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我国教育改革迈入新阶段,教师的专业能力被提出更精细的要求,《专业标准》中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应有环境的创设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并对每一项专业能力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直指向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M].北京:首都大学出版社,2001:105.]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活动首先得益于一份优质的教学活动设计。
“至千里,积跬步”,幼儿教育工作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可替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发者和组织者是幼儿教师,幼儿园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精心计划,为幼儿准备的最主要的经验获得的形式。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情况,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需要事先筹划,因此,教师的计划与实施教学活动能力是一个活动成败的关键。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幼儿阶段,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部分。2012年制定的《专业标准》里提出幼儿教师是履行幼儿园职业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文件中提出的七个能力。对幼儿园来说,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甘肃省某高校开展的教学活动展示的教学活动设计文本为研究对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16份教学活动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深挖剖析本次活动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提高的途径。从而为高校学前教育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培养提供有效途径。此研究可以为高校以后课程改革工作开展出谋划策,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可靠意见。
1.2.2研究意义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是影响教师教学活动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获得并不断提高是优化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好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一半,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同时也影响着新课程改革历练在幼儿园的达成与实现。
1.2.2.1学术意义
近年来,国家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多途径加强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研究很多,但是系统分析文本的研究很少,作为即将毕业的幼师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部分参加教学活动展示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调查分析,准确掌握本校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水平,分析他们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的途径,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相关研究。为有效地提高整体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1.2.2.2实践意义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信息快速更新的社会,整个社会普遍要求学前教育学生在毕业后立即进入工作的最佳状态,因此,想要很快适应教学工作就必须将教学活动设计知识立即运用于实践教学中。经过三年的学习,同学们的教学理论知识很扎实,但缺乏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脱节。而这项研究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质量,有利于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本研究对本校学前教育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获得的途径。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借鉴经验。进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第2章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是指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中,师生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层面,生成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有序安排教学实践,反思与调整教学进程,形成可行性的教学方案。[夏家发,彭进兰.《教学活动设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17.]以教师视角阐述,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师运用自己教学经验和理念,根据教学对象的特征,整合实际资源系统分析教学各要素,为教学对象创设学习情境,安排适宜的教学活动计划,为优化教学活动的实施而进行预先策划和反思活动。为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金玲受杜威的“经验”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幼儿教学活动设计要基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有关教学策略。如:先依据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研究学习对象,理解幼儿现有水平;观察学习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实施教学,及时给予指导;评价教学,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评价教学活动。
2.1.2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综合季节、园内基础条件、幼儿特点、教师能力等因素,对一系列事件进行预先策划,将教育活动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促进幼儿经验获得,实现幼儿某一阶段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所指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对单个教育活动的精心策划,而教育活动设计是对一系列教育事件的统筹设计。
2.1.3幼儿教师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
“能力为重”是被《专业标准》特别强调了的,“能力”是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它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习得并具备的基本功。《专业标准》中指出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包括四种能力,分别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因人施教的能力、运用适宜教育组织方式的能力、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M].北京:首都大学出版社,2012:1.]
李洋把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定义为:幼儿教师确定活动名称、设计活动目标、准备活动材料、实施活动中准备有效提问和应变性能力及有效延伸的能力。[李洋.幼儿教师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以“幼儿为本”的思想,训练其设计有效活动的能力,以达到丰富幼儿直接经验的目的。
本研究中主要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环节五个方面着手探究。

2.2相关研究综述
2.2.1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研究
通过多个网站的资料查询,得以发现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国内外研究大多聚集于理论层面,特别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性研究较少,因此笔者运用文本分析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开展丰富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促进教育活动设计在幼儿园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性的达成。
2.2.2关于幼儿教师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的研究
王英会从制作教案设计和教学玩具,以及设计教学环境三个维度来研究幼儿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而刘敏则在研究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教学能力下,分析其教学设计能力,他是从目标、环节、内容、方法四个方面来着手研究的。
陈晓芳在其2007年出版的著作《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策略及案例评析》中
指出,教师应按照教育学原理相关知识,充分考虑教育活动情境,分析情境中幼儿的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目标和内容,设计教育方法,安排教育活动过程,借以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活动效率。[陈晓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策略及案例评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4.]
周长秋解释到,每个教师必须具备搞好教育活动设计的能力,包括把握目标能力、把握活动原则的能力、选择教育内容的能力、编排活动过程的能力、确定组织形式的能力、采取适当方法的能力、照顾活动连续性的能力等。[周长秋.谈幼儿教师搞好教育活动设计的能力[J].教育新论,1999(6):23-24.]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多位学者对于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的研究主要从目标、准备、内容、环节、方法等方面。达到教学活动设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完成。
2.2.3幼儿教师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
周端云在他的《内地西藏幼师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培养策略》论文中提议,主题墙的创设和定岗实习等途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获得有巨大作用。吴凤娥在《幼儿教师教育活动设计能力职前培训策略初探》里,研究了在职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上的困惑,以高校院校为基准点,提高幼儿教师活动设计能力,职前培训的策略。如:优化课程、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养。叶澜在《让课堂焕发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包括自己拟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的认识与评价,被看做是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叶澜.让课堂焕发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5):123.]经过访谈,多位同学提到自己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观念陈旧,对领域教育教学新思想接触少。开展健康教学活动的A同学说:“起初设计活动时,只是让他们掌握数的分解,投放材料只是代替品。”近年来,为了幼儿更好的与材料互动,活动投放材料必须以实物为主。由此看出,以个人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反思,不断改进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途径。张亚妮、陈浩《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管窥-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卓越幼儿园教师实验班”为例》为培养该标准教育人才,提出多方位培养方案。一,建立高校、地方XX和幼儿园“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二,实施理论、实践“双导师制”培养机制。[张亚妮,陈浩.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管窥-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卓越幼儿园教师实验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8):60-65.
]随着XXX知识信息更新的加快,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打破传统模式,通过网络学习国际前沿学术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多方面拓展自身学习专业知识渠道,加速提高教学活动设计能力。
综合以上观点,得出幼儿教师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的获得途径的研究,一是从在职幼儿教师方面提出的,二是从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角度提出的。通过对大量文献梳理发现,教育活动设计文本方面,主要是集中在某个具体领域的教学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核心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设置,有效性设计提问等,其中期刊数量居多,而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获得途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文本分析,探究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获得途径是一个新鲜话题。因此,本研究对提高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促进作用。
第3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通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有关的书籍杂志、报纸期刊,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途径等为关键词,在知网搜集相关论文发现,关于在职幼儿园教师能力的研究很多而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方面研究几乎没有。故次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搜集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成果展示的原创、非原创活动设计方案共计16份进行基于文本的分析,并对10名设计不同领域活动的学生从教学活动的认识、开展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自身提高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途径三方面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水平,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有效途径。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皮书数据库及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等各大网站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获得途径等为关键词,检索到相关论文500多篇,并查阅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书籍,搜集到相关资料,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3.2.2文本分析法
在专业课学习完成之后搜集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成果展示的原创、非原创活动设计方案共计16份,采用了文本分析法,从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环节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初步了解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现状
3.2.3访谈法
本文将采用访谈法,对10名设计不同领域活动的学生从教学活动的认识、开展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自身提高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途径三方面进行访谈,采用记录、录音对访谈结果进行记录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水平,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有效途径。以此来弥补文本分析结果的不足。
第4章研究结果
4.1对活动目标的表述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5份教学活动设计属于非原创,目标较准确。11份属于原创教学活动设计,其中7份教学活动的目标表述明了具体,基于幼儿观,紧紧围绕纲领性文件要点,4份教学活动的活动目标笼统单一,即63.64%原创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目标清晰明确,36.36%的原创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目标表述缺乏准确性,活动主题不突出。
表4.1活动目标的表述
活动目标 清晰准确 模糊单一 |
数 量 7 4 |
百分比(%) 63.64 36.36 |
4.2活动内容的选取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5份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内容安排充分适宜,4份语言教学设计有3份选取了绘本故事作为讲述内容,1份选取了听说游戏来引导幼儿大胆表达。2份健康教学活动设计分别选取了体操和游戏,在游戏中结合了轻器械练习幼儿动作。3份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中,1份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选取了旋律平稳、速度适中、结构简单的歌唱内容,1份选取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在合节拍玩游戏中感受快乐。1份选取了节奏明显的打击乐开展音乐活动。1份社会活动设计以人际交往为基础选取了内容,让幼儿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5份科学活动设计1份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内容的选取过于简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即93.75%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内容选取充分合理,6.25%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内容选取简单。
表4.2活动内容的选
活动内容 适宜 简单 |
数 量 15 1 |
百分比(%) 93.75 6.25 |
4.3对活动准备充分的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3份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准备参照幼儿的的年龄特点以及已有经验,提供了充分的准备,而3份教学活动设计的幼儿心理准备被忽略,物质准备没有被很好利用到。即81.25%教学活动活动设计的充分适宜充分,18.75%的教学活动准备不够充分较单一。
表4.3活动准备的充分情况
活动准备 充分 缺乏 |
数 量 13 3 |
百分比(%) 81.25 18.75 |
4.4对活动过程的完整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6份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过程完整有序,突出重点。设计很成功既即100%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过程合理可行性较高。
表4.4活动过程的完整度
活动过程 完整 缺失 |
数 量 16 0 |
百分比(%) 100 0 |
4.5活动环节通畅情况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4份教学活动设计的教学环节简洁明晰,有详有略,层次清楚过渡自然。2份教学活动设计的部分环节层次过多,衔接生硬。即87.5%的学生在设计活动环节能做到详略得当,突出活动重点,而12.5%的学生的活动环节详略不当。
表4.5活动环节的通畅度
活动环节 衔接紧凑 详略不当 |
数 量 14 2 |
百分比 87.5% 12.5% |
第5章分析与讨论
从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准备,过程,环节来看,本校学前教育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展示”后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因此,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展示”活动中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以及对参加这次活动的10名同学的深度访谈,得出关于学前教育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获得途径。
5.1活动目标定位准确
在上述调查发现,原创教学活动设计占68.75%,仅有36.36%的活动目标确定出现定位不准确的情况,显而易见,大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活动目标定位准确。陈国强写到:“作为一个人具体活动来说,由于时间短,涉及领域的不同我们应根据幼儿原有水平和本次活动的重点,筛选出主要目标。”[陈国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再思考(一)—对教学活动目标的再思考》[J].学前课程研究,2008(10):35-37.
]虽然教学活动设计的呈现方式是文本,其设计过程却是一个在与幼儿,设计者,教育资源息息相关的综合体。沉下心思了解幼儿,才能为幼儿的发展搭建不断上升的阶梯。87.5%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分析幼儿的需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明确清晰教学活动目标,立足于幼儿的发展价值,从单一角度出发陈述,思路清晰,如原创大班数学活动《特殊的午餐》设置的活动目标的表述:1.通过探究、操作,体验等分活动的乐趣。2.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的关系。3.掌握二等分方法,应用等分解决游戏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并尝试动手操作,也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怠忽了情感目标,使活动目标的三个维度视角混乱。可见,这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活动游戏性意识不强。仍需加强训练。
5.2活动内容选取丰富
调查分析表明,87.5%幼师生能围绕《指南》、《纲要》等纲领性文件选取的活动内容,适宜度高达93.75%,考虑幼儿兴趣和发展水平,从不同角度选取教学内容,促使各个年龄幼儿各方面得以发展。1、选取的活动内容与目标具有一致性,实现了活动目标。2、活动内容呈现给幼儿的知识和概念具有科学性,促进幼儿进一步的学习。3、活动内容选取了幼儿熟悉的,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幼儿有效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出发,为幼儿选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契机。
5.3活动准备考虑周到、适宜
活动准备是教学活动所需的教具、学具、操作材料、场地等的考虑与准备充分的活动准备有助于活动目标的顺利达成。[陈国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再思考(二)—关于教学活动的准备[J].学前课程研究,2008(11):20-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师对自身经验和物质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尽可能低下头了解幼儿文化,挑选适宜的材料,以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让教学实施更有效。
调查结果显示,87.25%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做充分的准备,如《帮小兔盖房子》的活动准备:不同颜色的平面几何图形若干。结合幼儿喜欢的游戏,激发幼儿创造力。以促进幼儿发展。有18.75%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准备不合适的材料。比如《水果歌》的活动准备:六面体,没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操作时出现重复水果,使得活动过程有些混乱。影响了活动效果。
5.4教学活动设计过程合理完整
《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培养》中提到,活动过程不仅要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展开,还要紧扣目标和内容。[刘玉芝.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8-9.
]教学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地位不可替代,完整可行性高的教学活动有益于活动目标的达成,有益于活动基本理念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有益于活动效果的完美展现。
调查分析表明,100%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过程完整有序,如中班数学活动《帮小兔盖房子》1.引出活动主题,2.观察平面图形,3.了解平面图形,4.合作游戏。发现解决问题办法,活动过程严谨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可行性高,条理清晰,又极大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教学素质。
5.活动环节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合理的环节设计是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在教和学之间架设一座桥梁。14份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环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环节,循序渐进,活动内容与游戏巧妙衔接,不断梳理已有经验,推进新经验。如在大班语言活动《小贝挖宝》中主要抓住了二个环节逐步推进:
环节一:感受故事内容情景。旨在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有充分地表现自我机会,从而为下面寻找宝贝奠定基础。
环节二:通过找寻骨头,学会提问题。旨在引导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快乐情绪。
上述分析结果显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成果展示”举办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制定活动目标、做活动准备、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力求更多的途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6章获得途径
6.1优化教法课程模式
教法课程不是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实施的教学活动课程。是学前教育学生师资提升的核心课程。进行阶段式教学模式,细化各个模块的理论知识。先弄清楚活动的内容,领会教育要点,再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学科知识和教学原则,选择适当的游戏规则与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访谈中H同学提到:有的老师喜欢先上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践模拟教学,平时上课状态松懈,抱着考查课能过就行的心态,感觉理论和实践是两层皮,实践教学后对遇到的问题没有真正进行反思和整改。希望教法课程变成考试课,这样就可以让我们重视理论的学习,访谈中有几位同学提到,对音乐和语言这两类课程学习掌握程度上要高于其他。追其缘由,好多班级这两门课程都是王老师在带,她使用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阶段式教学。首先,进行理论知识建构,让学生正确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要求以及幼儿年龄特点。提高自身知识结构是做好一节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清楚核心知识经验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确立活动目标和重点。然后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模拟训练,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在座学生在观摩过程中直观感受试讲学生的教学行为以及风格,在实施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当局者迷”,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局限性,存在盲点和误区,就会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最后,师生讨论交流,结合教学过程做反思总结。为大家提出有效意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深化理论学习,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6.2研究典型案例,拓展教学设计的视角和角度
典型教学活动案例呈现了优秀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学生更有效地感受活动进程与教具的的使用,深刻体会到生动有效的学习情景设计,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重复捕捉教学信息。共同研究和观摩典型的教学活动设计案例,对教学过程典型事件深层剖析和反思,分析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专注自身设计缺陷,有针对性投入精力、时间研习相关教学活动设计案例。并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梳理,迁移。访谈中M同学说“最初设计教学活动时,头脑里没有概念,指导老师给我的意见就是研读杂志上的经典案例,在实践中渐渐脱离完全模仿,形成带有自我特点的活动设计。”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活动案例储备量不大,研究优秀的典型案例,寻找案例中的亮点,有助于突破自己陈旧观念,结合自身优势创新教学设计;有助于拓展自己的教学设计视野,了解新的教学理论和观点,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做好蕴含着教育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为教育实践奠定基础。
6.3构建全程多维的实践教学体系
6.3.1 PBL-观摩与交流中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
PBL即问题驱动式学习模式,应用于医学见习,后用于对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左瑞红,李峰.《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2(8):144-146.
]PBL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PBL学习模式,国内研究者经过多次实践检验,该模式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获得与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见习中,教法任课老师根据专业能力的培养方案,布置具体任务,指引学生有针对的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幼儿参与度,记录教师的教学语言以及行为。通过现场观摩交流及回校后的总结交流,进行多方面的探析、反思与评价达到提升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目的。
6.3.2合作式教育实习-在模拟训练与顶岗带班中培养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
合作式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实施以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环节。学生进行职前专业能力培养的最后一关是教育实习,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教育实习,所以一定要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实习期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根据班级幼儿特征对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并多次模拟训练,带班老师及时对活动给予反馈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实习年级组老师进行交流并列出整改提议。再由幼儿园指导老师与院级专业指导老师对学生教学实践进行综合评定,全面评价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发展状况。
6.4采用“双导师制”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技能训练与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相对较多,较高的专业技能是设计教学活动的考虑要素。“双导师制”是指高校教师组成的传授理论知识和教育理念等专业导师由一线教师或是幼儿园管理人员著称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及实践训练的行业导师。[张萌.《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的优化策略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51-52.
]我校为提高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充分与幼儿园进行优势互补,将高校教师的理性剖析与幼儿园教师的实践示范相结合,打造校-园教学共同体“双导师制”能够确保教学活动设计技能训练的方向性和实用性,尤其是高校教师的指导能够避免专业技能训练的盲目性;幼儿园教师的指导有利于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更接近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际;实习学生对准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提出意见。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支持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自评和他评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从最初设计简单教学活动到后来能自主设计详案。经过了多道工序,借助我院附属园所的资源,提供我们便利的实践教学机会,园内一线教学老师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本班级幼儿特点,以此提出改进建议,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真正做到专业知识与与实践教学双重历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根据学院老师以及园所老师的意见,再次改进自己教学活动设计。在教育实习中,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时有深刻体会。建立此模式有效提高了我校学前教育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以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从而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方面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教育人才。
6.5举办“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展示”比赛
以竞赛的方式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设计意识。L同学在访谈中说道,通过这次比赛,设计教学活动不再泛泛而谈,而是立足于幼儿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展示”的举办,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技能训练、展示与交流平台,参赛流程为:班级海选-小组淘汰-总决赛。开学初期做好大赛策划,在日常授课时挑选班级参赛学生,指导老师在学期末对二轮参赛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生参与小组淘汰赛,进入总决赛的学生进入园所实践教学,优化自己教学活动设计。最终对“说课、实践教学展示、教学活动设计文本三方面进行评析评选出优秀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在比赛中一步步提升自身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
概言之,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引导着和组织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好与坏,进而影响对幼儿引领程度,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寻求提升途径。
结语
“善之本在师,师之本在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计划者、实施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的成与败,也深刻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
本研究结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18名同学的16份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运用文献
法,文本分析法及访谈法,着手于16份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目标的设置、活动内容的选取、活动准备的丰富度、活动过程的完整合理度、活动环节的通畅度五个方面,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做到自主设计原创教学活动。并且目标定位准确,内容选取丰富,活动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完整,活动环节详略得当。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获得的途径是:优化教法课程设置,研究典型案例,拓展教学设计的视角和角度,构建全程多维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双导师制”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技能训练与指导,举办“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展示”比赛。但是,由于自身掌握的知识水平有局限,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的了解比较浅显,调查的内容不够严谨,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为本文主要围绕16份教学活动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不完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请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R].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XX.xxxx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10-11-24.
[4]陈晓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策略及案例评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4.
[5]顾苗丰.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2(6):68-70.
[6]张雪.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活动设计实践——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为例[J].物理通报,2019(7):59-61.
[7]蔡丹亚.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策略[J].职业教育实践教学,2016(23):62-64.
[8]王丽娟,闫荣.幼儿园“一课三研”提高教师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8(5):105-108.
[9]王秋实.浅析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4):225.
[10]刘彩云,李丽华.《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报,2019,35(5):63-67.
[11]郑晨.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29):161.
[12]辜义敏,刘海英.中师生幼儿教学活动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幼儿数学集体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训练[J].新课程研究,2017(01):115-118.
[13]陈国强.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再思考——对活动目标的的再思考.[J].学前教育课程研究,2008(10):35-37.
[14]辛宛清.以春节为主题的体验式文化教学活动设计[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9.
[15]张艳.基于混合学习的促进本科生学习参与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8.
[16]春丽.蒙古族幼儿教师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的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17]梁红.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实践探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08):135-136.
[18]刘引红.混合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来自上海师范大学数学师范生的案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9]左瑞红,李峰.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2(8):144-146.
[20]胡莹.中等幼师生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水平提高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