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巴金从没有停下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在他的小说中,有一系列璀璨夺目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女性形象中,有封建礼法制度的捍卫者压迫者,也有封建制度的被压迫者和反抗者。本文着重关注巴金刻画的在黑暗、腐朽环境中熠熠闪光的新女性形象。他一边讴歌这些年轻女性身上的美好品德,赞扬她们蓬勃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斗争精神,一方面极力控诉封建制度对这些美好女性的摧残、压迫和戕害。面对黑暗的社会,这些女性有不同的选择:那些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在面对残酷现实时感到痛苦、彷徨、挣扎,同时也激发读者对女性解放的思考。这些青年女性形象反应出当时中国妇女的生存环境,也反映出她们成长起来的心路历程。折射出巴金对美好人生、青春的赞扬,也反映出对一切腐朽、专制、黑暗的厌恶和抨击。
关键词:巴金;新女性;理性;封建礼法;反抗
引言
巴金塑造了各种各样、各个阶层的女性形象,青年女性是其中最具闪光点、最富有特色的群体。《灭亡》中的李静淑、《新生》中的吴文妹,他们是从事革命事业、反对军阀统治的女革命家,她们雷厉风行、勇敢睿智,敢于同封建落后势力作斗争;也有《第四病室》中的杨木华医生,她不同于其他医师的冷漠,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一般,平等的对待病员们,给他们带去希望、安慰和欢乐;在《激流》三部曲中有更加丰富的人物,琴、瑞珏、鸣凤、梅……这些人物形象从富家小姐、到家庭妇女、婢女,什么社会阶层都有,她们活动的背景色是一个死气沉沉如同牢笼一样的大家族。这些美丽的生命如同被囚禁的鸟儿一般,她们忍受各种压榨、迫害和侮辱,有的在顺从中抑郁死去,有的沦为封建家族内斗的牺牲品,有的宁折不弯傲然赴死,有的在压迫中沉默,还有的觉醒之后奋力抗争。这些女性是妻子、女儿、母亲,巴金从一批女性人物群像入手,透过这些女性的生活折射20世纪前期中国的大场景。这样的描摹,不仅仅是对现实单一的反射,更饱含着对社会现状以及思想解放的深刻思考。
一、巴金女性观念概述
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社会角色是卑微的,没有自由、没有社会地位,甚至没有“站立”的资格,一直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巴金对此抱有深切的同情。五四运动后,西方文化涌入,要求女性解放,还给女性平等的权利和自由。或许是注定社会文化需要改革,当时的不少女性开始与现实抗争,为梦想勇往直前,巴金为之摇旗呐喊。
巴金前期作品中的女性主要是柔弱的、处于被害者的地位。具体体现为对饱受旧思想旧制度摧残的女性的深切同情与关注,对摧残女性生命封建家庭制度的猛烈抨击。如《爱的十字架》中的宝珠,《雾》中的张若兰、《家》中的鸣凤等悲苦的女性形象。尤其是鸣凤的形象,小说中鸣凤给人的印象是“对现实顺受着、在生活中总是毫不抱怨也毫不诉苦。”即使痛苦一直缠绕着她,她也一直抱有期待,直到最后以死摆脱,永沉湖底。对鸣凤的描述其实也体现出了巴金对于人人平等的追求。巴金曾说:“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因为爱字,这是我性格的根本。”因此,在巴金的作品里面,这些传统女性都有着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笔者认为这是巴金对女性寄托着深厚的理想。
二、巴金笔下青年女性群像
2.1 柔弱的上层青年女性
在《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中,巴金饱含着强烈的情感描画了一群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的青年人。他们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者,但是因为选择不同,所以各有不同的结局。封建大家庭中的小姐们是巴金重点刻画的一批人物,她们不同于下层悲苦群众,没有生存上的难题。她们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新式教育),她们善良、温暖、贤惠,她们活在在青春绽放的年纪里渴望被爱。这样一群人曾经对生活抱有无限美好的期待,却渐渐被现实所磨蚀。她们虽然生活在封建家庭的牢笼之中,但是因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依然能保持善良纯洁的灵魂,保持高贵的人生态度。
《爱情三部曲》中熊智君、《激流三部曲》中的梅就是这样的女性,她们属于精神上的弱势群体,她们是被传统女性教育哺育而生的美丽灵魂。在“自由独立”和“三从四德”的伦理博弈中,她们不断被撕扯,最终选择顺从忍让、妥协屈服。巴金对这样的女性抱有极大的同情,可以在字句中感受到巴金对封建礼教的厌恶。
梅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从小受建的“三从四德”、“夫贵妇荣”等礼教的教育思想,她的生命中有封建积习的烙印,可到她长大以后由于受到新文化、新思潮的熏陶,受到民主革命教育的洗礼,在思想上她希望从封建桎梏中解脱出来,走进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行列中。她渐渐有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成为了有着时代特性的新女性。她与觉新从小青梅竹马,两人相互爱慕,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两人大胆相爱。然而这一切都因为梅的母亲与觉新在打牌时吵了几句,而把他们里圣洁的爱情扼杀在摇篮中。梅的母亲把她嫁给别人,可是一年之后,她又丧失了配偶成为寡居女子,无奈之下,她回到了曾经扼杀了她幸福的母亲家中,过着“尼姑式”的生活,她为死去的丈夫守节,终日以泪洗面、忧郁成疾,从而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终于在受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死去。
梅终究是可悲的,她希望从封建积习中解脱出来,可是最终她依旧屈服于封建礼教之中。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她试图做过反抗斗争,但是当封建家长扼杀她美丽爱情的萌芽时,当家长要求她守节不再嫁人时,从前接受的新思想与从小受到的封建礼教思想产生激烈冲突。然而她无力反抗,最终屈从于家长的要求。
梅意识到自己的悲剧结局,在她的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美好爱情的向往从未消散过。然而封建礼教的摧残和吞噬,无论谁的劝说都提不起她的激情。她一方面无法劝说自己完全麻木无感,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的力量太过渺小、无力抗争。最终,她只能在无尽的痛苦与哭泣中消耗自己的生命。
梅是典型的符合男性审美的女子,美丽、纯洁、柔弱,她是被传统女性教育灌输的女性。她的思想中被深深刻下夫权、父权的烙印,并且深受其害而不自知。她只能本能的感受到自己不快乐,却从没有想过她不快乐的根源是在哪里。梅的悲剧一半源于封建家庭,一半源于自己,她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她相信宿命的安排,她缺乏自主的意识。在面对与觉新的爱情时,梅只是期盼家长能给予她所想要的结局,对于自己的婚姻毫无抗争的意愿。当无爱的婚姻和新寡的命运降临到她头上,她更无力抗争,只能默默忍受。梅选择在古典诗词和回忆中消耗自己的一生,只有回忆才能带给她一些快慰和希望。小说中提及梅对于仆人是宽容且慈悲的,她愿意教不识字的仆人认字读书,也从不打骂,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因为接受了“平等”的新式思想,而是源于她善良的本能。但是只靠本能而活是不够的,面对高家新一代的开导,她感叹自己“跟不上时代”,同时拒绝与新世界接触, 于是,她伤春悲秋、见花流泪、对月伤心,满腹凄凉孤苦无处诉说,最后抑郁而终。
2.2 悲苦的底层青年女性形象
鸣凤在《家》中是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她出生悲苦,是高家的奴婢。这个美丽纯真的少女身上带着顺受与平和。在觉慧的心里,鸣凤是“毫不报怨、毫不诉苦的”,在鸣凤自己的回忆里,“她已经习惯了奴隶的命运”。在高家的这些年里,吃打骂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她无从抵抗。她常常在睡前对者油灯发呆,悲叹自己的命运,然而她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她甚至寻找不到她悲剧的根源在何方。虽然悲苦,鸣凤依旧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期待,她期待着自己能有优渥的生活:漂亮的衣裙,父母的宠爱,少爷们的崇拜。她所渴望的东西是质朴且单纯的,她在内心期待着“过主子般的生活”。
底层的青年女性更加可悲,因为他们遭受的是等级制度和男权制度的双重压迫,在等级制度中,她们处于奴隶地位;在婚姻爱情中,她们处于完全不自主的状态。然而因为她们天然的弱势,才显得下层青年女性的抗争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2.3 理想新女性形象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是一个被掌控的群体。长期以来女性依附于男性,不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甚至不断被“物化”。女性被作为私人财产、利益交换的工具的情况长期存在。在社会关系中,“在家从夫、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对女性既定的教化。尤其在夫妻关系中,妻子也是难以受到尊重的一方,稍不合意也会被丈夫侮辱谩骂,男人“三妻四妾”被长期合理化。所以,在男权为中心的家庭中,大多数的女性都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或者在一方院落里消耗自己的青春,宛如金丝雀一般被禁锢;或者出生微寒,孤苦一生,被迫成为繁衍子嗣的工具。这样的待遇是极度不公的,也是对女性的聪明才智和灵魂的压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潮来临,启蒙先驱将男女平等的概念灌输给国人,挥舞着大旗破除吃人的旧观念。自然而然,一大批敢于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新女性出现了,巴金予以这些追求平等、独立的新女性极高的评价,在他的作品中也精心刻画了一批新女性。对于新女性的赞颂,宛如在黑夜里为迷航者点亮的灯塔,助推了女性运动的热潮。在巴金的塑造下,一些敢于为自由、独立、平等而战,绝不甘心作为附庸和“物件”而存在的女性出现了。
巴金在《爱情三部曲中》用大量笔墨塑造了一群青年知识分子,觉新、觉民、觉慧、梅、琴等。其中有一类处于彷徨和迷茫中的青年男性形象,如觉新。他受过新式教育,却不得不困顿在一个阴冷黑暗的家中;他有自己心爱的人,却不得不接受长辈安排好的婚姻,因为他的懦弱和犹豫,妻子临死前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他的生活充满了压抑和痛苦。相比这样的形象,李佩珠为代表的女性形象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李佩珠是是巴金笔下塑造的“女神”,几乎是一个没有弱点的女性,她聪明果敢、美丽坚强,无论是多么动荡、危险的情况,她从一而终拥有清晰的思路和果断的做法。李佩珠的成长也是有迹可循,她本来是“站在父亲身边的乖乖女”,后来经过了新式教育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她变成了活跃在革命前线的“女战士”。在这一过程中,她从一个玩偶式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有思想、有血肉、有灵魂、有尊严的人。这样的写法也符合巴金前期的创作风格,巴金前期小说的风格是“青春礼赞”,主要写的是青年反抗者、革命者,大多描写青年的爱情、理想、苦闷与反抗。作品更多的是在与青年人产生共鸣,风格倾向于单纯、坦率、热情,读起来汪洋恣肆一气呵成。李佩珠正是在这样的风格中呈现出来的“近乎健全的女性”。
2.4 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的女性形象
提及巴金笔下的青年女性,则绕不过《寒夜》,不可不提曾树生。《寒夜》是巴金创作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他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无论从构思、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最丰富、最有深度的。故事写了抗战背景下的重庆,一个小职员家庭的悲哀,国事茫茫,人民不知所向。 曾树生就是《寒夜》的女主角,她是一个踏出家庭的新女性。她比琴走得更远,她接受过新式教育、高等教育,她有她的职业理想。她能自主地选择爱情和婚姻,她与丈夫一起为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
看起来,这样的女性已经够“新”、够“自由”、够“平等”,然而在解放的道路上,她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多更多。曾树生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但是她内心无比苦闷。她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知识女性,却始终沦为“花瓶”的角色;她的婆婆看不惯她的新派作风,轻视侮辱她,骂她是“姘头”;她追求爱情与汪文宣在一起,不追究婚姻的形式与他生儿育女,却只受到汪母的唾骂。在职场,公司里的陈经理与她关系暧昧,她不愿意当“花瓶”,却因为生活的困窘不得离开。 这些都是传统女性从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
小说中,曾树生的出场值得仔细推敲。作品开头,以汪文宣的视角回忆了他们夫妻俩的争吵。陈经理给曾树生写了一封信,这位陈经理就是曾树生的上司。与男性通信、交际这是体现曾树生新女性形象的一笔。当汪文宣在咖啡厅见到曾树生并请她回家时,曾树生回答:“我回去以后又是怎样的情形,你母亲那样顽固,她看不惯我这样的媳妇,她又不高兴别人分去她儿子的爱……像这样分开,我们还可以做个好朋友……”寥寥几句话十分精准的点名了两人的矛盾根源。作为新女性,她的激情与梦想已经被战乱之下的生活磨蚀了,她不愿意每天纠缠于和婆婆的争执里,也不愿意伤害丈夫,所以她选择逃避。
曾树生不止一次的内心独白:我要救出我自己。值得思考的是,她的内心正在经历些什么,需要“救出”她自己。从曾树生的性格特征来看,她是一个极度害怕寂寞的人。在她的身上闪耀着XXX女性的闪光点:装扮入时、薪资优渥、交际丰富,她常常出入各种咖啡厅和舞会。有一次,她跳舞到后半夜才回来,她对汪文宣说:“我跳得很痛快!”她在不停的交际和舞会中消耗自己的精力,试图摆脱家庭的沉闷,她在不断的狂欢中安抚自己孤独的内心。 在给文宣的信中,她写道:“我爱动,爱热闹,我需要过热情的生活,我不能在你那枯庙似的家中枯死……她说的不错,我们没有正式结婚,我只是你的‘姘头’,所以现在我正式对你说明,我以后不再做你的‘姘头’了,我要离开你。”
三、结 语
巴金描写了一幅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妇女生活命运的特殊的艺术图画。
在巴金笔下,她们一颗善良的、美好向上的心灵,有一个单纯、、富有同情心的灵魂。这些女性形象都不同程度的保留了中国女性传统的美德和民族的特征,又或多或少吸收融入了先进的民主的思想养分,尽管她们各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但又具有巴金式的思想感情特色。她们都以一种美好的形象出现在那个污浊阴冷、黑暗残忍的生活环境里,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或者正在起着积极的进步作用。这样,她们受压迫、受摧残的生活,她们被毁灭、被践踏的命运也就更加具有强大的控诉力量,促使人们愤发抗争。正因为如此,巴金创造的这一系列美好的女性形象也就成为他丰富的文学业绩中一个突出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伊进更. 《家》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陆丹琦.论巴金作品中女性形塑的限度及其发展——以《家》与《寒夜》为例[J].名作欣赏,2020(14):105-107.
[3]侯雅欣.浅议《家》及封建礼教背景下的女性形象[J].名作欣赏,2020(05):103-105.
[4]时萍.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书写[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7):108-110.
[5]钟祥瑞.论巴金小说《家》中的女性形象[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8):64-6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