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掌握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养成基本的生活和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幼儿的常规教育以枯燥乏味的口授式为主,幼儿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难以形成。儿歌充满童真趣味,深受幼儿喜欢,在愉快的歌唱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对常规的认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在园的一日生活常规,自然地养成良好习惯。本文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进行主题分类,结合常规的内容,并从常规儿歌的体裁、歌词、曲调、伴奏等方面入手,探索创编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步骤、方法,进而研究得出实质性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创编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创编
引言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一生的重要启蒙期,是幼儿踏入集体生活、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各个班级对幼儿都建立着一系列统一的常规要求,才能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活泼愉快地生活学习。自幼儿入园起,幼儿园、教师就把幼儿的一日生活良好常规养成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循循善诱,引导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园传统常规教育以说教为主,教师不断给幼儿灌输常规要求,反复提醒督促幼儿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说教式常规教育中教师较多地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限制,例如:午睡时不能讲话,洗手时不能玩水,区域活动时不许乱丢玩具等。教师没有引导幼儿明确行为被禁止的原因,幼儿成为遵守常规的“木头人”。频繁乏味的说教式常规教育会引起幼儿的反感、抵触教师,甚至讨厌上幼儿园。赋一日生活常规的具体要求于儿歌之中,正面引导幼儿理解常规内容,让幼儿在学唱儿歌的过程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将儿歌作为一种指令信号应用于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让幼儿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学习并培养良好的一日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一、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
“常规”中的“常”可以释为日常、固定的;“规”是规则、规定的意思。“常规”可以理解为经常遵守而形成的固定规定和日常规则。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其内容包括了幼儿的入园、盥洗、进餐、喝水、入厕、自由活动、午睡、离园等环节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二)幼儿歌曲
幼儿歌曲是针对1-6岁的幼儿创作的歌曲,通常拥有轻快的节奏、悦耳动听的旋律、简洁上口的歌词,篇幅短小、易学易唱。在歌唱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知识的认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增进幼儿情感的交流。
(三)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是指以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为内容的儿歌。化生活常规枯燥乏味的说教为有趣的生活常规儿歌,在儿歌吟唱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认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9-12月在东侨实验幼儿园大班、星光幼儿园中班实习中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收回有效问卷30份)得出以下现状: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现状
1.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形式
实习观察发现2个班级教师对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培养模式皆为:由发现幼儿在生活中存在的某方面常规问题为源,对幼儿进行常规一轮说教,若常规问题并没有改善则进行反复第二轮、第三轮常规说教等。若教师发现本班幼儿没有建立好该方面的良好常规,又开始新一轮的常规说教,循环反复。问卷调查得出教师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形式以口授形式为主,大多数教师也认可儿歌教育的价值。
表3-1教师最常用的一日生活常规培养形式
根据表3-1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最常用的一日生活常规培养形式是口授形式,少部分教师以一些动作示范讲解方式或运用某些隐形图标提示方式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将儿歌作为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的方式占极少数。
表3-2在一个星期内,在幼儿园中进行儿歌、童谣活动的次数
从表3-2、3-3可以看出,儿歌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深受教师的认可,教师在幼儿园中经常开展儿歌、童谣活动。
表3-4您认为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固定的、统一的
根据表3-4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超七成教师认为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内容不应该是固定统一的,是应该根据各幼儿园、各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水平定制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内容。
2.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情况
表3-5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较难养成常规
根据表3-5调查数据可知,幼儿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良好常规难以养成特别是在进餐、盥洗、入厕、午睡,以及户外活动。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常规的教育模式单一
传统常规教育往往采用说教的方式,教育途径和方法单一,机械地重复说教缺乏趣味性,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可接受性。教师不断地提出要求,强调幼儿的遵守,反复提醒督促,把幼儿当作接受和执行命令的“木头人”,忽视了教育的游戏性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2.常规养成效果差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从幼儿进入小班开始培养。说教式常规教育采用机械式的反复练习和枯燥的语言引导,整体效果不佳。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常规教育应采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方式,不断探索幼儿乐于接受的常规教育模式。
三、运用常规儿歌促进幼儿常规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一)常规儿歌可以激发幼儿常规学习的兴趣
常规儿歌贴近幼儿生活,语言浅显易懂、童真童趣、音韵自然和谐、节奏鲜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听觉引起心灵的共鸣,触发幼儿精神上的快感。幼儿喜欢听音乐,喜欢唱儿歌,教师打破传统灌输式常规教授法,以儿歌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能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促进其学习的欲望。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唱常规儿歌,记忆儿歌内容,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常规儿歌可以帮助幼儿化解常规学习的难点
常规儿歌琅琅上口,韵律感强,富于动作性,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和直觉行动思维。传统常规说教抽象、乏味,幼儿参与度低,常规学习存在困难。运用儿歌的常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强硬的要求和刻板地说教,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并掌握常规要点。常规学习时,引导幼儿边唱儿歌边做动作演示,记忆和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在一日生活具体环节中实际运用。当这些常规儿歌深深印在幼儿的脑海里,扎根幼儿的心里时,幼儿若偶尔忘记某些具体常规要点时,只要一唱起儿歌便能回忆起来。
四、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创编步骤
(一)明确常规主题分类
1.文明礼貌
懂得人际间交往的礼貌规范,与人/物和谐友好相处、文明礼让。爱护公共设施、花草树木,保护环境卫生、树立环保意识,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如:《问好歌》、《离园歌》、《玩具玩具我爱你》、《扔垃圾》……
2.遵守规则
理解并遵守幼儿园和班级的规则以及社会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建立规则意识。让幼儿懂得哪些事情该做、该怎样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帮助幼儿正确认知社会同时促使其树立自身的安全意识。如:《坐坐好》、《排队歌》、《入厕》、《喝水》、《看图书》、《吃饭歌》、《收玩具歌》、《红绿灯》……
3.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幼儿工作的首位。”、“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重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贯彻落实《纲要》内容,重视幼儿身心健康教育,养成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让幼儿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健康的起点,受益于幼儿一生。如:《喝水歌》、《穿衣服》、《刷牙歌》、《洗手歌》、《入厕歌》、《睡午觉》……
4.亲社会行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发展幼儿社会性就要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指南》的社会领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中的目标及相应地对3~6岁儿童典型表现的描述中有许多涉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包括:有爱、分享、谦让、助人、团结合作等,引导幼儿建立起自信心,乐于与人交往,促进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如:《分果果》、《花儿好看我不摘》、《好朋友》……
(二)儿歌的体裁确定
歌曲体裁,一般指歌曲的类型,是题材的表现形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创作中体裁以抒情曲、叙事曲为主。
抒情歌曲一般不具有叙事性,而是直接抒发思想感情,多用第一人称。亲社会行为和文明礼貌类型的常规可以创编抒情歌曲,抒发幼儿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之情、团结合作的快乐、环境的爱护之情等。
叙事歌曲主要特征是歌曲具有较强的叙事性。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类型的常规多是叙述一件具体的事情,比如:在幼儿园中应该如何排队、正确的刷牙步骤等。因此,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类型的常规可以创编叙事歌曲。
(三)歌词创编
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歌词写作的前提是教师清楚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基本过程以及对幼儿提出的常规要求,熟悉本班幼儿的实际常规现状。
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歌词创编应该遵循以下要求:
1.主题单一,易于幼儿理解
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主题分类及常规要点总结进行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歌词创编,儿歌的歌词创编需对应相应的常规要点。一首儿歌中一般只讲述一方面的常规。例:睡午觉属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主题分类中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范畴,创编儿歌《睡午觉》的歌词要与幼儿园午睡的常规内容息息相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2.从常规要求入手,发散思维联想词句
创编儿歌《睡午觉》的歌词为例,午睡环节对幼儿提出的常规要求:睡前要上厕所、进入寝室需安静、衣物鞋子脱好放整齐、用正确的睡姿入睡、午睡不影响他人、起床后穿好衣袜和鞋子归位等。根据常规要求,发散思维,把联想到的词句记下:脱下鞋子和外套、不说话、枕头放好、被子盖好、身体平躺着、不踢被子、不蒙头睡、不趴着睡、安静入梦乡、午睡精神好真开心等。
3.以“幼儿”为叙述的中心来讲述某些事物、常规
歌词从幼儿的角度,用通俗顺口的语言来描述午睡常规,加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例如《睡午觉1》歌词:我要乖乖睡午觉,小被盖好不着凉。藏好肚皮还有脚,蒙头趴着都不要。轻轻躺好不吵闹,一觉醒来真开心。
4.拟声拟人,语言通俗易懂
运用一些押韵的句子、叠词、拟声词、象声词等幼儿化、拟人化的手法写作。例2.《吃饭歌》句末“宝、了、好、掉”押“ao”音,句子押韵使得歌曲音韵和谐。《睡午觉2》歌词:轻轻走进小寝室,脱下鞋子和外套,端端正正放整齐,安安静静入梦乡。歌词运用到大量叠词的口语化的手法。例4.《喝水歌》中“咕嘟咕嘟都喝光”象声词的衬托,充满儿童情趣。
5.句式结构工整,以一段式歌词为主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整首歌词的创编一般使用较为固定的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形式,使得句式结构整齐划一,注意歌曲的篇幅宜短小,以一段式歌曲为主,将常规要求精简提炼成词,方便幼儿的记忆。
(四)曲调创编
1.确定调性、选择适宜的音区
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创编的儿歌具有明亮、整齐和谐的特点,符合大调式歌曲的风格。一日生活常规儿歌多选用C大调、D大调、G大调、F大调。
幼儿对音高音准的控制和分辨程度不高、音域较窄,唱过高的音会损坏幼儿声带。小班幼儿的音域范围在c¹—a¹;中班:c¹–b¹;大班:c¹–c²,常规儿歌的曲调创编要考虑幼儿能胜任演唱的音区,应大致把控在上述范畴之内,若是个别音域超出范围,只要不是长时值、出现的次数不多仍是可以允许的。
2.节奏、节拍简单
运用比较简单和重复的节奏节拍,一般采用二分、四分、八分音符、少量的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多采用简单、重复的节奏,以2/4拍、4/4拍、3/4拍为主,以一字一音对照为宜。一日生活常规儿歌最常用2/4拍,其强强分明、节奏清晰,易被幼儿掌握。例1;3/4拍、4/4拍相较于2/4拍更加宽广,富有抒情性。例2、例4
例1.花儿好看我不摘
3.旋律创编
歌曲的旋律形态可分为:上行(音由低到高进行:1234567)、下行(音由高到低进行:7654321)和平行旋律(同音之间的前行:11115555)。
在幼儿歌曲中,每句旋律一般是三种旋律形态交替出现。根据旋律的主要进行方向分为上行级进趋势以及下行级进趋势,创编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旋律可将这两种趋势交替出现,让歌曲的旋律整体比较平稳、和谐,起伏合理。级进上行和下行旋律和平行旋律能帮助幼儿更加平稳地把握音高、音准,便于幼儿准确地歌唱。使用重复相似的旋律也有助于幼儿准确记忆和理解歌曲。
《坐坐好》各乐节的旋律创编形式依次为:上行→下行→平行→上行→下行旋律→下行。让歌曲的旋律整体起伏合理,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平稳地把握音高、音准,便于幼儿准确地歌唱。音程应基本符合儿歌所适宜的年龄班,《坐坐好》适用于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儿歌的音程也符合小班幼儿较为接受的三度音程内。例5
例5.坐坐好
(五)速度控制
正确地把握速度是表达一日生活常规儿歌风格的重要前提。常规儿歌有欢悦活泼、抒情柔美等不同风格特点,一般以中速或稍快、稍慢为宜。稍慢速度:每分钟69拍;中速速度:每分钟88拍;稍快速度:每分钟108拍为宜。
欢快、活泼的歌曲速度可以中速或稍快,如:《问好歌》、《离园歌》、《好朋友》等;安静、抒情、优美的歌曲以速度中速、稍慢为宜,如:《喝水歌》、《玩具玩具我爱你》、《睡午觉》等。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中、大班的幼儿对歌唱的速度把控能力也不断增强,在中、大班的常规歌曲创编可以加入一定的速度变化。
(六)前奏、尾声、间奏的创编
1.前奏
儿歌的前奏可以让幼儿自然地进入歌曲营造的特定的意境氛围中,使得歌曲的主题出现更加自然和谐。表达与渲染歌曲的情绪。
以歌曲的结尾句或者将结尾句稍做节奏变化、补充素材作为前奏引出歌曲,使得歌曲首尾自然呼应的这种前奏创编方法是最简便易行的,适用于绝大部分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幼儿容易进行接唱。例9
一日生活常规儿歌中以歌曲的首句、比较有特色的乐句、高潮句作为素材,稍作加工,创作出的前奏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印象。例8
不以歌曲中的旋律作为素材,而是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营造的情境、抓住常规本身的特点,创作新的前奏。例3《红绿灯》的前奏为歌曲营造了欢快、轻松的氛围。
例9.美丽的夜晚
2.间奏
歌曲常用间奏来补充音乐形象,增强表演性,起到补充结构、渲染情绪及氛围的作用。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篇幅较短,一般是一段体结构,段落内部的间奏宜短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类型的常规表演模仿性强,常对这部分的常规儿歌适当创编合适的间奏,为幼儿提供形体表演的时间。
间奏创编常重复或稍作变化的重复前一乐句中的片段,使乐句衔接自然、流畅。例10《刷牙歌》就采用了直接重复前一乐句的手法创编间奏,在间奏部分幼儿可以随乐做相应的动作。间奏创编也可以增加些新的音乐素材,来增强乐句前后的对比性和新鲜感。
例10.刷牙歌
3.尾声
常规儿歌篇幅较短,创编的尾声宜短小。补充歌曲音乐形象的同时让幼儿对常规认识有一个完满的终止。儿歌的尾声可以大致可以归纳以下几种:将歌曲的尾句稍作变化而成。例1;带有高潮性的结尾歌曲中常在结束的长音上增加尾音,可用快速音阶作尾声,烘托气氛,形成完满的终止。例5;用歌曲结束音的变化重复作为尾声,可将结束音升降八度,同时可作节奏变化。例7
一日生活常规儿歌一般含有前奏、尾声,根据歌曲具体特点也可以同时都有前奏、间奏、尾奏。例10
(七)伴奏创编
伴奏能促使歌唱的音调准确、速度控制适中、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根据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内容、风格选用适宜恰当的伴奏音型。
1.单音伴奏
常见的单音伴奏有主音伴奏和主属音伴奏。
主音伴奏适用于内容简单、篇幅短小的一日生活常规儿歌伴奏。主音是歌曲中最为稳定的一个音,其他音几乎都围绕着这个音进行。一般来讲,找到儿歌的结尾音也就找到了主音。《坐坐好》的主音是“1”,可用“1”为主音的单音伴奏。例5
主属音伴奏,适用于活泼、轻快的2/4拍的一日生活常规儿歌。依据主属音伴奏公式简谱:1515|1515来编配伴奏。例9
2.八度伴奏
八度伴奏节奏鲜明,简单的伴奏中充分突出歌曲旋律。适用于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类型的常规儿歌伴奏,能够突出歌曲中的具体常规内容。依据八度跳进伴奏公式简谱:11|44|55|11进行伴奏编配。例11
3.柱式和弦伴奏
柱式和弦的和声饱满、厚实,力量较强。尤其运用于歌曲的高潮部分,可推动和烘托音乐气氛,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尾声伴奏可运用柱式和弦伴奏。例:12
4.半分解和弦伴奏
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常用于欢快、跳跃性一日生活常规儿歌伴奏。伴奏公式简谱:2/4拍
55665555
1313|1414|7272|1313|(IIVVI级)
《排队歌》是一首欢快及跳跃性的C大调歌曲,编配半分解和弦伴奏。例7
5.全分解和弦伴奏
全分解和弦适用于抒情性一日生活常规儿歌伴奏。伴奏公式简谱:2/4拍
1535|1646|7525|1535|(IIVVI级)
《玩具歌》是一首抒情性、愉快的C大调歌曲。歌曲主体部分运用了全分解和弦,前奏运用半分解和弦伴奏,尾声运用半分解和弦和柱式和弦伴奏。例12
6.琶音伴奏
琶音伴奏是将和弦分别弹唱的另一种伴奏形式,其表现力丰富,如行云流水般细腻。常见的琶音伴奏有八度内琶音伴奏和超越八度的琶音伴奏,适用于速度稍慢的一日生活常规儿歌。例4
在歌曲的和弦伴奏中多用正三和弦:I、IV、V级。开头和结尾小节一般用主和弦I级,其他小节要看强拍音和强位音占哪个和弦最多,就选择哪个和弦。在正三和弦伴奏基础上,将副三和弦:II、III、VI级巧妙地加入,凸显儿歌刚柔并济的色彩风格,使得一日生活常规儿歌更加优美动听。
伴奏编配过程中应试弹奏旋律和大致编配好的伴奏,演唱歌曲,根据音响效果、和弦弹奏难度对伴奏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最后定稿。
例11.洗手歌
五、结语
本篇文章研究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创编实践。通过了解各年龄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现状、常规儿歌创编现状,将幼儿生活常规的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总结出一日生活常规具体内容,基于儿歌创编的组织要点,探索出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的创编体系,依此步骤和方法进行创编实践。
本研究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培养提供新的方向,为幼儿教师的创编常规儿歌提供了实质性的方法策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创编的常规儿歌未实际运用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常规教育中,具体成效未知。幼儿教师参考本文步骤来创编常规儿歌是否会产生其他的问题和困难。
致谢
“人在光阴似箭流”,转眼间,大学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回首充实的四年的学习生活,心中充满感激与不舍。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倪榕霜老师和许华春老师,认真负责、风趣幽默可爱。感谢她对我的循循善诱,为我的问题耐心答疑解惑,提供专业的指导。同时,我也衷心感谢各位答辩老师对我论文的指导和帮助。其次,我要感谢四年中我的所有任课教师和我在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感谢你们的悉心教导。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和快乐。
参考文献
[1]王炳文、马成.幼儿歌曲创编[M].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03):P36、39、46、47、52、53、110、122-124、126、127
[2]郭亦勤、王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07):P92、93
[3]刘智勇.钢琴公式化即兴伴奏[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06):P1、2
[4]蒋新俭、王工念.乐理、试唱、练耳[M].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7)
[5]王媛媛.关于儿童歌曲的创编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5,35(01):166.
[6]王露.小班一日生活常规儿歌创编的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18(02):57-59
[7]李玉玲.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的现状调查[D].天津师范大学,2012.
[8]杨美男.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12]曾媛宇、贺琦、曾亮.钢琴基础与幼儿歌曲伴奏[M].第一版,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2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