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

数学这一学科对于幼儿而言具有一定抽象性。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使数学更加形象化,促进幼儿数学领域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从教师指导、数学材料投放、教师对数学的认识三个维度调查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数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基于研究者个人的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3-6岁是他们数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区角活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很多时候数学教育会被渗透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锻炼逻辑思维,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者在见习的时候发现了大部分老师对于数学教育的认识仅仅在于完成幼儿园规定的集体教学活动,并不注重一日生活中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探究的需求,而且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采取的往往是让幼儿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会尝试采用积极引导幼儿探究兴趣的方式。而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的指导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老师会选择放任幼儿自己进行游戏,当幼儿在数学领域碰到问题时教师会采取一种消极的指导方式,置之不理,放任幼儿自己解决;有的老师会根据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直接向幼儿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老师则能以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时机指导幼儿活动。那么,针对幼儿数学教育,幼儿教师是如何认识的?在区域活动中又该如何指导?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为了探究这些问题,研究者决定将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
  2.基于帮助幼儿园教师提高活动指导水平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很多时候并不是不能完成幼儿活动的指导任务,只是她们确实不知道什么叫做有效指导,怎样才能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一举一动可能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在区角活动数学领域方面教师对于幼儿的指导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适时的指导也许会使得幼儿产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对于数学的理解,为幼儿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不合适的教师指导往往会给幼儿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一方面可能会降低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可能会对师幼关系造成影响,不好的师幼关系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认识到什么叫做有效指导,怎样才能进行有效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概念界定

  1.区域活动
  本研究对于区域活动的定义为: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将班级、活动室、走廊等地方划分出几个区域,并在区域内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幼儿可以根据兴趣来选择的一种活动形式。比如幼儿园常见的娃娃家、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表演区、阅读区等等。
  2.幼儿园数学教育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向幼儿进行的最开始的数学教育,使幼儿掌握比较简单的知识、技能跟能力,初步了解一些数量关系以及简单的空间关系,形成一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的第一种形式。[[1]李淑贤.幼儿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6.][1]本研究的数学教育指的是在区角活动中碰到的数学领域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通过这样的指导可以帮助幼儿产生数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对于数学的认识、养成自我探究的好习惯、提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促进幼儿数学领域发展的一种指导方式。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有关于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教师指导现状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一点,区域活动是我国一种比较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数学材料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教师指导的数学领域活动是什么样的?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这些问题的解释。
  2.实践意义
  第一,本研究可以帮助幼儿园的教师了解如何介入幼儿数学领域活动,了解到观察幼儿数学领域活动的意义以及教师有效指导对幼儿的意义;第二,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了解数学材料投放的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投放;第三,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数学教育到底包括什么,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育渗透到各个活动中。
  (四)文献综述
  研究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发现目前关于区域活动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活动的内涵、材料投放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关于数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
  1.区域活动的研究
  (1)关于区域活动的内涵
  区域活动来源于“开放教育”,更为直接的联系是由“开放教育”引起的空间变革——“开放空间教育计划”,活动区代表的是一种空间规划概念,是一种基于儿童活动的课程的空间组织形式,区域的设置要体现幼儿自主学习与游戏的性质。[[1]黄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来源于挑战[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31-35.][1]周彬男在研究时将区域活动定义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跟需要,自己选择区域以及材料,从而获得发展,而这些区域教师需要提前将适宜的材料投放进去。[[2]周彬男.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研究: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D].浙江师范大学.2019.][2]区域活动的概念主要通过将班级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并能够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来进行定义的。
  综上,虽然不同学者对于区域活动的定义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看法,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区域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他们可以自由地去探索,探索的方式形式都是他们自己决定,教师不会有过多的干涉。
  (2)关于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①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原则
  经过文献梳理,研究者发现,很多学者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区域材料投放的原则。主要观点如下:第一,从幼儿自身的出发。例如学者徐春燕认为活动区材料投放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平常的活动来投放材料。[[3]徐春燕.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J].甘肃教育,2011(18).][3]朱秀凤也认为投放材料要从幼儿的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4]朱秀凤.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2)][4]第二,从材料本身出发。例如曹丽莉认为材料投放不光要有一定的层次,要循序渐进,慢慢进行一步一步的投放,还要看出材料投放是要与幼儿的经验有关的,是要成一个系统的,这样幼儿才能获得完整的经验。[[5]曹丽莉.对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充(教师教育),2010(09)][5]王春燕她认为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是要安全,第二是要丰富性有趣,第三点是要有计划性,第四投放的材料可以让幼儿去探索,第五是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材料的来源也要广泛一些。[[1]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91-193.][1]修冬莲认为,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安全,要有对幼儿来说难度比较大的材料,也要有比较简单的材料,还要有一定的趣味,能吸引到幼儿。[[2]修冬莲.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9).][2]周燕从材料本身提出了一些思考。她认为区域材料应能引发幼儿思索的多样性,因此材料投放也要体现多样性的原则,包括材料质地多样性、材料呈现方式多样性和材料种类的多样性。[[3]周燕.让材料成为幼儿快乐游戏的助推器一一浅谈幼儿园"四健"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之原则[J].家教世界,2013(12):29][3]
  ②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曹晓梅、严凤莲提出在区域材料投放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不是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去投放材料,仅仅只是完成一个投放材料的任务;教师只是为了投放而投放,只是为了把材料换新;多数教师只关注材料投放的形式,不管材料投放的价值。[[4]曹晓梅,严凤莲.通过观察实现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动态性[J].当代学前教育,2012(03).][4]李慧从幼儿的角度对材料投放问题进行了思考。她认为幼儿园材料投放数量种类较少,不够幼儿进行游戏活动,还有就是幼儿的活动时间较少,活动的自由也有限。[[5]李慧.对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使用现状的调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5]叶屏屏认为,要从幼儿的角度去看区域活动的问题,教师要去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6]叶屏屏.幼儿园音乐区域活动材料现状研究——以N市三所幼儿园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6][6]宁靖妤通过对三所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的分析,认为环境创设存在空间布局规划缺乏科学性、区域种类不常更新、材料投放不合理、区域标示与幼儿年龄特点不符的问题。[[7]宁靖妤.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三所幼儿园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6.][7]
  目前已有研究中发现材料投放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材料不够丰富、材料换的不勤。
  (3)关于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研究
  教师指导行为是指在教师在知道幼儿在干什么并且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之后做出的对幼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行为。研究者将从教师指导时机、教师的指导方式两个方面对于国内研究者对于教师指导行为研究问题进行概述。
  ①教师指导的时机
  丰化苓选取了某幼儿园大班的教师进行观察,她认为数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主要分为教师自己主动去指导,以及教师因为外界的一些事物被动去指导,这样的指导方式并不是出于教师自身的想法,她在研究时发现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老师的指导方式以被动指导为主,她发现老师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在幼儿寻求帮助的时候才会选择帮助他,但是在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时,老师并不会再旁边观察。[[1]丰化苓.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以B幼儿园教师为例[D].鞍山师范学院.2018:24-37][1]华爱华认为教师指导时机主要是教师想实现活动目标或者希望幼儿达到的目标的时候,还有就是幼儿需要教师提供指导的时候。[[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28-229.][2]
  ②教师的指导方式
  教师对于幼儿区域活动的态度会影响到幼儿的活动,教师要是采用鼓励的方式对待幼儿的话,幼儿会产生继续游戏探索的自信心;教师如果只是批评或者不管幼儿,可能会影响幼儿活动以及社会方面的发展。正确的指导方式可能会帮助幼儿更加自信,帮助幼儿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丰化苓在论文中提到,在教师指导方式方面,她认为教师的指导方式单一,教师在活动中大部分会采用言语方式去指导幼儿。[[3]丰化苓.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以B幼儿园教师为例[D].鞍山师范学院.2018:24-37][3]陈莹是将幼儿游戏中的教师指导方式分为口头语言指导、肢体语言指导、扮演一个角色进入游戏的指导方式。[[4]陈莹.熟手型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行为的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方建华在其硕士论文中将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方式分为口头语言指导、肢体动作指导、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来指导幼儿。[[5]方建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③教师指导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文献梳理,研究者发现,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指导方式存在问题,指导没有以幼儿为主体,童瑶指出教师指导策略中比较多地倾向于语言、演示和直接指导,没有关注幼儿的自我探索。任学萍在研究中提到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指导时的提问并不是那么有效的,而且教师提问的方式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教师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6]童谣.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徐文在其研究中指出:在区域活动中,当幼儿碰到困难时,很多老师是直接自己就解决了,或者直接告诉幼儿,并不会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7]徐文.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现状研究–以福州市J幼儿园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5.][7]第二,提供的材料不恰当,老师对区域活动认识不到位,傅帆认为材料投放的问题是材料虽然种类数量都不少,但是幼儿使用得比较少,还有教师的指导不那么合适及时。大部分教师将时间用于活动区环境创设以及材料的制作,制作材料耗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教师就会认为,该投放的材料都投放了,接下来就看幼儿自己的选择跟发展了,老师就不干涉了。[[1]傅帆.积木游戏中幼儿数学行为及教师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第三,指导时机不恰当,丰化苓认为教师在大班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指导缺乏足够的观察,所以教师可能不能找到一个准确的介入时机,或者可能会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做一些其他的事情。[[2]丰化苓.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以B幼儿园教师为例[D].鞍山师范学院.2018:24-37][2]
  综上,学者普遍认为,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需要教师的合理指导,好的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可以促进幼儿对于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探究与思考,帮助他们形成解决问题的一种良好的思路,从而能够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积极探究思考的能力。
  2.关于数学领域的研究
  (1)数学领域的教学内容
  关于幼儿园数学领域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定义不同,黄瑾认为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分为六个方面:数概念和运算、集合与模式、分类与统计、几何形体、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空间与时间。[[3]黄瑾.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6-97.][3]王晓辉提出数学领域的教学内容有促进概括能力发展的数学活动;促进空间想像力发展的活动;促进判断能力发展活动;促进推理能力发展的活动。[[4]王晓辉.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数学活动内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12):71-72.][4]曹未蔚在研究中发现,小班教师多选择认识简单的图形、计算东西的数量等,比较注重数字与物体的一个匹配;中班、大班教师较多选择测量方面、数字的运算、空间等比较抽象一点的概念。[[5]曹未蔚.幼儿园教师的数学态度、数学教育信念及实践现状[D].上海师范大学.2019:74-75.][5]
  (2)数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更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
  丰化苓认为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指导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在指导时较多关注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认为幼儿获得数概念的知识与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两方面的确很重要,但是幼儿要想获得这两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自己必须要不断地去探索学习。[[6]丰化苓.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以B幼儿园教师为例[D].鞍山师范学院.2018:24-37][6]
  ②没有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
  汤婧在研究中发现活动目标虽然有关注幼儿数学领域的发展,但是有的要么不合适,要么就没那么清晰,虽然活动内容关注到幼儿年龄阶段特点了,但是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1]汤婧.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现状研究—以上海市Z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8:23-26.][1]
  (3)有关儿童数学教育实施的途径
  经过文献梳理研究者发现,目前学者普遍认为数学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专门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例如曹未蔚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学段教师开展早期数学教育活动时,教师使用的主要方法不同,中小班主要是采用集体教学活动来进行数学教育。[[2]曹未蔚.幼儿园教师的数学态度、数学教育信念及实践现状[D].上海师范大学.2019:48-50][2]曹婷也是在研究中提到幼儿园中各个领域的教学途径均是集体教学活动。[[3]曹婷.幼儿园生活环节数学学习内容的行动研究—以长沙市A幼儿园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7:119-110][3]二是区域学习活动,例如黄瑾认为数学教育应该多在区域活动中展开,区域活动中开展数学活动首先可以使教师充分做到了解、观察和有效记录儿童的发展情况与有效落实个别化的数学教育。[[4]黄瑾.区域活动与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幼儿教育[J].幼儿教育2007.(6)][4]张慧和与张俊提到数学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数学学习具有独特的价值:第一则是为幼儿提供了获取多种多样的数学经验的机会,第二则是非常有利于幼儿在实际的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第三则是有利于幼儿获得主动自由的权利,拾得自信兴趣的乐趣。[[5]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98-100.][5]
  综上,目前关于区域活动研究集中在对于区域活动内涵价值的理论性探讨和区域活动指导的实践性探索,关于数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的内容、价值、途径等方面。这些已有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基础。同时,研究者还发现关于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目前关注度还不够,这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现状,从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引起幼儿教师反观自身,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同时可以为幼儿园教师在区域活动遇到数学领域方面的指导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84.][1]在正式观察之前,研究者会以实习老师的身份参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用10天左右的时间熟悉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规律与老师的指导方式,在这10天里也让老师跟小朋友可以习惯研究者的存在,以便研究者在观察时能获得最准确的数据,在观察的时候,小朋友不会因为研究者的观察对研究者产生好奇,老师也不会因为研究者的观察而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从而能够获得最自然最准确的信息。在进行观察之前,可以主班老师的同意的情况下,对你所要观察的内容进行拍照、拍视频、录音等方式来记录,以便能够准确地将事实情况记录下来,不会有所遗漏,在空闲的时间再将活动记录下来以供分析。
  2.问卷法
  研究者将借助自编问卷对幼儿园区角活动数学领域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者一共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50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主要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教师指导方面,主要有教师指导方式方法(指导时机),第二个维度是有关区角活动数学材料的投放,包括材料的来源、作用、投放的标准等等,第三个维度在于教师对数学知识数学教育的理解,调查教师自身的数学素质以及教师对于幼儿学习探索数学的认识。从这三个维度来了解幼儿园有关区角活动数学领域的指导现状。
  3.访谈法
  研究者将会在幼儿园针对研究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幼儿园的教师与家长进行访谈,本研究一共访谈了三位幼儿园老师,以及四位家长,均采用非正式访谈法,以期通过访谈来丰富研究的数据,使得研究的准确性更强、分析也更深入。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宿迁市某一所幼儿园的教师,主要观察教师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时发现幼儿产生数学领域问题所进行的指导,进一步分析评价这一幼儿园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可以试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主要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来搜集研究资料。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指导现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以及访谈的方法,为了研究幼儿园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指导的现状,主要想要了解教师在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方面的指导行为、数学领域的材料投放以及教师的对于数学的认识等。

  (一)教师指导方面

  1.教师的介入方式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垂直式的介入方式,指的是直接告诉幼儿怎么去做或者直接示范给幼儿看怎样做是正确的,第二种是交叉式的介入方式,指的是教师在幼儿进行活动的时候,以游戏中的某一个角色进入游戏,来处理幼儿在游戏中碰到的数学领域的问题,第三种是平行式介入,指的是教师在幼儿旁边进行同样类似活动,通过自己的行动示范引导或暗示幼儿在区域中遇到的数学领域问题的解决办法。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来,区角活动中幼儿碰到数学领域的问题教师多采用垂直式介入方式,有92%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垂直式的介入方式,平行式介入与交叉式介入均为4%。在研究者的观察中,除了角色扮演区之外,介入其他区角活动的时候教师大多数确实会采用垂直式介入的方式,直接告诉幼儿怎么去做或者直接示范给幼儿看怎样做是正确的。
  案例1:教师的“垂直介入”
  有一次,研究者在中班益智区发现有一个数字与数量对应的一个游戏材料,鹏鹏在老师让区角活动的时候在益智区选择了这个材料,然后他就自己开始游戏了,鹏鹏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他将所有的材料都从盒子里倒出来了,然后他将一块带有数字“1”的木板放在了盒子里,接着他开始寻找能与“1”拼在一起的带有图片的木块,他把木块一块一块放进去尝试,老师看到了,过来直接告诉他:“鹏鹏,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接着她拿起一块有图片的木块,跟鹏鹏说:“鹏鹏,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个上面有多少个小鸭子吧。”然后她就拿着鹏鹏的手一起数鸭子:“1、2,一共有两只鸭子。那我们应该选择哪个数字宝宝呢?”鹏鹏指着“1”的木板说:“这个。”老师指着“2”的木板说:“不对哦,应该选择这个,你放进去试试看是不是。”鹏鹏就拿起那块木板放进了盒子里,老师说:“对应上了,好了,就这样玩吧。”老师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鹏鹏还是继续按照他自己方式进行游戏。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
  图1区域活动数学领域老师的介入方式
  2.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教师指导的频率
  由表1可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如果遇到数学领域的问题,有80%的教师采用不指导的方式,16%的教师很少指导,4%的教师经常指导,而总是指导的教师占0%,研究者曾就这个问题对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了非正式的访谈,访谈中,教师A谈到:“我平时很少关注区域活动里孩子是不是学习数学遇到了问题,因为我们幼儿园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比较多,所以我们平常都是在小朋友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完成任务的,老师是没有时间去观察幼儿区域活动的,更是没有办法在幼儿遇到数学领域问题时及时指导,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老师一般会选择不观察幼儿。”
  表1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教师指导频率
  选项频数百分比
  总是指导0 0%
  经常指导
  很少指导2
  8 4%
  16%
  不指导40 80%

  (二)材料投放方面

  1.数学材料来源
  由表2可知,幼儿园区域投放的数学材料大部分来自幼儿园与教师,很少一部分来自幼儿与家长,据研究者观察的确如此,比如:幼儿园小班老师制作了一个可以拨的玩具钟以及一个数字与个数对应的汽车教具。(如图3图4)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
  图3
  中班统一购买了逻辑狗(如图5)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
  图5
  大班则是老师制作了一个与时间日期有关的转盘(如图6)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
  图6
  在与幼儿园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班级里有的数学玩教具虽然是幼儿从家里带到幼儿园的,但是有很多家长为了方便,直接从商店里购买现成的数学玩教具带到学校,或者是家长直接做好了带到学校,很少有家长跟幼儿共同完成的。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家长的想法是:幼儿园教师有时候布置的任务对于幼儿来说过于困难,幼儿并不能在家长的引导下顺利完成,有的家长确实不知道如何引导幼儿制作数学玩教具,实在觉得无法引导幼儿完成,第二天幼儿又必须要交这个数学材料的情况下,家长只能采取购买或者家长代替幼儿完成的方法。所以家长跟幼儿一起合作制作的区角材料就比较少。
  表2区域活动数学材料来源
  选项频数百分比
  以幼儿园直接提供为主25 50%
  以老师制作为主20 40%
  以幼儿和家长制作为主5 10%
  2.数学材料类型
  由表3可知,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对于材料投放类型侧重点不同,数学领域的材料类型有一一对应、数概念、简单运算、几何形体、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数理逻辑等等,据研究者的观察,小班数学材料多以一一对应、数概念、简单的几何形体比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简单的时间概念比如:分清白天和黑夜的材料为主,中班开始增加一点简单运算的材料还有复杂一点的有关时间概念的材料比如:分清昨天今天明天的材料,大班则是比较复杂的有关时间概念的材料比如:认识星期的概念,以及复杂一点的几何形体比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等等。而幼儿园有关认识空间概念以及锻炼数理逻辑的材料比较少。
  表3各年龄阶段班级投放数学材料类型
  材料类型小班中班大班
  一一对应的材料√
  数运算的材料√√
  数概念的材料√√
  有关几何的材料√√
  有关时间的材料√√√
  有关空间的材料
  数理逻辑的材料
  3.数学材料的更新
  由图7可知,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材料的更新大部分都是很少更新的,在与老师的交谈中,研究者了解到有的区域中数学领域的玩教具是老师自己精心制作的,老师一个学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制作这些玩教具,所以一个学期才换一次;有的老师是觉得数学领域类的材料小朋友们并不是所有人都玩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更新数学领域的材料是没有必要的;还有老师觉得学校没有统一购买数学领域的材料,所以数学领域的材料暂时不需要更换。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
  图7区域活动中数学材料更新的频率

  (三)教师对于数学认识方面

  1.教师关于数学教育途径的认识不同
  由图8可知幼儿园教师都认为数学教育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来进行,调查中只有3位老师认为数学教育可以通过活动区中的教学活动来进行,10位老师认为数学教育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活动来进行。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研究
  图8数学教育的途径
  2.教师对于数学领域发展作用的理解不同
  从表2可以看出80%的教师认为数学领域发展的作用在于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70%的教师认为数学领域的发展可以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创造力与积极性,30%的教师认为数学领域的发展可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16%的教师认为数学领域的发展的作用有一方面是教给幼儿数学知识。
  表3数学领域发展对幼儿的作用
  选项数百分比
  教给幼儿数学知识8 16%
  培养幼儿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
  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创造力与积极性40
  35 80%
  70%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15 30%

  三、区角活动数学领域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一)区域活动指导存在的问题

  1.区角活动数学领域教师的指导行为的问题
  教师是幼儿进行区角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幼儿进行自主活动时,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眼光来观察幼儿的活动,幼儿在区角活动数学方面遇到问题时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指导。研究者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园的教师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碰到数学领域的问题时,教师在指导时机、指导内容以及指导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的引导缺乏足够的观察
  观察时教师指导幼儿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仔细观察过后再进行指导,这样才是一种有效指导,从而才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但是老师很少会主动观察幼儿区角活动,一般只会在幼儿寻求帮助时才会去了解幼儿碰到的问题,有时候甚至都不了解幼儿寻求帮助的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就直接去解决问题了,所以在对幼儿提出的数学领域方面的问题,教师进行的指导缺乏足够的观察。
  (2)教师的引导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
  《指南》指出:幼儿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有趣,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1]李季梅,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69-271.][1]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碰到数学领域问题时,这其实就是一个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幼儿数理逻辑能力的机会,但在研究者的观察中许多教师并不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大多数教师更注重的是对于幼儿提出问题解决的结果,并不会关注幼儿学习探索的过程,数学方面教师更关注的是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其他比如推理、空间、数理逻辑、归纳等方面教师是不大会去关注的。
  2.材料的投放存在的问题
  区角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合适的区角材料有助于促进幼儿产生探索的兴趣,帮助幼儿提升探究能力以及数学认知能力,从而能够促进幼儿数学领域的发展,通过研究者实习期间的观察,发现幼儿园区角投放的有关数学的材料存在一些问题。
  (1)投放材料高结构化材料居多,低结构化材料较少
  研究者一开始在班里观察班上环境的时候发现各个区域里能够发展幼儿数学领域的游戏材料大多是玩法较比较单一,低结构化材料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创造玩法,幼儿园里有关数学领域的材料往往是有关数概念的高结构化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投放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幼儿将数字的形状与个数对应起来,就是想让幼儿认识数字,并且会数数。真正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数学领域发展的低结构化的材料要么是比较少,要么就是不会经常更换,这是材料投放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比如:幼儿园比较常见的就是数字与图片对应的玩教具,这类材料幼儿进行游戏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对应起来玩没有别的玩法,这样会限制幼儿的探索。
  (2)材料的来源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幼儿园统一购买直接投放的,但是这些材料有时候跟幼儿当下的兴趣并不契合,而且材料来源大部分是幼儿园与老师,所以说幼儿园材料的投放并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3.教师对于数学的认识的问题
  (1)教师对于幼儿数学水平的认知不到位
  由于教师对于幼儿的数学水平认识不到位,所以导致教师有时候布置的任务并不属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有的达不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会让幼儿觉得没有挑战性,降低他对于数学的兴趣,有的超过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可能会打击到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觉得数学领域的任务太难,丧失对于数学研究的兴趣。
  (2)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途径认知不到位
  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主要为数学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教师有时候就会忽略区域活动以及数学游戏这两个进行数学教育的途径,所以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自主游戏时,老师并不会介入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二)区域活动数学指导的影响因素

  1.幼儿园
  (1)在教师指导方面
  研究者在幼儿园发现教师不大去观察幼儿区角游戏之后,就询问了主班老师,主班老师谈到老师平时不光有教学任务,还有幼儿园布置的额外任务,他们要是不利用幼儿自主游戏的时机,可能就没有办法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任务。研究者观察下来发现老师在幼儿自主游戏的时候完成幼儿园的各种任务之后,还要不定期地改变班级的环境,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所以,老师在幼儿自主活动的时候没有足够时间去观察幼儿一方面就是幼儿园给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合理导致的。而且幼儿园没有让老师认识到:只有认真观察幼儿自主活动,才能在幼儿碰到数学领域问题的时候,进行及时准确地引导。
  (2)材料投放方面
  幼儿园在材料投放方面并没有关注到各个班里幼儿的兴趣以及需求不同,没有考虑到各个幼儿之间存在差异性,幼儿园提供的材料都是统一的,所以幼儿园提供的材料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是无效材料,并不能满足他这一阶段的兴趣,要是针对班级的幼儿兴趣投放材料的话,老师只能自己通过别的方法搜集材料。
  2.教师自身
  (1)教师对于幼儿区域活动的认识
  老师自己对于观察幼儿游戏活动不够重视,认为幼儿自主进行游戏,老师的不干预就是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管,让他们自己去自由地发展,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观察幼儿活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区观察幼儿活动的意识。老师自身对于指导方面的知识以及经验比较欠缺,老师不知道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幼儿在区域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指导,不能准确地把握介入时机以及介入方式。
  (2)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会受到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对儿童观与学习观的理解,研究者在实习中发现,专业素养不同的教师对于数学方面的认识也是不相同的,专业素养比较高的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认识会更全面更具体,知道幼儿在数学领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哪些知识、能力是通过数学教育可以获得的。
  3.社会
  (1)社会因素
  教师对于数学的认识很多时候多多少少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在不了解学前教育的情况下,对于幼儿数学领域的教育发展的认识停留在数数以及加减运算方面,有的幼儿园教师虽然对于数学教育的认识比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的人多一点,但是仍然会受到大部分人的影响,所以会认为老师对于数学教育的指导主要在于帮助幼儿认识数字、数数、以及加减运算。
  (2)家长与老师的沟通
  家长与老师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在投放材料方面,老师以为是家长没有时间去陪伴幼儿制作区角材料,而家长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幼儿来说过于困难,没有办法去完成,家长才动手帮助幼儿完成或者直接购买现成的,从而幼儿园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并不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这就是沟通不够所导致的。

  四、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教师指导的策略

  (一)提高自身认知水平,优化数学教育理念

  很多人对于幼儿数学教育的认知都停留在帮助幼儿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运算的方法,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要想给幼儿一个很好的数学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优化自己数学教育的理念,教师自己就要明白数学能力并不代表数学知识,而是一种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周围的环境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把自己对于数学的认识运用到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方面的活动中,用自己正确的数学理念去观察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发展,并能够教会幼儿用数学的思维发现问题,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教育水平与理念,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根据幼儿需要投放的适宜数学材料

  在平时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数学领域材料的使用情况,以便根据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数学领域的材料,更换什么样的数学材料,投放数学领域材料的时候需要先考虑幼儿近期对于数学方面的兴趣在哪里,还要考虑不同的幼儿操作数学领域材料的情况,数学领域材料的投放不能仅仅只是针对班上一部分幼儿,而是应该尽量符合班上所有幼儿对于数学领域探究的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数学材料的要求也不同,教师投放数学领域材料时也需要考虑这一点。

  (三)丰富材料来源,鼓励幼儿、家长参与

  幼儿园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投放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幼儿对于数学探究的能力,而区角活动中数学材料的制作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幼儿是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幼儿自己制作的材料能够帮助提高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从而在区域活动中才愿意选择数学领域的材料,产生数学探究的兴趣,所以教师与幼儿园应该多鼓励家长与幼儿一同制作区角活动中投放的数学材料。

  (四)先观察后指导,提高观察意识与水平

  教师在指导幼儿区角中数学领域活动之前,要先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细致的观察与对幼儿行为正确的解读是教师指导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形成观察幼儿数学领域活动的意识,在幼儿自主活动时主动对幼儿的数学领域活动进行观察,其次,教师要提高学会观察,提高观察的质量与水平,教师可以从幼儿对于数学材料的选择使用、幼儿进行数学领域活动的规则、幼儿数学发展的水平等等方面进行观察,最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观察把握介入幼儿数学活动的时机以及指导方式,从而对幼儿的数学领域活动进行适当的指导,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五)重视幼儿探索过程,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品质

  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许多教师更注重幼儿数学学习的结果,只关注他们学习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并不在意他们的探索过程。其实对于幼儿来说,在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方面的活动最重要的是数学探究的过程,提高数学探究的能力,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品质,才是幼儿最需要的,在幼儿产生数学探究的兴趣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地去引导,不要过多关注答案或者数学探究的结果,在幼儿进行数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地介入,去调整游戏的难度,来丰富幼儿数学探究的过程,从而能够促进幼儿数学学习品质的培养。

  (六)给予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幼儿园方面可以多给老师做一些培训,指导老师如何去观察幼儿数学领域的活动,让教师了解在幼儿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如何去指导,在什么样的时间点介入,用什么样的方式介入,怎样做才是有效的介入,平时教师们可以经常一起讨论交流介入指导的方式方法以及经验,然后大家一起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幼儿园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于数学领域指导的讲座,帮助教师解决自己的困惑,弥补自身数学活动指导做的不足的地方,从而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结语

  本研究通过教师指导的方式以及频率,数学材料的投放来源、类型以及更新频率,教师对数学教育的途径以及作用的认识来研究区域活动数学领域指导的现状,发现幼儿园区域活动数学领域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引导缺乏足够的观察,教师引导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区域活动数学材料投放高结构化材料居多,数学材料来源比较单一,教师对幼儿数学发展水平认知不到位,教师对数学教育途径的认识不到位。针对以上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以下的策略:教师要提高自身认知水平,优化数学教育理念;要根据幼儿需要投放的适宜数学材料;丰富数学材料来源,鼓励幼儿、家长参与;教师要先观察后指导,提高观察意识与水平;要重视幼儿探索过程,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品质;幼儿园要给予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研究者只研究了一所幼儿园区域活动数学领域的指导现状,一所幼儿园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幼儿园,要使研究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话,就要扩大研究对象的选择;其次,因为此次疫情的原因,研究者没有办法验证提出策略的效果;最后,由于研究者本人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有限,所以研究的深度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日后进一步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淑贤.幼儿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黄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来源于挑战[J].学前教育研究,2014.
  [3]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周彬男.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研究: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D].浙江师范大学.
  [5]徐春燕.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J].甘肃教育,2011.
  [6]朱秀凤.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
  [7]曹丽莉.对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充(教师教育),2010.
  [8]修冬莲.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
  [9]周燕.让材料成为幼儿快乐游戏的助推器一一浅谈幼儿园"四健"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之原则[J].家教世界,2013.
  [10]曹晓梅,严凤莲.通过观察实现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动态性[J].当代学前教育,2012.
  [11]李慧.对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使用现状的调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12]叶屏屏.幼儿园音乐区域活动材料现状研究——以N市三所幼儿园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6.
  [13]宁靖妤.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三所幼儿园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6.
  [14]丰化苓.数学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以B幼儿园教师为例[D].鞍山师范学院.2018.
  [15]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6]陈莹.熟手型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行为的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7]方建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8]童谣.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9]徐文.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现状研究–以福州市J幼儿园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0]傅帆.积木游戏中幼儿数学行为及教师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1]黄瑾.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6-97.
  [22]王晓辉.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数学活动内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12):71-72.
  [23]曹未蔚.幼儿园教师的数学态度、数学教育信念及实践现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4]汤婧.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现状研究—以上海市Z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5]曹婷.幼儿园生活环节数学学习内容的行动研究—以长沙市A幼儿园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6]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8]李季梅,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致谢

  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学四年就过去了,回顾大学这四年,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彷徨,有过忐忑,感谢大学这四年的日子,让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哪一段时间都是不能丢掉的,四年的时间,少了一分一秒,都不会是现在的自己,回首四年的时间,我对那些激励我、帮助我、指导我的人充满了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我的论文能够完成,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开题收集材料撰写修改,直至最后定稿。都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老师每回指导都非常的耐心负责,她可以把每一点都讲的非常的细致,我不懂的地方她会给我讲到我懂为止。我是真的很感谢老师!在这里,我想向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谢谢您!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天天开心!
  我还要感谢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同学,这四年的时间,大家一起陪我度过了一个圆满开心充实的大学生活。
  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所有帮助过我的幼儿园老师,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才顺利完成了论文的写作。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学业的支持。愿你们身体健康!幸福一生!

  附录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本问卷是有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数学领域指导现状情况的调查研究。请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回答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回答的信息也仅供研究之用,所以请您放心作答。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1.您的性别:□男□女
  2.目前工作所在班级:□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
  3.您的学历:□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及以上
  4.您的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其他
  5.您的教龄:□1-3年□4-6年□7-9年□10年及10年以上
  6.您认为数学教育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多选题]
  □数学教学活动
  □活动区中的教学活动
  □数学游戏活动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
  7.幼儿在区角活动遇到数学领域的问题您的介入方式:
  □平行式介入(指教师在空间上接近幼儿,用该幼儿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以通过行动示范引导或暗示幼儿。)
  □交叉式介入(指教师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活动情景,通过参与幼儿活动,借助角色互动机会,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垂直式介入(指教师以老师的身份直接干预幼儿活动)
  □不介入,不干涉
  8.您的指导具体方式:
  □语言指导为主
  □行为指导为主
  □二者兼有
  □不指导
  9.如果碰到幼儿在区角活动中遇到数学问题,来询求你的帮助,在你知道答案的情况下:
  □直接告诉他答案
  □懒得回答,推辞说不知道
  □先引导他思考,孩子如果还是不知道,再告诉他答案
  □直接让孩子自己去查找资料,获取答案
  □与孩子一起探索找出答案
  10.在你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
  □直接告诉孩子:“我不知道”
  □告诉孩子:“我不知道”,然后去找答案,再把结果告诉孩子
  □告诉孩子:“我不知道”,然后陪同孩子查找资料或者进行一定的活动找出答案
  □编个答案糊弄孩子,反正他们还小,错了也没关系
  □无所谓,想个办法绕过这个问题
  11.区角活动中投放数学材料最重要的标准:
  □根据幼儿园的要求
  □根据老师的想法
  □根据幼儿的兴趣
  12.材料投放的来源:
  □幼儿园直接提供
  □老师制作
  □幼儿和家长完成
  13.您认为班级区角投放的数学的数学材料对于幼儿来说是否具有挑战性跟探索性:
  □非常符合
  □基本符合
  □基本不符合
  □不符合
  14.班级有哪些区角活动涉及数学领域(多选题):
  □建构区
  □美工区
  □益智区
  □阅读区
  □娃娃家
  □其他
  15.您对数学方面的教育知识非常了解:
  □非常符合
  □基本符合
  □基本不符合
  □不符合
  16.您更倾向于在区域活动或其他一日流程中向幼儿传递数学知识,而不是正式的数学活动:
  □非常符合
  □基本符合
  □基本不符合
  □不符合
  17.您对数学方面的教育知识非常了解
  □非常符合
  □基本符合
  □基本不符合
  □不符合
  18.您认为进行数学领域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用讲授的方式直接教给幼儿知识(强调知识的获得)
  □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理解知识(强调知识的理解)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经验
  19.您更新区角活动数学材料的动力是什么?[多选题]
  □原有的材料幼儿已经不感兴趣了
  □原有的材料损坏了
  □原有材料的预设目标已经达到了,或根据计划更换
  □根据幼儿活动中新的需要
  □教学目标的需要
  20.幼儿在使用区角数学材料的时候,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多选题]
  □教预设的玩法
  □提示创新玩法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2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0月2日
Next 2021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