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再单单的注重于物质了,更加看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于体育活动也是越来越感兴趣,体操更是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魄,而且也可以锻炼人们身体的柔韧性。而现代体操的发展也逐渐的规范起来,它就是通过使用简单的器械然后将很多不同的动作组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且美观的动作,这项运动可以最大潜能的发掘人们的潜力和身体的控制力。体操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也可以为学好其他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体操就是所有体育运动的源头,而且它的训练方式也是多样化,它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也是非常全面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这项运动还是充满了危险与挑战。所以体操运动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较高。因此保护与帮助就成了体操运动的特色板块,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对保护措施非常的了解并且可以熟练的掌握它,因为安全对于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应该把安全因素考虑进去,安全是所有动作开始的前提。
一、体操保护与帮助的概念
对于体操这项体育活动来说,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会选择依靠自身,或者是周边的人,亦或者是一些体育器械来保护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而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就是自我保护了,自我保护就是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凭借一定的动作技巧来避免受伤,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动作技术不正确或意外等原因而可能出现的危险。他人保护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他人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在训练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自己的技术原因而出现意外情况,这时就可以借助周边人来保护自己。器械保护就是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械来降低自己在训练时发生的意外,通常用的就是一些海绵垫和护具。而在体操项目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跳马了,但我们知道跳马的危险系数是很高的,而且为了好看,训练者通常会设计非常复杂的动作,这无疑也给这项运动带来很多的挑战。跳马最容易出现扭伤等情况,而有效的器械保护设施,就可以帮助训练者继续完成训练内容,同时也避免了受伤。而当意外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通常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接、抱、挡、拨或拦等方法使练习者避免受伤的安全措施叫做保护。除了保护以外,帮助也是很重要的,帮助就是可以很迅速且有效的给予练习者相关的危险信号,提醒练习者动作是否规范,有效的帮助可以让训练者提高练习的质量和效率,更加熟练的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技术。同时,帮助与保护也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无论对于自己还是他人都是有好处的,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醒自己的队友不受伤害,也可以让自己更加熟练的掌握动作要领,规避一定的动作风险。但这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恰当的帮助才是有效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保护与帮助对于整个体操运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正常体育锻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具体方法
(一)体操教学中的保护方法
1.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是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保护方法,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练习者可以通过自己对于动作的掌握程度而采用一定技巧来帮助自己避开危险。但这对练习者的专业技能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动作的规范程度,还要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快速的反应并且迅速的做出决策。除此之外,老师也应该在课前给学生们讲述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样当遇到危险的时候,训练者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由于每个人训练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也有不同的保护方法:首先就是我们可以利用运动的惯性来保护自己,就拿简单的一个动作来说,当我们在进行倒立的时候,往往是头顶地,然后用双手来支撑自己的整个身体,这时很容易导致自己的重心不稳,因此当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住的时候,可以顺势做一个前滚翻的动作就可以避免自己的颈部受到伤害,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其次就是利用器械来保护自己,当自己在做一些危险动作的时候,利用简单的器械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撞击给身体带来伤害,在体操动作里有很多是非常危险的,例如在空中旋转几圈以后直接落地,如果重心不稳,很容易在落地的时候把脚扭到,这时,海绵垫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训练者降低受伤的风险。当然,在受到伤害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停止训练,及时就医,不能继续逞强,因为有很多的伤痛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需要请专业的医生来帮助我们。
2.他人保护。他人保护也很好理解,就是当训练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周围人的力量来保护训练者,防止训练者在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失误而带来训练危险,通过他人保护可以有效地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而通常保护他人的方法一般都是接、抱,但是最有效的还是在训练的开始,要对训练者时刻做出提醒,帮助其规范动作。针对不同的训练,保护者也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比如当训练者在进行前滚翻训练的时候,保护者可以站在训练者的前方来进行保护,当看到训练者有危险时,可以用手托住训练者的腰,避免其受伤害。也可以用一只手护住训练者的头部,避免其有挫伤。如果动作的难度较大且比较复杂,这时保护者就应该提前做出判断,针对不同的动作做出不同的保护措施,紧跟训练者的节奏。
3.器械保护。器械保护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看它冷冰冰的,其实在我们的运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简单的器具还是器械,都对我们的锻炼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器具通常包括护腕、护膝之类的保护措施,这些是佩戴在训练者身体上的,对训练者可以起到直接的保护。而器械也有很多,像双杠的海绵保护套,还有海绵垫等都是专门的一种保护器械,这些都是防止训练者受伤的一种保护措施。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器械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训练过程中带来的危险,同时也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安全感,减少训练者的恐惧心理。如果实在没有这些器械,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草坪或者沙坑来进行一些锻炼。这些地方,同样会起到保护的作用。
(二)体操教学中的帮助方法
1.直接帮助。直接帮助最主要的借力点还是根据自己的力量来支撑的,当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危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相应的技巧来帮助自己减少伤害,而直接帮助根据不同的手法可以分为,托、挡、推、扶等各种动作,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及时调整帮助的手法。就拿最简单的单杠来说,在这个训练动作里,我们最常用到的就是托,可以根据手臂的力量将自己的身体进行很好的支撑,而当你从单杠上下来的时候,如果因为惯性导致身体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可以用挡的手法来增加阻力,从而让身体保持平衡。其实在老师的实际教学里,对于体操教学中的帮助来说,必须传授的非常专业。不仅仅是要传授自我保护的方法,还应该对训练者的专业做出针对性的帮助手法。而在运动的过程中,合理的帮助方法会对训练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帮助方法不恰当则会适得其反。而根据动作可以分为完整性帮助和局部帮助。因为有的动作难度较大也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全程提醒自己做好帮助保护措施,而有的动作只是在局部的某些地方会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只需要局部帮助。就简单的拿前滚翻来说,只需要在翻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借助腰部的力量将自己的身体运过去,也可以让帮助者通过扶持来使得训练者很好的完成训练动作。
2.间接帮助。间接帮助就是指不利用训练者自身的力量,而是通过周围其他人以及相关的一些信号来寻求帮助。帮助者可以通过训练者发出的提醒信号以及相应的标签来及时的提供帮助,并且要在合理的时机范围内对训练者提供帮助,可以借助一定的方位角度,或者是巧劲来帮助训练者很好的完成训练任务。但是我们要在实际的锻炼中明白,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对于动作的熟练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的帮助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使用策略,通常需要的帮助信号有三种,分别是信号法,限制法和标志物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帮助者很快的接收到训练者的信号并且及时的做出反应。当然这里最常用的就是标志物法了,因为这种方法不仅醒目,还更有利于帮助训练者及时的做出保护措施。就比如在训练的时候,老师通常会给我们一个参照物作为标准,这样会让训练者在训练的时候更有目标,训练内容以及训练方向更加的清晰。
3.运用器械帮助。器械帮助在体操教学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帮助方法,因为器械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训练者更好地训练,同时也是为了给予一定的保护。我们通常用的器械有护腰带和护腕,然而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中最常用的就是海绵垫了。这些器械都非常的轻便,然而使用器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给训练者带来身体上的保护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三、体操教学中最恰当的保护时机与位置
(一)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位置
在体操教学中,不仅仅训练者的专业技能很重要,同时给予保护与帮助的位置也是同等重要的。保护者需要根据器械和动作的特点以及练习者的位置,选择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变换保护与帮助的位置。还应该根据练习动作的重点、难点来确定保护与帮助的位置,比如有些训练动作就需要保护者对训练者的上半身进行很好的保护,而有些动作就需要对下半身进行保护,甚至有的还需要全程保护,因此帮助者在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训练者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选择恰当的位置给予保护。例如:在单杠上做后倒挂膝上动的时候,就需要帮助者全程的关注训练者,因为这套动作不仅难度技术高,重点是非常的复杂,所以帮助者就要及时的根据训练者的动作调整自己的位置。如果没有及时的帮助,就会让训练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反而不利于训练者后续动作的开展。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以及接受能力等情况都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训练者的需求来调整保护的位置。比如对于某些动作,保护与帮助的位置应该站在落地点的侧面,这样保护与帮助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而对于胆子较小、运动水平较低的学生,保护与帮助的位置就应该站在靠近器械的正面进行保护,防止练习者身体前冲,避免危险的发生。帮助者的位置应该根据训练者的训练动作来及时调整,而且位置的选择既要可以很好的保护训练者,但同时又不能影响训练者训练。保护者的姿势,应是两脚开立,稍宽于肩,膝盖微屈,这样的保护姿势有利于保护者发力,且便于移动,有利于应付突然出现的危险。当然,保护与帮助的姿势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改变。保护与帮助的部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帮助的部位也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保护与帮助的效果。保护与帮助的部位准确,可以节省保护者的力气,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保护与帮助的作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部位不准确,不仅需要保护者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会导致练习者难以体会到动作的要领,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保护与帮助的方向一定要与训练者的训练动作方向是一致的,这样可以保证体操动作是否可以完整的完成,如果不注意保护的方向,就会对训练者完成动作起到影响,不仅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甚至还会对带来很大的危险。
(二)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时机
除了位置以外,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时机也是很重要的,帮助者一定要根据训练者的动作,来把握保护的时机,因为对于体操项目来说,不仅仅对动作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每一个动作所停留的时间也是有严格的控制和规范。因此就需要练习者和保护者具有较高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帮助者必须在短时间甚至是一瞬间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训练者完整的完成训练任务,才能使动作保持连贯。所以帮助者在对训练者进行保护的时候,一定要抓准时机,给与训练者足够的缓冲时间,这样才能够对训练者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保护时机过早或过晚都会给训练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它会直接影响到训练者动作的完整性。就拿简单的双杠动作来看,女生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相比男生来说比较困难,这时保护者就应该对练习者做出充分的准备,在训练过程中,主要帮助的是腿部力量,可以稍微的给予女生一个借力的地方。这样就会使得整个动作不仅可以顺利的完成,而且还做的足够漂亮。当然,在体操教学中,除了要学会保护他人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保护自己。总之,通过不断地保护他人我们会更加熟悉保护的方法,这也是对自我保护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教师在体操教学中最主要教授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并且养成一种自我保护的习惯。保护与帮助是相辅相成,教师不仅仅是要关注训练者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考虑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只有对学生足够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够充分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总之,最重要的还是保护的时机,只有在恰当的时机范围内才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否则只是做了一堆无用功,还可能会给训练者以及帮助者带来危险。
四、在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要求
我们在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中,要进行科学的训练,并且及时的做出归纳与总结,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所以在实施保护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对待不同的人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一)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因为他们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所以更加要看重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有他们的个性表现以及可以接受的训练强度。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他(她)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动作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全的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动作要领,只要进行稍微的监督与纠正就可以,对于这类学生所要进行的保护措施就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稍加注意就行。对于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就要在他们身上多花心思,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给与较大的帮助与支持,而且这类学生相对来说也是不自信的,所以要对于他(她)们多加鼓励与心理的疏导,所以对他(她)们有时还需要增加保护与帮助的人数,以此来减轻他(她)们的心理压力。当然对于怎样保护与帮助,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来确定,也要根据练习者对于动作的熟练程度来说。除此之外,练习者的心态以及他(她)的情绪会对其的训练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对于不同的对象来说,要制定不同的保护与帮助措施。比如在情绪高昂、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下,这个时候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状态,它对于更多的训练也会比较愿意去接受,而且在愿意的状态下,对于动作的接受能力也是比较高的,保护与帮助来说也是比较容易的,相对来说是比较顺利的。反而,在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对于动作的掌握程度也是有限的,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出错,也增加了保护与帮助的难度。因此应该提高警惕,加强保护与帮助,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对于好胜心较强的学生来说,要时刻提醒他(她)们做好自我保护,不可以过于的盲目自信。而对于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则需要给予他(她)更多地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减轻心理负担。综上,针对不同的对象,需要区别对待,才能让保护与帮助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消除顾虑,男女有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帮助措施。因为对于男生来说,他们胆子较大,内心也是比较坚强的,但他们通常没有女孩细心。而女生就相对来说比较的胆小,脆弱,还有很多的女生会表现的很害羞。因此,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来说,也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此对于保护与帮助措施也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性别的学生及时调整帮助与保护的方法。就比如说在做空中翻腾的时候,如果是男生在做这套动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远离一些器械,但如果是女孩的时候,就一定要站在她的正前方,避免因为身体的不稳定而发生前倾现象,如果保护不到位,就会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在保护女孩的时候,一定要站的近一点,最好是站在她的侧面与斜前方,而且对于女孩来说,力量比较弱,所以在比较困难的动作里,需要提供更多的帮助就才可以让他们很好的完成动作。另外,男女生在保护的时候,难免会有肢体接触,所以在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对于同性的保护意识,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难易适度,重视效果。在体操教学活动中,一定会有很多比较复杂且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所以老师必须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而且也要提前备课,做好各种防范准备,在课堂上要进行很好的示范,组织大家进行合理的教学活动,这时保护与帮助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体操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来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例如在做支撑跳跃的动作练习时,应该增加保护与帮助的人数,为练习者提供自信心,增加练习者的胆量,帮助练习者顺利完成练习。又比如在学习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对于“鱼跃”的动作感到难以体会,而在做鱼跃前滚翻时,又不便于教师插手帮助,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器械来帮助训练者很好的完成动作,因此会制定一定的高度来设置障碍,让学生可以切身的感受到“鲤鱼”的状态,来体验它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这样就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就在保护与帮助的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在保护与帮助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语言来刺激和强化动作要领,使保护与帮助与练习协调配合。例如在做肩肘倒立时,保护者可以站在练习者身体两侧并用双手向上提拉练习者的两腿,同时发出“低头”、“伸髋”的口头信号,以此来帮助练习者体会动作要领;再比如双杠的挂臂屈伸上动作,保护时,保护者可以根据动作要领给练习者发出“收腹举腿”、“伸髋压臂”等口头信号。这样,在练习时既给了练习者保护与帮助,又给练习者提供了语言刺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建立动作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从而促进保护与帮助的效果。
(四)在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要熟悉动作技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完成正确动作的技术要求,抓住重难点,才能更好的确定帮助和保护的站位、时机以及助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因为不必要的或不当的保护与帮助,非但不会有作用,反而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根据学生特点,区别对待,灵活运用。教师要对男女生的身体素质、技术基础、意志品质和精神状态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往往女生的帮助因素大,男生的保护因素大。要教会学生互相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尤其是锻炼小组长,这样不但在教师辅导其他组时也能按要求进行练习,同时还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教育学生在练习中树立信心,勇敢果断、沉着机智。加强组织纪律,防止情绪涣散。这些是完成动作杜绝事故的基本要求。要提出练习中自我保护的方法,虽然在教学中不是经常采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却能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五、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的意义
(一)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体操教学中,不仅仅是学生要掌握体操动作的要领,教师也应该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式方法和动作要领,并且可以熟练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在现代体操中,学生只学会体操动作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班级骨干应当在学会动作后尽快的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再将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运用到实际课堂中,保护与帮助其他练习者。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又能掌握一项技能。因此学生将保护与帮助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保护与帮助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在学习难度较高、危险系数较高且从未接触过的体操动作时,如果有保护者在练习者旁边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建立起正确且完整的动作概念,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完善动作的不足之处。在体操动作的学习和练习中,保护与帮助是必要的教学手段,是体操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既能帮助练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动作,也能保护练习者的安全,使课堂顺利进行。
(三)有利于练习者掌握一门专业技能
体操运动可称为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对综合素质要求最高的项目,是一项技术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项目。而在这种运动中,稍有不注意就会出现脱手、摔倒或者掉下等情况,所以在实际的体操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熟练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技巧和方法。这样就能形成一个保护群体,人人都有保护的意识和保护的能力,不仅能够避免意外发生,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感知力,提高运动水平,更加熟练的掌握动作要领。
(四)有利于培养练习者团结互助的品质
在体操教学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体操动作,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保护与帮助的过程中,练习者和保护者之间可以增进彼此的信任和团结精神,也能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保护与帮助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加热爱集体,培养其互帮互助、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良好作风与品质。
六、结论
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循体操教学的一般原则,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保护与帮助的技术。根据练习者的各自特点而采用适合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通过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同时教师也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避免意外的发生。既然保护与帮助是体操项目独有的特色版块,那么我们就要充分的运用好保护与帮助,最大效益的发挥保护与帮助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操运动中,使体操项目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嘉凌.保护与帮助在体操课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210+213.
[2]董利,门传胜.体操教学中运用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研究[J].武术研究,2019,09:116-117+121.
[3]李敏.谈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世界.2013,08:102-103.
[4]李柏林.在体操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保护与帮助的能力[J].学周刊.2012,31:18.
[5]季航.浅谈体操教学活动中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10,07:287.
[6]梁慈民,蔡菱,刘秋玲.论体操动作教学的特点[J].体育科学研究,2000,01:76-80.
[7]郑成功.浅析体操训练中的保护与帮助[J].体育世界.学术,2012,11:33-34+53.
[8]苏强.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5,07:85.
[9]李颖侠,王学芳.浅谈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站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12:91-92+103.
[10]李健.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运用策略[J].体育教学,2014,02:63-65.
[11]王敏,王学文.再谈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2:24-26.
[12]杜典英.浅谈体操教学与训练中保护和帮助的“三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4:76-77.
[13]朱金平.简析体操教学中如何保护与帮助学生[J].青少年体育,2015,01:59-6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