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文化旅游是现在国内学术界所探讨的一个问题,文化旅游由于探索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一直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答案。黄安民等在2000年时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在2004年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在1999年认为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其实这三种看法和表述对于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解侧重点是不同的,第一种它着重强调了出去旅游的目的性去感受和体验才是真正的旅游文化,而第二个着重说明了旅游活动一定要与大自然和睦,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统一,第三种看法则表示保护好旅游文化资源,做到不破坏才是真正的旅游文化。三个时间段出现三种不同的看法,综述得知,文化生态旅游定义实则为:人是大自然,社会环境的体验者,在体验活动中,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好相关旅游文化,只有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与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不破坏,这样在优美的旅游风景下,以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这是文化生态旅游综述的概念。文化旅游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值得关注,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对于旅游文化的内涵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单纯的旅游已无法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的需求。文化旅游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化语境日趋融合,现代旅游产业与传统文明相互融合使很多的旅游产业不仅得到了发展,也使得传统文明有了再次开发的热潮。这样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文化旅游软实力不断提升,使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旅游产业中得到了最大价值的运用。促使民族音乐舞蹈不断创新,繁荣发展,成为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与产品
旅游,它是一种休闲享受,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它是经济效益与文化活动交融的现象。在旅行路上,人们通过视、听、想来感受大自然景物所蕴含的美,美的享受是旅游活动进行的根本动力,它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财富,是现代人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部分,大自然与现实生活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音乐为人们树立了理想,给人们赋予听觉上的完美享受,激励着人们向完美生活渐进。所谓旅游音乐,就是指与旅游有关的,能表现旅游特点的,并能够充分体现旅游意蕴和旅游意义的,这样的音乐用以满足人们对旅游精神需求的品质。而音乐文化是在人文旅游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音乐对于游客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音乐它很特殊,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用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一段段美妙的旋律构建它丰富的情感语言,音乐能够抒发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人的思想欲望,能够与听者一起产生共鸣。俗话说“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表达形式”,从古至今,音乐的流传是很广泛的,它要比语言和文字还要久远,音乐无国界,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即使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音乐上的交流是相通的。事实上,音乐比我们的语言更有表现力,因为语言只是传达实际含义,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而音乐则更能触动我们的思绪,把我们带入情境之中,换回我们内心的感受。音乐文化是无可替代的,它有着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开发和利用价值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音乐在旅游文化中有其独特的魅力
音乐是文化艺术活动的一种,它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包含着诸多的艺术形式,成为当地地区文化的名片之一。我国音乐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依据人文环境、文字语言等方面发展起来,是民族精神和文化最典型的象征和标志。“音乐是文化基因最顽强最深沉的载体,独特的风格则是不同民族音乐文化强大的生命力。音乐又是无言的符号系统,对应着一种文化的潜在密码。”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不同国家自然环境也大不相同,民族音乐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都表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种类的音乐形式和体裁,都抒发着他们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形态特征。“文化旅游”的发展,使音乐文化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
在旅游的活动当中,音乐可谓举足轻重。旅游音乐有着特殊的回味性和标志性特点,它能漂洋过海,通过大洋彼岸,使人们联想起曾经旅行路上的美好体验。提起美丽的奥地利,人们总会情不自禁的联想起阿尔卑斯山歌和优美的华尔兹舞曲,想起维也纳金色大厅里那一首首动人的音乐;提起西班牙,斗牛舞的场景立马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每当人们听到《绿野仙踪》和《高山流水》,无不被那细水长流和广袤森林所吸引;每当我们唱起《草原夜色美》、《边疆处处赛江南》、《人说山西好风光》无不想起内蒙、新疆、山西各地旅游风光的标志。旅游音乐使得旅游资源的特色更加突出,同时它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为旅游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所以说,旅游音乐有着很强的艺术共通性和意境互补性。旅游者在游行的过程中处处都要与艺术打交道,这是肯定的。音乐与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有着一定的艺术相通性,旅游音乐以艺术的形式表现旅游活动,力求达到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因此音乐是旅游重要的组成元素,应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研究,作为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开发。随着中国旅游开发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推进,旅游音乐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已经慢慢呈现出来。
随着现代旅游类型逐步细化,休闲、度假、科考、文化采风等不同形式的旅游纷纷出现,人们对于旅游之行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旅游文化已成为最基本、最广泛的旅游动机。不仅传统音乐深受旅游者的青睐,而且现代音乐也逐渐凸显其个性、多重的情感艺术让广大时尚青年深受喜爱。有的地方推出的主题音乐会、“音乐之旅”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原生态民歌是非常值得开发的旅游文化资源,很有希望开发形成最有魅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将旅游与音乐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大有可为,这样将会使旅游搞得“有声有色”。目前,中国各地音乐文化这一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音乐文化的旅游开发,对于旅游研究来讲目前还是一个盲点,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旅游研究者和旅游规划者应该把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好好加以研究和利用。
三、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对旅游文化的作用。
民族音乐舞蹈它反映地方民族文化,折射民族地区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从民族音乐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舞蹈艺术中透露出来的生存法则、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等多元文化现象。在XXX背景下,习惯了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人们内心开始对田园乡村生活更加向往和期待,致使,在旅游景区的资源背景下,民族音乐舞蹈的融入,可谓对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和当地文化宣传作用不容小觑。
(一)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旅游文化中对于现代文明的审视
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加入在人们的心目中,对于传统文化生活的向往在旅游文化中,其实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审视。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它通过用歌声、用肢体动作回归自然,表现最真实的民族地区现实生活。例如:贵州苗族原生态舞蹈艺术它将传统的音乐文化元素与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融入到音乐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特点,在原生态舞蹈音乐艺术的加入下,更加凸显出当地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文化与景区相融合,更加返回自然,回归自然。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对传统音乐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一种文化复归的表现。
(二)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反映当地风土人情、民族特色、思想观念的重要表现手段。
对于XXX的人们来说,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对于人们了解当地生活状况有了一种别样的视觉体验。例如:贵州苗族原生态舞蹈艺术中有芦笙舞、鼓舞、板凳舞、锦鸡舞等。通过仔细观看和了解,我们可以看出舞蹈内容主要表现的是祭祀祖先、节日娱乐、狩猎活动、丰收喜悦、爱情交际等内容。它用最纯粹的舞蹈动作表现最古老的传统文化,现如今贵州苗族音乐舞蹈艺术已有它自己独特创新的一面,它将原生态舞蹈艺术融入现代文明,不仅走出当地地区而且还走出中国乃至全世界,这足以表明民族舞蹈音乐艺术对于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三)文化旅游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拓宽其消费理念
在文化旅游中,很多当地的独具特色的服饰、瓷器、手工艺品让人们眼前一亮,高超的技艺水平之下,不仅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更弘扬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例如:贵州苗族音乐舞蹈艺术,我们都知道苗族是一个歌舞之乡,其独具特色的头饰、服饰、乐器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之下,必然会受到当地旅游游客的青睐,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而在这种情形下,一传十十传百的消费与传播,必然带动当地旅游文化,给当地的旅游景区增加效益,对传统文化艺术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播。
(四)民族音乐扩大了旅游的知名度
民族音乐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根据独特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口头相传,逐渐沉淀下来的。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的不断深入,音乐传播更具凸显性。正是由于音乐的这种凸显性,使得许许多多民族优秀传统音乐突破本地区,走向中国乃至全世界,也为当地旅游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民族舞蹈是如此,民族歌曲也是如此,在民族音乐中,四川西部的小城康定就因旋律自然流畅,情感浓厚的“康定情歌”而被广大人民所熟知,由此带动了康定的旅游发展,成为四川的一条知名的旅游线路。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也是如此,随着传统音乐回归本真热潮的兴起,“纳西古乐”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成为当地旅游线路的卖点,形成旅游产品。诸如此类的民族音乐还有“青藏高原”“喀什葛尔女郎”“鸿雁”等,通过歌声传达出本地区特点。这些倍受青睐的民族音乐无形中成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音乐名片,而音乐文化的跨民族性和跨国性也更成为无限旅游景点扩大其旅游地知名度的有力文化载体。
(五)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旅游宣传效果
在旅游宣传活动中,旅游纪念品及当地非物质文化无形之中就传播到全国各地。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已离不开媒体,离不开人们的了解和沟通。旅游景区将自己本地美丽的风景传播给人们,就离不开媒介的宣传作用。优秀的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因其广泛的传播性和群众的认可性,可以为旅游产品的带来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音乐作品、音乐人物、音乐器物甚至是音乐故事等都可以成为营销手段,进行宣传展示,想必一定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效益。就民族音乐作品来讲,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歌曲《乌苏里船歌》以其独特的声音魅力,唱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吸引了千千万万听众。通过这首歌曲,赫哲族这个在全国56个民族中的小民族很快被全国人民所认识,歌曲所描绘的乌苏里江的美丽景色吸引了众多人前去旅游。再如四川西部的小城康定就因旋律优美舒缓,情感浓厚丰富的《康定情歌》而广为人知,动听的歌声伴随着鲜明的舞蹈动作,民族音乐舞蹈带动了康定小城的旅游发展。使得康定小城成为了众人皆知的旅游城市。此类民族音乐舞蹈作品,在我国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歌曲《天路》、《呼伦贝尔大草原》、《醉苗乡》等,器乐曲《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等。可以说,目前倍受大家喜爱的“旅游文化歌曲”就是旅游城市(或地区)的一种听觉识别系统和音乐名片。

四、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呈现路径
首先,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结合现代文明的冲击,多元文化的交融,对于现如今的旅游产业来讲,其实迎合当下,服务当下是最有效的一种呈现。那么文化就是最根本的,而音乐舞蹈艺术是在文化的基础之下产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将当地文化融入艺术形式中,通过肢体动作等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达到弘扬传承的目的。在贵州苗族原生态舞蹈中,以个性文化为主,追溯其历史渊源的地域特征、时代背景,对艺术本身进行还原,结合当下,创新发展。例如《醉苗乡》涉及了节日娱乐保留了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特点,通过光、电、声技术与传统相结合进行呈现。
五、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价值
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是以本真的生活为元素,同时将文化艺术智慧的结晶,通过舞台表现,创造出其多方面的价值:
(一)艺术社会价值。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群众。例如:《醉苗乡》它让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得到了文化上的认可,极大的推动了贵州苗族身份的重新建构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使得贵州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美誉度和知名度有了显著的提升,推动了贵州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从世界民族文化角度来看,原生态舞蹈作品为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各国游客可以通过对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欣赏与了解,更好地感受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让大美贵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艺术经济价值。当今的旅游产业被看做是“绿色经济”,在国内,许多旅游景区都出现了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它们通过展现本地区文化特色,以此为旅游创收效益。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能片面认为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存在的价值仅此而已,这些艺术形式源于我们的生活源于我们所处的大自然环境,是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是在展现文化价值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
(三)艺术文化价值。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能够通过舞台艺术形式让观众获得美的享受与审美体验,实现其观赏的价值。由于旅游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文化功能,旅游者的旅游实质上属于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和购买文化,因此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价值的实现也是文化价值的实现。另外,民族音乐舞蹈艺术通过艺术创新形式来适应XXX的发展要求,得到了新的突破,有效的丰富其文化价值的内涵,实现艺术的发展。
六、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相互关系
在以前,民族地区生活方式较为单一且独立,旅游产业发展也较为局限,音乐舞蹈就成为了民族地区人民消遣愉悦的文化娱乐项目。在贵州苗族地区,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芦笙不响,五谷不长”可见音乐与生产的联系在苗族地区的重要性,在苗族山寨,每逢佳节,农忙闲暇之时,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吹啦弹唱,唱着山歌,跳着舞蹈,尽情欢腾,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气氛。在旧时,音乐的传播和交际只局限于当地的民族地区,传播较慢,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产业,它不再是悄然无声的特质,更多的融入了热烈的元素,在当下,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让旅游产业提升了丰富性,原生态民族舞蹈音乐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创造了旅游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文化产业。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结合其地地道道的民族特色,让一个原生态舞蹈艺术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民族文化、节日活动、风土人情相互交织,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热闹非凡。
七、民族音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开发商业化现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侵蚀
最美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集中在最古老、偏远的地区,伴随着对这些地区的旅游开发,大批外地商户、游客进入该区域,先进的强势文化对这些地区居民造成极大冲击,尤其是对当地年青人的影响颇深。商业化致使这些地区原著居民原有的纯朴民风、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被一步步侵蚀,这些地区固有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节庆活动正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为适应游客喜好简化、带有表演性质的商业性旅游项目,传统工艺、传统民俗等逐渐只能在博物馆和民俗馆可见,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商业化现象会导致地区原有民族文化弱化,改变当地居民观念与习惯,最终致使该地区旅游吸引力降低,旅游市场萎缩,这一过程是相对较为漫长的,但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未能与旅游产业形成双轮驱动效应
与旅游产业相比,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产业发展相对较为滞后。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其实文化产业现有三大产业部类十大文化产业,它们分别为一是旅游带动的特色文化产业,这其中包括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演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业、民族巧取豪夺与会展广告业、山地体育与户外运动业;二是传统主体文化产业,其中包括包括广播电影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休闲娱乐业;三是新兴文化产业,其中包括网络新媒体与动漫网游业、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业。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影响范围仍有限,主要局限省内发展。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产业的薄弱,使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显得后劲不足,因此后续仍须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依托优势文化产业促进旅游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双轮驱动效应。
(三)音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音乐文化产业与旅游的融合还比较淡薄,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或把文化艺术产品(如演艺、民间传统工艺)与旅游市场结合,体现在特定文化项目和旅游项目上,而未从项目设计、产品研发、产业链、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深入融合。在创新方面也有待突破,融合路径主要停留在以资源为主的产业融合上,即所谓的产业融合依靠相关农业、工业、体育活动等其他产业以旅游资源的方式融合到旅游产业中,在旅游活动推动和带动下拉动文化相关产业发展,而未实现音乐文化等相关产业对旅游的相互拉动效应,即在融合模式上仍有待进一步创新,以实现音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音乐文化促进旅游、旅游促进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新业态三维发展格局。在一些新兴产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尝试与动漫产业、军工产业等的融合创新。
八、民族音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日益个性化、理性化,消费者的旅游动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的“某某某到此一游”到“求实、求鲜、求知”这三方面。旅游已经逐渐转化为常态化,大部分人民均拥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时,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常规旅游产品和线路,而是更加期待创新、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下带来的全新项目,要么接收珍藏大自然美景、保存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旅游项目,对那些过度包装、日趋雷同的旅游产品将逐渐失去新鲜感,渐渐的过度商业化的旅游项目和产品线路将被淘汰。消费市场发生的改变,促使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不得不创新思维集中精力去探索新的开发模式以此来达到实现两者的平衡,即项目开发要么从“新”出发,选取新兴优势产业、特色城市建设、新的社会风貌为融点,围绕全新设计旅游全新改观项目和发展创新下的旅游产业相融合,改变人们对于传统旅游的观念,旅游者会对新旧旅游活动进行对比、穿梭于古老与时尚、传统与现代之中。或者从“真”出发,围绕“真山、真水、真地区”,通过对民族地区历史背景、民族特色等资源的深入探寻,结合新技术、新发明、新制度等方法和手段确保旅游开发“原真文化”、“原真山水”的保存,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和原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平衡。
在产业发展方面,不能仅仅依靠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单向促进过程,而应是双向或多向联动的过程,即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实现这些产业的反向促进过程,最终实现多产业多向驱动的目的。在产业融合模式上,除了文化产业以资源要素模式融入旅游业以外,还应从探索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三者多维融合的模式。如以贵州苗族地区为例,可以以“多彩贵州风”演艺促进旅游、旅游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三者共进发展。在产业融合范围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贵州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动漫游戏产业、航天军工企业、城镇化建设等都是可以融合创新的方向。即从点到面,先选取优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再逐渐形成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三者全面发展的格式。
九、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建议
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活动有着天生的合作默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肯定民族音乐文化在旅游产业当中的价值,进行合理科学的旅游开发,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并极大地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和游客的旅游质量。
(一)开发民族音乐文化,设计旅游音乐
少数民族地区应邀请国内外音乐及学者,基于旅游功能对民族音乐文化深入挖掘,收集民间音乐素材、资料,进行精心加工、改编,设计出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呼应的旅游音乐精品。对旅游景观的观赏下加入听觉感知,让艺术形式表现力更加丰富,这样会让旅游者完全将内心融入到旅游环境中,深层次感受当地的美景与文化内涵。当然在旅游音乐的选择上,一定要与旅游环境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营造出和谐的旅游氛围,否则就会造成不一样的效果,破坏旅游景观的美感。
(二)继承与创新结合,科学开发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旅游产品的特色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尤其是中国古老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既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地域特色,又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时代要求,这就面临一个继承与创新结合的问题。如宜昌的长阳巴山舞,它原本来源于土家族的跳丧舞,经过作词作曲家的改编后深得人民群众喜爱,被誉为“东方迪斯科”,成为土家族旅游的主打产品;宜昌的车溪民俗风景区收集、整理、发掘乡土音乐文化,推陈出新,开发推出“车溪歌舞”、“宜昌原生态民歌”等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三)利用民族音乐文化,深化旅游商品的开发
民族音乐文化历史久远,长期以来,不同民族以他们的智慧头脑和审美方式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美妙乐器,例如库姆孜、沙塔尔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乐器有400多种。这些乐器年代久远,风格大不相同,具有非常高的旅游产品开发的价值。旅游经营者可以将这些乐器创新发展制作成工艺纪念品,不断的缓解旅游商品同质化、缺失特色和品味的局面,使游客们透过民族乐器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此外民族音乐光盘、唱片、服饰、演出道具都可以被开发成旅游商品,使民族旅游业扩大吸引力的同时,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四)举办民族音乐节事,开发音乐之旅
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对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将有重大影响,能带来相应的轰动效应、长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影响。某些民族音乐文化集中的大中型城市定期还会举办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活动,有很多形式多样的旅游音乐节事或赛事,可以使国内外更多的游客了解民族音乐旅游文化。同时以本地区的音乐名人、音乐故事、乐器的发明渊源等音乐资源为切入点,开发设计音乐主题的旅游线路,将民族音乐文化吸收到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中,打造属于本土地区具有鲜明浓郁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之旅。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出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旅游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应通过不断地发掘旅游文化资源,树立旅游文化品牌,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双增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和艺术资源。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源,对于开拓旅游市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音乐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利用的重要旅游资源。我们应该正确理解音乐文化所蕴含的旅游意义和价值,用正确的方法对音乐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产业和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刘晗.曹诗图.试论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3):91-95.
[2]陈浩.陆林.基于音乐功能的旅游产品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3):259-261.
[3]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出版社.2001.
[4]王明煊.中国旅游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5]甘枝茂.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致谢
时光荏苒,光阴即逝,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首整个本科学习生涯,感触颇深。四年的大学时光让我更加清晰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奋斗目标,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需要奋斗的人生方向。四年,是我人生中值得留恋的记忆,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由衷的感谢我的导师0000老师,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直到论文的定稿,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0000老师一直对我悉心指导,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更加自信并感受到很大的鼓励,在此真诚的向王老师表示感谢,0000老师谢谢您!
其次,要感谢这四年给予我学习与生活中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与照顾,认识你们,是我一生的财富。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与鼓励才让我专心于学习,感谢你们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谢谢你们!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