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尼艺术歌曲《谴责》的演唱体会

焦阿基诺.罗西尼是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晚年对于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有着独具一格的魅力。这些艺术歌曲动机鲜明,和声进行清晰,织体丰富,表现形式富有情感而流露真挚。
基于对罗西尼艺术歌曲的演唱实践分析。本文首先对于罗西尼生平进行概述,讨论

  一、绪论

  罗西尼是西方音乐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音乐巨匠。本文以罗西尼的创作成果之一,即罗西尼的艺术歌曲《谴责》作为研究对象。以下便是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罗西尼的主要音乐成就在于歌剧领域,如《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等。这些伟大的歌剧无不显示出他卓越出众的音乐才能。但同时在艺术歌曲领域,罗西尼的《音乐晚会》歌曲集也同样也能反映出罗西尼的创作才能。
  笔者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实践过罗西尼的艺术歌曲,被其富有生命力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情绪所吸引。所以将研究罗西尼的艺术歌曲《谴责》作为本科论文的题目。罗西尼的艺术歌曲对音乐教学有着莫大的帮助,对声乐学习者学习艺术歌曲学习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希望也能帮到正在实践罗西尼艺术歌曲的声乐学习者。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关于罗西尼艺术歌曲《谴责》的中外研究较少。但对于罗西尼及其歌剧的研究还是存在专著和研究。所以笔者从罗西尼个人类专著、声乐学习类专著进行资料的搜索。

  二、罗西尼艺术歌曲《谴责》的演唱体会

  (一)艺术歌曲《谴责》作者的生平介绍及其创作背景

  1、作者罗西尼个人生平介绍及主要音乐成就
  焦阿基诺.罗西尼(Giocchino,Giovacchnino,Joachim),1792年出生于亚得利亚海边的佩扎罗(Pesaro)。罗西尼的家庭音乐氛围浓厚,这无疑对罗西尼成长为音乐巨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时的意大利处于法国及奥地利的奴役之中,虽然国家地位与生活状态不良,但这并没有影响年幼的罗西尼展露他的音乐天赋。十二岁时,在意大利的音乐中心正式拜师学艺,跟随一位宗教音乐家系统地学习和声、对位法等一系列作曲基本知识。另外在乐器方面,他还学习了键盘乐器、小号和大号,在艺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1806年罗西尼在乐队、剧团中任指挥及合唱艺术指导,并担任了羽管键琴独奏及乐队伴奏的职务,十四岁时便开始进行旅行演奏。
  1806年罗西尼进入波轮亚音乐专科学校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音乐学习。罗西尼善于运用自己的创作手法,经过自己的创作之后,再与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手稿进行对比。
  1810年罗西尼大学毕业以后便立即投身于歌剧的创作。早期的罗西尼歌剧是仓促的粗糙的,但尽管是这样,在当时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年代里,罗西尼的爱国主义歌剧还是引起了意大利人民的强烈共鸣。短短几年,年仅二十岁的罗西尼便用他的伟大作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树立了牢固的地位。
  1815年成名之后的罗西尼在那不勒斯定居,这个时期是他最稳定,也是音乐成果最丰硕的时期。几部传世久远,影响深远的歌剧就是这几年创作的。除了《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奥赛罗》之外,还有《贼鹊》、《摩西在埃及》、《灰姑娘》等广为人知的作品,除《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外,其他几部作品的首演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1842年,罗西尼移居到巴黎,他先将在那不勒斯创作的两部歌剧进行彻底地改写(《穆罕默德二世》改为《科林斯之围》,三幕歌剧《摩西在埃及》改为四幕)。1829年,根据德国作家席勒同名诗改写的罗西尼的第一部法国大歌剧《威廉.退尔》在巴黎上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之后罗西尼还创作了很多用于如音乐沙龙等“小”场合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如《音乐晚会》即本论文着重阐述的艺术歌曲的出处。之后他还创作了许多大型的宗教作品和钢琴器乐作品。
  罗西尼主要的音乐成就在于他对意大利歌剧的贡献。这里以罗西尼的代表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进行详细阐述。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是一部具有较高思想内容,而十分富有艺术情绪的意大利喜歌剧。其旋律欢乐流畅,人物显得机智而有趣,节奏变化无穷,管弦乐部分绚烂多彩。[《罗西尼》邹建平施国宪著,东方出版社,49页。]“有人认为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同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想提毫不逊色;有人则认为他甚至超过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2、艺术歌曲《谴责》创作背景
  艺术歌曲《谴责》选自罗西尼晚年的歌曲集《音乐晚会》(Serate musicali)。《音乐晚会》的创作时间位于1835年前后,在罗西尼的创作时间轴上,位于他终止其歌剧创作之后的杰作。这本《音乐晚会》歌曲集由8首咏叹调,分别是第一首《诺言》(La promessa)、第二首《谴责》(Il rimprovero)、第三首《启程》(La partenza)、第四首《畅饮》(L’orgia)、第五首《邀请》(L’invito)、第六首《阿尔卑斯山的牧羊女》(La pastorella delle Alpi)、第七首《乘船游玩》(La gita in gondola)和第八首《舞曲》(La danza),此外还有4首二重唱组成。都为有独自寓意的音乐会小曲。其中较为有名的有第一首《诺言》(La promessa)、第六首《阿尔卑斯山的牧羊女》(La pastorella delle Alpi)和第八首《舞曲》(La danza)。前三首作品《诺言》《谴责》和《离别》都以爱情为主题,第一首描写了热恋时期对爱人的至死不渝的爱的承诺;第二首表现的则是表现了主人公想要迫切地得到爱情,而遭到心爱之人的拒绝,但仍旧坚贞不渝地追求的情感;第三首描写了是两个相爱之人即将别离,两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音乐晚会》(Serate musicali)中8首小咏叹调的诗词作者共有两位,分别是前三首作品《诺言》(La promessa)、《谴责》(Il rimprovero)、《启程》(La partenza)的歌词创作来源于意大利诗人皮埃德罗·麦塔司塔修(Pietro Metastasio),他被称为“维也纳宫廷诗人”,他所创作的诗词情感处理细腻,作品结构简洁明了,文字把握恰到好处,正好与罗西尼细腻明了的音乐风格想搭配。后五首作品《畅饮》(L’orgia)、《邀请》(L’invito)、《阿尔卑斯山的牧羊女》(La pastorella delle Alpi)、《乘船游玩》(La gita in gondola)和《舞曲》(La danza)的作者是曾为贝里尼的正歌剧《清教徒》撰写剧本的卡尔洛·佩波利,他的诗词热情激烈,活泼奔放,也能恰到好处地与罗西尼的热烈活泼的曲风相结合。

  (二)艺术歌曲《谴责》的写作特征

  1、诗词结构与演唱分析
  诗文(字对字翻译)韵脚音节数
  Mi lagnerótacendo-o 7
  我抱怨不出声
  della mia sorte amara-ra 7
  对我的命运苦的
  (我会自己抱怨,无言地面对我苦涩的命运)
  ah!ma ch'o non t'ami,o cara-ra 7
  啊但让我不你爱哦亲爱的
  (啊!可是要让我不爱你,哦,亲爱的)
  non lo sperar da me-e 6+1
  别[-]希望从我
  (别指望我做得到)
  Crudel,perchéfin ora-ra 7
  无情的为何直到现在
  Farmi penar cosi?-i 6+1
  让我痛苦如此
  (你真无情,为什么让我痛苦到现在)
  以上为对本文是个歌词的翻译及韵脚、音节分析。
  从韵脚规律上来看,韵脚为句尾一个字节韵母的收尾。通过分析,一二三句和第五句句尾是平顺字。四六句句尾是截断字。因此在演唱时应多加注意。
  音节分析上来看,[《意大利语歌唱正音》张建一著上海音乐出版社第87页]“音节由母音和辅音组成,对发音起着直接的作用。音节还可以使我们按照音节规则找出多音节单词中的重读音节或重读音”如第一句歌词中的Mi;la;gne;ro;ta;cen;do为七个音节。由于第四和第六句句尾为截断字,故在原来六个音节上加一个。音节为七个音节。
  其中所运用的重读音的规则为,在词尾的母音上方带有重读记号的音节需要做重读处理;如果未标注重读音记号的,则通常重读音节在单词的倒数第二个音节;在三个音节单词中,重读音节则为第一个音节;在四个单词音节中重读音节也是单词中的第一个音节。
  根据重读音规则,除了遵守有重读音记号的词以外,还要注意每个单词倒数第二个音节。如“amara”是一个三个音节的单词,其中第一个音节“a”也是重音。理解歌词的音节、重音,即弄懂音乐原本语言的韵律是演唱实践作品的根本前提之一。
  通过对于歌词的翻译我们得知这首艺术歌曲的内容大约是:“我”迫切地希望得到心爱之人的回应,然而心爱之人对于“我”炙热的爱却无动于衷甚至残忍拒绝。然而“我”仍旧不会放弃,会继续对心爱之人坚守爱情。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根据主人公内心的波动对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强弱程度,语句的语气进行调整,以最自然的方式来演绎这首艺术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曲式结构与演唱分析
  《谴责》(Il rimprovero)的曲式结构分别由钢琴演奏的前奏部分、有伴奏的人声演唱的A部分、有伴奏的人声演唱的A’部分以及钢琴演奏的尾奏部分组成,其中第1小节至第8小节为钢琴演奏的前奏部分,第9小节至第45小节为有伴奏的人声演唱的A部分,第46小节至第82小节为有伴奏的人声演唱的A’部分,第82小节至第90小节则为钢琴演奏的尾奏部分。
  这首艺术歌曲采用前奏+A+A’+尾奏的曲式结构,速度标记为Andantino(小行板),每分钟108拍。前奏部分主调在G大调上,第一小节就能看出整首曲子的2个动机。动机一:为右手的小三连音加分解和弦大跳。左手为全分解和弦上行。这两个动机不仅在前8小节显现,也贯穿全曲。第三个动机在A部分开始前的2小节。这里右手为八度二度下行音阶,且为切分节奏。在每个小附点上都有Forte记号表示一种情绪上由平淡到浓重的强调,呼应本曲“谴责”的主题。
  钢琴演奏的前奏部分中,前6小节不计中心部分的两小节准备,左手的分解和弦第一个音都是G音,且都为主和弦,右手材料延用第一动机。准备的2小节延用第三动机。整个前奏由于左手的分解和弦织体和右手的前面紧凑尾巴舒展的旋律线条,加上和声进行清晰为正三和弦,整体给人明朗,欢快,活泼,轻快的感受。(见谱例1)
罗西尼艺术歌曲《谴责》的演唱体会
  (谱例1)
  第一部分声乐进入之后,伴奏织体主要采用主和弦和属和弦的交替全分解形式。演唱的旋律都以倚靠开头,是动机一,动机三的变形。除了11、16、19小姐以外,重音的记号都在开头。第16小节的下行16分音符可以认为是作曲家在这里设置的一声对于得不到爱情无卡奈何的叹息。鉴于这样的谱面分析,我建议在这里采用渐慢处理(见谱例2)
  (谱例2)
  第二部分有伴奏的人声演唱的A’从26小节开始,这里的钢琴伴奏部分又回到了前奏的组织形式。但在第30小节有了变化,声乐演唱旋律和右手的伴奏都引用了前奏中动机三的材料,这样独具匠心的手法在第一首《诺言》中也有使用。演唱旋律在26小节用了琶音下行上行交替配上歌词“non lo sperar da me”音节一一对应,强调语气。我认为演唱到这里时应当加入合适的语气,来强调此时不想放弃追求爱情的倔强。28、29小节2个加重音记号的“no”,更加在句尾补充强调了这种倔强的心情,连带30小姐的切分节奏下行一连串的“no”一级切分之后的休止,表现主人公对于无法挽回爱情的痛心疾首。可以看出罗西尼对于艺术歌曲戏剧性的把握。演唱时需要横膈膜的力量来支撑,有弹性地有倾向性地进行演唱。(见谱例3)
  (谱例3)
  第三部分,也就是从32小节开始,经过两小节八度上行加下行的伴奏,整体的调式由G大调转入其平行小调e小调。左手伴奏主题不再像之前那样抒情优美,转而使用主和弦柱式以及震音的伴奏织体。声乐旋律演唱部分将切分节奏拉长,配上原来的动机一,使人不感到陌生同时又新鲜。基本以5度大跳的旋律配上柱式的织体从原来哀叹伤感的情绪转变为一种控诉和责备。
  在演唱方面,我认为这是全曲难度最大的地方,乐句长且因为音区始终集中在中高音区,加上作者需要的强力度情感。这里的演唱需要较好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运用,发力点在后面也会使得每一句话的蓄力,声音位置的集中更为重要。
  两句长线条的演唱过后,39-42小节的“crudel”单个音的持续演唱是主人公内心最后的感叹。
  44-45小节从“a piacere”到“dim.e.rall”再到“a tempo”以及“piano”的力度,需要演唱者充分把握演唱的加花部分。不仅要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控制,还需要在力度上有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的过度感。要将主人公从失落到悲痛欲绝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见谱例4)
  (谱例4)
  A’段总共可分为三个部分。(46-60)和(61-68)这两段是对A段的完全重复。但在演唱时,建议还是要与第一段进行区分。在演唱上进行2度创作,将情感从原来的淡淡的哀伤转变得更加浓烈一些,在层次上更为丰满。
  第三部分为(68-82)小节,可以看出连续3个半音下行的“crudel”。且作者都有强力度和重音记号。意味着对爱人残忍拒绝的控诉,逐渐将主人内心的痛苦放大(见谱例5)
  (谱例5)
  紧接着,力度从强直接转为很弱,这里要求较强的气息支撑能力和情感把握能力。旋律转为旋律下行二度级进和分解和弦上行的旋律线条,用来表现痛苦绝望后最后的无助的情感延伸,丰富是一种主人公的“自说自话”,并还是表现心里的想法“别指望我不爱你”。
  这里也是对于歌唱者的另一个难点所在。不仅在音准和节奏上有着精确的把握,且在长线条的半音下行乐句之后,马上转入紧凑的三度上下行小跳,三连音节奏型。这需要歌唱者平时多加气息的练习,把握好半音下行乐句的气息用量,来支撑后一次的小爆发。
  尾声部分为(82-90)小节。两句“别指望我”为强与弱的对比。“no”为二度音程级进上行,且重复了5次,表现情绪的不断扩大化。前一句更像是自己对自己说的喃喃自语,后一句像为整首曲子的最终宣告。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坚贞不渝,致死不悔的决心。最后的本首作品的结尾的特别之处是结束在八度大跳的G音之上,再次呼应了主题。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信念和坚定不移。(见谱例6)
  (谱例6)

  三、结语

  综上,笔者浅析了罗西尼对于艺术歌曲创作的精准把握,作曲家罗西尼创作风格多样,其富有罗西尼式的轻快明了的音乐特点,使其成为音乐史上不朽的巨匠。而《谴责》这首艺术歌曲富有充足的音乐情感对比,旋律流畅,和声清晰而简明,情绪炙热而又浓烈,是罗西尼经典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流传至今。
  通过对《谴责》这首艺术歌曲的学习,笔者感到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认真分析了罗西尼过人的音乐才能和细而清晰的写作才能之后,感叹罗西尼不愧为一代大师。
  笔者认为,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保留音乐幽默感,万事以音乐性出发去塑造音乐。用全面的视角去了解音乐,展现音乐的魅力。不光是在课堂上吸收音乐知识,在课后更需要主动地自主地去与伟大的音乐“对话”。不停地审视,改善,磨炼自己的音乐才能。而本篇对于罗西尼艺术歌曲《谴责》的研究,也期望对后续爱好罗西尼音乐的读者给予帮助。

  文献参考:

  [1]《罗西尼》邹建平施国宪著,东方出版社
  [2]《罗西尼》德.福尔克尔.舍尔里斯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意大利语歌唱正音》张建一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4]《罗西尼艺术歌曲选》张立萍贾涛译配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45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8月7日
Next 2021年8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