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对于中国风流行歌曲创作的影响——以周杰伦作品为例

摘 要:随着科技发展,网络的普及,各个文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呈现出了互相借鉴融合的趋势,中国民族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互碰撞融合,迸发出了新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他的出现也让广大的创作者与音乐爱好者的追捧与研究,这种音乐风格的盛行,展现了传统文化对于当今流行音乐的影响,无论是从创作的角度,还是从民族的精神上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存在,现在让我们以周杰伦的作品为例,去探究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对于当今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周杰伦;结合;

前言

如今这个时代,飞速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创新性的时代,伴随着告诉的发展,音乐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元素,不断地进步与发展,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了一个音乐领域的重要分支,在这之中诞生了中国风流行音乐这一分支,作为融入中华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音乐,不仅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让流行音乐逐渐发展的更加多样化,同时也能够让世界人民通过流行音乐来感受来自中国特别的文化创作。

1 简述中国风流行音乐

1.1 什么是中国风

中国风,即为中国的风格,这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因为西方对于当时中国的那种想象与向往,应用于各个领域,除了音乐这一领域,还有诸如设计风格,美术作品等等,中式的精致在当时神受欧洲贵族的追捧。而到了近代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迅速,文化结合的风潮加剧,逐渐的中国风流行音乐,赫然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这些音乐的大多数都是带着中华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从作词还是作曲亦或者是两者的结合,都是来自于作曲家与音乐人对于古典文化的独特理解与诠释,这之中有着纯粹的中国风曲目,也有中西结合的近中国风曲目,但无论是哪一种的表现形式,都是在努力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2 什么是“中国风流行音乐”

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指主要以中国元素为特征的流行音乐,多指音乐中透露着以中华文化为底蕴的中国风味与意象。音乐制作人黄晓亮曾经提出“三古三新”界定中国风流行音乐,即为:“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其中三古,便是从词中辨别是否为文言文或古诗词句为主体,曲调中是否是中国传统的旋律与唱腔;三新为,中国传统乐器与现代流行元素的融合,展现出一幅优美的古今融合的画卷,为传统文化赋予全新的意义。对于完全符合这六项的便是“纯粹的中国风”,当缺少某个条件时则被称为“近中国风”。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风流行音乐已经有了一部分的铺垫,把中国传统文化内置到各种音乐类型中,如周杰伦的《青花瓷》,由方文山作词,文体采用仿古,编曲中加入了中国乐器,两者相互结合便有了这首传唱相当广泛的流行歌曲,曲中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以天青色作比写出那种意境。但也因为并非严谨的遵守了三古三新,所以是一首“近中国风”的曲目。

另一首《东风破》,是周杰伦较为早期的作品,由周杰伦与方文山的诠释,几乎完美的符合了规则中的“三古三新”,仿古的小调曲风,加入了二胡、琵琶,让人有一种梦回唐宋的感觉,也基本奠定了周杰伦后来的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曲风标准。

2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2.1 代表人物——周杰伦

周杰伦,1979年1月18日出生于台北,祖籍福建泉州市,中国X流行歌手、原创音乐人、演员、导演等。曾获金曲奖最佳作曲人,两次获得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四次获得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四次获得世界音乐大奖中国区最畅销艺人。

2000年发表了他的首张专辑,也是他首次与方文山合作,在这张专辑中就有了他第一首“近中国风”的曲目《娘子》凭借着仿古的词,过场中采取了琵琶的轮指奏法,让带有中国元素的流行音乐,不知不觉间渗透近了流行音乐市场。次年在《范特西》中推出的《双截棍》,开创了华语流行乐坛的“中国风”先河,由方文山作词,曲调中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周杰伦多元化的音乐尝试,也是他的成名曲。

2.2 周杰伦的中国风流行歌曲代表作

2001年周杰伦的第二张专辑中,推出了《双截棍》,曲目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创作出一种全新的风格,一种武侠风格的歌曲,超快的Rap混合着中国风的作曲,作词也突出着浓郁的名族风情,二胡与钢琴的结合在当时也是相当的惊艳,是周杰伦尝试风格的作品,同时敲开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大门。

周杰伦与方文山的合作,引领了现代中国风流行音乐的风潮,根据黄晓亮的“三古三新”,2003年的《东风破》,是一首纯粹中国风歌曲,对比2000年的《娘子》,无论是从词曲还是旋律的表现,都是运用了更加具有中国风创作方式,这首歌的创作在当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众多音乐人因为长期的音乐学习,曲风逐渐向着西方靠拢,而在这之中的周杰伦,他选择了文化的回归,与词作者方文山合作了这首极具东方风韵的复古式的作品一经发行在那个时候就非常火热,周杰伦也凭着这首歌在次年获得了话语流行音乐十大单曲奖。虽然周杰伦不是第一个中西结合的音乐人,但是这首《东风破》出现的时机,恰巧是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全面西化,甚至面临本土文化缺失的状态下,横空出世,在这样一个时机下,为中国文化和西洋音乐的结合与交流,创造了新的平衡。

之后在2006年一首《发如雪》让词作者方文山,成功获得了最佳作词奖,这首歌是当年那张专辑中的唯一一首中国风歌曲,歌曲中的古筝伴奏突出着中国风,相比同专辑中的《夜曲》,同样是描写着爱情,歌词中的“只恋你化身的蝶”用很中国风的意向,写出了那份对于爱情永无悔永相守的坚持。

2006年与费玉清合作演唱了《千里之外》,发布与专辑《依然范特西》,值得一提的是这张专辑中有三首都是中国风的曲目,其余两首分别是《本草纲目》与《菊花台》,但因为这首《千里之外》更加耀眼,所以虽然其余两首也十分优秀,但这首歌就摘下了当年的全球华语音乐榜最佳歌曲,方文山填词的诗意开头,描写了歌曲中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全词描写了那个烽火连天的社会下的儿女情愫,“琴声何来,生死难猜”也突出了那个战火年代的人们爱情多以悲剧收尾。对比上一张专辑的《发如雪》,周杰伦与费玉清共同的演唱,R&B与费式唱腔,中国风与流行完美碰撞,抓住了传统音乐的精华,发掘了更多的美感。周杰伦的独特风格,方文山作词用的白描手法,费玉清的唱腔,三者相结合,完成了这首经典的曲目,让我们从曲目中感受中国风流行音乐的魅力。

2007年一首《青花瓷》席卷了当时的大街小巷,周杰伦与方文山带着周氏中国风,又一次席卷而来,对比之前那几首中国风流行音乐来看,从《东风破》的“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进行到《发如雪》中“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中“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每一首都是悲情的,那种描写无法得到与分离的场景,是周杰伦永恒的主题,同样的在《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也描写了那种良人难得,就像是青花瓷的天青色,需要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的烟雨天。这首曲目,作词描写了青花瓷的美丽,与天青色的烧制不易,借物抒情。曲调中传统的古典乐器,古朴典雅,清新流畅。“素胚、仕女、汉隶、”为我们描写了青花瓷的传世风采,结合者周杰伦的柔情古朴唱腔,构成了这样一首R&B的佳作。

3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构成及影响

3.1 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由周杰伦的代表作品,我们大概可以得知,民族音乐元素就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主要构成部分,他无处不在透露着中国的民族精神。歌词中他们大多会采用仿古或者仿文言文亦或者是直接使用诗句进行创作,其风格上突出了意境的重要性,如上文中的《青花瓷》作词就非常的写意,或者是那种比较武侠的风格,如《双截棍》中的嵩山少林。都在描写着中国民族文化。其次就是编曲上,这些中国风歌曲大多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如:古筝、二胡、琵琶等等,一部分用来做主旋律,一部分进入到编曲的伴奏中使得其在音乐响起的瞬间就充满着中国风。对于唱法上,周杰伦在《霍元甲》也曾采用京剧的唱腔,拟声词的运用,还原了一代武学宗师的民族之魂,对于戏曲这一形式的采用,大多是进行了二次创作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作品之中。除了周杰伦在唱腔中的运用,谭维维也曾在《缘分一道桥》中采用秦腔,对比着王力宏的真假声转换,找到了民族元素与流行音乐的完美融合点。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对于中国风流行歌曲创作的影响——以周杰伦作品为例

以作品《千里之外(图1)》这段演唱的开场为例,这段在转调前是D宫调式,为传统的五声调式,结合开头的唱词: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这样的仿古填词,那种中国风扑面而来,除了这个作品之外,周杰伦的大部分中国风歌曲,都是采用了传统的五声调式,以此从调式上就突出中国风的特点,结合他与方文山合作的仿古填词,进一步增添了中国风的色彩,大部分曲目的配器也多使用中国传统乐器,例如古筝、琵琶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乐器,凭借着他曲目的影响力,也让中国风这种曲目广为流传。

3.2 民族音乐元素对于中国风作品影响

作为一个大学生,也是从小听着周杰伦歌曲长大的孩子,我们从他的歌里总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魅力,善于利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仿古的词,中国古典乐器的配器,相互结合发展,无处都在透露着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渗透,使得中国风音乐与其他的流行风格有了很大的区分,那种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一种来自五千年文化沉淀的魅力,我们除了有《青花瓷》那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种唯美的类比,写出有情人的等待;也有着《本草纲目》: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这种坚强不屈的民族魂,到后来的《霍元甲》中的:天下谁的,第一又如何。突出了我们民族的谦恭本质,这些中国风韵味十足的歌曲,除了那些结构与词曲,更多地是在宣扬着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无论是古诗词,古乐器,亦或者是那些仿古的作品,都是受到了这些文化的影响,融入了很多民族音乐元素。

近些年来,大部分出现的中国风作品,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意在从多方面融合这一切,例如《华阴老腔一声喊》,不仅是在运用华阴老腔丰富作品,更多地是想让人们看到这个即将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失了传承人的华阴老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摇滚乐的结合十分大胆,既有了那种摇滚的呐喊,也有了大西北的风霜感,磅礴豪迈。其次是《缘分一道桥》,古诗词开头,塑造了整首曲目的情感基调,“狼烟千里乱葬岗”前后呼应,方文山在作词功底上十分深厚,中途谭维维的那段类似于“秦腔”的起伏感,王力宏的唱法对比,让这首曲目的中国风更加突出,同时也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让这首歌别有一番风味。

中国风流行音乐,带来的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民族情怀,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它都是令无数中国人为止振奋的存在,词曲中透露的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也让无数学生在这种音乐的氛围下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让我们能够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3.3 对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未来展望

作为一个近些年被多次提及的音乐形式,有着很广的受众面,凭借着古老文化的沉淀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风流行音乐也一定会成为世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有着丰富多样的作曲形式,一个适当发展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创作者们的激情也会越来越高涨,世界越来越近,文化的碰撞也越来越激烈,未来一定也会有更多的创作者来进行着创作,丰富这一片广阔的天地。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周杰伦,近些年也涌现出了一批中国风音乐的创作者、演唱者,例如萨顶顶,在为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电视剧演唱主题曲时,创作了《左手指月》,填词仿古,唱腔中也融合了戏曲的成分,中西结合,同一部电视剧中也出现了另一首由毛不易演唱的《不染》,两首曲目都是近中国风的曲目,出自同一部电视剧,传唱度也都相当的高。对于中国风音乐未来的样子,我想大概都会是围绕着某一个主题的电视剧亦或者是类似的影视作品进行创作,近些年来已经鲜有纯粹中国风的曲目出现,大部分的中国风流行曲目通常会伴随着影视作品出现在我们生活里,例如《长城》中的《缘分一道桥》,《知否知否》出自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一系列的曲目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新的发展路径,由影视剧作品引入这些歌曲的创作,从而继续让中国风流行音乐发展。我认为这将会成为一个创作的大趋势,伴随着影视剧的发展凭借着优秀的文化底蕴,中国也一定会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诞生,而伴随着这些影视作品的诞生也会相应的出现一众优秀的音乐作品。

4 结语

对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文化、古典艺术相结合,将现代与过去相联系,造就了一个不一样的试听体验盛况,为所有的听众打造了一场意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结合的方式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古典文学,不可为不是一种非常新颖且积极的探索,会产生许许多多富有活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不断的挖掘探索中,在每一位创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在每一首经典的口口相传中,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能够成为我们唤醒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盛行,也为中国流行乐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一开始的传统文化发掘,再到不断地更新发展中西结合,吸取西方先进的经验,这样子既有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文化底蕴,也让流行音乐有了丰富的生命力,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笔者非常看好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的,因为他特别的曲目风格以及特别的文化氛围,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许多地区与国家所不具有的优势,凭借着中华文化这座宝库,我们总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创新点,从这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我们的中国流行乐坛,丰富我们的音乐形式,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广为流传,也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曹颖慧.“中国风”元素在国漫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9(36):78-79.

王呈章.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为例[J].戏剧之家,2018(28):51-52.

付广慧.浅析戏曲元素在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运用[J].音乐创作,2019(07):106-113.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对于中国风流行歌曲创作的影响——以周杰伦作品为例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对于中国风流行歌曲创作的影响 ——以周杰伦作品为例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1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7118.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4月12日
Next 2023年4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