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突围

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快速、便捷性。新媒体也在受众的注意力资源上成了与传统媒体对峙的局面。发展自制脱口秀节目是近几年各大视频网站的重要战略方针,自制脱口秀节目不仅可以缩减视频网站购买影视剧资源成本,并且能够创造

  一、绪论

  网络自制节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由于互联网越来越亲民化,受众的注意力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所呈现的内容,再加上互联网的便捷性使得受众会更主动的去寻求更吸引眼球的节目[1]。从最开始的网络同步直播、影视节目到现在自制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等都能看出媒体人为了留住观众所作出的一些改变。从国外买入版权加工出产具有中国化的节目热潮还没褪去,新型的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已悄然出现,并获得大票忠实观众。在经过短期繁荣之后,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各种发展弊端也开始显现,如内容低俗、同质化严重等,这些问题导致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数量骤减。在经历市场洗礼之后,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发展趋于平稳。目前,网络自制脱口秀状况并不乐观,虽然市场上数量虽多,但缺少精品。在这背景下,脱口秀节目《奇葩说》自上线以来,在业内外取得强烈反响,获得一致好评,也引发了收视热潮。作为一档前所未有的现象级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奇葩说》有着很大研究意义。主要通过对节目分析来总结出其成功的背后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化其不足之处,为当下其他自制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选取《奇葩说》这个案例在于它具有自制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首先《奇葩说》节目形式新颖,采用“辩论+娱乐”的节目形式,这在之前的脱口秀节目中都没有出现过。以往的节目大都还停留在“你说我听”的阶段是,《奇葩说》采取辩论选手在节目现场为一个辩题进行辩论,让观众不仅有思考也有选择。其二,《奇葩说》的节目内容更贴合观众,奇葩说选取的辩题大都从各种社交网站如微信公众号、知乎、微博、百度贴吧上有观众投票后选取出来的,更符合观众想看的,确保“辩题”是受众真正关心和感兴趣的。综上,选取《奇葩说》进行案例研究,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更好的代表当今网络节目的现状,对它的研究也可以为未来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

  二、网络辩论节目的由来和发展现状

  (一)、网络自制节目的兴起

  网络自制节目的兴起得益于政策的刺激,在广电总局接连发布“限娱令”、“限外令”之后,使得电视综艺节目减少,引入国外版权也受到严格的限制。在此背景下,网络自制节目不仅受限少且灵活度高[2],很快便成为业界媒体人争相创造的领域。其次,网络自制节目成本较低,这对于视频网站树立品牌形象,提高自我的竞争力有着很大的帮助[3]。

  (二)、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网络媒介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即时产生互动,即时参与,促进了“脱口秀”节目跨屏传播的便捷性,也为自制脱口秀节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脱口秀节目渐渐登上视频网站舞台。我国的网络脱口秀节目发生在2007年,由搜狐视频制作的《大鹏嘚吧嘚》一经播出便刮起了网络脱口秀的热潮。各视频网站相继走上了自制脱口秀道路。如优酷《晓说》、爱奇艺《以德服人》,《暴走大事件》等节目。当下,网络自制节目种类繁多且形态各异,笔者通过不完全统计将三大视频网站出台的脱口秀节目划分如下:
奇葩说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突围
  上列的表格只是列举了三大视频网站几档有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节目内容涵盖了评论类、财经类、文化类、娱乐类。这些个性鲜明的节目一推出便引起广泛关注也获得了不错的点击率、收视率和观众反响。但是,根据数据统计,视频网站自制脱口秀节目80%的播放量低于平均水平,然而《奇葩说3》总播放量达到17亿,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超20亿。这说明优质的脱口秀节目,能够实现口碑和市场的双赢,脱口秀节目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但是,也说明了在脱口秀市场中口碑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有较大提高空间,优质的脱口秀节目制作已经处于高水准、高点击率。而相当一部分脱口秀节目还处于“低水准、低点击率”的双低状态。真正优质的脱口秀依旧太少,脱口秀节目的生产播出模式依旧处于不成熟,脱口秀节目行业发展依旧不平衡[4]。

  三、《奇葩说》5W模式下传播要素分析

  (一)传播者

  对于脱口秀而言,传播者是整个节目的灵魂,《奇葩说》汇集了两岸三地最会说话的人和最奇葩的辩手,第一季和第三季的马晓康组合、第二季KJM到第四季罗振宇、张泉灵、何炅的强势加入。同时,节目每期都会邀请一位男/女神作为节目嘉宾,增加节目的话题度和新鲜感。
  1.导师团
  主持人马东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3年加盟爱奇艺,出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在《奇葩说》中,马东敲着木鱼,嘴上说着“我们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就开始了整个节目的主持。马东以其独特的口播形式对赞助广告商的介绍让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并且愿意为之买单。此外,主持人与节目其他人物的谈话也让整个节目氛围轻松愉悦。马东频抛出的问题,让导师和嘉宾分别来回答,导师跟嘉宾回答问题的尺度也是不小,但马东的回答却是中规中矩,保持着分寸,松弛有度的主持形式不仅巩固了节目风格“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也给突出了两位导师的语言风格。
  导师高晓松近几年因《晓说》、《晓松奇谈》在脱口秀界红遍大江南北。在《奇葩说》中高晓松延续一贯的强势犀利,一针见血的评价。例如高晓松炮轰清华学霸梁植,他是清华本硕博即将毕业的学生,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然而一上来就问导师读了这么多书该找什么工作,遭到了高晓松的批评。高晓松对其评价说:“一个几度影响国家民族命运进程的学校,眼光格局不该局限于问人该如何找工作。一个摆国徽的地方摆了你们校徽的学校,心胸气度不该局限于问人该如何找工作。一个高产国家领导人国企外企领导的学校,平台之广何愁工作,你让我感到很失望。”
  导师蔡康永是X综艺界的大咖,在《奇葩说》中哪怕比赛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蔡康永总是能用他娓娓道来的陈述方式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贯穿到观点里,慢条斯理却又打动人心,让观众潜移默化的被他打动。蔡康永说是节目中的一剂润滑油,在激烈的比赛中缓和现场气氛调解选手的状态。
  “毒舌女王”金星以其犀利的评判,敢想敢说的性格被受众熟知,她主持的《金星撞火星》到《金星秀》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金星不仅有丰富的主持经验也有一大批忠实观众。
  罗振宇在《奇葩说》里以其巧言善辩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其丰富的学识在陈述时不断引经据典,抛出名人、著作的名言理论增加论点的信服力。
  张泉灵的加入给《奇葩说》增加了一些社会元素,她加入导师行列最大的好处就是她能现身说法或者是用社会上真实的例子告诉你这个观点,让人有一种信服感,有一种接地气的感觉,有一种共鸣感。
  2.辩手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选手们能参与到节目来都有一定的标准,就是“奇葩”就是个性的、稀有的、独特的,最重要的是就是会“说”,既然节目取名叫《奇葩说》当然是旨在选取最会说的人来参与节目。此外,选手们各有风格、在不失辩论逻辑缜密的同时也带有嬉皮搞怪的形象特质,这些特点都体现在节目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之中,为整个节目增加了不少看点。例如“金句女王”马薇薇,作为第一季的奇葩之王,马薇薇理性犀利型的辩论风格留下不少金句,如:“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爱一个人就是低到尘埃里,别说缉毒犬,草履虫我都愿意做”、“都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跟你的器官讲隐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范湉湉,是《奇葩说》里最嚣张的一个,以其感性又泼辣,用“神语速”来炮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辩手,例如“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看呀!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本能,看呀!”
  3.嘉宾
  在节目中每两期期都会邀请一位奇葩女(男)神来参与节目的辩论中。邀请的明星嘉宾含括演艺圈、音乐圈、体育圈等领域,这样的嘉宾具有人气也有一定话题性,为整个节目提高了知名度也给嘉宾们带来二次宣传。如女神嘉宾陶晶莹,陶晶莹本身就是主持人,因此担任女神也具有综艺范,很会接主持人抛出的耿,为节目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其二陶晶莹阅历丰富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同学做必要不要举报”这期辩论中,陶晶莹作为女神嘉宾从“人生并不是非黑即白”和“全人教育”两个角度回答,情和理结合的很好。

  (二)传播内容

  1.辩题选择
  《奇葩说》是辩论节目,那么对辩题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节目选择的辩题原则是观众说的算,因此节目组通过收集知乎、微博、百度贴吧公众号热议内容和辩论话题,选择观众最关心的,最想了解的来作为节目拟辩题的的参考。下面选取第一季辩题进行分析:
  话题次数百分比
  道德文化观念6 26.08
  两性情感12 52.17
  社会现实5 21.7
  总计23 100
  由此可见《奇葩说》辩题中,两性情感出现的比例最多,所占比例为52.17%,其次为道德文化观念,所占比例26.08%,最后是社会现实,所占比例21.7%。辩题囊括了当下社会热点,包括生活、工作、爱情、事业、婚姻等,看辩题,我们就知道《奇葩说》的尺度之大,因而奇葩说也被誉为“用娱乐来包装现实,用轻松来表现严肃”的语言类节目,与以往的脱口秀相比,“保守”“传统”“三观正”这些完全被颠覆,以大尺度为卖点的《奇葩说》可以说是综艺节目中的一朵“大奇葩”。
  (1)道德文化观念
  这类型的辩题有6个,如:“份子钱要不要被消灭”、“催婚是爱还是变态”、“相亲要不要AA制”,“你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等。其中“你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最能抓到90后的神经,不少90后正面临着恋爱结婚的问题,漫长的封建观念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封建枷锁也被新式婚姻观所冲破,这道辩论题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这期节目根据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正方的观点是:“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爱情根本不care门当户对,甚至连性别、物种都不care,但结婚不同,你要考虑你的父母。”反方艾力认为:“这是一档做给90后看的节目,我们90后还是要稍微浪漫一点,不要过早现实。”而蔡康永则是从自我学识的认知方面进行分析,如果不门当户对也许会造成生活习惯、后代教育、交流沟通上的分歧。
  (2)两性情感
  《奇葩说》的受众群主要为90后,而90后已到达适婚年龄,面临着情感问题,而节目选择的辩题涉及在恋爱、分手、婚姻、出轨。如:“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结婚该选择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等。其中“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探讨的主题爱是不是婚姻的全部。正方认为没有爱了就要离婚,没有爱的相处夫妻相敬如宾,是夫妻但没法履行夫妻义务,生活平淡无奇。而反方认为:婚姻里不应该只有爱,还应该有责任,不认为爱是婚姻的全部。
  (3)社会现实
  《奇葩说》辩题关于社会现实的有5个,如“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潜规则用不用”、“我不生孩子有错吗”等,这些话题都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切切实实和年轻人的生活有关。“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此辩题一出来便引得深思,大部分90后刚走出学校的象牙塔,是该去大城市为梦想奋斗当一个蚁族,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开阔的人脉关系,还是选择回家安安稳稳的过一生。其中肖骁说出了一个让所有北漂人都热血沸腾的理由:那就是你给我一张床,我就要拼出一套房。
  从辩题来看,辩题不仅具有娱乐性,也有辩论本身的严肃性,更加入了传统辩论赛中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既娱乐受众又引发大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2.语言风格
  奇葩说的语言风格主要为幽默搞笑、犀利、煽情这三种。幽默搞笑不仅体现在选手的互相拆台,也在选手和导师之间、导师和嘉宾交流中有体现,使得整个节目氛围轻松愉快。如第一季第一期请的嘉宾是谢依霖,她问:“高逼格是什么?”高晓松淡定的说:“我一侄子”,全场笑翻。这看起来非常无厘头,但是却制造出轻松随意的氛围,就是90后日常交流的方式。导师在节目里面没有距离感,互相逗趣,把无趣的东西赋予有意思的表达方式,就像马东所说的节目的宗旨就是要还原真实的生活。再者,在“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这一辩题中,双方辩论都以自己父母为例子进行讲述,“毒舌校花”在讲述自己父母婚姻时现场落泪,连姜思达持反方辩论谈到自己父母也几度哽咽,现场出现了《奇葩说》少见的煽情和感性氛围,使得现场观众沉浸其中。
  从辩题可以看出,煽情类的语言风格并不是《奇葩说》的主打方向,节目的定位是90后观看的节目,90后的特点是关注自我,个性分明,爱自由,追求与众不同。因此,在语言风格上煽情显然不是能够吸引90后的传播策略。
  3.视听传播
  (1)字幕的使用
  《奇葩说》节目里字幕类型可以分为说明性字幕、强调性字幕、评价性字幕。说明性字幕顾名思义,就是对节目解释说明的一种字幕,也是字幕最基础功能。包括每期辩题内容、辩题赛制、同期声等。这种字幕不需要什么艺术加工,让观众了解节目即可[5]。
  强调性字幕指特别着重提出的字幕,主要的表现方式为加重音或者重复播放三次,在节目中主要体现在导师和选手之间的互相调侃中。评价性字幕是后期制作组艺术创作的结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6],如蔡康永陈诉时,字幕就会呈现出一种娓娓道来的字幕,而在马东“口播”时,就会出现“为了钱,这小胖子什么都做得出”的字幕。评价性字幕站在观众或者第三方角度来评价现场语境,甚至被观众称为“神字幕”[7]。
  节目中最有特点的是强调性字幕和评价性字幕,它既可以帮观众解读现场情况,强调节目笑点和痛点,同时搞怪调皮的字幕也使得观众产生愉悦的观看感,《奇葩说》机智幽默,生动有趣的字幕不仅使得节目娱乐性增强,也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
  (2)音乐的使用
  《奇葩说》涵盖的音乐范围很广,包括韩剧、日剧主题曲,经典老歌和钢琴曲等。在蔡康永结辫时,节目组都会插入轻柔的音乐与蔡康永娓娓道来的话语相融合,使得观众静心聆听。在“结婚该不该门当户对”这期辩题中,肖骁拿出颜如晶举例子,颜如晶被肖骁狗血的例子震惊到,表情羞涩一时不知该做如何反应,后期组在这情境下背景音乐选择了《妹妹你大胆往前走》,这个音乐选择不仅贴合场景,渲染了气氛,还起到了搞笑的作用[8]。
  在对人物塑造形象时,音乐表现力也很强。如每次马薇薇出场时,节目组给出的特效是一团火并配上熊熊烈火的特效声。这与马薇薇的节目形象有关,每次她发言,一副胸有成竹,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一站起来气场全开,秒杀全场。特效音的搭配马上让观众被马薇薇吸引眼球,迅速让观众与马薇薇节目形象霸气结合起来,完成自我的升华,凸显辩手的个性。
  根据现场环境,搭配不同音乐,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带动观众情绪,营造节目效果。还可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形象生动,与观众产生更好的共鸣[9]。
  (3)特效的运用
  节目特效种类繁多,包括BIBI消音、雷击声、万箭穿心、乌鸦叫等众多方式,操作简单,出现频率高,这种特效方式深得网友的喜爱。在所有特效音中,BIBI消音是是节目独有,BIBI消音是消除节目中一些大尺度,不适合传播的话进行处理,因为节目经常出现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或者开放性语言,在后期就会对这些语言进行处理,但不会影响观众的理解。这也恰恰说明了奇葩说是一档真实,开放、言论自由的舞台。选手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脱下虚伪的面具好好说话。
  除了独具特色的BIBI消音,节目中其他特效也给节目增色不少。例如在马东介绍赞助商的时候,会给赞助商加上金主爸爸的字幕并配上鼓掌的背景音,为枯燥的广告增加亮点[10]。

  (三)传播媒介

  1.平台独播
  《奇葩说》是通过视频网站“爱奇艺”进行全网独播的,爱奇艺发展到现在已然成为国内视频网站中的佼佼者,拥有大量视频活跃用户。作为《奇葩说》独播的视频平台,爱奇艺采用“一云多屏,多屏合一”的经营策略,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还可以在手机客户端、平板电脑等进行观看,这样一来《奇葩说》就占据爱奇艺在各大传播媒介中的网页了,也因而爱奇艺对《奇葩说》的重视,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节目,增加了节目的播放量[11]。
  2.话题互动
  节目组还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贴吧、知乎进行同步话题互动,节目组通过网友在以上软件发表的意见和看法收集话题素材。受众在互动时会发表自己对辩题的看法,有的受众直接提供节目的辩题,这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让其产生一种满足感,更能进行节目的二次传播。并且辩手们通过开通社交账号,吸引观众与观众互动增加节目的看点,此外辩手通过转载官方社交软件的信息也可以让节目再次传播,取得更好的传播效应。

  (四)受众

  通过节目打出的标语“40岁以上观众请在90后的陪同下观看”可以看出节目的受众群体是年轻人,而互联网也越来越年轻化,节目的话题时髦性、以及内容的大尺度都能更好的吸引年轻人进行观看。《奇葩说》观众分为两类,一类是演播厅中的现场观众,另一类是通过网络观看的场外观众。
  现场观众作为节目最直接的接受者,感受辩手的巧言善辩能力也是最直观的,对节目内容也是最印象深刻的。现场由100名观众组成,男女比例约为三比七,女多男少;观众年龄以90后为主。
  其作用体现在:一、代表自己的观点,对现场辩题和选手的表现选择自己的持方。二是通过观众的现场效果,产生“代入感”带动场外观众的情绪。三、烘托现场气氛,通过起哄、鼓掌、喝倒彩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激发选手的发挥。
  第二类受众就是在屏幕前进行观看的群体了,相对于现场观众的观感来说,场外观众对辩手辩论的氛围可能没有比现场观众所感受的强,但是场外观众可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更加全面的面对辩题,来选择最终自己的心里答案。

  (五)传播效果

  1.多元价值观的传达影响观众态度
  首先,《奇葩说》影响了其受众群体,其辩题都是时下热门的社会话题,辩手通过自己的学识以多个角度加以解读,让受众在已有的认知上受到新的观念影响,对事物思考潜移默化有着改变。比如第一季中的“催婚是爱是变态”、“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结婚应当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这几个辩题都是关于婚姻的,不管是对于结没结婚的,婚姻观多多少少都会受节目传递的信息所影响。无论受众是否会因为节目内容影响后改变自己的观点,但起码对于节目传递的内容有了多的思考,思想不会仅局限于原本,让原本一意孤行的局限也能多出一份别出心裁的想法,这就是节目传播效果,传达多元的价值观[12]。
  2.多方互动达成共赢
  《奇葩说》通过独特的口播形式,软广告等与广告商实现了共赢的局面。口播广告,这种形式显然是观众最厌烦的一种广告形式,大都觉得很“生硬”、“无聊”,然后马东用其诙谐有趣的方式进行播报,打破了以往观众对口播广告的刻板印象。譬如“下面有请我们的金主爸爸有范来见证我们这场辩论和现场观众的选择”这种“加戏”的方式在节目中比比皆是,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观众消除厌烦反倒觉得有趣,而广告商又会觉得自己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既满足了观众又满足了广告商心理,当然是节目和广告商共赢。此外,在观看节目期间,会发现辩手的桌上通常都会有赞助商提供的饮料,此举可谓是聪明,镜头切到选手时,一般都会给个中景、近景,这时便有饮料出现在画面中不起眼的地方,加上饮料包装外壳色彩艳丽,与整个棚内色彩鲜明的风格相衬,反倒增加了画面的饱满度。其二,在辩手辩论口渴时,随手拿起饮料进行解渴,这样让广告在宣传方面更加具体化、立体化。在观众席位上也会出现赞助商的logo的宣传牌,主要表现在节目开场前进行热场时会给举牌观众一定的特写镜头,说是给在线观众感受现场气氛,其实也在变相的给节目做广告。
  总的来说,节目除了通过广告投放创造经济效益外,也因节目知名度的提升,衍生了周边节目和产品也能增加部分经济效益,如以节目为原型的《奇葩说》为原型的手机游戏。

  四、《奇葩说》传播策略成功与不足之处总结

  (一)成功经验总结

  1.受众定位准确
  《奇葩说》将受众目标定位在90后,节目还标出“40岁以上观众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大胆犀利的语言无不吸引着在互联网下成长的新生代90年,且在话题方面,节目也有意选择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热点和话题,为的就是吸引年轻人的观看。节目的风格、节目类型、节目播放时间都投年轻人所好,选择色彩亮丽的演播厅,独具特色的特效、激烈碰撞的言语中,都给年轻人带来一场视觉听觉上的盛宴。
  2.多元开放的辩题
  《奇葩说》的辩题是通过百度贴吧、知乎、新浪微博、天涯等各大社交网站数据后台得来的,挑选网友最关心、热议的、有趣味的话题。纵观《奇葩说》每期辩题,不难发现他们选择的辩题囊括了社会上热点,既包括了年轻人恋爱观,也包括了年轻人职场问题。话题的选择不仅前卫、尺度大,除了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外,更多的探索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辩论双方在激烈的辩论中,引起观众的深思,深化观众对这个辩题的认知,从而影响观众的价值观。在娱乐中带给观众思考,也传达节目的多元价值观。
  此外,《奇葩说》有着鲜明的网络节目特点,网络节目创作环境相对于电视节目环境要宽松得多,灵活度更多,更麻辣犀利,尺度更大。如“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不生孩子我有错吗”等两性敏感话题。当然也有一些无厘头但值得引人思考的辩题:“懒是不是人类之光”、“得高等生物蛋该毁灭吗?”话题涉及社会现实、道德文化观念、两性关系等方面,抛出奇葩的辩题,辩论双方开始根据所持方进行辩论,通过投票决出比赛胜负。在话题的设置中都巧妙地抓住了大众的痛点进行吐槽,真实一个反映90后正经历恋爱、相处、婚姻、价值观等方面的心理冲突,迫切寻求多元的答案,解决内心疑惑。
  3.犀利风趣的表达方式
  纵观整个节目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犀利前卫,煽情。这些语言风格并不单单只是为了节目效果而呈现的,更多的是为了受众。90后处于互联网新生代,这些语言的表达正是90后表达方式的呈现。这种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与观众现实的生活体验吻合,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用幽默、犀利、无厘头将90后的疑惑表达出来,寓教于乐,让观众在娱乐下获得人生思考。
  4.多平台、多样化的传播渠道
  爱奇艺作为《奇葩说》独播的视频平台,采用“一云多屏,多屏合一”的经营策略,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还可以在手机客户端、平板电脑等进行观看,这样一来《奇葩说》就占据爱奇艺在各大传播媒介中的网页了,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节目,增加了节目的播放量。在开放多终端播放平台的同时,节目组还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贴吧、知乎进行同步话题互动,增加节目热度,扩大节目影响力。同时弹幕出现也带给观众个性化表达的渠道。《奇葩说》旨在寻找会说话的人,而弹幕就是观众的一种说话,一种表达。

  (二)不足之处总结

  辩手总是喜欢挖自己的过去,创伤来打“亲情牌”,引导观众投票一边倒,博同情票。观众后期如果理性对待,那么这招便没多大作用。因此辩手还是要增加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辩论中能使论点站得住脚。而在辩题的设置中也要增加考虑,不能因为辩题有热度就要拿在台面上给辩手辩论,应当要有节目的道德水平,明确社会责任。

  五、对网络自制节目的启示

  总体来说,《奇葩说》作为国内自制脱口秀节目无疑是成功的,在流程的控制、制作的精细度、内容的传播等品牌打造都能成为当前网络节目的标杆。可以看出以“内容为王”依旧是传媒业千古不变的硬道理。展望我国未来综艺的发展,从《奇葩说》可借鉴的是:
  第一:精准的受众定位,单一的节目形式和乏味的节目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受众,观众更想看到的是有针对性的节目,节目形式更加新颖,更加多变。
  第二:增强受众互动,观众不在只满足节目的单一输出,更愿意去接受双向传递。可以看出在《奇葩说》中辩题的收集以及弹幕都很大程度的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让受众设身处地的感受节目的制作流程,不仅能让参与到节目的观众实现自身价值,也能让屏幕前的观众享受娱乐。
  当然,从业者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于未来整个网络节目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既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下也要坚守自己职业的底线,在每个环节都应该严控把关,在能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前提下追求节目的经济效益。
  结论:《奇葩说》的成功不仅向我国从业者展示了自制脱口秀的新思路,也向业界人提供了创新性的思想。任何节目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从业者应当如何扬长避短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如何持续发展繁荣的后劲动力,如何抓住新媒体环境下发展机遇。在未来的节目发展中,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在我国网络节目的发展进程上稳扎稳打、破浪前进。

  参考文献:

  [1]周薇.我国视频网站自制栏目的品牌化建设研究[D].厦门大学,2014:88-90.
  [2]张丽.曾健熊.视频网站转型期的发展、问题与路径探究[J].编辑之友,2003,(7):46-48
  [3]刘念.我国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发展分析[D].重庆大学,2013:39-41.
  [4]吕婕.浅析国内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问题——以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为
  例[J].今传媒,2013:
  [5]董瑞雪.《爸爸去哪儿》的“字幕入画”: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新手段的典型
  案例分析[D].云南大学,2015:72-77.
  [6]滕飞,陆丹.从《奔跑吧兄弟》字幕看综艺节目的包装[J].今传媒,2015
  [7]岳秀文.潜台词字幕: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新语言卖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
  [8]胡青.电视节目背景音乐与受众需求[J].记者摇篮,2007:55-56.
  [9]曾莹.综艺娱乐节目后期特效字幕设计与应用[J].影视制作2014:49-53.
  [10]陈征宇.从《奇葩说》看网络自制视频节目的突围之道[J].当代电视,2015(05):53-54
  [11]赵冠闻.论分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D].吉林大学,2007:89-90.

  致谢

  几年的大学时光匆匆而过,在本篇论文完成的同时,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在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我的论文才能如此顺利地完成。她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同时,我也要感谢学校和学校的领导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论文,感谢学校和同学在这期间的大力支持。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918.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9月8日
Next 2021年9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