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DY企业为例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具有重要,正逐渐的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中流砥柱。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小企业也在不断成长,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然而当下阶段,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急如星火,许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压力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的主体,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和商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成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活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时,都需要大量资金,企业却因无法及时获得资金而导致贻误良机。虽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XX和学者都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广泛关注,但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的难题。在本文中,将DY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指出DY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融资难问题的相应对策。DY企业的融资问题具有普遍性,通过对DY企业的研究,希望对整个行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在提高就业率和刺激经济增长等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入新常态发展研究阶段,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加,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资金作为中小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壮大的原始动力,影响着它的健康成长,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是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伴随着中小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XX近些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方针,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都收效甚微。基于以上原因,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不仅对国内中小企业具有借鉴的现实意义,还对顺利推进我国渐进式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对于现阶段的政策问题导向为背景,以DY企业为例,结合鸡西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理论指导意见。若想缓解DY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就需要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有效性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充分发挥DY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突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瓶颈,吸纳大量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促进企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持续动力。

  (二)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融资问题。当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外文献综述

  Macmillan(1931)最早做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他通过对英国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是因为企业存在资金缺口,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Spence(1973)通过在旧车市场上“柠檬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市场功能受到限制,产生市场失灵现象。
  Ross(1977)受到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启发,他认为较好的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更多的会选择负债融资,负债越多,企业的价值越高。
  Mayer(1984)提出的啄食顺序理论,他认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根据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小,高度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应该倾向于债务融资的选择,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企业,它应该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
  Ra jan(1998)通过研究发现了融资环境会影响企业发展速度,融资环境越糟糕,企业发展越慢。
  Peltoniemi(2007)指出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将内源性融资作为首要选择,只有当企业的内源融资不足时,再去考虑采用外源融资,他还发现,当企业选择采用外源融资时,作为中小企业的他们更容易接受股权融资。
  Winton和Yerramilli(2008)指出当一个企业存在现金流存在问题或者企业不具有清算价值的问题时,应该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而不应该选择风险融资。
  Allen(2009)发现银行的过度竞争间接的会导致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这会导致金融系统不稳定,不利于各个企业从银行渠道获取贷款资金,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业发展。所以,他不提倡银行的过度竞争。
  Daniel(2010)认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和银行系统之间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的原因,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银行无法掌握企业的各项信息,所以银行不会贷款给企业,从而间接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Lee Ki Soon和Lee Hyung Seok(2013)认为中小企业不应安于现状,应从自身做起,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自觉地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融资环境,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的发展的目的。
  Berger(2015)的研究结果显示,地缘关系会影响中小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地缘这方面,相比大型银行,会减少一些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这有利于银行进行关系型借贷,增加利润增长点。
  Bogdan Włodarczyk(2018)通过研究证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外部融资渠道进行业务发展是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Naoyuki Yoshino(2019)认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通过信用担保计划,即XX为中小企业做担保向银行进行贷款。

  2.国内文献综述

  虞关涛(1982年)指出缺少建设资金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大难题。因此,正确疏导资金的流通,使全国资金管理形成一个合乎生产发展建设需要和资金主要来源可能的资金流量,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首要目标任务。
  邱立军(1999年)指出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存在许多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化解矛盾,一是中央银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调整信贷政策;二是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第三,XX应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负担;四是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树立良好的口碑。
  钟碧菲(2000年)指出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发展环境不公平;二是中国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三是中小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低下;四是社会化服务质量体系非常薄弱。
  董水平(2005年)提出对策,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二是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银行融资体系;三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第四,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赵连飞(2008年)提出解决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既要从长远考虑,也要着眼当前;既要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也要革新管理体制;既要有金融服务部门的动作,更需要XX的救助。
  王宏宇(2012)指出,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如今,在成熟的多元化融资体系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都不乐观,如何让融资不再束缚中小企业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沙勇在(2015年)指出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发展问题依然受到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制约,呈现出总量少、渠道窄、成本高等的融资困境。
  张雪奎(2019年)提到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一方面,融资服务链不完善,融资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诸多不足和先天缺陷,如产权关系模糊、结构封闭、抗风险能力弱、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信用缺失普遍、财务控制薄弱等重大问题。

  3.国内外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分析和给予的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措施基本是一致的,学者们都认为应该着重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开始注重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建设,规范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提升企业的信用度,同时提高企业要结合我们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适合的融资方式;从外部来看,XX要制定切实的支持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立良好的银企制度,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改变现有的金融产品服务质量体系,构建真正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多层次的金融行业市场,创设更多的区域性中小型金融监管机构,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查找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做出述评,此外还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相关基本理论。主要阐述了融资的概念,中小企业的划分和融资次序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融资理论。
  第三部分是DY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融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电话咨询和与企业高管访谈),了解到DY企业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基本理论,从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银行贷款融资情况等对DY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第四部分是DY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根据DY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融资现状,指出DY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从贷款融资结构设计不合理、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进行贷款融资成本高、企业不重视自身信用等方面探究了DY企业内部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是给予DY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为解决DY企业融资问题,结合鸡西市发展特点,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为企业的应用研究提出参考。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论文写作初期,利用国内外学术论文电子数据库,如中国知识网和万方数据库,对中英文学术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检索,阅读和整理了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融资形式、融资基本理论以及融资概念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使用统计网站的网络资源平台,如鸡西市统计局,鸡西市人民XX,东北网,鸡西新闻网等对鸡西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
  (2)归纳分析法。根据对国内和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的文献的广泛阅读,并与原来的研究相结合,希望能分析出前人理论成果的更深层的原因,从而为撰写这篇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寻找DY企业的融资问题,对DY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了全面的认识。
  (3)案例分析法。在本文中,以DY企业的融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2014年到2018年间的发展历程和融资的经验,深入剖析了DY企业融资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DY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二、相关基本理论

  (一)融资的概念
  企业的融资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解释。从狭义的角度上来看,融资单纯的就是指企业想办法将外部资金筹集过来,作为自己的资金,用作企业的日常生产需要或者其他用途。而从广义的角度上讲,这里的融资不仅仅包括资金的融入,还包括了资金的融出(放贷)。
鸡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DY企业为例

  (二)中小企业的划分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一直被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探讨,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也不同,在不同的区域环境里,会被赋予不同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为了方便我国当前对中小企业的分类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能将国家的政策更好的落实。我国于2012年发布了最新的中小企业分类标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下图2.1为具体的内容。

  (三)融资理论

  1.融资次序理论
  融资次序理论是指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考虑多方面原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大多数的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资金的时候,应首先将企业自己的资金拿来,作为企业发展的资金,满足自身需要,这是企业的内源性融资。而当企业在进行内源性融资后,发觉内源融资不足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这个时候,企业就会选择采用外源融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比如债务融资等,再或者也可以根据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经营方式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
  融资顺序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其内部融资结构的管理。尽管融资顺序理论已经问世这么久,但是从这些年对融资顺序理论的应用来看,该理论对大型的企业并不会造成任何明显的影响,而对于规模小、信誉级别低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影响较大。
  2.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展开经济活动的时候,各方的参与人员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大相庭径。在这些参与人员里,处于优势地位的往往是掌握了大量的信息的人员,而反之,处于劣势地位的往往是掌握较少量信息的人员,这种现象,就是信息不对称。迄今为止,通过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发现,买卖双方中,卖方更多的时候都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因为卖方相对于而言,掌握了更多的产品信息,因此,卖方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可以凭借其所掌握的信息优势来获得利益。而就当前的市场经济来看,重点关注市场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由于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且有些中小企业本身的会计信息不够透明,所以银行不愿意把钱借贷给不熟悉的企业,与此同时,银行会通过提高利率等方式增加一些隐性的借款成本,这就间接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这种现象无疑也会影响一些好的中小企业进行借款,就会导致一种结果——吓跑了优质借款人,招来了劣质借款人。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银行的这种行为,无疑加剧了其资金融通的难度。
  3.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是指各种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增加,银行在固定的贷款利率的前提下,提出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如,对借款者的要求(信用记录)、借款附加条件(回存要求、抵押担保条件)等,使不满足条件的或者不接受条件的企业自觉退出银行借贷市场,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借贷环境。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不仅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银行借款难度,还为银行内部人员xxxx受贿创造了良好条件。信贷配给的形成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它是由于某些制度上的约束而导致的长期非均衡现象。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导致了银行的逆向选择和存在的道德风险。
  信贷配给会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企业在提交融资申请时,银行会多方面考虑(信贷配给),与此同时,银行更偏向看重中小企业自身的还款能力,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规模都远不如大型企业,出于对风险的考虑,银行不太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

  三、DY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融资现状

  (一)DY企业基本情况

  1.DY企业经营状况
  企业位于鸡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家集塑料管材、管件、型材的研发、制造、销售、安装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200万,致力于管材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企业现有员工300多人,拥有精良的电气设备生产线和精密检测仪器300多台套。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厂房内有先进的各类生产检测设备,在经历数年的艰苦奋斗后,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地成绩,从而奠定了产品过硬的品质基础,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产品设计创新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制造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工业民用建筑、矿山油田工程、电信网络及现代农业灌溉工程等领域。企业现阶段是以线下销售为主,销售市场主要是东北三省。

  2.DY企业财务状况

  (1)资产负债情况
  DY企业近几年的资产负债情况如图3.1所示:
鸡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DY企业为例
  图3.1 DY企业2014-2018年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根据企业2014-2018年资产负债表整理而来。
  从图3.1可以清楚看到,2014年-2018年期间,企业的资产规模有较大幅度的波动。2016年,企业的资产出现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同年中国企业的负债也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企业意识到负债带来的风险,并采用了较为稳定的财务政策。
  总体来看,企业的资产仍然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企业的发展趋势较好。
  (2)现金流量分析
  DY企业近五年的现金流量情况,如下图3.2所示:
鸡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DY企业为例
  图3.2 DY企业2014-2018年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根据企业2014-2018年现金流量表整理而来。
  通过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能够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可观的现金收入,而该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生产能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不断地将资金投向固定资产,导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直处于负值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在2015年有较大规模的投资活动,且扩大投资是靠筹资来进行补充的。2016年和2017年企业的投资增幅有所减缓,但是仍然要通过筹资来填补投资环节。
  (3)企业利润分析
  企业的近年的利润情况,如下图3.3所示
鸡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DY企业为例
  图3.3 DY企业2014-2018年利润表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根据企业2014-2018年利润表整理而来。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2018年,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始终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16年以来,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企业的利润总额也有所增长。总体来看,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
  (4)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
  DY企业近年来的盈利能力,如下图3.4所示:
鸡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DY企业为例
  图3.4 DY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整理而来。
  从盈利能力来看,DY企业总资产报酬率连续四年保持在30%以上、销售利润率连续四年保持在15%以上,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四年保持在42%以上,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较好。

  (二)DY企业融资现状

  1.DY企业融资的总体概况
  企业进行资金的筹集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去进行,即企业的融资方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如下表3.5所示:
鸡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DY企业为例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是指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具体形式,也就是进行融资的渠道。企业需要在经济政策变化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实现企业的均衡发展,避免资金短缺的局面。由于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弱、融资规模小、财务规范性差、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等特点,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弱,所以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内部融资,外部融资主要是银行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
  通过电话咨询和与企业高管的访谈调查,了解到DY企业融资主要以内源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为主。且在2014-2015年间,DY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进行比较薄弱,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样的发展状况导致DY企业很难取得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的信任,自然也就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资金,故在此阶段,DY企业的主要靠内源融资。但从近几年的报表来看,2016-2018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DY企业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已经可以通过企业的留存收益、股东自有资金等内源融资渠道和银行贷款等外源融资渠道得以暂时缓解,融资情况如表3.6所示。
鸡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以DY企业为例
  2.DY企业银行贷款融资状况
  根据与企业高管的访谈调查研究发现,DY企业从成立至今仅与两家银行有过贷款合作,与其进行合作的银行主要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银行范围过窄,且贷款额度不大,主要是以企业自身的厂房进行抵押。
  结合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按照银行对经营期超过两个会计年度的综合制造业企业客户资金缺口测算标准测算企业资金缺口,测算结果显示DY企业资金缺口为3760万元,但根据调查以及与高管的访谈发现,若要进一步推动DY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市场份额,实际所需资金约为5000万元。目前DY企业仅获得2家大型国有银行贷款融资,分别为中国农业银行鸡西分行、中国建设银行鸡西分行,总的银行贷款额度为1500万元,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如下表3.7所示。

  四、DY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在电话咨询和与企业高管人员访谈调查后,结合相关研究理论和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基础,对DY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一)贷款融资结构不合理

  在研究MM理论后,得出财务杠杆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本成本这一结论,而且还证实了融资杠杆越大,企业的资本成本越低。在现实中,企业通常会增加自己的融资杠杆来达到降低其自身的资本成本的目的,企业所背负的负债越多,融资杠杆的作用也就越明显,企业自身的价值也就间接的变得越大。最佳资本结构,也就是企业价值的最优化、最大化,是企业的债务比率在资本结构总比例中的占比达到100%时。基于此理论,对于一个想要继续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讲,它正在寻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自然会提高债务来增加利润。然而,除了有限的内部融资,DY企业只能依靠银行贷款来获得外部融资。
  当前,银行如果同意给予企业进行贷款,则会有多种贷款方式。大多数的银行都会按照期限将其进行划分,具体分为企业短期贷款、企业中期贷款和企业长期贷款。其中,短期贷款的特点是风险相对较小,利率比较低,获取程序相对简单等,所以企业为了简便快捷,通常就会将短期借款作为企业的主要的借款方式。不过,换个角度去想,短期贷款事实上更适合去应对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突发性的资金需求,若从企业的长远经济发展这一角度去考虑,若想长久持续发展,企业还是首选长期贷款。
  DY企业唯一的外源资金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DY企业主要的贷款方式是短期贷款,企业融资到的资金主要是用来扩大生产规模和购置厂房和设备,由于企业为了申请方便,一直使用短期贷款的方式进行借贷,这就导致了一种情况的发生,那就是银行那边的短期贷款到期了,企业需要尽快偿还借款,而企业这边眼下还没有收到应收账款或者刚进账一批应收款项,又要立刻去偿还银行的债款,企业很容易产生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一旦企业发生资金周转不灵,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从而会带给企业经济风险。

  (二)融资渠道狭窄

  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后,发现了中小型金融机构一般有区域业务的某些特性,这些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平时多与在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进行沟通和了解可以加深其对中小企业的认知,间接的提高彼此的熟悉度,这样有利于减少中小金融机构和各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反之,如果银行对企业了解过少,那么就会影响到银行放贷给企业。在区域性这一方面来看,与大型金融服务机构相比,中小型金融机构就更占优势,大型的机构更喜欢偏重于全面发展布局,所以大型金融服务机构势必会对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了解不够深刻,他们为规避信贷风险,就不会选择向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而更愿意为那些实力雄厚,竞争力强,有稳定的经营收入的大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两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地区分行是DY企业的主要贷款来源,可见DY企业在进行贷款时,选择合作的银行寥寥无几,而与之合作的两家银行还都是国有银行。虽然国有银行的贷款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能及时反映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贷款额度比较稳定、贷款的手续透明合规。可是因为银行和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大型金融机构一定对DY企业的了解不够,银行这边出于多重考虑,为规避信贷风险,银行必然会增加一些条件作为保障,这就导致DY企业在未获得银行贷款资金之前,先支付了额外的费用,进一步推高了DY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制约了DY企业的业务发展。

  (三)银行贷款融资成本高

  在研究银行贷款融资理论后,发现银行的资产的流动性与借款人贷款期限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借款人贷款期限的长短并不会影响到银行的资产的流动性,而影响到银行的资产的流动性的是借款人的预期收益。作为发放贷款的银行,关心企业的预期收益是天经地义,但作为中小企业,企业的预期收益是不稳定的,因此,当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必须要求提高贷款回报率,这就推高了企业贷款的融资成本,主要表现为高利率和高额贷款附加成本。
  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的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银行自身的贷款高利率。据调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企业贷款利率基本控制在6%左右,但现实情况是,80%的中小企业并不能按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获得贷款。根据对DY企业的电话咨询和与企业高管访谈调查的结果中,我们了解到DY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超过了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30%。
 
  另一方面,银行在进行贷款时,手续复杂繁多,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间接推高了融资贷款的成本。DY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根据对风险的考虑,为申请贷款的企业设置了种种附加条件,比如存款管理要求、财务顾问费等,增加了企业申请贷款难度。同样,从表3.4中可以看出,DY企业的贷款成本不仅包含上浮的贷款利率,还包括担保费、咨询费、强制性购买理财产品等其他费用成本,所有的费用综合下来,DY企业的贷款成本已达到了一个不可想象的数目。

  (四)企业信用等级低且不重视

  通常情况下,中小民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银行是要对中小企业公司股东及配偶的个人社会信用管理状况进行审查和核实的。同样,DY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银行自然也会去审查股东和其配偶的个人社会信用情况。
  通过查看中国农业银行鸡西分行对DY企业进行授信的调查研究报告数据,的确发现银行将DY企业的主要股东及其配偶的信用管理情况列入了调查范围。结果中显示,DY企业法人代表及其配偶的个人信用报告无不良记录和违法违规行为。但是发现DY企业的股东ZYQ有多次行政处罚记录,曾经因酒驾撞伤人而被交通局吊销驾照,这就直接导致银行要求DY企业必须在抵押物充足的前提下,才给予发放贷款。
  由此可以看出信用在法人股东申请银行贷款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且银行的审查范围不是仅仅查验法人的个人信用,还包括了配偶和企业股东的个人信用。根据与DY企业的高管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股东ZYQ之所以会有很多条不良记录,直接原因是股东本人对信用的不重视,该股东是初中毕业,法律意识薄弱,精神层面未达到股东的标准。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这直接造成DY企业仅能以抵押物担保形式获取国有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这也是DY企业难以在银行通过获取社会信用贷款的重要问题原因,更是导致DY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因素。

  五、给予DY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贷款融资结构
  (1)合理选择贷款期限,制定合理的贷款期限组合
  银行贷款一般按贷款期限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贷款利率随贷款期限的增加而增加。为了减轻企业资金周转负担,尽量选择短期贷款,以节省财务费用。此外,利率走势也应该纳入企业的日常关注,根据利率走势,事先做好研究和判断,择机向银行申请贷款。
  (2)合理控制贷款期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应对本行业的状况密切关注,合理恰当的运用闲置资金,一旦行业处于淡季或应收账款得到大量收回时,企业应积极主动的与银行进行沟通,做好变更贷款方式或提前还款等工作。贷款变更或偿还后,银行会根据企业实际贷款时间的长短和贷款金额的大小收取对应的利息费用,从而达到降低贷款人的利息负担,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探索新型融资渠道

  (1)拓展新的融资途径,采用多种方式组合融资
  DY企业可以拓展融资渠道,通过优化融资结构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达到分散融资风险。除从银行获取融资外,DY企业可以同时通过鸡西地区的信托机构等其它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来进行融资,可以考虑采用债权转让、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不同组合的金融产品来满足自身的资金融通需求。通过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其资金需求
  (2)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合理运用融资工具
  从长远角度来看,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摆脱DY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途径,企业应积极去了解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DY企业链接着上下游企业,处在一个很关键的位置,企业应该对上游的核心技术公司进行合理“攀附”,利用它的规模和地位优势,转化成DY企业通过自身的融资成本优势,为自身争取更多的融资服务,这有助于推动实现多方共赢。

  (三)积极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1)了解国家优惠政策,争取银行贷款优惠
  中小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XX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问题。因此,DY企业可以派专人与鸡西市人民XX和当地银行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充分了解XX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惠政策。当期符合享受国家政策条件的,可以申请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有利的融资条件。
  (2)加强与银行沟通合作,规避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四章分析了DY企业的银行借贷成本,除了最基本的银行贷款利率,银行还会收取各项资料的公证费,财务报表的审计费等额外的附加成本,间接的提高DY企业的融资成本。银行之所以提高贷款利率,主要是因为银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不够了解,企业本就是中小企业,规模和竞争力远不如大型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较弱,银行处于多方考虑,就会提高借贷成本,所以企业应立足眼下,多与银行进行沟通合作,让银行多了解企业,提升企业在银行系统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四)强化公司信用意识

  就目前而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梳理企业的组织结构,DY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各部门的员工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建立责任连带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早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除此之外,企业高管要重视自身信用,因为企业能否取得银行贷款与企业高管的个人信用挂钩,所以,DY企业为了获取银行贷款,必须严格要求企业的高管人员,企业高管要进一步增强个人信用意识,建立自觉还款的信用意识,树立企业家良好形象,从而发挥企业银行贷款“添砖加瓦”的作用。同时,企业应加强财务披露,使银行能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和财务状况,赢得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强化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政策支持。

  结论

  本文以DY企业为例,基于融资次序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等融资理论,结合DY企业的财务情况和融资状况,分析出企业所存在的融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针对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

  (1)DY企业的融资存在的问题

  第一,贷款融资结构不合理;
  第二,融资渠道狭窄;
  第三,银行贷款融资成本高;
  第四,企业信用等级低且不重视。

  (2)融资对策建议

  第一,优化企业贷款融资结构。合理进行选择贷款期限,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期限组合,合理有效控制贷款期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探索新型的融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信托机构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来进行融资,也可以创新业务模式,尝试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
  第三,积极消除信息不对称。企业应主动了解银行的贷款流程和贷款政策,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与合作,避免与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发生。
  第四,强化公司信用意识。企业要规范企业内部制度化管理运营,建立企业应有的组织架构模式,企业的高管也要强化个人的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家的形象。

  参考文献

  [1]Alina Hyz.SME Finance and the Economic Crisis[M].Taylor and Francis:2019-02-22.
  [2]Naoyuki Yoshino,Farhad Taghizadeh-Hesary.Unlocking SME Finance in Asia[M].Taylor and Francis:2019-03-15.
  [3]Raz van Hoinaru.Conclusion:Closing the Circle of Financ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for SMEs.Our Formula[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9-03-01.
  [4]Ruth Wandhöfer.Financing Models for SMEs in the Age of Disintermediation[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9-03-01.
  [5]Wan Nur Afiqah Wan Nawang,Nurul Syafiqa Misran,Rusnah Mohyiddin.The Challenges in Islamic Trade Finance for SMEs in Malaysia[M].Springer Singapore:2019-05-19.
  [6]Arief Heikal Bin Mohd Zin,Mahzan Bin Noordin,Muhammad Hariz Bin Abdul Rahman,Ahmad Al-Amin Bin Faisal.Business Strategies of Islamic Trade Finance Products for SME[M].Springer Singapore:2019-05-19.
  [7]Bogdan Włodarczyk,Marek Szturo,George H.Ionescu,Daniela Firoiu,Ramona Pirvu,Roxana Badircea.The impact of credit availability on small and medium companies[J].Entrepreneurship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2018,5(3).
  [8]王羽涵.创新融资模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清华金融评论,2019(4):74-75.
  [9]张雪奎.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要素和实战要点[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19(3):33-35.
  [10]金姬.破局创业融资难的“连环计”[J].新民周刊,2019(46):20-23.
  [11]张柏杨,杨雪,雷翔.探寻小微融资问题新共识[J].中国金融,2019(4):83-84.
  [12]郑墨林上海越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J].新理财:公司理财,2019(12):61-62.
  [13]谢志华,邵建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辨析[J].财会月刊,2019(15):3-7.
  [14]张继军.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19(7):93-94.
  [15]穆尼热·阿布都卡德尔.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10):184-185.
  [16]单美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5):105-106.
  [17]无.《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J].中国金融家,2019(6):11-12.
  [18]小微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J].农村金融研究,2018(9):40-43.
  [19]李莉.小微型企业融资研究[J].新会计,2018(10):48-49.
  [20]夏萍.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8(1):20-22.
  [21]潘建锋.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6):20-21.
  [22]张玲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分析[J].科技视界,2018(34):203-204.
  [23]吴沙沙.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8(17):168-169.
  [24]李韦娜.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与融资环境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8):115-115.
  [25]彭落琼.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比较探讨[J].商讯.公司金融,2018(5):24-25.
  [26]李伟,石其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18(20):64-65.
  [227]赵明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8(5):118-119.
  [28]贺之瑶,贾丽平.融资约束、投资效率与融资渠道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7):44-49.
  [29]邢延辉.新型XX融资模式[J].中国金融,2017(10):93-9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21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1月27日
Next 2021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