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锋面过境问题解析
1.1锋面过境问题的概念
当冷暖气团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即为锋面。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不同的主次地位,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①。在锋面过境过程中,冷锋、暖锋都产生不同的天气、气压。研究分析锋面过境问题中不同锋面的运动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温、气压变化是其学习别的重点。
1.2锋面过境问题研究的重点
在锋面过境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中,对其中重点的分析尤为重要。锋面过境问题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掌握该知识点的关键。
重点之一是分析锋面过境时的冷暖气团运动情况,另一重点则是在锋面过境时,由于冷暖锋的差别使得锋面过境时会产生不同的天气、气压变化,分析这些不同的天气、气压状况,并进行对比,并能根据以掌握的锋面过境问题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应用于实际生活中②。
1.2.1分析冷暖锋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的锋,在冷气团向暖气团靠近时,冷气团较重,会插入暖气团的下方,迫使暖气团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随高度上升而冷却,冷却形成的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当水汽过多时,可能会带来雨雪天气。由于冷锋的移动速度较快,经常会带来大风天气。在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在此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①。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顺冷气团向上爬升。由于暖气团比冷气团的爬升速度慢,所以暖锋大多伴随着多云和降雨天气。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了冷气团,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①。
1.2.2理解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
在锋面过境变化中,冷锋与暖锋会产生不同的天气、气压状况。
在冷锋过境前,由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压低,气温高,天气晴朗。
在冷锋过境时,由冷暖气团交替控制,出现阴天、刮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在冷锋过境后,由冷气图控制,气压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在暖锋过境前,由冷气团控制,气温晴朗,气压高,气温低,天气晴朗。
在暖锋过境时,由冷暖锋交替控制,出现连续性降水。
在暖锋过境后,由暖气团控制,气压降低,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由此,看到在冷暖锋过境时,天气与气压变化明显,存在一定的对比。学生在学习锋面过境时要理解其中产生的天气变化。
第二章高中地理锋面过境问题教学策略综述[1高中地理锋面过境问题教学策略综述是对锋面过境问题中所采用的主要的教学策略的总结分析。]
2.1传统讲授策略
传统讲授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在锋面过境问题的研究中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传统讲授策略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以理解为主。
首先,教师从锋面过境问题的概念入手,结合课本内容和课标要求,带领学生理解锋面过境问题。根据教材所给的内容进行,分析组成锋的元素,包括锋线、锋面等。使学生对锋面过境问题有基本的理解。
然后,对冷暖气团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冷锋的运动过程来说,先让学生理解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过程。从冷锋过境来说,主要先描述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与过程,根据气团的运动方向所产生的变化,分析在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气温与气压变化。暖锋过境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最后,教师根据所讲授的锋面过境知识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取一定的例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2.2对比分析策略
锋面过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过境问题即冷锋过境问题和暖锋过境问题。所以,进行对比分析也是十分实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对冷暖锋的气团位置、降水区位置、天气变化、气压变化等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掌握锋面过境问题的重点。对比分析策略以表格的使用为主。表格能够清晰简洁的反映冷暖锋的区别。所以在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中,表格对比是较为有效和较多使用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清晰的看出冷暖锋之间的明显差别,冷暖锋过境大致是相反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对冷暖锋进行区分和记忆。

2.3动画演示策略
从教学策略的功能来说,动画演示是最有效、最能使学生记忆深刻的教学策略之一。动画演示策略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具包括幻灯片演示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锋面过境问题中的冷暖锋运动方向和过程适合的动画。通过动画的演示,形象的表现出冷暖气团的运动过程及冷暖锋在过境时的的气温与气压变化。
动画演示策略一般是在讲解基本知识之后,运用flash动画演示冷暖锋过境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冷暖气团具体的运动方向,在动画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冷锋过境的情况下,冷气团是长驱直入的,暖气团是后退的;而在暖锋过境的情况下,冷气团是迂回后退的,暖气团是前进的。动画演示时色彩更加鲜明且具有动态性,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锋面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天气变化也有较深的理解④。
图1冷锋过境气团运动图2暖锋过境气团运动
2.4模拟实验策略
动手操作的教学策略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模拟锋面过境问题的变化过程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学策略。通过对锋面过境问题的实验模拟,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于锋面过境问题的理解。
运用可以在教室内实施的简易实验,理解锋面过境问题。
实验材料:透明的容器、透明的挡板、温度较低的盐水、热水、红色和蓝色的墨水、
实验步骤:将盐水和热水分别倒入放有放有挡板的容器的两侧,并将蓝墨水滴入盐水,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
蓝色的水表示冷气团,红色的水表示暖气团,上升的蒸汽即为冷暖气团相遇的情况。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在课堂中模拟冷暖锋相遇的情况,让学生了解锋面过境问题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学生更容易进行深入的学习。
图3实验演示图
2.5情景教学策略
设置符合锋面过境问题的相应情景,也是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知识点的教学策略之一。模拟锋面过境问题产生的冷暖气团的实际运动情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情况下有更多的代入感,更能深入理解锋面过境变化中具体的气团变化以及天气变化。
此教学策略可采取三种方式,一是运用学生的手指,来模拟锋面和气团的运动方向;另一种方式则是让学生来扮演锋面运动所需要的锋面、锋线、气团等,来模拟锋面过境的运动中掌握锋面过境问题。三是选取由于冷暖锋运动而产生的天气预报,在此基础下,分析天气产生的原理。这三种方式都可以使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有关锋面过境的问题。
第三章高中地理锋面过境问题基本教学策略评价
3.1基本教学策略优势
基本及常用的关于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策略存在明显优势,它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顺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惯性思维,使用起来更加具有传统优势。
3.1.1逻辑性强,结果清晰
基本教学策略多为实践多次的教学策略,在多次的讲授过程中形成固定的思维逻辑。对于锋面过境问题的讲解从介绍基本的气团运动着手,通过对气团的分析引入锋及锋面、锋线等概念,然后,再说明冷暖气团在相遇时,气温、气压所产生的变化,再分别对冷暖锋过境产生的气温气压变化进行对比,层层递进,结果清晰明了。
3.1.2生动有趣,吸引兴趣
生动有趣是基本教学策略中对比分析、动画演示、模拟实验、情景设置等所体现的特点,是在演示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之外的乐趣。对比分析、多媒体动画演示、动手模拟实验等策略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锋面过境问题的热情,语言的描述终究没有实物来得更加生动形象。这一优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点的过程中更有兴趣,更易于接受。
3.1.3直观性强,加强理解
直观性强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理解锋面过境问题时有更直接的效果。对于中学生来说,直观性强的知识点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更有效果。在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中,实验模拟、动画演示等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感知觉,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锋面过境问题的理解。
3.2基本教学策略劣势
关于锋面过境问题的基本教学策略有很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大部分的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感受,部分教学策略的利用率极低,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
3.2.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缺乏自主性
基本的锋面过境的教学策略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锋面过境问题的相关知识。学生以机械的学习为主,缺乏自主性,对教师过于依赖,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限,理解仍停留在表面。
3.2.2过于强调步骤实施,忽视学生自身想法
基本的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策略,过于按部就班的实施,注重按照书本的顺序给学生传授知识,相对忽略了学生自身对于锋面过境问题的理解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使学生的学习过于刻板,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3.2.3部分教学策略使用效率低、效果差
以动画演示教学策略、模拟实验策略为例,这些教学策略在实施操作过程上较为复杂,在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少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以使用传统讲授的教学策略为主,对较有新意的教学策略使用率较低,就算使用,也存在落实不彻底,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第四章高中地理锋面过境问题教学策略研究
4.1以翻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是现代教学课堂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策略,它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研究中也可以进行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学生提前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对于锋面过境问题的内容进行基本的掌握,在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向教师提问存有疑惑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于锋面过境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1.1策略设计
首先结合地理课标要求和教学任务提出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重难点,然后再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符合锋面过境问题知识与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任务单,在课堂上,使学生成为学习锋面过境问题的主导者,先让学生们集体观看锋面过境问题的相关视频,并使学生根据视频和学习任务单理解掌握锋面过境问题的原理及锋面过境时出现的气温、气压变化等问题。对于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再进行集中解答。在解答后,通过提问或测试等方法检测学生对于锋面过境问题知识点的掌握。
4.1.2实施步骤
第一步:分析锋面过境问题的重难点,重点为冷暖锋的运动规律和过境时的天气变化,难点则是冷暖锋相遇时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
第二步:根据重难点设置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内容包括:气团的概念、锋面、锋线、冷暖锋的定义及运动过程、冷暖锋过境时的天气及气压变化等锋面过境问题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基本知识。
第三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观看锋面过境问题的视频,在观看视频之后,以小组的方式学习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第四步:由教师集中解答学习任务单中不明确的部分,并对锋面过境问题的过程进行阐述,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五步:教师结合锋面过境问题的重点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单所反映的问题设置例题检测学生对锋面过境问题的掌握。
总之,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锋面过境问题同样也可以运用,它的使用使地理课堂更加活跃,符合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4.2以多感官联动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往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部分学生缺乏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感官协同运动。以多感官联动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在课堂能够更加积极懂得调动自己在学习锋面过境问题的兴趣,动用起自己的多种感知方式。多感官联动是同时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和大脑联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符合教学心理学原理。
4.2.1视听觉结合教学策略设计
视听觉结合的教学策略使在学习锋面过境问题中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调动起学生的感知觉,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多重感官的开发刺激学生对锋面过境问题的学习兴趣。
4.2.2触觉教学策略—纸质学具设计
在学生学习锋面过境问题中,纸质学具的使用可以说是触觉教学策略最好的体现形式之一。纸质学具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自发的情况下运用较为简易的纸质材料制作的一种反映所学知识的一种学习用具。纸质学具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以巩固所有的知识,只有对锋面过境问题掌握透彻才能将纸质学具完善。
4.2.3实施步骤
第一步:制作学具:电脑绘图,运用Word等软件绘制出城市背景图或采用学生手绘,需要有中心城区和郊区两部分位置情况为(郊区、市中心、郊区)。然后分别绘制出冷锋及暖锋的表示符号备用,最后将冷暖锋符号裁剪下来。
第二步:使用学具和音频:把市中心作为讨论的重点,分析其在冷暖锋来临时的天气变化规律。
首先,学生先分析冷暖锋的符号,分辨出哪个为冷锋,哪个为暖锋,同时分辨出冷暖锋下雨的位置(锋前雨或锋后雨)并在符号中标记出来。
接下来,学生拿出冷锋符号,将其放置在郊区1的位置,并描述此时市中心的天气现象。如此时,市中心属于冷锋过境前,天气现象为晴朗、气温高、气压低(此时播放天气晴朗时音频)。然后将冷锋放置在市中心,此时市中心属于冷锋过境时,天气现象为阴天、刮风、降温、雨雪等天气(此时播放刮风、下雨时产生的声音)。最后随着冷锋的移动,现在将冷锋放置在郊区2的位置,此时市中心属于冷锋过境后,此时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此时播放雨过天晴的声音)。在同过程中,让学生将天气变化现象标记在图上与暖锋过境形成对比
同理,将暖锋放置在郊区1,此时市中心属于暖锋过境前,天气现象为天气晴朗、气温低,而后将暖锋移动到市中心,此时市中心出现连续性降水,最后将暖锋移动到郊区2,此时市中心属于暖锋过境后的范围,天气现象为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在相应的场景下播放适当的音频)
第三步:将冷暖锋经过城市的天气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
第四步:根据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设置例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4.3以某一地区的天气变化为例的案例分析教学策略
锋面过境问题的外部表现主要是某地区的天气变化,以实际存在的某一地区为例,通过对天气变化的外部表现的分析,可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4.3.1选择案例地区
针对案例地区的选择,根据学生所在地区的不同,可选择学生本地的某一时间段的天气变化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但天气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符合冷暖锋过境时出现的天气变化。
4.3.2策略设计
根据笔者大学所在的城市长春为例,可选取清明节前后的天气预报,在清明节期间正是冷暖气团频繁交替控制的时期。选取清明节期间的几天的天气作为记录,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教师讲授的锋面过境问题的知识点分析、理解清明节期间天气变化的原因。
4.3.3实施步骤
第一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取三到四天有明显天气变化的清明节期间的天气预报,并对天气情况进行记录。
第二步:在清明节后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收集的天气情况进行汇总。
第三步:教师对锋面过境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讲解,包括冷暖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等内容。
第四步:结合学生收集的清明节前后的天气变化和教师讲授的锋面过境的基本内容,分析清明节前后天气变化明显的原因。
第五步:学生在锋面过境问题的学习中所展现的特点和课标对锋面过境问题知识点的要求,教师设计有关锋面过境问题的例题供学生对锋面过境问题进行巩固。
总之,以某一地区的天气变化为例的教学策略要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使学生在切身感受中学习锋面过境问题的相关知识,真正做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死知识”。
4.4以问题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传统地理锋面过境问题教学课堂主要以传统讲授教学策略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部分学生对锋面过境问题理解不深,以问题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现象。
4.4.1问题设计
在以问题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中问题的设计是最中心的环节,教学策略的进行都围绕着问题层次的递进。
锋面过境教学策略—问题设计表
此表即为简单的锋面过境问题中以问题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问题设计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适合的问题设计流程。
4.4.2实施步骤
第一步: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锋面过境问题的问题设计。
第二步: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采用收集资料、讨论、阅读课本等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步:教师收集学生对锋面过境问题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集中解答。
第四步:与其他策略相同,教师选取部分适合的例题,加深学生对锋面过境问题的理解。
总之,以问题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更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唤起学生对于锋面过境问题的兴趣。
第五章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地理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策略,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结合课标要求,总结了高中地理锋面过境问题的重难点,包括锋面的基本概念和锋面过境时产生的天气及气压变化等。接下来,总结了现有主要的关于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策略,分析其中重要的教学策略,并对教学策略进行评价,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此为基础,提出自己的对高中地理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策略并分析其意义。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锋面过境问题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使地理教师在锋面过境问题的教学中摆脱以往枯燥的教学策略,有更多教学策略的选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致谢
在论文的最后,要由衷感谢给予我支持的老师,家人以及同学们。由于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和鼓励,我才得以顺利完成它。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给予我无限的启迪,使我的思路开阔。老师在论文指导时严谨认真的态度更是我以后人生道路的始终要学习的方向。
同时要感谢同窗的同学们,在几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所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得我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信心,同时在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我想这些在我步入社会以后都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还要感谢始终支持我的家人,家人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衷心地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家人和同学们!
参考文献
[1]地理·必修一[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鲁爱华.“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人教版)[J].地理教学,2013,(09):19.
[3]温丽娟.《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学设计》[J].考试,2012,(03):100.
[4]杨柳.‘冷锋’微课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3).
[5]易桂芳.高中自然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张家其.基于翻转课堂下的地理教学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0,(06):377-378.
[7]顾越.高中地理“多感官教学”课例研究[J].地理教学,2016,(06):29-31
[8]安宁..当代教育科学背景下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0.
[9]孔祥萍.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中的教学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