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差异对比研究

 摘 要

为了探索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差异,本文分别以中国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西方电影《生命线》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在中国电影中,由于中华传统美学的影响作用,影片所表现的庄重、美观以及和谐大多都以对称式构图的方式表达。然而,在西方电影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宗教所影响,对称式构图的表达也就大多与宗教相关。其中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中西方文化背景的相关差异上。从电影文化方面来简单分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在价值追求方向还是在伦理取向上都形成了巨大差别,这也使得中西方电影或是针锋相对,或是水乳交融。两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幸运的是,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使我们的电影文化在取长补短的进程中愈发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且日趋成熟,并且积极地去接受、理解另外一种文化。

关键词:对称式构图; 中国电影; 西方电影; 文化; 差异

  引言

在中西方电影中,对称式构图的运用十分广泛,但是相同的拍摄手法在中西方电影中却表达着不同的现实意义,且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差异主要与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当地的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处世态度、各成体系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等因素相关联。正因为影视作品在艺术创作中受到创作者的哲学理念、美学思想和价值追求的影响,所以这门艺术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导向性,并表现出复杂的综合性。而构图是影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艺术成分,它能让看似丰富多彩的电影世界变得工整和更加秩序化。本文拟通过分析相同的对称式构图的手法,在表达不同的构思以及审美的效果的同时,理解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画面中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1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发展

  1.1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发展的背景

文化影响着电影,电影又传播了文化,并推进文化的广泛传播。由于中西方历史环境的不同,经济基础存在差异,社会政治各成体系,使得中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结构、行为准则深受影响,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但是,通过分析中西方的电影可以发现,对称式构图的运用不仅非常普遍,而且十分广泛。只不过相同的构图在表达方式上大有不同。电影这一特定的文化产物,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韵味。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形式的巨头,在全球化热潮的不断影响和刺激下正逐渐地出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密切碰撞。所以,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就从了解这个国家的电影文化开始吧。

中西电影文化具体差异表现在民族传统习俗、对宗教的不同信仰、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正因为影视作品在艺术创作中包含了不同的创作思想,所以这门艺术的综合性很强。构图作为一种组织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经过导演的合理运用,将诸多元素将无序变为有序。而领悟构图在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体会对称式构图在组织画面时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

对称在美学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因它的表达方式即简单又直接。对称作为视觉效果中最基本的因素,可以说是人的天性所致[3]。因此,课题从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差异出发,再具体从影视作品某一特定的对称性构图为基本点,通过相同构图在不同的文化中体现的不同意义进行阐述,研究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差异,对我们今后的创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2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基本状态

了解电影画面的构图设计是另外一种感受电影的方式。所谓构图就是把要拍摄的人物对象和相关造型要求根据时间和空间的需要进行设计,经过前期的各种工序后最终呈现在电影画面中,使画面和故事内容达到一致的效果[1]。广义来讲,构图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步,艺术家的选材、构思到造型都要由构图来表现。狭义的讲,画面的构成以及元素的布局组成了不同的构图。从审美客体的角度看,构图具有深刻的表达能力,同时又蕴含着极强的感染力。一个画面被合适的构图所展现,不但可以起到完美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还可以达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对称作为最朴素的视觉展现方式,一切构图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的,称之为对称原理的派生当之无愧[4]。对称又被称之为古典美。美的基础就来自于对称与均衡。中国电影反映社会现实,对称的画面在让观者感到舒适和安全感的同时,心理也会产生安慰[8]。画面通过对称的方式得以表达,再以画面的展现方式被我们所欣赏,会使每个人的内心产生一种物理的平衡,这是发源于本心的平衡之美。

在无声电影时代,电影的创作之路被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形式深深影响着,这也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逻辑方式[2]。我们都知道,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和镜头之间都是存在一定意义的,它们在表达不同的信息的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寓意。

对称自人类具有审美能力以来反映的不仅仅是人内心的视觉感受,更是人们对初识世间万物的渴望。电影构图通常被分为两类:开放式和封闭式。封闭式构图在早期电影中被广泛应用,它的特点为:方方正正的背景框架和规规矩矩的人物位置,让电影有一种看舞台剧的感觉。然而中西方在电影中所呈现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宗教文化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10]。国外电影中对称型构图经常在宗教上表现,宗教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它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标志。

 2 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2.1 中国电影中的对称式构图案例分析

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如图1.1所示),对称性的构图表现尤为居多,无论是在深深的大院还是对房间的设计上,都是用心良苦,满满的设计感。其中最特别的就是那一排排的大红灯笼了,它是对从前封建思想的外化,展现了根深蒂固的和被禁锢了的封建思想[5]。导演张艺谋在创作时,巧妙的将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结合,展现了民国期间封建家庭中不同女人的悲惨命运。对称式构图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影片的思想深度得以升华。画面中通过对大量的对称构图的表现,使影片显得环境稳定的同时又暗示并营造出气氛的过于压抑,为整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情感奠定了基础。通过运用对称式构图,将整部电影画面呈现的自然流畅而又饱满丰富。

ec967e0b072770e142d5f566b0084e79  图1.1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电影一开始就交代了事情的发展背景,女学生颂莲因父亲的早逝,在继母的诱导下嫁入陈家做四房姨太太,片头就是颂莲的面部特写,运用了对称式构图的方式(图1.2所示)。对颂莲头部特写这一对称的运用,点明了颂莲的中心位置,也就说明了人物在剧中的位置。整个故事就是以颂莲所展开的,她就是整部影片的主角和中心。影片运用对称的排列手法,将画面的正中心交给颂莲,从而使得画面表达中心一目了然。

2a72113157d5ed78149d13b3173f42a1  图1.2颂莲端坐在画面的正中

通过探索本片的历史背景可知,那时中国的古代建筑大多都是对称式。对称式自带均匀协调的美感,从不会让人觉得头重脚轻或者是左右轻重不一。电影中多次出现运用对称式构图来俯拍的大院(如图1.3),将建筑中的几何构图全面的诠释,不仅将封闭的大院,幽长的院子细致入微的得以刻画,还从侧面暗示了陈旧以及囚禁的意味,将封建传统的封建社会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并且封建的社会伦理不仅显现在构图中,在影片人物说的话里也出现过许多次,比如继母说的想要嫁给有钱人家就要做小、陈老板说的这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颂莲说的话等等,不论是出自谁口,这都代表着对人思想的严重束缚。接受过教育的颂莲自然为人处世与别的妾们不同,深得陈老爷的怜爱。影片中颂莲是不做轿子不穿喜服,一身蓝白装俩条麻花辫,这是典型的五四青年装束,自己手提嫁妆来到陈家,表现了颂莲骨子里其实是有着平等自由的思想,即使自己选择了束缚,却仍然渴望得到尊重和平等。在环境的逼迫下,颂莲自己也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慢慢习以为常,对府上的规矩从嘲笑到适应到同化最后到利用,甚至后来通过争斗来稳固这种生活时,颂莲已与府上其他人没什么差别了。在当时的年代已经提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地位和更好生活的权利,但在影片中的陈府没有,它束缚着人还有人性。

图1.3陈家大院,对称式构图拍摄

在颂莲的结婚当天夜晚,她的院子里点满了红色的灯笼,在拍摄灯笼上,依旧运用了对称式构图。天渐渐黑了,夜晚的陈家大院除了红色的灯笼外(如图1.4),便是充斥着整个院子的幽幽蓝光(如图1.5),显得十分的诡异、不安。这幽幽的蓝色才是他们生活的本真色彩,他们的生活看似正常、有条不紊,但是事实上充斥着压抑与痛苦。本片通过多次运用对称式构图的方式,将大院的深邃压抑进行充分表现,从而更加深刻的烘托出了古代封建婚姻的可悲,以及人们思想的压抑以及人生的煎熬。

图1.4新婚之夜点红灯笼,对称式构图拍摄

0d833b41eecc5a45f061d5d010f8115dad59b884b18ea7aa6921e2b6830bcbb6  图1.5幽幽蓝光下的陈家大院,运用对称式构图

影片的最后展现的是颂莲斜倚着门框(图1.6)在悠扬笛声的背景中摆脱了对称构图,让人看了就有一种心灵解放的快乐和压抑太久的如释重负感。这种来自心底的快感是吹笛之人所给予的。然而终归要回到现实,画面的不对称很快就消失了,这里的每一个人依旧被禁锢在这座大院里,没有喘息的机会。在影片的最后通过俯拍陈家大院,院子也没有了一开始中规中矩的对称,主人公颂莲身穿学生装,独自在大院中徘徊(如图1.7),仿佛又回到了她的学生时代。解除了陈家大院对她的束缚和禁锢,远离了来自大院里每个人的勾心斗角,内心的压抑得以短暂释放,回归了最初的自己。有人说陈府就像是一个胃,腐蚀消化着这里所有的人。每个人再被腐蚀的同时,又都被腐蚀者一点一点的变成了腐蚀别人的物质。

图1.6颂莲脱离对称式构图,心灵短暂解放

7de1c7807899a68b660df2c1c2e7f5cd

图1.7颂莲身着学生装,在大院里走来走去,试图打破对称,得以短暂释放

f9ea9fbd8bbd9255d2590eb4965d5a37  2.2西方电影中对称式构图案例分析

电影《十分钟年华老去》中的其中一个单元短片《生命线》(如图1.8)令我记忆犹新,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导演采用镜头组接后的特殊方法使得电影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反复观看这部电影几遍都意犹未尽,从中仔细品味着艺术大师的独特韵味。整部影片一共一百二十八个镜头展现,讲述了一个乡村家庭在婴儿诞生后发生的事情。在整部短片中,导演巧妙运用对称性构图,使影片得以更深刻的表达。

84fe1d5ea008f1682106bce6dffe83dd  图1.8电影《生命线》

这部电影从婴儿的哭声开启了第一个镜头,紧接着展现了一个女人哄孩子睡觉的镜头,这个时候镜头一转我们看到的是一尊母亲抱着孩童的瓷像,这也从侧面反应了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和女人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镜头的婴儿的啼哭更深刻的向观众传达了一位刚刚生完孩子的母亲正在休息的画面效果。导演的宗教情结也就由此展现,宗教情节作为西方特有的文化一直贯穿了整部影片。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有关了解,我们会发现影片中的瓷像其实是圣母玛利亚的缩影,烛火寓意着新生命的诞生,同时也铺垫了危险的发生。因为本片讲述的故事背景是特殊的。

紧接着是婴孩的被单逐渐湿印蔓延,不但给观众一种错觉,使得影片更具有生活化和真实化。还暗示了出现在画面内的一个小男孩,它所象征的意义也是十分丰富饱满的,比如手腕上画手表的特写镜头就寓意着这部电影是通过时间顺序来演变的,《生命线》作为其中的一个短片,导演在表述自己想法的同时,将时间线与主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手表仅仅只是时间的一个象征,而影片中的小男孩才是整部影片中的重要时间线索。从男孩一开始的出现就表达了整个事件的开始。影片中小男孩侧耳倾听“手表”这一镜头则是学习了声音蒙太奇的表现形式,画面也随之切换到钟摆。

一尊大钟表挂在墙上呈现在画面正中央,大钟表左右两边各是两架相框(如图1.9)。此时画面的构图呈对称式构图分布,钟表位于正中央凸显其高高在上,又特写运用对称式构图拍摄钟摆(如图1.10),也同样的居于画面正中间,对称式构图再一次将其展现,凸显神圣与威严。对称式作为艺术表达,在东方文化中十分普遍,无论是紫禁城等古城的结构分布,还是建筑内桌椅的摆放,都呈对称分布,表达其圆满、严谨、整齐与规范,另外还表现出其中的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封建思深入人心。在西方国家中对称式构图更多的表现在对古典主义宗教艺术上,比方说在教堂的建筑设计方面,呈对称分布。基督教在大多画面中的呈现是上帝在正中间,左右两边分别是天使陪伴,又或者是和圣母圣子一体的出现,反正都是对称的形式。在人们心中认为上帝是最神圣的万物之主。时间就像上帝一样没有人能改变和控制它。接下来是房间内部,采用了俯拍的方法,其实俯拍的拍摄手法恰恰说明这是钟的视点,给观众一种是神(钟)在上方冷静的看着人间的一切。

ed1eb09bea6f89169b12fc92d5a658fd  图1.9钟表居中,画框对称分布,运用对称式构图

09a7d39eeaec0956fa4e512d81243f55  图1.10钟摆居于画面正中央,运用对称式构图

影片《生命线》中想要表达的主旨为上帝、时间和生命,这三者中都隐藏着无法被人类控制的强大力量。片中出现的钟表、稻草人等都是上帝的象征,而画表的小男孩就像是上帝的使者一样陪伴其左右。厨娘的手是上帝对人类对生命的爱护,怜悯甚至还有操控。

影片中水罐的水印湿了垫在下面的报纸这块采用了对称式构图的方式来表现。这个镜头可不是简单的一闪而过,在这里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太多太多。其一,无形之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从报纸上的照片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三个军人和旗帜上的显著标志。(如图1.11)交代了本片发生时的特殊背景,在战争时代受到战乱的扰乱多少生命被轻易糟蹋、摧毁,影片中水代表着生命,厨娘手里拿着水罐和面,表达了水面珍贵的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无比珍贵。导演巧妙的将水罐与照片的呈对称出现在大众视野,就好像在说生命和战争的相互对立。在影片中水印与血印交相出现,两者都意指生命,但血的印染是生命的逐渐丧失,而水,则表示生活的希望。

caf6b5f447d4ca2c016243b1af0ddcaf

稻草人的出现代表着上帝的寓意,这里运用了对称式构图。我们都知道稻草人是人类发明的特殊玩偶以防鸟雀偷吃粮食保护庄稼的,它代表了“守护”。接下来的镜头展现的是熟睡婴孩的脸庞,在这里选择了叠化的表现方法,两个镜头的融合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稻草人仿佛伸长了手臂去保护熟睡中的孩子。后来出现的鸟和蛇的镜头,一个苹果的掉落等都把导演的宗教情结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瞬间联想到了上帝在创造伊甸园时,苹果代表着禁果,而蛇是魔鬼化身。无形之中埋下伏笔,在看似平静幸福中的家庭里即将有危险来临。接下来镜头一摇展现的是照片全家福,从照片中都能看出这个家族的庞大,且大都是青少年,而在实际的影片中出现了多少呢?导演在这里暗示那么多人都已在残酷的战争中牺牲了,唯独剩下老弱病残。当有新生命的诞生时,本该是受到大家关爱和欢迎的,因为新生命代表新希望和新未来。但是随着猫的叫声,危险接近了。注意这里出现的黑猫在西方文化中本就是不详的寓意。黑猫被当作不详之物是从中世纪开始盛行的,之前埃及人们还都认为猫可以辟邪,包括现在仍然有很多地方把猫当作神灵的使者。本片中出现的黑猫也代表着对生命的守护,采用远近景结合的镜头,发现危险的存在,将事件推向了高潮。正在卧室扎脐带的厨娘,对手部又一次进行特写,与前面出现的特写镜头相统一,这又是极具宗教意义的。代表着上帝对孩子的爱,视觉中央便是这个刚出生的婴孩。所有人的心都被揪在了一起,妈妈的手紧紧抓着被单,可以理解为母亲的担心。画面左上方突然伸来一只强壮的男人的手紧紧握住它,轻而易举的就让观众猜到两个人之间是夫妻关系。这个镜头充满了浓浓的爱和温情。画面中婴孩的笑脸、美妙的歌声等是生命对上帝爱护的赞美和歌颂。后面一系列的镜头,在歌声的陪伴下,卸下包袱、心情如释重负,如诗一般。稻草人最后一次的出镜,同样,运用对称性构图(如图1.12),以表达上帝的角色。女孩又荡起了熟悉的秋千,在这里女孩终于是全景出现。我们看到地上一篮子的苹果预示着危险过去了,世界仍是一个丰盛的果园等着人们去采摘丰收的果实,收获丰收的喜悦。到此,歌声停止了,所有的一切都过去了,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0b72cd91ac3e31e29093df58ac749e55  图1.12稻草人居中,运用对称式构图

上帝的意象钟摆(如图1.13)再次出现,以对称性构图的手法展现,钟声响起。水慢慢地印透了垫在下面的报纸,厨娘又回来揉面做饭了。水,作为生命的象征,代表着战争的胜利。生命的尊严永远都不会被泯灭。上帝一直守护在我们的左右不曾离开。

9b08ca31263a95aa2bc3867038132498  图1.13钟摆再次出现,运用对称式构图

  2.3中西方电影文化的异同

相同的对称性构图的运用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呈现意义却截然不同。在对中西方电影文化进行细致探究了解后发现,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不同。不同地区人们的思想道德观、文化观以及对事物的表现方式也存在不同。观赏不同的中西方电影资料可知,从电影视角中所呈现的各个方面上来看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西方的宗教信仰直接影响到西方人们的逻辑思维,因此无形之中也在宗教宣传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西方国家如果离开了宗教题材,就仿佛鱼儿离开了水,陷入到无奈的状态。然而在普遍重视教育的中国,我们坚决崇尚科学抵制迷信,所以中国导演很少拍摄这种类型的影片,大都是对神话故事的宣扬和赞颂,并不存在完全意义的“神教”。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我国电影中大多宣扬人物角色类型的传统和朴实。中国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电影,电影多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抒发人间正能量,歌颂无私奉献的英雄精神,体现和谐爱国的社会理念[9]。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正是因为这么多的差异,才能使得中西方的文化发生碰撞,才能使我们得以更深层次探究分析,取长补短。这种文化差异促进了电影文化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发展。

 结论

对称体现了匀称、均衡之美,是形成一切美学的首要条件。美的基础来自于对称与均衡。中国电影反应社会现实,对称的画面也最能使观看者的心理得到慰藉、感到舒适与安全[7]。通过将各种元素摆放、组合将画面呈现出对称的效果,再被观众所观赏、理解,会给每一个观赏者一种物理的平衡,因为对称所形成的美发源于本心。而在西方电影中,宗教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欧洲电影中,大多都是不规则构图,一旦出现对称式构图,往往都是反映其宗教思想。两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互相借鉴交流,或是相互排斥,并在排斥中取长补短。

在多元化的文化大潮中,中西方的电影文化交流跟以往相比较逐渐得到了充实和丰富。全面、多层次地了解中西电影文化方面的差异,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底蕴,才能在全球化的洪流中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未来的电影使用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宋国琳. 电影构图造型的重要性[J]. 西部广播电视,2018,53-60

[2] 袁智忠. 外国电影史[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1:20-25

[3] 安宁. 当代电影画面的构图与审美——以第五代中国电影导演作品形式为例[J].电影文学,2012, 45-48

[4]袁智忠. 电影鉴赏[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5: 52-58

[5]王晓萌.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色彩与构图艺术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40-47

[6] 邵牧君. 西方电影史概论[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2: 31-36

[7] 钟大丰, 舒晓鸣. 中国电影史[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7: 55-58

[8]舒晓鸣. 中国电影史[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01:22-26

[9] 李道新. 中国电影文化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 42-45

[10] 周引莉. 中西电影所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1.9 78-83

 致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首先感谢学校,感谢大学四年来的培养,感谢学院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要感谢院系所有的老师们,感谢他们在这四年来对我的悉心教导,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他们的言传身教,将使我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

其次感谢我的导师对本论文从选题、构思、资料收集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的指引和教导,使我对对称性构图以及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有了深刻的认识,正是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的论文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对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老师广博的学识,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灵活的思维方式,耐心细致的言传身教深深感染激励着我;对此,我发自内心的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毕生的学习楷模。同时也要感谢其他老师给予的帮助,老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得到了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我的同学在论文写作过程当中的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拓展了我的视野和思路,我们一起在学校努力的同学,我们彼此关心、互相支持和帮助,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感谢他们和我一路走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这次毕业论文

感谢父母对我二十多年来辛勤的养育,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总是第一个给我鼓励的人。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助,们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回顾20多年来走过的路,每一个脚印都浸满着他们无私的关爱和谆谆教诲,在外求学之路寄托着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他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无私支持,坚定了我追求人生理想的信念。父母的爱是天下最无私的最宽厚的爱。大恩无以言报,惟有以永无止境的奋斗,期待将来辉煌的事业让父母为之骄傲。我亦相信自己能达到目标。日后我获取了一定的知识走向社会,定会为社会贡献自己!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再次表示感谢!

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差异对比研究

对称式构图在中西方电影中的差异对比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6269.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6月7日
Next 2023年6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