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广东粤剧院自创院以来已经走过了62个年头,在过去的62年中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家,上演了500多个粤剧剧目,其中留下了不少经典剧目,具有时代的意义。广东粤剧院在粤剧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推动了粤剧的创新与发展,也保留了粤剧应有的传统韵味。本文列举了两个由广东粤剧院一团主演的剧目,分别为:90年代经典剧目《魂牵珠玑巷》与纪念非典十周年剧目《风云2003》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将围绕这两个剧目展开,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视频资料,分析这两个剧目的特点,更深入的了解粤剧文化。
关键词:粤剧;粤剧院一团演出剧目;魂牵珠玑巷;风云2003
一、绪论
粤剧在广东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发源于佛山,有“南国红豆”的美称,在2009年9月30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自小受到佛山粤剧文化的熏陶,家中的长辈对粤剧文化比较热衷,日常中能从他们口中了解红线女、马师曾两位粤剧演员,不仅从电视上收看,还有幸临场观看,至今记忆犹新,所以对于粤剧这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广东粤剧院分为一团和二团,广东粤剧院一团为广东粤剧院旗下主要演出实体之一,上演了大批优秀剧目,人才实力雄厚,为了深入了解粤剧文化与广东粤剧院一团的发展与其作品,更进一步了解广东粤剧文化,本文挑选了两个粤剧院一团的获奖剧目展开研究:《魂牵珠玑巷》与《风云2003》。本文认为这两个剧目时代特征比较浓厚,一个为古装剧目,一个为现代剧目,所以以此作为代表。目前通过网络的方式在知网上以《魂牵珠玑巷》作为关键词检索找到的文献有27篇,关于《风云2003》的文献共有5篇。笔者将通过观赏剧目视频,尝试学唱剧目,感受其音乐性,分析两个舞台的异同,深入探索粤剧文化。
二、粤剧与广东粤剧院
(一)粤剧的发展
中国戏曲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最初是以歌舞的形式出现,经过了不同朝代的历史打磨,慢慢衍生出了属于戏曲的特色。因各地人民异同的风俗习惯与语言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戏曲种类。
粤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发源地为佛山,拥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粤地的地方性语言进行演唱,传播范围比较广。在2006年5月20日,粤剧被中华人民共和国xxx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举动使得粤剧这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近几年来,粤剧艺术越来越流行,使得其渗透的领域也更加的多元化。比如粤剧走出舞台,加入到电影荧幕当中。2018年上映的《花月影》,成功激发了粤剧文化的活力。此外,还有把粤剧文化加入到学校教育之中。星海音乐学院开设了粤剧选修课,促进了粤剧文化在高校中的有效传播,这些举动都离不开广东粤剧院的功劳。
(二)广东粤剧院的发展
广东粤剧院在1958年成立,位于广州越秀区。在粤剧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广东粤剧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广东粤剧院成立以来,一方面不断重视培育人才,多年以来造就了多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是全国获得“梅花奖”演员最多的艺术院团之一。另一方面,粤剧院至今编演了500多个剧目,此中有不少著名的经典剧目。剧院秉持着“出人出戏出精品”的中心思想到现今已经走过了62个年头。广东粤剧院最开始创立了三个演出团,分为青年团,剧院一团与二团。青年团于2006年解散。在现今粤剧艺术的领域中,广东粤剧院对于粤剧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推动与宣传的作用,对于全球粤剧艺术的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粤剧院一团简介
广东粤剧院一团是广东粤剧院旗下主要演出团体其中之一,曾经荣获“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的称号,享有“中国广东粤剧第一团”的美称,对粤剧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团全力贯彻剧院的艺术宗旨,多年以来在剧目编演与人才培养取得双赢。一团上演并积累了《魂牵珠玑巷》、《伦文叙传奇》、《宝莲灯》、《狸猫换太子》、《刁蛮公主戆驸马》、《睿王与庄妃》、《金殿骄龙》、《南唐李后主》《紫钗记》、《情僧偷到潇湘馆》、《范蠡献西施》、《沙家浜》、《君子桥》、《唐宫香梦证前盟》、《梦断香销四十年》、《风尘知己未了情》、《荆钗奇缘》、《洞庭良缘》、《今夜不平凡——丁凡艺术专场》、《倾国名花——蒋文端艺术专场》、《东坡与朝云》、《南海一号》、《惊世缘》、《观音情度韦陀天》、《蔡文姬》、《风云2003》、《鹊桥会》等大批优秀剧目,并屡获殊荣。其中《魂牵珠玑巷》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及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风云2003》荣获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二等奖。
除了在国内的各地巡演,一团也曾经应邀赴海外地区演出,取得海内外的一致好评,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输出,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推崇“文化走出去”这一政策,一团赴海外演出增进中华文化与海外文化的交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关于剧目《魂牵珠玑巷》与《风云2003》的分析
(一)《魂牵珠玑巷》
文革结束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改革开放”,使得经济文化开始复兴。为了推进戏剧的创作,文化部重新强调“三并举”的剧目政策,粤剧创作也受到了其的影响,《魂牵珠玑巷》就是在这个时间段由陈中秋、潘邦棒创作出来的。
珠玑巷是一个位于广东南雄市的古镇,宋代曾发生大规模南迁,据民国时期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称:由珠玑巷南迁南海、番禺、顺德、新会、鹤山、 中山、东莞、恩平、广宁、清远、宝安、阳江、增城等地的氏族有73 姓,164 族。
《魂牵珠矶巷》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与民间传说的结合为题材的剧目,由广东粤剧院一团演员陈韵红饰演胡菊珍、丁凡饰演黄贮万、麦维佳饰演刘壮、张智强饰演张钦、杨黎浩饰演罗贵祖。在南宋度宗咸淳年间,胡菊珍的兄长遭受到贾世道算计,使得胡菊珍被贬为凡人,为了逃避朝廷士兵的追捕,只得改名换姓流落失所。随后在珠玑巷得到了黄贮万的收留,二人结为夫妇。但随后被家丁出卖,朝廷下令珠玑巷内不留活口,许多人纷纷连夜南迁。胡妃为了不连累其他人,投井自尽。胡妃死后化成了一座石塔,这座塔就是现今位于珠玑巷里的“胡妃塔”。这一剧目时长为两小时五十一分,总共分为八场,分别为:《离宫》、《遇救》、《惊变》、《请罪》、《密议》、《诀别》、《投井》、《化塔》。人物性格塑造得非常鲜明,处处能从剧中感受到胡妃与珠玑巷居民炽热淳朴的善心。第二场《遇救》中展现了黄贮万热心善良的性情,面对无助的陌生女子,他决定伸出援手,将胡妃带回了家中。第三场《惊变》胡妃的身份被黄氏母子所知,但却没有遭到冷眼,黄母支持他们二人成婚,尊崇自己的内心。当第五场《密议》巷民收到了真相暴露的密报时,罗贵祖说道“我不仅要保桂枝,保黄家,更要讲全巷乡亲齐保护。敢抗强权伸正义,方算堂堂大丈夫。”与胡菊珍,黄贮万相比较,罗贵祖的台词没有那么多,但是短短几句台词就能刻画罗贵祖的人物形象:他在珠玑巷内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前辈,非常值得尊敬,当巷民遇到困难时,也会向他寻求帮助,值得依靠。面对朝廷士兵的追杀他毅然决定大家同甘共苦,连夜商议如何逃离追兵,虽不是一家姓,但是心是一家人,“患难之中齐保我,同舟共济自家人”一句真情流露。主人公胡妃为了不连累村民,视死如归,面对士兵的追赶,毅然选择从逃亡的路上折返,企图用自尽的方式让追兵放过巷民。第六场《诀别》之中,胡妃有一处单人出场,配合女声旁白“似惊雷响,似怒涛掀,真相惊闻,面色全变。”展示人物此刻的情绪。剧中每一位角色都特点鲜明,巷民在危难时刻相濡以沫的情感,无不让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对于珠玑巷人与胡妃在剧中人设的展现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着为他人着想,患难与共的心情,体现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剧中“菊花”含义特别,在第二、三场中,舞台都以菊花作为布景,胡妃喜爱菊花,在刚进珠玑巷时会教村民们采菊;在胡妃与黄贮万成婚时,黄母以“五彩菊”作为见证;在第六场《诀别》中,胡妃把五彩菊花交予黄贮并道“万万朵奇花人共见,争开百千年,望你珍惜带身边,花种长流在世间。”自己独自一人折返;在胡妃投进自尽后,黄贮万把菊花种子撒在井边以此来表明对统治者迫害的不屑,他们的决心与希望会随着菊花种子一样在明天盛开。菊花象征着高洁,更好的衬托了胡妃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剧目中反派角色贾似道的脸谱为白色,勾眼尖比较明显,这样的脸谱一般具有贬义的意义, 在第一场算计胡妃的哥哥使得胡妃被贬和第四幕虽然黄家仆人告诉贾似道胡妃就在自己家中,但贾似道还是残忍将仆人杀害这两个场景中处处体现了他是一个阴险凶残的统治者。
《魂牵珠玑巷》整部剧目的音乐设计为比较传统的广东音乐,为了体现“胡妃”这一悲剧人物,利用到了粤剧唱腔特有的乙反的旋律结构旋律,这种类型的旋律比较富有悲凉的感觉,突出了人物形象。整剧旋律音调都比较悲壮,以此来带动观众情绪,使得故事更深入人心。对于这种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剧目,改编成粤剧就不能改变原有的故事性,在该剧目上编剧把握的非常好,再巧妙地连结了胡妃塔与南迁人民的故事,令整个故事更加饱满,增添了几分民间传说的色彩。此剧目在珠玑巷人民的后裔中广受好评,他们认为剧目很好的还原了历史,在舞台中展现了“异姓一家”的中心思想,符合他们的民族精神理念,是维系珠玑巷人民民族精神的纽带。剧目把观众带回到珠玑巷当中,感受人民的温柔敦厚,能够治愈人心,这就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该剧目于1990年首演,于同年赴京演出,几十年来在海内外巡演多次,进行了近几年也作为广东粤剧院主打剧目进行排期或下乡镇演出,受到许多观众的青睐。
《魂牵珠玑巷》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重视人性的刻画,受到了许多观众的青睐。这部剧目是一部悲剧,但是剧目借悲剧给予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激发观众不同的念想。胡妃在遇到追杀时毅然选择牺牲自我体现了她坚毅的意志力,她死后化成“胡妃塔”是她意志的寄托,虽然结局胡妃丧失了生命,但她的思绪已经蕴含在了胡妃塔与菊花种子里,“霞光灿烂照山乡,无边金菊正怒放”又预示着新的希望,这就是这部剧目所想表达的思想。
(二)《风云2003》
《风云2003》是一部纪念非典十周年的现代剧目,以宣扬英雄主义、人文主义为目的,温暖人心的剧目。主要演员分为:丁凡、蒋文端、林家宝、李嘉宜、康健。分别饰演:关山、于力、万川、方兰、万丰。时长一共为一小时四十四分钟,一共分为八场,分别是:《迎新岁》、《风骤起》、《要公开》、《单程票》、《不惧言》、《四不停》、《病房会》、《决战时》。剧情一开始是新婚夫妇万川与方兰正在迎接新年,二人正处于新婚的蜜月时期,突然护士方兰接到一通紧急电话说是有几十名重症病人进了医院,需要她回去加班,此时记者万川也接到医生关山的电话,万川便赶往到医院。经过一番商讨,万川把“非典型肺炎”的消息公布于众。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方兰与丈夫告别前往抗疫最前线,XX也不断探讨得出的科学决策,还有医护人员的奋斗,大家都在努力的与非典进行斗争。
《风云2003》把那场非典的“战役”搬到了粤剧舞台之中,从剧目之中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那种气氛。开场是一个喜庆的场景,女演员们捧着花束身着红黄蓝颜色的服装跳着舞,男演员们拿着灯笼在舞台上徘徊,体现过新年的欢乐气氛,与随后发现新危机的气氛形成了对比。第二场《风骤起》结尾时演员们身着报纸衣,交头接耳,接着每个人都戴上了口罩,证明了关山和万丰公开非典消息这一行为对于社会是有利的,虽然有可能会引起民众恐慌,但人民可以提前了解并做好防护措施,为抗疫奠定了胜机。第三场《要公开》之中,关山与于力在公开疫情这件事上发生了争论,关山说道“在我眼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是最大的政治,以科学精神开展工作找出非典的病因就是最大的政治。”突出了关山拥有优秀的职业精神,能让在场观众对关山的医生形象肃然起敬。在《单程票》这一场演出中,最能触动观众的情绪。方兰与万丰刚结为新婚夫妇,正是婚姻最甜蜜的时候,但是方兰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毅然前往抗疫前线,并称她这一去可能买的是“单程票”,有去无回,这种敢于牺牲的决心震撼着每一位观众。方兰的原型是撰写了《护士长日记》的张积慧,当她看见自己书中的场景直观的展现在舞台上时,她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单程票》后半段场景背后布满了病床,台前是医生和护士轮番推着病人走过,不断有医护人员倒下,背景音乐较为急促,夹杂着救护车的声音,把观众带入了非典时期医院紧张的氛围。第七场的《病房会》中有两个年轻护士想要“请假”,但是后来还是决定留在医院中照顾病人,从她们的情绪当中能感受到其实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她们也会惧怕生离死别,还有是关于万丰的去世,作者邵忠先生为了纪念一名青年干部所设的人物,为了让观众人民知道在这场战役中奋战的不单只是医务人员,也有其他工作者,非典是一场人类与自然的战斗。尾声《决战时》关山决定以身试血清,于力与万川也想参与其中,随后医护人员们都举起右手起舞,纷纷表示自己不惧死亡的决心,这是一场全人类的抗争。
关山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角色,在最初发觉“非典”这种新出现瘟疫时,选择第一时间公开消息,提醒群众注意防范,对于XX的决策提出最科学的意见,也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永远站在第一线。作者在采访时曾说道“关山的原型是令人敬佩的钟南山院士,他不但在专业领域独领风骚,在社会公共领域也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担当,在每年的全国、省市“两会”上,都能听到他在为民生而疾呼。我们实在不愿意、也不会在戏里写他的一点点的、那怕是一瞬间的懦怯或犹豫。或许写一写人物内心的另一面,形象就会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但我们不愿意这样做,因为那不是真实的钟南山,或者不是我们所见到的钟南山,也不是我们笔下创作出来的关山。”在今年新冠病毒爆发后,钟南山院士也是第一时间在疫情的前线奋战,无论是以他为原形剧目里的“关山”,还是他本人,都是令人值得尊敬的。
剧目中一开始插入了曲目《新春颂献》,之后的旋律都比较雀跃,以此衬托过年气氛的喜庆,与后续的故事发展形成对比。在乐器方面增添了一些西洋乐器,更好的展现了非典时期医院的紧张氛围,配乐风格都是较为现代,对比传统剧目的配乐方式有所变化,但又没有失去粤剧音乐原有的腔调。同时,剧目以两个不同的视角给观众展现出瘟疫带给人民的灾难,一处是医院处,关山与其他医护人员的艰苦奋斗,休息时间甚少。另一处就是方兰与万丰的夫妻感情,在2013年关于该剧目的座谈会中,崔伟谈道:作者对题材的熟悉和驾驭令人佩服。不追求技巧,能找到独特的叙事方式。几个人物给我印像最深,小夫妻这样敢于牺牲的人往往是最珍惜生命的,其生命瞬间的美好和消失,恰恰是这一代人最美的东西,也是在抗击“非典”中平凡的人的可贵之处。方兰护士与万丰记者的职业身份在这个故事中都是较为重要的主线,但他们也是新婚不久的夫妻,从天而降的灾难让两人生死分离,当年非典时期电视屏幕上统计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人们只能看见冰冷的数字,数字的背后影响着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甚至改变了人的命运。该剧目与2013年10月7日首次公演,在2014年的广东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二等奖,在巡回演出时邀请了许多医护人员到场观看,借着粤剧这一艺术形式,向人们宣扬医护精神,这是一个优秀的作品带给人民的精神价值。该剧目在广东粤剧院一团的演出排期中较少出现。
四、在守成中创新
当前粤剧的传承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粤剧毕竟属于传统文化,受众对象大多是为老年人,对于年轻一代热情较低。生活节奏加快,对于传统戏曲剧本的故事缺少同理心。无论是对于演员或者编剧,人才需求量大,注重艺术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观念还没完全深入人心,应当加以宣传。现在许多中小学也会在学校开展粤剧的宣传活动,让粤剧走进校园。粤剧需要融入XXX,就需要创新。但是对于创新这一问题,发声也是非常多,比如在唱腔中创新,但有人认为如果改变唱腔,粤剧就失去了他原本的味道。笔者认为在2015年上演的《决战天策府》这种剧目比较与时俱进,取材自网络游戏《剑侠情缘3》的剧情,与网络游戏联动可以引起更多的年轻人的注意,且网络游戏不只是局限于广东地区,可以使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了解岭南文化粤剧。此外,另一个成功的例子还有《花月影》,此部剧目在传统的粤剧配乐乐器作出了改变,加入了西洋乐器的伴奏,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其创作的初衷就是为了迎合了年轻一代人的口味,它也成功做到了。此外,《花月影》也拍成了电影,以荧幕的方式出现在舞台,令观众观赏体验耳目一新。广东粤剧院曾在2004年开展了一个活动,学生只需要支付一块钱就可以观看《花月影》,更好地引导了粤剧走进高校。
以上两个例子都很好诠释了粤剧文化“在守成中创新”的成功,在不改变粤剧文化本身的艺术性、音乐性的前提下,注入新的力量,使得粤剧文化在当今信息时代更好的发扬光大,做到了平衡。融入XXX需要通过XXX的信息传播手段,例如互联网,现今在多个视频网站都可以观赏很多粤剧的剧目,搜索引擎的优化也让我们更直接的了解粤剧名伶的故事。以往传统的剧团巡演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相比较,互联网明显更便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并喜爱粤剧文化的人民也会想亲临现场感受一番,这两者互补,传统的戏剧也可以被更多的人看见。创新缺少不了人才的支撑与XX的政策支持,2017年广东XX发布了《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更好地保护了粤剧文化的地位,也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守成与创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互利的,两者离不开彼此。对于粤剧文化的传承,还需要不断探索,相信粤剧文化能做到与时俱进又不失原有的色彩,能够发扬光大,传承岭南文化。
五、结语
《魂牵珠玑巷》是九十年代中较为出色的作品,多年以来获得多个奖项,艺术含金量比较高,其主演的一团曾为这个剧目的完善,放弃了其他的演出,经济收入减少,但是使得该剧目的舞台更加完整。《风云2003》为纪念非典十周年,在上演的时候还请到当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方兰等人去观赏,真实事件在荧幕中的再现让无数人落泪,两者都都够体现时代的意义。粤剧的传承离不开剧目的创新与人才培养,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魂牵珠玑巷》与《风云2003》两个剧目是不同类型的剧目,前者为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古装剧目,后者则是纪念当代真实事件的现代剧目。两者作对比,《魂牵珠玑巷》在音乐性、台词特点、舞台布局、服装属于实打实的广东古装传统剧目,《风云2003》在配乐方面加入了现代音响,不是单纯的乐器配乐。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拥有共同点,两者编剧设计的台词都可以抓住重点,每一句的设计都鲜明地彰显了人物性格特点,打动观众的内心情感,再配合演员们演技功底深厚,剧中人物在舞台上活灵活现,仿佛置身于故事中。剧目创作的步伐从未止步过,期待在之后能够体验更多粤剧院一团带给观众的惊喜!
参考文献
[1]罗松.改革承包 独步粤坛——记丁凡和他的广东粤剧一团[J].中国戏剧,1993(11):38-39.
[2]陈乐洋.广东省地域文化发展研究——以广东粤剧院运营与管理现状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4):108-109.
[3]本刊编辑部.粤剧院团的市场之路[J].南国红豆,2012(01):4-7.
[4]田晓波.南粤梨园一奇葩——记粤剧表演艺术家、广州粤剧一团团长倪惠英[J].中国人才,1999(03):30.
[5]陈超平.省文化厅转发广东粤剧院1998年工作设想[J].南国红豆,1998(03):48-50.
[6]潘邦榛.充分发挥粤剧编剧的重要作用[J].南国红豆,1998(04):6-8.
[7]华永建.人间真情的悲壮颂歌——评粤剧《魂牵珠玑巷》[J].中国戏剧,1991(03):20-21.
[8]李新华.宣传品、艺术品和温暖的英雄主义——粤剧《风云2003》创作余绪[J].南国红豆,2014(02):15-16+20.
[9]苏小玲.新编现代粤剧《风云2003》——观后研讨会纪要[J].南国红豆,2013(06):13-16+4.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