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族元素在作品筝萧吟中的体现

《筝萧吟》创作于1961年,是储望华先生20岁时创作的作品。这部作品在储望华先生的六首前奏曲中为第一首,也是储望华先生利用开放式调性进行布局的一首短小钢琴曲。这首曲子虽然短小,但是呈现出浓郁民族特色,蕴藏着中国传统音乐特质,传达着中国传统音乐魅力

  《筝萧吟》是储望华先生经典作品之一,储望华先生利用中国传统音乐表现手法,将筝与萧演奏特点利用钢琴这种乐器进行演奏。它不仅创新了钢琴演奏的形式,而且丰富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筝萧吟》中体现着浓厚中国民族元素,无论是曲式结构、音色特点还是演奏技法都富含中国传统音乐特色。此曲极具民族风格与中国韵味。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自然而简单的旋律最能表达人们内心的真情,给人们一种文雅的文人风格。

  一、《筝萧吟》简介

  《筝萧吟》写于20世纪70年代,由储望华在20岁时创作。储望华先生虽以优异成绩考入音乐学院作曲系,但因家庭原因被迫取消录取。但储望华先生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和对音乐的追求,于是他进入了钢琴系。专注于钢琴创作。这是储望华先生六首前奏曲中的第一首,也是储望华先生用开放的调性来编排的一首短小的钢琴歌曲。这首曲子虽然短小,但是呈现出浓郁民族特色,蕴藏着中国传统音乐特质,传达着中国传统音乐魅力,是中国乐坛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钢琴曲之一。《筝萧吟》标题点明了这首作品模仿了筝和萧两种民族乐器。作品中大量运用前倚音来模仿中国民族乐曲筝的刮奏。钢琴的前倚音采用一个重叠音或者单音模仿萧的滑音。其次是表现在曲目的音乐结构和节奏上。此曲借鉴了中国的板眼节奏,中国的板眼节奏是在实际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演唱一般不受小节与揭牌的限制,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此曲各部分衔接都是通过自然的减弱和减慢实现的。因此在弹奏这首作品时对速度的掌握至关重要。再次是采用中国五声调式、悠扬婉转的民族性旋律,含蓄婉转,深具中国音乐的意境。因此,《筝萧吟》这首作品从音乐形式、调式、意境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中国音乐意境。

  二、《筝萧吟》曲式结构体现的中国民族元素

  《筝萧吟》是一个单二部曲式的作品,它不像国外音乐那样追求统一,而是在统一基础上采用对比手法,让曲子表达形式更加丰富,表达内容层次更加分明。全曲音域宽广,以二度装饰音和调式纵向和声伴奏织体体现出优美的五声化旋律,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的传统审美观。但它与西方的单二部曲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调性布局呈开放性,而调性统一或者再现成为西方传统曲式结构的根本逻辑。实际上,调性布局的开放性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单二部曲式的特点。曲式结构可以分析如下:

  1.在《筝萧吟》中七声调式的运用

  (1)清乐音阶:《筝萧吟》A段的主题1到12小节(谱例一)为清乐降B角调式“降B-降C-降D-降E-F-降A”
  谱例1:
浅析中国民族元素在作品筝萧吟中的体现  
  (2)雅乐音阶:《筝萧吟》A段的连接13到24小节(谱例2)采用了雅乐降B羽调式“降B-C-降D-降E-F-降G-降A”。
  谱例2:

  2.和弦结构

  在作品《筝萧吟》中,作曲家运用四、五度叠置和弦。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横向思维性,所以在和声的运用选择上不同于西方大小调体系所强调的和声功能性作用,而是属于衍生性和附加性的和声,起到了一个丰富旋律音响效果,突出旋律音,丰满旋律色彩性的作用,并且常常以四五度叠置的方式呈现,充分体现了中国音乐特有的悠远、空灵的音响效果。四五度叠置的和弦:如《筝萧吟》第13到15小节(谱例3)。
  谱例3:

  3.支声式复调

  储望华在创作中还多次运用了支声式复调的手法。支声式复调是由支声音乐发展而来的,指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支形态的声部,使得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节奏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装饰或删繁就简。例如第1到12小节(谱例1)和26到30小节(谱例4)都运用了这种复调手法。
  谱例4:
  作品《筝萧吟》的结构和创作方法是自由的,没有框架的限制,整个作品是一蹴而就的。该作品的创作和继承发展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音乐以筝的主题出现,然后发展了一个筝与萧华彩的乐段,此后出现了一个萧的主题,然后是筝萧合吟,最后在句尾处出现了核心乐思,整首作品浑然一体。

  三、《筝萧吟》音色特点体现的中国民族元素

  《筝萧吟》中,利用钢琴对筝与箫进行了模仿,因此在《筝萧吟》音色特点上就将筝与箫音色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筝和萧都是中国传统乐器,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筝在弹奏过程中声音十分流畅、浑厚,对于抒情曲子表达如鱼得水。《筝萧吟》对于筝的表达就是借鉴了筝的刮奏与走音,使《筝萧吟》在演奏时不仅能够更加流畅,音色更加清新亮丽,还能够利用这种表达手法展现流水各异形态。而箫这种乐器音色较暗、音量较小,对于安逸氛围得表达得心应手。在《筝萧吟》开头,主干声部按照在中音区,展现箫悠远、深沉的气势,当然,《筝萧吟》还多次出现二度倚音,以表现箫的旋律特征。筝与箫同奏可谓一刚一柔,能够充分展现柔美、宁静之景。
  筝是中国特有的重要民族乐器之一。筝的音色优美,音域广,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在我国历史记载中至少已有两千多年,从奏法上来看,右手有单指的托、劈、抹等,左手有按、颤、滑等。《筝萧吟》中主要是运用了筝的刮奏、走音等表现手法。既可以弹奏出明亮的声音,也可以奏出婉转悠扬的音色,表现出了流水的不同变化之态。(见谱例5)
  谱例5:
  萧,它的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给人带来寂静,细腻之美在作品《筝萧吟》中主要是运用了倚音和滑音两种奏法。其中在乐曲的开头部分,模仿萧深沉而悠扬的气息,乐曲中还多次出现二度倚音,来模仿萧的演奏效果,使整个乐曲具有叙事性的旋律特征。(见谱例1)
  《筝萧吟》1-12小节中(谱例1),右手弹奏前倚音以模仿筝,利用“抚”或者“吟”的形式,使其形成朦胧美,带给听者柔美之感,侧面衬托主旋律悠然静美之势。左手对箫进行模仿,在弹奏时左手手指要紧贴键盘,运用手腕横向力与推动力演奏,以免使用大幅度动作而破坏整体意境。当然,在演奏过程中还要注意左手与右手旋律搭配,右手旋律需要稍弱于左手,这样才能显现出筝箫合奏。

  四、《筝萧吟》演奏技法体现的中国民族元素

  1.装饰音使用

  《筝萧吟》中主要涵盖3种装饰音,分别为短倚音、长倚音以及琶音。使用这三种装饰音可以模仿筝与萧这两种乐器,不仅可以提升《筝萧吟》民族性,增强其中国文化传统内涵,也可以逐渐形成独有音乐风格。
  (1)短倚音主要用来表现萧声的空灵与悠远。在进行演奏时,手指需要放松,并且有准备地按下音键。还需要注意短倚音整齐划一,并且与主干音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在力量上可以由上音传至下音,并适当延长下音,最后落在主音上。从而表达萧声悠远、厚重音色特征。
  (2)长倚音可以用来模仿筝,利用“抚”的姿势,利用五声音阶下行,滑动到主音上。在弹奏时就可以让右手手指指肚外翻,向左轻抚琴键,弹奏出连贯又清亮的曲调,最后落在主音上。通过指腹触键的手法弹奏出快速连贯、以及行云流水般的意境,体现出典雅精致、悠然自得的情趣从而表达出筝流畅、浑厚的特点。
  (3)琶音则是运用在筝华彩部分,从中国民族音乐体裁角度来看,属于中国传统乐曲的散版。乐句开始的时候,由慢、弱起,再逐渐加快,双手衔接自然流畅,不留缝隙,用“点”和“抹”的手法将每个音串联到一起,以表现出古筝华丽流畅的刮奏技巧。
  结尾处(谱例6)的旋律性刮奏需均匀、轻柔,双手交替时连贯并不露出痕迹,注意句子的大线条,起伏有致,宛如高山流水。表现出古筝华丽流畅的音响效果。
  谱例6:
  通过三种装饰音,让《筝萧吟》在内容表达上更加流畅,让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更能营造出静谧、安详的环境,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演奏的过程中手指要尽可能的贴键,掌关节的有力支撑加上比较平直的手型,通过大臂的推动和手腕的运动来使得乐曲连贯而富有歌唱性。
  《筝萧吟》在弹奏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稍微自由化的处理。例如,在音乐开始的A乐段中,要求乐曲要在波浪式的旋律进行中缓慢优雅的行走,以展现筝与萧余音袅袅的意境。在乐段B中,乐曲以降B为低音的四度叠置和弦中突然出现,让人从朦胧缥缈的意境中带回到清晰明了的实景当中,逐渐拉宽再逐渐加密再慢慢拉宽,减弱减慢,让乐句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感受,再无限延长音种,透露出意犹未尽的感觉。由于全曲是通过对筝和萧两种中国传统乐器音色的模仿,所以在弹奏过程中可以采用类似于古筝“抚”或者“摸”的弹奏手法。

  2.踏板使用

  在钢琴作品的演奏中,踏板被称为“钢琴的灵魂”。因此,不难看出,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合理运用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踏板的使用直接影响到演奏时的声音、色彩、音效等等。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音乐的和声、节奏、句子等特点,合理使用踏板。同时,演奏者可以在自身理解上使用踏板来营造不同音响效果。在《筝萧吟》演奏中可以使用持续音踏板、全踏板、切分踏板、弱音踏板及延音踏板。
  (1)弱音踏板也被称作左踏板,用于改变乐曲开始时23小节的音调,让音色产生一种柔和、暗淡、缥缈的意境以增强对筝的表现,能够映射出筝演奏时行云流水般的动态美,创造一种接近感和距离感,增强音色与意境的对比。(谱例7)。
  谱例7:
  (2)持续音踏板又叫作右踏板,可以贯穿在《筝萧吟》全程,让音色与音调更加融合,全曲大部分都要用到延音踏板,例如,乐段A再确保装饰音清晰均匀的弹奏之后,在旋律音后面踩下右踏板,用来保证乐句清晰流畅、连接紧密。乐段B在乐曲演奏中,根据左手伴奏声部和和声规律,踏板一拍一换。在右手弹奏旋律音的同时,踩下右踏板,以赋予乐句翩翩起舞的意境和独具民族韵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民族神韵。在乐曲23小节乐曲的华彩部分(见谱例4),一连串紧密连贯的其联姻顺流而下,在弹奏过程中,为了减少制音器的部分共鸣,快速的点换右踏板以保证乐句的流畅和丰富的音响色彩。
  (3)全踏板在作品《筝萧吟》1到12小节(见谱例1)中这种带有大量的倚音装饰的乐句中为使旋律保持连贯,一般使用音后踏板踩在长音上,装饰音在踏板之外。模仿古筝旋律性历音时踏板可比装饰性历音稍多,适用长踏板,甚至可以一句踩一次,但如在音区较低时要抖动踏板,让制音器减少部分共鸣。如《筝萧吟》23小节长的华彩处踏板的运用。(见谱例4)
  (4)在《筝萧吟》中使用切分踏板,可以达到“用声音传递情感”的效果。总之,正确使用踏板可以更好地传达钢琴的音色,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演奏情绪和演奏风格。从而让《筝萧吟》在演奏过程中声音层次更加丰富,更加分明,进而提升《筝萧吟》演奏表现力。

  五、《筝萧吟》速度的把握及表情术语浅析中国民族元素在作品筝萧吟中的体现

  掌握速度和处理表情术语在这首钢琴作品中是非常重要。作品《筝萧吟》开头很明确的注释了乐曲的演奏速度Andante grazia优雅的行板(四分音符=72)以一定的速度在稍缓的速度中优雅地演奏。而乐曲的表情术语一般分布在乐句进行的过程当中。它控制着音乐意向及情景的塑造。例如在音乐开始时A乐段中(谱例1),要求乐曲在波浪式的旋律中缓慢优雅的进行,以展现筝与萧余音袅袅的虚境之感。而在乐段B中(谱例8),乐曲在以降b为低音的四度叠置和弦中突然出现,用mf中强的力度铺展开来,把人从虚境中拉回现实中来,逐渐拉宽accel逐渐加密再pocorit慢慢拉宽,渐弱渐慢,让乐句给人以摇曳起伏之感,在无限延长音中,散发着意犹未尽之感。乐曲23小节在一片悠然静谧中展开,Lento pio accel由慢至快,掌握好速度的渐变,模仿出水流由缓到急,直至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浩然壮气、荡气回肠的宽广空旷场面,紧接着一连串流畅的七声音阶,使乐段最终以pp结尾,结束音自由延长,给人以悠远空旷、意犹未尽之感。倒数第二小节装饰音深沉厚重,泛音充分扩散,令人陷入无限思绪之中。
  见谱例8

  六、《筝萧吟》的整体演奏思维

  这首以中国传统民族风格为基础的《筝萧吟》具有明显的线性思维方式。整首作品强调乐谱的流畅性和词组的流畅性和结构连贯性。因此,作品《筝萧吟》在运用民族传统的线性思维技术的同时,它还利用了丰富的现代钢琴声音和西方的立体思维方式,既强调乐句的横向线性流动,又注重音乐和声织体间的层次。中西方的结合使音乐在阐释作曲家表达情感的意义时更加准确和清晰。因此,在演奏过程中掌握演奏思维是非常重要,它可以更准确的理解作品本身的特点及其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

  七、总结

  本文探讨了作品《筝萧吟》对中国民族元素的必要性,发现《筝萧吟》在筝和萧的形式结构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音乐形式结构。,并没有像西方音乐那样强调整齐划一,而是追求整齐基础上增加了对比手法,让音乐内容与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并且在段落衔接上利用放缓速度或者降低力度方法,让其过渡更加自然和谐。在音色上,使用钢琴模仿筝与萧,不仅演奏出筝与萧本身悠远、恬静的特点,加上钢琴独有的音色,让整个乐曲更加清丽、自然。在演奏技法上,利用装饰音域踏板,丰富音乐表达内容与表达情感,让《筝萧吟》在演凑过程中更具表现力,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加享受的视听盛宴。
  综上所述,《筝萧吟》这首作品模仿中国筝萧两种乐器,不论是从曲式、音色特点、演奏技法、速度的把握及表情术语、整体演奏思维方面都深具中国民族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使作品中的民族元素形象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章向玲.储望华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特征[J].音乐生活.2008(04)
  [2]冯兰芳.生命的讴歌——记储望华墨尔本音乐会[J].人民音乐.2017(10)
  [3]潘一飞.他的音乐永远属于中国——储望华“华夏情怀”钢琴作品独奏会侧记[J].人民音乐.2002(02)
  [4]陈国红.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演奏释义[J].当代音乐.2016(02)
  [5]赵扬,陈国红.直面作曲家的聆听与交流——《储望华钢琴作品选》(全套)音乐会暨大师班述评[J].人民音乐.2015(06)
  [6]楚歌.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储望华的钢琴创作[J].人民音乐.2011(02)
  [7]王群卫.读周海宏与储望华二位先生文章有感[J].人民音乐.2006(10)
  [8]高静.储望华钢琴作品《筝箫吟》的民族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阐释[J].音乐创作.2017(01)
  [9]周铭孙.亲切的中国乡音与深蕴的华夏情怀——储望华的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J].钢琴艺术.2001(05)
  [10]吴祖强.喜听储望华同志作品演奏会[J].人民音乐.1982(0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24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9月29日
Next 2021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