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研究

 摘 要

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对此都予以重视。自2018年起,丹东市针对如何合理安排秸秆禁烧管理工作开展会议并下发相关通知,以此来规范秸秆焚烧的管理。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阅读大量的有关资料,在比较分析后得出结论:虽然丹东市在秸秆焚烧管理工作上不断的进行改进,但管理主体之间仍存在配合缺陷,同时人员利用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对秸秆焚烧管理的宣传工作也没有落实到位,人们知秸秆禁烧却不知违规焚烧秸秆的不良后果;XX监管的方式相对单一,仅靠人力是无法做到实时实地的管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协调多元主体间的配合,结合科学技术手段监控,加强秸秆禁烧宣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秸秆焚烧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秸秆焚烧;XX管理;秸秆焚烧管理

  引 言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XXX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XXX总XX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应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认为xx应将建设的重要主体设为农村,并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近几年,在各级XX的积极响应下,农村环境治理取得显著的效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而造成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秸秆过剩所导致的焚烧问题。

丹东市人民XX办公室先后颁布多条政策,积极响应全省的环境治理工作;在丹东市市人大会议中,XX也广泛地听取各方代表关于秸秆焚烧的相关建议。尽管如此,但也只是从法律的层面上对秸秆焚烧的行为进行约束,实际上农民偷烧秸秆的现象还是会发生。据丹东市公安局报道,以2023年4月为例,仅4月11日17时至12日17时这一天时间,公安部门就查处露天秸秆焚烧案件27起,行政拘留7人,罚款10人,警告27人。在丹东市生态环境局、丹东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联合管理下,在“露天焚烧秸秆违反法律法规、容易引发火灾、污染大气环境”的提醒下,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得不到制止,由此可见,丹东市在秸秆焚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以丹东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丹东市在秸秆焚烧管理上的各项举措,分析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探索出对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对策,解决当下XX在秸秆焚烧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难题。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丹东市作为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拥有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是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基础,但由于近几年秸秆的大量焚烧,导致丹东市空气质量在全国的排名不断下降,为此,自2015年辽宁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丹东市先后下发《丹东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丹东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2023年攻坚方案》等通知,对秸秆焚烧进行全面治理。

尽管全国各地针对秸秆管理模式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只是针对于改进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问题,然而,针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性和特色性的个性问题,仍没有解决的措施。本文通过对我国各地的秸秆焚烧管理模式的探究,结合丹东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丹东市特色的相关对策,对丹东市在秸秆焚烧管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上进行补充,填补在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研究上的空白,是本文的理论意义所在。

现实意义:丹东市XX虽然针对秸秆焚烧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偷偷焚烧秸秆而引发的事故也常常发生,这已经表明了XX在秸秆焚烧的管理上存在问题,如管理的方式更多为人力,既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监管没有时效性;管理的主体是XX而非农民,农民不配合,XX无成效;管理不能只凭借XX颁布的通知,还应该有惩罚制度,有错必纠,有错必罚等。

因此,对于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的模式要做出一系列的调整:第一,改进XX对秸秆焚烧管理的方式,实行现代管理模式;第二,发挥XX的主导作用,企业及农民全力配合;第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行为;第四,结合大数据时代特征,完善数字化管理。

本文以丹东市为例,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秸秆焚烧管理现状的分析,借鉴并总结经验教训,结合丹东市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对其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解决的对策。为丹东市在以后的秸秆焚烧管理上提供参考价值,也对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秸秆焚烧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秸秆的露天焚烧,这是我国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对象之一,是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举措,国外大多数国家基于对环境的保护,强烈反对秸秆露天焚烧,因此国外没有秸秆焚烧管理这一确切的命题,但是,国外的秸秆仍需要进行统一管理,以免造成浪费现象,防止秸秆利用率降低。

由于对于秸秆处理的主要方式不同,国外并没有具体的秸秆焚烧管理这一名称,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两种;

其一,X的“农业焚烧”:X农业部发布《农业焚烧政策》 (Agricultural Burning Policy, ABP) [15] , 提出以保证空气质量的为前提的限制焚烧政策,即允许焚烧行为, 但各州或各部落要预先制定烟雾管理计划 (Smoke Management Program/Plan, SMP) ,以此来控制烟雾污染。

其二,丹麦的“秸秆生物燃烧”:丹麦以构建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在研发生物能上投入大量资金。丹麦的BWE公司率先成功研发出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并依靠此技术建立起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

通过对国外学者文献研究来看,国外的秸秆利用是结合国家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对策,因此其中XX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出现的秸秆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区别,那么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也要因地制宜。

2.国内研究现状

2018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中xxxxXX郑重提出“秸秆焚烧管理”一词。xxxxXX认为,秸秆焚烧管理在“打响蓝天保卫战”中占有重要位置。此后,在中国xxx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XXX总XX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实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这时秸秆焚烧管理才正式走入人前。在那之后,各地专家及学者都针对我国秸秆治理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知网上,收录的关于秸秆焚烧方面的文献共500多篇,但在研究秸秆焚烧管理方面的核心期刊里,相关论文数量并不多,由此可见,人们对秸秆焚烧管理方面的研究还要保持积极态度,要不断深入研究,尽可能提高研究的层次。同时,关于秸秆焚烧管理的国外文献更是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当前关于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的研究多以如何利用秸秆为主,而没有将关注点集中在XX及第三方的作用上,基于此,关于XX及第三方在秸秆焚烧管理上的作用更具有研究价值。

关于秸秆焚烧的管理问题,我国学者观点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种,发挥XX的主导作用,以人为本,辅以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贾文龙(2019)认为秸秆焚烧管理应与社会资本相结合,XX通过人民对社会信任,利用会议与集体部署进行积极动员,从而对秸秆焚烧进行管理。

毕于运(2019)完善我国秸秆焚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秸秆焚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二种,减少人力成本,机械监控,科学处理秸秆;

刘蓝(2023)利用阿里云服务器,传感器采集温度、烟雾浓度和PM2.5浓度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燃烧现象是否出现。

张啟霞(2023)将高斯烟羽模型与GIS技术结合,设计出了秸秆焚烧污染监测与防治系统,对秸秆焚烧进行实时监控。

3.国内外研究评价

由于国外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虽早于我国,却并没有“秸秆焚烧管理”这一名称,我国虽然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对于秸秆焚烧的简单的管理方法,但随着时代交替,曾经的管理方式不适合现代的管理现状,因此我国对于秸秆焚烧管理的研究还在起步状态中。我国学者对于秸秆焚烧管理的研究多为对全国的总体问题进行分析,缺少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对策,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对以后的研究起不到借鉴作用。

本文将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化探讨,深究细节问题,以此来完善XX管理。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针对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研究的现有状况,发现其在秸秆焚烧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利影响,研究分析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消除影响。

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解释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剖析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是论文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秸秆焚烧,XX管理等的概念,以及秸秆焚烧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分析了丹东市有关秸秆焚烧管理的现状及在秸秆焚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介绍国内外针对秸秆焚烧管理的举措及得到的启示;

第五部分研究如何解决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的对策;

第六部分是结论,对先前的所有论述加以总结,也对未来将展开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展望。

 2.研究方法

观察法本文将通过对丹东市下属城市的秸秆焚烧管理现状的具体观察,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论述。

(2)文献研究法

本文的论述将充分参考各类文献资料,并使用百度等浏览器扩展调查,总结他人经验,构建论文框架并形成自身逻辑观点。

(3)比较分析法

在论文中将对国外与国内秸秆焚烧管理现状进行简单地分析,得出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秸秆焚烧

秸秆焚烧是指利用火点燃农作物秸秆,通过燃烧销毁秸秆的一种行为,有刀耕火种之后就有了耕地的焚烧,但那还不是焚烧秸秆,只针对于荒地上的野草等物。直到种植水稻小麦之后,才有了焚烧秸秆的情况。焚烧秸秆是个“现代病”而非是个“老传统”。起初,人们普遍将大多数秸秆用于烧火煮饭、牲畜饲料等,少数秸秆留在农田里用于焚烧肥田。后来,曾经作为珍贵资源的秸秆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主要原因是秸秆的产出减少,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多选择入城打工,务农劳动力减少导致农田闲置;还有另外的原因是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降低,毕竟燃烧秸秆做饭不如液化气便捷,饲料饲养牲畜也减少人力成本。但民以食为天,我国多数土地都被用于种植作物,其中的平原地区,更是大面积种植。过多的秸秆留在地里不便于耕种,人们采取的措施也大部分为就地焚烧。有人就要有粮,有粮即有秸秆,因此焚烧秸秆这一情况是千百年来就有的,那时的环境问题并不如现在严峻,因此并没有对秸秆的焚烧进行过多的管理,但近年来很多调查显示,由于部分地区大范围的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产生雾霾,XX才重视对秸秆焚烧的管理,从而介入其中。

 2.秸秆焚烧管理

现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认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大气的污染,而大气污染问题之一就是秸秆焚烧问题。焚烧秸秆的危害有很多,比如焚烧时产生的浓烟会影响视线造成交通事故,干燥的天气还极易造成火灾。但由于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大多数人们认为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可以肥田,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环境可以有效杀菌杀虫,所以他们有时候可能明知道国家不允许却还会偷偷进行秸秆的焚烧,这导致我国对于禁烧秸秆的管理工作进展缓慢。依法治国是我们xx领导人民XX治理国家的基本政治方略,所以针对于秸秆焚烧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XX首先要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开设会议、颁发文件的方式来下达通知和合理分配秸秆焚烧管理相关工作。其次,XX及相关部门要通过多媒体打造舆论优势,提高XX权威性,让人们愿意信赖并配合XX工作。有了政策依据和领导集体之后,XX要重点强调秸秆焚烧的不利影响,牢固树立“禁烧”思想,配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不遵守者予以严厉的处罚,是人们闻“烧”色变。人们发挥其当家做主的权力,全程监督秸秆焚烧的管理过程,XX要有健全的反馈机制,实时接收人们的建议,以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为我们国家的意志,不断优化管理。由于参与秸秆焚烧管理的相关部门数量较多,这就要求XX起到领导作用,协调多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妥善秸秆焚烧管理的目标。

(二)理论基础

  1.元治理理论

元治理,即“治理的治理”,它充分强调了人民XX作为国家治理活动主体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只有人民XX才能成为国家治理的唯一的治理主体,才能很好地协调各部分组织之间的关系,保证不同机制顺利运行。此外,XX掌控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包括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等,是不同机关进行资源共享的中转站。XX的独有的权威性来源于社会公民对XX的拥护与信赖,加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完整性。但元治理的意义在于它并不要求XX垄断治理,而是发挥XX的主导作用,运用合理有效的沟通,达成令彼此都能满意的合作,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共同发展。

 2.服务型XX理论

服务型XX是为贯彻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思想,以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为主要目标,不惧任何权威,依托于公民意志建立起来的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XX。XX作为服务者为作为消费者的公民提供服务,而不是作为领导者来控制公民的任何行动。XX将一定的权力归还于社会和市场,使其能够进行合理的自治,只针对于那些社会和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事情,XX作为第三方参与决策,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服务型XX的关键词是社会核心竞争力,一是社会平等,平等对待每一位社会公民,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二是政治民主,每一位社会公民都可以通过国家的正规渠道参与政治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三是以人为本,人民才是社会建设的主体,满意的社会可以激发人民更多的潜力。

 二、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的现状

丹东市人民XX多次召开会议,安排秸秆焚烧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多名领导共同签订责任状,提高属地XX的主体责任,将秸秆焚烧管控工作落实到位。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充分发挥我县公安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农业部门和林业部门的综合职能,有错严惩,营造出秸秆自焚禁烧全范围执法高压工作态势。丹东市市环境局下发《丹东市人民XX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焚烧管控工作的通知》,多级干部联合组织成立临时领导小组。各个小组成员每日向小组组长上报秸秆焚烧火点通报情况及查处情况,分析判断秸秆焚烧趋势,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对策。丹东市公安局以属地派出所为主,其他警种为辅,全力配合,巡逻防范,预防因焚烧秸秆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公安机关预警职能,建立健全快速反应预警机制,对农村秸秆非法焚烧可能引发的各种警情反应第一时间主动介入,依法依规使用交通行政、刑事司法强制手段,对正在禁烧秸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迅速调查出警、迅速调查取证、迅速调查处理,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查处一起。

自秸秆焚烧管理工作开展以来,丹东市人民XX多次下发通知指导,在2023年我国丹东市下达的文件通知达到高峰,以2023年3月为例,仅仅一个月,丹东市人民XX便先后下发了《丹东市人民XX办公室转发省XX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秸秆焚烧管控工作的通知》(丹政办明电〔2023〕12号)和《丹东市人民XX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焚烧管控工作的通知》(丹政办发发明电〔2023〕15号)两个通知,足见丹东市在秸秆焚烧管理上的态度。尽管国家政策支持,相关部门态度积极,但秸秆“偷焚”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时短短一周,就产生了109处起火点,由此可见,我国秸秆焚烧的管理工作仍是任重道远。

 (二)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秸秆焚烧领导主体多元化

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的相关工作主要由丹东市人民XX、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和丹东市公安局三方及三方下属部门共同展开,尽管在工作过程中隐隐以XX为主导,但如果遇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仍是各部门自主解决,不需要XX过多的干预,这也往往导致一些联合一起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各自部门中成为了棘手的“老顽固”,问题得不到处理,进一步的计划得不到实施。多元的主体提出多元的建议,就如同一棵正在成长中的树,总是有营养流向不必要的树杈,横向和斜向的树杈再多的发展也永远不能深入云霄。

 2.秸秆焚烧宣传工作欠缺化

市生态环境局积极组织协调各级有关民政部门,在中央电视台新闻滚动频道播出秸秆通知宣传通告(11月1日-11月30日),及时宣传曝光秸秆禁烧地区相关违法行为及案件查处工作情况。播出节目内容为:“禁止焚烧农田秸秆、垃圾、枯草、落叶等行为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身体健康,容易引发火灾。根据有关规定,露天露地焚烧野生秸秆行为属严重违法行为,依法机关应当及时予以行政处罚。全社会公众要自觉采取行动组织起来,禁止非法焚烧农村秸秆违法行为,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劝阻和迅速制止。丹东市公安局、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宣。”此外,还通过在报纸、丹东新闻发布等媒体平台重点发布宣传今年全市开展秸秆露天禁烧和资源综合利用相关工作亮点做法,科普全市秸秆露天禁烧相关知识,包括了解秸秆露天焚烧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不良污染、对农民人体健康的不良危害、对生命财产安全的不良威胁、对城市道路交通的不良影响等,提高全市广大群众对利用露天秸秆焚烧危害农作物以及秸秆焚烧危害性的正确认识,为全市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宣传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开端。但现如今手机上“废料”信息过多,人们对于XX相关信息的关注度不高,就算是XX想方设法让群众了解到秸秆焚烧的不利影响,但老农仍旧还是老农,除温饱之外并不关心其他,况且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没有多少人会去购买报纸阅读。

 3.秸秆焚烧管理依据笼统化

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多数都是对各种农作物专用秸秆的禁烧综合利用管理做出规范,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相关法律法规于2002年3月修订是《农业法》,该法律主要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农作物秸秆做出指导,但对于秸秆焚烧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在加强秸秆综合焚烧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是很少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虽然是目前为止我国唯一的以加强秸秆自焚禁烧管理为题的一项国家一级行政处罚规章,却在2015年第二次法律修订后被国家明令予以废止。为确保秸秆焚烧管控工作落到实处,丹东市从2018年开始制定相关政策,直到2019年下发的《丹东市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丹政办发〔2019〕10号),才出现对秸秆焚烧管理的较为正式的规范,之后相关通知才陆续下达。不断颁布的政策使得XX的管理有了明确的目标与路线,却并没有切实解决秸秆偷焚现象出现的问题,对于秸秆偷焚的惩罚机制依然没有完善,惩处的力度没有引起犯事者的反省与警示。

 4.秸秆焚烧监管方式落后化

以丹东市金山镇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自去年秸秆综合焚烧监督管理工作正式开展以来,金山镇人民XX投入资金,让丹东市金山派出所购买了一台价值3万多元的无人机拍摄机架。利用大型监测设备,金山镇组建了目前丹东市境内首家“地空”侦察巡逻队。在金山镇的影响下,其他各镇也依次购买智能产品,实现科学管理秸秆焚烧。除无人机外,丹东市人民XX还购买了许多收割机,按照农机收割控茬标准收割农作物,合理留茬,加快秸秆的腐烂速度,保证肥田禁烧两不误。虽然XX资金投入方向已经向秸秆焚烧管理倾斜,但依然还有地方由于资金的短缺无法采用科学手段,实现解放人力。当今社会提倡社会监督,人民监督,丹东市对于秸秆焚烧的监督仅仅是依靠XX和公安局的力量,并没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没有团结社会的一切力量去共同监督。

三、国内外秸秆焚烧管理的措施和启示

  (一)国内外秸秆焚烧管理的措施

  1.X限制焚烧政策

1999年,X的农业部提出农业焚烧烟雾污染控制对策,即SMP计划,也就是所谓的“烟雾管理计划”。X支持限制焚烧,认为在保证不大幅度影响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进行农作物秸秆的焚烧,但同时也要求必须是提前申请并得到许可的。具体的流程是:焚烧者首先要参加有关秸秆露天焚烧危害的公共教育,强化对秸秆限制焚烧的了解,通过考核后,编写秸秆焚烧计划书,将计划书提交到X农业部,通过审核后,X的执法部门将最终结果公示,通知焚烧者做好准备,而这也只是焚烧秸秆的第一步。之后,专业人员会进行烟雾的影响评价,采取合适的烟雾减排措施。最后对焚烧后的空气进行质量检测,整理成焚烧报告,秸秆的焚烧工作才能圆满结束。当然,每个州的情况不尽相同,各个州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并且烟雾管理计划的实施也要按照不同的焚烧规模进行分级管理,从而制定出规范的焚烧授权。

2.山东邹城市秸秆农田循环模式

山东邹城市的农民与当地企业合作,运用秸秆粉碎打捆机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再加上棉籽壳等农田废弃物制成食用菌菌包来生产食用菌,创新农田循环模式:收集农作物秸秆和农田废弃物生产食用菌,食用菌基质结合被分解的废弃物形成有机肥,有机肥使农作物增产。如此,秸秆等废弃物的利用链得以延长,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得到减轻,当地食用菌种植也不断地蓬勃发展。邹城市于2009年7月公开发布:首次实现菌糠二次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鸡腿菇的产量。相关专家还提出了无公害生产食用菌的重要性,严格控制重金属残留和农药残留,防止对农田造成二次污染。除此之外,经过对食用菌菌渣的研究,结合菌种的功能、生态特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多次重复筛选和秸秆腐解试验,复配出针对玉米、小麦秸秆以及菌糠的8种菌剂组合,使农田循环模式的推广又进了一步。

(二)相关启示

  1.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X实行的是地方自治制度,由各个自治州自行领导,因此,X的焚烧申请的过程相对中国来说更为便捷,但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制度,按照X限制焚烧的方法来看,耗时较长,并不适合管理。而相较于山东省邹城市,辽宁省丹东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气候变化都大不相同,邹城市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而丹东市则以水稻为主。尽管邹城市只是山东省的一个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高于丹东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邹城市可以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微生物的研究中,丹东市却不一定可以。因此,对于秸秆焚烧的管理和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情况,不能简单的套用已经成功的案例,还是要进行实地的考察,总结出适合当地的建议,更好的管理秸秆问题。

 2.科学技术融入管理

顺应如今的经济发展趋势,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被新型的管理模式取代,人们越来越愿意接受更为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对于秸秆焚烧的管理工作,也应该结合当代发展的潮流,解放人力,采用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微生物的体积是渺小的,但他的种类和数量是庞大的,我想还有很多等待人们去探索去发现的用处广大的真菌、细菌等,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发展。

 3.XX参与宏观调控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国能有现如今这繁荣发展的经济社会,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但如果我们没有地方XX的正确领导和法律约束,那样的人们就可能会变成是一盘散沙,只能各自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战,弃党和国家最大利益于不顾。宏观调控关键在于“宏观”与“调控”。所谓宏观,就是要有一种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特点,XX的工作不是对单个国家微观经济管理主体的个别管理,而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这个有机经济系统的全盘统筹。而所谓的调控也就是协调,即XX介入管理,缓解对立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着XX要成为“中立者”,不偏袒任何一方,达成平衡的目的。

 三、改进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XX、企业和农户的三元治理模式

  1.XX作主导

XX的资金毕竟有限,要想尽快解决秸秆焚烧管理问题,就要有第三方的加入——企业。XX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方便,但要求企业必须与XX签订合同,对XX在秸秆焚烧管理方面进行资金投入,这样既能加快经济的发展,又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缓解大气污染问题。对于农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利益,XX可以通过对国家农田种植补贴这方面来限制农户焚烧秸秆。当然,XX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的解决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主管部门应完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政绩。

2.企业来配合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很多事情上都要与XX打交道,一些产品的买卖都要经过XX的同意,若能与XX在秸秆焚烧管理上达成一致意见,XX予以企业便利,企业投入资金用于无人机的购买、微生物的研究等,那么秸秆焚烧管理上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此外,在委托农户企业方面,对于那些存在农田分散,秸秆收集困难,运输不便等问题的地区,还可以考虑采用主要依靠农户进行秸秆收储运工作,而企业负责定向收购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

3.农户去实施

无论是XX还是企业,都不是秸秆焚烧管理的被管理者,只有农民明白了秸秆焚烧的危害,主动配合国家政策,才能实现秸秆焚烧零污染。归根结底,农民问题才是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的主要问题。秸秆焚烧管理任务重时间紧,上级XX要根据结合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村干部要了解村民的心理有计划解决村民的抵触情绪,而村民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贯彻政策的实施。除此之外,会露天焚烧秸秆的往往多为村民,而村民的之间管理者为村主任,XX常常要求村主任管理好村庄,但其实更多时候起到领导作用的确是村里的“大户”即过去的乡绅。发挥“大户”作用,学会换位思考,只有以心换心,团结一心,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二)提高舆论宣传的社会影响力

丹东市全区各乡镇、街道、农场、开发区单位利用新闻媒体做好秸秆禁烧宣传教育,引导人们配合秸秆禁烧的管理,形成XX与人民的双向监督。XX部门应积极争取与有线电视台的深度合作,通过问卷调查在大多数人们小概率的观看电视频道的时间里,在该电视频道公开播放农村秸秆回收露天堆放焚烧的具体危害;或者采取各种悬挂宣传条幅或贴标语的宣传形式,挂在某个人们目前可以广泛传播关注的某个地方,宣传农村秸秆露天禁烧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小品和短剧或是有关秸秆焚烧有奖问答赛等活动,利用人们的从众利益心理广泛普及农村秸秆焚烧产生大气污染的防治的相关法律知识和治理技术,逐步提高全国和社会对农村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的保护意识和管理自觉性;当然,对于人们普遍使用的手机也不能落下,可以通过发朋友圈的方式来时刻提醒人们要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

 (三)调整违法违规的惩处手段和力度

制定严格且严谨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者因时因地制宜,如焚烧秸秆十亩地以上且在山林边的罚款应多于同样焚烧秸秆十亩地以上但在平原的;在干燥易发生火灾的天气焚烧秸秆的罚款应对于在相对湿润的天气焚烧;此外,焚烧野草的罚款要多于焚烧监管的,等等。

改变对私自焚烧秸秆者的惩罚手段和力度。在惩罚手段上,不单单局限于罚款拘留,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如惩罚义务打扫公共卫生,多人组成小组巡查是否有偷焚现象等,这样既能使违法违规者得到教训,又可以解决公共问题。对于初犯者与屡犯者的惩罚也要有区分:对于初犯者,除了罚款之外,让其参加有专业人士开展的秸秆焚烧污染危害知识班,提高危害意识;对于屡犯者,可适当予以拘留处罚,更严重者,交由国家司法机关处置。

据调查分析,会偷焚秸秆的大多是土地不多不少的农村富户,XX除了按照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惩处,还可以发挥村干部的作用,让了解富户心理的村干部去解决问题,找准弱点,一击即中。

(四)结合科技,创新管理

  1.利用微生物降解秸秆

2019年全丹东市农作物秸秆的实际利用量近200吨,其中大部分电力相关企业喜欢将秸秆用作燃料,可以处理全市近五分之二的秸秆。农场主则大多会选择与养殖场合作,将用于肥田后所剩的秸秆充当牛羊猪等的饲料。还有一部分农作物秸秆进行原料化、基料化的利用。虽然丹东市的秸秆利用率并不低,但仍存在浪费的问题,丹东市应借鉴国内外经验,投入人力与物力加大对微生物的研究,找到适合丹东市气候的微生物,分解农作物秸秆,达到百分百利用秸秆,改善因秸秆焚烧而产生的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应该将秸秆还于耕地,成为农作物的营养物质,但丹东市地处于我国东北地区,低温不适合秸秆的降解,因此,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将目光放在了生物炭上,研究表明,将秸秆制成的生物炭埋入土壤,对土壤和农作物都起到积极影响。

 2.结合大数据监管焚烧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行业都与数据的使用密不可分,数据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因此,对于秸秆焚烧的管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结合科技,利用无人机等手段,实现巡察、监管全天候、全覆盖。以四川省为题举例,他们可以利用放在hj-1b上的卫星探测数据和利用modisa的火点探测数据反演技术来准确推测秸秆火点所在位置上的信息,针对秸秆破碎后的农田,可通过使用30m每秒空间毫米分辨率的molandsattm火点数据反演去准确判断农田秸秆起火焚烧后的地点及附近森林树木起火的地点。当然,由于无人机等成本较高,有的地方无法实现,那么就需要相关研究者能够尽快研究出造价低、功能全的新型无人机。

建立数字XX,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来讨论秸秆焚烧管理的相关问题,人们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同时人民可以采取实名或匿名的举报,揭露身边没有查到却时常发生的违法焚烧秸秆的现象,纠正错误,减少非法事件的发生。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秸秆焚烧在管理上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XX的问题,或是人民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是需要凝聚一切力量一起努力解决的。增强国家经济软实力,确保用于秸秆焚烧管理的资金投入充足,不断更新秸秆焚烧监控设备;提高XX权威性,人们能够配合XX的工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有关专业人员积极投入研究,找到秸秆降解的最适微生物,绿色处理农作物秸秆;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使人们重视秸秆焚烧所带来的危害,自觉遵守规则,自发拒绝焚烧秸秆。在秸秆焚烧管理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争取早日实现秸秆焚烧事件零发生。

 参考文献

[1]贾文龙.社会资本视阙下秸秆焚烧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H省G村的个案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10):59-64.

[2]毕于运,高春雨,王红彦,王亚静.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理国家法规综述与立法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08):1-10.

[3]张伟明,陈温福,孟军,金梁,郭伟,赵洪亮.东北地区秸秆生物炭利用潜力、产业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4):2406-2424.

[4]覃诚,毕于运,高春雨,王亚静,周珂,王莹.中国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07):181-189.

[5]李琳,高西宁,苏航.辽宁地区一次大范围霾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9,50(03):266-272.

[6]荆爽,辛士刚,张洪波,于龙,孔健健.秸秆与灰分添加对农田土壤氮肥力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41(05):1021-1029.

[7]张思,刘志红,佟洪金,马思源,王楚钦.基于遥感数据的秸秆焚烧源排放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04):627-635.

[8]宋弘,孙雅洁,陈登科.XX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评估——来自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9,35(06):95-108+195.

[9]潘峰,王琳.演化博弈视角下地方环境规制部门执法策略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23,34(03):65-73.

[10]薛俭,朱迪,赵来军.基于省际贸易视角的环境治理隐含成本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3,28(10):210-219.

[11]张啟霞,宋樊玲,林依宁,杨清彤,李闻文.基于GIS的秸秆焚烧污染监测与防治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02):50-54.

[12]崔晶.“运动式应对”:基层环境治理中政策执行的策略选择——基于华北地区Y小镇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3,17(04):32-42+166.

[13]吴建南,刘仟仟,陈子韬,秦朝.中国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何以奏效?来自长三角的经验[J].中国行政管理,2023(05):32-39.

[14]涂心萌,杨绪红,张景源,栾心晨,宁可心.2014—2019年中国秸秆焚烧火点的地理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23,39(10):2379-2390.

[15]李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管理学刊,2023,33(02):25-35.

[16]姜维军,颜廷武,张俊飚.不同偏好农户秸秆处置决策选择及政策启示——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1(12):1-13.

[17]白冰,赵红梅,张素梅,张学磊,杨光义.基于神经网络的东北地区秸秆焚烧预测[J].中国环境科学,2023,40(12):5205-5212.

[18]李文君,肖池伟,封志明,李鹏,祁月基.2015年厄尔尼诺年东南亚主要国家活跃火发生类型与影响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3,35(10):2539-2552.

[19]刘蓝,谢明江,高珊,张齐心,宋井富,周康康.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秸秆焚烧火点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3,51(09):89-96.

[20]田宜水.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促进政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1(09):28-36.

[21]赵爱之.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效益分析[J].中国饲料,2023(18):71-74.

[22]田莉,李得勤,王扬锋,段云霞,刘硕.两次秸秆焚烧导致辽宁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J].气象,2023,46(06):837-849.

[23]郑古蕊.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3(04):112-113.

[24]陈强强,杨清,叶得明.区域环境、家庭禀赋与秸秆处置行为——以甘肃省旱作农业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3,31(02):563-572

[25]张莉莉.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J].环境与发展,2023,32(12):52-53+56.

[26]张静.利用高科技实现“农作物秸秆”变“砖”[J].基层农技推广,2023,8(12):105-107.

[27]van der Velde Ivar R.,van der Werf GuidoR.,Houweling Sander,Eskes Henk J.,Veefkind J. Pepijn,Borsdorff Tobias,Aben Ilse. Biomass burning combustion efficiency observed from space using measurements of CO and NO<sub>2</sub> by the 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TROPOMI)[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2023,21(2).

[28]Gonçalves Priscila Boleta,Baltazar Julia Perilo,Nogarotto Danilo Covaes,Cristale Joyce,Pozza Simone Andrea. Occurrence of polar organic compounds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a system review in South Americ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23,193(2).

[29]Brown Hunter,Liu Xiaohong,Pokhrel Rudra,Murphy Shane,Lu Zheng,Saleh Rawad,Mielonen Tero,Kokkola Harri,Bergman Tommi,Myhre Gunnar,Skeie RagnhildB.,Watson Paris Duncan,Stier Philip,Johnson Ben,Bellouin Nicolas,Schulz Michael,Vakkari Ville,Beukes Johan Paul,van Zyl Pieter Gideon,Liu Shang,Chand Duli. Biomass burning aerosols in most climate models are too absorbing[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3,12(1).

[30]Floutsi Athena Augusta,Baars Holger,Radenz Martin,Haarig Moritz,Yin Zhenping,Seifert Patric,Jimenez Cristofer,Ansmann Albert,Engelmann Ronny,Barja Boris,Zamorano Felix,Wandinger Ulla. Advection of Biomass Burning Aerosols towards the Southern Hemispheric Mid-Latitude Station of Punta Arenas as Observed with Multiwavelength Polarization Raman Lidar[J]. RemoteSensing,2023,13(1).

致 谢

时间悄然从指缝中溜走,大学的生活也即将结束。感谢我的父母为我的付出,让我能幸运地走入大学的校门,接受更多的熏陶和历练;感谢学校给予我展示的平台,让我褪去青涩与懵懂,成为成熟有责任心的人;感谢老师教授我不同的知识,让我不断充实自己,更加自信的面对社会的考验;感谢同学的陪伴和关心,让我即使遇到挫折也不再害怕,能以更为坚韧的内心去面对今后的挑战。

在这里,我要着重我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管理学院的XXX老师。XXX老师对我论文的研究方向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推荐,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及时对我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给予悉心指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善性意见,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

最后,感谢论文评阅老师们的辛苦工作,有不足之处我会继续改进。

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研究

丹东市秸秆焚烧管理问题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2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54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5月27日
Next 2023年5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