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 国际化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电影产业逐渐进入全球化竞争时代 ,与《战狼2》《红海行动》等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在国内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状况不同,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国际化传播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国际化传播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

  

  引言

  (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主题不断创新,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愈加受到重视,在取得国内市场与社会效应的双赢之后,中国军事题材电影走出去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带一路”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a

  近年来,《战狼2》(2017)《红海行动》(2018)两部国产军事电影在国内大放异彩,纷纷创造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神话,《战狼2》更是以56.8亿人民币的总票房登顶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然而,在如今电影产业进入全球竞争的时代,票房99%来自于中国内地,海外票房仅仅100多万美元的《战狼2》(2017)并不能称得上一部“国际大片”。迄今为止,在国产电影海外票房排行榜上,排名前五的《卧虎藏龙》(2000)《英雄》(2002)《霍元甲》(2006)《功夫》(2004)《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1993)都属于功夫武侠类电影,位于榜首的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2000)海外票房达到1.28亿美元。由此可见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海外传播力远远弱于国产功夫武侠类电影。
  一、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国际化传播现状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障碍

  从十七世纪的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就存在诸多贬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露西方文化自我优越感的叙述。在这种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中国在多数西方观众印象中仍然是一个封建专制,落后愚昧的国家形象。受此影响,相比于以表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产军事题材电影,西方观众更信服以冷兵器时代为背景的国产功夫武侠类电影,后者不仅提供了充满艺术性的精彩绝伦的打斗场面,而且同时满足了西方观众对古老中国的猎奇心理,符合西方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观前期待。
  电影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属性。作为国家上层建筑,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截然不同也形成了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国产军事题材电影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天然阻碍,导致西方观众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强烈抵触。例如X在电影上映之前把非英语电影统一划分为艺术类型电影,自然不利于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二)国产军事题材电影跨文化传播起步晚

  与好莱坞军事题材电影从上世纪早期就有策略有目地进行全球性跨文化传播不同,新世纪前中国军事题材电影主要以再现我军伟大光辉的革命战争历史为主题,主要针对国内民众进行政治宣传,教化目的较为明显,对电影的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重视不足,直到2001年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政策才正式出台,国产电影开始在对外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后随着中国越来越以一个大国姿态向全球的文化领域,经济领域进军,2009年xxxx最终推出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一举措也终于将中国电影产业“走出去”工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可以说,在国际化传播方面,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相比于好莱坞军事题材电影晚了几十年,目前正处在国际化传播的初步探索期,军事电影工业体系和电影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

  (三)缺少具有国际化叙事能力的军事电影导演

  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影导演,往往能在全世界吸引一大批忠实的电影粉丝,从而对电影的国际化传播产生非常大的积极效应。迄今为止好莱坞已经培养出了数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军事题材导演,如《拯救大兵瑞恩》(1998)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现代启示录》(1979)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他们极其善于将X的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军事电影的叙事文本中,最终传达出普世性的价值观,易于向全世界的观众进行传播。反观国内,尽管拥有在功夫武侠类电影上掌握了国际化叙事能力的李安和张艺谋导演,但近年较火的吴京和林超贤两位军事题材导演在把握电影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点上仍然经验不足。

  (四)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缺乏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具有全世界相通的情感体验,在国际化传播中具有共同性和共享性,这在好莱坞的国际经典军事电影中有诸多体现,例如《细细的红线》(1998)中,X和日本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上尉斯塔罗与中校塔尔就士兵的行动的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斯塔罗反对被野心和私欲冲昏了头脑的塔尔,认为塔尔是将全连的士兵送上死路,表现出了上尉斯塔罗对士兵生命的珍惜与保护。影片的片名也取自X阵亡士兵墓志铭中的一句话:“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到细细的红线”,充满了对战争和人性的深刻反思;同样入选X“国宝影片”名单的《拯救大兵瑞恩》(1998)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惨烈的西欧战场上,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后,一位X母亲的三个在前线作战的儿子相继阵亡,只有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下落不明。收到此消息后,为了不让一位老母亲在失去她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后彻底绝望崩溃,X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出于人道关怀,特别下令美军前线组织一支由八个士兵组成的小分队,深入德军前线后方找到“大兵”瑞恩,并将他安全送回后方。最终这支由上尉米勒带领的小分队历尽千辛万苦以牺牲六人的代价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的任务,影片也深刻传达出了X国家层面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极大尊重。
  国产军事电影中,我们的主人公形象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不怕牺牲,无私欲,无自我”,人物性格单一化,脸谱化,模式化,可以说这类“高大全”“伟光正”的完美英雄人物形象根本上是对人性认知的的不足,缺乏人文关怀。
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 国际化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

  二、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国际化传播对策

  (一)了解军事文化,坚定创作自信

  XXXxxxx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近些年,人们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谈得越来越多,关注度也在提升。文化自觉要求我们要知道自己文化的短板,清楚自己的长处。军事题材电影创作要有文化自觉,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军旅文化是以军事的视角来感悟文化、以文化的视角解读军事,用富有个性的镜头来记录军队的文化生活,评价军营的文化现象和探讨军事文化渊源等。这种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形式、思想等都反映了军事需求和军事期盼。我国军事文化历来已久,从上古时期“涿鹿之战”到1937年抗日战争,从孙子兵法到xxxx军事思想,无一不彰显着中国军事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创作者想要在世界军事题材电影领域赢得一席之地,首先就要充分了解我国军事文化,在电影创作中保持自己的军事文化特色,彰显中国独特的东方军事文化魅力,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说服力,吸引广大外国观众了解中国军事文化。其次,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要深入了解西方的军事文化,找到契合点,增强国际化军事题材电影创作的自信心。

  (二)坚定立场,关注人性

  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XXX事业的保卫者,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军事题材电影作为反映国家军人精神风貌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在国际化传播中,也要有符合党和国家利益的鲜明立场,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思想路线下,要实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观众能够和创作者正常沟通,必须要将人性寓于该类型电影之中,因为人性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本质属性,语言、文化等的不同不会阻碍观众对于人性的理解。《第一滴血》是X经典军事题材系列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在该电影第二部中,故事的大背景是越南战争,兰博此时在意识形态和立场上属于敌对阵营,因为当时中国是支持北越抗击X。但是,在这部片子中,我们很难去批判兰博。经历过战争的兰博无法融入社会,又被上司出卖,他为了同伴情愿奔赴死亡,从人性方面来讲,真性情的兰博是令人同情和敬佩的弱者,他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人性的表现和传达突破了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等的阻碍,让军事题材电影作品可以更容易在不同国家流通。

  (三)构建话语权,讲中国故事

  XXXxxxx以来,以xxx同志为核心的xxxx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提出了要着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军事题材电影的国际化传播是中国军事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展现中国军人精神面貌,塑造中国军队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军事题材电影创作中,也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展现我国军人内心世界,讲好我国军队故事,诠释我国军营文化。国产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2017)的横空出世,让我们领略到了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创新之美,超级英雄不再是X的“超人”、“蝙蝠侠”等,而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的特战队员,刷新了外国人对于中国军人的认识。这部电影通过主人公冷锋海外救援中国同胞和外国平民,不仅展现了中国军人强大的作战能力,也展现了我国强大的海外影响力。这部电影从人物设定到剧情设置都建构在强烈的爱国主义之上,是中国电影把握话语权,主动塑造中国军人国际形象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平时代的中国军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们仍然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XXX革命军人,如排雷英雄杜富国、坚守世界海拔最高哨所神仙湾的哨兵们等等。他们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催人泪下,是现代军事题材电影的最好素材,创作者们要拓展思路,利用好这些素材,将中国军人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品质用电影的方式记录下来传向世界。

  (四)深入调研,针对性传播

  xxxx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个以受众为中心的文化消费时代,针对受众的市场调研,对于电影的创作流通来说至关重要,有针对性的创作发行,可以避免电影资源浪费,也能收到更有价值的反馈,有利于新一轮电影的生产销售。好莱坞电影公司通过参与式的调查方式,实地统计每小时观影人数,观测观影人的性别和年龄、表情动作等,分析不同电影消费者的偏好。这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却能够得到最为直接和准确的数据,能够为电影生产销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国军事题材电影要想在他国电影市场受到欢迎,市场调研必不可少,通过实地调查、网络反馈等多种方式,了解外国观众对于中国军事感兴趣和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那我们就围绕这些点进行创作,自信地展现我们的军事文化。

  (五)内地与港台抱团,增强竞争力

  香港和X地区有众多知名的电影公司,如X的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影业公司,香港的寰亚电影公司、英皇电影公司、中国星电影公司和嘉禾电影公司等,其中又以香港的电影公司影响力最大。香港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出口地之一,其制作发行的电影在亚洲地区甚至世界范围都具有不错的口碑和较大影响力。这些电影公司在70年代便开始创作国际化的电影作品,打开国外电影市场,他们在电影对外流通发行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电影对外输出能力巨大。在军事题材电影制作发行方面,内地电影公司在国家政策、素材采集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三地能够联合制作发行,各自优势将得到最大发挥,增强电影本身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我国军事题材电影走出去的步伐。
  结语
  本文探讨了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国际化传播现状及形成原因,从创作者,电影企业等方面对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国际化传播提出了相关对策,但在未来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国际化传播道路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将会有更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司慧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发展研究.[J].电影文学,2019.[2]沈悦,赵显耀.国际传播背景下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6
  [3]宋彦卓,安楠.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启发和借鉴.[J].传媒论坛.2019
  [4]商业化语境下中美电影战争叙事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5]刘菁.市场调研在好莱坞电影业中的功能.[J].国际媒介.2017.
  [6]林建公,陆惠林.中国军事文化的初步探讨.[J].军事历史研究,1987
  [7]雷芳.1950年至2000年X二战题材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8]王玉良.当下中国军事题材电影海外传播研究.[J].电影文学.2019(1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6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1月14日
Next 2021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