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双钢琴是钢琴二重奏演奏形式,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双钢琴演奏是由两个演奏者分别弹奏自己的钢琴,相关配合,来实现乐曲的共鸣,共同完成一首作品。双钢琴作品在巴洛克时期就已出现,并在意大利、德国等得到广泛传播。在古典时期,莫扎特和他的姐姐进行了双钢琴二重奏演出,将双钢琴艺术以演奏的形式展示给世人,也将这种艺术带向了鼎盛时期[王小侠.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2,(03)]。在浪漫主义时期,很多双钢琴作品涌现出来,由于当时改编曲目的盛行,很多音乐家都将交响乐作品改为双钢琴作品,使得双钢琴作品更多,内容也更加丰富。经过岁月的洗礼,双钢琴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为主流钢琴演奏形式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和欣赏者的喜爱。在双钢琴的演奏过程中,演奏双方的合作式最重要的,两名演奏者需要充分理解作品,并且在演奏方面达到相互协调,才能更好的进行作品诠释,所以对于双钢琴演奏来说,两名演奏者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研究对合作能力在双钢琴演奏中的体现和价值进行研究,使得双钢琴演奏合作能力得到重视,使得双钢琴演奏合作能力培养更受到关注。
二、双钢琴概述
(一)双钢琴的概念
双钢琴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就以兴起,虽然具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学术界并没有对其进行权威界定。基于此,本文从双钢琴的内涵出发,以此来对双钢琴概念进行解读。双钢琴作为一种二重奏演奏形式,将钢琴作为演奏的应用乐器,同时两架钢琴并没有进行主次分类,而是相互配合完成乐曲演奏[杜晓静.双钢琴演奏技巧的初步探讨[J].音乐生活,2008,(09)]。
(二)双钢琴演奏特点
双钢琴演奏通过两个钢琴来进行演奏,每一架钢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通过演奏不同的音域与音调,相互补充,最终使得整个作品独立而完整。双钢琴的演奏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双钢琴是地位平等的高级合作艺术,两名演奏者的合作演奏不分主次,通过特定的互补演奏方式,来完整的对作品内涵进行展示;二是具有较高趣味性、较高难度的音乐游戏,双钢琴演奏比独奏、四手连弹更加竞争、交缠、追逐、合应、对抗,拥有更为丰富的节奏变化与和声表现,使得作品表现更具有张力,也能够取得更好的合作效果[于宁.浅析钢琴二重奏的教学[J].大众文艺,2012,(17)],因此,双钢琴的演奏更具有趣味性,两名演奏者通过自由搭配与合作,合理展开作品,使得演奏更加丰富多彩,在娱乐听众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之美;三是能够作为一种较好的练习方法,在心理素质练习方面,能够培养演奏者聆听的习惯、合作的意识,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在能力培养方面,对演奏者的多声部平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辨别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演奏者在声音协调以及声色方面的控制能力;在演奏技巧方面,能够从演奏者的合作能力入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目的,并且通过日常训练,最后逐渐形成音乐思维[田园.谈学习双钢琴演奏的重要性[J].音乐创作,2015,(06)]。
三、合作能力在双钢琴演奏中的体现
(一)双钢琴合作前准备
1.搭档的选择
(1)选择关系最佳的合作者
双钢琴演奏需要良好的合作能力,所以在演奏者选择方面也最好从身边较为亲近的人中进行选择,如老师、亲人、爱人、朋友等,密切的关系,使得演奏双方的关系更为融洽,对彼此也更加了解,能够更好的进行演奏。双钢琴演奏需要的是演奏双方相互适应、合二为一的过程,所以演奏者在个性上的相互理解与包容是非常重要的,要选择关系最佳的合作者[田园.谈学习双钢琴演奏的重要性[J].音乐创作,2016,(04)]。
(2)具有相仿演奏水平和音乐理解力
双钢琴演奏双方如何不能具有相仿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理解能力,那么多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技术的表达也将不尽相同,就无法呈现出非常具有默契的作品。因此想要呈现出更好的艺术美感,需要两名演奏者具有相仿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理解能力,双反意见统一,能够充分理解作品,这样才能更好的演绎作品。
(3)足够的技术控制能力
在双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需要两名演奏者的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在乐曲表现上的共鸣,以此来共同演绎作品,所以对于演奏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奏双方需要表现出具有独特个性艺术表达,因此只有足够水平的演奏技术才能满足双钢琴演奏的要求。
(4)演奏风格上的兼容
双钢琴演奏的成功与否,就在于两名演奏者能否“合二为一”,两人既要有自己擅长的特点,能够在技术表达和音乐理解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同时也肯定会有较为生疏的部分,这就需要合作者来进行互补,双方能够在演奏过程中均表现自己的长处,将演奏技巧发挥效能最大化[赵洋.关于双钢琴发展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
2.演奏者应做的准备
(1)了解与熟悉作曲家的创作背景
两名演奏者需要从作品出发,对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样能够帮助演奏者融入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中,理解其想要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才能够融入感情的进行演奏。
(2)分析曲谱
曲谱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作品,曲谱中直接显示出来的音符、节奏、速度、音乐术语、指法、踏板等,是作曲家创作心得的最直接表现,代表着作曲家的最直接的想法,演奏者通过曲谱分析,能还原作曲家作曲意图。
(3)分析音响
音响的三个要素包括音响的织体、音响的音乐和音响的强度。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两架钢琴在音区方面通常是比较接近的。在演奏过程中,通过进行音色改变、强弱控制、调整音响结构层次感,能够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想要表现出怎样的音响效果,需要演奏双方针对音乐作品进行研究,这个研究需要两名演奏者统一想法,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作为依据,以此来进行音响分析。
(4)练习作品
为了提高两名演奏者的配合度,需要足够的练习,主要是进行双方合作能力以及默契能力的练习。任何合作形式都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密切配合的,需要多次的练习、磨合,更好的了解对方的演奏个性,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默契,在拿到曲谱之后,首先要进行曲谱内容分析,观察相关资料与视频,对曲目有大概的了解,然后不同不断分享彼此的见解,才更好的了解对方想法,从而掌握演奏的大方向[曾珍.双钢琴曲创编的主要技术手法初探[J].大舞台,2012,(02)]。在练习过程中,双方不能够分开练习,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视奏练习,这样能够有利于熟悉和理解对方。如果演奏双方的能力较强,可以进行合奏练习,这种方式比单独练习要好,也能够加快练习进入,两名演奏者可以在合作联系的过程增加默契感。
(二)双钢琴演奏技术合作
1.节奏控制
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进行节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需要演奏者对乐谱有正确的理解,更要对乐曲有较好的节奏感,能够根据节奏强弱来感受正确的节奏。在节奏控制中,要将谱面上的长短音进行标记,同时要注意乐曲中的气息变化,以此来更好的进行节奏控制。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节奏控制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方出现了节奏不稳,另一方也很容易被带入到对方的节奏中,最终导致演奏的失败。在双钢琴演奏合作中,最难的就是同时进入状态,很容易发生开始演奏不同步的情况,从而造成演奏的失败。因此在演奏中,演奏者要打出节奏暗号,用点头、踮脚、口号等方式来找准节奏,从而实现两个人的节奏统一[梁昱昱.钢琴多种演奏形式的演奏研究[J].歌海,2014,(03)]。

2.声部控制
双钢琴的演奏乐谱是大谱表,分为I钢琴和II钢琴,大谱表中的每个谱表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单独训练的方式,在熟练曲谱以后,再进行合奏。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每个声部声部结合起来都会有不同的作用,需要两名演奏者的相互衬托,产生声部的共鸣,增强和声的动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乐曲表现出来。
3.乐句控制
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将乐曲优美的乐句表现出来。在日常练习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乐句中出现问答对话形式时,两名演奏者言注意提问与回答的语气,通过音乐进行交流;二是在乐句中将情感表达出来,并且注重表达内涵的一致性,演奏者要根据乐曲的情绪变化来进行演绎,表达乐曲内涵;三是在演奏过程中要注重分句的准确表达,这需要演奏者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进行演绎;四是在乐句控制上,要准确控制力度,这样才能将演奏中细微的力度变化演绎出来;五是在乐句音色控制上,要通过对乐曲细微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创造力结合起来,形成对乐曲的个人理解,从而对乐曲进行细腻的处理,最终实现完美的演奏效果,表现出音乐所具有的感染力[唐玲.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14,(14)]。
4.力度控制
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进行力度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单声部方面,主要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力度控制,在横向方面,体现在力度的渐弱与增强,它也许是力度上突然的变化或者是自己随意的改变。力度上的增加和减弱,可能是随着音阶上下跑动而变化,或者是随着和弦渐进的方向而变化。在纵向方面,具有多种表现方式,可以采用单声部辅助合生部的形式,也可以采用隐藏的单声部旋律中形式,或是由单声部旋律中和声的旋律声部而形成的纵向层面等[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于润洋,2003.]。但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形成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演奏时候令它具有明显力度的层面感,二是多声部旋律方面,要控制好自己各个声部的力度,还要考虑对方声部与自己演奏声部的力度关系。想要达到最佳的力度层面,必然是要通过双方演奏者来共同努力完成,准确控制音乐作品中的力度层面,是决定音响层而是否清晰的关键因素。
四、合作能力在双钢琴演奏中的价值
(一)提高演奏双方配合默契
双钢琴演奏,离不开演奏双方的密切配合,同时,通过双钢琴练习,也能够提高弹奏双方的密切配合能力。想要得到此方面能力的提高,在演奏者的选择上,要求关系亲密、演奏水平和音乐理解力相当、技术控制能力相近、风格上兼容,在日常练习中,更是要经常进行曲谱讨论,了解与熟悉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更要将曲谱中直接显示出来的音符、节奏、速度、音乐术语、指法、踏板等进行相互讨论,探索如何能够更好的发挥合作效果[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周薇,2003.]。最重要的就是足够的练习,无论是合作能力还是默契能力,都是成功演奏双钢琴的基本标准,通过练习,提高演奏双方的配合,增强双方的默契感,因此可以说,进行两名演奏者的合作能力练习,能够有效提高两者间的密切配合能力,将双钢琴的演奏魅力体现出来,达到“琴瑟和鸣”的效果。
(二)共同诠释和演绎艺术作品
双钢琴演奏是二元主体架构,也可互相包含、转化,并且不管两者如何变化,总是统一成一个整体。第一钢琴与第二钢琴总体上是对等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任何位置都必须对等。在演奏过程中,两者常常形成动态的主从关系,主旋律线条可有规律地在两者之间交换。双钢琴演奏带着浑然一体的统一性、两元主体的总体均衡、动态的互相转化、乐曲中的动态不均衡、差别与矛盾推动音乐发展、合奏或高潮时达到两者平衡等等方面。当将此思路或领悟化入到双钢琴的演奏中,要根据乐曲的指示,当两者形成动态主从关系时,担任主旋律的钢琴声部要较突出,而另一个钢琴声部则要服从之并作衬托伴随,注意力度、速度的分寸不能过火,要控制好自已声部的均衡与平稳,以免盖过或抢入主旋律声部,要充分体现了主从和谐配合的协和之美[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修海林、李吉提,2008.];而当两者处于平衡合奏、旋律线相互平行、交织或重叠时,又要求两架钢琴做出交相辉映的辉煌效果,以取得二元统一之美。演奏时双方配合默契,气息一致,节奏进出整齐划一,此曲的声部结构是齐奏式结构,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乐曲的主题、高潮。
(三)开创新型演奏模式
双钢琴音乐,丰富了音响的世界。作为钢琴中重要的演奏形式,它以丰富的音乐语言,良好的演出效果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双钢琴演奏模式,区别于钢琴独奏、钢琴协奏以及四手连弹,在演奏过程中,应用两架钢琴,两名演奏者均是“主角”,相互配合、竞争,在“你来我往”的互动过程中,为听众提供一场听觉盛宴。双钢琴演奏更是开创了新型的演奏模式,它首先是一种钢琴演奏模式,但对于演奏本身来时,又是一个促进演奏模式创作发展的好机会。通过演奏双方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演奏双方的密切配合能力,不仅锻炼了演奏者的演奏、合作水平,并且锻炼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音乐家,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双钢琴演奏作品,极大地促进了音乐事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代乐风。
结论
双钢琴演奏是一种具有合作精神的艺术表演形式,而双钢琴演奏者超凡的合作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盛宴,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因此,对双钢琴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双钢琴演奏者如何默契配合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对合作能力在双钢琴演奏中的体现和价值进行研究,在对双钢琴概念及特点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对合作能力在双钢琴演奏中的体现进行总结,阐明在双钢琴演奏前应该做的准备,以及在演奏过程中如何进行技术合作,从而提出合作能力在双钢琴演奏中的价值,探讨合作能力对于双钢琴演奏的重要意义,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能够使得两位演奏者默契配合、相互呼应,培养两位演奏者之间的心灵能够达到相互感应,从而更好地展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特色,使得这两位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对作品的理解、情感的表达得到更好的诠释与升华,让双方建立起相互的感应意识,通过听觉、心灵的信息传递,充分表现双钢琴演奏的艺术性。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关怀下完成的,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工作精神都使我受益匪浅。在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老师在百忙中不厌其烦地认真审阅,耐心修改,倾注大量心血,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我所查阅文献的作者们,他们的研究对我写作本文有莫大的启发。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鼓励和支持是我学习的动力。让我走完了大学美好的时光。
最后,衷心的祝愿我的母校越来越好,祝愿我的老师和我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大家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王小侠.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2,(03)
[2]杜晓静.双钢琴演奏技巧的初步探讨[J].音乐生活,2008,(09)
[3]于宁.浅析钢琴二重奏的教学[J].大众文艺,2012,(17)
[4]田园.谈学习双钢琴演奏的重要性[J].音乐创作,2015,(06)
[5]田园.谈学习双钢琴演奏的重要性[J].音乐创作,2016,(04)
[6]赵洋.关于双钢琴发展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
[7]曾珍.双钢琴曲创编的主要技术手法初探[J].大舞台,2012,(02)
[8]梁昱昱.钢琴多种演奏形式的演奏研究[J].歌海,2014,(03)
[9]唐玲.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14,(14)
[10]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于润洋,2003.
[1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周薇,2003.
[12]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修海林、李吉提,2008.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