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如果把生物学知识比喻为一个生物体,那么,构成这个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就是概念。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若没有一系列概念作为铺垫,也就不可能揭示这门科学的本质,所以,概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重视概念的引入

  对于学生接受新的生物知识,首先接触的是概念,如何确切地将概念引入,对学生非常重要,它是学生正确把握生物学概念的前提。
  生物学概念区别于文学、哲学、数学等方面的概念,是在大量观察生物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生物学概念的引入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生命现象观察的基础上。从概念到概念,用旧概念引入新概念,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把握生物学概念是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在通过观察引入概念时,首先要从学生了解的有关生物学知识中选取适当的能够说明这一概念的典型事例,让他们直观的熟悉有关属性,然后引导他们得出一般性的初步概念。
  例:在学习细胞的质壁分离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如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当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体积变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时,引入质壁分离这个概念。
  例:在学习神经系统一章时,通过让学生叩击膝腱,使小腿产生急速前踢的反应,从而引入反射这一概念。
  例:在进行“应激性”(它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这一概念教学时,我先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实例,如人的手碰到开水会马上缩回来;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一天当中,幼嫩向日葵的花盘能够随着太阳转动;一只死苍蝇会招来许多蚂蚁等等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这一点,然后指出:在自然界中,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现象是很多很多、不胜枚举的。那么,同学们是否可列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非常的活跃,列举出了各种各样这方面的实例,这时,教学活动就进入了高潮,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体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共性。然后通过这些感性的认识,概括出“应激性”的概念。这要比生硬的直接给出概念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学生也在进行着积极的认知活动,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学生理解概念、运用概念,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类比归纳把握概念本质

  有些概念,由于表达概念的词语基本相同(腐生、寄生、共生),或内容上有共同的因素(如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致使我们在学习时易混淆不清,在运用时产生错误的理解,把一个概念的某些属性运用到另一个概念中去,因此在学习时要运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区分易混淆概念,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和联系,找出概念之间的本质属性,区别概念之间的差异以达到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区别。我认为表格是一种比较简单又有效的形式。举例如下表:

  营养方式特点举例

  腐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从中获得营养,称为分解者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
  寄生生活在其他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中获得营养,称为消费者炭疽杆菌、某些真菌、

  肺炎双球菌、所有病毒

  共生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不能独立生活根瘤菌、黏球菌、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地衣

  名词概念举例

  显性基因占主导地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A-双眼皮
  隐性基因会被掩盖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a-单眼皮
  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Aa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是成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AA),也可是等位基因(Aa)AA,Aa(双眼皮)
  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必须成对基因都是隐性(aa)aa(单眼皮)
谈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三,重视概念图的运用

  概念图是一种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有用工具,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内,再以连线将相关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这种把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叫概念图。
  概念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概念图的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活动。
  在生物体的器官、系统教学中,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来建构知识结构,复习时需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拓展,更重要的是促进知识的迁移、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复习中最高境界是用最少时间呈现最大的信息量,培养最强的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学生还要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并重新建构,最终达到迁移和应用的目的。
  将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应用到“生物体的器官、系统”一章学习中,让学生绘制概念图,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及提炼过程,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达到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如植物的结构层次概念图:
谈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新课标在表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它明确提出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而对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当然不应是静态的背诵和记忆,而应当在动态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和形成,并重在理解和应用。也不应孤立地去掌握,宜围绕着若干中心问题形成概念“串”。在完成章节知识的教学后,对那些相邻、相对、并列或从属的概念进行类比、归纳,根据它们的逻辑关系,用一定图式组成一定序列,形成概念体系。把学生感知“孤立”、“散装”的概念纳入相应的概念体系之中,让学生获得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又能进一步巩固深化已学概念。如植物种子结构的概念图:
  总之,生物学的概念很多,怎样才能使这些基本概念轻松、高效的被学生理解、接受并灵活应用呢?以上我简单谈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当然,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课堂上教师正确引导外,再通过反复练习,增加实践的机会,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54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0月15日
Next 2021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