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个舞蹈作品没有“心智交流”,就是没有付诸于情感,那么它就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灵魂。无论是将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组合在一起,还是加诸各种绚丽的技巧方式,都仅仅是处于外行人看热闹的阶段而已。“情感”则是舞蹈作品中的关键部分,作品是否有张力有内涵,从一个作品的表现方式就能够看出来。
舞蹈与情感息息相关,舞蹈表演如果没有情感就会失去灵魂,也就无艺术性可言,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之情含于内显于外,细腻、其深刻、强烈,甚为显现;其动态、动感形式之丰富也具有独到之。因此,不管舞者动作多么玄妙,技巧多么突出,都不应忽视本身应具之情,惟有融情者才能真正领会舞之精髓,舞之精神。
关键词:舞蹈;情感

一、 情感在舞蹈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
1、情感概述
X著名心理学家铁钦纳认为:感情是带有情感和情绪特征的基本心理过程。如爱、恨、欢乐和悲哀。情感一词被用来表示感觉与感情的一种简单连接,在这种连接中,感情过程支配着意识。例如,饥饿是一种感觉,一种与情感状态联结的感觉。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艺术中,情感的表达都是很重要的。
2、情感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无论是编创还是表演最终取决于舞者本身对角色情感的理解。情感的本质决定了动态特征,换言之身体动作只是舞蹈表现角色情感的形式。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舞蹈是人类情感的符号,灵魂的符号。在演员把这些情感表现出来时,又要经过角色理解、体验角色情感和传递情感的过程。因为舞蹈艺术的表现本身就是情感想象力的表现。只有舞者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凭内在感情去感知,理解舞蹈的规定情境、去寻找动作的内在根据、然后去支配形体姿态动作,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的想象性情感中并将它完美的表现出来,使观众与舞者产生“情感”的撞击,有了这种撞击舞蹈的情感意象才更加完美。
3、情感在舞蹈中的影响力
舞蹈艺术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时,情要真,意要深。我认为,在独到中不可否认那些动作形式感强,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的舞蹈作品,也能使人赏心悦目。但是真正能留在人们心目中的还是抒发感情世界,表达心灵深处的好作品。舞蹈艺术如果离开了强烈的内心情感抒发,就会导致生活的外在模拟。无数经验证明:没有强烈情感性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必然缺乏诗情画意,必然削弱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强烈的情感性对舞蹈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舞蹈艺术家所塑造的舞蹈形象,都是生活中典型人物感情的高度集中和升华,是用动态的诗的语言揭示人的内心的真、善、美。作为一名舞蹈表演者,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应该先有内心的感受,然后通过动作形式将人物情感最大限度的表达出来,表现出能够激发观众心灵深处的好作品。
二、作品中如何注入情感,使之“有声有色”
1.情感唤出的必要条件
当我们深刻理解了“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这句名言的时候,当我们了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支配下的潜意识、继而转变成意识活动的思维活动规律后,不难发现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和情感活动,在支配人体躯干时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它往往可以使人达到一种癫狂和超越自我的境界,做出超乎常人的举动。这正是舞蹈艺术活动的规律,是在“极致情态”控制下的形体动态。动作的舞蹈化,审美功能的体现,美与丑的转化等一系列现象都是在这种情景中出现的。只有在这时,无论是舞动着的,还是静止的,人体动作才是富有生命的,才具有诉说的语言功能。这种支配和转化所需的能量来自于情感的储备,同时这种储备也是情感唤出的必要条件。
另外在这里有必要重新明确“技巧”一词,在舞蹈理论与实践中的概念中说到舞蹈技巧往往可以使人联想到切割空间的大舞姿跳跃、飞速的旋转、空间翻腾等高难度动作。然而这并不是技巧这一概念的全部内涵,至少它还应当包括舞蹈的“风格”(不是舞蹈动作的规格),或可称为舞蹈的风韵,因为舞蹈情感总是深深地蕴涵在舞的风格之中,所以在舞蹈活动中,情感意识的载体不独为动作和技巧,而同在于风格。在舞蹈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舞蹈风格的情感内蕴,是习舞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2.情感意识唤出的依据
“感觉”是舞蹈审美活动的主要因素,它取决于舞者内在情感的转化能力和程度,也是我们评价一个舞蹈演员优劣的基本出发点。心理学认为“感觉”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如声音、颜色、气味、物体形状等的反应,是感觉与脑的相应部位和中介神经所组成的统一活动的结果,即感觉是由外而内的传导输入。这就是感觉的一般反映形式,它同样适用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第一阶段。作为艺术创作所特有的第二阶段,情感唤出或称转化阶段的感觉刺激源,则不仅来自于客观物,而更集中地来自于艺术家长期储存积累的内在情感信息,当他们猛然相撞时,就爆发出一种强力,而引起内心冲动,并产生出强烈的内心节奏,当这种节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肢体上去的时候,便产生了带有感情和具有语言信号功能的动作——舞蹈。我们不妨把这一过程称为感觉的逆向运动,情感的唤出就依靠这种感觉逆向运动的控制来完成。
从艺术创作角度讲,想象与联想在情感唤出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在情感作用下产生内视具象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正像斐拉斯•屈拉特在强调想象与联想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时说:模仿只能造出他见过的东西,想象却能造出他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因此想象比起模仿来是一位更加灵巧的艺术家。想象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在外在的表现形式周围,形成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一种由情感主导着的“形势”。
三、从舞蹈剧目《孔乙己》看情感在其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1、舞蹈剧目《孔乙己》的情感
鲁迅笔下刻画出了很多人物,孔乙己算是最典型的一个。孔乙己是具有悲情色彩的人物,他是被当时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残害的人物代表,悲剧的结果是必然的。舞蹈《孔乙己》把鲁迅笔下的人物演绎的淋漓尽致。舞蹈一开场,只见一个老头模样的人梳着乱糟糟的长辫,身穿一件破旧长袍,俨然一副穷困书生好面子想展示自己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模样。让人联想到封建社会为追求功名利禄而疯狂读书,只懂得死读书,好吃懒做,不会一门求生之技,总郁郁不得志的穷酸书生。这个形象正揭示了鲁迅文章和舞蹈《孔乙己》相同的主题——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是多么的摧残人民!舞蹈编导把对鲁迅文章的深刻理解、对音乐的敏感和对古典舞韵味的领悟融洽的结合在一起,舞蹈的剧情环环紧扣,仿佛把鲁迅的作品折射到了舞台上,给欣赏者内心留下极深的触动。
2、情感在其作品中的作用
情感是艺术给人以美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是感情动物热爱一切精神升华。舞蹈作为一种抒情是天生自然的艺术,这使得它更鲜明和突出,同时不同于其他艺术。它在于情绪感染的直接性和强烈性。由于舞蹈是用人体自身的动作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艺术,它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各种繁多复杂的情感,其细腻、深刻、强烈的程度,都远远超过其他艺术。因此,情感与舞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情感是舞蹈生命力的象征,是舞蹈总体的核心,发展的原动力。舞蹈的特征是一种形式的美,它是生命的精神使观众得到主动的精神。在肉体和精神共同创造意境创作的舞蹈作品,独特的艺术氛围。意境,主要是通过现场的图像,艺术特征和描述,观众进入艺术想象圣景,然后获取丰富的审美感受。《孔乙己》便是编导将自身的情感溶于舞蹈的创作之中,更多的溶入了自己理性的思维和独特的感受,使作品更具美感与生存的价值。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中,只有积淀着理性的情感,才是最美好的情感。舞蹈表演者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感受,凝结成最为美好的情感,传给观众,感染观众,震撼观众。
四、总结
舞蹈美感的产生,是因为它包含情感。舞蹈起源于人的生命,是人类生存、劳动的积淀,是人类文化经验的积淀,是情感的宣泄,人们全部生命的感觉经验都倾注在舞蹈里面。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们击地而舞,铿锵而歌,在空地上,尘土飞扬,喊声冲天,是那么尽情、那么投入、那么感人。舞蹈动作都是人体的自然生活动作,经过提炼、加工、美化而来的。舞蹈中的每个动作无不包含情感,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舞蹈起来就不可能美,就不可能打动观众,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生命,才能打动观众并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舞蹈艺术作品中,“情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应当说,审美客体“含情量”的多少,常常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生命。舞蹈是用肢体诉说情感的,舞蹈不是讲故事,不是哑剧,不是运动的雕塑,不是高难度的杂技,也不是音乐的陪衬或解释,而只是——舞蹈。
参考文献
[1]李杰明.舞蹈的情感[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2)
[2]平心.论舞蹈与移情——兼谈舞蹈艺术的表情说、表现说和体现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4)
[3]金宁.浅谈舞蹈教学中的情感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4]程伟平.论舞蹈艺术中的情感培养[J].剧影月报.2006(02)
[5]赵向欣.情为舞之魂——浅谈舞蹈课中的意境教学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6]王小倩.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齐鲁艺苑.2002(04)
[7]陈育燕.情感是舞蹈之魂[J].福建艺术.2002(0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