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教学场地设施、教师师资力量、学习者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体育课程开设内容合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师年龄、性别、专业结构不均衡;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参与高;领导不给予重视与大力支持。
关键词: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1前言
《中共中央x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教育部在2017年专门制定了《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检索国内对高中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研究文献,通过百度以及贵阳市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检索国家XX、XX、贵阳市XX关于发展高中体育的相关政策,了解各级XX对开展高中体育的发展规划及政策。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所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制定了《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学生调查问卷》和《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教师调查问卷》,学生问卷发放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教师问卷发放11份,回收11份,有效问卷11份,有效回收率100%。
2.2.3实地考察法
通过对贵阳市第十二中学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该校体育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对体育场地与设施情况进行收集。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体育统计学相关知识,运用EXCEL软件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的数据结果绘制相关表格和图表。
3研究结果与分析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建校于1958年,是示范高中。学校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25人,学生1700余人,共有35个教学班,其中体育教师有11人。贵阳第十二中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针对招收的大都是中等生,制定了“低起点、小步子、缓阶段、勤巩固、多鼓励”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3.1贵阳第十二中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得知,目前贵阳第十二中教学班级分布: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765人,3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学生785人,16个教学班;高中学生980人,19个教学期。教学周每学期18周,每周两节课一节课45分钟,45分钟1学时共36学时。体育课进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以下是对贵阳第十二中体育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本文只对高中部进行调查。
高一每学期36学时,共72学时羽毛球、足球基本踢球技术起跑、短跑、中长跑基本队列队形武术基本手型步行素质练习健康实践
高二每学期36学时,共72学时乒乓球、足球传球技术跳远动作技巧五步拳、太极拳素质练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
高三每学期36学时,共72学时篮球、足球比赛技术掷实心球组合动作技巧防身术素质练习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
由表1可知,贵阳第十二中的体育课程每学期的学时均为36学时。总体来看在课程内容上,每学期学习的内容都包括球类、田径类、体操、武术、素质练习和健康教育,对于高一年级,教学内容是比较基础的一些运动技能和运动健康知识,在田径方面比较注重跑的教学比如短跑、起跑、长跑,健康教育方面理论学习实践相结合;高二年级的教学就会比高一的时候更深入一些,学习的内容会增加田径方面注重跳的教学,健康教育方面也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高三年级的教学比较注重组合的学习和练习,在田径方面偏向于投掷类,健康教育教学注重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表2中可以看出,每周上体育课的班级有40个教学班,课次为每周80次。贵阳第十二中的每周课程分布大都在上午第3、4节和下午的5、6、7节,每节课上课班级不少于3个班次135人,最多不超过4个班次180人。经调查,贵阳第十二中每年级平均每个班有45人;每个班级每周2节体育课;3个班次上课人数平均为135人,4个班次平均人数为180人。
3.2贵阳第十二中场地器材设施情况
场地器材设施情况是高中体育课程开展的前提,良好的场地设施能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获得更好的运动体验,感受到学校对学生体育锻炼与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视,进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通过对该校老师的访谈了解到每年学校会投入2-3万购买一些体育上课必备器材,比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杠铃等器材。
3.2.1贵阳第十二中体育场地设施基本情况
通过表3调查可以看出,贵阳第十二中学校场地设施有标准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6个;乒乓球台20个;沙坑2个;铅球场地2个;广场平台1个;据了解田径场在2017年前是进行了翻修,基本满足体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充足的场地会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学校的体育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2.2贵阳第十二中体育课程运动器材设施情况
如表4所示,通过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体操垫30个;铅球40个;杠铃20组;篮球20个;乒乓球拍30副;羽毛球拍30副;足球10个;跳绳40副这些对于满足整个高中年级来说还是差得远,对于教师教学方面也是不够满足,贵阳第十二中每个班级平均45人,体育课一般分布在上午第3、4节课和下午5、6、7节课,有三四个班一起上体育课。根据对贵阳第十二中每周体育课分布来看,教授新内容时器材会出现稀缺的情况,以篮球课为例:一个班人数为45人,而篮球只有30个,满足不了45个学生都可以模仿练习篮球。在课间自由练习时达不到学生练习的需求,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会选择不同的运动器材来运动和锻炼,男生一般就是篮球和乒乓球,女生则是选择羽毛球,根据表2可以看出体育课上会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通过调查得出该学校应增加体育器材来供应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3.3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师资现状调查分析
3.3.1体育教师性别与专业现状调查分析
教师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根据调查,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共有11人,均为男性,对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的专业进行调查如下图:
图1专业分布情况
通过调查,该校专职教师210人,体育教师11人,在所有老师占比为5.24%。11位体育教师均为男性,无女性。通过对老师调查访谈得知该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均为本科。教师主攻方向如下:田径5人;篮球4人;武术1人;体操1人;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不一,体育专业中仅有四种专业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具有局限性,不仅局限了学校发展,也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为11:0,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高中阶段女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渴望被理解和被关心,而这些心理常常被男性教师所忽略,也就直接影响到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则严重影响体育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动作避免不了师生接触高中时期的女生都会有一些害羞不好意思,女体育教师的存在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3.2体育教师年龄与教龄现状的调查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学校教师有9位都是在35岁至45岁之间,这些教师教龄也是比较长,对于教学方面是有益的,教师的经验丰富,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2人,年轻教师的思维活泼、性格开朗,与学生相处亲和力强,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乐趣,对体育课程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3.3体育教师职称情况调查
由上表可知,处于初级教师的有4人,占比36.36%;中级教师有6人,占比54.55%;第十二教师有1人,占比9.09%。总的来看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职称大部分处于初级和中级教师水平,缺乏第十二职称的体育教师。
3.3.4体育教师培训学习情况调查
由上表可知,关于体育教师培训情况的调查统计中,没有参加培训次数的人为0;培训1-2次的人数有2人,占总人数18.18%;培训3-4次的人数有5人,占总人数45.46%;培训4次以上的人数有4人,占总人数36.36%。总的来看,贵阳第十二中的体育教师都接受过1次以上的培训,但接受4次以上培训的人数占比才36.37%,低于4次的人数占比达63.66%。整体培训次数较少。通过调查,贵阳第十二中教师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多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开展培训。
3.3.5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对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来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对《标准》了解进行的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表8可以看到,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是值得肯定的,一般都能够知晓、理解,并熟知《标准》理念。《标准》明确了体育学科的性质,摆正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育中的位置,把“健康第一”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既反映了整个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体现体育学科的特性。
3.3.6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实施贯彻情况
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要求,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原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出发,对贵阳第十二中体育课程实施现状展开调查与研究工作。
(1)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基于《标准》课程目标设置的调查分析
体育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体育教学设定一个预期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练习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标准》在教学目标设置层面体育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为实现立德树人的同时,要实现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学科分目标是对总体教学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使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更加细化、具体化、更容易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落实与发展。以下是对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目标实施进行的调查情况;
由上表可知,关于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分为“培养运动技能”、“培养健康行为”、“培养体育品德”3个分目标,通过调查11位体育教师均选择了培养运动技能的分目标,10位体育教师选择培养健康行为的目标,9位体育教师选择培养体育品德。总的来说,贵阳第十二中最重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运动能力”。关于体育品德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选择人数相对较少,是目前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较为忽视的教学目标。《标准》中明确要求了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目标,从这一方面看,贵阳第十二中并没有完全落实相关要求。
(2)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调查分析
图2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n=11多选)
从图2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田径占比100%;羽毛球占比90.91%;篮球占比81.82%;乒乓球占比81.82%;理论占比63.64%;武术占比54.55%。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偏向于田径和球类。这也与体育教师的专项有关,主攻方向田径与球类的体育教师有9位。在武术、理论等其他方面就比较少,内容涉及不多。
(3)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教学方式选择的调查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认知水平。以下对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学方法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如下:
图3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调查结果(n=11多选)
从图3可以看出:教学方法使用语言法为100%;练习法为90%;示范法为98%;游戏法为80%;实践探究法均为55%。排在首位的教学方法是语言法,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讲解上课内容。第二的是示范法,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也是体育学科的一个特点需要讲解示范的教学方式。练习法达90%,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练习时间。实践探究法较低,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和练习,实践探究的时间较少,并不常用。
从表10可以看出教师的组织形式有100%的教师选择班级教学,90.9%的教师选择分组教学。贵阳第十二中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为班级教学,因贵阳第十二中的班级人数较多,集体练习的方式比较方便管理,分组练习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评价方法选择的调查分析
教学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室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和自身业务的提升。以下是对贵阳第十二中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4教学评价的方式调查(n=11多选)
从图4可以看出:教学评价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终结性评价100%;二是阶段性评价54.55%;三是过程性评价81.82%。可以看出11名体育教师都选择了终结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看出教师比较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成效;排在第二是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是比较系统的、对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评价,说明老师还是比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阶段性评价是最低的,体育教师应用的不多。
图5体育教师评价的依据(n=11多选)
从图5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评价的依据有三种,其中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和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所有的体育老师都进行了选择,排在后面的是根据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进行评价的内容,可以看出贵阳第十二中的体育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与学生学习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注重学生个体的能力进行评价。学生的个体能力好固然是应给予好评,但要注重学生整体情况该学校的教师在依据的内容上还是比较合理。但是在学生的体育品德、健康行为等方面忽略了,评价的依据应该是学生学习与行为的各个方面来参考,这样才体现了《标准》的新要求与目标。
3.4贵阳第十二中学生对体育课程认知的调查分析
3.4.1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
学生对体育课态度也是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对学生对体育课兴趣进行了调查,如下图:
图6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n=96)
从图6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体育课兴趣程度,非常喜欢的有53%,一般的有47%;一般的只比非常喜欢的少了6%,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还是非常喜欢体育课的,但是还是有一小半的学生提不起兴趣,学校要加强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的和活动。
3.4.2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情况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积极参与。
图7学生运动参与情况统计(n=96)
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来有93.75%的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6.25%的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活动。总体来说,学生参与度较高,说明大部分对学生教学内容感兴趣并主动参与,通过调查小部分学生不主动参与的大都为女生,原因为身体不适。
3.4.3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看法
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看法也是对体育教学的一种结果的呈现。学生的看法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创新,即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又提高的学生上课的标准与收获。以下是对学生的看法的情况调查;
图8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满意程度情况调查(n=96)
从图8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的看法有87.5%的学生感到满意,6.25%的学生感到不满意,6.25%的学生没感觉。对于87.5%的学生来说,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感到满意,说明教师教学的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增加学生的收获。
3.5贵阳第十二中体育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
3.5.1体育课程课程开设情况
经相关调查研究,体育课程的课时开设情况是影响体育课程开展的因素之一,贵阳第十二中课时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在上课班级人数方面来说学生基数过大,体育器材满足不了每节课上课的需求。课程内容方面涉及理论、田径、球类、武术、体操这五个方面,贵阳第十二中的体育课程缺少水上运动、冰雪类运动(南方学校冰雪天气很少,没有开展条件)、民俗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和新型体育运动这几个方面,教学内容不丰富。
3.5.2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情况
经过相关调查研究,体育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贵阳第十二中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因素之一。该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不太健全,据调查得知,每年在体育器材上的投入大约为2-3万元,用来购买体育课堂必备的器材。在器材设施方面,造成了教学实施过程与学生学习的冲突。
3.5.3体育教师师资情况
经过相关调查研究,该校的体育教师仅11人,师生比差别太大,而且都为男性;师资力量还是比较缺乏,特别是女体育教师,体现出体育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在体育教师专业方面来说只有田径、篮球、武术、体操这四个方面,体现出体育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该校体育教师年龄差别大,年轻教师仅2人,其余9人年龄均在35岁以上,差别较大,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培训方面,整体参加培训次数少,接受新事物的机会少,就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3.5.4学生对体育课程认知学习情况
经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还是对体育课比较感兴趣的,有93%的学生会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来的,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是大多都感到比较满意的。总所周知,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的专业结构和体育器材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导致了少部分学生上课不积极,对体育课无感的现象。
3.5.5领导重视体育课程方面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贵阳第十二中的体育课程开设情况不合理、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学生学习劲头不是很高等方面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校领导重视不足。缺乏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对体育教师的科研培训开展较少;对于体育课程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不大,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贵阳第十二中体育课程在开设情况,体育课的安排时间都在第3、4、5、6、7、节课进行,内容安排根据年级情况循序渐进,相对符合中学生发展的规律;一节课学生上课人数大于180人,小于240人,学生基数过大。
(2)贵阳第十二中的体育场地有1个田径场、1个足球场、20个乒乓球台、6个篮球场、2个沙坑、2个铅球场地,器材有30个篮球、20副羽毛球、20副乒乓球、10个足球、50条跳绳、30个体操垫、40个铅球、20组杠铃。每年投入2-3万购买和翻新器材,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资金少。当前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足与学生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兴趣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课开展的矛盾,培训次数和时间较少,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师和教师教学的开展和提升自身教学思想的机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和参与度。
(3)贵阳第十二中的教职工有276人,专职教师210人,体育教师11人。体育教师的性别均为男性;学历均为本科;体育教师专项主要有四个,篮球、田径、武术、体操,专项涉及面少;教龄大都在5-10年;职称大都处于初级和中级;培训方式单一,次数少。影响了该校教师的交流与创新发展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内容的多样性。
(4)贵阳第十二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参与度、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均在85%以上,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运动参与能力。访谈得知高中学生大多注重文化成绩而忽视体育锻炼,影响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发展,
(5)贵阳第十二中在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上课基数大、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兴趣强烈。校领导却不给予重视与大力支持,缺少支柱。影响了教师培训研讨发展的机会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堂学习重要性的认知和态度。
4.2建议
(1)增加学校体育课程开展的新型体育运动和水上运动的内容,减少上课时间多个班级“碰撞”,优化教学内容和学生上课人数的结构。
(2)拓宽学校筹资渠道,加大体育器材设施的经费投入,多建设新的教学场地和购买新的体育教学活动器材,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和翻修。充足的体育经费保障体育教学课程更有优势、有空间、有资源地发展。
(3)优化体育教师性别、年龄、专业结构,积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对青年教师资源的引进,实现体育教师教育的平衡稳定发展。
(4)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意识;坚持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5)提高贵阳市教育管理者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力度,注重课程、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同时发展;加强《标准》宣传力度并从实践出发,加强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明龙.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济南市髙中体育课程发展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8.
[2]管声豪.创新体育教学理念[J]体育文化导刊.2003(9):58-59.
[3]宁晓月.对淄博市初级中学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现状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4.
[4]张铖.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重庆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
[5]牛晓雷.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26):47-48.
[6]宋晓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佳木斯市高中篮球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7]胡玉贤.新课标背景下襄阳市区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湖北大学.2016.
[8]曹文娟.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市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4.
[9]吴家倩.课改背景下江西省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9.
[10]马英.新课标背景下德州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5.
[11]张朝磊.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12]王子峰.山西省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5.
致谢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对论文倾注了很多心血,花费了很多时间,从选题、构思、框架制定、问卷、用词、排版等都细致的注意到了,并提出了很多的指导意见。这篇论文能够完成XXX老师的指导不可或缺。对借用文献的专家、学者在此表示感谢。漫漫求学路也离不开其他老师的指导与帮助,离不开同学、朋友的关心与理解,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陪伴。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最后,我想要对自己说一声感谢,感谢那个面对挫折与挑战,从不曾轻言放弃的自己;感谢那个即使灰头土脸,也要乐观向上的自己,我始终相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在此,衷心感谢一路走来,所有人的关系和帮助!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