2011(02)
[9]刘文良.乳腺疾病与乳房和性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06)
[10]楼丽华,陈英,沃兴德,李万里,何一中.乳腺纤维囊性病性激素周期节律的变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04)
[11]董燕敏,揣淑杰,朴秀敏,于淼,李光辉.秦皇岛市城镇妇女117141例乳腺普查结果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1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