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了公司绩效——以沪深A股除金融以外的

以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保险业以外的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2014-2017近四年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现金股利政策正向影响公司绩效并且呈现显著正相关性。(2

  一、绪论

  1.1选题背景

  股利政策涉及的是股份制公司对其收益的利润分配。长期以来,股利政策一直是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融资行为的主要部分,不同的上市公司会制定不同的股利政策,而不同的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制定一个健康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影响着公司的财务战略,同时影响着上市公司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微观经济的良好运转。近几年我国对股利政策的研究逐渐从股票股利转向现金股利,并成为上市公司研究股利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股利政策主要是包含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两个部分,国外一直将现金股利作为研究股利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稳健的现金股利政策可以向投资者传达积极地信号,也能够给上市公司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相比于国外以及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我国对股利政策的研究起步晚,上市公司制定相应的股利政策不成熟,投资者投资行为比较落后,我国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以现金股利作为研究方向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的意义。

  1.2研究意义

  研究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符合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如何稳健发展的现实需求。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是联系公司和股东之间的纽带,一方面积极的股利政策吸引着投资者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关乎公司的未来发展。所以制定一个健康合理的股利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财务行为之一,如何科学地派发现金股利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密切相关。相比于国外,国内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起步晚,在现金股利的合理分配上仍有很多问题,和国外已经成熟的理论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市场需求的。同时,研究股利政策也给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现金股利政策提供方向。事实上由于我国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晚,所以很多适合我国市场发展的理论不是很成熟,导致有很多上市公司没有制定合适的现金股利政策而盲目扩大公司规模,最终导致公司的经营失败。所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一些处于成长期的发展势头良好的上市公司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沪深A股非金融保险类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和理论分析研究,希望能为为上市公司如何制定正确健康高效的股权政策点明方向,促进整个资本市场建设的良性发展。

  1.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框架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沪深A股所有非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公司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发展,市场的相关监管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框架。
  第二部为相关理论与国内外文献综述。对与本论文主题有重要作用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以及相关研究的一些归类总结。
  第三部分为提出假设并建立模型实证分析。包含样本选择、数据来源、模型建立、设计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各变量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作用,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
  第四部分总结,得出本文的相关结论,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建议,最后提出本文的局限性所在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了公司绩效——以沪深A股除金融以外的
  图1.1结构安排框架示意图

  二、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

  2.1.1相关概念与定义
  (1)现金股利政策
  现金股利政策是股利政策的其中之一,而股利政策则是企业或公司股东对权益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采取的与股利分配有关的方针和策略,即企业或公司股东企业目标为导向,以股票价格的稳定为核心,在均衡了企业内外部利益的基础上,对净利涧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了盈余公积金后如何在股东与企业留存收益之间进行分配而采取的基本政策。所以,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作为股利支付的一种方式。一直以来,现金股利作为最广泛的股利支付方式之一,备受广大投资者的亲睐,因为它能够给股东看得见的现金收入。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规避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同时也能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发展良好的信号,维护和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2)经营绩效
  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即公司业绩,其概念涵义十分广泛,所以目前人们对此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国外关于公司绩效的研究认为它一共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效果,即本公司同竞争者在产品与服务方面相比较的结果;二是效率,即产出除以投入以后的比例;三是适应性,即上市公司在面对环境威胁和机会选择时所具有的应变能力。公司绩效的两个方面分别是某一经营期间的经营者业绩与公司经营效益。公司经营效益水平主要通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资产的运营管理水平、上市公司偿还债务能力的大小以及上市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能力的大小等方面体现。经营者业绩主要是通过公司高层经营者所取得的成果来体现,这一成果体现在公司高层管理者在公司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经营业绩与成效。
  2.1.2相关理论
  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开始真正研究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产生了“股利有关论”还是“股利无关论”的两大派。第一个发现股利存在信息内涵是Lintner(1956),在对X600家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相关高层一般不会轻易作出决定,因为一个企业的股利支付水平是可以向社会传达企业相关的经营发展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西方三大传统股利理论。
  (1)“一鸟在手”理论。Gordon.M.J(1959)提出“一鸟在手”理论,也是最早的典型的“股利有关论”,对于投资者来说即期收入和即期股利不一定能绝对转化成未来股利,所以对现金股利更加偏爱,即使股票价格有较大波动,股利收益要对于留存收益再投资而言资本利得更为可靠。公司提高其股利支付率,就能降低不确定性,投资者可以要求较低的必要报酬率,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公司的价值也就越大,同理反之。1962年戈登模型的提出,得出此类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型,所以这类投资者相比于资本利得更喜欢现金股利。
  (2)股利无关论。Miller MH和Modieliani F(1961)在《股利政策、增长和公司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并认为如果将企业的投资政策设为定量,在一个完全市场上,现金股利支付将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由于现实世界并不存在完全的、没有磨擦的市场,所以很少有公司采取此种股利理论,并采取与之相结合的股利政策。
  (3)税收效应理论。Selwyn.L和Farrar(1967)通过的研究认为,不同股利支付方式的选择会影响公司市场价值,并使公司及个人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存在差异性,与现金股利课税相比,如果上市公司的税率相同,那公司在实现资本利得时才能缴纳资本增值税,如果资本利得税赋比现金股利税赋低,那么公司和投资者不会将支付现金股利作为最优股利分配政策。

  2.2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1976年Black Fisher曾提出过“我们越是认真地研究股利,越是觉得它是一个难解之谜”的观点,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各大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就股利政策是否影响公司绩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从不同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以Rozeff(1982)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现金股利政策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绩效,利用代理成本理论进行股利政策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并发现派发现金股利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但与此同时交易成本也会增加,所以制定合理的股利支付率可以使总成本降低,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Auquith和Mullins(1983)通过研究同样也发现发现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派发的规模越大,其公司的股价就上升的越快,同时这也有力地支持了信号传递理论的观点。还有Jensen(1986)、Lang和Lizenberger(1989)研究发现派发现金股利不仅可以将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规范化,而且还能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
  然而以Higgins(1972)为首的研究人员认为现金股利政策反向影响上市公司绩效,通过分析表明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公司的利润和投资机会有关,即能反映经营绩效,公司的投资机会越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就越低。同样,Kalay(1982)通过实证研究债权契约与股利的影响,发现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对于限制条款越严格,能派发的股利也就越低,即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与股利支付率成负相关关系。
  除此以外就是以Miller与Modigliani(1961)提出的股利无关论,即认为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绩效无关,并在分析研究中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不受股利政策的影响,股利无关论也就此产生。
  还有人认为现金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会受到生命周期理论的制约。De Angelo(2006)认为最适合公司的股利政策是应该降低对自由现金流的浪费,成长期的公司会面临规模或者投资项目的扩大,导致现金需求增加,此时应对外实施较消极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于成熟期的公司,代理成本成为一个较大的开支,那应该减少自由现金流的浪费,公司应该对外实施积极的现金股利政策。而El-Ansary(2012)采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在对2005-2010年100家活跃的埃及上市公司进行验证符合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进一步发现得出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正向影响的。
  (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了解起步晚,但是依然及时认识到了两者关系之间的重要性。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一个稳健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不仅有利于对公司高层和股东之间的冲突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的信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以下本文试图整理了国内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理清国内的研究方向。
  以刘星和李豫湘(1998)为首是国内分析股利政影响公司绩效因素的研究的先行者,他们认为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正向影响公司绩效。在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中发现利用对灰色关联度法的研究,选取上交所30家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数据,分析了这3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市盈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法人股的比例,发现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正向影响公司绩效。同样,陈国辉和赵春光(2000)利用多方位分析研究后发现,上市公司的四大财务指标与现金股利政策都存在重要的影响,通过现有的公司经营数据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还有陆位忠、林川(2013)以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大股东减持规模为突破口,利用从2007起4年间沪深A股的百家上市公司的数千个减持事件为样本,得出了现金股利分配的提高能够提升公司业绩。以此同时,韦秀仙、刘文(2014)则从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转增股本三个方面分析对下年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发现不仅股利分配政策能影响公司绩效状况,而且对公司未来的经营策略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
  有一部分人认为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受到代理成本这一因素的影响。原红旗(2001)利用多变量回归分析得出大股东通过现金股利转移资金的动机随着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增高变得更强,并提出要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改革,用股利政策这一因素来改变中国现存的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对当今中国企业的股东权益有着重大的影响。而王葳葳(2010)利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发现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同时对提高企业价值也有重要的影响。同样,马红莲(2017)也从代理成本入手,选取2011-2013年1426家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在进行现金分红的情况下,每股现金股利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代理成本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研究中加入代理效率变量,通过回归结果得出现金股利的分配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实现企业价值。
  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还受到公司生命周期的制约。李常青和彭锋(2009)利用因子特征法对选取的A股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生命周期的划分,认为上市公司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市场内外部条件,使其满足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时对资金的需求,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石磎(2015)利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基于制造业生命周期角度得出处于成长期与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的公司绩效和税后现金股利额是正相关的,而与发放的现金股利的决定无关。同时吴春贤(2017)将金融发展变量和企业微观经济变量结合研究,选取了06-14年近14365个沪深A股有效上市公司样本,得出越为经营绩效成熟的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初次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更大。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生命周期、代理成本、财务指标等等,同样国内外对两者的关系也从股利无关论到正反向相关的一个转变,所以到底是怎么影响的呢?接下来我们对此进行具体的研究。

  三、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现在市场上所理解的股利政策包括了现金股利政策和股票股利政策两种,通常的研究是用混合股利政策来统称这两种股利并研究股利政策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现金股利政策方向的重视,从2001年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国内对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热度只增不降。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是否真正存在影响?为了对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决定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研究,用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绩效的指标分析现金股利是否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用公司的财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对提升公司的价值,得出相应结论。

  3.1研究假设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通过现金股利的分发向投资者传递一个积极良好的市场信号,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本文旨在研究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否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在这里我们提出假设一:现金股利的水平正向影响公司绩效。
  盈利能力是指上市公司获得利润的能力,即上市公司的资本增值能力。国内研究者吕长江、王克敏研究认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越高,发放的现金股利就越多,而唐国琼和邹虹也在研究中得出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本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成正相关。这里我们提出假设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资产营运能力是指上市公司经营运作的管理能力,即上市公司资产的营运效率。通常来说,上市公司的资产运营水平越高,公司的经营状况就更好,发放股利的意愿就更强烈,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里我们提出假设三:上市公司的资产营运能力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偿债能力是指上市公司用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即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能力。上市公司的偿债负担较轻,面临的偿债压力小,偿债能力强,那公司将会倾向与发放高现金股利反馈给投资者,那公司的经营绩效就会更好。这里我们提出假设四: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经营能力的分析,即反映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对未来投资具有前瞻性,会相对减少发放现金股利,为未来拓展市场进行再投资提升公司实力做准备。在国内外研究中发现,Rozeff(2006)、狄跃强和武晓玲(2009)都认为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和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成负相关关系。但姜茂生和张雪丽却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在本文认为两者还是存在负相关关系的。这里我们提出假设五:上市公司后续成长能力负向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3.2模型建立

  本文研究的是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能否影响公司绩效,由于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很多,以下为模型建立:

  3.3变量设计

  (1)因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现金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所以本文中的被解释变量就是公司价值,由于衡量公司价值的指标比较多,所以这里将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年度末股东权益)作为被解释变量。
  (2)自变量:在自变量的设置上,本文主要考察现金股利政策能否对上市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所以在自变量的设置上分为两部分:一是上市公司是否派发现金股利(LCD),派现为1,未派现为0。二是每股现金股利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CD),即税后现金股利数。
  (3)控制变量:从上文的研究假设中我们将总资产周转率(TAT)、资产负债率(DEBT)、净利润增长率(GROWTH)、资产报酬率(ROA)、股本规模(SIZE)等作为控制变量。
  资产报酬率(ROA):资产报酬率用于是研究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指标,即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平均资产总额,将资产报酬率作为一个控制变量,是因为盈利能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也非常大。
  总资产周转率(TAT):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上市公司销售收入净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可以全面系统的反映出上市公司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本文使用总资产周转率来衡量资产营运能力,利用总资产周转率(TAT)=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来分析是否产生影响。
  资产负债率(DEBT):资产负债率是研究上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之一。资产负债率是上市公司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是否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50%,则表明此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以及负债经营能力,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等于甚至大于100%,则此公司将会面临破产的风险。用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来作为衡量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来验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净利润增长率(GROWTH):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净利润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可以全面系统的反映出企业的自有资金的投资水平,即净利润增长率=(年末净利润-年初净利润)÷年初净利润。这里将净利润增长率作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指标来验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股本规模(SIZE):由于股本规模的数据庞大,所以这里对股本规模的数据采用对数形式,这里用股本规模来衡量公司的规模。
  表2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一览表
  变量变量名称代码计算公式
  自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度末股东权益
  因变量每股现金股利CD每股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份总数
  控制变量总资产周转率TAT总资产周转率(TAT)=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DEBT资产负债率(DEBT)=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净利润增长率GROWTH净利润增长率(GROWTH)=(年末净利润-年初净利润)÷年初净利润
  资产报酬率ROA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平均资产总额
  股本规模SIZE取对数

  3.4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2014-2017近四年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数据,来对现金股利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下是对数据筛选的条件:
  (1)选择非ST的上市公司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2)由于金融保险类的公司在财务数据结构上与其他类型公司有所不同,所以选择沪深A股的除金融保险业务以外的上市公司。
  (3)选取年末的合并报表(A类)。
  (4)删除财务数据指标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数据。
  根据以上要求对数据进行筛选,选取了2014-2017共9587组(除去3709组没有支付过现金股利的数据,共5878组数据进行后续分析)以上数据来源于CSMAR国泰安数据库。再使用数据前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下所有的研究利用Eviews软件完成。

  3.5实证结果与分析

  (1)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现状
  本文选取了2000多家符合标准的上市公司,共9587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除去没有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实有5878组数据作为后续研究样本)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表3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描述统计
  平均数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峰度值
  CD 0.145445 0.095000 6.787000 0.001000 0.229716 236.8284
  从数据选择上可以看出,在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9587组数据中,有超过60%的派发过现金股利,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会选择派发现金股利。表3主要是反映了因变量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描述性统计。一共5878组数据派发过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的描述性统计来看,最大值为6.787000,最小值为0.001000,但平均值和中位数却分别为0.145445,0.095000,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偏低,同时也能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
  (2)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4是自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因变量(CD)与其他控制变量之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4自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CD ROE ROA SIZE DEBT GROTWH TAT
  平均数0.145445 0.085262 0.055821 8.756933 0.398594-0.304634 0.594414
  中位数0.095000 0.075991 0.048427 8.713109 0.384417-0.003552 0.496033
  最大值6.787000 0.714892 0.354998 11.26250 0.965169 2483.573 7.383298
  最小值0.001000-0.324664-0.134225 7.610660 0.009063-4450.304 0.008274
  标准差0.229716 0.062766 0.038520 0.454816 0.196673 73.89369 0.443888
  峰度值236.8284 10.87679 8.444183 4.604309 2.250369 2491.920 36.7573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均值为0.085262,标准差为0.062766,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最大值为0.714892,最小值为-0.324664,因此得出不同公司之间的净资产收益率还是存在差异的,也反映了不同的公司可能由于规模不一样,类型不一样或者是管理水平不一样,也或者是在不同的年份下导致了上市公司公司绩效的不同。总资产周转率(TAT)的均值为59.44%,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大致的资产运营水平,最大值为738.33%,最小值仅为0.8%,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营运水平不是很高,而且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异巨大,有些上市公司的资产运营水平非常高,说明上市公司的销售能里非常强,资产投自己的效益好。资产负债率(DEBT)在这里的均值为39.86%,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负债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同时最大值为96.52%,而最小值仅为0.9%,从数据来看,有个别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过大,资产负债水平已经大大超过警戒线,快要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也存在一些上市公司过于谨慎经营,没有很好运用公司的财务杠杆。净利润增长率(GROWTH)体现的是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从数据可以看出近四年上市公司的整体成长能力不是很好,但不同公司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最大值有2483.573,而最小值有-4450.304。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SIZE)来看总体差异不是特别大。资产报酬率(ROA)的均值为5.58%,标准差为0.062766,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一般,不同类型不同管理水平的公司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3)相关性分析
  这里使用Eviews的correlation功能,将被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作分析。
  ***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在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表5是对自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因变量以及其他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上表中可以得出,自变量ROE和因变量CD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在1%水平内是显著的,在控制变量中,总资产周转率(TAT)、资产报酬率(ROA)以及股本规模(SIZE)与自变量之间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均在1%的水平内显著。
  而其他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DEBT)、净利润增长率(GROWTH)与自变量ROE之间却未能通过相关性检验,但由于相关性分析还是比较粗略的一个研究,同时以上的相关性也存在受到不同个体的影响,有些结论并不是非常的准确,所以这里得出的相关系数只能大致得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还需要通过准确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具体的检验。
  (4)回归结果与解释说明
  表6、表7为现金股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同时也是其他控制变量是否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的分析。
  表6多元回归分析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t-Statistic Prob.
  C-0.033067 0.007008-4.718507 0.0000
  CD 0.018745 0.001665 11.25910 0.0000
  DEBT-0.083555 0.002008-41.60971 0.0000
  ROA 1.476261 0.010376 142.2737 0.0000
  TAT 0.002387 0.000799 2.987017 0.0028
  GROWTH-4.61E-06 4.67E-06-0.986505 0.3239
  SIZE-0.000175 0.000828-0.210899 0.8330
  表7总体体验表
  R方调整R方标准估计误差Durbin-Watson F Sig.
  0.823341 0.823159 0.026395 1.261144 4537.105 0.000000
  从表6、表7中可以发现,现金股利政策正向影响公司绩效,t值为11.25910,并在1%的水平内显著。这里说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股利现金支付政策是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的,具有一个信号传递的作用,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支付水平,向投资者传递一个积极乐观的信息,吸引更多投资者进行投资,从而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最终实现上市公司的绩效最大化。
  资产负债率(DEBT)负向影响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并在1%的水平内显著。对所有者来讲,如果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能稍微高一点,可以通过负债经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增加本企业的活力从而得到预期的利润,但如果公司存在的负债程度较高并超出了债权人的心理承受程度,那就很难吸引到投资者进行投资。对此,从安全方面考虑很多公司都希望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一些,对外表示出本公司的偿债能力就越好,投资的人就越多,公司绩效就会更好。这也与与其所建立的假设相符,即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
  资产报酬率(ROA)也正向影响与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t值为142.2737,并在1%的水平内显著。即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一个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说明该公司的资产能够得到很高的利用,反映出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会将资产报酬率(ROA)与市场资本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资产报酬率比资本利率高,则说明经营者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对本公司实行负债经营,使上市公司获得更好的经营绩效。
  总资产周转率(TAT)同样也是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t值为2.987017,在1%的水平内显著。即上市公司资产运营能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该上市公司的资产运营能力就越高,从而上市公司就有一个更加好的经营绩效。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指标良好,就能向投资者传达该公司拥有较高的财务安全性和较强的资产收益能力,从而更能够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对于债权人来讲,通过对其的分析,能够更加合理的制定相应的公司信用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来讲,可以更加有效率的使用公司的资产,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
  净利润增长率(GROWTH)与相关性中得出的结论一样,仍没有通过1%的检验,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关系,推翻了前边做出的假设,同时也与姜茂生和张雪丽得出两者之间没有关系的结论相符,对比其他参考文献会得出负相关性可能存在的原因:一是本文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没有分行业,可能会存在不同行业之间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本文在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没有分年份,在不同的年份中上市公司可能会存在不一样的经济发展。对于这一类的研究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尝试是否能够得到检验。
  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SIZE)对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但并不在1%的水平内显著,这与上文所做的相关性分析不一样,说明用股本规模不能衡量公司后续成长能力,即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没有关系,这与很多参考文献得出上市公司的后续成长能力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不符,通过研究发现,其一,很多人在选取上市公司的后续成长能力的指标都采用总资产账面价值的对数进行回归分析检验,那在今后的研究分析中,要善于选取合适的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其二,在此次研究中,也可以发现采用股本规模来作为一个衡量公司规模的指标在相关性分析中还是存在显著相关的,而在多元回归中却并不是,说明在具体研究中一定要进一步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

  四、结语

  4.1本文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主要研究得出我国的上市公司以现金股利派发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总体上来看,现金股利的派发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一个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说明上市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的水平可以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而不是过去一些学者在研究中的出的无关性,这为今后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稳健经营公司完善相关监管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根据上文的假设同时也得出了以下结论:
  (1)现金股利政策正向影响公司绩效,说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的经营发展还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2)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负向影响公司绩效,由于资产负债率越低,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就越高,所以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
  (3)上市公司的资产报酬率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绩效,上市公司的资产报酬率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最具有代表性指标,说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是正向的。
  (4)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由此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的资产运营水平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也是正向的。

  4.2建议

  (1)上市公司要依照发展现状多发现金股利吸引投资者。
  由于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正向影响公司绩效,所以一个正确的股利政策不仅能体现本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同时也是中小投资者投资的指向标,有利于投资者未来预期收益。所以,制定一个符合该公司本阶段发展的股利政策尤为重要,一个具有合理稳健积极的股利政策能够带给投资者一个积极的讯息,表明本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公司业绩,通过多发放现金股利,从而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本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也增加了对公司发展愿景的信心,达到公司绩效的最大化。
  (2)上市公司要注重盈利能力的提高,加大公司融资水平。
  在上面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很明显,说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想要更好的提高投资者的收益和公司绩效,提高本公司的盈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加强内部监管机制,强化公司的经营管理,才能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有一席之地,一个公司只有拥有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时也能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保护机制。同时,上市公司还需要拓宽吸收融资的渠道,其实也是一种监管的作用,不仅可以防止大股东利用配股、增发圈钱,让股东获得更大收益,也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提高公司的公司绩效。
  (3)上市公司要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的偿债能力。
  正如研究所得,当前很多上市公司都需要提高自身的偿债能力,首先,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对于高层管理者,要时刻注意公司各类资产的真实性,充分保持较好的质量水平,才能为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科学举债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紧密相连。公司在对银行等进行借款时,一定要注意合理规划借款的各个细节,同时也要讲细节和对本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结合,从而来慎重选择最适合自己,风险最小的方式,这样才能将偿债的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对于每制定一项偿债计划,都需要进行深入分析,认真评估风险和可行性,一旦实施,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上市公司应急机制,做好万全准备。

  4.3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在数据选取上只将金融保险类的上市公司排除,对数据的研究也只局限在近四年,样本容量还是偏小的,其实不同类型、不同时间的公司之间的财务数据也存在差异性,同时,在网上寻找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信用度也有待考核,本文尽量选择发展前景良好,信誉度相对较高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自身分析数据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不够透彻,此为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也希望在今后的同类型研究方向下,可以继续深入分析,能够结合更多的文献细致研究,将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马红莲.现金股利政策、代理成本与企业价值[D].江西财经大学,2017.
  [2]石磎.公司绩效与现金股利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生命周期角度[D].北京理工大学,2015.
  [3]姚瑶.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刘星,李豫湘.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在股利政策相关因素分析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09),78-81.
  [5]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财经研究,2001,27(03),33-41.
  [6]刘梦迪.现金红利与收益波动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公司价值的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6).
  [7]李常青,彭锋.现金股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05),67-73.
  [8]王葳葳.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
  [9]徐寿福.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证券市场导报,2013(01),29-36.
  [10]徐寿福.产权性质、独立审计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审计研究,2012(06),71-81.
  [11]陆位忠,林川.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公司业绩与大股东减持规模[J].财贸研究,2013,(3):142-148.
  [12]韦秀仙,刘文,王腾飞.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7):5-7.
  [13]吴春贤.金融发展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
  [14]Lintner,John.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s of Corporations among Dividends,Retained Earnings and Tax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6,(46):97-113
  [15]Gordon,M.J.Dividends,Earnings and Stock Prices.Review of Economics&Statistics,1959,41(41),99-105.
  [16]Miller M H,Modigliani F.Dividend policy,growth,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61,34(4):411-433.
  [17]Farrar,D.E.,Selwyn,L.L.Taxes,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and Return To Investors.National Tax Journal,1967,20(4),444-454.
  [18]Bhattacharya,S.IImperfect Information,Divident Policy and The Bird In the Hand Fallac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0),259-270.
  [19]Jensen,M.C.,Meckling,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05-360.
  [20]Baker,M.,Wurgler,J.A Catering Theory of Dividends.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4,59(3),1125-1165.
  [21]Goergen,M.,Renneboog,L.,Silva,L.C.D.When do German firms change their dividend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5,11(1–2),375-399.
  [22]De Angelo,H.,De Angelo,L.Capital Structure,Payout Policy,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ssrn-working paper,2006.
  [23]Michael’s.Rozeff.Growth,Beta and Agency Costs as Determinants of Dividend Payout Ratios.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1982(9)
  [24]P Asqutih,DW Mullins.The impact of initiating dividend payments on shareholders’weath.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83:77~96
  [25]El-Ansary O,Gomaa T.The Life Cycle Theory of Dividends:Evidence from Egypt[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Economics,2012:72-8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1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0月1日
Next 2021年10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