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科技实力在国际软竞争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专项资金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合理、合规地分配专项资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监管机制,国家和企业必须加强专项资金比例划分,控制专项资金分配,对已分配的专项资金使用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
本文围绕专项资金展开分析,以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为例,对专项资金的运作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是认清被审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先进的专项资金管理理念带入到被审事业单位之中,加强被审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使其所承担的专项资金得到更科学、更严格的监管,对被审事业单位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不仅对被审计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其他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完整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项目组对审计工作了解不多,项目负责人没有脱离原来陈旧的观念等问题,不利于被审计单位获得专项资金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现有的问题,让被审事业单位发展的越来越好。
关键词:监管;专项资金; 资金管理
引 言
21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随着国家科技实力与民生水平在国际软竞争中地位的逐渐提升,专项资金越发的受到国家的重视,专项资金的合理合规发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使单位自身获得更好、更加有效率的专项资金审批程序,被审事业单位应重视与专项资金管理相关的问题。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与被审事业单位的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影响着被审事业单位的资金审批效率,同时也与被审事业单位的专项项目审批数目密不可分,影响到每年的统一财政拨款数额。因此研究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的重要。
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的企业想要寻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需要严格的遵守国家制定的有关专项资金的管理条例,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的跟踪监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根据项目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对项目的资金预算做出更科学的预算,使对资金的下发更加具有明细性,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拨发。以便于更好的完成国家下发的资金指标,争取到下一年度专项资金的正常拨发和落实到具体项目资金的寡众。
由此可见,加强对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不断完善专项资金运行中的管理,是该类型行业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科技资金下发力度的加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例如资金使用途径随意,只注重资金的申请而不注重资金的决算,监督程序不完善等问题都将影响专项资金运行的透明性和规范性。
因此该类型企业的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引起了很多经济学专家的关注,他们通过不断剖析专项资金管理构成的各个环节过程,从而找出相关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博小敬对专项资金使用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规范做出了总结与归纳,并提出了解决资金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方法[1]。范晓蓉在研究后认清了我国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效益转换低下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2]。冯瑛提出了建立地方专项资金使用组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措施,能够更有效的对专项基金进行监管,资金的决算与验收更加严谨科学,有例可寻[3]。
本文围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与监察情况展开分析,以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辽宁分所审计过的被审事业单位为例,通过对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内部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浅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专项资金的相关理论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该公司专项资金的建议,并解决该公司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改善现状,促进企业专项资金审批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1专项资金与专项资金审计的含义和原则
1.1 专项资金的含义
专项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拨发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有特殊用处的资金。是国家进行扶贫补贴,科技研究,民生开支的重要经济来源。专项资金自身特点鲜明,在资金使用方面,专项资金使用者不得将下批的专项款用作他用,要求做到专款专用;在资金决算方面,专项资金要求进行独立决算,同时专项资金也被要求进行单独报账,单独结算。
专项资金的范围广泛,大到专项科研机器的采购、设施基地的修建改造;小到个人扶贫项目、高校人员招聘支出,都可以成为专项资金的扶持对象。
1.1.1 专项资金的原则
专项资金的原则由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倾斜扶持、专款专用这四个步骤组成。
(1)统筹规划
统筹规划是专项资金拨付的重要环节,它也是整个专项资金流程的第一个环节。它是指通过对指定的扶持对象展开分析,结合经济、环境与资源等先天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出长达五年经济建设指标,并根据扶持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各个年度的支持重点,分年度的进行资金的分配。
(2)突出重点
作为专项资金最为显著的特点,集中有限的财力,建设优质化的项目体现在专项资金的每时每刻。采用专业的方法,结合被扶持地区(项目)的现实环境,通过经济与技术上的分析,总结出最能支持本地区开发与发展的项目,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扶持[4],用有限的财力,创造最大化的财富,做到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3)倾斜扶持
倾斜扶持特指专项资金对于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倾斜扶持。进而缩小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技术与扶持项目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通过倾斜扶持的原则,可以更快的帮助欠发达地区脱离贫困,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5]。
(4)专款专用
专项资金应该按照最初规划的用途进行使用,不得张冠李戴,不得私自挪用专项款项,不得使用专项资金抵顶单位行政与事业经费[6]。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了专项资金在使用中的安全性,使得资金能够真正的到达被扶持对象的手中,在制度上降低了被中途截留,挪用与挤占的问题。
这四种方法相辅相成,将专项资金的特殊性完整的体现了出来,也正因为如此,专项资金才会成为一项专业性强、审查力度大的特殊国家资金[7]。被授予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时,也要严格遵守专项资金原则的规定,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1.2专项资金审计的含义与方法
1.2.1专项资金审计的含义
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监督,专项资金也是如此。随着专项资金金额的日益增大,一套完整的监督监管措施显得越发的重要,专项资金审计便应运而生。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单位对特定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进行监督的活动。根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专项资金审计要做到专款专审,即只针对企业专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计,不涉及企业的其他资产与经营活动[8]。这种特性,使得专项资金审计成为了对专项资金监督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容易被各个单位接受的监督模式。
1.2.2 专项资金审计的方法
专项资金审计简而言之可以分为:顺藤摸瓜法、调查法、银行存款核对法与分析性复核法四种方法。
(1)顺藤摸瓜法
顺藤摸瓜法顾名思义,即通过对资金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对每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追查到底,沿着资金流向进行溯源,资金到哪里就追查到哪里,涉及到哪些项目、哪些企业、哪些人就对其进行调查。顺藤摸瓜法作为专项资金审计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广受审计人员喜爱。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在人员数量不足时,效率过于低下,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要求过高,适用于审计项目基数大、时间宽裕的审计工作。
(2)调查法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职业判断判断出被审计单位存在虚假发票时,按照要求,应该采取溯源检查的方式对该问题所涉及的资金进行跟进,以便得到真实的审计资料[9]。该方法多用于往来账目较多企业,此法适用于发现账外线索和核实发票审计,是获取帐外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最有效的方法。
(3)银行存款核对法
银行存款核对法,要求审计人员对项目单位的银行对账单进行审核,不仅要求对余额的未达账项进行核对,而且要求对每一笔的发生额进行核实,对不符合的款项进行延伸审计,到开户行或是对方单位进行核实,查清资金的具体用途[10]。该方法与专项资金的性质最为贴切,注重审查项目运行期间的所有款项往来,并将期末的余额与决算预算表进行核对,保证每笔往来都被登记在账,确保审计过程中没有缺项漏项的问题。本次专项审计便是使用的这种方法。
(4)分析复核法
分析复核法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是趋势进行分析,以便于发现异常的数据与事项。如若在分析中发现了差异,则要对该异常进行调查,必要时启动额外的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的准确性与严谨性[11]。
以上每种方法都有自身适合的审计情况,针对不同的企业选择最优的审计方法是对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重要要求,正确的选择会为审计节省时间,不仅会提高审计的效率,更会提升审计结论的准确性。
1.3审计程序
本次承接被审事业单位审计任务后,采取了更符合无系统账薄项目实际情况的银行存款核对法,主要审核了被审计事业单位内部对于各个项目组的财务账套,并结合往来凭证与劳务用工合同对项目最终决算的数据,对项目的实际支出金额进行了核对,保证了预算与核算的正确,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陈述,告知被审计单位改正,选取更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作为审计结论,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2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的现状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的被审事业单位(下文称:被审事业单位)成立于1952年,注册资金为126,483.32万元,地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是一家从事农业知识培训的教育企业。
该公司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
2.1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情况
在被审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工作的这段时间中,被审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模式相对单一。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大概分有以下步骤:
首先,由企业统一的行政部门与国家项目单位进行对接,以获取本年度的项目;其次,将资金交由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的预算编制,得出预算后对资金进行分发;项目组人员得到资金后,以单位的名义与国家项目单位签订资金合同,并交于企业统一管理;项目进行期间无相应的监督,项目组人员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最后,项目结算阶段,由项目组成员自行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进行审计。资金管理模式相对单一,仅注重承接与验收阶段,难以形成对资金的期中监督,虽然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有着成文的规则,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对资金进行监督审查,项目组成人员的随意性过大,会导致资金用非所定,不利于专项资金的健康运作。
2.2被审事业单位2019年度专项资金财务数据与预算情况
被审事业单位主要涉及的专项资金的种类有:管理费用5%、材料费用55%、差旅费15%、出版文献费10%、劳务用工费用10%、验收费用5%。由被审事业单位的项目预算合同数据,可以总结出被审事业单位2019年度涉及的相关财务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被审事业单位2019年度专项资金财务数据
单位:元
分类 | 预算比例 | 预算金额 |
管理费用
材料费 差旅费 出版费 | 5%
55% 15% 10% | 18,500.00
203,500.00 55,500.00 37,000.00 |
表2.1被审事业单位2019年度专项资金财务数据
(续表)
分类 | 预算比例 | 预算金额 |
劳务费
验收费用 合计 | 10%
5% 100% | 37,000.00
18,500.00 370,000.00 |
2.3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预算的具体用途
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以项目运行所需要的材料为主,占专项资金总额的60%,其中有5%提取单位管理费用,实际金额占到总资金数的55%,材料费用也是本次审计的重中之重,检查材料是否如实归档,申请报销的材料数量与实际数量是否一致,则是核对材料费用的根本方法。
差旅费的作用主要为项目成员来往项目地之间的车费与宿费,占到总金额的15%,被审计事业单位对差旅费的监管未做出明确要求,预算是按照最新的客车出行价格计算,实际出行多为包车出行,导致预决算差距过大。
出版文献费为项目验收阶段出版论文的费用,按照验收合同的要求,项目组结算项目成果时,要形成可出版的论文2-3篇,并发布在相关学术期刊中,出版文献费也成为了项目后期的主要支出,占到总资金额的10%。
劳务费,因为被审事业单位的性质,导致与其相关的项目多需要进行体力劳作,仅靠项目组的成员不能全权效力,该费用的作用为以日结的形式支付临时聘用项目当地务工人员或是被审事业单位内部的务工人员的工资,占到总资金额的10%。
验收费用占到总资金的5%,为审计阶段的审计费用支出,项目组成员自行联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被审事业单位对此项目并未做出过多的要求,金额没有明确的上下浮动范围,如未超出预算金额,剩余的验收费用可以用于其他项目的资金补充,以审计的众多项目中的一户为例,按照5%的预算比例,实际验收费用5,000.00元,实际支付的审计费仅为2,000.00元,剩余的3,000.00元被拆分为差旅费2,340.00元和劳务用工费用660.00元计入总决算。
因为项目众多,其中有些特殊的专业分项单独计算预算比例,例如被审计的其中一户,按照资金总额3%的比例计算可燃性油料费用,其中多余的分项会按固定数额增减其他分项的计算比例,本论文不做过多叙述。
3 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资金使用随意性过大,公共资源提取过多
该单位在进行专项资金使用时,对资金的管理意识不强,存在大量的任意行为,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经理未接受过常规的经济知识培训,缺乏基础的金融性常识,对专项资金缺乏应有的认识[12]。
在资金下放之初,根据与上级单位所签订的协议,规定了资金额度与各个分项所应有的预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项目组成员展现出了节省与浪费两种极端的表现。资金的使用无节制,大多体现在一些可有可无的工具上,所购买的工具数量远远超过项目组的需求数。更有甚者将小算盘伸向了计提额10%的劳务用工费用,凭借着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将本应该发放给成员的补助费用据为己有。造成了专项资金的外漏,违背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
除负责人外,单位总部对于专项资金的提取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范畴,内部出台与国家规定相违背的所谓内部资金管理条例[13],用以“合法”的非法行为将专项资金占为己有。作为一个每年享有数十个专项资金项目的单位,内部资金计提超额,已然成为历史遗留性问题。
3.2 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不及时,缺乏统一管理
该单位的监管方式过于落后,总部与各项目之间仅有财务部作为联系方,双方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从专项资金管理的原则来看,突出重点、分类管理与强化监督是密不可分的[14]。该公司在专项资金管理时只追求量的积累,而不注重对项目的质量的监督,过于的注重项目年末决算是否合规而忽视了项目进行中的资金使用,是造成资金使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对项目的监管中,过于的放任项目组的运营,缺乏对项目有效地分类管理,种种不同类型的项目混杂在一起,彼此之间规则不尽相同,预算金额也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对项目组的有效监管,导致监管人员工作量增大,监管条例繁杂难以统一,造成了内部项目运行监管困难的现状。
3.3被审计资源未全部展现且时不匹量
根据正常的审计流程,对于项目专项审计,审计人员需要下到项目所在地,进行实物盘点并采集所需的审计资料,有利于审计人员对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有确切的掌握,通过对项目资产与项目设施的盘点也有利于审计人员掌握项目设备预算的执行情况,有便于审计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开透明[15]。
但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不够重视,审计时间与项目验收决算时间重合,导致实际的审计时间不足2个星期,有的项目甚至不足2天,严重的缩短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导致审计人员不得不采取争议较大的纯账薄审计,对项目缺乏应有的了解,项目完成情况仅通过公司官方出具的验收报告获取,严重影响了审计的严谨性,尽管审计人员尽力收集材料,所取得材料仍存在不足。
参与审计的项目成员多为在职员工,仅对口本专业,缺乏应有的财务常识,在材料采集的过程中,提非所用、不理解材料内容,导致重复提供,多次提供才提供出完整的一份材料的现象明显。更是缩短了本就不长的审计时间,所提供的审计时间与工作量严重不符。
4完善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制度的对策建议
4.1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用途的管理制度
被审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套以预算执行为核心的,权责相互结合的专项资金用途管理体系[16]。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让项目预算不仅仅停留在模糊的成本估计,而是让预算决策人员深入实际,对项目的运行与前景进行积极或是保守的分析,结合项目自身的特性与当时市场的情况,形成一套时效性强的预算方案,以确保专项资金能够重点运用在项目的核心环节;
其次、被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金定期追查的制度,在项目进行了的一定时间内,以检查组的形式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项目组成员应当包括对目标项目专业性强的专业人员和财务知识强的财务人员,对目标项目进行专业性的检查,以确保资金运行健康;完善项目内部审查机制,完善检举途径,让专项资金受到项目组内部的监督,以弥补外部检查难以触及到的阴暗地带。
最后、建立健全决算审核制度,鉴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进行中权力过大,资金组内部审查往往难以顺利进行的问题,被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于项目决算环节的监督[17]。借助于决算阶段审计步骤的进行,对项目资金运营情况良好,预算决算到位的项目组采取奖励措施,例如:在项目申报审批的时候,优先考虑上一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良好的项目组,为他们提供优先选择、加大拨款力度等一些系列的奖赏措施,形成“为了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更规范的使用资金”的项目风气,在根本环节上杜绝项目资金使用混乱的问题。只有当被审事业单位形成了这种完整的权责分明的制度体系,专项资金滥用问题才会得到良性的改变[18]。
4.2 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优化分配
财政部门要对XX颁发的预算绩效评价法规与预算监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使其适应单位本身的实际情况,在对项目专项资金的预算制度的框架体系中,加入对项目绩效评价目的的要求,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规划出完整的评价标准,把指标管理作为纽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同时被审单位要做到对项目的资金分配进行科学的、合理的使用,使其得到规范化执行与利用[19]。科学有序的分配单位所拥有的资源,有利于提高项目组的效率,也会减少项目组的非专业性开支,降低专项资金在非必需品上的消耗。而为每个项目规划出对其利益性最大,便利性最强的资源分配方法,使其在运行上收到的阻力变小,也会变相的减少项目组对于一些设施性物资的支出,使专项资金能更有目的性的花费在项目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4.3 加强项目负责人对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与配合
随着专项资金的发展,审计也逐渐成为了检验专项资金合理合规性的重要利器,被审事业单位首先应该积极宣传审计的重要性和培养项目组成员的资金审计意识,降低项目负责人对审计的抵触心理,尤其是针对上年纪的项目组成员,可以为其配备专门的助理人员帮助其完成审计任务,或是由总部出面牵头,为其完成审计任务。通过总部负责人的带头作用,做到以点带面,由上至下,进行审计意识的宣传。
另外对于审计工作的执行,也要予以相应的配合,而非流于形式,在审计现场方面,为审计人员提供基础的后勤保障,以便于减少审计人员在非必要事项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如遇到需要现场勘查的情况,主动提供协助,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既定的任务,提高审计效率;在审计材料方面,参加审计时,要督促项目组成员积极的为审计人员提供审计的相应材料,如遇到项目组成员无审计经验或者是难以理解审计流程的情况,被审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牵头工作,避免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解释浪费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设计的效率。例如,在现场审计期间,参与审计的项目组与被审事业单位财务处处于相对独立的模式,与公章处仍旧处于独立模式,使得审计工作初期各项目组取得项目财务账单时存在流程申请时间长,排队现象明显的问题;收尾期间,而在审计工作的收尾阶段,对于审计材料的公章、财务章的申请、签发流程依旧过于烦琐,导致在此阶段浪费了长达两天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审计的有效时间,使得审计效率大幅度降低。而如若公司采取财务牵头,统一流程签发公章财务账的模式,这些环节所消耗的时间会缩短至一天甚至是半天,会使得审计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避免审计时间过紧而资料却迟迟上不来的尴尬局面。
结 论
伴随着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专项资金的重要愈发变得不用言语也会被众人重视。对专项资金进行彻头彻尾的审查,制定专业的法律法规,行业行规,提升专项资金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使它用于所需,行于所管。真正的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提升国家专项资金利用率的根本方法,唯有这样,国家科技研发才能健康可持续的进行下去。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专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上涨,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夹杂在行业缝隙中的种种问题,长此以往,我们不难认识到,对专项资金专业化的监管与审查的松懈成为了科技项目能否健康发展下去的主要矛盾。专项资金审计更是成为了检验专项资金的合理合规运行的主要方法。各行各业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自身对于专项资金的利用模式,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另外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成员要提高自身对于专项资金的重视程度,从根源上提高资金使用水平,提高项目组成员对于专项资金审计的重视程度,不断使专项资金运行在更加完善更加健康的环境下,不断提高项目组的专项资金项目吸引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限度的提高竞争力与透明力度,实现专项资金的健康高效运行[20]。
总之,要想更好的解决被审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领导规划与成员配合相结合,认清现阶段在专项资金使用问题的基本矛盾,借鉴其他项目组或是项目单位的成功经验,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学习掌握新的资金运行管理理论,发现资金运行中的新问题;审计方面,要借鉴现有的先进观念,不被客户满意度的思想所限制,坚持对被审计项目进行更加完整、更加严格的审计程序,使资金的使用受到更加规范的监督。不断寻求审计企业自身发展的新思路,做到靠“扎实精湛的业务能力吸引客户、用更加科学严谨的审计态度留住客户”,而非单纯的为了审计而审计,为了客户而审计。增强自身企业在一众审计单位中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对被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其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希望能对今后的企业专项资金使用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傅小敬. 探析高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J].财经界, 2019(12) :23-24
[2] 范晓蓉.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跟踪审计的优化策略[J].财经界下旬刊, 2019(05) :12-14
[3]冯瑛. 地方师范院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 2017(19) :33-36
[4]Robert K. Toutkoushian, M. Najeeb Shafiq.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State Support for Higher Education: Appropriations Versus Need-Based Financial Ai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M]. New York: McGraw Hill, 2018:40-64
[5] 陈帝金. 如何构建更为合理的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监督评价体系[J].财经界, 2019(11) :45-47
[6] 张媛. 中央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科学使用路径[J].科技视界, 2019(23) :24-26
[7] 王颖. 浅谈高校专项资金管理[J].财经界上旬刊, 2017(06) :45-47
[8] 刘巧华. 高校科学建设专项资金绩效预算模型探讨[J].会计之友, 2017(15) :4-6
[9]于亚利. 基于风险导向的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审计管理[J]. 会计之友, 2017(24) :40-45
[10]龙成武. 大揭秘:企业如何获得XX财税支持[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15-28
[11]任晓波.专项资金审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 2017(03) :5-7
[12]许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业务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04) :27-29
[13]熊平.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战略规划体系构建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03):45-48
[14]李洁雯.浅析高校财政资金结余成因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 2018(05) :40-42
[15]覃洪, 言文.高校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初探[J].财会通讯, 2018(17):37-38
[16]Josep Garcia-Blandon,Josep Maria Argiles,Diego Ravenda. 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Audit Tenure and Fees Paid to the Audit Firm and Audit Quality[J].Accounting in Europe,2020 (01):26-34
[17] Zhao Qi.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Prevention of Audit Risk Management Control in Accounting Firms[M].New York: McGraw Hill,2019(03):20-26
[18]刘欣.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浅析[J].财会学习,2019(10):210-211.
[19]周艳秋.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探究[J]. 时代金融, 2018(11):198-199
[20]潘光曦,代善超.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的策略探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3):87-8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