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马的《茶花女》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位内心纯美的少女被当时传统封建压迫至死的故事。当我们读完后都会对作品中洋溢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所感染,对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同情和惋惜。细细品味后我们发现玛格丽特身上的性格特征才真正值得我们欣赏和钦佩。她虽曾一直生活在红灯酒绿,淫荒无度之中,但她内心始终没有沉沦于那种生活之中,一直保持着内心的纯真,清醒地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什么,所以当遇到阿尔芒后,她就舍弃一切去追求,她努力去改变命运,但因为自己的善良,她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成全了阿尔芒一家人的幸福,她身上的品质是值得我们抛开世俗的眼光去赏识的。
一.在遇到真爱前的迷失和无奈
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一位在金钱、肉欲横飞的年代,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无奈落入滚滚红尘生活在上流社会的“名妓”。她那张极具风韵的鹅蛋脸上,镶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细巧而挺直的鼻子仿佛能透出股灵气;一张樱桃小嘴轮廓分明,嘴唇微开,露出一口洁白如玉的牙齿;皮肤的颜色就像未经人手的蜜桃带有淡淡的粉红色,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人的大致印象。正因为这张无可挑剔的脸蛋,她成为了“上流人士”渴望得到的情妇,在这种生活中她渐渐迷失。她周旋于不同的男子之间—伯爵、公爵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男性名流,赢取可供挥霍的资本;她花钱如流水,总是用最时髦的装扮和最铺张的生活,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从其死后华丽的陈设中就可以看出,她的挥霍已经发展到极致。她家中陈设富丽堂皇,名家雕刻的家具和小塑像、中国的花瓶、瓷业中心的天鹅绒和花边绣品等应有尽有。她的房间内里更是陈列各式各样的珍宝饰品,这上千件用黄金或者白银制成的饰品,是玛格丽特的梳妆打扮的必备物品。她的这一大堆珍品只能是逐件逐件的收罗起来,不可能是一个情夫能办得到的。
从形式上说是丑陋的,她有着“妓女”的职业陋习,在她的在生活中到处卖弄姿色、炫耀她的金银珠宝、播扬她的“风流韵事”,在她的生活挥霍享乐、喝酒跳舞、热情纵欲。她的住所、马车、长裙、开司米披肩等都无一不是通过“情夫”们得来的,用来满足情夫们的虚荣心和自己的生活;她生活上也是私毫不爱惜自己,在夜夜笙歌中堕落,即使在生病时还是像往常一样的吃夜宵、抽烟喝酒、唱歌跳舞。她说这种糜烂的生活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再也无法改变,她也不愿意改变。她明知道这种xxxx伤害她身体健康,但她却那么固执的享受着。
她的生活里到处都是虚情假意,到处充满着肉欲和金钱的肮脏交易,。世界上似乎已经没有值得珍惜的事物和情感,眼前的这些不过是浮光掠影,如果不抓紧享受,一切都会转瞬即逝。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她改变不了命运,用一切最极端的方式来糟蹋自己,让自己变得麻木无情,在堕落黑暗中也就感觉不到生活的悲哀和痛苦了。她曾经说:“我们不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不再是人,我们成了物品。在他们的自尊心中我们站在第一位;而在他们所尊重的人之中,我们排在最末一位。”玛格丽特看透了这种关系,她没办法自己掌控命运时,她能做的只有麻痹自己,她的所作所为也实属无奈。
二.出淤泥而不染
玛格丽特迷失于红灯酒绿之中,只为了麻痹、掩饰自己,她的心里是厌恶这种虚伪、冷漠的生活的,其实她肮脏丑陋的“妓女生活”中却又着独特的高贵品质。玛格丽特就像生活在地狱和魔鬼狂欢,但却始终保持着纯洁善良的心。她用自己的身体和感情去获取可供挥霍的资本,在这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冷漠社会环境下,她更希望能够得到单纯美好的爱情,能接触更多美、善的事物。
(1)专情和浪漫
“每逢首场演出,玛格丽特必定光临。每天晚上,她都在剧场里或舞会上度过。只要有新剧本上演,准可以在剧场里看到她。她随身总带着三件东西:一副望远镜、一袋蜜饯和一束茶花,而且总是放在底层包厢的前栏上。一个月里有二十五天玛格丽特带的茶花是白的,而另外五天她带的茶花却是红的,谁也摸不透茶花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而我也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在她常去的那几个剧院里,那些老观众和她的朋友们都像我一样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从她的这些生活习惯中就可以看得出她虽然身为逢场作戏的烟花女子,却有着自己内在的那份专情和浪漫。
(2)善良和坦率
在还没遇到阿尔芒前,玛格丽特在偶然机会下认识了刚失去女儿的老公爵,而她又和老公爵的女儿长得相像,老公爵答应可以提供她所需要的一切,只要她能够改变以前的生活,但老公爵的朋友们不相信玛格丽特会改过自新,就监视调差她,发现了玛格丽特在老公爵不在的时候接待了别人。老公爵知道后心里非常难过,去询问了玛格丽特,玛格丽特坦率的承认了,还劝告他以后不要再关心她了,因为她觉得自己已没有力量去信守诺言,她也不愿意在欺骗一个把她当做女儿一样真心对她好的男人了。其实,玛格丽特完全可以借助老公爵对女儿的思念来继续欺骗他,继续过上优渥的生活,甚至让老公爵帮她偿还债务,但是,玛格丽特没有这样做,即使她本就是风尘女子,是借助与男人的感情来获得更好生活的那一类人,但她也有她的善良,她不愿意再继续伤害一个真正关心宠爱她的人。
(3)强烈自尊
在与阿尔芒初见时,玛格丽特与她的同伴捉弄啊尔芒,她们喜欢和她们初次见面的男人恶作剧,让那些男人难堪,因为她们得忍受和那些男人在一起得侮辱,捉弄他们无疑是对那些侮辱的一种报复。玛格丽特虽然身为妓女,但绝不自暴自弃,她再面对待帅气、富有并时刻准备为她倾家荡产的年轻N伯爵时,她明确的告诉N伯爵自己不愿意接待他,并且不想和他在一起,她说:“看到这些人老是来向我提出这种要求,我实在受不了。他们付钱给我就认为和我可以两清了,如果干我们这种可耻行当的女人起初知道是这么回事,我们宁可去当女仆。”她虽然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但她仍有着强烈的自尊。让她的生活坎坷曲折、受尽磨难忍执著、决心从良的妓女,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不乏先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若不沉百宝箱,这笔财宝足够她以后的挥霍,但是如果她真去享用这些财宝,这个故事也就不会成为千古绝唱;《红磨坊》女主人只要欺骗一下公爵,和他逢场作戏,她生活就会更加养尊处优,可她辱没不了自己的良心……这些女子虽为妓女但都是身不由己的。她们的品行是高尚的,内心是渴望爱情的,对感情是热烈执著的。和玛格丽特一样,她们渴望爱情的同时又被爱情所困,她们是无助的。所以,替她们赎身的男人只要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有一颗不被金钱地位蒙蔽了的心,愿意接受她,不计较她的往昔;只要他投身于爱情之中,如玛格丽特这般地去爱,那么他将得到比他想象的更精彩的生活、更热烈纯真的感情。人间又将多了一对幸福人,文学上又将多了一个爱情佳话。可惜有的男人对感情不能持久,利欲熏心,经不住金钱地位的诱惑,辜负了这些痴情女。但阿尔芒不是这样的人。经历了这次爱情,他的心扉便对别人合闭上了。由于两人地位悬殊,相爱时遇到了很多阻碍。阿尔芒是一个敏感易怒的人,面对这个女人他也会滑稽可笑地争风吃醋,跟踪、埋怨、争吵……他几次鲁莽、冲动误解了玛格丽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
三.与真爱相遇后的改变
在玛格丽特生病的一个多月里,他会每天会向别人打探她的病情却从不上楼拜访。当去玛格丽特家吃宵夜纵酒寻欢时,看到玛格丽特咳血,让他心疼不已仿佛玛格丽特在摧残的是自己。阿尔芒和玛格丽特对待爱情的价值观是相似的,玛格丽特曾经说过公爵:“把他给我的礼物和他对我说的话放在天平两端衡量一下,我觉得接受他来访的代价太便宜了。”她认为越是用高价或高档物品来换取感情的人就越卑鄙、自私、虚荣。阿尔芒也看到了玛格丽特身上这种纯洁的品质,她虽然过着放纵的生活,但仍然保持纯真,心地善良。并且他们都认同爱情应该是神圣而纯洁的,不应该掺杂太多世俗利益交易在其中,这也是阿尔芒与其他伯爵、公爵等贵族公子最大的不同,所以玛格丽特和阿尔芒才会在一起。风尘女子一般是不会轻易产生爱情,一旦产生只会比普通人更加真诚、浓烈、执著。与阿尔芒的相知相遇,她才感受到阿尔芒是真正关心疼爱她的人。阿尔芒给玛格丽特冰冷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冰冻爱情被烈火在她身上燃烧起来,逐渐融化。与阿尔芒相遇前的玛格丽特整天过着灯红酒绿的堕落生活。她这类女子,在享受了世间的繁华,油尽灯枯之后,最终还是会在人们的鄙弃中黯然逝去。可是从遇见阿尔芒开始,她人性中最真实的东西都浮现出来了:感情专一、性格率真、人格独立和对爱情的无私奉献。
(1)感情专一、人格独立
玛格丽特说“我们一定会很幸福,我们将永远平平静静地生活,我将永远告别那种我现在感到羞愧的生活”。当一个风尘女子萌生爱情的时候,这种爱情起初似乎是一种宽恕让她享受,后来几乎总是变成对她的惩罚。由于两人地位悬殊,相爱时遇到了很多阻碍,阿尔芒是一个敏感易怒的人,面对这个女人他也会滑稽可笑地争风吃醋,跟踪、埋怨、争吵……他几次鲁莽、冲动误解了玛格丽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不过也正是这些磨难让两人更加坚定了她们的爱情。如果其中一人受到了伤害,那么将会是两个人的痛苦。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意相通,他们才会殊途同归。阿尔芒终于对玛格丽特百依百顺,玛格丽特也只愿意同阿尔芒一起生活。为了和阿尔芒的爱情,她想改变自身,想与过去划清界限。
先是肉体上的变化,她几乎放弃了以前的习惯来恢复健康。取消了夜宵和熬夜,开始健康的饮食和有规律的休息;傍晚得时候在香榭丽舍大街阴暗的小径上散步,回来后吃上一点点心,弹一会儿琴,或者看会儿书,就休息了。玛格丽特很快感受到这种健康生活方式给她带来的有效的健康效果。六个星期后,玛格丽特也不在提伯爵了,彻底放弃了伯爵。只有向公爵她才隐瞒与阿尔芒的关系。不过当阿尔芒在玛格丽特家里的时候,她还是打发走了公爵。她在和阿尔芒去乡下后,便断绝了和曾经朋友的来往,不在和他们肆意寻欢,也改变了过去的习惯,也不像过去那样铺张浪费了。她下决心要离开有钱有势的老公爵和伯爵,并告别自己过去疯狂糜烂。堕落的生活习惯,甚至想和阿尔芒离开奢华而令人窒息的巴黎,一起远走他乡去意大利生活,她只想与阿尔芒在一起,别的什么她都可以舍弃。爱情改变了玛格丽特,她格外珍惜这次爱的机会,对爱全身心投入,与过去一刀两断、彻底决裂,放弃和公爵、伯爵在一起的奢华生活,甘愿过普通平淡的生活,对爱的忠贞由此可见。她准备不依靠阿尔芒,不花他的金钱,而是倾尽自己的所有,变卖了首饰、珠宝和马车等奢侈品,还清债务,然后租住一个小房子,准备过俭朴的家庭生活……对于未来,玛格丽特开始充满期待,她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与阿尔芒在一起,抗争命运的不公。

当阿尔芒反对她变卖东西时,玛格丽特说:“你不愿意让我了解你的处境,却要保持我的虚荣心来满足你的虚荣心。是你,你要保持我过去的奢华生活,以维持把我们分隔开来的思想、距离;是你,总之,你不相信我的爱情是无私的,足以跟你同甘共苦。我们本来可以用你的钱过得很幸福,你却甘愿受到可笑的偏见的束缚,宁愿倾家荡产。你以为我会把一部马车和首饰跟你的爱情并列吗?你以为我会把虚荣当幸福吗?一个人毫无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是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你替我偿还我的债务,你指望你有钱,最后由你来供养我!这样能维持多长时间呢?两三个月。那时候再按照我的办法去生活就太晚了,因为到时候你的一切都得听我的,而堂堂一个男子汉不会这样做。眼下你有八千到一万法郎的年收入,有了这笔钱,我们便可以过日子。我卖掉我手里多余的东西,仅仅用这笔钱,我每年就可以收入两千里弗尔,我们去租一套漂亮的小公寓,两个人住在里面……”这段话可以看出玛格丽特完全摆脱了风尘女子的庸俗、贪婪、虚荣,她为了爱情放弃了优渥奢华的生活,足以证明她对爱情的忠贞和人格的独立。
(2)对爱情无私奉献,饱受屈辱
他们的爱情经历了重重磨难,两人身心都经历了不少磨难,可阿尔芒父亲的出现又一次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仿佛之前都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他们的爱情虽然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但“家庭”因素又成为他们最难突破的关卡。由于两人身份地位悬殊太大:玛格丽特是当时社会的“名妓”,贵族男人们渴望的情妇,一个被世俗厌恶的女性;而阿尔芒,他处在社会的中流,虽然没有腰缠万贯。但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是税务局长,他的旧观念认为如果自己的儿子娶一个风尘女子的话,她可能就像钢铁铸成的机器一样,随时随地都会把递东西给它的手压断,毫不留情、不分好歹地粉碎保养它和驱使它的人。会玷污家族的荣耀、耽误儿子前程,他就对阿尔芒软硬兼施。阿尔芒好不容易经历了那么多才能和玛格丽特在一起,他是不愿轻易放弃这份真挚的爱情。他尝试着说服父亲,希望父亲可以接受玛格丽特,但是并没用,他只好反抗父亲的旨意。这时候的玛格丽特却那么善解人意:“我宁愿忍辱负重也不愿让人以为是我怂恿你和你的家庭闹翻的,今天就这样过去,明天你回到巴黎……不要冒犯他的原则,装出对他的愿望作出些让步,别显得那么依恋我,他就会让事情顺顺当当地过去。”她不希望让阿尔芒为难,只愿阿尔芒幸福,他可以放弃自己的幸福。阿尔芒却不愿意离开,终于迪瓦尔也意识到儿子的情深固执,再执意下去只会僵化父子感情而于事无补,所以他改变了策略,从玛格丽特身上来打破这个僵局。迪瓦尔初次见到玛格利特时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甚至还带着威胁的口吻。但玛格丽特向他证明了自己并没有使用挥霍阿尔芒的钱财,为了她以后和阿尔芒的生活,她不惜变卖自己的财产,阿尔芒的父亲便他终于向事实屈服,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希望她能原谅自己的一开始咄咄逼人的态度。他开始亲切的向玛格丽特倾诉:他认为一个人除了爱情外还应该有家庭责任,如果儿子和他在一起是不会被祝福和尊重的,也怕会影响到啊尔芒的前途;并且他天使一样纯洁的女儿就要嫁人了,将踏入一个体面的家庭,这个体面的家庭希望女方家庭也是体面的,如果被他们知道阿尔芒是这样的生活,他们会解除婚约。一个女孩子的前途就掌握在她手里了,玛格丽特听完后十分矛盾。迪瓦尔先生父亲父亲般的话语,激起了玛格丽特身上圣洁的感情,她希望可以赢得这个正直老人对她的尊敬。她也相信以后会因此得到阿尔芒的尊敬。这一切在她心中唤起了崇高的思想。她想到有一天瓦迪尔会把玛格丽特的名字告诉他女儿,当作一个神秘的朋友的名字来祈祷,她的思想境界就与过去截然不同了,所以她决定离开阿尔芒,成全他和他家人的幸福,并且不认为这是一种牺牲。
玛格丽特信守承诺的离开了阿尔芒,却没告诉他缘由,阿尔芒十分悲伤,他认为玛格丽特为了物质而背弃了他,但他却始终忘不了玛格丽特,他只有将爱转化为恨,他才没那么痛苦。他开始出入现在任何有玛格丽特的场所,还找了一个玛格丽特很漂亮的朋友做情妇,去刺激和侮辱玛格丽特,并且带着情妇一同侮辱她,她此时身体已日渐消退,只剩下半条命了。面对阿尔芒的讥讽、侮辱,玛格丽特是那么的她几乎想要和盘托出自己所受到的侮辱以及精神上的压力与矛盾,然而为了阿尔芒一家人的幸福,她不能那么做。她牺牲了爱情,其实也就等于失去了她人生的一切:心爱的人,精神的寄托,生活的动力,憧憬的未来。这让她比认识阿尔芒之前更无视自己的生命,更变本加厉地糟蹋自己的身体。她用一切伤害来消磨时间,逃避现实。但她没有怨言,而且她近乎快乐地接受阿尔芒对她的侮辱。因为这种侮辱证明了阿尔芒还爱她,她觉得阿尔芒越是折磨她,那么在他知道真相的那一天,她在阿尔芒的眼里就越是崇高,阿尔芒就会更加爱她。为了爱情,玛格丽特无私奉献了她的一切,为了成全阿尔芒一家人的幸福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在被阿尔芒疯狂的报复她仍欣然的接受。
四、逆境中不失信念,憧憬未来
相信未来的美好生活玛格丽特在艰辛的生活中坚定地活下去,为了生活被迫沦为妓女,但是,在玛格特的心中有向往的生活,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没有在生活中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只是因为对生活无限的希望和对未来的相信。她游走于上流社会中,任人践踏感情而坚强地活着,只是因为她为了生活,她坚信生活是美好的,她憧憬未来,相信未来。虽然在一段时间马格丽特迷失了自己,但是她没有失去活下去的希望。最初面对阿尔芒的追求,玛格丽特没有当真,只是把阿尔芒当成情人中的一个而已,然而阿尔芒的真诚与嫉妒使得玛格丽特燃起了爱的火焰和生活的希望。
玛格丽特为了与阿尔芒的爱情,她不顾世俗的眼光,不顾朋友的劝解,
美好的生活,憧憬美好的爱情。玛格丽特的一切选择只是因为憧憬来相信未来的美好生活。然而,在与阿尔芒分手之后,她精神上失去支柱,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她在阿尔芒的恨中渐渐地走向生命的终点,可以说她是因为找不到生活的希望,认为美好的生活再也不会来临而精神崩溃,最终走向死亡。而导致这一悲剧发生的却是阿尔芒的父亲,他以父爱和阿尔芒的前途、声誉为名使得玛格丽特放弃了美好的生和未来。阿尔芒的父亲是自私和虚伪的资产阶级的代表,将玛格丽特的幸福扼杀了,剥夺了玛格丽特爱与被爱的权利。他的做法完全是受到利益的驱使,与当时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相符合,只有利益的驱使,没有感情的投入,使得人们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丧失生活的希望。
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从遇到她的爱情后就开始付出和牺牲,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结束。故事结尾在读者的心底呈现出了一个高尚、无私、善良的玛格丽特。她的一生证明她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因此作品结尾小仲马阐述道:“天主几乎总是敞开两条通向善良的道路:一是痛苦,二是爱情。这两条路很难跋涉:踏上这两条路的女人,往往双脚鲜血淋漓,双手撕开裂口,但她们同时也在路旁的荆棘上留下了恶行败德的华丽饰物,赤条条地到达目的地;在天主面前,赤身裸体用不着脸红耳赤。耶稣对那些深受情欲之害的人充满了爱,他致力于包扎她们的伤口,同时从伤口本身挤出治疗伤口的香膏。因为她将得到宽恕,因为她付出的爱更多!”
玛格丽特虽然死在富丽豪华的环境里,心中却盛满空虚,也许她的选择是对的,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死去总比年老病残时死去要好得多,玛格丽特在捍卫她的真爱时,灵魂也得到了净化,她用自己的生命祭奠的人性的尊严,控诉时代的遭遇,她用自己的生命带走了人们对她的轻蔑,留下了人们对她们怜悯和惋惜,人们对她的尊敬与赞赏,虽然在爱情路上走得头破血流,却把丑陋的罪孽留在沿途的荆棘中,赤裸裸地到达路的尽头,却满载着人们的赞美与崇敬。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